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和玩車,有什麼不同?

開車和玩車,到底有什麼不同?

也許,開車強調的是駕馭,而玩車強調的是樂趣;

也許,開車是一種生活方式,而玩車是一種生活態度;

也許,開車體現的是入世的共性,而玩車體現的是出世的個性。

但是也許,上帝只給了你一顆玩車的心,卻沒有給你一台可以玩的車!因為普通人心目中高性價比的「通勤車」,與玩轉改裝界的「小鋼炮」之間,隔了可能不止十萬八千里——外形、性能、硬體、操控、動力,每一項都決定著一輛車能否成為改裝車。

所以,當你擁有一輛天生適合改裝的車,每天卻只是開著它上班、買菜、逛街、吃飯,滿足於普通而平庸的日子時,你一定沒有考慮過車的感受——一輛可玩性高的車,不僅想做一個代步的工具,更想做一個承載夢想的靈魂。

在此,廣本飛度邀請各位開車、玩車、愛車人士一起來聊一聊,在你看來,開車和玩車的區別在哪裡?不管是專業技術上的,還是意識形態上的——在回答中分享你的見解吧!


Fit, Miata ,Panamera Sport Turismo是我當前沒有擁有卻最喜歡的三部車,是分別對應不同人生階段需求和身份特徵的dream car。這三部車的車型,價位,級別差異非常大,但在我看來它們都無一例外地有一個共同點:「可開可玩」!

看到飛度的提問,忍不住也要來吹一下。

很長一段時間,面對朋友親戚諮詢買車選車的事情時,都是很暴力地給出選擇方案「10w以下買飛度,10w以上加錢上卡宴」。卡宴一般人都買不起只是表達戲謔,飛度卻一直是預算有限時的真心推薦。後來和同行的工程師聊起親友選車諮詢的事,開過了飛度的工程師竟然很多都認同上面的暴力方案「此處需配斜眼奸笑那個表情」。

---------------------------------------------------------------------------------------------------

開車,玩車,說到底還是是對車的理解,定位和需求的區別。

在我看來:

開車,車是工具,完成從A點到B點的移動任務,最好車開起來舒服,省油省心。

玩車,車是玩具,玩的是折騰,樂趣,快感和刺激。

在我進入汽車行業之前,我對車是沒有太多概念的。

車,那時對於我而言,就是書本上那些複雜的公式和符號,還有很多我半懂不懂的機械結構圖。我特別羨慕和崇拜那些能細數各個車型的參數,數據,歷史淵源的人,到現在還是。

工作之後,需要經常開車,試各種各樣的車。此時對車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我第一次了解到在華南地區,小飛度這樣的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輛車的保值率之高時,依然感到驚奇:甚至有開了幾年只損失車船稅的案例,這要比同級車要出很多。

借著在日系大本營的華南地區出差的機會,我租借了幾次小飛度做通勤和遊玩用,試過之後並查閱了資料之後才慢慢理解。那時租到的是2011款的飛度,這款車有1.3L/1.5L,手動/自動的選擇。自動擋車型配的是本田的與眾不同的平行軸5AT。這個變速箱可以說是自動變速箱中的一個特例獨行的傢伙。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理解這個變速箱是帶液力變矩器的手動箱。這款變速箱的黑科技的進階產品就是本田今天的8AT, 或者你也可以叫它8DCT,用時髦的互聯網語言說,它可以稱作是 AT x Dct 的結合物,帶液力變矩器的dct。

本田這樣的設計希望帶來的好處是可以得到一部分手動箱的高效率的特點,有利於經濟性;但同時缺點也相對明顯換,換擋質量會比常見的AT差一點。於是在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功率88kw,扭矩145Nm這樣的表現放在2017今天也不算差的數字加持下,飛度在當時可以做到動力和油耗表現都不差。

開車過日子,追求無非就是平穩可靠,不怎麼出毛病,省油省錢,買菜方便,偶爾也可以小打鬧撒野一下。於是憑藉著(同行的襯托)日系質量可靠的特點,以及這樣的動力油耗表現,飛度作為出行工具而言,同級車裡受到偏好,並保持驚人的保值率,毫不意外。

