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多種多樣的音影游以及小說中甄別一個有潛力的 IP?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創意者經濟 ?,更多「知識產權」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泛娛樂「概念的提出者、騰訊公司副總裁程武先生在2015年上海電影節期間分享的一個解釋是比較嚴謹和深刻的——IP就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可以承載人類情感的符號。

這個定義有兩個關鍵點:

其一,是抓住了「情感」這個內核,這是IP社會價值的根基。

其二,是「經過市場檢驗」,這一方面在客觀上點明了IP的商業價值,一方面註解了IP承載的「情感」,不是個體的情感,而是大眾的。

IP並不是扁平和孤立的,而是擁有一個特有的立體化結構,是一個類似於金字塔式的有層次的存在。這個金字塔有五層,自上而下,依次是IP的價值觀、個性、故事、多元的演繹方式和商業實現。

以下,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國人比較熟悉的例子,即中國今天為數不多具備全球性影響力的IP之一——孫悟空——來具體解析一下這個金字塔和其中的規律。

1、價值觀決定IP的壽命與影響空間

如果追根溯源,關於孫悟空的原型學術界有三種比較主流的說法:胡適認為孫悟空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里神通廣大的猴王哈努曼;魯迅的觀點則是孫悟空脫胎於中國唐傳奇《古月瀆經》里的黃河水怪無支祁;而敦煌研究院主張孫悟空的形象出自甘肅人石磐陀。無論哪一個說法,從時間上來講都要比吳承恩在嘉靖時期的成書要早許多,而從IP形成的角度說,我覺得還是以《西遊記》成書作為這個IP的起點比較妥當,因為在此之前,孫悟空這個形象第一不夠完整,第二沒有形成穩定,鮮明的價值觀。

孫悟空所代表的價值觀是什麼呢?概括來講,是不畏強暴,熱愛自由,勇於挑戰、富有正義感,我們會發現,從西遊記成書到今天,不管經歷過怎樣的改編,這個價值觀始終是相對穩定的。在情感的維度上,他指向的是人類最穩定最深層的共識,這個問題解決了,就讓一個IP有機會走過時間的檢驗,跨越地域和民族的限制,為人喜愛。

在時間的角度說,孫悟空走過六百年,白雪公主走過一百五十多年,《荷馬史詩》里的阿喀琉斯與奧德修斯更是走過了三千多年,而這些公認偉大的IP,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衍生作品不斷出現,創造價值,正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的「穩定正確」,可以說,IP的價值觀決定了他的壽命。

而在空間的角度說,價值觀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孫悟空會被riot game看中,並以他為基礎開發出《英雄聯盟》里monkey king這個著名的角色,風靡全球。因為本質上,孫悟空所代表的價值觀其實與好萊塢那些最著名的正面角色並無大的分別——誇張點說,大家可以假想一下,如果他加入復仇者聯盟,其實並不那麼違和。

同樣,一些一時知名的東西最後無法成為真正的IP,就是因為在這個層級上的缺失,因為他無法持續的滿足人們深層情感的認同。這種例子遠近都有,比如當前一些網路文學作品,很有名,但讀下來你會發現裡面並沒有一個很清晰正向的價值觀引導,的確他們的影視改編權目前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但我們可以等一等再看,不用五十年這麼長,就看看十年,甚至五年之後,他是不是還在我們的視線里就知道了。

2、IP個性是對用戶情感的二次梳理

IP的個性,是IP標準系統中僅次於價值觀的一個層級,它又分為兩個部分:個性化的形象與個性化的性格。

仍以孫悟空為例。孫悟空從來就擁有兩個非常穩定的個性化形象系統:第一個是美猴王的形象系統,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纏絲步雲履、如意金箍棒,這是他大鬧天宮的形象;第二個是五花帽、虎皮裙、金箍棒,是他取經路上行者的形象。這兩個形象都很深入人心,後人無論怎樣加工、戲說,只要這兩個形象一亮相,觀眾的第一反應都是孫悟空。

這兩個形象系統,有不同的情感引導,比如第一個比較酷炫,容易製造崇高,偉大的情緒,而第二個則比較生活化,容易製造平易近人的感受。在一些藝術創造中,創作者自覺的活用這兩個形象系統的切換,就會產生很有趣的效果。比如去年很火爆的《大聖歸來》,田曉鵬導演讓大聖的出場時採用了便裝形象,於是他和江流兒在一起就顯得很自然,很溫暖。而最後決戰魔王,影片來到最高潮的時候,導演讓岩漿轉化成盔甲,切換到第一個形象系統,強烈的刺激了觀眾,讓大家瞬間就感覺熱血沸騰,很好的契合了影片情節的推進。

