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銀河帝國基地》一書中的bug,你是怎麼看的?

剛開始看基地七部曲,看不下去了,感覺有很嚴重的bug。書里的銀河帝國,已經存續幾萬年了,人類已經遍布銀河系幾千萬個星球,但是還是不能脫離原始的能源,一個王國會對基地的核威脅有忌憚,兩個王國的星際戰爭,能源居然還是用傳統的石油和煤礦。——這不是扯淡么?這本書是怎麼搬上神壇的地位的?劉慈欣涉及到能源,都非常謹慎,用了核聚變的說法,況且還是僅僅在300年後,同時還是在人類的科技被鎖死的情況下才如此的。

bug如此嚴重的書,居然被如此熱捧,看著,我覺得像吃了一隻蒼蠅一樣難受


唉,你質疑《基地》的倒不是什麼壞事,看書不了解背景有疑問很正常,但是質疑《基地》的同時居然拿《三體》作為後盾。。這樣在知乎上要被噴的。

基地系列最初的構想和是1942年到1951年在《驚奇故事》上出版的八篇短篇小說,對,你沒看錯,這些構思出現在70年前,那個時候二戰都還沒打完,人類除了化石能源外根本不知道有其他能源,對核能的唯一印象是這玩意是毀天滅地的牛逼武器。三部曲的正式出版時間是1951年。因此很容易在《基地》三部曲中看到很多可以說是「過時」的想像,尤其是武器、信息傳遞方式、能源等方面(細節想不太起來了,挺久沒看了),但是這些細節的失誤是出於時代的限制,沒什麼噴點。

倒是在四五十年代阿西莫夫就能以如此宏闊的想像力來以銀河系和整個人類文明的尺度暢想幾千年跨度下的故事,這點在科幻史上可以說是開天闢地級別的里程碑。《基地》系列拉到60多年後的今天,其整體架構的壯闊和想像力的出色依然能秒了一眾科幻小說,尤其是第三部的精神科學描寫,我看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實在無法想像這是60年前的作品。

因此《基地》在科幻史上的影響綿延不絕。沒有《基地》,就沒有大劉。

所以,你要是真想批評《基地》系列的話,不妨從文學技巧和人物塑造這些方面入手,這還真是阿西莫夫的軟肋(同時也是大劉的軟肋,攤手╮(╯▽╰)╭),但是你要批評他想像有bug?對不起,你沒這個資格。


求你別看…居然都不去仔細看看這部著作是什麼背景,直接就來知乎噴。我看到這個問題就像吃了一隻蒼蠅一樣怎麼辦


最大的BUG並不是把核能視為最高科技(2015年的今天,核能仍是人類最高科技的能源,《基地》中一把槍都可以使用核能,這個技術對人類來說恐怕幾百年也未必實現),也不是人類文明退化到煤炭和石油,而是退化到煤炭和石油,核電廠都荒廢掉的行星王國,竟然仍然能在宇宙中跨恆星系航行,打星球大戰

-------------

補充:從另一個方面看,也可以說這是一個設想——跨星系航行成本極低,根本無需核能這種高級能源(在本作品中是」超空間」,可以無視距離和光速)

===============

最後一看,全是機器人在玩人類,之前的一切思考都瞬間失去意義了。

早知道是這麼個結局,機器人還費那麼多力氣搞什麼銀河帝國和第二帝國做啥?直接把所有人類大腦取出來,泡在營養液裡面,做一輩子夢不就得了。


阿西莫夫的部分其他人已經說了,補個大劉自己的態度

環球人物

宇宙很大,永遠充滿驚奇,科學的發展也會帶來驚奇。所以說,科幻並不是走在科學前面,而是一直跟在科學後面的。

另,題主你沒發現裡面電腦都沒普及嗎……


題主絞盡腦汁才找到這麼個bug,為了吃蒼蠅也是蠻拼的.


題主,你若是生活在100年後,你看《三體》一定也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小說是人寫的,人的眼光終究是不能脫離時代限制,那個年代能見到的最高端的能源也就是核能, 所以能源科技樹頂端就是核能也不奇怪。如果這都能「覺得吃到蒼蠅」,那你看凡爾納的小說直升飛機潛水艇都能科幻,就要吃到蟑螂了。

而且天黑路滑社會複雜,對於無法證偽的社會發展路線千萬不要直接否定,有誰能保證在幾千幾萬年後不會出現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的科技退步和科技斷層呢。


建議題主回去補補課,關於阿西莫夫是什麼年代的人。。。

他那個年代,剛剛見過核武器的影子,人類的能源就是煤炭和石油,核能就是當武器用的,區分很明顯。對於核能竟然還可以像電能一樣被約束被馴服是不可想像的。另外,從現在來看基地是屬於太空歌劇那一類的,跟劉慈欣方向都不一樣。你怎麼不說三體的人物塑造跟基地比就是渣,比設定出門左轉去找隔壁克拉克扯皮好不好。。。更進一步來說,能源時代相比信息時代科幻小說本來就明顯要稍微偏保守一些。

不過再想一下,題主明顯不是來問為什麼基地是科幻經典的,我恐怕他只是來宣傳他大三體秒天秒地秒宇宙的。

嘛,所以說,對,基地就是渣,所有科幻小說,不是,所有小說,哎也不對,所有文藝作品都是渣,世界是屬於三體的,三體神教萬歲!世界屬於三體!