------------------------------------------------------------

2015年的一天,我在試車場試車,碰到對標分析組的同事也在測試。我平時就喜歡和對標分析組的同事一起玩,因為他們手裡經常有各種各樣的競品車拿來測試,好多車都是國內沒有,特地從國外搞回來的。這天他們測試的是一輛飛度,2014款CVT的。

他們裝好設備後,我沒事就跟著他們上車去玩。在試車場來回一兩趟,讓我感到意外,確切地說是驚喜。按照以往的經驗,說通俗一點,一般這個級別的車開到140km/h時,車子就會開始有搖晃的感覺,並且開始不易控制。那幾圈下來,這個車子比我的預期要穩,控制還不算難。我當時覺得一定是車上坐了太多人,而且有大胖子,車重的差異的會影響我的判斷,於是趁其他人下車抽煙打電話的空隙,我獨自一個人跑了幾圈,仔細地感受了一下駕駛性。除了百公里加速表現距離我的期望有點點距離,中小油門的扭矩build up慢了一小點,以及加速時有點輕微surge,其他的工況,如起步,急踩和急松油門等的表現比較好。

幾圈下來,我的總體感受是,可能我有著2011款的體驗和預期在前,再開2014款,與2011款的fit相比簡直是amazing,性能表現簡直是急升幾個段位。當然變速箱從5AT變換成CVT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勞在裡面,但這個車的表現,已經讓偏好AT,喜歡換擋時的發動機聲音變化的感覺的我原諒它是CVT了。

作為一個玩具而言,在同級里平順的駕駛性,足夠的加速和響應,超出了當時我對它的預期,我覺得原裝的1.5L CVT的飛度就足夠好玩。於是那個下午,我在試車場的跑道里玩了整整一下午的小飛度。過後還專門找了對標分析的同事要測試數據和分析報告來看了一下,結果顯示基本上是和我當時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

這樣好玩的車,我當時覺得一定會有人折騰出各種玩法。果不其然,Fit在玩車圈中慢慢地被封神。

賽車圈流行用車架代號前2~3位指代某款車型, 如AE86。自第三代飛度上市之後,GK5這個梗就慢慢火了起來,甚至被封為一代神車。

飛度這樣原裝車就很好玩的車,在日系大本營華南地區自然少不了被拿來下賽道玩。在賽車文化要比國內其他地方濃厚,連教練車也要下場去練練的廣東地區的賽車場里,GK5甚至可以用「像蝗蟲一樣多」來形容。而想要買不是官方銷量主推的GK5的手動擋車型,更是一車難求。

GK5被折騰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

簡單如入門不傷痛型——外觀改造:外觀改諸如碳纖維引擎蓋,輪轂改造,內外飾加裝裝飾如換成紅色車標。這樣的玩法,淘寶就可以搞定。改完合法上路,愉悅自己,轉手保值不心痛。

坑深如性能改造型——這裡面可以坑小如不傷筋骨,坑大如改車的錢是買車的數倍。簡單如拆掉多餘的部件降低車重,再往上輕量化輪轂,碳纖維引擎蓋進一步降低重量;加裝前後艙加裝拉杆,底盤防傾這些來提升剛性;將輪胎換成半熱熔胎來提升地面附著能力;更換減震來提升懸架響應;剎車系統也要更換;最難的動力系統升級,從更換進排氣,刷ECU程序,到加裝增壓系統,還是更換髮動機。只要你想往玩車裡面跳,這裡面的坑可以是一個接著一個。

簡單分析一下,GK5這樣1噸出頭的整備質量,意味著對改裝件強度要求範圍可以放寬,工程難度和成本可以降低。96kw,155Nm這樣的發動機動力參數,對比同級其他1.5L發動機普遍85kw,150Nm左右的數字可謂暴力,搭上整備質量不算大的車重,意味著甚至都不需要用上刷ECU,換進排氣這些提升動力的手段,原裝直接上就可以獲得很好的動力表現。

