古人知道太陽和月亮哪個遠嗎?


古代很長,古人很多。要是問絕大多數人,那是不知道的,因為古代最多的,就是文盲。

只要一個文明能順利解釋日食形成,就基本上明白月亮比太陽近了。中國認識到這個大概在西漢末東漢初的時候。那套詞是這麼說的:

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於〔月〕之形也……日在上,月在日下,障於日,月光掩日光,故謂之食也,障於月也,若陰雲蔽日月不見矣。其端合者,相食(尞祡按:初虧)是也。其合相當如襲〔璧〕者,日既是也。

  • 問題是近多少?

中國因為一貫認為天本來就不比地大太多,所以留給日月的距離差距根本不大。古人認為天的大小的幾個觀點中,從百多萬里到幾十萬里不等,極個別有說上千萬里,一行和尚所測更是小到了驚人的5萬里,和大地大小並沒有太大差異,那麼日月排布將會有多局促,也就可想而知了。

按很多人的想法,日月都是直徑千里左右的球,月亮小而近,也許有九百多里大,太陽大而遠,一千多里大,距離根本沒有多大的差異。

一些很有名望的天文學家更是信誓旦旦的說,觀測到了恆星/行星凌月現象,以至於有時候不得不安排星星比月亮還近——也就意味著要比月亮還小,小許多。甚至有的人說星星只有幾十里大小。

總而言之,人們從蒙昧的「日月麗乎天」(對,就是易經)走出來以後,就能夠解釋日食了,同樣也就知道日月遠近了,但是離可靠的認識日地、日月距離,還差很遠。

周髀算經有一套錯誤的原理估測太陽月亮距離和大小,對應的阿里斯塔克也有一套原理估算相對距離,更靠譜一些,不過他估計日地/日月距離也就是二十倍而已。

————————————

至於拿出兩小兒辯日的人,移步這裡

兩小兒辯日什麼問題也說明不了 - 知乎專欄


可以的,不但知道哪個遠,遠多少都能算出來。科學松鼠會 quot; 太陽的故事(二)天文自助游 推算太陽的大小和遠近


古人自然知道日地距離比距離遠

已經有答主提到了古希臘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利用半弦月月相推算出了日地距離是地距離的18——20倍,利用月食時投影到月球上地球影子的大小推算出月球直徑是地球直徑的三分之一,太陽直徑是月球直徑的20倍,地球直徑的7倍左右等結論。

放兩張圖

用於計算日地距離和地距離的比值

用於計算日地月直徑/半徑比例關係

具體計算過程,請參考:

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Aristarchus)

當然由觀測條件限制等因素其計算值和今日所知正確數值有很大誤差,比如其測得日地連線和月地連線之間夾角為87°,算出日地距離為月地距離的18——20倍,但夾角實際為89°52",實際日地距離為月地距離的400倍。

即便這樣,其三角函數推算方法無疑是正確科學的。

最後貼一張10世紀手稿抄本


好遠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

就這水平,你覺得他們能知道多少?


哈哈,幾十年前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好吧,知道你說的是中國古代人。答案是不知道,至少沒有明確結論的。要是知道日月大小差距這麼大(從近大遠小來說),就不會把日月並列了。


兩小兒辯日


推薦閱讀:

學天文,或天文相關為業的人 是否比一般人看得開?
宇宙中星球的光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到達地球,人類只能看到星星的過去,如何確定星星上現在是否有智慧生命?
如何恰當地勸退想學天文的孩子?
如果地球的大小和木星差不多那麼地球的生命和文明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有沒有可能建造一個數千米口徑的空間望遠鏡?

TAG:歷史 | 地理 | 天文學 | 天體物理學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