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被父母灌輸不要找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談戀愛結婚?我對這個觀點挺持疑的,道理何在呢?

??注意!注意!這個問題是我9個月前問的,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責,主要內容基本上為:你心裡都有答案了,還來問?

由於此類人數還在上漲,這裡統一回復一下

父母說這個,是在貼標籤,也是根據經驗作答。而我當時提問更想知道的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深層的原因。圖一經歷讓我變相體驗了一下。

還有 總結一下大家的看法:單親家庭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比例要更高,遇上了受到的痛苦足以讓你對這個群體喪失信心;雙親家庭該比例要少些。這大概沒什麼可辯駁的。

而單親的原因也造成,即使同為單親家庭孩子,其性格的天壤之別:

1、未記事時失去父親母親——失去原因為死亡,這種情況要好點,畢竟嚴格意義上講,沒得到,也就不會深刻體驗到失去,最多心理不平衡之類的(當然,其複雜性視情況而定);失去原因為離異,這個心理出問題的比例要大些;

2、記事時失去父親或母親——失去原因為死亡,這個有極大可能造成性格變化,更有甚者,對死亡等的恐懼、疑惑等情緒會如影隨形一輩子;失去原因為離異,這類大部分就是極強的不安全感了,前一類也有不安全感,但更多的是對人類生命本身,而這一類呢,不太一樣,是對人類情感的強烈的不安全感。

??一直有對我定向詢問問題的,可能不能一一回復了,你們的想法只要適合你們自己的當下狀況、能讓自己狀況最優化,就很好的了。我也只是個大二學生,不可能把所有時間放在這上面,有不周之處,還請諒解!


單親家庭的孩子,成長上和情感上會受到影響嗎?當然會。

但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就不是好伴侶嗎?當然不是。

非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就比單親家庭的孩子心智更健康嗎?當然不是。

人活著會受到很多事情的影響,會經歷很多的重大事件甚至創傷,只是離婚這個事件在法律和社會層面是最可見的,因而最容易被人拎出來作為貼標籤,指責和攻擊的借口。而非單親家庭裡面的冷暴力,衝突,語言和肢體攻擊,情感操縱等等情況也是同樣影響一個人的心智成長的。

單親和非單親家庭這個分類,我更傾向於把它看作是父母一輩在缺少對世界的理性有序認知情況下,在面對不確定性和日新月異的世界時感到恐懼的情況下,所依賴的一種簡單粗暴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的實際功能並不是幫助人清晰地了解這世界,而是讓人在信息有限,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獲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實際上父母輩的許多讓人覺得持疑或不舒服的見解,都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

看清了這一點,你或許就能夠更明白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位置,至少我希望你不是同樣的以單親/非單親這樣的二元分法來理解人的。就算你真的很需要分類,十二星座也要比二元分類靠譜吧?

與此同時,這不代表我們就不去討論單親家庭給子女成長帶來的影響,或者不去理解單親家庭對一個人以及其伴侶意味著什麼。

我的諮詢工作里相當一部分來訪者或者其伴侶來自單親家庭,單親的主要原因是父母衝突,離婚,也有少數是喪偶的狀況。單親家庭這個背景並不會立刻讓一個人變成不合適的伴侶,但是單親家庭的生活經歷有可能影響一個人在親密關係里的表現。

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理解,在許多單親家庭里,由於父親/母親角色的缺失,剩餘的家庭成員往往需要分擔缺失的角色。比如女兒成為媽媽的那個丈夫一般的情感寄託,或者母親同時扮演父母角色。這些角色的改變是為了生存,為了在心理上情感上重新平衡家庭關係,當事人往往會不自覺地自動進入角色,而且可能深陷於其中。家庭成員對彼此的期待可能會和非單親家庭不同,界限因此有可能無法清晰定義。比如女兒成年後,母親無法接受她搬出去居住。甚至有的情況下導致依賴共生(co-dependency)關係。