而從IP性格上看,孫悟空的特徵是詼諧、驕傲、好勝、愛捉弄人。這個IP性格其實是比價值觀低一層次的情感取向,但他更具體,更鮮活,他與個性化的形象一起,完成了IP形象的具體塑造,確保了IP的唯一性。

綜合兩者,IP個性在本質上其實是對具體人群情感取向的迎合與梳理。理論上,沒有天下通吃的IP,因為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人們在觀照IP的時候,其實會不自覺的與自己發生關聯,進而產生認同,親近,排斥,漠然等不同的反應,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固然會過濾掉一部分用戶,但同時也會為一個IP留下一批初級粉絲,讓他們對一個IP的情感在價值觀認同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更加牢固。

3、在IP的金字塔里,居於第三層級的「故事」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就是承上啟下

關於「承上」。簡單的說,一個IP不管有怎樣卓越的價值觀設定與個性設定,當要將其實現的時候,你都會發現「故事」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沒有故事,靠說教,靠台詞,是沒法讓人真正對上兩個層級建立認同的。

今天,迪斯尼可能是全球IP塑造的一個標杆,而「story telling」這一點,在迪斯尼甚至都不是一種工作方法,而是被他們確立為企業文化的核心。這在一個側面,似乎也可以說明「故事」對IP的重要性。

關於孫悟空,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最著名的「大鬧天宮」。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好故事,有幾個原因。

第一,完美的波浪式節奏感。先是龍宮借寶和大鬧陰司兩個小段子,做了鋪陳,建立了天庭與孫悟空之間的關係,玉帝不高興,眼看要打,劇情一緊,太白金星隨即提出招安的方案,接下來孫悟空一上天宮,節奏轉為平緩;而後鬼使神差,孫悟空知道了弼馬溫的公務員級別真相,反下凡間,巨靈神和哪吒一打花果山,劇情再緊,接著猴王顯神通,大敗天兵,太白金星二度招安,悟空受封齊天大聖,劇情又平緩下來;再後,蟠桃宴引發新的矛盾,孫悟空再反,玉帝十萬天兵壓境,二郎神單挑美猴王,兩人比智斗勇,劇情在太上老君飄落的金剛琢擊中悟空的瞬間達到最高潮,此為三緊。猴王最終被扔進八卦爐,似乎依然天下太平,不意四十九天之後,煉成火眼金睛後再度脫困,直接打上凌霄寶殿,最終被玉帝召來佛祖收服。整個故事,起伏跌宕,四緊四松,讓讀者讀起來欲罷不能,真正做到了引人入勝。

第二,順勢而為,借一個故事,把整個天庭的秩序——也是西遊記最大的背景——框架交待清楚,誰級別高誰級別低,佛祖老君和玉帝都是什麼關係,等等,為後來取經故事裡的各種妖魔下界(比如金銀童子,奎木狼,青牛兕等)和各路神仙的出場(比如哪吒,火德星君,四木禽星等等)設置了足夠充分的背景說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這個故事,讓孫悟空的價值觀取向與個性自然合理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沒有半分生硬做作——不打上凌霄寶殿,哪有那句著名的「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不從八卦爐里一躍而出,你怎麼記得住他的百折不撓,鬥爭到底?不寫弼馬溫的級別和蟠桃會邀請名單對他的刺激,你怎麼感受他的驕傲好勝?不在佛祖手指撒一泡尿,又怎麼讓人對他的頑皮詼諧忍俊不禁?

再說「啟下」。這是指故事決定了一個IP的延展空間,決定了他能通過多少不同的形式演繹,充實,增值。

這裡,需要插敘一個命題,即IP的成長性。事實上,IP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存在。一個IP,最早一定是基於某一個單平台塑造出來的被認同的形象,或文學,或戲劇,或繪畫,或電影,在這個單平台上,這個IP聚集起自己的第一批用戶,凝聚了自己的第一批受眾情感,塑造了相對穩定的價值觀、個性和故事,但是並這不是終點。一個足夠好的IP,實際上會不斷擴容到其他平台上,讓自己的受眾情感和價值不斷增值。關於這一點,我們稍後在第四個層次詳細解釋。

當一個IP試圖跨越平台,展開多元演繹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故事」是最好的橋樑,因為他最簡單,最生動。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甚至可以給人帶來很好審美體驗的藝術品,並沒有順理成章的成為IP,主要根源之一就在於故事性的不足。比如書法里的《多寶塔碑》、《曹全碑》;繪畫範疇的《游春圖》,《溪山行旅圖》;文學範疇的《詩經》,《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赤壁懷古》;雕塑範疇里的昭陵六駿,乾陵六十一番臣像;建築里的應縣木塔,布達拉宮,(考慮到熟悉程度,我們主要舉中國的例子)都是公認的傳世名作,但千百年來,很少突破其本來的平台。而相對故事性較強的戲劇,小說,甚至神話,童話,則反而容易孕育偉大的IP。