最主要的是,在影響動力性的最關鍵的參數—功率上,飛度甩開同級一條街,毫無疑問對於追求動力性的偏好來說簡直是一個大殺器般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更多可以參閱 無往:汽車發動機的兩個參數馬力和扭矩,哪個更能體現動力性?)買發動機送車,名副其實,GK5成名毫不意外

儘管賽車運動是一項很燒錢的運動,但並不妨礙GK5憑藉著整備質量小,發動機黑科技這兩個特點讓喜好玩車的年輕人以低成本跨過門檻,成為年輕人的賽道啟蒙車。

即使帥氣富有如我的好朋友 @Johnny Durn 這樣有賽車場和車隊的人,當我和他堵在廣州的高架上,在他向我描述開Miata和S2000如何如何爽爆,honda紅頭機聲音如何迷人時,看著身邊一輛一輛輕鬆炸裂穿插過車流的飛度,他沉默了一會說:「你說,要不拿一輛GK5塞一個K20進去玩玩,你覺得怎樣?」

平時工作上班通勤,下班買菜接老婆;周末可以開去聚會吹牛逼改造,下個賽道耍耍也無妨。「10w以下買飛度,10w以上加錢上卡宴」,這樣應該可以吧?

什麼?隔音似乎不太好?你知道馬自達車主怎麼稱這個的嗎?這叫ZOOM ZOOM!

喵本徵服者,過彎摸妹腿車手 @Johnny Durn曾經說過:「不服?!把你的A/M/R開出來!


一個為了生活

一個為了靈魂


個人覺得開車和玩車的主要差別在於心態,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從A到B之間的通勤稱之為開車,在這之外可以稱之為玩車。

「開車」,心態上將車子當作工具,在乎工具的價值、殘值率、使用效率等。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家口中的買菜車,從5、6萬的寶駿到二十幾萬的雅閣這些車子,大部分人購買這些車子的人首先在乎的是能否完成A到B之間的通勤,其次幾年使用下來的故障率和殘值率。

「玩車」:將車子當作玩具,更在乎愛好上的時間的投入,和精神上的回報,又比如將車子當作夥伴,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了解到自己的真實需求,以及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改造或者選擇下一輛車,相比起單純的「開車」更具人情味。

當然,國內外的玩車環境和土壤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發達國家地區汽車普及率早,車子很早就在工具中衍生出的玩具的分支,而且人均收入較高,用於支配興趣愛好的經濟能力也較強,所以海外的玩車人群基本上沖著一些經典的JDM、肌肉、鋼炮去玩。

國內的話,汽車普及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除去少部分一線城市有著完善的賽車場設施和改裝氛圍,大部分二線以下的地區無論人均收入還是基礎設施,都有點慘不忍睹。

大部分國內的改裝愛好者暫時沒有寬裕到可以配備2-3輛車子的地步,這就造成了國內的玩車圈子必須做成「水桶模式」的改裝,既可以應對日常通勤,也需要在必要時刻有足夠的駕駛樂趣。這搞了半天,國內適合大部分人玩得起的車子,基本上也就是飛度、思域、銳志、320i這些車子了。

把車子當成玩具的話,基本上局限於玩性能和玩越野,越野對於我來說有點超綱了,這裡著重聊一下玩性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們目前快要完工的S2000,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專欄圍觀一下,目前正在做空力套件最後的優化。S2000完工之後一直在想搞一輛澳洲的Jazz,也就是國內的飛度用來當下一輛車隊Project Car,畢竟澳洲的K20便宜的跟白菜一樣。

改裝其實可以簡單分成玩姿態,也就是外觀改裝,包括輪轂改裝、外觀升級、內外飾品等。其次是進階版,玩性能,這裡面包括了電腦設定ECU、剎車升級、動力改裝、增壓系統、避震設定、車身強化。

