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此次標普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謝邀。我黨是不可戰勝的。西方經濟學個人認為一個很大的弊端,在於中庸。在純粹的西方經濟學語境里,是沒有改革的空間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著不同的價格。例如工會,取消工會顯然會降低勞動力成本,但是西方又會強調工會保障有利於增加熟練工人。也就是說勞動力市場改革,不論怎麼改,似乎都只是增加了管製成本,不改的話,工會的存在就是均衡價格。顯然資本家不會這麼認為。個人覺得西方經濟學已經繞暈了。這次辭職的費希爾和他的徒子徒孫們所控制的全球各大金融組織,太喜歡用簡單的填數字寫報告方案了。實際分析,A國家和B國家,C公司和D公司,財務報告不可能是替換掉裡面的數字即可。
中國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中國每一次改革,都會伴隨著標普降級,標普很大程度上最關心的就是保守和穩定。對於評級機構而言,沒有推薦過危機國家就是能在長期競爭中存活的關鍵。但是改革,真的不是一個兩個機構所能評價得了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增加基建,嚴控房貸,是不是中國目前最好的方案?這個真的見仁見智,但是我是支持的。減少政府支出,繼續寬鬆推高房價,政府通過土地收入會使得負債健康得多。但是顯然這是億萬中國人最痛恨的。增加基建到底是推高負債還是增加可達性有利於降低集中度,這個需要更嚴格的測算,標普這種簡單的拿基建類比家裡裝修,實在是太簡單了,經濟學是有空間感的。
中國推四萬億,顯然會獲得各國評級機構高度贊同,國外增加投資,有利於提高本國消費。只要中國在改革,個人認為肯定是長期趨向於調低評級,直到美國一次次站不住腳時,然後一對比,中國又不自覺的站在前面了。
不配合剪羊毛怎麼辦?先罵!----壞你名聲,毀你信用。罵了還不老實,那就要打了。中韓,中印,中日,中澳,中英,中美.....這麼多地方一起搞事情,就不信你不老實!!
鋼鐵,煤炭等企業去槓桿才開始,中國神華已經賺來盆滿缽滿。中國神華的評級由AA-/負面調整為A+/負面。非利益相關,不懂這些高大上的評級怎麼評的,還是崩潰論符合中帝形象?
另 老美的金融以及金融服務行業確實很厲害,各類排前的一水美國公司,我國這個行業差距還太遠啊我兔腹黑
標普下調中國評級真的是誤診嗎?
GDP繼續在漲,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漲,基礎建設如火如荼,似乎形勢一片大好。就在此時,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突然宣布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這是28年來的首次。
官方以「錯誤決定、令人費解」八個字回應,與四個月前穆迪下調評級和四年前惠譽下調評級,幾乎也都是一樣。
如果了解過去三十年的經濟變局,理解2017年以來的形勢變化,你就會明白惠譽、穆迪和標普的決定之正確,下評級的做法之合理。
標普在聲明中寫道:「下調反映了我們的看法:即信貸的長期強勁增長,增加了經濟和金融風險。」
我早就在文章中說過,實體經濟在近些年已經逐漸瀕臨崩潰,所謂的GDP高速增長几乎全靠無節制的高額投資拉動,結果導致信貸負債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債台高築。
投資的錢從哪裡來?印鈔廠。據高盛分析,自2008年至今,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已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
為了投資而瘋狂印鈔導致的結果是,人民幣一路貶值,人們手中的現金越來越不值錢。先知先覺的企業和富人為了資產保值,瘋狂換匯併購買海外資產,導致外匯儲備不斷下降,兩年內下降四分之一,開始靠近2萬-3萬億的警戒線。
據IMF保守估計,中國的非金融部門債務在五年後將超過GDP的290%,其中僅在2016年國企債務就已經高達94萬億人民幣以上,每年增速遠超過GDP增速。
你現在就知道,GDP每年接近7%的增長原來是靠借錢來花,投資的方向還是泡沫嚴重的鐵公基和房地產,早就不再依靠有「世界工廠」之名的製造業了。
不斷下滑的GDP增長率
俗話說,欠的錢總是要還的,只不過還的方式不同。債轉股之類的小動作,只能拖延還債的時間而已。
債務危機一旦爆發,一切都晚了。
不斷飆升的債務佔GDP比重
後來,供給側改革應運而生。
2017年,為了制止資金外流,加強了外匯管制,使得資金逃離和換匯保值更加困難。
2017年,為了去槓桿、防風險,房地產也開始限購加碼,上調利率,大城市工作的人買房更加困難。
在改革關鍵時刻,大洋彼岸的美聯儲又發出了大招,宣布10月份縮小資產負債表,並且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三次。這些舉動會令大量資金迴流美國,對外匯儲備造成進一步壓力。
有人可能會反駁,即使靠借錢投資,GDP在高速增長是事實,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其實這種看法非常淺薄,陷進了「GDP主義」。
正由於靠投資拉動,在計算上就很容產生水分。
許多投資效率極低,例如「鐵公基」,GDP並沒有計算產出的商品或服務價值,而是只計算賬面投資的價值,從而使得浪費的大量投資也算進了GDP。
與此同時,GDP被明顯高估,說明大量的資產價值和儲蓄價值都明顯被高估。
當「去槓桿」產生效果,我們就會發現國家的經濟增長、企業的財富和你的個人財產都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到那個時候,逃離已經來不及了。
改革沒產生痛苦,就說明改革沒成功。
總之,除非奇蹟發生,對於未來幾年的經濟前景,我只能用一個成詞來形容:大勢已去。
公子沈
2017年9月22日
防失聯加作者微信:gongzishen2016
其實這個調低有一定的道理,雖然從各項數據看中國經濟有一定的好轉,但是其內在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例如地方政府債務沉重,中國國有經濟壟斷了的領域中,資源不能高效運轉和合理配置,這些都約束著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而中小企業本應當成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器,可是卻很難從國有大企業和銀行中得到資源和支持,只能勉強在夾縫中生存,更別說煥發出創新和活力了。中國高度集中的金融體系,導致了銀行系統的資金大部分流向了風險相對較低的國有部門,這會更進一步惡化國有企業的治理。
zz之外,請考慮客觀原因。
這是自去年標普和穆迪下調之後的再次下調,說明目前經濟確實面臨著很大問題。其中主要問題包括:整個社會槓桿率急升,社會生產成本上升速度遠高於收入,政府負債進一步升高且更加複雜化。
zf負債正在變得複雜化,就拿現在流行的PPP項目來說,實際上也是政府負債,而且是一種很難抵消的長期負債。目前PPP項目的規模非常大,幾乎已經成為地方zf的首選,而且不反映在zf負債上,但其實質就是政府負債,而且還連帶了部分的企業和銀行負債。我相信,上層恐怕會很快出政策控制PPP的瘋狂擴張。
另外,從最近高層的一些講話來看,實際上對評級下調還是很重視的,可能會開始真正的去槓桿(之前只是喊口號而已),大會之後應該會更清晰。
推薦閱讀:
※北京極限可以住多少人?
※這兩年說的最多的詞就是「一帶一路」了,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廣西如何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
※2015年高爾夫7、CRV、RAV4等緊俏車型為什麼突然出現大幅優惠?
※烏克蘭、塞爾維亞、喬治亞這些歐洲國家老齡化嚴重,且人均GDP很低,是未富先老典型。他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