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中國疆域是什麼樣的?


一,

理想疆域:

1,內陸紅色:目前國內主要經濟帶。

2,內陸藍色:未來新增經濟帶。(廟街-仰光,仰光-廣州,山東-喀什)

3,紅色虛線:最理想疆域

理論基礎。

紅色虛線統治軸線:廟街-仰光。這一帶,漢族與少數民族混居,最容易發生不穩定事情,需要漢化。需要沿著紅色虛線,修建一條通道和經濟區,發展當地經濟。

白色粗實線:中國沿海主要屏障區,需要徹底掌握。需要開闢一條貨運航線:仰光-新加坡-廣州-台北-上海-釜山-海參崴-廟街。可以控制整個亞洲大陸東海岸地區。

———解釋————

這樣:

1,陸地上看:西藏-新疆-外蒙古-西伯利亞連成一線。我們只要防備西部敵人就好了。

2,海洋上看:勘察加,庫頁島,朝鮮半島,琉球,台灣島,中沙填海連成一線。第一島鏈就變成我們海洋上的防護罩,遠洋的出海口。

3,最北方向看:西伯利亞通向北冰洋,戰略縱深低成本下延伸,資源礦藏更多。

4,最南方看:收回納土納群島,盡量靠南。未來在赤道地區建立太空航天基地。

5,西南方向看:開闢第二海岸,出海口通向印度洋。真正全方位控制東南亞,勢力通向印度洋。通過開發西海岸平衡中國經濟重心。

這樣的中國是在負擔的人口增加最小情況下,獲得最大的領土範圍,最大的戰略利益。

——————————————————解釋2————————————

這種想法非常不現實。

不能盲目擴張領土:

1,國家統治力是有限的,當前條件下,一個政府不可能將統治蔓延那麼遠,除非建立殖民地。否則政府都會分裂垮塌。

2,印度東南亞人口稠密,根本不是擴張方向。新擴張的領土上人口是要由國家來負責的,人口稠密地區,你佔得領土越多,就需要管理人口越多,情況就越複雜,政府負擔就越重,國家離心力就越大。

3,你想增加稅收去維護其他民族的地區統治,建設?其他人可不想。

利弊分析:

蒙古、西伯利亞自古跟中國聯繫緊密,威脅最大,領土廣闊,資源豐富,收復此區域才是最佳選擇。

韓國、朝鮮、日本、越南、緬甸、哈薩克人口眾多,有自己的文化,以前也只是藩屬國,沒必要擴張到那裡。

如果非要選擇的話:

1,琉球群島:中國通往太平洋的門戶。人少,位置重要。

2,朝鮮半島:朝鮮半島。朝鮮半島併入中國的話,中國可形成一個圍繞渤海黃海東海的超級經濟圈。同時解除半島威脅。

3,緬甸:通向印度洋,可以接受。最好在印度東北部獨立後吞併緬甸。

或者將緬甸一分為二,另闢通道,通往印度洋。

4,納土納群島:設置海外自治省。以前無主之地,漢人聚集區,收復這裡,爭取向南在赤道地區找到一塊島,建立航天站。

5,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部華人地區:鏈接中國東西海岸,設立海外自治省。

6,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設立海外自治省。未來航天基地用,為度假休閑勝地。(這條比較扯淡。)

————————————————領土擴展方式——————————————

西方看到有什麼感想我是不在意了,反正西方各國赤裸裸歧視中國時也沒顧及中國。另外,這裡面所說的領土,基本可以用非戰爭手段獲得。

1,日本有琉球獨立運動。

2,印尼屠華排華又不是一次了,再發生就需要清算了。

3,朝鮮半島可以參考目前朝鮮族。當然只當做附庸國也可以。

4,外蒙和緬甸特別窮,適合用經濟手段勾引。

5,俄羅斯崩潰後,西伯利亞獨立。西西伯利亞平原不要,東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收復。

