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九劍與辟邪劍法誰厲害?
個人覺得獨孤九劍厲害點。
李連杰的《霍元甲》里說過,武功無高低,人才有強弱。
因為武功需要人作為載體來實現,然而世界上並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人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同一種武功,也會因為修鍊的人悟性、天賦、資質(貌似這仨是同義詞)以及修鍊時間、熟練度的不同而有高低。更何況這種高低是以比武來體現的,而比武就會存在其他的外因干擾,就好像打球的時候你喜歡的妹子路過你就會腎上腺素激增猛打猛灌,然而並不能代表你的一貫水平。除非是絕對的優勢,比如同使華山劍法,掌門岳不群肯定比弟子陸大有強,這樣難道能說華山劍法贏了華山劍法嗎?然而並不能...同樣,令狐沖打不過東方不敗,只能說東方贏了令狐,也不是葵花贏了獨孤。讓沒學幾天的岳不群和練了幾十年的風清揚,前者肯定也打不過後者。同樣,早期令狐沖打不過田伯光,學了幾天獨孤九劍就分分鐘讓他跪了,這樣能說成是華山劍法不如老田的快刀,老田的快刀不如獨孤九劍么?當然不能,因為同樣使華山劍法的岳不群肯定能擊敗田伯光。那就是快刀不如華山劍法咯?也許田伯光還有個武功比岳不群高的師父呢?那一定是田伯光武功沒練到家了!那就讓兩個武功都練到家的人來比咯!然而怎麼樣算練到家呢?華山掌門就是當世華山劍法的最高者,然而一定是把武功練到家的人么?史火龍還是倚天里唯一會降龍十八掌的人,然而他都沒學到第十八掌,更別說練到家。那叫喬峰或者郭靖來?別扯了...跨書比分分鐘被噴成渣渣...
但是武功之間真的不分強弱么?那為什麼令狐沖練了十幾年華山劍法也打不過田伯光,練了幾天獨孤九劍就讓他跪了呢?你華山劍法練出大天也掄不過獨孤九劍啊~難道不能說獨孤九劍比華山劍法強?!既然能讓華山劍法和獨孤九劍比出高下,為什麼獨孤九劍和葵花寶典不能比出高下?!寫著寫著把自己逼死的人可有人見過...這樣看來只能把獨孤九劍和葵花寶典歸為一個等級,都是最高級別的劍法,練了能讓人迅速提升戰力的神奇武功。所以寫了一大灘最後說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觀點,也真是醉了...最後想說的是,最高級別的武功也好高手也好,一般都是難分高下的。金庸在N年前陝西衛視搞的一個真人「華山論劍」的訪談節目里採訪過金庸(是真的把金老請到華山頂上去訪談也是贏了!),金庸當時說的是《射鵰》里五絕武功其實是不分高下的,王重陽之所以會贏,其實是因為他不存私心,為的是結束爭奪《九陰真經》的紛爭,所以贏了比武。(換句話就是為了劇情而為之)所以我們姑且認為,一切輸贏都是以為了劇情服務為目的的耍流氓!以上...謝邀
天下每一套武功,都是一個問題。
出招人起手式就是一個大字:問。
這一下也許還足夠禮貌,但下一招你就不會這麼想了,等著你的將是要你命3000。
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神龍擺尾,黑龍掏心,白龍亮翅,龍馬精神,龍的傳人。
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毒。這些招式都是題目里的限定條件,讓你束手束腳,無法施展,最終目的是將你置之死地。
但是接招人不會坐以待斃,他上手就是自己的保命絕招:
解。
不要以為這樣就完了,解題人同時也是出題人。雙方互相考量,解不出對方的題,死路一條。
接招人開始解題同時出題:我是蓉兒,你敢打我,告訴我爹,還有師父,回家磕頭,跪搓衣板,敢不敢了。
比試完畢,解題人勝。
幾乎每道題都有解答,不,甚至不需要解答,在我解出對方題之前,出題把他難死就好了。
但有一道題例外,出題人無往不利。他是武術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存在。那就是葵花寶典,以及他的考卷,辟邪劍譜。
每個人都想研究,研究透了自己就是武術界大牛,出題難倒一片人。
有人曾經見過出題人的風采,他旋轉,跳躍,閉著眼。
他的速度極快,甚至沒人能看清題目。
他在出題的同時還不忘展示自己的絕代英姿,彷彿在說:你解呀,你解呀,你解呀。
沒人解得出,就算開卷,就算允許考場多人討論也沒招。題目角度偏,限定條件刁鑽,關鍵是解題時間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沒等看清題目,人就死了。
人們都絕望了,沒人再敢解。但相反,更多的人想拿到這道題的秘籍,想去給別人出題。
但秘籍不好拿,天下只有紫禁城出版社,華山複印社,福威盜版社三家有孤本,紫禁城那一本還被燒了。
剩下兩本成了天下眼紅的寶貝,所有不再想著解,只想握住出題的權柄,挾制天下。
但有一個少年解出來了!
是他,是他,就是他。
不是哪吒。
他靠的是天下第一解題秘籍,「獨孤九劍」。
獨孤九劍,是天下學生的反抗,總結出的解所有題的無上法則,無論你出什麼題,都能解開。而且遇強則強。
哥德巴赫猜想也不在話下。
但是人們很奇怪,為什麼第一難題辟邪劍譜有人搶,獨孤九劍沒有人搶。
那可是天下第一解題利器,有了他,清華北大不在話下,哈佛牛頓稍遜風騷,一代星艦企業號,只知開船四處跑啊。
為什麼?
天下人發出沉痛的一問。
最終人們才發現問題所在,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是出版過的,而獨孤九劍,是口口相傳。
一次只傳一人。
選拔機制是什麼?
運氣。
所有人都絕望了,通往山頂的路是一條死路,需要有人帶你飛才行。
「你看,那人笑的好開心。」
「呸,渣男!」
「你怎麼知道他是渣男?」
「因為他爹就姓查。」看你怎麼理解厲害二字了。
純粹地從技術角度,局限在招式上,或者局限在速度上,這兩種劍法都會有不同的優勢,獨孤九劍強在沒有招式的劍招,辟邪強在形如鬼魅的速度。誰練得好,誰就更強。
但練劍最終會脫離招式或速度的技術性範疇。獨孤九劍是隱者之劍,辟邪劍法是變態之劍。如果劍的作用是殺戮和爭奪,變態的辟邪占強;如果練劍是為了提高人生境界,當然是獨孤九劍強。不過辟邪的上限不高,而獨孤九劍的上限則不一樣,讓練到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的層次,天地萬物,何處不是利劍?那麼獨孤九劍便是無敵了。
首先辟邪與葵花源出一系, 金庸回答過這個問題,說「我想是獨孤九劍會勝。」我則認為金庸這樣說並不是指九劍比辟邪厲害,而是在境界上九劍有更深的學問,使九劍的人代表正義俠義,使辟邪的人心思不凈,願意自宮練劍,除非是為國為民而迫不得已,不然都是心思不正卻極細膩之人,也就是心機重,這裡不得不提的是前朝太監,太監是宮中之人,官場中的爭鬥是很可怕的,所以太監心機重,東方不敗能篡位,也是有極重的心機的,岳不群不用多說,我認為他是最適合練辟邪的人,林平之年紀雖輕,卻能忍氣吞聲,他可以說是笑傲江湖中最能隱忍的人,本來是正義感很強的人,漸漸扭曲了。葵花和辟邪源出一系,可以看出這四人的共同點便在於心思上。 金庸的意思是,邪不勝正。
拿下棋為例。
辟邪劍法就是從開局開始有一整套固定的定式,當然,每一步棋中也有很多變化,但變化不論多少,整一套棋法是固定的。它攻勢凌厲。它步步逼人。它讓一般的棋手不能理解,百思不得其解,覺得魅力無窮。余滄海圍棋五段。小林子業餘一段。但小林子一下子背下了這一整套定式之後,俯瞰余滄海的每一步棋,都淺陋無比,隨意秒殺。余滄海大汗淋漓。但招式只有這些,小林子必須在多少步以內逼迫對手投子。不然,得把中盤之後的招式再打一遍。可能就尷尬了。在棋招上,如果是圍棋,可能整體布局還有一種美感。所以小林子看隔壁榻榻米上令狐沖的棋局,會笑道:這種亂七八糟的擺法,跟我們林家的辟邪棋法怎麼能比?
