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彈為什麼不像身管火炮需要退殼?


老規矩,看圖說話

常見的前裝迫擊炮彈是沒有葯筒的,自然不需要退葯筒。

它的結構大致如下,這是一個63式60毫米迫擊炮彈的剖視圖

大多數迫擊炮都是前裝、滑膛、尾翼穩定,迫擊炮彈尾管四周有尾翼,尾管中央有一個孔,裡面裝有基本葯管。

這就是基本葯管,和獵槍彈很相似。

基本葯管里裝的,又是我們熟悉的粉條——硝化甘油雙基發射葯。

炮彈從炮口裝填,依靠重力滑到底部,基本葯管的底火被固定在炮管底部的擊針擊發,點燃基本葯管里的發射葯。發射葯爆燃的燃氣衝破基本葯管外面紙或者塑料的筒壁,從迫擊炮彈尾管上的傳火孔噴出,在炮筒內形成壓力,把炮彈發射出去。

這張圖上,傳火孔就很清楚,在尾翼上方一點。

只使用基本葯管當發射葯,叫做零號裝葯,初速最小射程最近,要打得更遠,就要加附加藥包。

附加藥包是絹布包的長條形藥包,繞在迫擊炮彈尾管傳火孔的位置捆好,發射時被基本葯管爆燃噴出的火藥氣體點燃,一起爆燃,就能產生更大的推力。加一個附加藥包是一號裝葯,加兩個就是二號裝葯……

後來出現了賽璐璐塑料做的C形藥盒,形狀規整,卡在尾管上就行了,不用捆紮,比如這個71式100毫米迫擊炮彈。

這裡借用一下 @口胡智障大紳士 的圖,看看他貼的這個二戰英國3inch迫擊炮(實際上是3.2inch,81毫米)榴彈。

注意到沒有,它的尾管傳火孔不在尾翼上方,而在尾翼之間,這個如何固定附加藥包呢?這是老式迫擊炮彈常見的設計。

就如同這個三一式60毫米迫擊炮彈(解放軍在50-60年代留用過國民黨三一式60迫擊炮),附加藥包用鋼絲夾固定在尾翼之間。但是這種方式固定藥包比較麻煩,必須對稱,不然會影響射擊精度,所以現在已經不見到這種設計了。

@PROZAC 問,前裝迫擊炮彈沒有金屬彈帶,是如何閉氣的。注意剛才的迫擊炮彈圖,彈體中部都有一圈一圈的溝槽,這個是閉氣溝槽,讓氣流在通過炮彈和炮管內壁之間空隙時產生渦流,阻止燃氣泄漏保證膛壓。

現代迫擊炮彈還有用尼龍閉氣環的,尼龍有彈性,在發射時被高壓燃氣擠壓膨脹,起到閉氣作用。

就是彈體中部白圈位置。

所以說,絕大多數前裝迫擊炮彈,發射葯是裝在尾管內(基本葯管)和尾管外面的(附加藥包),不需要葯筒,自然也就沒有退殼啦。

但是!

但是!

但是!

凡事總有例外!!!

這是外國模友製作的二戰蘇軍MT-13 160mm重型迫擊炮的情景模型,注意看地上,有兩個短短的金屬葯筒。

來個實物圖,是這樣的東西。

MT-13 160毫米迫擊炮是二戰蘇軍使用的口徑最大的迫擊炮,它是後裝炮,裝填時打開炮管尾部的鎖扣,抬起炮管尾部,從炮管尾部裝填。

MT-13的炮尾設計比較原始粗糙,缺少閉氣裝置,發射時發射葯爆燃的燃氣會從縫隙中泄出,為了閉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它的炮彈配上金屬葯筒,發射時葯筒在後面堵住火藥燃氣,就不會漏氣了。

裝上了葯筒、附加藥包的160毫米迫擊炮彈模型。

但是蘇聯人也知道這種設計是很粗糙的,所以到了戰後,MT-13有了改進型M-160,它最大的改進就是炮尾增加了閉氣裝置,裝填時能靈活打開,關閉後又能保證不漏氣,M-160就再也不需要用這個小葯筒了。我國仿製的56式160迫擊炮原型是改進完善的M-160,所以也不用小葯筒閉氣(剛才展示的兩張我軍的圖就是兩山輪戰時期的56式160毫米迫擊炮)。

所以,題主的問題要這麼看,絕大多數迫擊炮真沒有葯筒,自然不需要退殼,但是,還真的有要用藥筒的迫擊炮。


迫擊炮彈點燃基本葯管和附加藥包之後就整個彈體出去了,根本就沒彈殼這一說法,怎麼退啊?