生長在高衝突家庭里的孩子往往容易扮演取悅和調和者的角色,因為孩子對家庭的忠誠度高,他們會盡自己努力維持家庭完整。但是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是以實現自我價值和潛能為終極目標的,而不是充當一個完善他人關係的輔助角色。困在這種輔助角色里的孩子,自己的心智發展可能受阻,也可能在自己的親密關係里有表達需求,自治,平衡人際界限等方面的障礙。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沉迷在原生家庭里的角色不自知,以至於到了自己的親密關係里,依然在習慣性地扮演類似角色。可是這樣的角色並不適用,所以造成關係朝著不健康方向發展。

從創傷恢復的角度來理解,喪偶或者離婚的事件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可能是創傷性很強的事件,尤其是離婚,有可能父母雙方在最終離婚之前經歷過漫長的衝突,冷暴力或者其他糟糕狀態,這有可能對孩子的情感產生較大的刺激,而且刺激發生後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也沒有給與孩子適當的支持和關懷,去幫助孩子處理自己的感受,從創傷中走出來。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成年後可能會產生自卑,取悅,信任困難,情緒不穩定,高焦慮等問題,從而影響自己的親密關係。

我不否認離婚或者喪失親人是一個對人影響重大的事件。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也的確有必要去關注對方的這些重大生命事件。但是我鼓勵大家不要只是把對一個人的判斷停留在單親非單親這個標籤上,而是更多理解這事件給對方帶來的影響。很多時候,改變一個人的未必是我們遭遇的事件本身,而是遭遇之後我們的反應,處理方式和思考反省的過程。

所以如果我的伴侶有這樣的經歷,一方面我會去了解家庭破裂的過程,另一方面我更加關注的是對方在之後很多年的成長當中是如何看待和面對這些經歷的。同理,其實我們可以用同樣的視角去看待一個伴侶的很多人生閱歷問題,避免以某一個單一事件作為判斷標準,而是橫向地觀察他在不同的事件發生之後是以怎樣的方式來回應和處理自己的經歷的。這種處理人生事件的能力和方式,或許比是否單親家庭,更具有揭示意義。

如果你自己是出身單身家庭,也感到這些人生經歷對自己有不良影響,或許可以採取更積極的方法去回顧,梳理和調整,比如通過和心理諮詢師對話的方式吧,幫你識別和改善自己在人際關係,家庭角色,創傷應激反應等方面的障礙。你應該把自己的這些經歷看作是一種機會,如果你願意認真地面對,那麼你可能會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成長,因為你的閱歷已經決定了你的生命厚度是會超過普通人的。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創傷和挑戰,真正健康的人不是那些從來不生病,不遇到問題的人,而是能夠從每一次挫敗中反思總結,並且獲得成長的人。所以或許當我們在理解每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帶著積極的,發現優勢和人性光輝的好奇與謙和,去找尋人們身上的堅韌和成長。如果你發現了這樣的一個人,我想TA或許會是一個值得信賴和投入感情的人吧。


被邀請來回答這個問題很開心.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雖然收入不菲,獨自帶著兒子還是很辛苦.想想公務員家庭的獨生乖乖女,變為現在年薪50萬還覺得虧欠父母的女漢子.我真的不介意未婚的可愛女孩幫我當反面教材.

我曾經交過兩個男朋友,第二個是我的前夫.他們都來自健康雙親家庭,但是脾氣都暴躁/懦弱/不成熟/怕擔責任/有暴力傾向,我也總以爸爸為藍本,天真的以為那都是暫時的.兩個男人其實都算是長不大的男孩吧.我的前夫在我預產期的前一天,還因為一點小事離家出走,關機不接電話.孩子從生下來都是我在想辦法,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謀劃好的未來,開車/修鍋/修*通通敢死隊,只有靠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男人?想來看看他們的原生家庭,找到了root cause.我前夫的爸爸,就是家裡事什麼都不管,只知道解酒消愁的男人,老了覺得跟兒子疏遠,想教育也沒人聽.我的前男友更是因為老爸長期在外國,導致一見面就吵.