大劉:你tm敢批評我偶像,我跟你拼了。


老阿的小說原先是在1950年代寫了《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3本基地系列,《我機器人》《鋼穴》《裸陽》3本機器人系列,《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一粟》3本帝國系列,他們當時是相互獨立的。到了1980年代阿西莫夫才用剩下六本長篇把它們串聯成一個大系列,所以肯定留下了很多矛盾,而且給人一種人類科技兩萬年毫無進展的感覺。這倒也沒什麼,一個比較大的系列總會有內部矛盾,只是《銀河帝國》系列比較明顯而已。並不妨礙我欣賞阿西莫夫天才的想像力。


基地系列相比三體不是那麼「硬」科幻,更偏向於一個科幻大背景下的懸疑政治小說。牛逼的地方在於基於類似科學宿命論的情節,更多的討論的是政治 社會 心理 宗教等等,科幻元素限於創作時代的局限真的不是特別吸引人,而且作者也沒有特別用心在科幻元素上。用凡爾納來做辯解我覺得也不能成立,星際超光速航行的科技樹明顯比什麼核能更高級吧,作者作為生化博士和大學教授多少也應該了解當時物理學的進展。


時代的限制。基地系列還是機器人系列一本中暗示,人類曾經放棄核能,並把它變為禁忌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年的美國三里島事故。實際上這和後面切爾諾貝利事故比起來,這個根本不算什麼,但是阿西莫夫所有這些系列都是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之前出版的,所以還根本沒與提及這個事故。任何時候寫的科幻小說,對於科技的推測都只能在今天科技的基礎上發生,小說更像是在一個推測出來的未來中人性(還有那些變化了的人性,以及富有接近人性特徵的超級個體,如機器人,如蓋亞)相互交錯的故事,技術的準確性不是關鍵。如果現代關於人工智慧奇點和超人工智慧的猜測是對的,三百年後的生活可能是完全不可能想像的,人類可能根本就不是主角了,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寫出一本科幻小說。因為技術「bug」而嘲笑一本小說容易錯過小說更重要的部分,我敢說,沒有一本小說對於超級遙遠的未來的技術猜測是正確的,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帝國崩潰,文明倒退,這是作者的一個假設,你可以不認同這個假設,可以認為文明崩潰後文明不會倒退,但這個絕對不能算bug。

至於吃蒼蠅這種事情,隨意就好啦。


我覺得吧題主應該會覺得凡爾納的作品統統都是完全沒有想像力了吧。。。。

特別是海底兩萬里,不就是坐個潛艇玩了一圈嘛。。。

一切脫離寫作年代討論科幻作品裡的科技元素的說法都是耍流氓。。。。


你只要記住這本小說寫在60年前就好了。如果沒有它,哪來後來的劉慈欣的三體?

如果你看每本書都要這樣去找它的BUG的話,那麼很遺憾你永遠無法領略到偉大作品的偉大之處,一個作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是一塊基石,只有在這塊基石上,才能建起其它建築。

-----

估計題主看&也是吃蒼蠅吧,畢竟現在小學生都知道把死人拼起來再電一下是絕對沒法復活的。


看完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汀、松本清張、名偵探柯南,日和的兔美醬....之後,我覺得愛倫坡寫的就是一坨屎,卧槽,憑什麼把他捧那麼高?


我第一次看基地系列的時候和題主是一樣的感受。

核一切,星際帝國。很荒繆,倘若三體是10分,基地系列就只有6分。

然而,這是不公平的

1930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為愛因斯坦光盒和波爾激烈討論中。

本書寫的時候量子物理學才剛邁出第一步。如果奢望基地系列,中出現量子潮汐,測不準原則多維宇宙假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本書的末尾確實提到了測不準原則)。

歷史唯物史觀,你也是不能指望的。因為你看成書較晚的《yhyxz》也是一踏糊塗。

脫離歷史背景來比較的話,知乎隨便拖個大v其知識水平也比牛頓高。難道牛頓沒知乎大v偉大嗎?

我們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嘲笑巨人的矮小。


正在考慮怎樣罵人不會被摺疊……暫時還沒想到,留個位置先。


書中不是說了是因為………(此處省略一萬字)所以才用石油資源、只有基地科學家才掌握核技術。且不提作者年代問題,書中已經說明的東西、你也要吃個蒼蠅?


所有答案都沒答到點子上。

其實主要在分工!!!

阿西莫夫已經寫過了,是因為帝國太過龐大,分工極細,所以每個人甚至每個星球都只掌握維持帝國龐大系統運轉的一部分技術或生產。當帝國開始分崩離析之時,由於星球之間的聯繫削弱,大部分星球由於之前沒有掌握核能原理,而一直依靠進口,所以在帝國分裂後慢慢退化到了原始的石油時代。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對分工做了闡述。分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因為分工能讓效率大大提高。而當國家發展到整個銀河的版圖這樣的層次之時,產業技術的分工就非常非常細緻了。就像帝國首府川陀星球,只擔負行政職能,所有糧食都依靠進口。

我只針對題主明確提出的bug做出解釋,不知道題主認為銀河帝國還有什麼bug?

ps:銀河帝國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小說。我真的好喜歡~一生推~


推薦閱讀:

何夕為什麼被稱為「言情科幻第一人」?
如何評價小說《澤天記》?
如何橫向比較《三體》系列和世界科幻經典諸如 沙丘,基地+帝國,機器人系列,安德系列,深淵上的火?
劉慈欣是否已經江郎才盡,只剩消費三體?
短篇科幻小說該向哪裡投稿?

TAG:科幻小說 | 三體書籍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基地三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