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兒童的過程中,父母行為的影響力是否被明顯高估了?
譬如家庭的爭吵頻率、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等等,動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在這類理論中,是否有對父母影響力的高估?
很期待看見從基於發育神經科學的教育心理,以及從流行病的統計學證據來討論的答案。畢竟個案觀察和common sense推理不是很靠譜。就第一時間想到的幾個例子,拋磚引玉。
早期父母行為對於神經發育上影響是很大。比如:
1)嬰幼兒期對於小孩的無視,會對嚴重影響他們和人交往中正確的情緒識別和符合社會習俗的反應(影響了社會交往相關和獎賞系統相關的迴路?),從而造成社交障礙。2)幼年生存環境缺乏安全感(比如父母在小孩面前過多的吵架或暴力),也會影響HPA軸發育,容易造成成年後壓力應激異常。3)語言環境對幼兒語言習得也是明顯的。幼兒的聽覺發育受到接觸語言的統計特徵影響,有點類似於用進廢退。有人做過日美幼兒聽力實驗,發現由於日語中由於缺乏r,l區別,兩種語言環境下的幼兒在1歲不到的時候在r,l的辨別能力還比較接近,但2歲時兩組幼兒的差異就開明顯了,即日語環境下的娃聽不出來這種差異了。隨著聽覺皮層發育,在多少歲之前(3歲?5歲?)這種差異還是可逆的,過了以後就不可逆了。(補充:好像是和突觸有關,記得彷彿1~2歲突觸最多,然後逐漸被trim掉)
《魔鬼經濟學》裡面有一個章節有個關於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社會研究,基於統計的社會學結論大致是:It does not matter what you do; it only matters who you are. 統計意義上講,你給小孩做什麼事情(比如給他報班或者買很多書放在家裡)影響甚微,但你是什麼人(比如你的職業你的社會圈你怎麼做事情)卻對小孩有明顯影響。言傳遠不如身教。
教育系研究方法課上講過,家庭經濟社會狀態(SES)是一個很強的predictor,不管做什麼研究,往往都需要對SES進行控制。很難區辨其中哪些是純粹的父母行為,因為父母行為和經濟狀態密切相關了。
就Nature or Nurture問題, 也有不少做同卵雙胞胎跟蹤的。裡面也有不少討論養父母行為的。我來試答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兩個知名的心理實驗看下影響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1.鮑查德和萊肯的被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的調查實驗
簡單說下實驗內容,這倆心理學家找了56對被分開撫養的同卵雙生子(同基因不同環境),和被共同撫養的同卵雙生子(同基因同環境),然後用智力,人格,興趣,生活習慣各種量表問卷對比了兩組雙生子之間的差異,實驗結果表明這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心理和性格差異程度並不大。
進而得出了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性格和行為這一結論。環境影響並不比之前所設想的更重要。
2、班杜拉的兒童攻擊性行為習得實驗——波比娃娃實驗
這個實驗講的是,72個3-6歲被試小朋友被攢到一起玩玩具,分成8個實驗組和1個控制組,分別有實驗人員來陪他們玩兒。接受到暴力攻擊示範的小朋友,尤其是同性別展示的暴力示範,暴力攻擊行為出現的頻率次數,遠遠高於沒有接受的暴力示範的小朋友和控制組的小朋友。
這個實驗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小朋友是如何簡單模仿成人並習得新行為的。
總結一下,實驗1中,因為雙生子的養父母在某種程度上是經過收養機構的篩查的,普遍符合世俗意義上「好父母」的定義,所以我們並不能用它來應對本題中的父母。
但是實驗1明確了一點:生理層面上,人的智力和氣質(就是我們常說的脾氣秉性),是遺傳的,基因起了很大作用。也就是說,人格是有底色的,基因決定了這個底色是暖色還是冷色,是積極還是沉穩,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反應靈敏還是反應遲緩。實驗2表達的東西很明確,講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經驗習得的規律和榜樣的力量。
到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人格包括兩方面:
1、先天方面(遺傳):智力(IQ)+氣質2、後天方面(習得):經驗(EQ)+性格(模式)回到問題上,題主描述的「家庭的爭吵頻率、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等等」,這個非常明確屬於後天可習得領域:經驗和模式。
習得行為,父母(撫養人)的影響範疇非常的大:從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話,到接人待物,到情緒處理,到表達溝通,到思維模式,都是孩子可以學到的東西。這些所有可以從父母那裡學來的經驗和模式,構成了孩子日後稱之為情商和性格的主要部分。這些經驗和模式里當然包括好的,壞的,有效的,無效的。
父母給予孩子壞的,無效的經驗太多,會導致孩子在日後生活中的坎坷,也就是題主所謂心理陰影,甚至比題主所說的心理陰影的範疇還要大。這些壞的無效經驗,如果想從人格中剔除,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經歷。有些人終其一生也做不完這件事。
舉個栗子,一個智商優秀的人,從父母那兒學來了頤指氣使出口成髒的溝通模式,這種模式貫穿他步入社會之前的人生時光。步入社會之後,這種溝通模式不出意外必然會給他帶來人際交往障礙:聰明+頤指氣使=傲慢,傲慢+出口成臟=沒教養的傻*。誰會喜歡沒教養的傻*?
