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野村萬齋這個人?


最近太喜歡他忍不住來回答一下。

他是第一個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何為「優雅地老去」的人(雖然他還不老啦),時光將他打磨成了真正的美玉。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美,甚至可以說年齡越大耐看,真是應了他說的「時分の花」啊。

大部分國人知道他是因為電影《陰陽師》,他的安倍晴明至今無人能出其右,這點毋庸置疑。常有人提到他時以晴明代稱。但我個人認為,《陰陽師》中的晴明再美,畢竟是藝術創作中的人物(並非指歷史上的晴明),形象仍然較為單薄。換句話說,只有萬齋演出了晴明,但並非二人是等同的。安倍晴明這個形象以萬齋作為原型塑造(待考證),可以說是野村萬齋這個人的一個側面。他本人給人的感覺比晴明更有親和力。一般人會被晴明圈粉,然後看他別的作品容易感到彆扭。(比如《傀儡之城》……)

作為萬齋的粉我原本只是喜歡他的安倍晴明,偶然搜索了他的圖片,搜到了兩張2010年他的舞台劇《麥克白》的海報,對那雙眼睛留下了深刻印象,才慢慢開始關注他。

他作為狂言師的一面樓上幾位都說得很好了,所謂「將宿命化作活著的力量」,三歲登台,幾十年的訓練使他已與這門藝術融為一體。在文化傳承上,他做得無可挑剔。與一般人相比,他的起點已經很高,勢必要付出多於常人的努力,去達到更高的目標。另外,他的幽默說不定也是狂言帶來的呢w看他表演時有種他發自內心開心的感覺,這樣的演出才能給觀眾帶來歡笑吧。非常喜歡他在狂言舞台上認真的樣子,專註工作的男人真是有魅力(捧心)。

另一方面,有趣的是,他似乎很喜歡西方文化。也許是英國留學的經歷使然,他有許多東西方融合的作品,比如搬上舞台的《麥克白》《俄狄浦斯王》《浮士德》,2015年的日劇SP《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他誒嘿嘿)。2016年4月29日他的首部現代戲《Scanner 讀取記憶碎片的男人》剛剛公映。拍電影是興趣愛好,舞台劇大概可以算作他對狂言注入新的活力的一種嘗試吧。另外,雖然狩衣和和服這種充滿傳統氣息的服飾很適合他,但是西裝與他的古典氣質對比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也十分迷人!

說到氣質,他又是氣質大大提升了本人形象的絕佳範例。他本人五官並不算出彩,(儘力地摘掉粉絲濾鏡來看,)眼間距略寬,還大小眼……鼻子也普通,所以特別年輕的時期反而不是最好看的時候。出演《陰陽師》時正是外貌尚未顯老而氣質又大有提升之時,因而得以成就那般的美(第二部最後醒來那裡真是絕了)。他的眼神特別妙,非常勾人,甚至有種俏皮和挑逗感(原諒我的用詞……)。但此時氣質仍稍顯張揚。最近幾年雖然明顯見老,但是真的十分成熟內斂,偶爾調皮起來又那麼可愛!(總覺得他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弧度越來越美了……)看他與羽生結弦對談時,一舉一動都是優雅的姿態。這就是時間沉澱下來的儀態和氣度,那樣挺拔而穩重。比起年輕時少了幾分柔和,多了幾分堅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纖細而凌厲的氣質,有鋒芒卻又不露,可稱之為低調的男子氣概。可是,這樣的人,卻在電視台策劃主演著《遊戲學日語》的節目(雖然他自己比小朋友玩得還瘋2333),還給孩子們授課,他又是這樣溫柔的人呀。更難得的是,他的眼神一如當年的靈動,笑起來眉眼彎彎,回眸仍是驚艷無比。

我怎麼能不愛他呢?