雖說大部分持續玩車的人,最終都會走向性能改裝,甚至下賽道。從純性能來說,GK5的性能改裝潛力和性價比在國內來說,目前應該是最強的。對於改裝入門來說,一輛GK5的優勢是進可攻退可守,往深入了玩可以拆光內飾下賽道,淺嘗則止的話可以玩一遍車身強化、進排氣系統之後,還能還原成原廠再賣掉。再不濟,可以在添置SUV之後當成家庭第二輛代步車。

如果非要用GK5玩姿態的話,從淘寶上最廉價的防治PMC寬體套件、濕式碳纖維引擎蓋、輪轂,到各種手工空力套件應有盡有。GK5玩姿態還有另一種玩法,就是痛車,畢竟日系二次元文化,還有什麼比日系汽車更加合適的?

用GK5玩性能的話就有的玩了。首先A0級車子里,GK5的改裝件是最豐富的,沒有之一。除去進排氣大廠HKS,Cusco,本田專供的JS Racing針對Gk5的改裝件光是進排氣系統就超過10個,車身強化的頂吧、防側桿,引擎蓋散熱,水箱護罩進氣孔改造,底部擾流,制動屋剎車,ECU等等等。

如果針對性能做改裝的話,符合中國上路法規內的改裝項目包括剎車系統強化、引擎艙支撐強化、後備箱支撐強化、輕量化輪轂、輪胎升級。

對於GK5來說,能給完全符合國內上路標準的改裝就是一套輕量化鍛造輪轂+AD08R輪胎,首先抓地力就有了保障。其次是升級制動系統,想要跑得快得先剎的住,剎車系統的選擇面就太廣了,從Brembo到Project u,連JS Racing都有針對GK5的剎車系統升級。

升級剎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過彎,GK5的L15可不是思域的渦輪引擎,不能指望這台車子在直線上能跟渦輪車子比,所以GK5的強化方向肯定是針對彎道的(其實S2000也同理,本田的大部分性能化改裝都是針對彎道)。原廠GK5在彎道里最大的問題就是車身側傾非常嚴重,既然給了飛度在A0級里最大的車身空間,肯定在高速過彎的時候會受限於高度。所以玩車的一大樂趣也是如此,可以通過對車子本身的調整來彌補部分劣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加裝引擎艙頂靶和後備箱防側傾桿,用來增強整體車身的剛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彎道中的外側承壓。

這些都是符合中國上路規定的改裝,至少在這一套改動下來之後,雖然動力維持原廠的130匹,但是整車抓地力有所提升,剛性大幅度增強提升了彎道極限,剎車性能的提升降低了入彎時間。同樣的,大量的強化件上身,即便是四個輕量化輪轂省下了部分重量,整車重量還是會有所提升,降低了直線提速。這也是玩車中改裝的弊端之一,任何一方面的提升都會犧牲掉部分其他方面。

之所以不聊動力部分的改裝,一是國內目前禁止動力改裝,二是GK5的動力其實夠用。我們改S2000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賽道上大把的增壓86,動輒輪上300往上走。但是在Wakefiled Park賽道上的成績,S2000在不加裝任何增壓和擴缸的情況下,殺進了單日圈速榜第九名。要知道在場的車子里,沒幾個動力低於300匹的。

曬一曬S2000近況,硬頂、碳蓋、GT尾翼都已經上身了

改GK5的思路也是一樣。原廠131的馬力用來推1058kg的車重,合資A0級別最強推重比,用來上賽道,配合剛才說到那些強化件,夠絕大多數初學者消化一整子了。 基本上玩車玩到這一步,上賽道撒野是沒問題了,再往深入了走,就是不符合中國上路規定的改裝,比如進排氣系統,引擎移植等。

因為國內禁止對動力進行改裝,所以進排氣系統被嚴格禁止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加順暢的進排氣系統雖然不能有效的「加N匹」,但是可以提高引擎運轉效率,從而減少引擎至輪上動力傳輸的衰減,所以的確做到了對動力的優化。