因為迫擊炮可以說是前裝炮,後裝(槍)炮是為了解決閉氣問題才最終發展出金屬定裝彈這種終極解決方式的,前裝炮這個問題不大(希望老前輩們講講具體原因)。前裝炮在風帆戰船時代就在用了。他們有彈殼嗎?當然沒有

不過如果你問迫擊炮能不能打開後膛的話,確實是可以打開的,不過一般只在退彈的時候這麼做


來源《軍事文摘》:2009年9月4日15:13

迫擊炮的分類及獨特性能

迫擊炮是一種身管較短、射角很大的火炮,射角可達45°C~85°C,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鈑、瞄準具四大件組成。迫擊炮的炮彈由炮口裝填,依靠炮彈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擊炮膛底部撞針而使底火發火,點燃發射葯將迫擊炮彈推出炮口,由此得名「迫擊」。

迫擊炮的分類方式很多,按口徑大小可分為三類:大口徑(或重型)迫擊炮,口徑在100毫米以上,最大射程560~8000米,配屬到營、團級

中口徑(或中型)迫擊炮,口徑在75~100毫米,總質量34~68公斤,最大射程500~6000米,配屬到連、營級

小口徑(或輕型)迫擊炮,口徑在60毫米以下,總質量不超過20公斤,最大射程300~2600米,配屬到連、排級

中小口徑迫擊炮為攜帶型,大口徑迫擊炮有牽引式和自行式兩種。

中小口徑系列的迫擊炮一般採用前膛裝填方式,而大口徑炮採用後膛裝填方式。迫擊炮彈的種類繁多,除殺傷榴彈、爆破榴彈等主彈種外,還有燃燒、煙幕、照明、長彈和炮榴彈等特種彈。

與其它常規火炮相比,迫擊炮的主要特點是:

(1)彈道彎曲,適合於對隱蔽物(如山丘)背後的目標進行超越射擊,也可對近距離目標進行直接射擊。

(2)裝彈容易,射速高(20~30發/分),火力猛,殺傷效果好。迫擊炮的彈丸和發射裝葯合在一起一次裝填,通常是在亞音速下發射。由於發射後不存在抽筒和退筒的問題,迫擊炮發射速度可以很高。

(3)由於沒有反後坐裝置,所以質量輕,體積小,機動性強,中、小口徑迫擊炮可以人背馬馱,打了就跑,能快速轉移陣地。

(4)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於大規模生產,造價低。

由於迫擊炮具有上述特點,加之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使用方便,無需特殊準備即可投入戰鬥,並可在較複雜的地形和惡劣氣候條件下靈活可靠地使用,自20世紀初問世以來,一直是各國步兵和炮兵部隊廣泛使用的輕便型火力支援武器。

迫擊炮的傳奇歷史

迫擊炮的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當時西班牙軍隊圍攻阿拉伯人所盤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翹起朝向城外。從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藥,再放進一個鐵球,點燃葯捻後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這種被稱為「摩得發」的原始火炮可以說是現代迫擊炮的雛形。

一戰期間,各種新式武器粉墨登場,火炮也經歷了磨難和洗禮。作戰需要火炮能將炮彈射向高空,以使其垂直落入敵方戰壕,迫擊炮由此步入戰爭舞台。

世界上最早用於作戰的迫擊炮: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誕生於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維奇。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俄軍佔據著險要的旅順口要塞,日軍屢攻不下,於是改用挖築塹壕的戰術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

由於雙方距離太近,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而輕武器的威力又不足。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毫米海軍炮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

當日軍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時,一發發炮彈噴著白煙從天而降,在空中划過一道美麗的拋物線後,徑直掉進了日軍的戰壕。剎時,塹壕里被炮彈炸開了鍋。俄軍利用這種新式武器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於作戰的迫擊炮,它使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公斤,射程為50~400米,射角為45°C~65°C,雖然當時射程僅有40~50米,炮體本身還是臨時借用的,但它預示著火炮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它的優勢就在於最小射程可以很近,彈道比榴彈更彎曲,適於對遮避物後面的目標進行射擊,尤其對於近距離目標,具有其它火炮無法企及的效果。

這種在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第一門火炮的發明者——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的名字被永久寫入了軍事百科全書中。