所以,我們可以說,故事是一個IP的「脊柱」,同時對金字塔的上下級發生著支撐性的影響,更決定著一個IP的現實價值與發展潛力。所以,「無故事,不IP」並不是一句過分的話。

4、多元演繹——IP價值的擴容

前文我們提到了跨平台多元化演繹推動IP持續增值的命題,下面我們可以通過對孫悟空這個IP的成長路徑的提煉具體看一下。

首先,孫悟空這個IP本身就不是吳承恩一個人獨立創作出來的,在《西遊記》於明代嘉靖朝成書之前,孫悟空的形象已經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有了碎片化的呈現,比如評書,壁畫,像敦煌榆林窟第五窟的猴行者壁畫,基本就被目前公認為是孫悟空最早的視覺形象塑造。

在《西遊記》確立了孫悟空的基礎價值觀,個性和故事框架之後,這個IP正式誕生,而他的演繹與豐富在此後的六百年中從未停止:

明代晚期,稍後於《西遊記》的刊行,其演繹的主要形式依然是小說,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西遊補》、《後西遊記》,其實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同人文;到了晚清(十九世紀晚期),伴隨著京劇的成熟和逐漸成為最流行的大眾娛樂形式,孫悟空也獲得了新的舞台。通過郝振基,楊少樓等大師的藝術探索,不光創造了《鬧天宮》、《安天會》等一批代表性的經典劇目,甚至推動「猴戲」(別名就叫「悟空戲」)成為了京劇中一個獨立的行當,介乎於武生和武丑之間。這個趨勢,一直延伸到民國,發展到鼎盛,甚至衍及到其他劇種,比如六小齡童的父親六齡童先生——號稱「南猴王」——就是紹劇的猴戲大家。進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西遊記》獲得了連環畫與動畫的演繹方式,尤其是動畫電影《金猴降妖》、《大鬧天宮》這兩部作品,至今仍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很高的地位,被認為是中國動畫電影的代表作。進入八十年代,由楊潔導演,六小齡童主演的《西遊記》電視連續劇,通過電視這個平台為「孫悟空」這個IP的充實和豐滿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三十多年來重播無數,圈粉無數。再往後,電影和遊戲成為了《西遊記》最新的演繹方式,《大話西遊》的影響力毋庸贅言,而遊戲雖然對於IP形象的塑造貢獻有限,但他為這個IP的商業變現打開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讓孫悟空在商業價值意義上也獲得了圓滿。

通過以上這個脈絡的回顧,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一個IP的成長——看到孫悟空是如何不斷通過多平台的演繹,逐漸擴大自己的粉絲群體規模與影響力的。而在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另外一些規律:

其一,IP的演繹方式是線性展開的,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每次全新演繹出現的周期越來越短。這讓我們猜想,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種趨勢是否會最終走向不同演繹方式的「重合」,進而促成IP塑造方式的徹底變革。

其二,一個IP的商業價值是有彈性的,而這個價值,不取決於授權談判中的技巧,而取決於是否在每一次的演繹中都獲得內容的充實、豐富和增值,是否能夠不斷積累用戶的規模和粉絲的情感——如果上述都做到了,那麼他最終的商業實現就一定可以水到渠成。

5、商業變現——水到渠成與兩種模式

這是好IP金字塔的第五層,前文已經談到了商業變現的一些規律,這裡重點說一下他的兩種基礎模式。

第一種,內容價值變現,即常規的票房,出版發行,衍生品售賣收益的實現,這個比較好理解,不用多談。

而其實IP的商業價值還有第二種商業實現的方式,也就是 BD營銷價值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極大的衝擊和改變了傳統的營銷思路。其根源在於,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長,社會信息總量幾何級數加大,用戶開始擁有自主選擇信息的權力。這種類似於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化,決定了營銷者幾乎不能再指望通過對於強勢信息渠道的管理同步完成對受眾接受的管理——事實上強勢信息渠道已經不復存在。唯一的方式就是最大限度的迎合消費者,通過消費者喜愛的內容和形式,來承載自己的商業信息,進而謀取營銷的成功。而此時,我們會發現,幾乎沒有比IP更輕鬆的梳理用戶情感喜好的方法了!

