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時期人可以同時在幾國為相?
最近在看大秦帝國2,查了一下,原來張儀後期在3國為相,想知道那時候的君王真的如此用人不疑么?就不怕三面間諜之類的情況么,而且貌似很多能人都是先在A國,然後出仕B國,之後又回到A國。。 而到了三國時期卻很少這種情況,誰能說說這是為什麼?
蘇秦、張儀至他國為「相」,不是宰相,是為擯相,屬外交人員。與現在的「駐美大使」是一個性質。
相有贊助之意,所以西周、春秋時在諸侯國之間交往中有所謂儐相,「出接賓曰擯,入贊禮曰相」『周禮 春官/秋官』。如『左傳』定公十年,公會齊侯於夾谷,「孔丘相」,杜預的解釋是:「相會儀也。」歷代的考證大都認為,孔丘相,是儐相之相。
到戰國初年,相逐漸成了名譽職務,如蘇秦配六國相印。這樣的相,任務著重是辦外交,以國君的親信出使他國,訂立盟約等等,所以常常出現甲國派代表到乙國為相的事,如張儀相秦時又代表秦國到魏國為國。而把總理百揆的官吏稱之為相(宰相),當是戰國後期的事。
謝邀。
1、當時戶籍制度尚不明確("編戶齊民"政策始於西漢)。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力尚顯薄弱。2、當時的道德理念或行事準則就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曾子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忠人之事"是排在自省的第一位的。所以那些拿錢不辦事甚至背後捅刀子的人,是遭人唾棄的,而且你也找不到工作。3、人才對自己政治理念的執著。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抱負能得到充分施展。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為的就是自己的抱負。比如齊國的稷下學宮為齊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大批留學生),可更多的人才選擇到人才相對少的他國發展(很像當今職場)。還有就是人才遭到迫害後的逃奔或復仇的驅動,是謂"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比如吳起、比如伍子胥、比如信陵君等。4、各國為自己的強大而進行的全中國範圍內的人才延攬。比如齊國稷下學宮(人才儲備)、比如秦國招賢令(高薪聘請,後來秦王嬴政使過昏招,下了「逐客令」,於是就有了李斯的「諫逐客令」,及時制止了人才流失)、比如百里奚為代表的大批底層貧寒不得志人才(撿漏)。5、特殊政治歷史環境使然。比如蘇秦身佩六國相印,張儀三國為相,都是合縱連橫這一特殊歷史條件所要求的。附:至於題主提到三國。三國時期,軍閥割據,士家大族(袁門四世三公,袁紹兄弟)和地方豪強(孫權父兄三代、曹操)對人才的維繫比較嚴格,士家大族依靠的是門生關係、地方豪強依靠的是地域維繫(雙方也都依靠血緣關係)。另外,東漢開始的編戶齊民的戶籍政策也起了很大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動。
當然也有特例,比如荀攸(主動投奔)、賈詡(戰敗投降)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族策略,比如諸葛家族,秉承"雞蛋不放到一個籃子里"的策略,諸葛亮仕蜀漢、哥哥諸葛瑾仕東吳、弟弟諸葛均歸隱田園(後仕蜀漢,謝@陳叔至 指正),同族諸葛誕仕曹魏(後叛亂)。以上。(倉促作答,不足之處萬望指正。)謝邀!
