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 Infobar A02 手機 iida UI 2.0 的 UI 設計?
硬體由深澤直人,UI 部分由中村勇吾設計。據說是用 Flash 實現的 iida UI 2.0 來體現界面流動感,這樣是說明為了達到界面的新穎流暢的目的,運營商自己定製了一個皮,皮上的 Widget 都要第一方定製才能匹配界面的動態表現嗎?這樣不是比 Flyme 的 Smartbar 還霸道?大家怎麼看?
圖片來源:tha ltd. | iida UI 2.0 (for INFOBAR A02)
本文亦發於雷鋒網。
怎樣評價Infobar A02手機iida UI 2.0的UI設計?
關於Infobar A02這款手機,在國內一度備受關注。作為一款只在日本發售的手機,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我想多半還是iida UI的功勞。但我對iida UI 2.0的評價是四個字,差強人意。
首先說Infobar A02這款機子。它是由HTC生產,幾位著名設計師參與創作,au KDDI獨家發售的安卓手機。所以在軟體層面上是將iida風、HTC Sense 4、au的安卓應用雜揉在了一起。其中集中體現iida設計的是五個主要界面——「鎖屏界面」、「List View」、「iida Home」、「widget Home」以及「多任務界面」。因為考慮到很多朋友並沒有真實體驗過這一UI,所以我會一邊介紹一邊談及自己的些許淺見。在這5個界面之前,先談談最受關注的動畫效果和音效。動畫
關於動畫,羅永浩在微薄上提到,「……用不了兩天就會覺得累,炫技型的交互總是一出來就受熱捧,但很快就沒人用……」,老羅說的是有道理的。雖然這次iida UI的動畫設計的很討巧,但仍然會影響到使用效率。不過iida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加入了動畫開關。類似於List View中的扭曲動畫是可以關掉的。關閉扭動後的效果可以說是「剛剛好」。音效
再說音效,音效一直是iida UI的強項,A02果然也沒有令人失望。無論從水平還是從經驗上來說,小山田圭吾都是頂尖高手,這次的音效依然是水準之作,很好的體現出了干美蘭球輕靈而又充盈的氛圍,未找到指摘之處。現在再來逐一談談剛才提到的5個界面。
鎖屏界面
與Infobar A01中的仿iOS橫向滑動解鎖以及C01中的上下左右四方向解鎖不同,A02中採用的是向上拖動的解鎖方式。屏幕最下方可以自定義4個最常用的應用程序,將其中一個應用程序的圖標拖向上方即可解鎖並同時打開該程序,而如果拖動的是鎖孔圖標的話則進入主界面。整體設計無可挑剔,只是不知iida是否知道,在隔海相望的中國,有一家公司已經將這一創意玩了5年……此外,A02中支持在鎖屏下控制音樂播放。但是支持的並不是很好。exfm甚至會導致手機強制重啟。List
View
Home」三部分,通過左右滑動切換。先說最左面的List View。iida應該還是很重視List View的。它將除音量鍵和電源鍵之外唯一的一個實體按鍵給了List View。想法很明確,
List View從功能入手,iida Home從重要性入手。兩者相輔相成,來進行應用分類,製造一個立體的分類體系。然而現實是骨感的,毫不誇張的講,List View基本處於不可用的狀態,堪稱A02中最大的敗筆。首先,List View中的幾個大項「照片」、「音樂」、「書籍」等是不可以自定義的。用戶無權添加或刪除大項,也不可以排列它們的順序。好吧,我們平常使用的也就是這幾個大項的內容,便是不能更改姑且也還可以接受,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每個項目菜單中的應用程序也是不可以排序的。直到打下上面這行字之前,我仍在想自己是不是遺漏了哪個操作。為了尋找排序功能,我翻了說明書,又搜索了網路,但是一無所獲。若是真的,那麼這樣的設計實在是令人費解。要知道,項目中是允許添加和刪除應用程序快捷方式的。而它們的順序會按照添加的順序自上向下依次排列。在允許添加和刪除的地方不允許排序到底是基於怎樣的考慮,我想只能發個郵件諮詢一下了。(當然,排序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是的,可以將快捷方式全部刪除,然後重新添加……)那麼畫面上方的那個排序功能到底在哪裡可以用?在「所有應用」這個菜單里是可以用的。但認真你就輸了,點開就會發現,排序只能按照「程序名」和「日期」兩個基準進行,自定義依舊可望不可及……不僅如此,每個項目中預裝應用的快捷方式是不可以刪除的。因此,即便用戶聽歌時使用的是第三方應用,也不得不忍受「LISMO Player」、「unlimited」、「うたパス」這些廢品將最上方的黃金位佔據。基於以上這些問題,將List View棄置不用的用戶我想也不是一個兩個。
iida
Home