營銷者會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應用現成的IP來取得商業推廣的成功。比如招商銀行在2014年開始與騰訊運營的《英雄聯盟》展開的合作,僅僅通過發行遊戲定製卡片,打通遊戲積分與信用卡積分這一項舉措,就直接開卡150萬張,這個背後,其實是英雄聯盟粉絲情感的一次直接轉移。

說完了我心中IP的五層金字塔,再回溯一下程武先生關於的IP定義:經過市場檢驗的可以承載人類情感的符號。我們會發現,情感,是貫穿五個層級的唯一線索

價值觀,是人類最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個性,是對具體人群不同情感的梳理與迎合。
故事,是最生動的情感——來自於價值觀與個性的雙重認同——的載體。
多元演繹,是用戶情感的橫向擴容。
商業變現,本質上就是不同程度的情感變現。

有人可能說,情感是不能量化的,我不完全贊同。情感雖然抽象,但並非不能量化,而量化的標度,就是用戶所投入的時間。

比如,《紅樓夢》的用戶情感總量是多少,很簡單,我們甚至可以用一個公式計算:

用戶情感總量=書籍出版總量x平均閱讀時間x平均傳閱人數+電視劇播放總時長(單劇時間x播放次數)x收看觀眾總數(可以通過收視率估算)+電影時長x播放場次x單場平均觀影人數+其他(不同演繹形式可以用類似思路估算)

而不管怎麼計算,這個最終的單位是統一的,即「人·時」。用這種方式,我們甚至可以完成不同IP的價值比較。所以,情感這個線索,不光可以幫助我們評估既有IP的商業開發潛力,更可以成為我們塑造IP的方嚮導引

所以,情感是我們認識、塑造、消費IP的第一關鍵詞,而絕不是簡單的知名度。


不管是音樂、影視、遊戲或話劇、小說,雖然形式不同,但甄別它是否具有潛力的步驟和方式是相同的,一般可分為四步:

1、文本質量

首先要判斷清楚的是,作品的內容質量如何,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框架、人物關係,以及新穎的設定,這是看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影視改編潛力的基礎和前提。

2、作品數據

作品的銷量、粉絲數、點擊率、關注率如何,一部作品是否「火」,由這些數據來支撐是最關鍵的。

3、改編優勢

作品如果改編成影視,它的題材、改編難度、文本質量是否具有優勢?

4、商業價值

我們都清楚,能真正稱為「IP」的作品並不多,大部分是一些濫竽充數,被假數據「催肥」的作品,不管是製片人、導演或投資人,選擇小說進行影視改編,看得是其產生的直接或可衍生的商業價值。


什麼是IP?一首歌,一個網紅,唐詩宋詞算不算?一部電視劇算不算,一部電影算不算,還是說只要拍成了電視和電影就算呢?我認為一個IP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電視劇、一首歌、一個人物形象,真正的IP是人心靈中最深的烙印,它是真正溶於血脈,溶於心靈的。

在我看來有潛力的IP,首先要這部作品有非常豐富的人物形象,就像孫猴子,個性鮮明,嫉惡如仇,其次要有極具戲劇衝突的故事情節,雖然孫猴子很厲害,但是沒有其他配角的陪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無法讓你印象深刻。再次,作品要有宏大的世界架構,只有讓內容有價值可挖,才能衍生出更多的劇情,不論是正傳、前傳、後傳,或是主角配角,都能單獨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故事,這種類型的小說才比較適合改編,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就像漫威的漫畫連載了幾十年,它的漫畫可能比我的歲數還要長。但是它的故事一直源源不斷,他們一個英雄誕生了另外一個英雄,甚至構建了整個宇宙。除了角色、故事情節和龐大的世界觀架構,最重要的是它應該有龐大的粉絲基礎,有讓讀者有持續追隨的意願,最重要的是這些讀者肯為這部作品買單,要知道這是一個互聯網無限發達的時代,同時又是盜版無處不在的時代,而這些人願意放棄這些便捷的盜版而付錢給作家,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粉絲,這才是重要的粉絲。再往上是一群真正的忠粉,這些人除了願意買書之外還願意打賞原著作者,10塊、100塊、1000塊,甚至是一百萬,一輛寶馬。這不是網紅直播間虛擬的小汽車,而是現實中真正的一百塊,一萬塊,只是覺得我非常喜歡你的書。這才是這個作品真正的忠粉,而正是這些粉絲的存在才使這些作品成為IP,成為最好的IP。

就閱文自身而言,閱文平台上面每天流動用戶超四千萬,他們會產生大量的行為數據,包括點擊、留言、打賞、贊、訂閱等,諸如此類的行為會形成一個包括轉化率、留存、付費ARPU值在內的巨大資料庫;通過大數據的技術分析篩選出的作品,進一步接受經驗豐富編輯的對比、篩選,進一步縮小範圍,最後被挑中的,就有可能從旗下1000萬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被重點打造的新IP,也就是所說的潛力IP。