身邊有個妹子家庭似我,年輕時不顧家裡反對,找了個單親男神,現在過的很幸福.因為男神帥,很得乖乖女喜歡.年輕時跟她閑聊,她說男神成熟的可怕,二十幾歲的人只有一個目標:讓家庭的幸福美好,想方設法圍在自己身邊,所以對她很寬容...吵架了想不開...老公就來哄.因為從小缺愛,所以特別珍惜.

我想寫到這,樓主自有答案,人是很複雜的,睜大眼睛,努力去觀察思考,沒有人可以用偏見帶你去做決定,包括你的父母.最後希望你能收穫自己的幸福!


我爸媽主要是怕這樣的婆婆跟我一起生活,會有矛盾??所以謝絕過一個個人條件非常好的青年才俊。

青年才俊是他媽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的,非常不容易。

他的擇偶觀也比較神奇: 一定要他媽看著順眼才行。

相親是他媽全程暗搓搓圍觀的,我事後才知道。

反正老太太看上我了,覺得我臉圓腚大旺夫能生兒子脾氣好吧。

他不是沒人追,而是他媽都瞧不上,不許談……

要不然各方面條件碾壓我的青年才俊我還真遇不到……

但是知道這茬後,我是真不敢和他談,我怵這樣的婆婆。雖然她貌似覺得我不錯,但是絕對不會好過她兒子。

這麼大個兒子,看成這樣,退一萬步來說,到底是兒子找對象還是她找兒媳,都不好說。

我瞅著挺溫良恭儉讓的,實際愛掙錢愛折騰不會幹家務,這點我自己最清楚。

後來青年才俊天天去找我,吃閉門羹後,和我們前台圓臉妹紙好上了,老太太也來看過,大概覺得乖巧可愛能幹活,收入一般可以放家裡。

他們很快結婚了,一年後離婚了。

前台妹紙變成了個祥林嫂,整天和我們哭訴她的極品婆婆。

前台妹紙是個很傳統的認為嫁人可以和對方家人一起住的人,但是同時需要掌管財政大權和盡量維持高消費。最好男人還要帥能帶出手。

青年才俊全中。

她準備結婚時還請我吃飯謝過我,說對這個老公很滿意,感謝我帶來的緣分。

不是所有的單親家庭都有這情況,但是住在一起的話,摩擦的可能的確比不住一起幾率大。

夫妻之間的磨合還沒弄好就直接上高難度的相處模式,掰了的概率也會大一些。

只有這層考慮而已,我家是這樣的。


  • 是人,就會有問題。

父母關係和諧,家庭溫暖出身的孩子一樣會得憂鬱症。

所以還是要看人,相處下來有什麼問題……

知乎感情問題下,被噴最多的,基本都是完整家庭培養出來的三觀殘缺的人。

你們自己掂量!

話說我就不是單親家庭,但是我寧願是單親家庭————SO!你們這些人啊,是真的沒有的優越可以比了,比比家庭圓滿度也覺得是一種優秀么?

說實話,父母反對自己的孩子找單親家庭,90% 的原因不是單親家的孩子個性不好,而是單親家的孩子背景資本總歸不如父母雙全的。明白不?要是父母各自離婚又再結婚的,又會覺得親戚關係太複雜不好相處。你還真以為是因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個性出問題?


我以前身邊的同學對離異家庭倒不特別排斥,但對孤兒寡母式的特別警惕,有一個同學別人介紹了個醫學博士,高大帥氣,北京三甲醫院,母親行政機關會計退休,條件就是結婚一定和老人一起住。博士對我這同學很感興趣,她就問周圍人意見。主要還是老人一起住的問題,我們和她討論時,幾乎一致想到了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她很快放棄了。


我的爸爸,那個經常被我吐槽黑的,我下晚自習晚10分鐘不到家他會出門找,高三把我喂胖三十斤的,想吃西瓜讓拖拉機送一車上門,喜歡吃土豆買一麻袋,喜歡吃蘋果買一大筐,親自燒了好多癩蛤蟆給我吃…我被人欺負他能去抄家,自己縫沙包紮雞毛毽子為了騙我回家玩的爸爸~~