獨孤九劍呢,基本思路沒有什麼定式。拿象棋來說,第一步我甚至可以把邊卒挺出去。拿圍棋而言,星、三三、天元。或者即使走當頭炮,即使走韓國流中國流,我也是隨隨便便,見招拆招,並不拘泥於國手們已有的定式。但從風清揚教授令狐沖的過程來看,也確實還是有那麼一些複雜的需要背誦的基本招式。比如某一步棋一旦出手,可以吃一大片子,可以連捉對方兩個棋(岳王廟之戰)。但全部學會之後,必須記得而又忘記這些招式。即,並不只依賴這些招式。
在下每步棋的時候,因為對手不管怎麼下,都有破綻,於是獨孤九劍哦不獨孤九棋就是要和對手搶攻。比如它下一步要吃你的子,下下步將你的軍,你忽略它,或者借力用力,或者圍魏救趙,總之,下出一步針對對手破綻的棋,並反過來獲得先手,讓對手回防。藉此甚至可以解除自己的被吃、被將軍的局面。
跟越來越多的國手們過招,過招越多,越能體會到各種下法情況下,該怎麼佔先手,反佔先手,怎麼在各種情況下,步步將軍對方、叫吃對方。但如果對方是很老練的本身就是九段、九段以上的高手,那麼,對方用辟邪棋法,則不成熟的獨孤九棋,會落敗。因為找不到什麼可以攻擊、叫吃、將軍的地方,也很難製造搶攻局面。
辟邪棋法貴在本身精妙無比,又須時間磨練,以求越來越熟練。林遠圖、東方不敗如此。
獨孤棋法則要參悟,則要實戰來養棋路,則要不斷和高手過招,越練越精妙。風太師叔、令狐沖皆如是。
不知道這麼比對不對。
自己高中時,琢磨《笑傲江湖》這兩種劍法,在課間和人下象棋消遣時,曾嘗試那種盡量步步緊逼的打法。因為對手本身也弱,倒也有趣。後來下棋,確實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不斷搶攻,孤注一擲的打法。
見笑。
葵花寶典(辟邪劍法)和獨孤九劍相較何者強?(蔡子正)
金庸:我想應該是獨孤九劍會贏吧! ——金庸百問
金庸圖書館--金庸新新聞
居然有人問這樣無聊的問題,偏偏恰巧也有我這樣無聊的人,曾專門想過這樣的問題。
貼一下我以前發表在ac評論區的兩篇文章吧。
一、獨孤九劍分析武俠小說作家之中,我只讀金庸。前些日子又將金庸的《笑傲江湖》重新讀了一遍。
說到《笑傲江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功,一是獨孤九劍,二是葵花寶典。 本文不說別的,只說獨孤九劍。 在金庸的武學體系眾多武功之中,獨孤九劍不但躋身第一流武學之列,而且即便在這第一集團中,也隱然有鶴立雞群之勢。我所謂的鶴立雞群,倒並非說獨孤九劍就一定比其他武功厲害,只是就其在讀者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而言(討論哪門武功比哪門武功厲害,不是我關心的問題,而且我認為這種問題簡直有點無聊了)。 金庸的筆下的武功都是有氣質的,降龍十八掌剛猛樸實,一招一式,以實力為後盾,簡樸直接,不玩虛的,不玩花樣。一個詞:剛正 九陰真經名聲雖隆,其實面目十分模糊,原因無他,只知厲害,但沒有特點。練了之後只知會很厲害,但似乎只是輔助性質,成不得主角 葵花寶典/僻邪劍法,劍法上似乎精妙有限,特點唯在一個快字。這門武功,一個字概括之:邪。 邪就邪在,它與金庸武學體系中其他武功都極為不同。金庸武學體系中的其他武功威力的來源有幾種,一是源於其威力(與前一個「威力」意義不同),例如降龍十八掌,剛猛無比,簡簡單單一掌過去就打得你受不了;再例如六脈神劍,凌厲異常,段譽的拳腳是不入流的,但六脈神劍威力實在太大,只用簡簡單單一路商陽劍法,就把慕容復打得狼狽不堪,任何精妙的招數都不頂用。第二種威力來源是招式的精妙,不須多說,獨孤九劍,天山折梅手便屬這一類。還有一種威力來源,是奇,但如果是拳腳招數之奇,一般也是不入流的,只能一時趁人不備攻敵一個措手不及,終究不是真正的實力,但如是內功和力道運用之奇,則又不同,乾坤大挪移,斗轉星移,北溟神功,吸星大法,七傷拳屬此類。唯有葵花寶典/僻邪劍法矯然不群,其威力來源,一不在內功,二不在外功招數,唯在一個快字。論內功修為,東方不敗其實不一定高於任我行,論招數的精妙,僻邪劍法在不快的情況下其實很一般,林震南學的就是不快的僻邪劍法,結果被區區青城派慘虐,三流實力。所以你可知余滄海敗在林平之手下之時內心有多不服氣:這小子論內功微不足道,論劍法也一般般,可是就因為太快了,竟然一下子被他制住,感覺好像是空有一身武功,碰上他便無所用地一樣。邪,太邪了!(更重要的是要自宮)獨孤九劍的氣質?精巧,鋒芒畢露,空靈。精巧又空靈,是不一般的,金庸筆下精巧的武功很多,但都透著一股匠氣,招數雖精妙,但終究被「招數」給限制死了,好像機器人畫畫,畫得再好,終究不是藝術。但獨孤九劍因一個「無招勝有招」而具有了空靈氣質,所有的拘束限制,一下子都消失了,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廣闊的天地(無招本不屬獨孤九劍,但其實已經分不開了)。 我喜歡獨孤九劍,卻只喜歡它的名字,「獨孤九劍」好聽上口,就名字而言,很屌,其他的嘛……我認為金庸的所有一流武功之中,獨孤九劍是很失敗的。其失敗有二,一是金庸對其表述之混亂令人疑惑,二中其哲學內涵之偏誤與困難 獨孤九劍第一個令人費解之處是其九劍之劃分,分別是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箭式,破掌式,破氣式。竟然是主要根據兵器種類來劃分的!而且劃分得十分奇怪,專門為刀和劍兩種兵器各創立了一式,但卻將槍、棍、戟、狼牙棒、方便鏟等所有長兵器歸為一類(破槍式),又將鋼鞭、鐧、點穴橛、拐子、甚至匕首、板斧、鐵牌、八角槌各種除了長度以外幾乎沒有相同之處的兵器歸為一類(破鞭式)!拳法掌法腳法指法又盡歸為一類(破掌式)。難道刀與劍之間的區別竟然會大於拳與腳,匕首與板斧,鐵鏈與漁網之間的區別嗎?簡直太奇怪了! 天下兵器何其之多,金庸卻妄圖將之全部歸為7類(除開總訣式與破氣式),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結果也就不奇怪了。萬法不離其宗,既然鋼鞭、鐧、點穴橛、拐子、匕首、板斧、鐵牌、八角槌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有其「宗」而能歸為一類,那麼憑什麼不能認為天下所有兵器武學都有其萬變不離之「宗」,因而可以總歸為一式,何必七式?因此本就不該以兵器之不同而去劃分九劍。獨孤九劍之九劍劃法之奇怪,簡直像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強為拼湊出九劍而為之。 