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擊(double tap)在移動端觸摸屏上是好的交互方式嗎?

在 iOS 上,「單擊」、「拖拽」、「長按」、「滑動」都是常見的交互方式,「雙擊」只出現在「放大縮小」。在移動端上,「雙擊」是一個好的交互方式么?

1. double tap site:developer.apple.com


double-tap (雙擊) 有一個致命問題,這個動作的存在是以犧牲 tap (單擊) 的體驗為代價。類似於自 iOS 4 開始 home button 加入雙擊 (double click) 動作之後單擊 home button 返回主屏幕就有一個讓部分人群難以忍受的延時(在 iOS 7.0.3 中關閉 motion 動畫以更強烈地體驗,對比主屏幕點擊應用圖標之後的即時反饋效果尤為明顯)。

這是由於,加入 double-tap 之後需要延時來判斷第一次 tap 之後是否還會有第二次 tap,這個用於等待監測的時間,有時候已經足夠讓你,痛苦。這也是為什麼 Tweetbot 3 去掉了 double tap 和 triple tap.

所以,如果是需要頻繁單次 tap 的事件功能界面,建議不要加入 double-tap. 事實上,iOS 上大多數操作,如果存在 doubel-tap 事件,往往是沒有單次 tap,或者弱化單次 tap,譬如說圖片放大,譬如說 Safari 的頁面元素放大,譬如說地圖放大。

(一點不切題的抱怨: 而 iOS 4 開始加入的雙擊 home button 事件(即進入後台任務管理),在我看來,是 iOS 系統最無奈,最無創意,也可以說最讓人詬病的一個存在。希望後續版本會有所變化。因為,我真的不想再繼續忍受那個因此而產生的單擊延時。或許,最簡單把 Multitasking Switcher 整合到 Control Center,明顯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非常贊同@David Chang 的答案里對Double tap局限的看法。對於頻繁的任務來說,double tap的體驗不是特別好。

Double tap的優勢在哪裡呢?

  1. 相比複雜手勢容易學習;

  2. 複雜手勢中比較容易操作的;

  3. 不容易誤操作。

第1、2點都可以在Google Map的iOS版本中體驗。Google Map提供了和@張雲皓答案類似的解決方案:雙擊第二下後手指不離開屏幕,向上移動是推離地圖,向下移動拉近地圖。

但這兩個手勢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是不太容易發現的。對一些手指不太靈活的人來說,也是不太容易操作的。

第3點有一個有趣產品可以體驗:Faster and safer than typing a password. Just Knock. For iPhone + Mac.

將iPhone和Mac做一個授權綁定,在解鎖界面,可以通過敲擊兩下iPhone進行快速解鎖。

這個不屬於Double tap,但有類似的趣味,也可以看出「雙擊」類的行為都是需要刻意操作才會觸發的。@夢蕾 舉的遊戲也是很好的案例。我也是認為"所謂的好不好,還是要放到特定的環境中討論的。"

謝邀。


弱弱的說一句好了。

從用戶習慣來說,習慣了用滑鼠的人,總會習慣雙擊和單擊。

再補充一個例子,現在有些手游,在使用道具時就是雙擊使用,這比先單擊一下打開物品使用界面,再找到使用按鈕點擊一下使用方便多了。

所以所謂的好不好,還是要放到特定的環境中討論的。


首先,即使是在PC上,雙擊也是比較難學習又不自然的交互形式,沒有使用經驗的新手不會想到要點兩下才會出現什麼,難以自覺發現。雙擊之間的時間間隔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來說也不好控制。典型的例子是中老年人在學用電腦的時候經經常出現問題。

《人本界面》(Jef Raskin)中描述過雙擊的問題,「雙擊在作為一種界面技術存在一些問題。你無法預測顯示設備上的哪些對象會響應雙擊,哪些不會。該功能是不可見的。」

雙擊放在移動端觸摸屏上,除了沿襲了上面說的「雙擊障礙」以外,我認為還會更不合適一些。簡單直觀地講,如果在用筆記本電腦,比較一下用滑鼠雙擊一個對象的感覺和用觸摸板雙擊一個對象的感覺,很不一樣的吧。屏幕觸控和滑鼠擊鍵相比,滑鼠擊鍵給人的感覺更乾脆利落,滑鼠鍵的物理反彈和擊鍵時的「咔啪」聲更快速更明確地給人感覺上的操作反饋。手指點觸屏幕的感覺反饋就差很多。

另外有一種隱形的雙擊,點第一下的時候並不是毫無反饋信息,出現的是表示選中的特效和提示詳細信息(這些信息對新手有用)。點第二下的時候真正開始啟動某個功能。用熟了就相當於直接雙擊。這種在理論上合理。但這種交互風格非常不適合移動app,而且也沒有必要,一般是在移動端看網頁的時候才會遇到,其實就是把滑鼠懸停的效果用一次點觸代替。

總之我認為,總體來說在移動端觸摸屏上用雙擊,功能不可見,不易學,不快捷,不酷不洋氣,而且一般沒有必要,總有更好用更有趣更直接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