他是單親家庭。我爺爺過世的時候他才10個月。

我老公,那個被我經常雲表揚…抱我起床,把我抱腿上顛,給我買各種哆啦A夢,給我唱搖籃曲,每天掐著時間做早餐,幫我擦皮鞋,做一切家務,一起出門他搬運一切不讓我碰任何東西,如果我搭地鐵他算好時間提前20分鐘出門到地鐵口接我,如果我打車一定告訴他車牌號,叫我小女兒的老公…

他6、7歲的時候父母離異。

上圖是他在做早餐…

他在打電話,背著自己的包,提著我的包-……我在一旁很無聊,就踢腳順便拍張照…

硬幣有兩面,…金子藏在沙子里,珍珠藏在蚌殼裡,包子有好幾層,想吃到湯圓的芝麻餡兒就要深咬一口~~~請不要因為自己的武斷和無能去評判別人的品質和能力好么?

何況單親家庭這個事情,對於很多當事人來說,是上一輩人的事,他們也很無奈呀……


有個小孩,走到路上摔了一跤,破了,很疼。長大以後,她想和你跑接力。這時候,你的教練說「不行,摔過跤,要麼生理要麼心理,肯定有缺陷你別和她一起跑。」

是這樣啊,被父母罵,被同學孤立,被老師針對,等等等等很多情況都會造成心理陰影。不安全這個鍋,單親小孩不背。

基本上題主的邏輯不是很站得住腳吧,有太多人沒有安全感了。

都不用我提有些不單親的家庭,只是因為還沒離。就說單親家庭的小孩吧。

你可以看到社會上很多單親的小孩,成長的很出色。劉亦菲啦,董潔的兒子啦,馬天宇啦很多。他們並不是單親家庭優秀的個例,他們只是比較出名的那波。

人們可能不會去深究不單親小孩的心理問題來自何方,但是人們抓著單親就有陰影這件事不放。

說個實在話,單親的陰影多半不來自於家庭,就是來自於這樣「Ta 爸媽離婚了,和我們好不一樣哦。」的「陰影歧視」

有人覺得這種質疑就只是就事論事,我絕對不同意。

忽略了太多變數而去把「不適合結婚」歸罪到單親,說實話,一點也沒有尊重人。

我想承認,單親的的確確,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難關和挫折。我也真的感知到了,這件事情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是,不要低估單親家庭的正能量,也別太高估完整家庭的幸福感。


呵呵了,看了大多數人答案,其實擔心的就是單親家庭的資源問題,財產人脈少了一半,第三代少了一人帶等等。那你們直接說不要找窮人結婚就得了,窮才是原罪!

本人也是單親,缺愛,沒安全感確實存在,但同時因為這個,也非常有上進心,了解自己需求,成熟理智。

所有優點缺點都是同時存在的。


你現在要做一項重大併購,發現合作方母公司曾因不可抗力因素或人為因素,留下非正常經營記錄,該如何處置?

我的建議是做好盡調,審慎處置。有異常記錄的當然比記錄清白的有更高的出問題概率,但是相應的,其資本溢價也就低,意味著你可能獲得一個低價買入的機會。

若在個人可控範圍內,不建議設置母公司經營情況一票否決機制,以免錯過帶污點的優質資產。而且完美的資產可能只是會計師報告出得漂亮,實際經營理念與我方不合,可能有併購後管理層糾紛不斷,資產縮水的風險。


那些出自單親且性格,人格有問題的人,變成這樣的原因不是「父母離婚了,沒有那張結婚證且不住在一起」這個單純的事件。是離婚之後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管孩子或者沒完沒了相互撕逼灌輸各種負能量,那很顯然,這種情況,就是不離婚也好不到哪去。

另外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偏見,經常來源於一些錯誤的定義和歸因,而這些錯誤的定義和歸因,又會影響單親家庭的孩子確實往人們口中那個樣子變化。

舉個例子,某屬相的人出車禍去世了,人們說,你看你看,我說過了這個屬相的人命不好吧。而其他屬相的人出車禍去世了,人們會惋惜地說,哎,世事無常,人啊,一輩子誰不遇上個事呢,他運氣不好。