由於戰爭需要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歐美各國相繼研製和發展迫擊炮,迫擊炮的生產技術也日益成熟。1917年4月,法國在進攻愛恩河時,就集中了1650門迫擊炮。這時的迫擊炮已一躍成為和加農炮、榴彈炮相併列的重要炮種。迫擊炮的結構也有很大改進,機動性大為提高。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迫擊炮彈已由超口徑彈改為同口徑彈,炮的重量也大幅度減輕,成為能在近距離進行火力支援的武器。1918年,英國人斯托克斯又製成81迫擊炮,其結構與外型已接近現代迫擊炮。它由炮身、座飯、瞄準具三大部分組成,取消了腳架,全彈質量3公斤,內裝炸藥0.6公斤,初速130米/s,射程1900米。

1927年,法國將此炮的炮身與炮架的剛性連接改為緩衝器連接,製成了法國版「斯克托斯」——布朗德式81毫米迫擊炮,使其射程增至2200米,提高了迫擊炮的戰鬥性能,使它完全具備了現代迫擊炮的基本特徵。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來到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前面滬定橋的橋頭和要道上碉堡林立、重兵把守,後面有大批敵兵追趕,形勢非常嚴峻。5月29日,紅軍突擊隊飛奪滬定橋。17名勇士攀著碗口粗的鐵索匍匐前進,子彈打在鐵索和戰士身上,橋頭敵人的堡不斷噴出兇猛的火舌,形勢危急。在激烈的戰鬥中,有的戰士身負重傷,有的跌落在奔騰咆哮的河水中,但他們仍然冒著炮火向前沖。

關鍵時刻,我軍炮兵部隊架起了輕便的82毫米迫擊炮,拿出了僅有的30餘發炮彈,由神炮手趙章戰營長親自操炮射擊,發發命中敵人碉堡。頓時,火光閃閃,炮聲隆隆,敵人的碉堡變成了啞巴。在火炮的支援和掩護下,鐵索上的勇士們順利地渡過了河,奪下瀘定橋,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迫擊炮的結構已相當成熟,炮彈威力比一戰時有顯著增強,已成為步兵作戰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它完全具備了現代迫擊炮的種種優點,如射速高、威力大、質量輕、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等,特別是無需準備即可投入戰鬥這一特點使其在二戰中大放異彩。如英國有51毫米、76毫米迫擊炮,德國有50毫米、80毫米迫擊炮,美國有60毫米、107毫米迫擊炮,前蘇聯有50毫米、120毫米迫擊炮等等,其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其它類型火炮,使迫擊炮形成了中小口徑和大口徑系列。

據統計,二戰期間地面部隊50%以上的傷亡都是由迫擊炮造成的。期間比較著名的是德國的「卡爾」600自行迫擊炮。

德國「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為了能攻陷法國建造的「馬奇諾防線」, 1934年希特勒上台後積極擴軍備戰,對一些重型兵器青睞有加,重型迫擊炮便是其中的秘密武器之一。1936年3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提出了大口徑迫擊炮的設計要求,希特勒對此寄予厚望。以負責參與生產指導的炮兵將軍卡爾·貝克命名的6門「卡爾」重炮至1941年8月全部完工。由於口徑巨大,其炮彈的個頭和重量也十分了得。

600炮最初用的彈丸為混凝土貫穿彈,彈頭長2.51米,重為2.17噸,內裝270千克炸藥。採用1 裝葯時,射程為2840米;採用4裝葯時,初速為220米/秒,射程達4320米。到了1942年,為了增大射程,又研製出輕型混凝土貫穿彈,彈頭重1700千克,內裝炸藥220千克,採用9裝葯時,最大射程可達到6640米。發射600混凝土貫穿彈時,可以貫穿2.5米厚的強化混凝土工事,其威力之大可見一斑。儘管這種自行迫擊炮只製成十來輛,但它卻屢屢出現在歐洲戰場上,從蘇德前線到鎮壓華沙起義,希特勒每每將這種超級大炮「用到刀刃上」。

慘烈的蘇德塞瓦斯托波爾大戰:

1941年12月17日,德軍7個步兵師和2個山地師全面包圍要塞,揭開了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的序幕。德軍繞過「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企圖從要塞群西側進攻「斯大林」要塞,但此戰以德軍全面失敗收場。在此後長達250天的攻防戰中,德軍均未攻克塞城防線。為了突破最強的要塞,德軍調撥了3門超級巨炮:420毫米固定式伽瑪臼炮、「卡爾」610毫米自行迫擊炮、「古斯塔夫」800毫米列車炮。

