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對比易到、滴滴和 Uber 的打車公里價格圖?(更新)

1,看起來短距離的打車用優步更加划算,在北京的話一般就是海淀到海淀,東城到東城的距離,如而且是指派,完全沒事兒,近!

2,超過9公里到16公里用滴滴更合適的這就有可能跨區了。看看目的地,這個距離比較難把握,處於堵一個糾結堵車距離風險。滴滴車多,覆蓋面大是一個很大優勢

3,長距離的用易到更適合不過,比如真的跨大區,跨了3環的距離,而且易到還可以雙向選車,這點是不錯的,適商務人士最愛的,去機場,火車站用它將會更合適,還有離家遠需要打車的也是一種好的選擇。

最近又新出現一個版本了,結果是小學期末考試題目,震驚了,還有算術過程打分,心疼小明幾秒鐘。

大家怎麼看!?


寫個乾貨來闢謠!揭露真相

這張在朋友圈流傳甚廣的圖,並不對(而且很有可能是易到的廣告,那更不能相信了)。仔細看下,能發現這三點錯誤的地方:

第一點錯誤:優惠不是每一單都有的:

仔細看三種網約車的計費公式,是默認每一單都有額定優惠力度的:

  • Uber 優惠15元

  • 滴滴優惠10元

  • 易到優惠 50%

關鍵在於,不是每一單都有這樣額度的優惠。

比如我們按圖中 Uber 車費的計算方式:1.7*公里數+0.35*分鐘數-15元

假設我們要去三公里外的目的地,用時10分鐘,把數字帶入計算公式後發現:

1.7*3+0.35*10-15

=8.6-15

= -6.4<0

也就是說三公里的路程坐 Uber 完全不要錢,這在一般情況是不可能的吧?

如果我們把同樣數據代入滴滴的計算公式,會發現滴滴 3 公里也是不要錢的,這也不可能吧?

所以這張圖的第一點錯誤就是: 把特例優惠代入每一筆車費的計算。

---

第二點錯誤:各地計費標準不一樣

這張圖火了之後,有很多人在網上貼出了新的比價圖,比如下面這張▼

仔細看,同一個 app 在不同城市的計價標準都不一樣。

各地計費標準不一樣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上面那張圖,會發現在不同城市,每種app的每公里、每小時計費都略有不同。

所以應該根據你所在城市的費率,來計算比較。

---

第三點錯誤:車速不是額定的

在圖中的計算方式里,默認車速是 20km/h,但事實上車速不是額定的:

  • 北京和無錫的車速肯定不同

  • 城市郊區肯定比市中心的車速快

  • 早晚高峰時間段的車速肯定要慢一些

結合經統計的各城市高峰車速▼,我們發現只有北京、杭州這些城市的高峰期車速在 20km/h 左右

---

綜合以上三點,可見這個公式是不靠譜的。

那正確的演算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以我自己為例,我翻出自己過去一周的打車記錄,確定我所在城市的費率,以及計算出行時的平均車速後,基本上都是 Uber 最便宜。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讓你用 Uber,而是根據你所在城市的費率、你出行時的平均車速和各 app 的優惠力度,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打車方式。

問題到這裡就結束了,再補充很重要的一點:費用僅僅是決策的一方面,還有很多方面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我出行基本是 Uber 最多,為什麼呢?主要是這兩點讓我覺得最適合我:

1. Uber 是系統派單,滴滴和易到是車主搶單。在搶單的模式下,很可能由於目的地偏僻等等原因,沒有車主願意接單。

比如我有一次要從上海市中心去城郊,滴滴發了好久都沒人接單,我估計可能是因為車主擔心到了那裡,返程的時候接不到單子,所以沒有車主願意接這單。

對於乘客而言,系統派單肯定是體驗最好的方式了。

2. Uber 有趣的活動很多!比如端午節送粽子,7 月的冰淇淋日等等,特別有意思。

下面還有乾貨數據粉絲:打車和自己買車開,哪個更划算?

