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文姓氏如何翻譯成英文?如「田」,有人說翻譯成 tien ,有人說翻譯成 tian,如何解決?


Tien(威妥瑪拼音)和 Tian(漢語拼音)都可以,跟名字統一就行了。比如「田震」要麼就是 Tien Chen,要麼就是 Tian Zhen。

當然,這裡面也有身份認同問題。漢語拼音施行後的仍然用威妥瑪拼音表示自己名字的大陸人,不管是覺得有「港台/民國范兒」,還是反對漢語拼音,總歸算是某種態度吧。


根據維基百科「漢語拼音」詞條上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Hànyǔ Pīnyīn)或只是拼音(Pīnyīn)。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普通話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似乎沒什麼爭議,直接用漢語拼音方案翻譯人的姓氏即可。因此「田」就是Tian。

順便說一下,現在台灣人也開始推廣大陸的漢語拼音方案了。

有關發音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刻意去迎合外國人的習慣,按照既定的標準就好了。法國、德國人名變成英語,還不是發音會有問題?


首先,漢語拼音並不符合英語的發音規則。而威妥瑪拼音也需要加註「 ` 」才能達到明確讀音的效果。譬如鄙人的名字,要寫成Ch`u Tse-t`ien才是正規寫法,誠然,tien發音更類似「田」一些,但威妥瑪在輔音問題上處理的也不好,譬如所有的輔音都是輕輔音,而且是情福蔭不加標註表示濁輔音,只有加上標註才能表示輕輔音,譬如說包子的包,要寫成p`ao,而對於「子」這個發音,卻不是Tsi,而是一個特別規定的Tzu,也顯得比較奇怪。anyway,可以說漢語的拉丁化到現在還應該繼續探索才對,而不是用那些並不十分完善的約定俗成。你看很多語言的拉丁化都已經做到了讓所有懂點發音規則的人都能無礙地讀出,而中文…… 老外看著漢語拼音發的音不堪入耳就表明了其實現在的注音系統主要是給國人注的。你自己任選罷,樓主,注音方案多學一點沒壞處,譬如我還會注音符號,呵呵。

哦對了,再補充一句,一,台灣現在正在推廣漢語拼音,二,在推廣之前他們用的是注音符號第二式,並不用威妥瑪,只在中華民國護照英文名處保留了威妥瑪。


這是威妥瑪注音法,是19世紀的一個外國人發明的,當時還沒有現在的漢語拼音方案,好比Kungfu


推薦閱讀:

「無圖無真相」如何翻譯成英文?
英語長句里的信息如何分析?
中級口譯,CATTI,人事部的123級口譯,上海什麼口譯的詳細區別是什麼啊,到底有幾種口譯啊?
答案里經常出現的「這裡不展開」,應當如何翻譯成英文?

TAG:英語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