1942年3月,德第833重炮營奉命支援塞城攻堅,4月18日,幾輛「卡爾」到達指定射擊位置的151高地附近。德軍工兵連用了22天為它構築射擊陣地,共運去了72發重彈和50發輕彈。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開始了。

當天,德炮兵連集結在北部要塞群,主帥曼施坦因力圖在最強防禦線上打開缺口。但是,最北部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要塞壓制著北方主要道路和別克峽谷的險要地帶。德軍的第一目標是蘇軍「庫拉貝」彈藥庫,「古斯塔夫」連續發射重達7100公斤的穿甲彈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護層命中地下彈藥庫中部,引起震撼全島的大爆炸,從而斷絕了蘇軍北部要塞群的彈藥供給。

這時,被稱為「雷神之錘」的「卡爾」登場了。重達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彈傾瀉在「高爾基I號」要塞周圍,4000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裝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內部開始暴露。從「卡爾」開始轟擊的半個月時間裡,122發彈全部打完。

後來又運去79發彈。6月17日,德軍總攻。在35公里的狹窄陣地上,1300門德軍火炮對「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進行不間斷全體炮擊,要塞被灼熱的衝擊波覆蓋,所有外圍防禦陣地幾乎化為灰燼。

在三巨炮的轟擊下,構築極為堅固的蘇軍炮台和地下彈藥庫被摧毀,「高爾基I號」要塞的305門炮直接被「卡爾」摧毀,駐守炮塔的蘇軍官兵全體陣亡。 德軍隨後攻佔了塞瓦斯托波爾。

20世紀50年代,迫擊炮取得較大的改進和發展,極具代表性的是50年代中期英國研製的L16式81毫米迫擊炮。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攜帶也可車載和發射的迫擊炮,其最大特色是行軍時可分解為炮身、炮架和座鈑三部分攜帶。最大初速297米/S,彈重4.2公斤,戰鬥全重37.85公斤。最大射速30發/分,最大射程5.85千米,最小射程100米。

身管由鎳鉻鉬釩高強度合金鋼鍛造而成,管壁較薄;腳架為特殊鋼和輕合金鋼結構,呈K字形;座鈑由鍛鋁製成,大大減輕了重量。由於其射程遠、威力大、重量輕、精度好、性能先進,於1963年開始裝備英國陸軍步兵營和機械化步兵營,曾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役中使用過。美國、奧地利、加拿大、印度、挪威、馬來西亞、肯亞、葉門和阿聯酋等30多個國家的軍隊都裝備了此炮。

20世紀60年代,迫擊炮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51毫米、60毫米、75毫米、81毫米、82毫米、100毫米、107毫米等中、小口徑系列,且重量、射程等戰鬥性能都有提高。如美國把 米29式 81毫米迫擊炮改進為米29A1式,主要用鈦合金座鈑取代了鋼座鈑,重量由48.5千克減少到37.5千克;由於採用了新的發射葯,射程由3600米提高到4500米,提高了精度和威力。法國1963年裝備的米61L式81毫米迫擊炮,比舊式的米44式81毫米迫擊炮的重量減輕了約20公斤,最大射程提高了1400米。

20世紀70年代,裝備部隊的迫擊炮品種較多。最先具有迫擊和拉發兩種發射方式的米O-120-RT-61式120毫米迫擊炮被法國和荷蘭研製成功。它雖然在同口徑迫擊炮中是最重的,但發射速度快,機動性好,其精度和射程已達到105毫米榴彈炮的水平。由於具有迫發和拉發兩種發射方式,既可發射有預製膛線槽的炮彈,也可發射尾翼穩定彈。主要用於為步兵提高直接火力支援和空降作戰。最大初速365米/秒,最大射程:榴彈8.135千米,火箭增程彈13千米。最大射速20發/分,全炮重582千克。這種炮彈於70年代中期裝備法國、荷蘭、伊拉克、查德等國軍隊,還被法國駐波黑維和部隊裝備使用。

20世紀80年代至今,迫擊炮達到了新的發展高度。除了輕型和中型迫擊炮外,重型迫擊炮較之過去有了突破。例如,前蘇聯1981年製成的2C9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是最早可兼作榴彈炮、加農炮的迫擊炮。配有自動裝填機和地面導航裝置,車體採用改進的空降戰車底盤,全炮可空運或用降落傘空投,也可以水上行駛,是全裝甲兩棲空運火炮。

該炮於1985年5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出現,後裝備於空降師部隊服役,曾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使用。