---

這個問題也非常值得討論:從經濟上說,是買車划算,還是用網約車划算?

我家有車,但現在出門還是用 uber 居多,因為網約車更划算啊!

我曾經和我哥算過這筆賬:(覺得公式繁瑣的,直接拉到底下看加粗文字結論)

車輛購置費用 = b ,按 10 年使用年限來算,平均每年的成本是 b / 10

保險費+日常保養+停車費等雜費=每年一萬元(保守估計)

油錢按 0.6 元每公里算

現假設每天出行舉例為 a 公里,平均車速 30 km/h (車速和uber費率按上海計算,各城市略有不同,可自行帶入你所在城市的數據計算)

那麼:

  • 每年使用 Uber 的費用為:(1.7*a + 0.35 *a/30*60)*365
  • 每年自己開車的費用為:b/10 + a* 0.6 * 365 +10000

假設我們買 10 萬的車,即 b=100000,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用 Uber 比自己開車更合適呢?

我算了一下,a<30

也就說,單從經濟上考量,買 10 萬的車,如果日出行距離小於 30 公里,不如打 Uber 划算

以此類推,

  • 如果買 20 萬的車,如果日出行距離小於 45 公里,不如打 Uber 划算
  • 買 30 萬的車,如果日出行距離小於 60 公里,不如打 Uber 划算

而且在上面的公式里,停車費是個保險估算。

在北上廣深,如果公司在市中心 CBD 並且開車上下班,那停車費可不是一年幾千元能搞定的,相比之下用網約車更划算多了。所以大家基本都是雖然有車,但都打車上下班。

當然在自駕游出行、惡劣天氣出行等方面,自己開車肯定比網約車舒服多了,所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也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所以到底要不要買車,還是看大家自己的考量嘍。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里討論~


作為一個滴滴尊享用戶、Uber金卡用戶和易到金卡用戶,我有話說……

雖然已經看到了很多關於比價的分析,但對於關於哪個叫車APP最便宜,都並不真的那麼「科學」。

先說標準情況,如題主描述,基本上正確……然而,每個城市的價格是完全不同的啊啊啊啊啊。比如,北京Uber比上海明顯便宜,但又比廣州貴啊。

所以我不給出具體的公式演算法,只描述一下大概機制。

以北京為例的話,首先我們來看拼車,易到沒有拼車,滴滴拼車打折較大,Uber拼車打折較小。但Uber每公里價格低,所以拼車價格比滴滴還便宜(不考慮優惠券)。但另一方面起步價滴滴又略低,如果你距離夠近又會便宜一點兒。之前滴滴的拼車拼兩次就完事,但後來改成了按座位且持續拼車,和Uber的規則完全一樣。所以如果趕時間的話,拼車可能帶來極大風險,強烈不推薦。但如果距離近且不趕時間的話,首先Uber拼車,然後滴滴拼車,除非距離極近。此外,Uber和滴滴的可拼車時間段還不完全一樣,也帶來一些變數。

大致結論是,在普通拼車且沒有優惠券情況下,Uber優先,滴滴次之。

如果不拼車,Uber必然是最便宜的,滴滴本來也挺便宜,但6月份漲價過於明顯,已經無論如何都便宜不過Uber了。由於遠途費的存在,易到在超過一定距離之後會變得便宜,但當距離非常遠的時候,易到還是拼不過Uber。

然後要看時間段,滴滴和易到都有夜間費用,所以如果過了十一、十二點需要長途我一定是先選擇Uber,然後易到,最後滴滴。

再然後還要看加價,高峰期Uber和滴滴都會加價(幾乎同步,但滴滴加價幅度略大),而易到如果加價,是加10塊,但多數時候並不加價,當其他兩家加價幅度較大時,毫無疑問要選易到。