另外,我們有不少從業十餘年的資深編輯,他們憑藉對內容的感知能力,結合作者潛力和作品熱度,可以準確地在早起就挑選出潛力IP。


進行IP開發前,二次創作的數量和質量。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界定一下IP的概念。簡單一點說,IP是知識產權,學術一點說,IP是在承載形象、表達故事和彰顯情感的文化生產過程中,成為一種經過市場驗證的情感載體,成為一種有故事內容的人格權。也就是說,一個表情圖,一本新華字典是成為不了IP的,原因一是缺乏情感,二是沒有故事。我們挖掘潛力IP,為的是有一天它能夠成為明星IP,能夠具有十足的吸金能力。高額收益一定意味著較大的風險,潛力IP的甄別既要靠經驗也要靠直覺,不過,也不是無章可依的。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還是能找到一些章法。一般的明星IP都會包含五項基本要素,各要素符合一種由內到外層層包裹的洋蔥型結構。其中,最中心的要素是核心價值觀(Values),然後依次向外展開的要素為鮮明形象(Image)、故事(Story)、多元演繹(Adaptation)與商業變現(Commercialization)。在這個模型中,越往裡越偏重內容質量,越向外越具有吸金能力。首先看價值觀,價值觀是原創IP內容是否具有開發和傳播價值的第一標準。IP的載體(電影、電視劇、遊戲等)作為文化商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觀眾或用戶的思想,所以文化企業在篩選和開發IP過程中,需要過濾掉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等非正能量的內容,這不僅僅是為了過審,更重要的是文化企業需要有一種引導社會價值的責任感,而且事實上,當代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積極健康陽光的人格和故事。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的大IP《鬼吹燈》,這裡面毋庸置疑有著大篇幅的封建迷信內容,但是整本書的劇情設計和人物發展都是非常正能量的。雖然神怪內容很多,但這不妨礙它成為明星IP,因為影視改編可以對其進行全新的解釋,比如電影《尋龍訣》和《九層妖塔》就合理規避了鬼怪內容和盜墓題材,用幻覺解釋鬼怪,用金盆洗手結構盜墓題材,強化探險/冒險類型,定位共享的價值觀念與精神取向。因此,潛力IP在開發過程中不是原封不動的,而是可以進行再加工,以確保其價值觀內核的積極向上。

第二層是形象,形象是潛力IP跨界開發的落腳點,尤其是可視化的具有鮮明人格特色的角色形象,所以說一首歌能成為IP是不太靠譜的,除非這首歌裡面唱了一個故事,有主角,能衍生出一個形象。以「暴走漫畫」為例,雖然「暴走」IP的多元開發中包含一系列的形象貼圖和動態表情,似乎是沒有故事的,但是「暴走」IP不是一套單一的卡通圖,而是來自漫畫,起源於可以引發廣泛共鳴的故事和強烈的個性形象。這種別具一格的個性形象識別度極高,並可以不斷地進行發散演繹,創意出各種故事,因此,暴漫能夠成為一個明星IP。第三層是故事,故事包裹在形象之上,在某些創作語境中又被稱為世界觀。明星IP的故事是具有一定創意、富含情感且打動觀眾的內容,可被改編或補充,能夠在不同載體的轉化下保持故事的延續性。故事在IP的內核里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有很多的大道理,但是我們從小都是習慣於從故事中學習道理,不論是課本上還是家庭里,故事的傳播效果往往都特別好,是的,故事就是有這樣的作用,所以有故事的電視廣告我們會記住,一個全靠明星晃來晃去的廣告會讓我們只想換台。IP也是如此,不僅要有故事,還要有順應時代精神,面向特定人群的好故事。哪些故事好,其實去文學網站上看看排行榜就能找到了,這個並不難。第四層是多元演繹,就是說這個明星IP是可以被改編成其他產品的,一部小說,能改成電影、電視劇、遊戲等等,而且改編的門檻不高。可改編性很重要,比如有些網路小說非常精彩,價值觀和故事都是極好的,但是類型魔幻,故事場景複雜,出場人物繁多,又要求大量的特效才能視覺化,那麼這種IP無疑不是一個好選擇。一方面這類故事會提高影片拍攝的成本,另一方面是風險太高,一個不小心,就毀了原著世界在讀者心中的形象,選這種IP改編實在是划不來。最後一層是商業變現,也就是吸金能力,決定這一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IP的人氣,所以商家最好去選擇那些已經非常有人氣的原著進行開發。當然這麼做也是有利有弊,好處是有原著黨保底,衍生的電影和電視劇在宣傳階段極易造勢,真正上映的時候也有原著黨保證基本票房和收視,但是壞處就是要在創作階段受到原著掣肘,不能撒開了改編,用全新的視角對原著進行再創作。不過,這也是IP改編的一大法則,就是保持調性一致,維護基本劇情。總的來說,與其說如何甄別一個明星IP,不如說是如何養成一個明星IP,即使找到一個好起點,如果半路做不好,潛力IP也會被玩壞。換句話,哪怕起點名不見經傳,如果開發的好,改編得巧,小IP也可以做大,《歡樂頌》就是這麼一個例子。