求這個先天智商優秀的人的心理陰影面積。所以現在來給題主一個肯定的答覆:在養育兒童的過程中,父母的行為影響力沒有被高估。因為從行為養成角度來說,兒童主要模仿成人(撫養人)習得新行為,進而形成習慣。
鑒於大部分父母並沒有行為心理學相關知識,對行為的概念也不是很了解,可能理解不到:壓力處理,情緒處理,思維模式,溝通習慣,你遇到問題是積極主動面對還是消極被動逃避,你生氣的時候是冷靜一下力求溝通還是暴力發泄大吵一架,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表達愛,如何表現親昵,如何陪伴,等等等,這些都在行為範疇中,都是可以被小孩子習得的。所以個人認為,父母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非但沒有被高估,很多情況下是被低估了。
最後說個個案栗子。我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不愛笑。後來自己分析了下原因,是因為我笑起來太像我爸。
像我父親,是先天的遺傳。選擇不笑,是他給我帶來的心理陰影的行為投射。從意識到這個問題到現在,很多年過去了,我也沒有完全改掉不愛笑的習慣,這已經是我性格的一部分,可能改不了了。
當然當然,我是很愛我爹的。然而如果誰讓我解釋這個心理陰影的成因,我可能也並不能完全跟ta解釋清楚。ps,前文的實驗摘自《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有興趣的旁友可以自己去看下原書。是時候反省一下了。現在你已經知道,孩子其實是在主動地發育,而不是被動地受影響,所以很明顯,父母不一定必須是完美的。我們並不提倡責罵孩子,但是你偶爾的臭脾氣不一定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什麼嚴重的、持久性的傷害。我們不提倡責罵的原因是,責罵不是改變孩子行為方式的有效途徑(參見第29章)。無論如何,正如你將在本書的第17章中看到的,養育方式對孩子人格形成的影響要遠比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小得多。我們更願意看到父母花更多的時間來享受孩子成長所帶來的快樂,而不是整天擔心這擔心那—父母的這種態度能更有效地培養出一個健康的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樂趣。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試讀:躲藏在寶寶腦袋裡的五種天賦
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同學建議看下這本書,別被書名誤導了,這是一部嚴肅的科普作品。
世界頂尖腦科學家,亞馬遜超級暢銷書作者,二人合著的《大腦開竅手冊》在全球20多個國家發行出版。
桑德拉?阿莫特(Sandra Aamodt)羅徹斯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後,權威雜誌《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前任總編輯。她在多所大學授課,曾參與在10個國家舉行的40多場科學會議。文章散見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泰晤士報》。王聲宏(Sam Wang)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的神經科學暨分子生物學副教授。他在頂尖科學期刊發表了超過50篇大腦科學論文,這些期刊包括《自然》、《自然神經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彙刊》、《神經元》;在腦科學方面曾獲得諸多獎項:美國國家基金會青年研究員獎、史隆基金會獎賞(Alfred P. Sloan Fellow),以及凱克基金會(W. M. Keck Foundation)傑出年輕學者獎。
父母影響的比重,不同的家庭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和家庭外部的環境,生活方式,以及孩子的身體、感官因素都相關。最終就是有的孩子「易感性」高,有的低。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的家庭教育是跟不上社會教育的發展的。
分情況討論
像我這樣從小一家三口且周圍親友不多的,受到的影響相當大,即使是心理上強烈反抗這種影響,也是這種影響所致,然而我還是避免把父母影響老塞腦子裡,自縛手腳的心理暗示不僅於事無補還會惡性循環
但是這世上很多人並不是在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即使父母養育,個性、環境也有所不同,只考慮父母養育權重肯定不可取,優先全要素分析,再分類要素分析,是常識性步驟我覺得並沒有。
題主如果有時間可以瀏覽下我提的這個問題你經歷過的、能想到的對孩童最具精神摧毀力的一句話? - 心理下將近5千個回答,或能一窺一二。