大致結論是,在不拼車的情況下,Uber首選;如果車特別少打不到,用滴滴;如果加價嚴重,用易到。

再再然後,還有優惠的影響,Uber每個月坐滿一定次數,下個月將有一定數量的免費路程和打折路程;滴滴則是忠橙用戶提供打折券,只要保證一定的頻度,就一直發放6折左右的優惠券。相對來說Uber的回饋力度更大,但門檻也更高。然而,不是所有用戶都像我一樣能把兩個都坐滿……於是意味著,如果哪個更便宜用哪個,可能失去潛在的優惠機會。這就變成了一道典型的線性規劃問題,對於每個人的用車次數而言,會有不同的計算結果。

再再再然後,各家有不同的定期優惠活動,比如Uber動輒封頂價格、減固定金額,甚至全免;滴滴也會定期發券、根據時間段做減免;易到之前是100%充返,現在是50%充返,各種紀念日發一些微不足道的優惠券……「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主題歌里有句歌詞,「誰在等我,我在等著誰……在不同的歲月里,同樣詢問著自己。」我想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不過最近幾個月的趨勢來看,Uber進行的優惠活動,無論是頻度還是力度,都是最大。這個角度上說,Uber明顯佔優。

大致結論是,如果用車少,可以用前述規則;如果用車頻繁,堅持用一家也挺好。

最後,大家不要忘了,所有的價格都會在未來發生變化。比如很早以前我在一號專車裡充了不少錢,結果一號快車被砍掉了,從此再也沒用過,錢也就丟在裡面了。易到的價格相對穩定;Uber印象中漲過價也降過價,降價次數多一點;滴滴最近一年基本都是在漲價。所以無論是成為某家應用的忠實用戶以享受福利,或是充值享受返利,本質上都只是一個期貨價格,不能真正代表實際價格。而它們的未來價格會隨著市場份額變動、用戶習慣變化、優惠政策變化等變化。尤其是用戶的選擇,會起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假設價格完全隨著用戶行為而改變(現實中並不會發生,通常變化只是偶爾發生),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

突破時間 I( L1 ):用戶放棄該應用的時間段里,價格最小值到價格小於此時間段最小值的時間差。

突破點 I:價格小於時間段最小值價格的時間點。

極值點 I:在突破時間 I 中出現最大價格的時間點。

深度 I( H1 ):在突破時間 I 內極值點 I 的值與時間段最小值的差值。

階段 I( T1 ):時間段最小值到達極值點 I 的時間差。

階段Ⅱ( T2 ):從極值點 I 到突破點 I 的時間差。

突破點Ⅱ:通過突破點 I 後,如果出現價格上升到比時間段最小值還大的點。

突破時間 II( L2 ):由突破點 I 到突破點Ⅱ的時間差。

極值點 II:在突破時間Ⅱ中出現最小价格的時間點。

深度 II( H2 ):在突破時間Ⅱ內極值點Ⅱ的值與時間段最小值的差值。

階段Ⅲ( T3 ):突破點 I 到達極值點Ⅱ的時間差。

階段Ⅳ( T4 ):極值點Ⅱ到達突破點Ⅱ的時間差。

具體原理就不去解釋,總之意思就是在幾方價格非同步調整的周期當中,「期貨價格」會發生起伏。

而且,還有導航軟體不同可能導致的路程遠近、司機和車輛數不同造成的打車難度與接載速度……

綜上,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解……


價格是動態的,你沒法把所有時段所有地點算全。


我若干天前就做過的事情…

廣州(司機版)

黑色表示系統計費金額(如果沒優惠的話,乘客應該支出的金額)

紅色表示司機到手的金額……

紅字表示司機到手金額

PS:題主未考慮長途費…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3個軟體里都下單…然後看下預計費用哪個最低…就用哪個約嘛…


謝邀。

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並沒有距離概念,經常會不知道從A地到B地的距離有多遠,所以沒辦法做到機智地選擇軟體。更加看不懂網上流傳圖的複雜計算辦法,老實說,我是現在才知道原來這種軟體的計費方式是這樣啊!我一直以為跟計程車是一樣的呢……!