補幾張圖(均來自微博,圖源見水印),他的眼神

近幾年的樣子

真是個出色的男人啊【嘆息

粉絲視角,不盡客觀,還請見諒。【鞠躬


推薦NHK出的紀錄片《職業人的作風——狂言師野村萬齋》,雖然紀錄片不長,也只選取了一個角度來介紹,但是在我看來卻選中了最好的一個角度,讓人看完之後能從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角度了解這個人,這個職業,這個家族。

附上B站地址:【日本綜藝】職業人的作風

以及附上看完之後寫的觀後感

最初我以為這個紀錄片會著重於介紹狂言師這個職業,或者是介紹野村萬齋本身,卻沒想到他選取了【狂言師家族的宿命】這樣一個我根本沒有想到的角度來拍攝。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幾乎是最能讓人了解這個人、這個家族、這個職業的方式。

我高中的時候開始入門日本文學,原本應該是一路朝著夏目漱石太宰治去了,卻不知道怎麼一不小心走偏了路,迷上了夢枕貘的《陰陽師》系列,把所有能找到的相關東西都刷了一遍,然後就經由真人版電影認識了野村萬齋。那時候我完全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在國內幾乎沒有知名度的日本藝術家,會在過了將近十年之後,依然是我所有的男神當中最高高在上不可取代的一位。

先從《陰陽師》電影開始講起吧,畢竟是我對野村大神崇拜的開始,也是國內大多數迷妹最先認識他的途徑。

在日本的文學史和歷史上,安倍晴明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不但年代久遠身份特殊,圍繞著他的故事更是一個比一個離奇,幾乎只要涉及到陰陽師這個職業的作品,無論是科普紀錄片還是瑪麗蘇小說都一定要打著他的名號做點什麼。演繹過安倍晴明的人非常多,但我認為野村萬齋可以說是這些人中最還原的一個,沒有之一。甚至《陰陽師》系列的作者夢枕貘自己在電影開拍之前就放出過話,他認為野村萬齋是唯一能演好安倍晴明的人。事實也的確如此,但凡看過了他的版本,任何人都會憑空生出一種錯覺,彷彿他就是安倍晴明本人。

而之所以他能把這樣一個人物演得這麼好,最大的原因我認為就是來源於他的本職工作,狂言師。

狂言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我到現在都不是非常能準確地描述,所以就摘錄一下百度給出的解釋吧:【狂言與能一樣,同屬於日本四大古典戲劇,因為它也可以算是能劇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和能劇放在一起合稱「能樂」。因為狂言屬於喜劇型科白劇,所以相對於典型的悲劇型歌舞劇----能劇的最大區別在於,它通過在現實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式給武士和其他貴族階級以辛辣的諷刺。並且因為其作品都是從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當時的口語演出,所以比起能劇更能被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而成為一種最為典型的平民藝術形式。】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狂言是一種從幾百年前就代代相傳的日本民間藝術,雖然沒有到京劇這樣的國粹地步,但應該基本上等同於崑曲黃梅戲豫劇這一類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樣,即使野村萬齋現在已經經常出演電影電視劇,甚至參加各種綜藝節目,人們還是習慣把他和一般的藝人娛樂圈區分開來。

狂言師現在在日本基本上是壟斷職業,不會從外界收徒,只是把技藝傳給家族中的長子,就這樣靠著血脈把狂言口口相傳下去。在平常人看來,生在這樣有名望的大家族中,從事著類似於保存遺產的事情,應該是非常值得驕傲的。然而在野村萬齋和他的長子野村裕基心中,他們甚至找不到他們活著的意義。

「我為什麼必須要表演狂言呢?」當野村裕基終於問出這個問題,作為父親和師父的野村萬齋卻甚至給不出一個像樣的回答,只是說著:「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即使已經表演了將近50年的狂言,正式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家主這個位置,野村萬齋還是偶爾會迷茫,不知道這個與生俱來的職業究竟有什麼意義。3歲登台,17歲挑大樑,20歲出名,父親,自己,兒子,似乎野村家的長子們都要循著這樣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漫無邊際,永無止境。他們生於宿命,活於宿命,最後也會死於宿命。「我究竟為何要從事狂言,不步入這行的人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吧,即便步入也不會覓得吧。就像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只有不斷表演狂言,你的過去,那些沉溺於狂言苦磨技藝的過去,才有了其存在的價值。說出來可能有點矛盾,這是場永不停歇的奮鬥,只有不斷證明自己,人才能真正地活下去。」這是野村萬齋最後給出的答案,他究竟是否已經想明白了他和狂言之間的關係,也許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他選擇了將宿命化為活著的原動力,選擇了接受他的使命,接受這個姓和這個血脈帶給他的一切。

然而我們能看到其實他還是抗爭過的,無論是出演電視電影綜藝節目,都是一個傳統藝術家不該做的事情,但他卻樂此不疲。但即使是在狂言場外,他仍舊保持著出眾的風度,狂言所傳授給他的東西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他的眉眼,他的一舉一動。就像他曾思考過的,「所謂狂言師的生涯,就像春天到來,開花結果,直至最後,果實落入雪中,為雪覆蓋,一切又歸為無的感覺。」很難說他和狂言究竟是誰成就了誰,也許就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過程。