令人費解處其二,有招無招?雖然風清揚老把無招勝有招掛在嘴上,但根據小說內容,無招的境界其實不屬於獨孤九劍,獨孤九劍其實是有招的,一劍一式,變化極其繁複。說回「無招」,金庸對於「無招」的說法十分令人費解,我至今也沒有完全搞明白。我們來看原文對「無招」的說法: ------------------------------------------------------------------------------- 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 「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這種說法十分奇怪,因為按照這種說法逆推,一個人學過武功,你只要知道他的劍法,反而能知道他下一劍刺哪裡了,於是招式變成了一種完全機械的東西,你學了我這套劍法,連你劍出何處都會被限定死。但這是金庸小說一個很基本的設定,我們將之接受下來就是了。那麼換一種角度,那個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在金庸看來是無招,為什麼不可以看成是有招呢?我完成可以將之看成一門我從未看過的劍法,或者,當我遇見有人使一套我從未見過的劍法時,我既不知這套劍法,自然也就無從猜測他下一劍要出何招,因此他的劍法對於我而言也等同於無招。不是這樣嗎?如此的話,那麼對方的劍法是有招還是無招,難道區別只在於我認不認識?難道有招無招的定義根本是個純然主觀的東西?這很荒謬。……或者我們換一種猜想,是不是天下所有劍法中,都有某種規律,有招與無招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你在揮劍時是否遵循這套規律,一個普通人出劍因不合這套規律,因此是無招,亂來的,不可豫測,學武之人出劍必合其法度,不離這套規律,因而有跡可循。那麼這套規律究竟是什麼呢?很顯然,這套規律就是武學常理。什麼是武學常理?武學常理有什麼用?很顯然,武學常理是長期鬥毆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規律,不遵守這些規律的結果,就是更容易被別人打趴下。那麼無招的境界是不遵從這些武學常理,卻反而更有優勢?這從邏輯上無法自洽。再者,你出劍次次故意搞得不合規律,讓別人意料不及無從猜測,是不是根本就是前面說過的「奇招」啊,奇招之所有是奇招,就是因為它總是從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招,可是前面也說了,在金庸的武學體系中,奇招的地位是極低的,似乎並不比下三濫招式地位高多少,通常都是些武功不高的龍套,實力太低又必須讓他們給主角製造點麻煩,因此就讓他們出些奇招,就好像儀琳她媽啞婆婆,忽然之間大發奇威將好多高手都制服了,但按理她又不應該有那麼高的武功,為了給這種不合理一個合理的理由,於是就賦予了啞婆婆一身奇招怪招。說到金庸筆下地位最高的奇招,當屬凌波微步了,但即便是凌波微步,終究也是逃跑的功夫。總而言之,奇招不能成為真正的實力來源。 我們再來看令狐沖藥王廟對陣封不平一戰: --------------------------------------------------------------------------------- (令狐沖)待得突然間想到風清揚所說「以無招破有招」的要決,輕吁一口長氣,斜斜刺出一劍,這一劍不屬於任何招數,甚至也不是獨孤九劍中「破劍式」的劍法,出劍全然無力,但劍尖歪斜,連自己也不知指向何方。 ------------------------------------------------------------------------------------ 這種描述是很奇怪的,令狐沖「斜斜刺出一劍,這一劍不屬於任何招數」「出劍全然無力,但劍尖歪斜,連自己也不知指向何方」這一劍看來似乎沒有什麼威力,除了一個「不屬於任何招數」之外,沒有什麼特點,但「不屬於任何招數」不能成為這一劍的威力所在。無招不可破,但他這一劍只是斜斜一刺罷了,隨便將之格開碰開也就是了,有何難處?這叫不叫破?難道他是無招,我就連他的劍也碰不到,格不開,擋不住了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庸不得不在後面補充道「劍尖歪斜,連自己也不知指向何方」。終於是將這一劍的本質從「無招」偷換成了「指向不定,不可捉摸」。「不可捉摸」不一定是無招,是很普通的劍法招式罷了,小龍女似乎有招「分花拂柳」什麼的,劍尖嗡嗡亂顫,也是不知刺向哪邊,還有好多例子,茲不列舉。 因此,在整個看小說的過程中,我一直都無法確切理解金庸所謂的無招是什麼意思,很顯然金庸自己也沒有想得太明白。 「無」對於中國人是極有魅力的一個哲學概念,無的境界自然是要比有高,無招勝有招,每每念及,都難免令人讚歎一番。只是金庸對於無的理解似乎有些流於表面了。什麼是無?無是對於有的否定,卻不是什麼都沒有,其內在不是空虛的,相反,無的內在是充實的。如前所述,你硬要說我出這一劍是有招,你那一劍就是無招,這種分法極為勉強模糊,憑什麼一個武學高手一劍向敵人腰間橫削就是一招「玉帶圍腰」,一個不會武功的攔腰一招,就是無招呢?從廣義上說,一刺一劈,不管多奇多怪,總是一招,除非你不出手,才能真正說自己是無招。因此,這種內在空虛的所謂「無招」從邏輯上就不能成立。真正的「無招」只能是另一種理解:無不是虛無,而是無限。黑格爾說過,無限是對「有」的否定。無限也是無,而且是充實的無。回到劍法上來說,要說這一招是無招那一招是有招,邏輯上不可能,出手便是招。因此,無招只能從劍法的總體上才能得到把握:你使的是華山劍法,華山劍法有許多招式,看似殊相,但其實內在有一以貫之的東西,這就是劍意,不管我的招式如何變化,但劍意不離。太極拳不管招式如何變化,但「以柔克剛,後發先至,四兩撥千斤」的宗旨不會變,這是其拳意。真正的無招,是連這些劍意也無了,達到了真正的無所不可,隨心應手之境界,脫離了一切束縛,內在達到了無限之可能性(無),但一出手,總歸是要轉化為有招的(無生有)。真正的無只是一種可能性,必須要轉化為有才有達成其目的,落實到實處。因此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是有,有是分化的,而無是一,無是無限的可能,這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是一,「一」終究是無所作為,所以要分化為二,分化為三,分化為千千萬萬的有。