以81毫米迫擊炮為代表的中型迫擊炮也取得較快發展,其射程都超過英國L16式迫擊炮。如1980年奧地利陸軍裝備的S米I81毫米迫擊炮,採用飛機工業用的輕合金材料,是當今各國裝備的同口徑迫擊炮中最輕的迫擊炮之一,射程高達5800米。

輕型迫擊炮為了增大射程,一般採用加長身管、研製新彈和改進發射葯等措施,使6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達到4000米以上。英國60毫米遠程迫擊炮,身管比一般同口徑迫擊炮的長,配用新式遠程彈,最大射程達 5000米。另外,比利時還研製了一種結構簡單而新穎的NR8113A1式52毫米迫擊炮,該炮因射擊時聲音微弱、不出現炮口煙和炮口焰,被稱之為無聲迫擊炮。

迫擊炮裝備現狀及發展趨勢

各國目前裝備的迫擊炮的口徑較多,有51毫米、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5毫米、107毫米、120毫米、160毫米和240毫米等多種。

美國輕型步兵營、空降營和空中機動營、機械化步兵營和坦克營均裝備有不同型號的自行迫擊炮。

英國步兵營和機械化步兵營裝備8門L16式81毫米迫擊炮。

以色列是裝備和生產迫擊炮最全的國家之一。師級裝備160毫米自行迫擊炮,旅以下部隊和分隊裝備有120毫米、81毫米、60毫米和51毫米口徑的迫擊炮。

法國的空降師,從師到連,全部間瞄火力支援武器都是迫擊炮,空中機動師的間瞄火力支援任務也都由迫擊炮承擔。

另外,西班牙、芬蘭、瑞士、智利和埃及等國也都裝備有輕型、中型和重型迫擊炮。

從1980年至今,我國迫擊炮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新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先後研製生產,並經改進後命名為PP87式82毫米迫擊炮、PP89式60毫米迫擊炮。我國大口徑迫擊炮的研製也在日新月異,不斷地發展,目前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在近年發生的局部戰爭中,如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迫擊炮以結構簡單、易於操作、射速快、便於隱蔽和防護、後勤支援簡單等特點在戰場上發揮了較大作用。

尤其是在巴以地面衝突中,以色列陸軍裝備的「梅卡瓦」主戰坦克成為地面戰場的主宰。而採用60毫米迫擊炮作為輔助武器是以色列「梅卡瓦」系列最大的特色。這種迫擊炮可在車內從後膛裝彈,炮的彈道彎曲,在城市作戰中可以殺傷隱蔽在建築物後面的武裝分子。在敵方單兵反坦克導彈武器來襲時,60毫米迫擊炮能迅速發射一組發煙彈、照明彈或普通榴彈,在導彈的來襲方向形成大面積的干擾帶,干擾反坦克導彈射手的視線,這是普通坦克上的並列機槍或高射機槍難以做到的。

60毫米迫擊炮的實用功能受到了以色列裝甲部隊的廣泛歡迎,包括「梅卡瓦」Ⅳ、M60改進型「馬加奇」等在內的各種現役坦克都保留了這一傳統武器。

在今年初的以巴戰火中,「梅卡瓦」坦克逞威加沙。據報道,在以色列地面部隊入侵加沙的頭幾天,就打死了很多哈馬斯武裝人員,而以色列陸軍的傷亡比例要小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梅卡瓦」發揮了作用。在戰鬥中,一隊以色列坦克排成一字陣攻入了加沙城,突然之間,有一輛坦克被巴基斯坦游擊隊抵近射擊擊毀。

以色列士兵發現發射反坦克導彈的巴基斯坦游擊隊已撤離陣位,逃到臨近街區隱蔽的攻勢里。後面兩輛梅卡瓦坦克試圖迂迴消滅它,迂迴時受到街道兩側交叉火力的強烈阻擊。無論機槍還是坦克都無法攻擊掩體,士兵將這一情況報告了以色列長官。

長官立即下令用迫擊炮開火,前面的一輛坦克用它的車載迫擊炮採用大弧線射擊,越過了街道一側的建築,擊毀了臨近街道的掩體,以色列60毫米迫擊炮在城市戰中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戰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迫擊炮的發展也精彩紛呈,各國都在用高新技術「武裝」古老的迫擊炮,出現了幾種新型迫擊炮。如在阿富汗邊境反恐作戰中運用的機動式精確制導迫擊炮,就是為了適應叢林作戰應運而生的迫擊炮。

