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民黨2016總統大選候選人洪秀柱的競選宣言?為何一些大陸人為之感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4MjA4MA==mid=207224796idx=1sn=f32f832833c707983abbded6ff605bd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對優秀人物的尊重是沒有地域限制的。

洪秀柱起於微末,長期在黨內處於無權無勢的地位。但是,當國民黨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一群平日里牛氣衝天的大佬們充分體現自己逆境紙老虎本色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捍衛本黨最後的尊嚴;當台灣陷入民粹,政治辯論動輒扣帽子,國民黨的政治明星們都越來越不敢說話時候,敢於坦誠直抒自己的政治觀點。她內受刁難,外遇強敵,在本可以置身事外時候站出來打一場在黨內被認為幾乎必輸的戰爭,這僅僅是為了出名?我覺得不是,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因為她的身上,依舊體現著良心、責任和擔當,體現著位卑不忘憂國的胸懷和逆境更需奮進的精神。也許多年後回顧今日,這位瘦小的女子依舊堪稱中華民族的脊樑。

無論洪秀柱未來政治成敗與否,她都是本年度我最尊重的女性。


洪秀柱讓我感動不是因為她是統派,而是她的真誠,這樣的感動同樣來自於主張台獨的施明德

搞政治的人,很難有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自己理念不動搖的,這樣的人在台灣島內更是難找。從四姓家奴的李登輝開始,就把這一路人都帶壞了,阿輝伯除了一個直選總統,其他還有什麼可說道的?黨禁報禁是小蔣開的,縣市自治更是老蔣搞得,歸到他頭上的唯一功績也就是一個直選總統,可國民黨主席的直選卻要到連爺爺以後的事兒,也就是說,阿輝伯在黨內搞獨裁一直搞到2000年。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更多地政治人物是類似周玉蔻這樣的政治變色龍,到處噁心人。周玉蔻這老奶奶(跟我父母一般歲數大也配叫蔻蔻姐?)誰上台挺誰,政治變色龍的黑歷史就不提了,單說她最近的幾番言論,從3億男到2億新台幣都是假的,還被郭台銘告上法庭,不獨言論是假的,這老娘兒們渾身上下就沒一個零件是真的,睫毛是假的,臉是整容的,嗲嗲的發音更是做作,每次看到她我就想台灣人民審美觀怎麼這麼奇葩能容忍她的裝嫩?其實周玉蔻種種言行算是島內政客的一個縮影。

這種現象在國民黨內更普遍,國民黨我們大陸人民群眾都熟悉,從抗戰開始一路掉鏈子,向來是背黑鍋你上,有肉吃我來,黨內高層人物最擅長宮廷內鬥,從老蔣開始一直到阿輝伯,向來跟民主選舉絕緣(黨內選舉),什麼協調徵召關說才是黨內的「正道」,如果要找一個國民黨的典型代表,那絕不是馬英九,而是王金平

再來看施明德和洪秀柱,就太另類了:這兩位都是十足的理念主義者,且決不妥協的。施明德很早就主張台獨,他曾想用大一中概念取代一中,實質就是兩個中國。儘管被大陸白眼,李敖說他是求仁得仁,無所謂了。但在我看來,這位一生都奉獻於他所執著的民主、自由、台灣獨立理念的施明德,是值得我們所尊敬的,儘管和我們立場相異。

洪秀柱亦如此,當黨內A咖都想當然地各種扭捏、勸進戲碼等著別人來抬轎子還覺得理所應當的時候,小辣椒橫空出世,用一種完全迥異於國民黨宮廷鬥爭的真誠、堅毅、務實的風格,震撼了世人,清晰明白的兩岸關係主張,儘管可能遭到中間選民的懷疑,但也釐清了一個基本事實:國民黨與民進黨還是有區別的,更是向某些一心抱著小確幸做夢的台灣人言明了兩岸關係的現狀:是分治而不是分裂,以及展現了不可避免的未來:是怎麼統的問題,而不是統與獨的問題

洪秀柱讓我感動,正如施明德給予我的感動一樣,無關乎統獨,而在於執著


都是同事們的襯托。


別以為感動是沒來由的,洪秀柱的履歷和出身相比那些國民黨反動權貴敗類,那可是根正苗紅,經得起檢驗的,她有今天的地位更多的是靠她自己,而不是和連勝文一樣,有個李剛當爹。

  她父親當年被國民黨整肅關了好幾年(也就是該文中的白色恐怖),原因就是通共案被連坐,結果導致她本人幼時日子不好過,也因如此,其父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自然也沒有再起的機會。

將來她可以光明正大的通共了,

說不定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共黨,這比那些廢物國民黨大老好多了,

比那種國民黨內假惺惺的與共黨友善,

實質就是看不起共黨和大陸的狗官好。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祝她有朝一日可以埋葬國民黨

--

洪秀柱把民進黨徹底打成分離主義和台獨,別讓蔡英文有打馬虎眼的空間,

我認為這是有利於國民黨選舉的,這幾年民進黨沒那麼"主動"台獨,這對選票很有影響。

不過洪秀柱還是很難贏...誰叫國民黨爛成那樣。


我一向是反對KMT的。

這個黨欺善怕惡、庸碌顢頇、論資排輩、不得人心。

在舊民國是這樣,在遷台後還是這樣。

當然,這個黨的對手,以前的CPC、今天的DPP又是怎樣,是另外的問題。

先回答我個人對問題「如何評價國民黨2016總統大選候選人洪秀柱的競選宣言?」的回答:

洪秀柱以強硬的深藍(獨派人士林濁水稱之為「中國藍」)姿態衝破黨內重重阻滯,以高民調錶現打破防磚門檻,不得不說,這是以她的膽魄與氣勢衝出了一條路來。

我個人真是對她欽佩異常,易地而處,又有幾個台灣政治人物能拿出她的決心來?

