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景德鎮 及景德鎮現在的經濟?


最近讀了作家胡平寫的《瓷上中國——China與兩個china》,摘錄幾個片段,回答這個問題再合適不過了。

景德鎮之所以能成為城市,全憑瓷業的生生不息。 在明清時代的中國城市群,景德鎮明顯區別於紅塵紫霧、笙歌不息、以商業與消費為主的蘇杭、漢口等城市。這座城市也要消費,但消費者的主體不是達官顯貴、紳衿地主,「小資」和富商,而是每一個銅板都是從心血與血汗里掰出來的小手工業者。......景德鎮也迥然有別於佛山。佛山包括陶瓷、紡織、鑄造、工藝品在內的手工業也很發達,但佛山地扼西、北兩江之要衝,離廣州僅60里,得珠江水運之便,與廣州共同組成清代嶺南地區具有綜合市場功能的雙子星座,市場的基因深深地注入佛山當地百姓的血脈。而在景德鎮,世世代代的陶瓷工匠不問今朝誰家之天下,不關心市場而只關心工藝,麻木於土地上非自然氣候的起伏,缺鷹隼一樣敏銳於窯膛里火焰顏色絲絲毫毫的變幻。

景德鎮在工藝上所表現的「一瓷成品,萬瓷盡碎」的王者氣度、皇家風範外,它在考古文物上的獨特價值,更是國內其他的陶瓷生產城市所望塵莫及。它所包含的原料產地、水運碼頭、工種工序、作坊窯房、商鋪民居、墟池衙署、行規民俗等,依託於自然山水,滲透於社會經濟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稱人類與自然、手工與性靈完善融合的典範,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崑崙之巍巍,是皇家評出來的嗎?長江之湯湯,是不甘寂寞者的唾沫堆出來的嗎?

是的,在經濟總量、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主要指標如煙火一樣在中國大地上隆隆炸響之時,哪天空上絢麗繽紛的光芒,不但讓官員們齊刷刷地仰而視之,也極大地攪亂了平民百姓的視線。如果景德鎮順其大勢,徹底將手工業交出去,取而代之以高大、連片的廠房,流水線歡快卻靜謐的自控車間,那麼粗壯的歲月之根將猛然斷裂,童賓、唐英之魂再也找不到回歸之路。

====================================================================

我的回答只是拋磚引玉,這座偉大的城市值得我用一生來探索、汲取它的文化精神和養分。另外,不僅是高鐵即將通車,像陶溪川這樣的集現代服務業和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於一體的重點項目的落成之後,可以預見「景漂」的大規模到來。景德鎮將由一座工藝美術之城轉型為再無爭議的藝術之都。

原答:沒有高鐵動車不幸福。。。

古時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與水道漕運密不可分。如今的景德鎮交通閉塞(指最方便的鐵道交通),實在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大掣肘。城市建設效率低下,市區有村鎮風貌,郊區陶院附近規劃混亂,無法形成規範的大學經濟區。所以發展狀況沒有數據上那麼漂亮。希望高鐵通車後能有促進作用。


作為一個在景德鎮長到二十歲離開,又學了些經濟學皮毛的景德鎮人,還是能夠說說自己對景德鎮發展看法的。

首先,景德鎮的經濟發展並沒有眼睛看到的那麼差,畢竟景德鎮作為一個人口只有一百來萬的地級市,且城市人口不足百萬,而2015年的GDP總量官方估計在700億上下,人均下來已經很可觀了。

當然,對於一個如景德鎮這樣盛名的城市來說,目前的城市面貌和經濟實力,確實感覺讓人有所失望。

景德鎮作為一個以陶瓷為依託的古老城市,陶瓷業只貢獻了300多億的GDP(河南辣條一年都賣出300多億o(╯□╰)o),實在是讓人大失所望。雖然,強如佛山這樣的工業陶瓷強市,陶瓷產業的GDP也才800多億,但也說明了景德鎮陶瓷產業的成長空間依然巨大。

景德鎮曾經的輝煌是一種歷史綜合因素的成就,北方戰亂的人口和技術南移,依託昌江和鄱陽湖及九江漕運便利的交通輸出優勢,本地優質量足的瓷土資源等等,缺一不可。

49年後,依託新中國工業化的進程,景德鎮逐漸整合出了依託十大瓷廠技術和產品分工的規模化陶瓷產業布局,也在新中國發展期的創匯上,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但,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景德鎮陶瓷在新中國初期不斷摸索和積累出來的陶瓷產業布局和優勢瞬間瓦解(這個話題可以另起長篇探討)。雖然,從經濟的發展需求和結果看,這一過程是正確的,但是否有更符合景德鎮陶瓷產業自身規律的執行步驟,確實可以商榷。這樣的瓦解,雖然喪失了現代工業化的諸多優勢,導致景德鎮陶瓷產業在現在都缺乏有實力的品牌,卻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景德鎮經濟的活力和生產力,至少從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可以明顯感觸。從知世的80年代到出走的2000年後,這20年,我的感受就是在高中之前,景德鎮的發展可以用十年如一日來形容,一種停滯的狀態。而後,隨著國企改制的完成,景德鎮迎來了城市發展的大躍進,在我讀大學時期,每次回景德鎮都感覺城市在變化,消費成本在增加。但,也就是在此時,自己明顯感受到景德鎮交通資源發展的滯後和約束。直到婺源高鐵之前,景德鎮和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聯繫都需要20小時左右的火車車程,而且班次(呵呵,痛苦臉)。