能玩到這一步的人基本上很明白自己對車子有著怎樣的訴求了,因為這部分的改裝已經不是新手入門那種換個炸街的排氣,而是明確了未來是否渦輪化,或是移植K20A。至於進排氣系統到底是本田專供的JS還是HKS比較強,這個目前就暫無定論,因為每一台改裝車的改裝方向、定位都不同,很難一概而論。

洋洋洒洒寫了這麼多大家大概也知道,為什麼GK5能在中國紅遍大江南北。主要還是因為國內86/brz這類真·玩具的價格太高,一輛入門跑車的價格相當於一輛強化過剎車、車身、輪胎的GK5了。而且目前A0級別中,能當玩具的車子,也只有這一台。

玩車大概也就這麼一回事。喜歡跑直線的,除了某些變態的EK思域能在1/4英里里跑進9秒,相信大部分人更願意用渦輪四驅刷電腦來作弊。喜歡跑彎道的,也自然清楚如何強化抓地剎車、車身剛性以獲取更高的平均速度。

玩車大概就是懂車的進階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知道如何把這台車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充分發揮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每天看各種評測,寄希望整車廠生產一輛符合自己需求的車子。


開車只要有車。

玩車還要有錢。


目的不同,心態也不同。

開車是追求實用性,是為了過日子更方便;

玩車是追求樂趣,是在有了好日子的基礎上追求新的刺激。


區別在於有沒有愛。

攝於今天。

評論中一個兄弟的問題,讓我想到。

其實一台車不僅駕駛性或者改裝便利度或讓人喜歡。

空間也是一種可玩性?尤其是本田這種擅長空間利用的品牌。

這台A0級別的車,後排放倒,可以完整塞下這台公路車。不用拆任何東西。

玩起兩輪來輕鬆多啦233


開車 車只是你達成目標的工具

玩車 車是你獲得快樂的載體


開車是注重的是結果,

玩車是注重的是過程。

跑車是玩越野車也是玩,以多少的速度劈一個彎,以多高的姿態過一個砍,往往這些他們並不注重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

這就是不同。


開車只是「加油,工作」

玩車是「買輪轂買避震買排氣買買買」!


開車為了從A點到B點,玩車為了享受A點到B點的細緻過程。


開車的車是工具,玩車的車是玩具。


雖然是一道品牌提問,但廣汽本田這個問題提得還是很有水平的。

開車和玩車,乍一看之下,可以用林奕匡的《高山低谷》(陳詠謙填詞,歌詞嚴格說來應該是填詞人的作品)中的歌詞「你快樂過生活,我拚命去生存」套進玩車和開車兩種狀態。

但仔細想想也不對,你不能說百萬總裁開車自駕游就是拚命去生存啊,但他雖然在快樂過生活,也並不是在「玩車」。

所以我想給出的定義是:開車是發揮汽車交通工具的功能,更在乎目的地;玩車是發揮汽車的大玩具屬性,更在乎過程。似乎方向對了:開車是為了到達某處,玩車就是實現自己關於汽車的想法。

所以開車和玩車的界限不在於車主的身份。

誰在開車?上下班代步的上班族,周末自駕游的豬朋狗友,職業司機(包含職業車手)。前提是他們就是為了到達某個終點。

如果上班族在業餘時間還改車甚至參加比賽,自駕游就是去穿越無人區,職業司機等老闆的時候無聊原地燒胎什麼的,他們同時又是玩車的人。

也不局限車型。也不一定非得改車才能叫玩車啊。

如果你開車上班的同時,還不忘在車流忽快忽慢地穿梭的同時練跟趾動作,那你就是在玩車了。即便你開的是長安小面的。

有玩心就好了。

玩車玩的是過程,千萬別以為交智商稅就是玩車界擼蛇。

玩過程圖個樂,玩車交的智商稅那不叫智商稅那叫交學費。

在一堆廢鐵中淘一輛車況好的老車並且討價還價,中間還學會了不少門道和老車翻新知識,太好玩了;沒有經過先進審美觀熏陶,車改的一塌糊塗然後成為另類網紅,然後終於脫離非主流傻了吧唧鄉村拉花土炮LED自走行歌舞廳風,回過頭看也很好玩。