本來這個應該是很專業的問題,但是現在市場下,已經變成近乎一片混亂了。

無法說什麼IP能改,現實是,只要大熱就會有人買。

但是可以用改編的難度來分析。

另外,實際上影視遊戲要的需求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影視不喜歡連載中,而遊戲更喜歡連載小說。影視不喜歡一本道,不喜歡新的世界設計,遊戲就喜歡。

改編的難度有三點,一,政策。二劇情改編難度。三,拍攝成本。

一幾乎是中國特色,最容易遇到問題的就是涉黑,官場小說這一類。這些要改編,風險及其巨大,比如很多人認為跳舞最好的書是邪氣凜然,我也知道不少影視方感興趣,但是距離出線,恐怕還是遙遙無期。壞蛋是怎樣練成的,索性把改編放在民國上海灘來迴避。

二,明顯的一本道,種田升級類型小說,非常難改。曾有編劇改編一本超級紅的玄幻小說就改的哭了,說全書都是豬腳一個視角一條線路一本道走下去,這怎麼改呀。現在來看,繼承了比較傳統武俠類奇情類別的歷史,宮斗類歷史,都市青春,喜劇是比較容易改編的。

三,西幻,末世,星際,歷史種田,這些講究大視野,宏大的背景,大量的超現實戰爭的內容,在中國拍攝很不現實,基本很難有人去碰。


1、常規來講,都是找靠譜的調研、智囊機構來做篩選和預測。

2、如果你是個人想做甄別。那我勸你用抓鬮的方式。這樣甄別出潛力IP的概率比自己調研來得高,而且成本還更低。


商業潛力和藝術潛力是兩回事

比如

《斗破蒼穹》

比如

《狗鎮》

你想問什麼?


IP這個詞在文娛領域也熱了兩三年了。儘管大家一再喊著IP談爛啦別談啦,但是真等到了實踐階段,IP還是那張(幾乎唯一的)金字招牌,話語權的代表。

關於如何甄別一個IP潛力價值的問題,委實難答。

《盜墓筆記》這樣火爆,《藏地密碼》一樣撲得無聲無息;《青雲志》《九州天空城》眼瞅著能成,最終高開低走,沒有然後...

IP這玩意兒太任性,越大的IP可能越不容易發揮出其全部價值。

不過正所謂「知古鑒金,以史資政」,小娛將2016年的影視IP進行了一番盤點,梳理了三張(電影、電視劇、網劇)IP增值榜單(附後),或許我們能從去年的IP增值榜中掌握一些規律,窺得今年的潛力股。

電影:動畫IP最浪費,《擺渡人》《爵跡》IP增至驚人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IP電影達到25部,總票房近60億;而根據娛樂資本論之前的統計,2016年之前的IP電影也為25部,但總票房超過了100億。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2014和2015年IP大熱,IP電影尚有紅利,且以《小時代》《尋龍訣》等頂級IP電影為首,票房普遍較高,僅《尋龍訣》就有16.8億,IP改編的青春片大多票房也在3-6億之間。

2016年以來,IP降溫,青春片遇冷,觀眾對IP電影的追捧降低,其中票房最高的《盜墓筆記》也僅收穫10億票房。

有意思的是,儘管《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爵跡》口碑堪憂,豆瓣評分也都不到6分,但在IP增值上,卻十分亮眼。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自2013年出版以來發行千萬冊,IP本身基礎良好,不過由於票房表現良好,也增值不少。《擺渡人》原著其實只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其中一篇,很難說有多大的IP價值,反而是王家衛、梁朝偉、金城武等人可以看做是這部電影IP增值的關鍵。

《爵跡》一度讓郭敬明陷入輿論漩渦,很多人也都認定郭敬明的時代即將過去,然而《爵跡》的IP增值讓人意外。不過參考《爵跡》的百度指數、發行量等,確實與他的其他作品不在一個量級,所以原IP價值指數並不是太高,然而這部電影聲量很大,票房也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水平,所以最後呈現出來的商業價值指數比較高,當然盈利就很難講了。

另外,小娛將IP電影的原IP分類,相對於之前,2016年的IP電影類型更加豐富,除了小說、動畫、話劇等常規IP,紀錄片和韓國作品也出現在IP電影行列,當然隨著限韓令,這一趨勢也就此夭折。

另外,分類以後,各個類型的IP增值指數差距較大,小說、劇集改編而來的電影IP增值指數較高,成功率較大;動畫則是最浪費IP的,動畫的平均IP價值指數很高,但往往難以變現。