何況,也沒辦法每次先打開兩個軟體比比價才打車,所以雖然江湖流傳著兩家的傳說,但我一直也表示就看看而已,反正老子也沒懂你們在說什麼……

直到昨天高中同學群里發生的一件事,才讓我真切地知道,原來同樣是打車,軟體與軟體之間差距這麼大!!!!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同學A出去喝完酒打車回家,打開滴滴打算打車,發現滴滴預估的價格是醬——

3公里58.7元,因為需求過高價格4倍。這個極端的溢價把他給嚇到了。就那麼一點公里數這個估價……因為想起網上的「12.5公里原則」,然後他隨手打開UBER試試。並沒看到有溢價通知!而且附近也有車,就顫巍巍地用uber打車了,一路心驚膽跳地回家,支付信息如下:

鬆了一口氣,3.67,是滴滴提供預估價的零頭都不到。

他把這兩個截圖發到群里給我們看,供大家參考「12.5」公里原則的可行性。像我這類數(zhi)學(shang)負分的小白不明覺厲,而機智的小夥伴們則表示,這個差距是正常的:

「滴滴的夜間打車費用好高啊」

「UBER最近優惠力度大,我每天打三趟來回」

「一般從家到公司,或者出門玩玩,都不會超過10公里啊,像這個就是3公里的路程。10公里都開車了」

然後大家開始分析網上圖片的合理性,紛紛表示如果要網上圖片的情況成立,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
兩家都不派發優惠券;

2、
一路不經過紅綠燈、不繞道、不堵車;

3、
高峰期不加價

但顯然,這三個條件一點沒法兒滿足到。所以雖然12.5公里在理論上成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卵用。

我聽了以後感到無比心安,作為UBER長期用戶(主要是覺得滴滴界面圖……),有時候也會隱約地擔心我會不會因為不會做數學題而天天在虧錢……畢竟所以對於我來說,選擇打車軟體的關鍵考慮只有方便/快/舒服/不跑單。

而在這三個問題上,我向來都是UBER忠粉。

首先,雖然滴滴的營銷做得不錯,各種微信分享夠接地氣,但是滴滴的而優惠券很多時候都顯得務必雞賊,往往是看上去很美實際只優惠兩塊錢,還得分享才有優惠,偏偏我是個不愛透露個人行蹤的人,每次分享都讓我很糾結。加上最近UBER的優惠太用力了,基本上隨便坐坐都是三塊錢,寶寶表示要抱著UBER爸爸的大腿。

其次,我是個急性子,如果打車了,司機花樣取消訂單會讓我特別生氣。滴滴經常搞什麼沖單活動,加上我時不時往郊區跑(住郊區的人含淚),用滴滴的時候我經常被吐槽「太遠」、「妨礙我沖單」,被取消單的機會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提升。最過分的一次,滴滴司機把我送到半路,然後說,姑娘我要衝單,太遠了,你在這裡下車吧。可憐我孤單一人怕司機發飆,只能包子地下車了……

但UBER的電腦派單,不在發單時顯示目的地真的很好,被甩機會少了很多。

最後,據說UBER對司機的考核嚴格得多,不會出現我朋友說的「北京滴滴司機不知道國貿在哪裡」的笑話。坐車嘛,就圖個安心舒服~何必和自己過不去呢?

所以無論12.5公里怎麼刷爆屏幕,我都沒啥感覺,現在想想,數學不好的人其實也挺幸福的,沒有你們的糾結~


謝邀。

不同城市不同日期不同車型各種打車軟體單價和優惠不同,此圖沒有參考價值。

以上。


謝邀。

只試過易到,所以自認為不像前面各位資深網約車用戶那樣有發言權。

相比之下,更關心各網約車給乘客、司機和車子上的保險都是哪家保險公司的,承包額上限多少,賠付情況如何。期待有這方面數據信息的知友能幫忙對比一下。哪家網約車相對更安全,也許是更多網約車乘客和潛在客戶群關心的問題吧。


數學差的人表示看不懂??