———————————————中國統治軸———————————————

國家是有統治軸心的,中國的統治軸是人口分界(人口分界線東平行。)。

東部地區是經濟的核心。統治成本低。

西部地區是經濟的邊緣。統治成本高。

西部距離東部越遠統治成本越高,越需要東部支援。到了中亞和西西伯利亞,文化迥異,非漢化區,統治成本會直線上升,有當地資源也彌補不了付出的代價,反而拖累東部。

東部是沿海地區,朝鮮半島和中國山水相連,又在中國經濟重心對面,政治重心周邊,體量又小,組成一體很容易。但是日本經濟體量大,不與中國一體,所以合併容易導致中國經濟重心失衡,不能要。只要琉球就行了。

廟街、海參崴是東北出海口。緬甸是我國大西南的出海口。他們統治軸上(人口分界線),所以可以接受。當然緬甸在西海岸,發展起來後可能成為分裂勢力。所以將緬甸海岸一分為三,東西劃分,海岸分三半,進行制衡最好。

—————————————————更多文章—————

我的世界觀(內容龐雜,僅供參考):《楓哥哥的世界觀》(word文檔)


最理想的莫過於中亞腹地、台灣琉球、朝鮮半島、越南北部都重新納入版圖和漢字文化圈裡。這樣戰略縱深和資源更加豐富。


最理想的疆域要有核心區域+緩衝區域+戰略大後方

核心區域:是工農業和公共事業發達地區和人口稠密地區 它們是一個國家的心臟地帶 當它們受到毀滅性打擊或被敵人佔領時,這個國家離滅亡就不遠了

緩衝區域:就是那些自然條件惡劣人類難以生存的地區 它們通常是海拔高的大高原,沙漠,極度寒冷的地區等 它們可以拱衛核心區域

戰略大後方:就是那些經濟相對發達且易守難攻的地區 戰略大後方的方向是相對的 如在古代 中原王朝的威脅多在北方 那麼位於南方的長三角就是戰略大後方之一 現在中國的威脅從海上也就是東方,本為大後方的長三角反而變為前沿陣地。

那麼中國的核心區域是哪裡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農業發達地區有:華北平原,山東丘陵,江淮平原,東北平原,長三角 ,珠三角,閩浙丘陵的沿海地區,四川盆地,兩湖平原。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工業發達地區有:環渤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內陸部分地區。

人口密度地區以華北平原為主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核心區域的一大特點就是沿海,但是我們的沿海地區卻沒有緩衝區,這會導致一旦戰爭從海上爆發那麼核心區就會直接遭到敵人打擊,這樣的後果是中國不能接受的。

東部沿海地區的緩衝區是什麼呢就是第一島鏈,所以中國東部的疆域必須東到第一島鏈。那麼是將第一島鏈的國家照單全收?當然不是

看圖便知第一島鏈上的某些國家人口過多而且語言風俗都有差異,所以離心力巨大,管理的成本大於利益 如果非要控制第一島鏈,我們可以控制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島,琉球群島和台灣形成拱衛東部的屏障

南部控制南海的所有島嶼和越南 形成拱衛珠三角的屏障

清朝已經在東北面,北面,西面和西南面開拓了充足的緩衝區,所以其他地區就恢復清朝疆域就可以了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現在的中國疆域最保守內向

我心目中,如果中國早早發生商業革命,早早分裂成幾個版圖中等的國家群,中華文明圈就會比現在大得多,影響遠得多。

按保險原理,為了賑災或者換句話說,因為季風氣候帶來的頻密的流域性氣象災害的國力大幅波動,中國自古以來一直上演著統一的戲碼,以國家統一調配而不是等價交換的方式在調劑物資。


古人云: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和人和都有變,唯獨地利永不變!

中國的陸地面積,南、西、北、東都已經佔據了較好的防禦地形。以較小的力量就可以實現全國土的防禦安全。當然,考慮到石油安全、經濟利益等等,還有很多可以擴展的地方。

1、海洋方面,收回台灣對中國海洋安全大為有利,國運大增。如有可能,順道收回硫球。

2、圖們江向東的出海口,被俄羅斯和朝鮮夾死。這個地方如能打通就好,最好收回海參崴!