一方面目前比較知名的動畫IP多是兒童向,對票房的限制較大,另一方面成人向動畫通常熱議度高但大眾認知度低,對票房的拉動也不夠強勁。未來隨著二次元的普及,將有更多成人向動畫進入電影領域,那時我們或許可以期待一下動畫IP電影。

電視劇:越大的IP越易玩砸,小IP有優秀操盤手更容易成功

2016年的電視劇領域,儘管「IP論」已被唱衰、IP熱逐漸降溫,但頭部的IP陣容仍然不少,許多前幾年已經布局的頂級IP,2016年都到了收割的時候,15部IP劇中,古裝劇有3部、包含古裝、玄幻元素在內的有7部,佔據了半壁江山。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青雲志》《微微一笑很傾城》IP增值排名較低,主要是原IP為頂級IP,而相對而言商業價值並沒有與其他IP劇拉出差距,這也反映了一個IP劇的明顯特點:頂級IP相比一般IP增值更加困難。

尤其是包含了古裝、玄幻、奇情等豐富元素的大劇,屬於對制景、特效、服化道等方方面面都有較高要求的這一類劇種,在2016年更加顯示出了其製作上的短板與長尾效應的缺乏。

IP的雙刃劍效應在這些極熱IP上體現得最為明顯,以目前的工業化水準和制劇周期、資源投入,要在一個本身期待值就偏高的原IP上實現增值,仍然任重道遠,可能只要沒有過多浪費,就已經算是比較合格的IP開發了。

原本起點較低的一些中小型IP反而成就了今年一些爆款,《羋月傳》的原著在開始更新不就便被買斷版權,跳過了IP孵化的過程,所以本身是沒有太多粉絲基礎的,而電視劇由於演員陣容、製作水平等加持,商業價值頗高,成為了電視劇中的年度IP增值榜首。

由侯鴻亮領銜的正午陽光團隊製作的電視劇《歡樂頌》,IP增值高達5.12。成功抓住城市中人的痛疾、引爆社會熱門敏感話題的討論,是這一作品的制勝法寶,但製作的工整、規範、精緻,使得該劇能夠在2016年的佳作里有一席之地。

此外,將一些原本格局較窄的IP去粗取精、打造成都市精品言情劇,例如《親愛的翻譯官》,也是IP增值的一個好方法,該劇異國取景、服化道製作考究,加上有熱度有話題的明星演員加持,成功獲得收視率和網播量的雙豐收,IP增值高達4.39。

網劇:70%IP網劇為視頻網站自製/定製,題材紅利逐漸消失

《老九門》作為愛奇藝定製劇,網播量超過110萬,在所有IP網劇中是最高的,成為2016年網劇中當之無愧的爆款,以《老九門》為標準,其他IP網劇在商業表現上都遜色不少。

不過大多網劇都出色地完成了從原IP到網劇的轉化,今年比較火熱的《太子妃升職記》《餘罪》《九州天空城》《最好的我們》等都發揮良好。雖然《如果蝸牛有愛情》《法醫秦明》的IP增值屬於負值,但IP增值在0上下小範圍波動是比較正常的,可以認為網劇與原IP價值相當,算不上浪費。

但是《極品家丁》確實沒有發揮出原IP的勢能,《極品家丁》屬男頻文中比較經典的IP,在谷歌百度雙排名持續四十周前三甲,體量不小。不過顯然《極品家丁》的網劇表現並不強勁。

另外,我們梳理了這20部網劇後發現,有14部是視頻網站自製/定製劇,佔了70%。之前娛樂資本論曾撰稿「網劇反輸電視台」成新主流!《琅琊榜2》《盜墓2》背後是視頻網站大逆襲,講到視頻網站侵入內容製作上游,為會員增長不斷儲備精品內容,此次IP網劇增值前十名中,視頻網站自製劇佔八席,也是意料之中的。

另外,把這20部網劇分類,涉及刑偵的有4部,涉及性轉、同性等元素的有3部,涉及玄幻、探險的有5部,各種豐富的題材仍然令人眼花繚亂。

不過,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網劇界最初的題材紅利已經逐漸消失,只要是新穎的、或打擦邊球的題材就能吸引相當一部分獵奇的觀眾前來一探究竟的「盛況」已經漸漸消失,自製網劇已經逐漸成為大勢,並逐漸走向較為理性、成熟的階段。

不管是幕後製作還是幕前力量,網劇的頂級資源也開始逐漸集中,有明星演員×頂級製作×熱門話題的網劇最容易成為爆款,例如由陳偉霆、趙麗穎、張藝興等主演的《老九門》,成為首部單網播放破百億的自製劇,就有賴於這三個層面的有效整合。