這種就是非常典型的極其愚蠢的錯誤歸因,實際上這事和屬相毛關係都沒有。人們說某屬相命不好,然後遠離他,然後他沒人理,活得不好,反過來再論證他那個屬相確實命不好,這種腦殘一樣的循環論證,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身上會經常應用。

單親家庭的孩子有缺點,那是因為「他父母離婚了所以他人格不健全」,家庭完整的孩子有一模一樣的缺點,那是「人么,誰沒個缺點?誰能是完美無缺的呢?」

其實這是你先貼了標籤,把單親家庭的孩子身上的一切缺點歸因於「他父母離婚了」,而其他人的缺點歸因於「人無完人這很正常」。然後遠離「父母離婚所以人格不健全的人」,通常,單親家庭的孩子自己也受到「父母離婚所以性格會出問題」這個想法的影響,有了自己確實性格更容易出問題的錯覺,也將自己身上的缺點歸因於「父母離婚」,認為「父母離婚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這些缺點也是無法改變的」,從而放棄探索走出這個陷阱的路,然後有了「我就是更容易人格不健全」的自我預期,就越來越往這個方向走。最終論證「單親家庭的孩子確實性格有問題」。

單親家庭的孩子其實本來,如果沒有這麼多偏見,這麼多標籤,也不會真的變成你們口中的性格有問題人格不健全的人。很多人,都是被「人言」塑造成那個樣子的,任何證明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有問題的數據(比如說少年犯或者成年罪犯多出自單親家庭),都是存疑的,因為是社會不斷在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問題,不斷在排擠,在小學裡面沒有父親的孩子要是被人知道了那可就不得了了。在這種情況下,能把這種孩子性格出問題歸咎於他父母沒有生活在一起嗎?

結婚這種事,你要是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了,以後出了矛盾,毫無思考能力的父母會說,你看我早告訴你父母離婚的不能找,現在鬧矛盾了吧?但要是你和父母沒離婚的人結婚了,出了一模一樣矛盾,這種父母又會說,小兩口過日子磕磕碰碰難免的,哪家夫妻不吵架?好好過!

金館長.jpg。

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們,早一點脫離這個陷阱,原生家庭的有些枷鎖不是不可以斬斷的,你不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要有那種我缺愛,我容易孤獨,我容易愛上別人就無法自拔這些自我預期。


單身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普遍不好,這確實是一個大概率的問題,沒得洗。

這裡面牽扯到一個先後的邏輯關係,但是背後的原理並不複雜,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很多單親家庭因為在嬰幼兒時期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從而導致孩童在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無法與監護人形成良好健康的親子互動,從而導致的孩童的性格出現問題。這些問題會因為親子關係的健康程度和成長的外部環境的不同而有一些不同的表現。但一般會出現孤僻,自卑或盲目自大,缺乏安全感,對人生消極悲觀等性格特點,在與親人或者戀人以及朋友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也會出現困難,甚至完全不能夠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單親家庭通常意味著家庭環境的不穩定。要麼是父母其中一方病故或者出現意外去世,要麼就是離婚,或者是私生子。這三者,每一種關係的背後都對子女的性格養成起到很大的消極影響。而且父母其中任何一方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越早缺失,那麼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就會越大。

當然最糟糕的情況是孤兒,這裡先不討論孤兒,單說另一種糟糕的情況,也就是遺腹子。

遺腹子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父愛缺失,只要母親在,好像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單親媽媽為了工作,不得不時常將孩子託管給別人照管,或者早早改嫁,孩子變成大人眼中的拖油瓶,我們知道0-3歲正是孩子需要建立一個穩定依附關係的時期,小孩子餓了哭叫,母親趕來餵奶,在這個過程中,發出反饋,得到回應,在這個過程中依附關係就會得到不斷地強化,嬰兒最初的安全感也就由此建立。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法國,當孩子出生後,夫婦兩人法定的產假天數合計為318周,其中有薪產假為22周,一直休到孩子三歲之後,其目的就是為了在0-3歲之間給嬰幼兒建立一個穩定的親子關係,避免孩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需求發出後得不到及時的反饋,而產生被拋棄感,從來產生心理問題。中國有句話叫三歲看老,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表面上看好像人類不會保留三歲之前的記憶,三歲之前自己經歷了什麼好像也不那麼重要,但是三歲的關鍵點在於他並不是一個後天記憶的存儲期,而是人類先天感情系統的構建期。