春秋戰國時期,其實類似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周王室合眾國」,諸侯國只是一個個「州」而已,儘管各有首領,卻形式上尊當時的周王室為天子,各國之間是宗親同僚關係,某人在某國為官並不意味著背叛其他國。
而三國時期則不然了,當時的劉備這邊以漢獻帝衣帶詔和自己的血統為據,立漢室正宗;曹操最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將漢朝皇帝控制住,以立正統,後其子曹丕又廢漢立魏,被劉備視為叛逆;而孫權則實際上就是地方割據,左右搖擺。所以三國之間的關係是互為敵對,也不存在一個超越三國之上的天子了,所以為誰服務就變成了立場問題了。先秦時期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在幾個國家進行聯盟,在重大事項重要統一行動時,負責統一計劃安排這些行動的負責人就會被授予相印,使他在名義上有足夠的名分來統一各國政治軍事行動,而各國的內政也並非相國一言能說了算的,還有各國的上卿,大將軍等重臣制約。佩多國相印,大概類似於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這個概念吧。三國時期一來在名分上沒有那麼看重,二來三國之間就沒有過那麼牢固的聯盟關係,三來那個時期就是三公九卿制了,曹魏更是建秘書令中書省來處理政務,丞相或者相國這個官職都非三國皆有了。
第一種情況:當時通訊條件實在太差,各國邊防都不太嚴,身份確認系統很成問題,有才能的人就能到處流竄,改頭換面也方便,說不定當時兩個國家的重臣其實是一個人。第二種情況:類似張儀這樣,其實是盟軍總參謀長,或者是總後勤部主任一類的角色,並非是真正負責一國內政的大員。
張儀在三個國家當過么,貌似只在秦國和魏國當過,還有哪個請各位賜教。那個時候也分好幾種,一種像范蠡文種就老老實實跟著勾踐干,夫差策反也不去。第二類似管仲就算是被策反的,小白禮賢下士,管哥又是奇才不拘一格。第三很多都是各國君王求賢若渴,如樂毅入燕等,秦王把孟嘗君誆過去,想留下來,又被忽悠放走後悔死。第四類似魏國信陵君,犯了老大,就只有留在趙國保命。第五類似蘇秦張儀,就是為了展示各自能力,各種間諜相,張儀算是個得以善終的了。能夠在多國當相國的,都是相當牛逼的人物,這種人,各國都想要,你不給相國做,敵國給做。張儀能現在秦國,後去魏國,是他跟秦王說好的,那時秦強魏弱,魏王巴不得張儀來坐相國,好討好秦國,人家來了,估計也不得不讓人家做,此時的魏王已經被秦國嚇破了膽子,信陵君後再無人能與強秦抗衡。蘇秦拜六國相印,是典型的陰謀家,這哥們就是真正的多面間諜,人家有名氣,舉著
合縱 大旗,連周王都指望著他能匡扶周室,燕國、齊國那時國內又無突出的人才,國君也無大才,他能去當相國也不那麼難理解了。話說真正牛逼的國君也不會放自己的相國去給別家當相國。說到底,還是個人才問題。再說那時候的人,很多我們搞不明白,像齊國那誰崔樞吧弒君,史官記錄說他弒君,被殺了好幾個,還有個哥們專門從外地趕來等著替補殺頭。唉,讓我等今人情何以堪...另外東周列國春秋戰國時期,對賢比較講究,對忠的理解和三國時期不一樣,忠的範圍貌似也比較寬泛,我們現在的忠估計都是延續三國關大俠的。三國時貌似比較講究理想了,例如諸葛亮的理想就是報知遇之恩匡扶劉氏,周瑜是孫策同志的連襟,親戚關係啊,曹操是都想要,要不過來啊。
1.例如張義、蘇秦這樣同時為幾個國家做相的情況一般都是職責只限於外交,所謂「合縱」「連橫」是也。2.一會兒去A國任職一會兒又去了B國這種是因為,在各國爭相變法,百家爭鳴的大環境下,各國都希望吸引有才之人來自己國家任職,這是普遍的社會風氣,能吸引到外國牛人,就說明自己國家牛逼,高興還來不及。名人才士也希望能找個合適的國家一展抱負。當然很多人還是會首先選擇為自己的國家出力。
(3)縱橫家
「戰國時代還出現過縱橫家?」
「什麼是縱橫家?」
「簡單來說,縱橫家就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把各個諸侯國局勢搞亂的人,放在今天來說,可以稱為外交家。戰國時期最出名的縱橫家就是蘇秦和張儀,他們提出合縱連橫,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進程。」
「動動嘴皮子就這麼厲害,佩服。」
「接下來我們主要說下蘇秦,合縱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所以我今天主要講蘇秦的軼事。」
「好啊,軼事我也喜歡聽。」