無招只是我劍法中隱含的狀態,而不能是我出手時的實際狀態。這是有無相生的內在真意,無不能獨存。金庸對於無的理解顯然不得要領。 破綻,有攻無守 獨孤九劍,破盡天下一切刀法劍法拳法掌法腿法……無所不破!天下武學何其廣博,彼此間又何其不同,豈能被你一套劍法就破盡的?金庸說獨孤九劍每劍雖只一式,但變化極其繁複,可不管如何繁複,終究不可能應對世間一切武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庸在對於獨孤九劍的描述中,除了風清揚傳令狐沖劍法時說過獨孤九劍的繁複外,其後在對於令狐沖獨孤九劍的描述中極少再提及其繁複二字,不但極少提及獨孤九劍繁複,而且將之寫得好像十分簡截單純,完全走了相反的路子。因此,其實真正寫出來的獨孤九劍好像是極簡的,要以這極簡的劍法去破盡天下武學,只能有所針對,因此最後落實在「破綻」二字。天下武學不管如何不同,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破綻。獨孤九劍針對的就是破綻。如果不這樣寫,硬要說獨孤九劍能破盡天下一切武學,就難以令人信服了。因此令狐沖學了九劍後開的最大一個外掛就是——最擅長看別人劍法中的破綻。瞧出了破綻,接下來就簡單了,隨隨便便朝他破綻一指,就逼得他無計可施。因此金庸可以自信地說出獨孤九劍另一人令人駭異的特點——有進無退,有攻無守。我不必守,劍劍都是攻招,每出一劍都攻向你破綻,逼得你不得不回守,因此和對獨孤九劍對決的人是極其憋屈的,你只有全力招架的份,一招也攻不了。因此我們也理解了為什麼獨孤九劍寫出來是好像是極簡的,因為一劍就指人破綻,什麼變化後著完全用不上。只到後面與岳不君決鬥時,才重又提及獨孤九劍的繁來。 有進無退,有攻無守,說來十分迷人,但其內在是要冒極大風險的,因為,只要敵人有餘豁騰出手來攻出一招,這一招不管如何笨拙無力,不管如何粗淺簡陋,令狐沖都會完蛋,因為他根本連一點防守都沒有。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出獨孤九劍的最大剋星——不錯,正是僻邪劍法。因為僻邪劍法太快了,雖然到處是破綻,但是所有破綻都是一閃而過,你令狐沖才剛看出來,還沒出手,人家的破綻已經過去了。這時候你隨便攻出一劍,這一劍既不是指向別人破綻,那麼也就不具有逼得對手非回劍守御不可的能耐。因此,下一刻,你令狐沖已經死了,因為人家一定在這瞬息間向你連攻了好幾招,而你是全無防守的。 可是我們來看令狐沖與岳不群最後一場真正的劍法較量: --------------------------------------------------------------- 斗到一百五十六招後,令狐衝出劍已毫不思索,而以岳不群劍招之快,令狐沖亦全無思索之餘地。林家辟邪劍法雖然號稱七十二招,但每一招各有數十著變化,一經推衍,變化繁複之極。倘若換作旁人,縱不頭暈眼花,也必為這萬花筒一般的劍法所迷,無所措手,但令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全無招數可言,隨敵招之來而自然應接。敵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敵招有千招萬招,他也有千招萬招。然在岳不群眼中看來,對方劍法之繁,更遠勝於己,只怕再斗三日三夜,也仍有新招出來…… 此刻堪堪與岳不群斗到將近二百招,只見他一劍揮來,右腋下露出了破綻。岳不群這一招先前已經使過,本來以他劍招變化之複雜,在二百招內不該重複,但畢竟重複了一次,數招之後,岳不群長劍橫削,左腰間露出破綻,這一指又是重複使出。陡然之間,令狐衝心中靈光連閃:「他這辟邪劍法於極快之際,破綻便不成其為破綻。然而劍招中雖無破綻,劍法中 的破綻卻終於給我找到了。這破綻便是劍招不免重複。」…… 又斗得三十餘招後,只見岳不群左手前指,右手一縮,令狐沖知道他那一招要第三次使出。……(令狐沖)一見他這一招又將使出,立即長劍一送,看準了對方右腋,斜斜刺去,劍尖所指,正是這一招破綻所在。那正是料敵機先、制敵之慮。岳不群這一招雖快,但令狐沖一劍搶了在頭裡,辟邪劍法尚未變招,對方劍招已刺到腋下,擋無可擋,避無可避,岳不群一聲尖叫,聲音中充滿了又驚又怒,又是絕望之意。 --------------------------------------------------------------- 令狐沖一直和岳不群鬥了兩百餘招才總算撞到了他劍法中的一個破綻,將他打敗,也就是說在先前的二百餘招中,令狐沖一招也沒有指中嶽不群的破綻!但他竟然以這種有攻無守的打法與岳不群拆了兩百餘招!也就是說岳不群在這兩百餘招中一招也沒有攻向他?簡直匪夷所思!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令狐沖是有守的,而且守得極其嚴密,這才能在攻不到岳不群破綻的情況下與他鬥了兩百餘招而不敗——金庸,你把前面獨孤九劍有攻無守的話給吃了!!!!! 仔細想想,最終放棄「有攻無守」這一設定是必然的,因為這一設定對於一場打鬥的精彩與否的影響極其致命。一場打鬥如果一出手就分出勝負,那還有什麼看頭?雖然我們能根據劇情猜到誰最後會贏,但如何贏法也是個懸念,一場精彩打鬥的過程必然是起伏有致,雙方實力不停交替變化的,直到最後才因為一個契機而分出了勝負。而有了「有攻無守」這一設定後,一場打鬥會是這樣的:對手分兩種,一種是有實力破獨孤九劍攻勢的,一種是實力不夠破不了的。若對手有實力,則他很快就能破了獨孤九劍的攻勢,反攻一招,獨孤九劍敗。若實力不夠,那麼只有從頭到尾被壓得只有招架的分,毫無還手之力,這時候對手不管拖多久,終究難逃失敗的命運,因此,這是一場一動手就分勝負的決鬥。在「有攻無守」的設定下,令狐沖與岳不群根本不可能拆到兩百餘招,他幾招間就會被岳不群殺了。 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全無招數可言,隨敵招之來而自然應接。敵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敵招有千招萬招,他也有千招萬招。然在岳不群眼中看來,對方劍法之繁,更遠勝於己,只怕再斗三日三夜,也仍有新招出來。」 嗯?令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明明有的招數可言的,只不過變化極其繁複而已,這裡怎麼說他全無招數可言?