以前,景德鎮的交通資源並不落後於周邊,作為一個城市規模在國內只能算5線的地域來說,有民用機場,有通往北京、上海和珠三角的火車,簡直不要太幸福!但,08年之後,全國的交通資源迅速升級,城市群依靠高鐵動車等高速鐵路技術,形成了優勢互助,資源互補,高頻人口和物資流通的區域經濟優勢,景德鎮卻被無情的遺棄了(大江西自己也無奈臉一副)。

不過,隨著08年後國內經濟發展轉型內需和三產,景德鎮迎來了改開後最給力的經濟發展,瓷器不要太好賣。也正由此開始,景德鎮人和關注景德鎮的人才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景德鎮的城市形象和經濟發展上。開始,覺得景德鎮的城市面貌和資源配套與景德鎮的名氣、實力和潛力不匹配,甚至拖後腿。

也就在剛剛想花錢打扮自己的時候,政策風向又變了,新老大提倡勤fan儉fu節chang約lian,瓷器又賣不出去了、了、了…o(╯□╰)o。這時,不論是政府還是景德鎮人,誰還有心情去搞面子問題(O_O)?賺到錢的,也不搞生產和升級了,拿錢好hua好tian過jiu日di子去了,沒賺到錢的,繼續苦逼賺錢,想啥地主家的大小姐,做夢呢…所以,這幾年經濟發展又停滯了,城市形象又顧不上了,人才培養和吸引又放下了…

景德鎮在歷史上的發展,是依靠吸引八方人才所鑄就的。但,現在交通閉塞,經濟停滯導致對優秀人才極度缺乏吸引力,也就只能吸引吸引賺辛苦錢的人口了,這些人比景德鎮早期定居人口更不關心城市的持續發展和形象,所以,就讓人更覺景德鎮經濟發展滯後,城市面貌糟糕。

只有體面人才想體面事,飯都吃不飽,誰管衣服好不好看,未來美不美好?


景德鎮千年制瓷歷史的底蘊還是在的,縱使它現在存在著種種的問題和弊端,但那並不僅僅是景德鎮自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當今社會大環境使得景德鎮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

總體來看,景德鎮目前仍然是中國乃是世界上最具有製作瓷器天賦的地方。在景德鎮,以陶和瓷為載體,通過各種技法你可以做成任何你想要做的東西。就目前景德鎮的制瓷品種來說,涵蓋各個領域的陶瓷製品都在不斷的生產著。從古至今,景德鎮一直都是匠從四方來,器成天下走。景德鎮就像一個集大成者,在陶瓷製作的領域內一直都扮演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經濟上來看,景德鎮目前處於三四線城市行列,現代化發展滯後,甚至景德鎮當地居民的文化思想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跟景德鎮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景德鎮地處江西省北部,屬於丘陵地貌,交通不便,自然資源不算豐富,又不是國家重點發展對象,自然被沿海發達城市甩出幾條街的距離。就我來景德鎮讀書四年來,甚至都感受到什麼大的變化,祖國每年近8%的經濟增長,估計景德鎮是拖後腿的典型了吧。


要致富,先修路


作為一個景德鎮人,雖然我家和親戚家做陶瓷,但是就我自己本身而言並不感興趣,所以沒有過多去問過。

不過說到景德鎮經濟,16年之前發展的其實並不怎麼迅速,和景德鎮的地理位置已經交通不便利也有一定的關係,但你也不能說景德鎮經濟差,工資依舊不怎麼高但是有增長,有錢的還是有錢,消費水平其實快和外面一二線城市持平了。

外面來的人看的大多數印象就是景德鎮遍地是陶瓷,其實對於生活在景德鎮的人來說,用我媽的話來講就是景德鎮的經濟不是沒有發展,只是發展的沒有外面那麼快而已。


我覺得我還是可以發言的,我太爺爺輩就是景德鎮人,我也土生土長二十歲了,我覺得景德鎮沒有遇到一個好領導,好多人把景德鎮當跳板,過渡,沒有好好治理景德鎮,而且景德鎮貪污腐敗嚴重。反正很多事,導致今天景德鎮不理想。有原因的。


景德鎮往後二十年不再想辦法提升經濟開源,年輕人是在景德鎮留不住的,景德鎮的年輕人口減少,逐步的會對本地很多產業的消費減低,從而減低商業活躍性,逐步形成惡性循環。


做為戶籍是景德管的,我說一下沒有交通就沒有發展,要致富先修路,尤其是鐵路


說起景德鎮,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瓷器,其實隨著景德鎮的發展,景德鎮在其它方面的發展也不錯,如果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自到景德鎮感受一下,你會發現和你印象當中的不一樣。


08年來景德鎮,老家是山東內陸的某三線小城,剛來的時候感覺城市差不多,但是現在,老家的市容市貌,經濟發展水平已經甩了景德鎮一條街。


推薦閱讀:

景德鎮瓷器的工藝現在到了什麼程度?能達到宋代五大官窯的燒制技術嗎?明朝以來的工藝傳承下來了嗎?
為什麼景德鎮都是地級市了不叫景德市非叫景德鎮市?
景德鎮陶瓷和德化陶瓷有什麼優缺點?
有哪些建議給初到景德鎮的知友?

TAG:經濟 | 景德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