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語言美?
什麼叫語言美?什麼叫語言丑?
「哎喲我去,好多鳥啊,真TM好看,還有這晚霞,真NB。」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我的藝術細胞近乎於無,所以只能當藝術的欣賞者、消費者,做不了藝術創作。學長學友中,不少是卧虎藏龍之輩,有位企業家寄情於寫詩,境界高遠,卻不肯出詩集;同學教授不忘故國文化,結文成集,早登堂奧;某位師姐日常在公眾號寄懷,亦是超逸出塵;有個師弟博士所繪的山水畫,已晉大師境界,但為人低調,不求聞達,藝術創作只是自娛。我對這些朋友的藝術修為都十分佩服。
創作不了,懂欣賞便更顯重要。我自小貧窮,視節約為美,而詩詞則是最節約用字的文學。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我讀過多遍,每次都有感悟,十分同意他所說的「境界」的重要性。什麼是境界?我看來看去,倒可用經濟術語去表達︰用最少的字捕捉到最有廣泛意義的真理或情懷(這不正是以最低的成本謀取最大收益的文學版本嗎?)
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字何等簡潔,每幾個字便有一幅意象高遠的圖畫浮現在我們眼前。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短短十四字,不但可表達深刻的男女之情,同時亦適用於家國之情。
不過,若以典雅作標準,文字卻往往比不上數學語言。翻過利瑪竇及徐光啟譯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不由得不敬佩古希臘人的邏輯思維及數學證明的巧妙精緻。我覺得大學生都應必修微積分,不光有用,而且結構很美,讀微積分是很好的美學訓練。若以表達能力或捕捉真理能力作標準,數學語言遠勝文字。
E=mc2隻有五個符號,但它卻總攬了宇宙間一個極重要的真理。麥克斯韋方程組只有兩、三條,一切與光、電磁有關的規律都由它統率,你看這有多簡約,境界之高,更勝詩詞。
不管是政府建立經濟理論模型,還是我們建立商業財務模型,其過程與目標與詩詞無大分別:刪掉次要假設,突出重要部分,建好的模型若不夠簡潔,解釋力不夠深刻的話,理論便不大重要。我同時相信,若模型不夠精妙,這套理論多半是錯誤的。經濟學也講求在貌似無序的社會中找尋其有序的規律,見到在經濟理論的啟發下,各種行為的成因有跡可尋,井然有序,這亦是美。
語言有雅言與市井之言的分別,雅言是知識分子、貴族或自命高尚的人的慣常用語,據說現時的普通話受明朝時南京的雅言影響甚大。此種語言有其優雅處,我們自應學懂欣賞,但語言終究與要表達的內容不是同一回事,若是優雅的語言被用作掩蓋內容的空洞或虛偽,我們便只見到矯揉造作,看不到美,反而不及不加修飾的市井之言的直接有力。
我交友之道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痴』」,知識分子是重要的朋友來源,也從不排斥草根階層的「白丁」,不過白痴卻是受不了。白丁用語市井,當中往往可看到力量之美,有些人鄙視他們的語言,我認為當中或許涉及階級歧視。但我討厭粗口,原因是它們都涉及侮辱別人先人。市井之言與粗口要懂辨別。
之前見到一位語言學家,我請教他台山話源出何處,對方根據語言學的理論猜測這可能是南北朝時的中原用語。台山話屬廣東語系,我知道我們說的廣東話經歷過不少演變,十分古拙,有些人以廣東話為粗鄙,另一些人卻又因政治原因刻意貶低普通話,這些人都不懂歷史,十分無聊。
才疏學淺多是盜用
以前聽過一個這樣的想法,說語言是沒有美醜的。就比如把「敲里媽」當做是丑的,那其實也不關語言的事,如果「敲里媽」不具有某種問候意義,那麼也會有其他的話來充當此種含義。那時估計「敲里媽」就不醜了吧…(不知道我表達清楚沒有);再舉一個栗子,比如說「牛糞」是丑的,「鮮花」是美的,那如果當初牛糞不叫牛糞而叫鮮花呢?孰美?
(才疏學淺下面稱自己為弱弱,由弱弱地說簡化而來…)
再來看看「美」是如何定義的…
聖托馬斯「但是單憑認識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東西就叫做美」那麼弱弱認為使人感到愉快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其產生的聯想嗎?
