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為何二位數先說個位? 有何歷史或者其它因素的原因?


「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因為性關乎權力。」——奧斯卡·王爾德(?)

————————————————————————————————————

套用過時的網路語言,上面王爾德的話算是一個普通回答,文藝一點兒的回答應該是」不為什麼「,二逼回答則是「自古以來」。

公道地說,「自古以來」放在這裡倒還不像在台灣或尖閣諸島問題上那麼二,因為這回是真的——德語真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而德語民族的祖先古日耳曼人有特別的記數技巧……好吧,說來也不特別,就是歷史課剛學到這兒的中小學生還更容易想起的「刻木記事」:

(圖片來自網路,請謹遵合理使用原則,下同)

上圖中刻的是骨,這點不必深究,材質類似就頂事。刻木記事所使用的木條在德語里叫"Kerbholz",在英語里叫"tally stick",在漢語里應該叫「符木」,雖然不如符石那麼酷,但道理是一樣的:

(注意最下面那根只是在次下面的那根上加了一橫,不知是「勾銷」還是「負/該/欠」的意思。)

這種方法看似簡陋,但足夠方便經濟,作為記帳手段,在歐洲存續到18世紀。

Now,「自古以來」,日耳曼人刻木記事的格式就是先列個位數,後列十位數,沒有進位制概念。其中一個個位數是"I",一個十位數則以"X"表示。比如「64」就記作「IIIIXXXXXX」、讀作「四又六十」;「89」就記作「IIIIIIIIIXXXXXXXX」、讀作「九又八十」:依此類推。

通常認為,"X"表示交叉的兩隻手——十個指頭。從古日爾曼語文明到德語文明,十位和個位的表示順序也就這麼大致不動地傳下來。至於像羅馬數字加"V"什麼的,應該是更晚出現、相對而言更先進的體系——古羅馬人跟古日耳曼人相比還是細膩了不只一點點嘛。

(V? W? 屮?)

古日耳曼人不僅僅是德意志人的祖先,所以類似的記數法也流傳在德意志的日耳曼堂表兄弟之間。作為典型,時至今日,荷蘭語、丹麥語的數字讀法及全寫法還是和德語同理;英語、瑞典語、挪威語則宣布「你們的兄弟叫順溜」,已經中途改習,從左往右無折返了。法羅群島雖然套在冰島-大不列顛-斯堪的那維亞「順溜三角區」中,但作為丹麥人的孤高分支,保留古日耳曼風讀數法。

(瑞典語的記數規律如此簡明整潔,我不知道為什麼還要開一個 Wikihow 頁面,賣插圖?)

推而廣之,人有十個手指頭,再加上腳趾,可以數到二十,這是天然的批量記數單位,所以十或二十不僅在日耳曼語族的語言里有特殊地位,比如出身羅曼語族、數字表示更不規律的法語,就是重視二十的。

高古之人的生活就是這麼單調,他們要用區區雙手,最多加上雙腳來搞定職業、搞定家庭;搞定個該死的大電視;搞定洗衣機、轎車、激光唱機、電動開罐器;搞定健康、低膽固醇、牙醫保險;搞定房屋按揭、搞定首間樓宇;搞定朋友、搞定便服和皮箱、搞定分期付款的三件頭西裝;搞定DIY、搞定周日醒來搞不懂自己是那根蔥;搞定在沙發上看狗屁電視還一邊往嘴裡塞垃圾食物;搞定爛命一條拿來丟人現眼躺在敬老院讓人膩味;搞定最無恥的勾當——用精子造出自私小鬼繼續禍害;搞定了性、搞定權力,還要搞定記數記賬。

在這樣嚴酷的人生中,你不能指望他們都像印度人那樣極客范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既然將一種現象指為「自古以來」,除了正面介紹其由來,也不妨從反面解釋一下它怎麼還沒有被歷史的滾滾浪潮淘掉。詩曰:「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泰戈爾)中小學歷史課再開:我們今天最為熟悉,也令德語、法語讀數法顯得「彆扭」的所謂「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人在公元⑨世紀的發明。其優越性不在於字元設計(替換成跳舞小人也沒關係),而是體制問題,也就是記數系統——集符合直覺的十進位與簡潔規律的進位制於一身,從左往右逐位讀下來,foolproof、child-friendly。與此相比,德國幼兒開始學數數時,雖身為 beginner 無疑,但卻只有 hard 模式可選。