不過我們欣喜地看到,金庸在這裡好像真正把握到了「無勝有」的真義,無招勝有招,其實是無限勝有限。金庸終於將無招正確地理解為無限。由此可以看到,在這部小說中,獨孤九劍竟然是前後割裂的!前面的獨孤九劍與後面的獨孤九劍簡直就不是同一套劍法,其描述簡直大相徑庭。 遇強則強 獨孤九劍,遇強則強,小說中好幾處提到這句話,或者表述了類似的意思。我認為,這是金庸對於獨孤九劍的所有設定中,最令人欣喜,也是內涵最深刻的一個,比起「無招勝有招」的設定實不遑多讓。而且,這個設定與「無招勝有招」有內在的聯繫,「獨孤九劍,遇強則強」實則是邏輯推演的必然結果,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何以這樣說?首先我們先要明白,一個人的劍法如何判定其強弱。比如兩個人同樣學華山劍法,如何知道他們誰強誰弱呢?當場比試自然是最簡單的方法,但當場比試隨機因素過強,而且也是結果的一種顯示,我們要明白的是,為什麼他就比他強,原因是什麼?歸結到底,原因無非就是誰的劍法學得熟練,誰學得精純。華山劍法學得越熟練越精純,對於其應用越瞭然於心,對於其發揮越靈活巧妙,對於其理解越精微,那麼他的劍法自然就越高。但這一切都是建諸「有招」可學的基礎上,出手如若無招,這熟練,精純、發揮巧妙、理解精微自然也就談不上,一個出手無招的人,你是無從判斷他的劍法高低的,過去的判斷體系已然不適用。則他的強弱就幾乎變成了不可知,這時候唯一勉強能代替的判斷方法,只有回歸實戰了。 而獨孤九劍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於其被動性,因為它是無招的,所以我們常看到小說中令狐沖先手攻敵時總是隨意刺出一劍。這一劍小說中雖未明言,但其用意頗明顯,並非真的有意攻擊對手,只是誘使對手還招而已。其他劍法中都不乏進攻的招式,對陣之時搶攻,將這些攻招先使出來,逼得對方防守,如此才能佔住先手的優勢,但獨孤九劍沒有什麼招式,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固定的攻招,因此你讓他搶攻,他反而會顯得很迷惘,倒似不知道該如何攻一樣。獨孤九劍那些精妙招式並不是原來就成竹於胸的,而是處於一種無的狀態,須要被誘導出來,因為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因此對手的劍法無論如何精妙,獨孤九劍都能就勢化解,它就像一面鏡子,你用什麼照它,它就顯現什麼,什麼都不照,那它就什麼也沒有。所以前面那段引文中說「獨孤九劍全無招數可言,隨敵招之來而自然應接。敵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敵招有千招萬招,他也有千招萬招。」 正因為這種被動性,獨孤九劍在實戰中所顯露的實力,也會因敵手的變化而變化 ,你的招數笨拙,那他的獨孤九劍也相應笨拙,你的招數精妙,則獨孤九劍也精妙。這並非說獨孤九劍的實力真的會隨機變化,只是它所顯露的一個表象罷了。這就像以管窺象,大象一直就是那麼大,但你透過管子所能看到的只是局部,你的管子越粗,看到的大象就越大,管子越細,看到的大象就越小,因此倒彷彿大象會隨著你管子的粗細變大變小一樣。獨孤九劍的實力始終是不可知的,因此當令狐沖問風清揚兩個會獨孤九劍的人對打是什麼結果時,風清揚也不知道,只能說打到哪裡就是哪裡。 說了這麼多,其實仔細想想,我雖不喜歡獨孤九劍,但終究為它寫了這麼多字,因為它畢竟是金庸所有武功中內涵最豐富的。你看我就不會為六脈神劍寫一大篇分析文章,原因很簡單——它沒有什麼可以分析的內涵。在小說中它很厲害,但對讀者而言它很膚淺。我前面說獨孤九劍失敗,其實它還是很成功的。
-----------------------------------------------------------------
二、獨孤九劍和僻邪劍法究竟誰更歷害?我在一年前寫過一篇《金庸武學分析——獨孤九劍》,一直覺得有些問題還遺留著沒有展開,這段時間閑極無聊,剛好再多談一下。本來我是想談三個主題:獨孤九劍VS僻邪劍法;獨孤九劍VS獨孤九劍;破氣式猜想。但限於篇幅原因,加上一些問題我還沒想通,就不打算談後面兩個問題,以後有機會的話再說吧。
獨孤九劍和僻邪劍法究竟誰更歷害?
在上一篇中,我用推理的方式證明了僻邪劍法正是獨孤九劍的剋星,但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是獨孤九劍必須是有攻無守的獨孤九劍,可是在後面的分析中,我得出結論,金庸實際上已經基本拋棄了獨孤九劍有攻無守這一設定,否則令狐沖和岳不群不可能來來回回打了一兩百招。
那麼,拋棄了有攻無守這一限制的獨孤九劍與僻邪劍法相比誰更厲害呢?
我記得曾經聽說過一種說法,說金庸曾接受過一次採訪,在採訪中記者明確問他獨孤九劍與僻邪劍法孰強孰弱,金庸說獨孤九劍更強。
那麼,我這個獨孤九劍和僻邪劍法究竟誰更歷害的設問是否到此就有了答案呢?非也,依我說,金庸說的不算。我認為他之所以會這樣說,只是出於一種對獨孤九劍的偏愛而做出的衝動答覆。一個作家一旦創造了一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將會以這個世界的方式運行下去;一個作家一旦作出了一番設定,那麼這些設定將會以其內在的邏輯推演下去。可以說,作家只是創造了一個邏輯起點,這個起點一旦創立,整條邏輯鏈條將脫離作家的意志獨自生長。作家當然可以以自己的上帝之筆強行扭轉、扯斷這個邏輯鏈條,但這也意味著這部作品出了問題,它變得不合理,它有了BUG。應當說,這樣的作家是不負責任,不合格的作家。所以,金庸事實上說沒說過獨孤九劍強於僻邪劍法,我將不予理會,全當放屁。我將以小說為準,以小說本身的設定為基礎,試圖去分析推理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當然,我在上一篇分析文章中也說了,金庸對於獨孤九劍的前期與後期描述相差巨大,其前期設定不但不成熟,而且簡直邏輯不通,自己都不知自己在描述什麼,因此我所謂的獨孤九劍,將以令狐沖最後PK岳不群那一戰的獨孤九劍為準。
首先,我們先來總結一下我在上一篇分析中所提到的,獨孤九劍的特點:
1、 對破綻的針對性
2、 不存在一種叫「無招」的招式,因此無招實則指的是內在的無限可能性,轉化為外在的有招。無招實則是無限招
3、 因敵制變的被動性
那麼僻邪劍法呢?僻邪劍法最強的地方在於什麼?快!但只是快而已嗎?或者說,是什麼快?