黑格爾「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弱弱認為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本身客觀公正,感性顯現離語言隔了一層人的肚皮。
車爾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我們在那裡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把這句話套在語言里,就是,任何語言,我們在那上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如上,如上上,如上上上,語言若非談及美醜,那一定少不了人心的功勞。畢竟弱弱認為語言無法感召美醜,美醜自然無法定義語言。舉個栗子,就是我都不認識你,你憑什麼叨逼叨我…
但這不帶表語言沒法展現美。說到底美是由於人的主觀認識和事物的客觀存在(花使人愉悅,牛糞不能,嗯,寫到這覺得這也是人的主觀認識了,因為萬一就是有人覺得牛糞美呢,而且我不應該拿普遍當客觀哈)…(不承認自己是「萬惡的唯心主義」啊喂)……狹義上講呢,人的認識產生美(貓貓狗狗花花草草認為啥美就不說了,畢竟我沒感受過…)所以!美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主觀的!而由於人心的不明確性,不能把自己作為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語言美醜這,弱弱認為也是主觀的,也是無法用確定意義的美醜來衡量的。中性意義也不成,因為沒法衡量就是沒法衡量。舉個栗子:一個不在評分系統里的卷子打0分不成、100分不成、50分也不成。為啥?因為您沒有評分許可權呀!(不承認自己在講「不可之論」啊喂)
雖然沒法衡量,但是人心有某種程度上的普遍性,就比如很大部分人認為一些詩歌意象瑰麗是美的,認為一些語言由於它輝煌的思想性,儘管樸素但也是美的,也會有一些人認為漂亮話、俏皮嗑是美的…(因為產生了愉悅了呀,產生了共鳴了呀)但不能認為由於大部分人認為是美的,就說它客觀上是美的…
那麼,輝煌的思想和漂亮話怎麼產生的呢?(請看下面詳細報道)
「什麼才是一個新的輝煌的不平凡的思想呢?這並不是人們所曾有過的或不能有的思想,像一些無知之徒所想像的,它只是人人都可以碰見的思想,不過有人首先找到方法把它表現出來罷了。一句漂亮話之所以漂亮,就在所說的東西是每個人都想到過的,而所說的方式卻是生動的、精妙的、新穎的」——朱光潛(同樣把這句話送給這句話,-)
所以你看,語言它就是語言吧,聽起來蠻乏味失望的吧。
所以所以(all in all)語言不分美醜,也無法衡量。
【不是學美學的,不是學語言學的,幾乎算是有(抄)感(別)而(人)寫(的)。可能有專業大神仙女什麼的覺得很幼稚、過時、無邏輯…非常期待並感謝糾錯指正。(當然最可能最炸心就是沒人看,就當自己呵呵呵自娛自樂哄自己不哭好了…) : ( 抱住胖胖的不敢要要贊的慫成球的自己】
嗯對,小女子的確才疏學淺,但讀書人的事兒怎麼是偷呢,你說哪。
所以回到首行,才疏學淺,多是引用。完。語言是表達作者的思想的工具
人和人的思想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巨大的差異
當你理解到用精確語言描述出的有深度的思想的時候,自然會覺得美了
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思想,準確描述的語言,能通過語言文字理解作者的內容和思想
實現語言美,這三者缺一不可本問題建議閱讀王小波 《我的師承》
語言若要分,自然會分為高雅、低俗之類;可低俗的語言多麼活生生啊,就不美嗎!
語言可以從讀音去區分好聽與否,而文字,每個字,本無丑美。
太美的人不真是,太美的辭藻也一樣。任何真正有價值的表達,都是思想與情感的結晶,簡約或情緒化,光看文字的美醜是沒有價值的。
或者我們這樣說。美的文字,直接打動你,影響你。丑的文字浪費你的時間,自顯幼稚。
從讀者角度而言,語言美大概就像路遇的一汪清泉。你彎下腰,伸出手掌,它流暢且明亮地流經;掬一捧入口,渴或不渴,皆是透心的涼。那一刻,耳朵是亮的,心是明的。
從藝術角度分析,包括語言的美主要包括三個層次,藝術語言即其中的技巧,語言所構建的形象,以及語言說構建的意境,另外還包含著召喚結構,等待讀者完善,並能滿足讀者的期待視野,符合這些就屬於美的。
另,生活丑經過藝術升華後成為藝術美。
語言美的標準是誰設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部分文學作品(尤其是神話童話)中有「非人類(動物植物等)愛人」的設定?
※你知道哪些理工科出身的翻譯家或作家?你最推薦的是哪一個?
※在史書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春秋筆法的例子?
※小說(novel)與散文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