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性 發散型能力?

覺得自身很缺乏這種能力,可以通過何種鍛煉方法,讀哪些書能有所啟發,循序漸進地有所進步。


1. 類比。就是把兩樣事物在某一方面聯繫起來的能力。

2. 「聯想」。這次你要學會一次抽出一串本體喻體本體喻體的鏈子。

3. 重複以上兩步,(如果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或者熟能生巧的老道理是對的話),由於髓磷脂包裹了經常使用的神經迴路,如此可以鞏固並加快前兩個行為。

4. 現在你可以發散性聯想了。

5. 組合。就像人和馬組合在一起可以是人馬,學習把幾養事物組合在一起。

6. 拆分。將人馬拆開來,同時可以將複雜的帶有比喻色彩的事物拆分成組成原件。

7. 重組。結合以上兩步。

8. 變形。綜合以上技巧。

ps:本人的這套經驗有個問題就是,其前提是腦子裡的概念要多,知識要多。因為沒有原材料,是不能訓練創造力的。


題主,我苦口婆心地勸你,能夠專註在做好一件事情上,比思維發散更重要啊!

我的一個月就因為想太廣泛 工作量抵別人兩個月,一個學期才三個月啊,生生把自己逼得半夜拔毛。沒辦法,一定時間內要出結果的。

如果要做的事情沒有deadline就發散吧,私信我,給個單詞我給你一個故事。中學那個二十個詞選三個造一段話,我都做成全部選中,看到大家驚呆才發現不是這麼玩兒的。怪不得我那段時間語文課下課的時候手酸。

對了,我唯一做過的練習,應該就是看阿凡提的故事了。我是認真的


一、儲備自己的知識,不斷地閱讀。

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與受眾群有關的知識,一種是靠平時累積的知識

二、消化知識,吸收成為自己的見解。

三、當腦中一片混亂,想不出東西時, 讓自己休息,放鬆自己的腦子。

四、每天早上起來,晚上睡覺時,把事情想一遍,讓潛意識慢慢在腦中發酵。

五、實踐,把剛剛現出來的或靈光一現的想法付諸行動,在實踐中進行修正。


本人對於這方面不是很專業,但就談談在兩年國外藝術學院里學到的東西吧。

也許談不上培養創新性,但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一種另外看待事物的方式。

在預科學習時,印象很深刻的是一種叫「視覺化」的方法。可以兩個人或以上做個遊戲,一個人選擇一個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一定是完整的,比如「一個被咬過的三明治」,而另外的人聽從這個人的描述來畫出物體。描述的時候要迴避太過具體的和接近原物體的描繪,僅僅從形狀、線條來描述,描述的時候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立體的,或僅僅一個角度的平面。比如一個面來看,一個直角和封閉直角的浪紋就有了一個咬過的三明治的輪廓。想要更立體點便可與浪紋平行再畫兩條浪紋,並在平行的浪紋線之間畫些圓圈和方塊,就像夾層的食物。而且越多的人參與會得到更多不同的想法。大多數具有認知的人在識別事物的時候都會把事物聯想到其功能上,而通過視覺化的形狀練習,可以一定上提供很多不同的想法


我常常給自己出一些類似這種問題以鍛煉讓自己考慮問題更加全面,比如「請人吃飯要考慮哪些方面?」、「請一個明星代言產品要考慮哪些方面?」、「發送一封郵件要考慮哪些方面?」、「買一件大物之前要考慮哪些方面?」、「給人提問要考慮哪些方面?」……等等

題主想鍛煉創新性和發散型能力不妨先從考慮問題全面方向入手 :D


如果在以前,我覺得這個問題很虛,無解。在《快公司》工作了兩年多後,我們都在嘗試想辦法找到答案的入口。有些書推薦看看,都是這一兩年出的:《創新十型》——將創新劃分為十個類型,試圖對創新進行量化分析;《偉大創意是如何誕生的》——從進化論說起,從生物學角度來探討;《創造力》、《創新自信力》、《富足》、《需求》,這幾本書都可以開啟思路。當然,書只是輔助的,還是需要自己的感悟。


推薦閱讀:

拉勾上崗位的真實度有多少?
我學的景觀設計,明年畢業,現在面臨找工作了,女生做這行真的會很累嗎,我要不要轉行,轉行的話做什麼呢?
畢業找工作好迷茫?
北京的航天院所的待遇和碩士生的發展,具體是如何地?
求職,畢業的人很迷茫啊?

TAG:創新 | 心理學 | 求職 | 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