真正是有擔當、有堅持、有理想、有決心的政壇鐵將。

但是,她的初步成功,建立在「回歸傳統(深藍)價值」的基礎上;目前站在支持她陣營的泛藍民眾在冷風吹起雞皮疙瘩的惡寒襲來時,會不會還像這樣支持她,實在不好說。

另一方面,我也擔心她的擔當、堅持、理想、決心,會在形式上不適於台灣溫吞水般、民意與輿論主導一切的政治環境,又在內容上過於強調意識形態,與十四億大陸人民的務實主義、經濟第一的共識格格不入。

即使她真的一路走到最後當選,面對本土藍和泛綠的合擊、面對疲軟的經濟增長(況且她沒有經濟方面的專長和經驗)、面對她自己的價值拷問,她的表現和行為可能既不會有利於台灣人民,也不會讓大陸人民滿意。

扯了這麼一大堆,對問題「為何一些大陸人為之感動?」,我的回答很簡單:

1. 因為大陸官方對KMT罪惡的淡化和大陸社會對舊民國美好的粉飾已經在過去十年累積了很大效果。

2. 因為大多數大陸同胞對有理想、有堅持、有口條的政治強人不存在下意識的反感,甚至存在下意識的接受與支持。

3. 因為洪秀柱的演講確實宣稱要更進一步地爭取「兩岸和平」(現在難道不和平嗎?),相較空心蔡的支支吾吾、傲嬌搪塞,確實顯得真誠許多。


還得多謝豬隊友們


1. 站在個人魅力的角度來看,柱姐鏗鏘有力,勇於發聲,國民黨大佬們掩面掃地。真可謂要爆炒空心菜的小辣椒。原以為朱王配是老K最穩的搭配,現在看來柱姐破釜沉舟之後的實力也不可小覷。

2. 站在競選勝負的角度來看,此招很懸。雖然我們都知道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是重中之重,可惜實驗經驗證明,搞好兩岸關係和贏得選舉並未有緊密聯繫。按照理科生的分析來看,就是他們有關聯性,但是關聯性不大。08年老K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趨於和平,奈何表面如何華美,依舊擋不住九合一的慘敗。

至於感動嘛,原來這個世界已經變成說真話就可以他人的地步了么。。

上面那句話可不是我說的,新科台北市長曾經也表述過類似意思的句子。


單看競選口號從一種同表最終定調一中各表可以看出,哪怕洪秀柱最終當選,很多改革性的想法一定會向保守勢力妥協。保守勢力為了穩定洪秀柱,怕出意外,特地將強化九二共識而不是更激進的一種同表寫進競選綱領。

再看洪秀柱被提名的時候洪的發言,缺乏政治領袖的撐住場面的氣魄,可以參見普京(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大選獲勝時候在克里姆林宮的宣誓,很有氣概的。洪的語調很僵硬,可以感受得出是排練了很多次的,相比蔡英文,洪不夠老練,也映證了洪的半路殺出是國名黨的一招險棋。在競選時,洪面臨的麻煩會是親民黨鬱郁不得志多年的宋楚瑜搶選票,哪怕最終獲勝,面臨的更是政治老人王金平云云的阻撓。所以對國名黨而言,洪秀柱是一招險棋,因為洪面臨兌現她的競選承諾是有一定困難的,選民也不是傻子,被熱血帶動只可能是暫時的;另一方面對洪秀柱本人而言,我覺得她做到了一個普通人努力的極致了,可能天資不行,但我相信對洪秀柱本人而言,如果失敗,她雖敗猶榮。

國民黨就像一團沾了水的沙子,看上去一團,實際上一捏就碎

無論怎樣,台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台灣民主化的過程,逐漸把我們的民主價值變成了與大陸十三億人民對抗的工具,而不再是我們爭取十三億民心的憑藉」

從這番話我的推論是,智慧或者真誠,洪秀柱頂多擁有一項。

並非褒貶。


同意高票答案說大家都喜歡優秀的人物,所謂優秀人物在這特指直接、敢言的政治人物,這種喜歡甚至超越政治觀點,也就是說很多人可能在不認同他的觀點的前提下依然喜歡他,比如柯文哲,一個深綠的本土派能在藍營大本營台北當選市長,只要他能適當模糊觀點讓選民聚焦他這個人,他就贏了,這也是為什麼洪秀柱有一搏的機會。回到大陸,大多數人不了解台灣的政治環境和她的政見,單純就是喜歡她。


不管在哪裡,是不是發自真心的話,都很容易辨別。你或許不認同她的觀點,可是會感動於她的真誠。


一群真孬種「假」男兒在存亡之際依然只顧自己的小算盤,反倒是一個無權無背景的女兒身挺身而出,並且直戳國民黨的痛處;就憑這些,即使她不夠聰明,也是值得尊敬的。


真的覺得她是我黨的卧底啊,哈


一張圖: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位卑未敢忘憂國!


講實話

身為立院副院長(排名第一的人大常務副委員長),國民黨秘書長,代理黨主席,第三副主席(排名前幾的zz局常委)

不是權貴 是政治素人

我也是對這種觀感醉了


大陸以外的除了朝鮮,其他地區的政治事件,貌似都能引起大陸網民和公眾的積極討論吧


推薦閱讀:

「周岩毀容事件」終審你怎麼看?
有哪些簡單但有效的制度設計?
中國現在省的地理劃分是根據歷史什麼原因演變的?
朴槿惠事件能否說明女人不適合執政?

TAG:政治 | 演講 |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