祝好有句話是這樣的,家庭幸福的孩子比較少早戀。家庭對孩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人不是程序,不會輸入1就列印1,請重視家庭教育。我有很多同學,她們大多數都受到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困擾,這部分家長甚至還有一些會反對學校教育。真不知如何是好。孩子是你的孩子,請認真教育自己的孩子,文青矯情不能打不能罵是病,矯枉過正也是病。
我進入教育行業的時間不長,但由於是培訓機構,能夠更多地時常同家長以及孩子同時打交道,所以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儘管孩子會受到很多其他人的影響。我有一個很調皮的學生,第一次上課時,他的父親有和他一同前來聽課。課上這個孩子很不守紀律,我本以為他父親在,會有一定的作用,結果咩都沒有。課下,他的父親又找到我說希望對孩子嚴格些云云,說孩子更聽老師的話。但事實是家長和老師以及那麼多同學都在現場的時候,這個孩子尚且如此,我一個一周只見一次的補習老師又能起到什麼積極作用呢?
我不方便去評論孩子的家長如何如何,但是可以想見的是這個孩子在家裡是什麼樣子,受了什麼樣的影響。
再說我自己,我並非出生在一個有著很高修養的家庭。但是,我的母親在我小時候做的以及交給我的道理依然清晰,並時時給我新的啟示。我有時候特別想問一下她,她,一個普通的長於農村,小學便輟學的人怎麼會知道那麼多道理。但近幾年來,我漸漸發現那些道理都是中國傳統家教的一部分,不是通過寫在本子上,就是一代一代地影響下來的。不考慮孤兒和破碎家庭,只要不是虐待或過分溺愛,家長是正常人,大多數人都會成長為正常的社會人,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幾個是沒有被家長責罵體罰過的,自己成為父母以後也不乏打罵過孩子的人,但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也會和我們一樣成為正常人。因為現在的年輕父母普遍都有文化,接觸各種信息非常多,於是變的非常誠惶誠恐,對著調皮搗蛋古靈精怪的孩子猶豫不決,到底能不能打罵,又怕管不好孩子反害孩子以後行為不端,又怕留下心理陰影遺憾一生。人無完人,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不過我們能時時自省也還是好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回想起來自己的父母已然是對自己極盡包容了…所以也許自己做得不夠完美,擔心小沒良心的長大後會責怪我們教育的不足,但我們已經付出了我們最好的愛,他們自然會明白,尤其他們將來自己有了孩子……
並沒有被明顯高估,恰恰相反,很多不懂兒童心理不懂如何教養兒童的家長明顯低估了自己平時的一舉一動對兒童的殺傷力。
孩子的學習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特別是幼兒,他們的感官對世界是完全開放的,他們對外界的一切照單全收,也把自己變成這個世界(把外界看成是自己的延伸,在孩子的思維還未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孩子會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他的,孩子還沒能把自己與外界割裂開來)。所以孩子不僅僅模仿世界的外在事物,也模仿世界內在的活動。對幼小的他們來說,大人(特別是孩子的父母)如同無所不能的巨大存在,是他們心目中的專家。所以我們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要時時保持警覺,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與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典範。孩子以為大人是萬能的,他們也期待看到大人對自己熱誠的態度,有鑒於此,大人應該透過語言行動和思想,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同時也要用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其他人事物。
孩子是一面鏡子,反映大人對待他的方式。大人不懂得尊重孩子,對他們大呼小叫,沒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孩子稍微長大點,或者到了青春期,就會反過來對父母大呼小叫。
我們尊重孩子的物質體,所以不打孩子;尊重孩子的內在,所以不大聲斥責孩子;我們也尊重其他的人事物,所以總是保持輕柔的語調和尊重的態度。孩子並非透過大人的指令或教導來進行學習的,而是從大人的一言一行學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教養幼兒,對他們下指令,要求他們把孩子擺好,衣服掛好,對他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給孩子看,而不只是出一張嘴,喋喋不休,耳提面命。