關鍵是,你對車有著始終如一的愛,永遠折騰不息,永遠童心未泯。

能給人以「玩車」樂趣的品牌,對於我們這些車迷來說,總是功德無量的。能開能玩的車,總是最能圈粉。寶馬、馬自達、保時捷、本田,都是這種日常能開著上下班,周末拉出去豁山路甚至賽道的貨。

題主加油吧。願CAFC扼住你咽喉時,你仍是那個能說出「怎麼可能認輸」的傢伙,繼續帶給我們能開能玩的好車。


開車如果僅僅是從A點到B點的話,

為什麼不『take a bus』呢?

事實上,和車子相互溝通才是最大的樂趣——

也是我所認為的『玩車』。

這無關乎前驅還是後驅、手排還是自排、是不是改裝了。

甚至不需要跑得有多快。

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

然後輪胎和懸掛會和你說,『哥,轉向給早了』、『負荷移得有點快,你他媽悠著點』之類的。

船長就對菲亞特的熊貓情有獨鍾。

因為它的極限特別低,很容易響胎。

每個人都可以去以自己的方式駕馭它。

船長說,這就是駕駛樂趣。

當然這種說法也有點太極端了。

但無論是飛度還是其他車,道理也是一樣的。

飛度的優缺點都同樣明顯。

它的懸掛和轉向,就是平時開車溝通最積極的部分——雖然很多時候,這也是它最大的缺點。

可無論好壞,它都會傳達給你。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如果說飛度的極限是100的話,那麼它從60的時候,懸掛就會開始側傾。

剛開始的確很擔心會不會翻車。

但慢慢摸清了脾氣之後,我就會試著把車子開到60-80的區域。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

就好比和女生交往。

既不能太出格,又不能太規矩。

而是在那個中間地帶去自己摸索。

彼此都會有優缺點,我們都無法要求對方十全十美,能做的即是相互磨合、相互熟悉,最後合為一體。(各種意義上的~)

每次坐進車裡,發動引擎;連上頭文字d的音樂,心情就會特別舒暢。

有時候2天不開車,就會手癢。

感覺自己開車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只有下了車,才又變回原來的樣子。

總之,

如果說『開車』只是一種交通方式的話,可以讓你帶著女朋友出去玩;

那麼『玩車』,車子就是女朋友本身。

因為——


聽哥的,努力賺錢換車吧


改了么?

那破避震?破彈簧?破輪胎?不太夠用的剎車?

改了就是你玩車

不改就是車玩你

但是只需要一萬塊錢

飛度就變成GK5超跑了

這就是我買它的原因!


開車是你在玩車 玩車是車在玩你


謝邀!

飛度這車正好,可開可玩。

個人認為:車造出來就是讓人代步的,其實就是讓人開的。但總有一些瘋狂的人不限於老老實實開車,非要開出花樣,於是就有了玩車,還形成了文化。

區別很簡單:開車的就是用來代步的,為了方便自己和家人的出行。玩車的就是用車作為玩具的。僅此而已。

PS:職業賽車手,單邊車手,漂移車手等不算玩車,人家是在工作。


玩車。舒適性,那是什麼?我要性能 。大排量+自然吸氣+後驅。 2檔7200轉


GK5!GK5!GK5提問了!玩車當然要玩,因為這是超跑啊!


開車,車只是一個工具,帶你從A點到B點。只要車況良好,油液充足即可滿足要求。玩車時,車就成為一個相互配合的夥伴,需要隨時感受車的動態,車的姿態以及車更多細節,力求達到自己的某些方面需求,開出去的心情也會比開車更愉悅,享受那一段的時光,哪怕堵車。


推薦閱讀:

你是否曾露宿街頭,為什麼?
有些人每天都很努力,努力學習努力賺錢,最後也賺不到大錢.而有些人每天都不思進取,卻生活得很好?
如何看待22日吳亦凡起訴「部分網路用戶」?
如何高效地搬家?

TAG:生活 | 汽車 | 汽車品牌 | 汽車知識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