今天的野村萬齋早已被稱之為國寶,是任何人提起都要禮讓三分的大師,那些掙扎和迷茫好像都已經如同過眼雲煙,他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專業狂言師。

也不是。他不專業過一次,在他已經家喻戶曉成為大師之後。

那是他的長子裕基3歲第一次登台表演,他要向兒子扮演的小猴子宣告其未來的殘酷命運,當他說台詞時,卻不受控制地在台上痛哭。

那句台詞是這樣的:「汝之一生將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哪怕落入黃泉,也不得解脫。」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當時的他,為什麼會哭。

我們只會記得他說過:「狂言師這條路,漫無邊際,永無止境。」

一言以蔽之,野村大神絕對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人。


是演員,是藝術家。

狂言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證明自己存在於世的手段。出身決定他一生必與狂言為伴,這是無法改變的。

他自己說過,他不在意來看狂言的人是本身喜歡狂言還是說只是看他演的電影才來。他是狂言機器人。

有正經才有歡笑。這是父訓。他一本正經地學習狂言,表演狂言,假以時日,他接替父親,成就狂言。

狂言之外的世界,他也有權利不正經。

喜歡半夜吃毛蟹喝葡萄酒看電視,上綜藝節目嘻嘻哈哈絲毫不擺架子,演電影電視劇大部分人為糊口小部分為藝術他純為玩票。

連溜肩都溜得光明正大,怎麼看都是活潑可愛的帥大叔嘛。

啊,男神~(≧▽≦)/~

↑這是在屏幕前流口水的我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一時間只想到這句話。不要嫌俗_(:_」∠)_


入了狐狸坑,世代不為人啊!

陰陽師入坑,翻回去了解他的日常。

世家擔子太重了,如同樓上說的,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任。他三歲登台演一隻猿,現在是他的小兒子演了猿,他在台上忍不住流淚,真是作為看客的我也心酸得不得了。這是無比痛苦的訓練過程,他曾經大概說過,手上舉45度不是因為自己覺得好看,而是舉低父親會打上去,舉高父親會打下來,用身體記住的動作啊。

撇開這個,我覺得他作為演員的基本素質也非常高,參見浮士德話劇的探戈,我一直在羞羞就是了。還有nhk學日語(狂言?)系列,可愛到爆!

豆瓣評論陰陽師褒貶不一,卻沒一個人不讚賞野村萬齋。評價類似:作為一個長相平平的演員卻通過氣質氣場異常動人,也算是側面體現演員的涵養和背後的付出了吧。不過作為狂言師,演戲真的是玩票就對了.....

01年演晴明已35歲,如今也50上下,真是歲月不饒人,可是狂言師的日子還有20年,祝他一切順利,裕基也要像爸爸爺爺太爺爺一樣優秀哦!


他不是第一眼美人。但只要喜歡上他,伊藤那樣的大帥哥也會在安倍睛明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長得一般的人若成了美人,那一定是超凡脫俗,艷壓群芳的!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


野村萬齋,入坑兩年,男神之一。被迷到去看了所有的視頻,不論生肉熟肉畫質清晰與否。無數個夜晚,把燦爛花痴的笑容獻給了手機屏幕和電腦屏幕(^ω^)

說正經的~

野村萬齋作為狂言師二世野村萬作與詩人阪本若葉子之長子,狂言師六世野村萬藏之孫,身上擔負著傳承藝術的沉重的擔子。看採訪有一句話印象深刻,大意是,要做這一行,保存價值觀很重要。的確,不管怎麼說,就連在極度重視保護傳統文化的日本,狂言和藝伎一樣已經是屬於式微藝術。日本藝術傳承常被國際詬病為極度殘忍和蔑視人權。可是,在遙遠的東方,在古中國,這種世家傳承的,對藝術近乎瘋狂的執著和熱愛是源遠流長的,這是一種骨子裡的自信和責任感,所謂古人風度,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很少見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崑曲或越劇時,能被面目模糊的演員所感動,這也是為什麼在看《陰陽師》時會對飾演安倍晴明的野村萬齋所驚艷,因為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風姿,是從幼年就開始殘酷訓練的美感,不以年齡,長相為限制。平心而論,野村萬齋只是中等之姿,但當看到他的表演,以及一顰一笑中的瀟洒和風度,腦海里只剩下「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