我每次都是如果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就把幾個軟體都打開,每個都輸入目的地然後預估費用,哪個便宜用哪個??

至今沒搞懂演算法是怎麼浮動的,同樣的路程價格還真的會變來變去??


這麼說吧……

我之前沒考慮這麼精細,打車都會首選Uber,如果有車在附近,還不加倍,就Uber。但是Uber經常加倍,我就易道……是的,好久沒滴滴了,滴滴價格在中間,不過Uber加倍時候滴滴肯定也加倍,所以我就Uber、易道換著用。

價格只是一方面,對於我這種價格敏感者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就算是我,也對服務質量略略有些計較的。

Uber的司機越來越傻了……易道本來是專車,半價後(還是那種每天掛出「跳樓吐血最後三天」的風格),車也越來越破了。

總之,隨著價格戰,質量都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如果著急,我首選滴滴。車多反應迅速~~


坐標成都,絕大部分時候UBer價格碾壓滴滴,有時候做活動甚至一兩塊錢,碾壓公交車;極少數時候Uber會貴一些,但只要不是貴很多我都會用Uber,原因很簡單,以滴滴的一系列做法來看,我認為我們不能支持中國再成長出一個出行行業的百度來…

圖貼於滴滴收購uber中國後5天


怎麼看?易到硬廣唄。


謝邀。

看了之前的回答,只能說呵呵了,因為你們被誤導了。之前正好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高水平的軟文是如何徵收智商稅的 - APP推廣反作弊 - 知乎專欄

搬好小板凳,坐等易到公關。吃瓜群眾也一起來圍觀,萬一火了呢!

此文在別處也有,鏈接再此:一篇軟文成功的要素是什麼? - 以史為賤的回答 也算是一稿多用了!

近日,有張圖片(實際上,是一篇軟文,一篇軟文,一篇軟文!)在朋友圈中流傳甚廣,如果你不幸中招,請不要沮喪:不是咱們防範意識不強,而是對方太強大!如下圖:

我們就以易到的這個案例來做個逆向工程,分析一下軟文高手是如何攻陷我們的神經系統的。

廢話少說,先上理論,一篇好軟文,對內容設計有幾個維度的要求:

1) 內容可讀性比較好,閱讀流暢,認知負荷低,閱讀門檻低,這是文字工作者的基本功;

2) 內容要有趣、有料,有種,這也是基本功,羅輯思維普及過這個概念了;

3) 內容要合時宜,這點是有難度的,去看看咪蒙,總是能抓住熱點;

4) 內容要能捅開讀者的情緒,看看paipi醬、咪蒙,他們都跟色情網站一樣,總能幫助用戶找到G點;

5) 要不留痕迹:這個有難度,這個牛人遍地走的時代,要想不留痕迹是有門檻的;

更為重要的是,軟文要在傳播性上需要幾個維度的設計:

1) 降低傳播門檻:最好是一鍵轉發,就一個動作就能傳播,別敲字;

2) 符合讀者的利益:這點很好理解;

3) 符合讀者的社交利益:這點有難度,比如,彰顯自己的趣味,自己的體貼,自己的品位,此處跟內容設計有交集;

4) 讀者還不自知:這點最難,沒有隔夜的傻子;

咱們再反過來看看這個設計,簡直接近完美,在內容上

1) 可讀性好,除掉公式一共沒有超過100個字,而且沒有生僻字,用戶全都認識!別笑,這點很重要。

2) 內容有趣嗎?有!有料嗎,有!

