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名的斯諾克運動員這麼少?

感覺看來看去就這麼幾個人,選手們的實力不受年齡影響嗎?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四點:

1.經驗:與80-90年代不同,斯諾克發展到今天,經驗和策略成為贏得比賽的重要因素;比賽中的高等級經驗與策略只能通過高水平對抗獲得(而且往往都是通過試錯輸出來的)。這樣的高水平對抗的機會只能夠在殘酷的職業賽上取得(毫無疑問,其他任何級別、任何非官方的賽事都不可能達到職業水準)。但輸球的代價是巨大的:在現有的排名體制下,對於新晉選手需要在2個賽季後保持在TOP64才可以無條件繼續保有職業賽資格,這對於新人並不容易。保有職業資格僅僅是前提,如果想出現在大眾面前必須取得極為優秀的成績,這對於職業新人幾乎是不可能做到。

2.年齡:隨著職業化的深入(儘管期間走過彎路,但大方向如此),科學的訓練與保持狀態的方式被大多數選手熟知,這有益於大齡運動員取得比以往更好地成績。伴隨著經驗的重要性日益加深,這些大齡的運動員的競爭力並不會有明顯下降(準度下降了,還能靠經驗贏球)。10年前可能我們認為斯諾克運動員在37歲之後競爭力會大大下降,今天的普遍經驗也許就會是42歲。值得一提,斯諾克畢竟是一項對體力要求不太高的運動(儘管精力要求非常高),隨著職業化的進一步深入,職業生涯的延長定會更加明顯。

3.曝光:考慮到大多數賽事只有一張直播台(個別賽事有兩張),能夠獲得電視播出機會的選手勢必排名靠前。對於年輕選手,只有兩種方式獲得曝光:a.對陣世界前幾位的球員;b.自己打進賽事8強及以上,這使得很多TOP32球員都不會有很大的直播台機會。舉出如下常年前32位球員,請問大家對這些人的直播台比賽有印象么:馬修·賽爾特;邁克爾·懷特;大衛·吉爾伯特;本·沃拉斯頓~~~~直觀上人們只能看到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出現在電視畫面上,但實際上是:電視畫面選擇了他們,這是收視率的保證。

4.人才:有人會質疑,為什麼新人不能進入世界前幾位?答案:時機未到以及人才缺乏。現在當打的球員大致分布於30-35歲之間,這正是斯諾克的黃金年齡;由於經驗的原因,除非出現某些天才選手可以殺入這個序列中(如2011年的特魯姆普),正常取得一定成就的年齡會在30歲左右(現在丁俊暉的年齡)。同時,90-95這一批球員可能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人才的斷檔,這客觀上降低了觀感上年輕球員的上升速度。5年之後,隨著現在77-83這一批球員的下滑(當今的主力球員),77年之前球員的退役(包括希金斯、火箭、威廉姆斯、佩里、賓漢姆等等),斯諾克的排名格局與今天將完全不同。

總結一下:儘管職業選手眾多,每年在大名單中都會有130人左右,但受制於經驗與曝光度,出現在電視畫面的球員實在有限;斯諾克職業生涯漫長,大齡選手不會突然衰落;現在的觀察時機和人才狀況也共同造成了題主所說的情況。


斯諾克相比大多數職業競技球類來說更為看重天賦,難以量產選手。本來單對單的球類相比團隊對抗球類,球員的曝光總量肯定是少得多。奧運項目的單打小球類,通常也有國家力量參與發展人才,而奧運不包括斯諾克。冷門加上天賦門檻篩使得業餘高手和職業的實力差距大得離譜。

不誇張的說,能進入台聯承認的top64成為職業的選手,全部都是天才型。進入前32的每個都是努力的天才。能擠進過top16的大師賽欽點球員早就算天賦異稟了,差別只在狀態和心態。神仙打架裡面還有火老師這個獨歸一檔的時不時秀一臉妖術,打得後輩們懷疑人生。

按道理,每個時代都至少有幾十個大神才對,但幾乎所有賽事的四強以上都被那十來個臉熟傢伙統治長達十幾年,鑒於大部分球迷看球也就幾年十幾年,大概也就只認出那十幾個了。


這就像羽毛球打來打去冠軍都基本是林丹 斯諾克奧沙利文亨得利希金斯就差不多這種存在。其他人基本。。


因為職業比賽中職業選手就很少,應該只有世界排名前64(記得不太清楚,應該是這個數字)才是國際台聯認可的職業選手,排名再靠後下一年未必都有職業資格,都得資格賽不停打。一共就100個不到的職業選手打來打去,其中佼佼者自然少了,外加斯諾克成才又很難,參與的人(不是打打就叫參與,而是有專業訓練的人)太少,所以新鮮血液很少。很多頂尖職業選手也在老化,水平也有退,但是新上來的小孩不行,自然得靠他們繼續撐門面啦


因為這是一個dead game.......70後總體狀態不比80後差,90後至今沒法冒頭,你說怎麼會有很多有名的人


推薦閱讀:

有哪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準度的撞球杆值得推薦?
下學期體育課選了撞球,撞球杆自備,入手什麼樣的撞球杆質量不錯,價格親民,格調又不至於太低?
丁俊暉屬於進攻型還是控制型?
喜歡打撞球的女生,能說說為什麼喜歡嗎?
請問技術水平到達什麼層次才來考慮買一根屬於自己的球杆?

TAG:斯諾克 | 撞球 | 斯諾克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