而今年IP網劇的口碑扛鼎之作多集中在一些相對小眾的題材,例如《餘罪》《法醫秦明》,而有優秀操盤手主控的《如果蝸牛有愛情》《最好的我們》《畫江湖之不良人》,則分別打動了不同的群體。這說明,在網劇界,分眾的趨勢愈發明顯,大眾化的題材要做成普及面廣的爆款愈發困難,但小眾的題材里到達率卻有可能比大眾題材更高。

電影&>網劇&>電視劇,IP穩定性遞減

綜合電影、電視劇和網劇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大IP改編並非是高枕無憂,小IP也能發出出很大的價值。IP增值更體現的是IP開始過程中,操盤者對其的影響效用,陣容、製作、營銷、檔期等都是使得IP增值的原因。

而從電影、電視劇、網劇IP增值指數的方差來看,電視劇(10.23)&>網劇(6.89)&>電影(4.73),2016年,電視劇在IP價值的利用上較不穩定,離散程度高,但總體數據偏高;網劇由於《老九門》和《極品家丁》兩個極端案例方差被拉高,但其實大多IP網劇發揮穩定;電影其實是受IP價值影響比較小的一類,相對來說更穩定。

顯然,IP改編已經越來越成為影視作品的常態了,製片方選擇IP也不再完全倚重其知名度和號召力,而是轉向一些「小而美」的IP,電視劇網劇尤其明顯,比如《歡樂頌》《麻雀》《餘罪》等都是在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但故事基礎、人物設定、思想內涵等有較大開發價值的。

2016年一年下來,IP依然發揮著強效的作用,而據了解,2017年的IP影視作品或將更上一層樓,諸多更大體量的IP影視作品都將在明年面世,到時候我們再來看,IP增值還能怎麼玩。

點擊查看:《娛樂資本論2016影視IP增值榜》


沒有有潛力的IP,只有正在火的ip

講道理,套ip說明你游對自己的內容美工不自信,需要靠ip騙錢,本質上就是消耗ip的現有價值,你挑個「有潛力」的ip是覺得自己很nb可以把給這個ip增加價值?


第一,作品的「熱度」這個概念有幾個衡量指標

1)作品傳播的廣度,有哪些平台和媒體渠道進行了宣傳;

2)作品傳播的深度,即在社區、論壇、新媒體等地方的熱議程度;

3)作品傳播的數據表現,包括點擊量、收藏量、訂閱量等;

4)作品生命力的表現,高品質的內容和製作團隊是具備長久生命力的保障

5)作品的號召力,即作品的作者影響力和核心粉絲基礎

第二,作品的改編潛力有幾個衡量指標

1)載體的改編:具備改編成動畫、電影、遊戲等的基本屬性,比如有很好的故事性;

2)題材的延續:題材風格熱門,適應大眾

3)粉絲的遷移:原IP粉絲可轉化的動力和可能性,比如某IP有很大的小說粉絲,改編為動漫後,是否有培育大批動漫粉絲的潛力,需要做市場調查


別再看數據了,低頭看一眼原著好么。身為一個編輯,每次看到影視圈問我們要推薦,連簡介都懶得看還理直氣壯,都要火冒三丈了好么。大多數ip都是成功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的是他們自己的鍋。


當然是人氣啊!還有什麼其他的理由么?說一千道一萬,只要人氣夠,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但是人氣如果不夠,作品再優秀都不能稱為ip


很簡單,ip價值=(現有(ip承載對應的社會群體基數)+(將來出現的預載對應的社會群體基數))×ip的價值保持時間/(群體現有消費能力+預期消費能力)


多看,多比較,也隱含著一點天賦。

本人就曾成功預測《十萬個冷笑話》大火,《拜見女王陛下》式微。(女王粉求別噴)

而且我現在的工作跟幾個大IP息息相關,掌握了不少內幕消息。

說點題外話

為什麼現在這麼強調IP,因為渠道通過後台數據發現有IP的產品,即使質量不好,但用戶量和付費這塊十分可觀,這種現象密集產生,當然就引申出IP為王。

IP的創作方也急需變現,且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掌握IP的一方可以合法壟斷式的掙錢,榨凈IP的最後一滴價值,而不讓他人染指(該做法無可厚非)。

毫無疑問!這是創作者的春天,是的,不論是被人爆出抄襲但依舊風光無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是小時代、幻城(咦?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

你說我這是羨慕嫉妒恨?豈止啊!簡直是想要打人了好不好!


所謂藝術源於生活,思想創造生活,言語表達思想。作品主題思想是否能引起大眾共鳴,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有沒有融入人類世界傳統美德。


推薦閱讀:

守望先鋒的重裝輔助應該如何與其他英雄配合?
你們覺得女生太會玩遊戲很不好嗎,比如LOL王者等?
為什麼仙劍中的迷宮不能隨便存檔?
買了任天堂switch卻沒買塞爾達傳說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電影 | 遊戲 | 知識產權 | 網路小說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