這種很有前途的記數系統,因阿拉伯文明與印度文明的碰撞而向西傳播,輾轉數世紀,經阿拉伯抵達歐洲,歐洲人便把它叫成「阿拉伯」數字並最終發揚光大,全然忘了(其實是還沒發現)與印度人共用印歐語的交情。

(A: 「這個點子是我的!」 B: 「『我們』的!」 C: 「呵呵,沙烏地阿拉伯有這樣一句諺語(サウジアラビアのことわざにこういうのがあります):『悶聲發大財』(阿語原文:Let me google that for you)。」)

到了 15 世紀,印度-阿拉伯記數系統已在歐洲大行其道,差不多也就在這時,英語自發改革,普及了單向順序讀數法——但:20 以內數字除外,且舊日耳曼讀法並行至頗為晚近之世,在簡·奧斯汀的書里仍可找到。

此類改革派日耳曼語言中,最富戲劇性的當屬挪威語——史無前例地通過立法在全國範圍人工推廣,而且從 1950~51 年才正式開始,其中公認有政治因素在——二戰後的挪威徹底倒向英美及瑞典。不管「如何看待」、不必借題發揮,語言改革本身總算是穩步進展,新讀數法在當前挪威語使用者中已佔到絕對優勢,經常使用舊讀法的只剩部分老年人。

德語使用者也並不是死心眼。早在 1522 年,不比英語使用者晚多少,班貝格主教區(在今德國巴伐利亞州班貝格市)出身的算學師亞當·里斯(Adam Ries)便也在其算學著作中倡導順位讀數法。這位里斯先生是業界大牛,也是印度-阿拉伯記數系統在德語世界的推廣者,德語里甚至有這樣一句諺語「照亞當·里斯算來就是……」("Nach Adam Riese macht das ..." 里斯的名字後加 e 是當年德語文法的殘跡),意即「如果算得沒錯的話就是……」。對於十六世紀的德意志文盲大眾,算學自是支援民生的仁心仁術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2fJd8OX78 然而這份聲望並沒有什麼燕窩用,其倡議終究沒獲得足夠多的響應。

(德語諸侯:「啥?阿拉伯數字?我看他這副尊容就像個奧斯曼間諜!否決!」)

從那時起,對德語讀數法加以改革的呼聲或碎碎念(考慮到民意強度)也未嘗息絕——這畢竟是一個不難想到也不難解釋,並且容易被認為不難貫徹實施的主意。你甚至能找到一個叫「二十一」(21 也是能體現德語讀數特殊性的最小自然數,按正確德語讀法就會是「一又二十」——IXX)的註冊民間協會,宗旨便是促進溫和改革,使順位讀數法得以與傳統讀數法並行。(官網:Verein zwanzigeins 維基百科介紹:Zwanzigeins Wikipedia )

他們的努力理應得到認可,我是說,我知道他們有多努力了。基於足夠多的合理性與可行性論證,他們離成功只差一步……

那就是:從八又九十百萬(9800萬)德語人口中,贏得相當比例人數的支持。

《明鏡》周刊網站 2006 年一次參與者上千的調查 Was wirklich zδhlt 中,針對「德國及其他國家是否應仿照英語模式來記數」的問題,有 25.11% 的人士表示「是,『二十一』,從左向右,明顯更合邏輯也更清楚」;60.71% 表示「否,我們表示數字的方式經住了考驗,沒有改變的理由」,此外「希望全民公決」和「無所謂」的分別占 4.23% 和 9.94%。

( 「《明鏡在線》投票並非具有代表性的調查,僅反映免責、自願參與投票者的意見情況。」)

千里之行,就從重新設計官網網頁開始如何?里斯當然不是奧斯曼人,可你們廿一會的視覺效果怎麼也這麼清真,我是說,陽春呢?

(歡迎來到二十一註冊協會網站——不只要一又二十,「也要」二十一!)


重要的放到最後。人的聽力記憶總是容易記住最後的辭彙。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德國歷史人文哲學的書值得推薦?
曾經的東德是社會主義的理想藍圖嗎?
你最喜歡的德國城市?為什麼?
什麼樣的思想文化區別使得德國可以勇於正視歷史而日本總是在掩蓋,都是軍國主義在這兩國有什麼區別?
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後,各邦和帝國的關係是怎樣的?

TAG:德國 | 德國文學 | 德國文化 | 德國歷史 | 德國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