其中尤以俄羅斯「晶面」機動式精確制導迫擊炮為代表,該武器系統包括帶激光半主動自尋的頭「晶面」120殺傷爆破制導迫擊炮彈、帶小型激光目標指示—測距機和熱像儀的攜帶型自動化火控系統、2B11式改進型120迫擊炮、通行能力強的「吉普」型運輸車和制式殺傷爆破迫擊炮彈。以色列又推出了圓概率誤差僅有1~2米、價格低廉的LG米B激光制導彈。

基於制導迫擊炮彈的物美價廉,美國國防部已用X米935式120精確制導迫擊炮彈研製計劃取代第二代「銅斑蛇」研製計劃。另外,智能迫擊炮、 複合材料迫擊炮 、數字化迫擊炮、自行迫擊炮系統等也大放異彩。

從國際範圍來看,目前世界各國的自行追擊炮中,主流口徑已是120級迫擊炮,如法國的TDA、德國「鼬鼠」2、以色列的「阿達姆斯」(ADA米S)、日本的96式、俄羅斯的2S9、2S31和2S23、新加坡的「斯拉姆斯」(SRA米S)、美國的米1064A3和英國的BAE 120迫擊炮等。

不過,這些120級的自行追擊炮都是單炮管結構,為更加滿足步兵的高強度的火力要求,各國也爭相研製雙管自行迫擊炮系統,芬蘭/瑞典的A米OS先進迫擊炮系統在其中更勝一籌。

德國、英國、瑞典、美國等國家正在研製反裝甲制導迫擊炮彈,它們分別採用激光、波、紅外線和光纖制導方式。另外,美國陸軍已將生產精確制導迫擊炮彈(PG毫米)——即120「靈巧」迫擊炮彈提上日程。德國、瑞士、和希臘的陸軍已經裝備了「靈巧」155智能炮彈,該炮彈的作用可靠性近乎完美,對裝甲目標的毀傷概率高達67%。

雖然現代戰爭武器日新月異,隨著對城市作戰、山地作戰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迫擊炮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越發明顯。

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種類更多、科技含量更高、反應速度更快、彈藥威力更大、射擊精度更好的自行迫擊炮湧現,古老的迫擊炮將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因為斯托克-布蘭德式的迫擊炮,炮彈沒有彈殼,是通過尾部的葯管以及扣在後面的藥包提供發射葯。所以說布蘭德迫擊炮真的是迫擊炮的發展中突破性的進展,把一發迫擊炮彈滑進去,擊針碰到尾部就能擊發,再也沒有比這樣的擊髮結構更簡單的武器了。


跟女人為什麼不需要割包皮一樣,因為沒有。


額,大家的回答就事論事,難以令人滿意。我的專業在履帶裝甲車輛領域,對迫擊炮只進行過通識教育,了解不多,簡單與大家交流一下。

1.這個問題的問法稍顯尷尬,使得回答很難切中要點,,,

2.迫擊炮是一種典型的間瞄火炮,彈道彎曲程度大,使用靈活度高,尤其適合山地作戰。它的體積小,重量輕(相對來說),發射原理利用了重力進行加速,具體建議自行百度。

3.其他火炮,例如坦克炮,或者是直瞄,或者炮彈體積大,發射原理不適合用重力(說起來咋這麼彆扭),不適合用傳統迫擊炮的設計原理。

4.提醒大家,現在出現了自行迫擊炮和自行迫榴炮等自行火炮(具體建議自行百度),不管有沒有彈殼,但肯定不是前裝彈了,有助於思維的拓展,,,


迫擊炮么有殼可退。

如果不那麼嚴格的說,迫擊炮的蛋殼功能有一部分由炮筒完成了。


因為迫擊炮彈沒有彈殼可退~


因為人家根本就沒殼。

普通炮彈就像烏龜,一敲,馬甲留下了。

迫擊炮就像水蛇,哧溜一下自己就出去了。


殼隨著炮彈直接投敵去了!雖然敵人不歡迎


像155這種大口徑的身管火炮,現在都是用可燃藥包進行發射的,也不需要退彈殼了啊


因為迫擊炮蛋把殼一起帶出去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坦克高射機槍沒有防盾?
有沒有那種現役坦克能扛得住一發標槍攻頂?
如何看待坦克世界國服不五不四事件?
如何看待以色列賣單兵反坦克導彈給印度?

TAG:軍事 | 坦克 | 武器製造 | 軍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