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如何做家長,我們成為了孩子的父母並不代表我們懂得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給孩子合適的教養。題主說到心理陰影,如果孩子受到家長的不恰當教養和對待,確實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很幼小,他們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不安全感,他們需要家長的愛和他們溫柔的對待來建立自己的內在安全感。在這方面,家長是把雙刃劍,他們能夠用愛和溫柔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健康成長,他們也能夠用不恰當的對待摧毀孩子縮小的心靈。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不像我們外在的傷疤那樣能夠被肉眼觀察到,所以我們不容易發覺出來。就算家長發現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由於缺乏育兒方面的先進知識,多半只會歸因於孩子本性問題,而著眼於要求孩子改變外顯的行為偏差,但是卻發覺收效甚微。這就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孩子的內在出了問題,必須從孩子的內在入手解決。
所以,家長們,你們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巨人,請不要辜負了孩子對你們的信任和期望。父母的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2歲前,孩子與母親的相處會為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會持續的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的成長,比如兒童最基本的心境、行為模式、防禦機制、社交能力、情緒管理等都與父母的相處中逐步體驗獲取。當孩子成年,會發現家庭經歷在孩子的人格中一次又一次的呈現出來。
對於題主所說的心理陰影,是指一些創傷性事件會讓兒童產生很難遺忘的記憶,而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吵架,對孩子提要求的方式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挫折體驗,比如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父母吵架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天塌了,因為兒童天生的「自我中心」的觀點和角度,他會自然反應地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好,自己犯了錯誤,所以爸爸媽媽才這麼生氣,才互相傷害。這樣的恐懼情緒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都是巨大的損害。父母處理好,對孩子會是一次挫折體驗,但如果父母忽略孩子感受,並持續給予孩子這樣的體驗,那麼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以發展成心理陰影。
所以,孩子不是皇冠上的寶石,也不是路邊的石頭,他們需要父母發自內心的呵護,既不寵溺也不忽略,在他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有挫折體驗時父母去共情孩子,體會並尊重孩子的感受,向孩子傳遞您內心的愛,這是很重要的。
總體來說,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同年齡段,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越差,影響越大。三歲半四歲左右開始受同伴影響,極端被孤立等。入學後開始受老師影響,父母的影響開始變小(極端行為依然影響大)。綜上,最重要是從嬰兒期起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中國的幼兒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大人對小孩的承諾不當真。一次在外婆家,我和10歲的弟弟打牌,輸了做深蹲,本人兩十!後來我爸看著好玩也來,答應了做深蹲,贏了還好,輸了就耍賴,不做,弟弟興趣一下沒了大半,我打發老爸走開,和弟弟繼續打牌,一個下午,我凈輸了,當著一大家子人的面,我做了幾百個深蹲,第二天簡直腿疼,但弟弟卻很開心,更喜歡跟我玩。我對弟弟妹妹從來都不好,沒有任何特殊照顧,一點都不寵愛,疼愛都勉強,但他們特別喜歡跟我玩,因為我輸了會接受懲罰,說話算話。這也許就是中式教育里最嚴重的問題:不給孩子尊重。以「他們還小」為理由,以「自己是大人」為借口,建立了不平等的關係,這對孩子們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同齡的外國人往往比中國人更成熟負責,更有獨立的人格思想。正是因為他們從來都得到了同等的地位和尊重。