首先當然是劍快,身法快,快到不可思議,快到你才剛要出手,對方就已經撲到你面前一擊制命了。然而說到快,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個人——丁堅。這丁堅原也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後來投梅庄成為一介僕役,絕招「一字電劍」,劍招之快世所罕有。可又怎麼樣呢?令狐沖在梅庄第一戰與他對決,只以一招制勝,甚至都不用怎麼動,只將劍在合適的位置一橫,那丁堅自動將手腕送到他劍尖上來。說穿了,當你的一招一式都已經被料敵先機,你的動向所指已經被全然掌控,劍招再快也沒用,反而這個時候,劍招的快已經完全走向了反面,足以害死你,因為快意味著失控。物理定律在那裡,你的劍招越快,它就越難以改變,一招既出,中間忽然想轉向、變招、收手,那就難了。反應的時間是個問題,還有一點就是靈活性受限,必須用更大的力道才能改變原先的勢頭,必須用更精細的控制才能調整到一個合適的新劍路上來。因此無原則的求快是取敗之道。
任何好的劍法必然都是在快慢攻守這幾個維度之間尋求一個完美的平衡,劍太快失控,太慢失時,只攻無守則是將自我的安全完全寄托在對方無法反擊的小概率事件上,只守無攻則是將勝負的主動權完全拱手相讓。令狐沖對沖虛那一戰,沖虛開始還攻那麼一兩招,發現這樣會賣出破綻,陷己於危境,於是後面就一直在那劃圈圈,劍圈一個又一個不停生髮,護住全身,端底全看不出破綻,只是後來被令狐沖猜中了劍圈中心正是破綻所在。那假如令狐沖猜不中呢?假如連劍圈中心的破綻也沒有了呢?那最多也就是被這些劍圈逼著一步步後退罷了,贏是贏不了,死也是死不了的。沖虛全然守勢,慢慢將劍圈推進,這還能把人逼到絕路上去不成?對方掉頭一走,不打了行不行?因此沖虛事實上輸了,他被令狐沖逼得不敢攻一招,全用守勢,在幾個維度之間已經完全偏向了一端。
回頭再看僻邪劍法,才會發現僻邪劍法的真正可怕之處。它的可怕就在於,它可以脫離快慢維度的限制!
快與控制本是一對矛盾,但它突破了這層矛盾,它已經不受武學常理的束縛了!在那樣快如閃電的招式之下,它依然能夠隨心所欲地變招換招,令狐沖對付丁堅的辦法對僻邪劍法則完全失去了作用。所以,僻邪劍法的快,是真正的快,它一切都快,它可以脫離一切束縛地追求快的極限,它走向一個極端卻不會受反制之力的阻礙,它突破自然走向了魔道!
好在,僻邪劍法並不完美,它的缺陷也正是岳不群最後敗給令狐沖的根本原因——僻邪劍法的招數是有限的。獨孤九劍在劍法的招數上走向了一個極端,無限的招數;僻邪劍法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快的極限。兩種極端的劍法,孰強孰弱呢?
我們不能因為令狐沖最後打敗了岳不群就說獨孤九劍強,因為岳不群顯然是初學不久,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卻已經多次運用,已經頗有根基;在面對東方不敗的時候令狐沖明顯就不可能打得過。所以我們不能以《笑傲》一書中的事例來證實兩種劍法的強弱,只能從理論上進行推導。
在此我要拋出我的結論,僻邪劍法正是獨孤九劍的剋星。我在上一篇中也曾說過這樣的話,但前提是獨孤九劍必須是有攻無守的獨孤九劍,而今我在說,即便放棄了有攻無守這一設定,獨孤九劍依然不是僻邪劍法的對手。
既然僻邪劍法和獨孤九劍都那麼強,要判斷誰輸誰贏,最重要的是看雙方對決,誰更能發揮出自己的所長,顯然,最能發揮自己劍法的長處者勝。而僻邪劍法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揮自己快的長處的;獨孤九劍顯然不是這樣,令狐沖VS岳不群那一戰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令狐沖獨孤九劍優勢的發揮,要到一兩百招之後,等到岳不群僻邪劍法的劣勢顯露出來的時候,獨孤九劍才第一次等到了制勝關鍵。可是在前面的那個漫長過程中,僻邪劍法有大量的機會,廣闊的空間去發揮它的優勢。也就是說,雙方的優勢時機的出現有個時間差,最開始總是僻邪劍法佔優,獨孤九劍必須挨過這個過程,然後才能等來它自己發揮優勢的時機,這一前一後的差別已經決定了勝負。
那麼獨孤九劍的其他優勢呢?它的其他特點能否抵消僻邪劍法的優勢?實際上就是在問,獨孤九劍究竟能不能挺過前面那段時期,最終等到僻邪劍法招數用盡,迎來獨孤九劍的決勝時機?很遺憾,估計等不到了。
獨孤九劍很精妙,而且這種精妙不是一般的精妙,與天山折梅手和丁不四的一十八路擒拿手這樣的精妙武功是不同的,因為這些武功的招數再精妙,再千變萬化,終究是有定式的,有定式就會受限。任何定式必定都有所針對,所以一個定式克制一種手法或多種招式,那麼敵方千千萬萬種招式,你這些有限的定式未必都能那麼完美地對應剋制。有時候對方來一個招式,你從你的定式中找不到一個可以對應的,就只能將就著用一個相近的定式去對付,這時候榫卯不合,你的精妙就變作了笨拙。因為很顯然,精妙、精巧代表著契合程度高,兩個零件咬合在一起,嚴絲合縫,絲毫不差,那就叫精巧;如果只是勉強能拼合,拼合之後鬆鬆動動,那肯定就不是精巧。所以,一個招式很精妙,意思就是說這個招式與對手的招式對應得嚴絲合縫,彷彿我這一招就是專門為你打造的,只是用來與你契合的。所以,招式精妙與用途廣泛是一個矛盾:一個招式越精妙,它所針對的範圍就越小,一個招式越模糊渾圓,它所能應用的場景就越多。所以,越是精妙的武功,它的應用場景越小。一門好的武功,好的劍法,除了必須在 「快—慢」,「攻—守」 這兩個維度間取得平衡之外 ,還必須在「精妙—圓鈍」這一維度間再取得平衡。所以,精妙的武功為了補足它應用狹窄的缺陷,必須演變出許多變式,變式一多,就複雜難記,臨場之時,一招對應一招是很明確的,你有那麼多招式和變式,必須從中挑選出最合適的一招一式去對應敵手的招式,哪裡反應得過來?所以精妙的武功笨蛋學不了。
楊過的重劍大巧不工。可「大巧」和「不工」剛好代表著維度的兩端,簡直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又怎麼會「大巧不工」呢?所以,楊過的「大巧」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巧,它是一種破壞性的巧,是一種快刀斬亂麻式的巧。解一團亂麻必須要有極巧的心思和手法才能解開,對付敵方的精妙招式,也必須以更精巧的招式對付。但楊過的玄鐵重劍,就如那把斬亂麻的刀,用一種破壞性的手段,把所以精巧都擊碎,一劍掃過去壓得你受不了,把雙方從比拼精巧的漩渦中拉出來,比力氣!這尼瑪簡直就是流氓的打法!所以「大巧不工」所謂的巧,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巧,巧的極限就是超越它。
我們都知道獨孤求敗一生劍法,分為好幾個階段,獨孤九劍應該是他比較早期的階段,追求的是劍招的精巧,到了用玄鐵重劍時期,實際上他已經達到了精巧的極限,一條路走到頭,無階可晉,再也沒有進步的餘地了,於是開始轉攻其他方向了。他完全拋棄了原先的路子,走上了比拼內力劍力的另一條大道。
再回到獨孤九劍的話題上來。獨孤九劍的奇絕之處,就是它走到了巧的極限,僻邪劍法在「快—慢」這一維度上可以無限制地朝一頭狂奔,同樣,獨孤九劍在「精妙—圓鈍」這一個維度上也是朝一個方向一條路走到黑。僻邪劍法追逐快可以不受失控的束縛,獨孤九劍追求精妙,可以不受有限的束縛!前頭說了,越精巧代表越有限,可獨孤九劍是無限的啊!所以,其他任何精巧的武功都意味著有一個大庫存,運用這些招式的過程就是用最迅捷有效的方式調用庫存內的招式的過程。獨孤九劍不同,獨孤九劍是0庫存,他想用什麼招式,什麼招式就自動地無中生有了,不存在調用的過程。所以他能從心所欲!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上一篇中要強調獨孤九劍的被動性,因為它是0庫存,沒有成品供使用者選擇,所以只能根據對手的招式臨時地創造出新的劍招,你出一我出一,你出二我出二,看見你出什麼我就變什麼。
這就意味著,獨孤九劍的特點,也是快!它的快是反應快,不假思索。它不存在調用庫存的過程,也不存在信息過載內存崩潰的問題,它不會因為一時反應不過來手忙腳亂。它總是從心所欲見招拆招,並且這信手拈來的招式,恰恰妙到極處。對於一般的劍法而言,獨孤九劍是變態的強。
但這種招式的精妙,反應的迅捷,能夠應付得了僻邪劍法嗎?