作為一個粉(?????)っ給的回復是不要把他當神看。在狂言這一塊是師匠,卻不是大師,在狂言細節處理方面可能還不如另一位和泉元彌好,更不用和他的父親——一位打破了一家只能有一個「國寶」潛規則的野村萬作先生比。優酷上有一個一家人稽古的視頻,在裡面你能清清楚楚看到,萬齋與萬作爺同時轉身時他的上半身居然在晃動,而當時80多歲高齡的萬作爺確是穩穩噹噹的。

再談到堅持,其實很多人談的堅持,通過萬齋這麼多年的訪談來看,是有些無奈與可悲的,他是萬作爺唯一的兒子,他自己也只有裕基一個兒子,他們家甚至過繼了他的外甥——他們家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東方古典藝術的尷尬之處在於傳承者的不斷減少,萬作爺來中國時很羨慕中國有戲曲學校可以從幼兒園起培養有天賦的學生,但是日本已經很少有家長送孩子來學狂言了,他不堅持這一脈就要斷了,他不堅持還能怎麼辦呢

他自己的訪談里一直對於自己從事狂言是十分迷惑彷徨的,他對兒子「我為什麼非學狂言不可」的回答居然是連個幌子也不打的「我也不知道,反正非干不可。」甚至還有幾分「我們家有這麼好的平台,我不幹這個太可惜了」的想法 他不是聖人,只是也向世俗妥協的俗人罷了。

關於評論里的那位,我記起來了你是誰了,以前貼吧,b站我都遇見過你,一開始就把萬齋定義為你想像中的樣子並且無限yy實在是萬齋的不幸。如果說你認為我是黑,那麼黑在哪裡,萬齋現年50歲,離大師之路尚遠,說他不是大師又有什麼不對,拿他和萬作爺比,比不上是不是真,和泉流不止萬作爺一家,野村萬先生一家你要不要看,撇去和泉流還有更多流派你要不要比(?????)っ如果說他不得不接受命運是黑,那你告訴我,他在幾次訪談中表現出童年甚至青少年對於稽古的無感和對於狂言的反抗是我憑空捏造的嗎(?????)っ一直到萬齋去英國留學留起的長髮算不算叛逆反抗,28歲剪去長發襲名對於自己重新的認知和對於自己命運的重新定位是不是他的成長( ????? )什麼是黑,不符合你幻想中的萬齋就是黑了。我記得您年紀也不小了,就不要把追韓星的那一套套在萬齋身上了。

——討論了一下女性狂言師的問題,我想要表達的是,「就以女性生理(聲音)條件來說,女性並不適合狂言的舞台,而且為了所謂女權而去降低或者無視狂言對於『唱』這一基本要求的標準對於這門藝術來說是不行的,是有可能毀了這門藝術的。」而不是「女性上台就會毀了這門藝術。」我覺得元彌一家搞出的「第一個女性狂言師」噱頭大於實質意義的原因就在於此。日本的評論家說過元彌的姐姐在台上的音調過高;什麼樣的聲音是最適合狂言的聲音,萬齋的聲音恰恰就是最適合狂言的,如果聽了萬齋的聲音你還覺得女性適合狂言我也沒辦法,寶冢的男役十幾年練習模仿男性發聲也只能模仿一二。不是所有行為都值得鼓勵,尤其是一些為了噱頭而損傷藝術水平的行為,而且,對於這門藝術本身的發展也沒有推動性,只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小心思罷了。


這種人的存在,這種演員的存在,讓你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看電影。

關注不了劇情,關心不了其他演員,年代背景一律忽略。看陰陽師,眼裡只有他。

一顰一笑,眼如星眸,舉手投足,溫潤如玉。

風華絕代這個詞,我原以為只是用來形容張國榮,形容霸王別姬里水袖揚起的承轉起合。

看了陰陽師後,尤其是第一部末野村桑那一段舞蹈之後,覺得這個世界寬闊了許多,原來世上竟有這絕代風姿的人

又覺得呼吸憋悶了許多,與自己共同生活在一個時代,一個地球,然而落差是如此之大

是讓我的心呼之欲出,對美好感動敬畏和妒忌的人

這種美好太盛大了


肩負著傳承狂言藝術的使命,一直在古典與現代融合之間思考和求變,試圖讓古朽的傳統文化在現時綻放出更加鮮艷的時分之花,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藝術家。