第二種狀況就是離婚造成的單親。說到離婚,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許是性格不合,也許是其中一方出軌,總之就是婚姻不幸。婚姻不幸通常會伴隨家庭暴力,不管是冷暴力還是其他。都意味著,孩子將時刻處在一個不穩定的家庭關係當中,之前知乎有個問題問,為什麼大人一吵架,小孩子就變得特別乖。其原因就在於,當孩子面對兩個平常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忽然開始產生了爭執,甚至動手,她就會特別迷惑和害怕,那種對穩定關係即將破碎擔憂將隨著父母每一次的爭吵而深深的烙印在孩子心上。當孩子成年之後,表現出來就是對穩定關係的不信任,不相信感情,不相信朋友或者愛人會一直對自己好,甚至會故意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來刺激對方,換句話就是作,不斷地通過作來檢驗一段親密感情的牢固程度。這就導致身邊那些與他相處的人非常累和痛苦。

第三種則是私生子,私生子除了要跟遺腹子擁有差不多的早期經歷之外,還要在三歲漸懂人事之後,面臨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即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世,如何化解別人對自己的身世的調侃,甚至孤立。這種因為外界評論而對自己出身抱有深深的自卑感從而導致的焦慮甚至將伴隨其一生,這就會導致兩個極端,要麼自尊心極強,終其一生都要證明自己,所以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是私生子出身。要麼就是自甘墮落,在極度敏感和自卑中草草度過一生,而在西方一些名著中,私生子出身的主人翁,通常都是人物、性格衝突的主線。

此外,單純的通過對方是否是單親家庭而判定對方的性格是否存在問題顯然也不恰當,問題的關鍵之處還是在於對方的孩童時期是否在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之中長大,是否曾有過被拋棄,或者被疏離這樣的負面經歷造成的童年陰影,這才是最根本的。因為即便是健全家庭出生的孩子,父母雙全且不曾離婚,孩子一樣也會因為疏於照顧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特別是中國最近十幾年,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父母因為需要在城市工作,將孩子託管給爺爺奶奶照顧,而爺爺奶奶一方面並不能完全取代父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因為年齡問題,並不能對孩子進行很好的照顧。這就會必將導致大量的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層面的問題。而悲劇的是,父母常年忙於工作,在最關鍵的0-3歲的時候未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而等到孩子性格初具雛形,到了青春期後,性格特質完全顯露,大人想管卻管不了的時候,則誕生了所謂的戒除網癮的學校,試圖通過強制手段進行干預,這無異於想要通過蠻力將一根早就長歪的瓜硬生生的掰直,這實在是讓人唏噓。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心酸

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曾經因為這個原因,被剛交往的男朋友指著鼻子說:「你家裡是單親,所以你肯定有人格缺陷,我不能跟你在一起了」

當時是懵比的,不過迅速分手拉黑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啊,前事不提~

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想說的是對於單親家庭的一點看法。

我不否認,單親家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對愛的缺失什麼的,當然在完整的家庭里這種缺愛,自我的人也不少。

那麼問題就是,為什麼單親家庭總是被拿來說呢?