父母的行為能力無不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比如我,現在有孩子了,回頭自省,發現自己為人處事,教育受父母影響很重
前半生來說,他們有實力能掌控你的一切。包括影響你的性格,喜惡。後半生,還有道德。對於一輩子都能隨時掌控你一切的人來說。你覺得,大不大。
可能略誇張了一些。但其實,父母如何影響孩子呢?主要靠傳遞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吧。那麼是誰影響了我們的父母呢?可以是父母的父母,可以是父母的學習工作環境,也可以是無從追溯的陌生人的一句話。人和人在這個社會中本來就是相互影響的,只不過普通意義上來說,陪伴我們成長的大多是父母,他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更久,記憶更深刻而已。我們保留了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執行這些模式,畢竟我們在學校和工作中也學了很多。所以影響大不大,可能看自己。
我覺得部分被高估了,比如許多家長覺得,假如不追著逼著幼兒教點什麼東西,孩子就會是個傻子,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被無視了,真以為孩子爬行走路說話完全都是自己教出來的么。而且孩子很多性格真的是天性,真的不是你想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子他就一定會成為什麼樣子。我孩子自打出生就特別願意吃飯,喂飯根本不費勁,你問我有什麼哄孩子乖乖吃飯的經驗?不,我沒有,我孩子就是自己願意吃。但許多家長把類似這種情況當成了自己的教養功勞。但某些部分又被低估了,比如把孩子扔給老人當留守兒童,比如一味的指望教育機構而忽略自己的陪伴。還有比如,自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主觀的干涉孩子。
通常而言,父母行為的影響力肯定是佔有很大分量的,正如同我們平時經常講得那樣,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但是以我自身經歷來講,父母的養育對於我的影響卻不是很大,小時候,爸媽經常吵架並且市儈,因為貪玩,父親也老是打我,讓我跪下,然後拿皮帶抽,拿鞋子摔,對於我想要的,父母只要是認為不好或是由於金錢方面的原因,從來都是直接拒絕,一點也不會解釋為什麼,也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作比較,有時候飯盛多了,我吃不完,得,這就要挨打,我父親根本不管你吃撐了沒有,就是不允許浪費糧食,還有,他教訓我可以,我和他講理,不行,多講一句不順耳的就要暴起,儘管他教訓我前總是告訴我,你有什麼問題可以與我駁辯,完完全全的棍棒式教育,我沒提及的還有很多例子,都是頗具負面性的教育例子,一般有以上經歷的孩子,大部分應該是有著這樣那樣的"後天性缺陷",譬如潛意識的自卑,脾氣暴躁,為人小氣等,但是我如今成長的很好,不自卑,不抑鬱,沒有任何心理問題,腦子聰明,富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為人陽光,率直大方,脾氣溫和(2年多未曾生氣過1分鐘以上),我大致明白其中的原因,只不過深層次的原因我還是無法細述,現在,用我目前的眼光來看,(思路暫斷,稍後補充)
我覺得還有題主也許想問小孩的天生性格到底在最後的人格中佔多大比例。我覺得這部分往往被低估了。很多時候小孩有什麼表現大家第一反應是家長教的。從我看到的,一個家庭里的幾個孩子,至少在小時候性格是截然不同的。老大愛靜,老二愛笑。老大好勝,老二聰明。。。還有男生從小就喜歡汽車火車,女孩從小就喜歡穿媽媽的高跟鞋。這些都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常常說一些人不努力所以失敗,但人的專註力或好勝心天生就有區別。就像說胖子就是懶,管不住嘴,但現在不是說人對食物的興趣和對饑飽的感受是由基因決定的嗎?
或許可以樣說,父母直接說教的影響力被高估了,可.間接行為對孩孑的影響力(如待人接物,家庭關係等),卻被大多數父母在實際生活中忽視了
推薦閱讀:
※二年級的女兒變得越來越討好老師和同學,對父母家人常常發脾氣,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
※上初一的妹妹獨自在家,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比較叛離。怎麼解決?
※未來不想跟父母住,是不孝的行為嗎?
※如何擺脫家庭背景對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