3、中國的石油和貨運大部分要經過馬六甲,十分不安全。如果能兼并緬甸,打通雲南到印度洋的出海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4、從經濟上講,收回朝鮮半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環(渤)海洋經濟圈,收益無法計算。

5、馬來西、汶萊和印尼合占的婆羅洲島,原為華人蘭芳共和國,如能收復,南海就成了我們的內湖,經濟上、安全上都大為有用。

好了,就這樣吧,不能太貪心。


謝邀。反正大致就是把俄羅斯日本這些國家侵佔的我國領土還回來這樣子。。


第一,中國未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是經營印度洋,所以一定要吞併上緬甸和印度阿薩姆地區,方法是暗地裡扶持上緬甸的民地武(下緬甸太熱還是讓緬族人自己經營)和印度東北的黃種人(傣族)獨立併入中國,為我們打通印度洋出海口。

第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是經營中亞,而中亞的地理樞紐地區是費爾干納盆地, 如果把喀什看成西安的話(塔里木盆地就像關中,易守難攻),費爾干納盆地就像是洛陽盆地,中亞就像是中原,那麼要控制中亞,只需要把這個山河拱戴形勝天下的費爾干納盆地完控下來即可,其他的地方自動俯首稱臣...... ;

第三,完整的帕米爾高原(含瓦罕走廊)是控制南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關鍵,如果把吐火羅盆地比作蜀國的話,犍陀羅盆地就好比巴國,而誰控制了漢中,誰就控制了巴蜀,帕米爾高原的地位可以和漢中媲美,也就是說控制了帕米爾高原就控制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而控制了巴基斯坦就間接控制了印度。

第四,蒙古是我們北方的屏障,有了它內陸才安全,一旦被俄國控制,北京的安全都受到威脅,所以一定要收回,收回後能同時對整個西伯利亞形成戰略俯攻優勢。

第五,海權方面,南沙群島、台灣、琉球群島 一定要收回,印度洋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狠關鍵,要和阿薩姆地區一起併入中國,另外圖們江的出海口要打通,可以用興凱湖置換俄羅斯的波謝特灣。

其他那些人口稠密人種複雜的地方就沒必要了,東南亞、南亞(分裂印度成兩三個小國)太熱,西亞、歐洲是白色人種的世界,都不值得吞併,與他們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藩屬關係)即可。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毛子的蒙古帝國部分......

更新--------------------------------------------------------------------------------------------------------------

俄羅斯難逃再次被肢解的命運,因為:

1,中歐美誰也不希望一個強大的軍事帝國插在世界島的中間;

2,俄羅斯的人口基數無力支撐辣么龐大的國土面積;

3,失去了溫暖的烏克蘭及中亞五國的俄羅斯氣候太冷,已無法恢復到蘇聯時代的工業化強國地位,只能靠賣資源維持生計,相當於一個大號的沙特,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國金融攻擊。

但是中國不會讓他立即倒下,因為:

1,過早倒下屍體會被歐美分割,中國得不到實際利益;

2,中國要利用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實質性消耗美國和歐盟,讓其三敗俱傷。

因此中國現在堅定的和俄羅斯站在一起,讓俄充當打手對付西方,我們在西太及南海方向策應,逼美國放棄全球霸權或者崩潰中東或西太安全框架,在美國失去全球霸權後,如果俄羅斯願意讓渡原蒙古帝國的地盤----(金帳汗國、失必兒汗國及哈薩克與蒙古)給中國,中國就會讓他保有東歐的地盤(以烏拉爾山--卡馬河--伏爾加河--頓河為界),如果不願讓渡,就會扶持其國內反政府力量獨立,那樣俄羅斯就被徹底肢解了。


瀉藥,理論上講疆域以收稅能力為限,多少帝國都是因為疆域過大而分崩離析。


從北極到南極。可以稱作四季之國。

東西伯利亞、外東北、安南、馬來、爪窪、澳洲、南極。


謝邀。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中國本土:中國+蒙古(漢人佔95%以上,無綠教,1/3漢人以及少數民族大量移民到海外殖民地)

中華聯邦(類似英聯邦):北亞+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北美洲


收回庫頁島,與日本平分日本海;收回台灣;重立蘭芳共和國,落實九段線;在緬甸尋找一條出海通道。恢復麥克馬洪線。基本就這樣了吧?做人呢,不能貪心!