3) 合時宜嗎?大熱天,擠地鐵、公交,還是選擇打車呢;

4) 能捅開讀者的情緒嗎?便宜,撿便宜,這是王道!核算成本是寫在我們記憶深處的一段代碼,無人避免;

5) 最難的就是不留痕迹,他也做到了!一張手寫的草繪,太像鄰家大姐的總結了,計算方式太親民,結論實用了!好嘛,完全喪失抵抗,所有潛意識中的防備被攻陷了!

在傳播性上的設計也堪稱完美:

1) 傳播門檻低,就一張圖,一鍵轉發;

2) 符合讀者利益吧,省錢,這是本能!話說的還好聽,我們老說某某皇帝,聽信讒言,我們也一樣,凡是符合我們利益的,轉彎抹角的讚美我們的,我們也聽信讒言!

3) 符合社交利益吧,轉發出去顯示了我的體貼,還有趣!

4) 還不自知。

最後再看效果,讓人們不知不覺的以為:這三家公司在同一個量級上,只是他們各有側重,他們各能為我們所用。而事實上,易到的市場佔有率不足2%,與兩位強者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而讀完軟文的感覺,是三家三分天下的感覺,是至少20%的市場份額的主兒。(神州哭死在江南春的電梯里)

1) 宣傳了品牌,讓讀者感覺到易到是是一線品牌,是主流產品;

2) 明確了定位:明確了易到的定位和功能,就是適合走遠道,比如去機場啥的;

3) 植入了心智:用戶還真就記住了,跑遠路,用易到!

其實呢,誰用誰知道!

米蘭·昆德拉說過「他們只有在安全的時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費的時候才是慷慨的,在淺薄的時候才是動情的」。是的,主創人員讓我們做到了!應該給主創人員加薪,給期權,而且給樂視的期權!

據說,人民群眾還自發的產生了二次內容創造,天A!

既然說到這來,就多說幾句,跳出局部看全局,啥叫高水平的軟文呢?

軟文水平的高低,取決於被忽悠人水平的高低,被忽悠的人水平越高,那麼軟文的水平越高,也就是說這些人是把這篇文章是當做內容來閱讀了,還是意識到內容的誘導性和局限性。反之亦然。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定義一個人的反忽悠能力呢?,我們這裡有一個粗糙的金字塔模型——信息格局模型。

在信息文明時代,如同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土地和房產一樣,信息的格局和位置決定了你的階層和水平

在農耕文明的時代,擁有土地的多少決定了你的階層,皇室宗親富有四海,那是一等一的地位,金字塔的頂端;將相王侯沃野千里,緊隨其後;大地主階層則是良田千傾,然後就是小民百姓、佃戶與自耕農,最後就是失地盲流;

而即將過去的工業時代,是通過在城市中的房產劃分了人與人之間的階層,人和人的不平等體現在:你是有幾百套房子,還是幾十套,還是幾套房子,還是扛著三座大山的房奴,還是努力的想成為房奴;

而在信息時代,你的信息格局和信息位置決定了你的階層,展開了說就是:你是處於信息開始的源頭,還是處於信息發酵的中段,還是處於信息洪流的末端,還是處於信息隔離的孤島。

如果說,我們處在信息孤島,那也沒有什麼所謂了,就如同這個時代身處偏遠農村的、不會使用手機的、年事已高的務農者,他們每天處於信息的孤島,沒有信息,就沒有欺騙,挺好!

如果處於信息洪流的末端,每天躺在朋友圈裡,偷吃各種信息零食和雜嘴,不是「養生方子」,就是「不轉不是中國人」,其實也挺好,他們幾乎沒有能力攀爬到信息發酵的中段,也沒有信息泛濫的痛苦,沒有分辨,全是欺騙,也挺好!