只怕不能。獨孤九劍再強,它在「快—慢」這一維度上畢竟不像僻邪劍法一樣可以脫離束縛,僻邪劍法可以快而不失控,獨孤九劍做不到,招式太快的話,它也會失控。況且,手快不過腦子,腦子快不過眼睛,僻邪劍法卻快到幾乎眼睛都要跟不上。獨孤九劍反應再快也沒用,僻邪劍法使出一招,哪怕獨孤九劍可以不用任何時間就創造出一招對應的解法,但這招應變之招畢竟要通過手裡的劍使出來,等獨孤九劍的劍遞過去的時候,也已經遲了。令狐沖對東方不敗時就遇上了這樣的問題,他不是看不出東方不敗的破綻,但是所有破綻都是轉瞬即逝,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同樣,獨孤九劍的招式再精妙也是廢的,劍招必須能夠與對手的招式契合得緊密,把它所有的動轉騰挪都壓制住,才稱得上精妙。但僻邪劍法太快,它的變招極其迅捷,你的精妙招式過去的時候碰上的已經不是你原先要針對的那一招,文不對題,總是慢半拍,所有的精妙之處都作廢了。因此,僻邪劍法的快可以破解獨孤九劍的精巧,僻邪劍法的劍招和變招之快可以破解獨孤九劍的反應之快。
這就是我的結論,理論上,獨孤九劍干不贏僻邪劍法,單純用獨孤九劍的話,令狐沖練一輩子也打不過東方不敗。那麼真的讓令狐沖對戰東方不敗,並且不限於用獨孤九劍,令狐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打敗東方不敗呢?
有的,再多學一門劍法就可以了——去武當山求沖虛教他太極劍。別忘了太極劍的劍圈一舞起來幾乎毫無破綻,東方不敗也未必敢冒大險攻他劍圈中心,所以令狐沖有可能利用太極劍的無限防守挨過前面的時間,等到東方不敗的劍招用盡,這時候,獨孤九劍的制勝時機終於來到。
書中寫了,令狐衝破不了辟邪劍法。
林平之這一劍奇幻莫測,迅捷無倫,令狐沖只看得撟舌不下,心想:「這一劍若是向我刺來,如果我手中沒有兵刃,那是決計無法抵擋,非給他刺死不可。」他自忖以劍術而論,林平之和自己相差極遠,可是他適才這一招如此快法,自己卻確無拆解之方。獨孤九劍沒法自圓其說,就破廟一劍刺瞎15個人,得有多快多准才行,恐怕比辟邪劍法還要快才行。 武俠小說的設定都是內力驅動招數,否則速度和力量都是有限的。當時令狐沖內力為0,體力接近0. 這個光靠招數怎麼都做不到的。另外所謂的看破綻,必須前提是了解天下所有劍招才行,隨便就能看出破綻的劍法,也就沒人練了。只能說金庸給令狐沖主角光環了唄後期令狐沖練了易筋經+吸星大法,應該可以進入無敵模式了。
獨孤九劍更強。兩種劍法本質上都是為了提升出招的速度。獨孤九劍是觀察敵方動作,判斷破綻。用打的多了,學會了預判,進而達到更快的操作。辟邪劍譜是先閹割,再按照特定招式和內功修鍊,達到移動速度提升,使劍法變快。單說岳不群和令狐沖那一戰,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岳不群只能用辟邪劍法(用其他的怕被令狐衝破),然而打了幾百招之後被令狐沖背譜,預判破綻破掉了。所以,當修鍊者實力相近的時候,打個幾百招,辟邪劍譜里的招式都用過一遍之後,獨孤九劍基本贏了。當屬性差距太大的時候,例如三大高手群毆東方不敗,還是那他沒辦法。
辟邪劍譜其實奧義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快。
除了快,就是快。其實單論劍招套路的精妙程度與博大精深,它比不上五嶽劍法,但是就是太快了,快到讓人懷疑人生,所以來不及招架,所以牛逼。而辟邪劍譜的內核,也就是心法口訣,就是葵花寶典。
辟邪劍譜就是把葵花寶典里的招式,要求使用者用劍耍出來,而不是最適合這套武功的繡花針。
為什麼是針最適合?因為這武功就是一個快,武器越小越甩得快,越能突出這個特點。
為什麼辟邪劍譜要用劍?因為林遠圖想要掩蓋他自宮了的事實,誰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沒JJ啊!這也是他買子買妻的目的。72路耍繡花針多難聽啊,那麼娘炮還威風個屁辣。
我們來總結一下辟邪劍法的中心思想:劍招無奇但快得致命。
再說獨孤九劍。獨孤九劍在我在看也就是一個字:破。
破解世界上一切武術招式,實則無招卻勝有招。說白了就是給你的套路找漏洞,找到就算贏,找不到就得跪。
這一快一破,就是兩個劍法的核心。但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如此說來,是不是在劍法的較量上,獨孤九劍勝算就低了幾成呢?
那麼分別修鍊兩種劍法的人,他們打起來,大概類似於是這樣:一位大哥苦練手速終於自宮後可以一秒20鍵QWER來回搓沒有CD但是傷害不高,那麼他跟一個出了一身碎甲攻,並且一個大可以秒他的人solo.誰勝算高?