「蘇秦遊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回到家中,蘇秦的處境甚為凄慘。『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差不多就相對於賭徒賭輸回到家的待遇。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後學成,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
「這就是『懸樑刺股』中刺股的典故吧。蘇秦發憤讀書,充分說明了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大家應該多看書,知識就是力量。」
「多看書是對的,但知識就是力量倒未必。蘇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有顆進取的心,他想要掌握知識來獲取權勢地位。有很多人掌握的知識可能比蘇秦還多,但如果沒有動力去把知識轉化為說服力,沒有進取的意志,那麼也不可能取得成就。這就是尼採的權力意志論,知識本身並沒有理論,知識是依靠意志才能發揮作用。」
「有道理,這個你好像之前已經提到過。」
「是啊,沒辦法,我就是推崇尼采,我就再說重複一遍尼採的理論。我接著說蘇秦衣錦還鄉時的場景吧。」蘇秦成功遊說六國合縱,身佩六國相印,途經家鄉洛陽。蘇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視。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其嫂子趴在地上說:因您『位高而多金』。」
「他嫂子真搞笑。」
「哪搞笑了,相對於蘇秦,我更推崇他嫂子。」
「他嫂子有什麼值得推崇的。」
「因為他嫂子不羞恥。」
「難道你就喜歡無恥之人。」
「你完全沒理解我的意思。我還是用尼採的話來跟你解釋吧。尼採回答『什麼人最讓人討厭?』時說:『使別人感到羞恥的人』。回答『什麼是自由的保證』時說:『不再對自己感到羞恥。』」
「怎麼理解尼采這些話呢?」
「蘇秦問嫂子為什麼前倨後恭,本意是想羞辱嫂子,因為嫂子在蘇秦落難時沒給好臉色。蘇秦就是尼采所說的讓人討厭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嫌貧愛富是人的天性,你要求嫂子在你落難的時候必須高看你,這就是道德綁架。而嫂子對此並不感到羞恥,這是我自由的保證,你位高多金我可以高看你,你到時落魄了,我還是照樣鄙視你,她並不會被道德綁架。這正是我欣賞她的地方,即使現在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她那樣,可以不掩飾自己的慾望,也已不掩飾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她的可愛之處。相反,蘇秦就差勁得多?」
「怎麼個差勁法?」
「表面上他身佩六國相印,風光無限,但他實際上卻沒有根基。他在一個國家混不下去,就跑到另外一個國家,最後在齊國被刺客刺殺。」
「那真可惜了。」
「沒有根基卻掌握大權是最大的忌諱,蘇秦死於非命是早晚的事。蘇秦死後,齊國按照蘇秦的計策,對外發布信息說殺死蘇秦者有功,賞銀1000兩。後來聽說有4個人前往領取賞銀,每人可分250兩,但他們錢沒到手,就被拉去砍頭了。這就是二百五的由來。但蘇秦被二百五殺死,說明蘇秦比二百五也強不了多少。」
「說的是,光耍嘴皮子而沒有根基,到最後只是無根之萍,幹不了大事。」
戰國時期,各國長期分裂,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相對較高,外來游士,即使佔據高位,也輕易撼動不了這個國家體制;三國時期,都是短暫割據,下層民眾並沒有很強的國家認同,如果用不可靠的人,危險變數很多。
說白了,就是當時周文化的影響還在,周王室的餘韻猶存,你看到了西周晚期東周時,禮崩樂壞,還存在這些事不?這些各國奔走的禮士大多是為了恢復周制。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內地人在面對台灣話題時絕大部分人稱呼自己為「大陸」?
※我們為什麼需要科技進步?
※有什麼關於泰州的冷知識?
※山東人熱衷於各種考試,可是大學問家並不如江南多。怎樣解釋這種現象?
※為什麼亞洲四小龍里的新加坡沒什麼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