如果身處信息發酵的中段,這幾乎是活的最為焦慮、最為痛苦的一幫人,他們有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有不同路的信息源,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甚至還有一定的信息輸出能力,因此忽悠他們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的,本篇文字的重點也在這批人身上。

如果站到了信息的源頭,就是站到了時間的源頭。那麼您就可以俯視一切,看著信息是如何從涓涓細流,變成滔滔江河,最後回歸平靜的大海。換成人話就是,在這個位置上只有您忽悠別人的份兒,而沒有別人能忽悠了您,如果有,您也是故意的。嗯嗯。

當然,這個模型還是比較粗糙的,先湊合著看。

回到本題,我們之所以說這篇軟文水平高,就特指能忽悠住身處信息中段的人。這幫人讀完軟文之後,要麼覺得有趣,要麼覺得有料,要麼覺得有種,總之是沒有意識到文字內容的誘導性和局限性


不會真的有人去仔細算吧?

易到的硬廣,把自己放到了滴滴和優步的同一位置,之前的知名度絕對不是一個量級。


打車的時候每個都點開看一遍價錢唄,多大點事。


我都是拿這個例子給我媽的

【你看數學這麼好的學霸還糾結這點錢】


————————2016.8.7更新——————

合併以後的體驗是:

Uber 只有夜間有優惠了,即 19:00-21:00;

滴滴司機端補貼據說減少了很多,特別心疼「投誠國軍」(計程車司機轉行者);

德國有一個專車品牌據說要來了,但是路線好高端,好不接地氣,看起來比 Uber 還要冷艷。

————————————————————

趁著優步和滴滴還沒在資本的壓力下強行合併時,做一版上海拼車比價圖吧。

區別在於:

  • 上海競拍車牌這麼多年,交通大整治這麼多月,終於光榮退出了全國最堵城市的行列(第18名),高峰時間車速高於全國平均;

  • 專車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一樣雄冠全國,絕對不能和原版圖中的城市做朋友。

數據全部來自於各打車應用的官網和App說明,優惠額度主要憑經驗。車型全部是最便宜的,優步是人民優步,易到是Young,滴滴是快車,神州是公務轎車。沒有隨手打到特斯拉的驚喜,只有一輩子可以不買車的舒心。

講真,曝光的融資額度和燒錢信息是辨識便不便宜的有!效!標!准!

  • 優步絕對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三分之一單在中國。融資130億美元,每年都在中國燒十個億。

  • 滴滴是最有群眾基礎的大佬,深入二三線城市,市場佔有率高達八成,有點江山已穩的意思。融資105億美元,在不少城市已經開始盈利。

  • 易到投靠樂視,喊出了「生態圈」的口號。

  • 神州撕逼優步人人皆知,主打安全,司機都是自己的。已於近日上市。

巨獸們還在打,吃瓜群眾好開心啊。

5條小貼士

  • 人民優步拼車模式的價格是開車前確定的,不用擔心繞路的司機和令人窩心的堵車,這點還是蠻省心的。

  • 易到充值活動吸引了大批圍觀群眾,造成人多車少,等待時間較長。

  • 滴滴快車高峰期價格動輒二倍三倍,人民優步變化幅度稍微小一點。

  • 滴滴快車旗下車輛最多,適合在趕時間的情況下打車。

就醬,快來關注天天研究怎麼活得好一點的周到君。

這是一個變成鏈接的二維碼:

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inmovation.newspaper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樣算來算去蛋疼不。。。有這算的時間幾個打車軟體一起打開看一下價格不就完了么。。。


說實話,這張圖沒出的時候我壓根不知道易道是啥。


就因為這張圖,我才知道有個叫車軟體叫易到


謝邀!這張所謂看似精確的計算草稿其實是不準確的。滴滴和uber的單價根本不是上面所寫的。而且就目前各個平台的調價標準來說,其他城市我不敢保證,但在上海,無論長途還是短途,易到young車型都是最便宜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投資人還在不斷投入?
Uber 在中國舉辦過哪些有創意的營銷活動?
打車類應用對廣播電台行業的衝擊程度如何?

TAG:優步Uber | 打車 | 易到用車 | 滴滴出行 | 出行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