如果按笑傲江湖裡的人物來說,練辟邪劍譜(葵花寶典)共有三人:岳不群,林平之,東方不敗。練獨孤九劍的共兩人:風清揚,令狐沖。由於東方不敗沒有使劍而風清揚沒有與這幾位切磋過,所以就不比較了。單從他們進行過的Solo來比較,可以得出令狐沖≥岳不群>林平之的結論,但是三人武功修為內力功底戰鬥經驗各有高低,所以這麼比能得出哪個劍法更厲害嗎?我更傾向於不能。這三人Solo時所需顧慮的場外因素太多了。事實上在與東方不敗的戰鬥中,令狐沖似乎就已經找到葵花寶典的破綻,其閱讀比賽的能力令人震驚。
辟邪劍譜更多的是體現金老的政治隱喻:在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道路上,必須要捨棄自己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試想兩位功底內力戰鬥經驗相同的兩位劍客分別使用兩種劍法狹路相逢,那這結果。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舉個星際的例子,獨孤九劍是sos,辟邪劍法是ty,葵花寶典maru,降龍十八掌是教主,六脈神劍是innovation,九陽神功輸本,九陰真經has,化功大法f91,金剛不壞真實大帝,玉女心經scarlette,七傷拳扎本,蛤蟆功dark
殘本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可以視作差不多的存在,區別在於前者內容多,但體系稍亂,後者內容少,但體系被完整地整理過。
回到正題。
先說為什麼東方不敗在黑木崖可以用葵花一打三(任+向+令狐)佔上風,後期岳不群用辟邪一打一打不過令狐沖?簡單地說,主要原因就是工齡問題。東方未練葵花前就是藝成以來無敗績的絕頂高手,練葵花十餘年後,內力更加強悍,自稱悟到「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道」。比如實戰中可以用劣勢兵器繡花針正面擋住令狐下劈的長劍並反彈震麻其手臂,可見先不談招式,東方的內力已然可以碾壓歸化了八股真氣的中期令狐。而後期岳不群的內力水平則遠遠達不到,可能還不及令狐,明證是少林三戰時岳假裝被令狐用內力震斷腿,雖然不至於騙過在場所有人,但總歸當時沒有引起太大懷疑。這就是二人內力修為上的差距。
基於內力的差距,速度的差距也就體現出來了。東方無論身法和出手,都比岳要快得多。黑木崖一戰,任向令狐三人把東方夾中間圍攻,竟傷不到東方分毫,各自還受了點小傷,而令狐單挑岳,速度雖然仍有一定劣勢,但卻是完全可以跟上的。差距太大了。除此之外,岳的招式還不精純,即重招問題明顯,單挑之所以敗,就是因為重招的破綻被令狐料敵機先並成功抓住。令狐事後回想起來,倒也發現了黑木崖一戰中東方並非招式無破綻,只是被他用逆天的速度(即大量的快速變招)掩蓋了。
金老為什麼說辟邪劍法抑或葵花寶典不及獨孤九劍?固然可能有邪不勝正的因素,但武學層面的原因在於二者本質上的武理差距。
葵花系武學原理無非是先自宮練氣,等內力水平上來了之後,身法和攻擊的速度加成也就相應上來了,配合雖然終究有限但是種類異常繁多的各種變招、狠招、殺招,重在速勝對手。而獨孤九劍則講求料敵機先、攻敵破綻,招式因敵而變,因而簡直是無窮無盡。所以要命的是,只要葵花抑或辟邪的速度沒法碾壓九劍的速度,就只有等死了。因為人家九劍招式無窮無盡,可以一直等著抓你破綻,而你這邊,重招簡直不可避免啊。這就是武理上的差距。
至於有人可能會說獨孤九劍不帶內力,而葵花寶典辟邪劍譜帶內力啊,那我也只能說什麼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之類的頂級純輸出型武學也沒討論的必要了,因為不帶內力修鍊法門嘛。正經地說,武者總歸會想辦法去練內力的,無非是內功檔次存在差別。不過說起來,獨孤九劍自身的速度其實一直都不慢的,具體可以參考內力盡失階段令狐沖幾次逆天的手速,即破箭式bug般的武學設定。區別在於,葵花系初期的加成太大,岳不群甚至林平之的速度飛升有目共睹。而九劍的速度加成幅度恐怕全期較為均衡,相比葵花系,中前期變化不夠逆天罷了。
令狐沖跟岳不群那場對決里已經說明了辟邪的弱點:即劍招不免重複。不過岳不群練的時間還是短了些,如果讓東方不敗用辟邪跟令狐沖打估計後者秒跪
一百個人 只有一人可練成獨孤九劍。
一百個人 每一個人也可以練成辟邪。
練成獨孤九劍,總打不過一百個林平之吧?
回答問題,儘可能用原著的內容或者原著中人物的觀點。笑傲後期,令狐沖為救任盈盈,當著寧中則的面,在山谷中和岳不群一場劇斗,最後制住岳不群,忍手不殺。這時令狐沖對任盈盈的解釋是:他的劍法我已全盤瞭然於胸,他膽敢再找上來,我教他決計討不了好去。而任盈盈這時的想法是,只要令狐沖不再顧念師徒之情,以後對岳不群也就無所畏懼。答案再清楚不過了。
我都自宮了怎麼會贏不了,mmp。
獨孤九劍 稱之為劍法不太合適 它代表一種武學至高境界 練到最後應該能達到無招勝有招
的武學巔峰
辟邪劍是一套很牛掰的 速成劍法 當然想速成你就要付出慘痛代價
題主這麼問,已經不用計較使用武功的人是誰了,就跟說法拉利保時捷哪個車好是一個意思。那麼回到問題本身,我覺得獨孤九劍應該是好一些的,但辟邪劍法本身也不是單純的劍法,其本源還是葵花寶典,所以應該問葵花寶典和獨孤哪個更厲害。那這麼比的話已經沒懸念了,必然是葵花寶典,我一直覺得在金庸全書里,除去開掛了掃地僧和石破天,東方不敗是武功第一沒跑的,而且如果限制單打獨鬥的話,幾乎沒有人能扛住一炷香的功夫。令狐沖和他打靠了主角光環都瞬間處於下風,我並不覺得風清揚來了能有什麼改觀。因為在獨孤九劍這門功夫上,令狐沖已經練差不多了。不用去管在介紹這門功夫的時候把它說的多麼複雜和有章法,總結起來就是幾句話,料敵機先,攻其不得不救,後發而先至。說起來和九陽真經的武學思想很接近呢。但葵花寶典的武學,練完了以後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再怎麼料敵機先,找出破綻,後發而先至是很關鍵的,葵花寶典就不給你這個機會,或者說東方不敗的機動性是超出人類反應速度的。而這一切都是葵花寶典帶來的。在這一點上獨孤九劍輸的沒話可說。說句題外話,但凡金書中的上好武功,基本都是內外兼修的。比如九陰真經基本就是上乘武學寶典,九陽真經里也有後發先至這種武學至理在裡面,降龍十八掌是練得越多內力越高,凌波微步也是邊走邊練,走完一圈內力就有小成。像獨孤九劍這種純外家的功夫,別說厲不厲害,到底算不上一流功夫,都難講。有人說的對,獨孤九劍說白了是獨孤大俠年輕時的花活,30歲以後基本就不用這種勞什子了,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才更厲害,可見獨孤本人都是認可華山派氣宗那套理論,以氣御劍才是王道。你看令狐沖開了四本書的掛,最後不還得易筋洗髓。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火雲邪神說的才是硬道理…
推薦閱讀:
※《英雄志》在武俠界的地位,是否真的對得起: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這句話?
※小龍女全名是什麼?
※《雪中悍刀行》中有哪些經典語句?
※金庸筆下輕功第一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