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也就是說,會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會有問題的人,基本上默認的一個想法模式應該是——家庭環境有問題——單親家庭的人都有這種不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不好會對人有不好的影響——單親家庭的人會有人格缺陷

我不想舉任何單親家庭的例子來證明這個理論有沒有問題。

我就想說,有地域歧視的人,應該也是一個相同的思維模式把

怕引戰我們就直接說A地了……

比如有人認為A地的人騙子多,所以不喜歡同A地出來的人交往,所以模式應該是——A地有騙子——A地騙子確實很多——A地所有人共享了騙子多這個大的環境——所有人都會被影響——所以A地的人都是騙子

= = 我不想評價這個想法了……

還是那句話吧,單親家庭確實會有問題孩子,完整的家庭也會有,自己沒有能力分辨,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祝你們活在自己的世界永遠不要出來禍害別人


當初有多痛恨別人歧視我出自單親家庭,現在就有多嫌棄單親家庭的孩子。

別意外,這是個死循環。

正因為你飽受單親原生家庭之苦,你孤僻,你極端,你多疑,你極度缺乏安全感,你不懂得經營感情,你遇事只會硬鋼,一點也不柔軟。你渾身是刺,一邊敞開肚皮一邊又蜷縮起來扎人。。。你說你這種人,多討厭。

當你與自己的過去和解,你追根溯源找到了癥結,你學會了隱藏,學會了接受,學會改變,學會模仿。。。終於,你有點正常人的思維方式了。然後,你學會了他們的思維之一,那便是規避風險,規避找到你自己這種人做伴侶的風險。你深深了解自己是什麼德行,你這種人負能量無窮,怎麼可能帶給別人幸福。不行不行,與你最大可能相似的人必須pass。

當你勢利指摘別人出身時,忽然心悸,因為你想起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你對對方稍微有了些同情與同理心,但是,卻不會心軟。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與寡母帶大的男人相戀,真的是自找苦吃。除非你們不在一起生活,可以嘗試。總之,我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做這種冒險。若不小心離異,我也會像王菲一樣,儘力給孩子最強大的自信與安全感,然後就隨他去吧,兒孫自有兒孫福。


你覺得走在路上看到大鬍子要多開的話,你爸媽就有道理。你覺得無所謂反正激進派是少數的話,你爸媽就沒道理。

所以你會不會躲呢?我會,所以我覺得你爸媽有道理。


我們單親家庭的孩子一般自己教育自己的,自己告訴自己該做什麼。

自負盈虧,不保證質量。


缺父愛容易陰鬱,缺母愛不善包容。

單親家庭出來的,很難經營家庭關係,因為沒學過,並且對家庭責任的感受較淡。

以上都是相對一個幸福家庭出來的孩子而言,單親家庭出現「可能性比較高」的問題。不排除有單親家庭出來也是很好的丈夫或者父親,妻子或者母親。

所以你的父母在聽說你的對象是單親家庭出身的時候,他們第一反應就是這些,然後勸阻你。其實換成你的孩子,你同意嗎?


我自己是單親家庭,一共三任男朋友,兩任是單親家庭的小孩。

我父母沒有教育過我不可以找單親家庭的小孩但是我自己不打算再找。

這個不是說歧視單親家庭的小孩兒,畢竟我自己也是。只不過單親家庭的受眾群體不是我這種不夠成熟和溫柔的人。

我接觸過的單親家庭的小孩多少會有些自卑,更敏感,稍偏激,且對於愛情非常理想化,把愛情看的格外重要。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可是他們相對來說也更純粹,更看重愛情。適合同樣對愛情浪漫度、戲劇化程度要求很高且更溫柔有耐心的人。

我的兩任單親家庭男友都是沒有父親,共同點都是多愁善感,對朋友和戀人都相當體貼重視。這是單親家庭小孩的一大特點,他們從小缺少一方父母的關愛,所以他們推己及人,比正常人更懂得如何照顧他人,更能發現對方的小情緒。

他們的感情很單純,就是想把自己的一切最好的都給你。可是也很敏感,對付出感情換來的回饋很重視,他付出了滿腔熱血也渴望感受到你的同樣激烈的反應。

所以愛吃醋,佔有慾極強,談戀愛的方式非常像電視劇,需要激烈的反應來證明和感受愛情。

第二任男朋友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親因為一場工程事故去世,母親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嫁。