難道不是只有一個中國嗎?


謝邀,西出緬甸,打通印度洋出海口,西南貧困問題可解。北收庫頁,收回海參崴,東北復興可解。南滅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南華人圈統一,南海問題可解。剩下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首先,外蒙古必須收回,這樣可以讓中國在面臨北方那頭雖然被肢解但依舊強大的毛熊時,不至於被一下捅到首都進而切斷東北與華北聯繫。同時,獲得外蒙古還能得到大量自然資源,例如石油,黃金,鎢,錳,鉻等大量礦物支持發展

其次,台灣收復,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由一支綠水海軍變為藍水海軍,也能第一島鏈的封鎖。

還有,我們可以謀求收回外興安嶺,不僅能激發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還可以獲得大量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礦物資源,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獲得日本海出海口這一具有極大戰略經濟價值的地方。

最後,是南海。


就這樣吧。。。


嗯,我個人認為理想疆域是現有版圖基礎上:北方以薩彥嶺、興安山、外興安嶺為界,山脈可作為地理屏障是有效的阻隔,收復外蒙古和俄佔領土徹底解決北方邊患。南吞北緯17度以北的北越,打造環北部灣經濟圈,東北收朝鮮半島,護衛我京畿要地,並發展成環黃海經濟圈,同時收庫頁島,打造東方斯堪的納維亞,是染指北冰洋的橋頭堡。東南收復台灣、琉球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打破島鏈封鎖,與千島群島南北夾擊日本。同時在貝加爾湖地區扶植成立親中反俄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做中俄緩衝,在緬甸和印度東北部扶植華人政權成立盛國,確保大西南不被封堵並牽制印度。大致匡算起來這樣我國面積在1315萬平方公里左右,足以是世界一極。

另外在菲律賓棉蘭老島、印尼屬加里曼丹、蘇拉威西領土上成立南華共和國,首都三寶顏。馬達加斯加成立秦蒼國。

中國與盛國、南華、秦蒼、新加坡成立華人版五眼聯盟。


基本以清鼎盛時期(找到的圖大致都是1820年)的圖為準

沒錯,我把藏南畫出去了。

以山脈分水嶺為界吧

日本限制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島

朝鮮愛滾蛋滾蛋

南海以現九段線為準

主要是和毛子以及蒙古的問題。

外東北要是收回來,毛子得回烏拉爾山以西,所以俄羅斯不掛,外東北根本沒拿回來的可能。

中印中巴中尼邊境倒是有可能通過分水嶺來劃分,藏南這真不是什麼風水寶地,而且在喜馬拉雅山脈以南。


紅色線為疆域(含領海),藍色線為勢力範圍(不包括印度和澳新)。

增加西伯利亞自治區,貝加爾省,興安省,藏南省,緬甸自治區,安南省,婆羅洲省。

如此一來,陸上邊界反而變短,陸軍的壓力會減小,多出來的海上邊界正好交給將來爆發的海軍,不然海軍那麼多資源多浪費。

綠綠國不要(特別小的可以接受),人口太多的不要

拆解的國家:俄羅斯,印度,越南、印尼

分一半增一半的國家:孟加拉國,馬來西亞

合併的國家:蒙古,不丹,緬甸,汶萊

增加領土的國家:新加坡,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

新獨立的國家:克什米爾、蘇拉威西

三大艦隊:

近海艦隊

  1. 東海支隊(黃海、東海)
  2. 南海支隊(南海、爪哇海、蘇拉威西海)
  3. 北海支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
  4. 西海支隊(孟加拉灣、安達曼海)
  5. 北冰洋支隊

太平洋艦隊

印度洋艦隊


推薦閱讀:

中國到底有沒有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東西?
中國大陸九十年代是個怎樣的時代?
如何看待美國蘭德公司的中國現狀分析報告?
為什麼中國堅持反對印度加入NSG?
如何把大學宿舍裝修成工農紅軍風格?

TAG:地理 | 中國 | 腦洞網路用語 | 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