說完優點談問題。首先說上面提到的刪除功能。刪除的交互很簡潔,對一般用戶來說很便利。但是,便利背後隱藏著很麻煩的問題。iida Home中出現的面板是分為兩個類型的。一種是應用程序自身的圖標,一種是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兩者從表面上是看不出區別的,只會在向右拖拽刪除時看出區別。刪除快捷方式時的提示是「確定刪除該快捷方式?」,而刪除應用自身時提示「確定刪除此應用程序?」。在這種情況下,誤刪頻發自然不足為奇。
此外,按鈕的響應範圍過小也是一個問題。這個我會在下面說多任務界面的時候一塊談到。Widget
Home
多任務界面
Flow展示模式,而使用了上下滑動的列表式展示方式。與其它部分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但是和iida Home中一樣,還是出現了按鈕響應範圍過小的問題。例如上圖中出現在每個任務右側的刪除按鈕,它的響應範圍具體有沒有44像素我沒有測,但是很容易與想法背道而馳,直接誤啟動需要關閉的應用。尤其是連續快速關閉任務時,誤操作率極高。同時,如果誤操作,需要帶來的彌補成本也不小。比如iida Home天氣面板的右上角有一個按鈕,點擊它就可以查看第二天的天氣狀況,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然而如果沒有點到,系統就會啟動瀏覽器去訪問au的天氣預報網頁。用戶若想恢復原狀重新來過,首先要關閉該網頁,然後退出瀏覽器,最後再找到天氣面板。不知道設計團隊是怎麼進行的容錯性測試,竟然沒有留意這一問題。折衷的iida UI
2.0與它難圓的夢想除了上文中提及的這些非常明顯的問題,iida UI 2.0中還存在著許多細小的交互Bug。但就算我將它們全列出來,我想也不會對大家有太大幫助。我在這裡,更願意思考一下iida在UI 2.0中展現出的設計思路。其實瑕不掩瑜,整體來說,iida UI 2.0的結構還是很清晰的。無論是哪個界面,均統一採用上下滾動的概念。其中,以iida Home為用戶的主活動界面。無需過多操作便可以找到常用應用入口與主要信息平台。然後輔以List View補充應用入口的展示方式,Widget Home來安置應用自身的小掛件。iida作為au KDDI的品牌,擁有優秀的設計,但並非精益求精的代名詞。反映到A02的UI中就可以看到,儘管這回的UI非常可人,但iida UI 2.0其實是一個折衷的方案。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程序與快捷方式共存於iida Home之中。這一點我在上文中已經有所提及。我推測,iida對iida Home的期望有兩點。1、 用戶能夠在這裡快速的添加和刪除應用。2、 用戶能夠在這裡迅速的得到需要的信息。前者需要程序自身出現在Home中,後者卻只需要快捷方式即可。於是,iida給出的方案便是,允許程序圖標與其快捷方式同時出現在iida Home之中,以邏輯性換取便利性。
其二,是Widget Home。對於Widget Home的出現,我想中村勇吾老師其實一定是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就功能而言,Widget與Panel本質上是一樣的,均是為了用戶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而設計出來的信息平台。但是連支持WP8瓷磚特性的應用都寥寥無幾,你如何指望開發商為區區一個安卓第三方ROM下功夫。對於iida而言,應用海洋又過於浩瀚,總不可能像羅永浩一樣為第三方應用設計1000多個Panel吧。於是iida給出的方案便是在iida Home僅做幾個必需的Panel,然後將小掛件單列出來,作為輔助Home。最後配以與Panel風格相近的壁紙,以實現風格上的統一。
我想,iida UI真正想實現的,是一個僅需要iida Home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的UI。然而iida UI只是Android的一層皮,它活在Android、HTC、au的生態下。因此,iida的設計夢或許註定只能是夢想。(完)沒用過。就看了視頻之後的感覺infobar最少在動畫方面,明顯過度設計了。動畫看起來很眩,但多數無助於用戶對系統的理解。有的反而會對用戶的操作造成干擾,比如主UI滾屏的動畫,滾屏時所有元件全部變形,讓定用戶定位內容更加困難。
炫酷,但容易膩。要長久,還是得老老實實的
引用老羅的評價吧:
炫酷但容易產生疲勞感
炫技型的交互總是一出來就受追捧,但很快就沒人用羅永浩可愛多的微博 新浪微博推薦閱讀:
※這個流程圖是用什麼軟體做出來的?
※如何評價豆瓣式的簡潔UI設計?
※做用戶界面設計,哪些功能是 Sketch 3 無法取代 Photoshop 的?
※在北京,年薪十萬的UI設計師是一個什麼水平?拿這個薪資進行高強度的工作是否合適?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優秀 HTML&CSS 網站前端設計的網路資源(博客、論壇)?
TAG:交互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 Infobar手機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