前面有人回答問題說單親家庭的小孩性格缺陷是由於不靠譜的父母造成的,即使沒有離婚也好不到哪兒去。這是有可能的。

但是我第二任男朋友的這種情況就是不可避免的。

他是一直成長在只有母親一方教育的環境中的,尤其對男孩子來說,缺少父親方面男性角度的教育對他們性格的形成影響非常的大。

我的第二任男友思維偏向女性,感性化,不夠陽剛,過於偏激。

第二任男友對我非常好,也是我唯一一個覺得有所虧欠的人。我們分開的很大一部分問題是我無法接受他偏激的性格,我們分手他會求我留下來,吃安眠藥,最後甚至會威脅我。

他對於突然出現的除自己母親以外關心自己的人會產生你想不到的的依賴感,對於自己的愛情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執著和堅持。這對當時自己也是孩子的我來說真的是一種負擔,是我沒有準備好就接受了他的感情卻沒有辦法承擔起來。

我想說,單親家庭的小孩看起來可能早熟。因為他們需要過早的承擔起家庭缺失的那一部分,父親或母親損應當履行的責任。

這個是僅對於我經歷的兩任男朋友來說的,他們都是很小的時候就要學著幫媽媽換燈泡修馬桶,甚至保護媽媽不被人欺負。

但其實他們內心是有一部分很童真天然的東西始終沒有被改變過的。很柔軟,需要人耐心的保護和包容,所有對他們付出的感情他們一定會加倍回報。

和單親家庭的小孩談戀愛就是要做好把他們巨大的情感空處填滿,讓他們的安全感得到滿足以後才能開始好好享受戀愛的準備。

等到真的遇到了並經歷過,才能知道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比正常談戀愛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做不到的話對自己和另一方來說這場戀愛談的都會更加辛苦。

當然了,如果做到了。你收穫的將會是一個比很多所謂健全家庭孩子更加貼心和溫暖的愛人。


相親市場的趨利避害,最優概率選擇。

沒毛病

當然前提是你有的選的話(笑)


我媽好像跟我提過,以後一定要找父母都在家庭溫馨幸福的姑娘。

我當時想了半天沒能明白,只告訴她,我喜歡誰,跟誰在一起這不是我能決定的,哪怕我以後跟一個父母雙亡的男生在一起,又或者我決定當一個不婚主義者,那都是我的選擇,如果你希望我快樂真的是建立在我真的快樂,而不是我成為你認為該成為的人上,請你理解我,不理解就請支持我。

她想了想,也沒說什麼。

當然,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已經經濟和人格獨立了。

後來我發現,她大概是低估了我自己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快樂的能力,而又希望我在其他人那裡得到彌補,所以讓我這麼做。

她並不是真的一定讓我要找家庭幸福美滿的姑娘,而是希望我未來家庭幸福美滿。

我認為我會有這個能力。


我曾經和我朋友探討過這個問題,總覺得單親媽媽在養兒子的過程中思想會轉變成把兒子寄託成男人的感覺,有點像母子關係,,但也有點像男女關係,單親媽媽自己把握不好這兩種關係轉換,所以當兒媳進入這個家庭會自然而然的敵視對方,畢竟有一個人要來分享一些愛,所以會感覺到單親家庭尤其是養兒子的單親家庭這種婆媳不和,媽寶男,離婚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舉個身邊例子,養兒子的家庭中,即使兒子已經到了成年的年齡,十幾,二十幾歲的兒子,在家裡洗澡,要不裸體家裡走動,情況稍微好點,還知道穿個內褲走動,但是當媽媽看見卻也不斥責,雖然是母子關係,但是畢竟男女有別,就算是母子,可是性別不一樣啊,但是當媽媽的卻從來不覺得尷尬反而習以為常,只是說這是習慣而已,所以分寸難把握啊。反觀父女哪有這麼拎不清關係的


推薦閱讀:

這樣的條件的男生可以嫁嗎?
現在的男生早結婚有什麼利弊?
你見過一輩子都不結婚的人嗎,他們是為什麼不結婚呢
如何嫁給醫生?

TAG:結婚 | 心理 | 戀愛 | 單親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