是我喜歡的人 是安倍晴明再世 是狂言師 父親 丈夫 兒子 也是明星 藝術家 是一個獨一無二 出類拔萃的 男人


對他作為藝術家的評判應該分為以下兩種:1狂言家 2演員

另外,真正的粉絲應該多多了解相關背景,相關信息再評論,不要過分誇大,冷靜分析。


唇邊殊無笑意,眉間俱是風情

男子陽武,女子陰晦,唯觀世音男女同體


套用微博上的一句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就算君已老,情敵也沒少。

看陰陽師的時候迷上了齋叔

低音炮太性感了

想嫁(雖然知道沒戲hhhhh)


風騷的老狐狸,永遠的狂言貴公子?


少見的氣質絕佳的人,只是深入了解後,有些東西,大家要自己衡量。

他出演過兩部很敏感的電影,《日美開戰之東條英機》(出演昭和天皇,天皇也是戰爭幕後重要推手)和《雖敗猶勝》(出演近衛文麿,同東條英機一樣罪惡的戰犯),看名字大家應該能猜到影片的性質,都是日本主旋律電影,用於洗白和美化戰犯。而且他自己本人並不迴避,甚至在做節目時主動提及曾演過昭和天皇,而且節目組裡選出的演齣電影的例子挑出的就是《雖敗猶勝》里的近衛文麿的片段,裡面的角色變成了一個正面的人物。

他的藝術成就很令人欣賞,個人魅力也是非常大,只是,有時候欣賞一個人,不應該只是藝術。


很了不起的演員,主演的《陰陽師》再無來者。


這個問題真是關注了很久,每次編輯了一大段話又刪刪改改,總想呈現出光彩奪目的齋叔,又覺得他還是一個可愛的普通人。

無論什麼起點,人生都不容易。他有兩句話最戳到心坎里。

所謂「有正經才有歡笑」,和我一直支持的「恭敬地玩世」的人生態度倒是異曲同工。

「化宿命為活著的原動力」,不得不向命運妥協,然而只要活著就還要繼續前行。

他用行動回答了:如果一個人的才華配不上野心怎麼辦?

充分發揮現有的才華去做當下能夠做好的事。越是野心勃勃反而越要緊緊按耐住。

年輕時在英國就已經勾勒出他的麥克白新設想,可並沒有立刻去演。經過很多年後,憑他盛年的功力能夠完整詮釋想要的效果才真正實現。這份克制的野心,不動搖的耐力,回過頭看,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圍巾花襯衫,和服也好看【迷妹標準圍笑】

作為兒子,萬作老爺子說,他把父親當對手,去挑戰去超越。畢竟白羊座不可以輕易被看扁。

作為丈夫,他在50歲紀錄片里很驕傲地說,在英國那段時間是給千惠子阿姨寫了信。還在其他採訪中表達過對千惠子照顧家庭默默付出的感謝。

作為父親,雖然經常對裕基小哥哥黑臉巨凶。可他也掉過眼淚,一次在台上一次在訪談里,都和裕基有關。兒子就像自己的縮影,是該用力推出去還是狠心扯進來,面對宿命選擇的那種無助,難以回答「為什麼要學狂言」時的窘迫。雖然最終還是不得不把他扯進狂言的世界裡來,可是也努力地想把他推出去見識更好更廣闊的世界:會提前定好排練的時間,課外教裕基彈電吉他,送往英國讀高中。父子情其實比他和萬作老爺子要更濃。

狐狸叔的三番叟Bolero經典也驚艷。

他不止是狂言貴公子,他也愛莎士比亞。

他在NHK上日常賣萌

年紀有什麼要緊的,他還會繼續努力著走下去的!


因為陰陽師入了安倍晴明的坑!然後入了野村萬齋的坑!然後看了他一大堆自製 狂言 訪談!然後大晚上哭成狗!怎麼這麼對我!叔你別哭了!我忍不住了你別哭了!


為了看他,看了無數遍陰陽師


推薦閱讀:

日本動漫為什麼很多存在中國背景,日本的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如何?在主題上也經常傳播一些技藝?
日本人認為的世界三大美食是什麼?
中國抗日劇里的日語說得標準嗎?
你從不看日劇到看日劇的轉折點是什麼?

TAG: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