同時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雙擊放大圖片是比較合適的,這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1.雙擊放大一個圖片不同於經常在PC端見到的雙擊點開一個圖標按鈕快捷方式,不會與其它單擊按鈕的交互相混淆。

2.需要放大查看的圖片已經幾乎佔據了整個屏幕,根據非次定律,「指向」行為基本不佔什麼時間。彌補了雙擊操作的低效。

3.放大查看圖片時,用戶的關注的是圖片內容,不那麼關心操作的效率,這時,雙擊反而是一種略微帶有一點點遊戲性的交互,用戶對這種交互的寬容度會更高。

4.雙擊只用於放大圖片,不用於圖標按鈕或其他。「雙擊」只與「放大圖片」相對應,無混淆,很明確,於是也更容易記憶和形成習慣。


謝邀。

我從不認為雙擊在移動端是好交互,當然,不管原來好不好,如果用戶適應了,就是好的


不懂產品瞎侃,感覺大家的路徑依賴好像還是比較強。

還是以雙擊放大縮小圖片為例,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基本是以固定比例放大縮小的,這會照成很難把控這個比例到底適不適合當前的這張圖片(大部分時候雙擊放大都過頭了,還得雙指縮小-_-lll還不如上來就雙指叻.....)。

如果在長按操作沒被佔用的情況下:

長按向上搓逐漸放大,

長按向下搓逐漸縮小,會不會更適合一些?

同比的,雙擊和單擊,如果安卓的設計規範裡面一開始就沒有實體返回鍵,只有單擊進入,雙擊返回。又有何不可?甚至會不會比移動大拇指到遙遠的邊界上返回更舒適,尤其對5寸以上的機器而言?


「單擊」最友好。「雙擊」不好,「拖拽」、「長按」、「滑動」、「雙指」也都不友好。建議軟體用單擊實現所有功能:單擊一下,改變界面狀態,出現其他功能的按鈕。蘋果手機的桌面需要「長按」才能進入刪除圖標的狀態,對許多用戶來說就不友好;而照片有一個按鈕,進入刪除狀態,就比較有好。但對於一些高級用戶,需要快捷的操作,應該提供快捷而不友好的操作方式。友好的操作方式就像windows菜單,不友好的方式就像windows的快捷鍵。不同的用戶喜歡的操作不一樣,軟體最好都提供。


屏幕和鼠標不同,每次點擊後沒有像鼠標那麼清晰的反饋,體驗還不如鼠標


不好,雙擊間隔太短用戶操作慢就無法捉到,時間間隔太長,單擊反應就慢了


如果一個區域雙擊和單擊同時都有功能,並且如果這兩個功能一次只能運行一個,確實會導致單擊的響應變慢;但如果兩個功能不衝突,雙擊的時候,第一擊立即運行單擊功能,同時第二次擊中,也運行雙擊功能,兩個都不會延遲了!

比如財禪新版可以雙擊標籤欄的「支出」標籤來添加新支出,但經過設計,本來單擊「支出」會進入「支出」標籤頁的功能也並不會延遲,因為它可以同時既進入標籤頁,又打開創建新支出的界面。(其實是設定了點擊先執行,雙擊後來當然後執行的)。

但由於雙擊是個隱藏功能,一般用戶不易察覺有此功能,所以當然會影響交互體驗。但作為一個隱藏功能還是不錯的。並且由於標籤欄在最底部,用起來也很順手。Tweetbot就大量的用到底部標籤欄的雙擊操作。


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就不建議用雙擊。

在一個硬屏幕上連點兩下,就跟用手指敲鐵門一樣難受,偶爾用一下,還能接受。

而且雙擊的時間間隔對一些人群來說比較難以把握(小孩和老人),只有我們這些「滑鼠手」還能接受。


觸摸這種操作方式,每一次動作幅度比按壓滑鼠鍵要大很多,每一次操作完成時間也比按壓滑鼠鍵要長,系統確認是雙擊操作的響應時間也就更長。所以,既費力,又耗時,在移動觸摸的場景下,還是在特定的用途,少用為好。


這裡有個類似的問題→_→ Tap, Double Tap, Long Press

雙擊還可以用來放大縮小圖片~


不是,因為觸摸屏可以數手指數的。再多四個手指也搞定了。(題主問的是觸摸屏雙擊)還有索尼還是三星的線輸入。


從技術判定角度,不認為雙擊是好的交互方式:

1、間隔時間的把握,如何判定雙擊還是兩次單擊是個問題;

2、雙擊點的判定,如何判定多大範圍內的兩次點擊為雙擊是個問題;

即使是在桌面端,雙擊也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滑鼠在點擊一次的時候會產生抖動,判別不好的話會誤以為拖動+單擊或者兩次不同位置的單擊。


不是,甚至是糟糕的交互方式。我總是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頻率和力度去雙擊,好累人。

但,手勢交互動作有限,當各種拖拉拽圈用盡的時候,你也只好選擇雙擊了。


推薦閱讀:

ui設計師如何面試?
為什麼交互設計師的面試總是被拒?
sketch做的原型圖,如何更好地展示交互邏輯關係?
交互設計師的面試過程和面試內容是怎樣的?
交互設計、產品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

TAG:移動應用 | iOS開發 | 交互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