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拍電影,為什麼會以導演為中心?
01-06
如果單從電影創作的角度出發,確實應該是導演中心制,但是——這個看起來很崇高的理由根本不能完全解釋中國的現象。好萊塢電影的製片人中心制,是建立在非常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和行業規範上的,如果從片場時代導演的作用來看,大部分導演都只是個打工的,製片人是項目的總負責人,導演最多只是總工程師兼工頭,承擔的活兒更偏技術,大部分導演沒有終剪權。這套制度雖則某種意義上不像歐洲那樣給導演充分的發揮餘地,但也從源頭上保證大部分項目在工業、商業標準上合格。
中國這邊啥情況呢?絕大部分拍的都是想撈錢的片兒(不排除還有一部分拍著包括他自己沒人看得懂的「藝術家」),但路子上卻是歐洲導演的范兒,一談藝術個個都彷彿是費里尼,實際連把故事剪平順的能力都欠奉。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不搞製片人中心制?第一、業內真正懂行的製片人太少。導演為什麼這麼橫?其實,就是欺負投資人、製片人不懂行。這個景,我得怎麼怎麼怎麼地,不搭不行,不搭這場戲感覺出不來你負的了責嗎?到時候賣不好就賴你。這樣還是不搭,那成,哎喲,我這頭疼啊,今天身體不舒服,我不出工了……下午?下午看情況吧。為什麼陳國富被人稱道?因為像他這種真正懂行的製片人,太、t、m、少、了!第二、導演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稍有勢力的導演通常要養一個班子,這幫哥們都跟著他混飯吃的,攝製組也基本是圍繞這幫人搭建的,劇組拍攝過程中撈油水,作為回報這幫人要對導演俯首帖耳,並送回扣。這算是業內非常明顯的潛規則了,除非用年輕導演,不然開機後你會發現組裡都是導演的人。這種是實質性的黑幫式對壘了,誰能掌控這幫人,誰說了算。別看中國電影很熱鬧的樣子,其實既不工業化,也不藝術家,說白了就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搗鼓商業製作,好的製片人不僅要看個人的造化,必須在一個相對穩定而規範的環境中才能有效監管項目。
以某一個人(或者一伙人)為中心,背後的邏輯是,這個人需要為影片的各個方面負責。這裡指的主要是生產階段。也就是說無論是演員選擇、類型風格選定、預算控制、班底組建,一直到拍攝、後期甚至到商務、營銷、發行。都有一個人了解所有的細節,計劃所有的戰略。理論上,如果製片人能夠完成,導演只需要專心於創作。實際上,在中國能夠做好這些工作的製片人實在太少。在大多數環節上,最負責、最用心、最能理解合理調配資源的還是導演。中國電影的現狀是,雖然中國導演大多數水平有限,但是綜合能力來說,他們還是代表了電影業的最高水平。
行業人才質量不高決定的。
導演負責制,這是從那些製片廠時代就開始的了,導演是劇組的最大領導。
現在有一些變化,因為資本的原因,製片人逐漸分量重了一些。其實不能簡單的認為是「以導演為中心」。一部電影從籌划到製作,從後期到發行,是兩個條線工作的結合。
第一條線就是商務製作線,分別由製片人、監製、製片主任、製片經理、策劃、媒體發言人等等,這些人從理論上來說,是只與電影的商業利益有關的。
第二條線就是你說的以「導演為中心」的藝術成分人員,其中包括了導演、編劇、攝影、美術、燈光、造型、服裝、髮型、道具以及後期藝術指導和其他藝術指導類等等。一方面電影的觀眾會追隨一些好導演看他們的作品,所以在宣傳時候,這也是市場賣點,所以從輿論導向來看,一直會把導演從幕後推到墓前來。另外方面,中國導演自己投資或參與投資電影的比例比較多,尤其是一些成了小名有些小錢的導演會入股或者參股一部電影,所以代替了一部分製片人管理資金的工作成分,其實這是正規商業電影的忌諱。因為電影創作本身而言,導演與製片就應該是對矛盾體。一個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做出好作品,一個是能賺到錢的片子就可以了,能省則省。因此,電影「以導演為中心」不完全正確,因為導演再是中心,沒有錢是不行的。
在解放前不是這樣的.解放後,沒有製片人,只有製片廠,監製之負責給錢,打大家都在替國家打工.製片人為製片廠主任或者廠長(其為政務領導,業務水平,很平),根本不到片場.全部權利下放導演,此毛病沿襲至今.
理論上,如果製片人能夠完成,導演只需要專心於創作。實際上,在中國能夠做好這些工作的製片人實在太少。在大多數環節上,最負責、最用心、最能理解合理調配資源的還是導演。對滴。因為好製片人太少了,所以好導演只能硬著頭皮親自上。
推薦閱讀:
※木星上行是否是爛片?為什麼?沃卓斯基姐弟為什麼會拍出這樣子的片?
※為什麼用身體潛規則多發生在導演和演員之間?
※姜文是不是最好的華人導演?
※如何看待馮小剛炮轟《速7》?
※華語電影導演對配樂的選擇和處理水平最高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