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不是可再生資源,考古發掘把全國的古墓挖完了怎麼辦?

古代文化正是埋藏在地下,才得以保存幾千年,考古發掘使得文物重見天日,但是這些重見天日的文物有多少機會能再次流傳幾千年呢?也許再過一千年,我們的後人,就完全沒有途徑去了解幾千年前發生的事情了,各位怎麼看?


Changelog:

01/05/2017 增加了遺址博物館的例子;修正少量語法;將本回答與另外兩個回答進行了關聯。

ps. 都80多贊了,非常感謝諸位的捧場!在下有時間一定把這個答案再完善一下

----------------------------------------------------------------------------------------------------------------------

題主的問題問得很好,可以算是考古學終極之問之一。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從理解問題開始,即

在下認為題主要問的真正問題是:

假設在未來某一時刻任何關於那時刻(或者寬泛一些,那個時代)以前任何的物證(即古迹、文物等等)都消失了,那考古學家們應該研究什麼(即『怎麼辦?』)

開個腦洞:One Piece???!!

那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涼拌。這個假設的場景完全就是針對考古學(以及考古學家)的定義*來的,完全消除了定義中考古學家研究目標,那麼傳統意義上的考古學家就真的可以洗洗睡、然後第二天起來去找別的工作了。

*在下認為的考古學的定義:以物證為基礎的研究過去人類活動的學科。

但是這個回答肯定不可能這樣結束,因為在下得負責地為題主解惑。那麼就涉及到了題主《問題補充》中的小問題以及對於這個問題中諸多定義的理解。

首先拋出一個核心觀點,即

古迹(或古墓)以及文物的定義從時間上是相對,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會把2000多年前的漢代古墓當作古墓,2000年後的人類也會把21世紀的公墓當作古墓。(當然,會不會過 幾十年咱都買不起墓地了然後以後沒有墓了 這事兒先不討論)

往大了去,這相當於間接駁斥了題主對於『古墓不是可再生資源』的這一認識。

可以說

漢代古墓不是可再生資源,但是未來人類眼中的古墓(以及文物)是可再生資源。你看這資源只要一直有生死、一直有人類活動就一直會再生,是不是hin方便【微笑】? 當然,對於古典考古學家可能情況又有點不同了,在此不作討論。

再加上現在很多的材料,比如說塑料以及很多很厲害的金屬(具體我不清楚哪些,就是那些各種抗環境影響的)都具有過去有機材料(比如木頭,皮革等等)所不具有的對抗環境的能力,所以說現在我們使用的很多東西都會在這個地球(甚至超過這個地球)上留下長久的印記。

在此做一個預測:未來的考古學家說不定會很喜歡塑料很難被自然分解這個特性喲~

言歸正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考古學的學派和學者喜歡給考古學的研究範疇下時間上的限制,即"只有XXXX年前屬於考古學資源"。但其實這個觀點是不攻自破的---對於未來的學者難道那個XXXX年之後就不屬於『過去人類社會』了嗎?那幹嘛不叫XX世紀學?

畢竟,Archaeology 在拉丁語中就是 study of the ancient的意思啊。

看到這裡題主說不定要說在下耍流氓、偷換概念,『古墓』指的就是現代之前的那些墓,『文物』就是指現代之前的遺留物。那其實這個問題依然有得討論,主要涉及到了考古學的姊妹學科/下屬學科 - 文物保護(即Conservation)

文物保護(在這裡包括修復)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續那些脆弱的文物的生命,然後這個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也在發展,修復/保護能力越發強大。再加上保存到現在的文物,除了在極端環境(比如水下、沙漠、極寒等)下保存的部分有機物,沒有一個是命不硬的。諸如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除非機械傷害或者很強/長時間的化學傷害,保管不需要太好也能存活很長時間。就算是會氧化的金屬,氧化到一定程度那麼氧化物也會起到保護內部金屬的作用。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在民間流落多年或者掩埋多年的唐三彩、宋瓷、元青花難道會在故宮手裡毀了不成?抑或在奧杜威峽谷躺了上百萬年啥事兒沒有的奧杜威石斧會在大英博物館手裡廢了不成?

就算依然是我耍流氓,發生了類似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事件(注意咯,二戰期間故宮和大英的文物保存都很完整哦~),那麼相當一部分文物依然能夠得到保存,為什麼???

因為那些文物或許沒有物理性地保存下來了,但是卻通過各類媒體保存了下來。

高清圖片(照片因為有銀的成分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喲~)、視頻、文字描述等常見、基礎的媒體不算,那麼3D模型,3D列印, VR, AR這些技術不也能高度還原嗎?

舉個例子,去年Institute of Digital Archaeology就成功地3D列印了被ISIS炸掉的巴爾米拉拱門,其材質大概可以用『以假亂真』(現代高仿有沒有啊!!正大光明啊有沒有!!)來形容。ps. 這件作品其實飽受爭議,在下也並不是完全認可他們的做法。

更貼近生活一點,大英就有過虛擬現實做成的青銅時代小屋體驗---這也是保存的方法之一啊~~

接著讓我們討論一下現代以前古迹/古墓的問題,題主您可能會問:「這文物還能放博物館,那開出來的古墓不能吧?」

之前寫的有一些差錯,將遺迹以博物館的形式保留的其實有很多。貌似成都的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就是建在發掘的遺址上的(好幾年前去的,記不大清了),在下的故鄉-上海-也有一個很好的遺址博物館—志丹苑遺址博物館(強烈推薦!!!!)。兵馬俑其實也算遺址博物館。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完全發掘的古墓本身(包括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確不能完整地保存下來(遺址博物館畢竟是少數),但是極少極少考古學研究會真的把一個古迹完全發掘。

這裡面還要分搶救性發掘和研究性發掘兩種情況來討論。但考慮到空間時間有限,做個迅速的總結,總結一下考古發掘的規律(適應性未證實):

搶救性發掘(即考慮到該古迹由於人為或自然原因將受到毀壞或極大影響而進行的發掘)都是不得不發掘的,在此不多做論述

研究性發掘其實發掘的體量和面積都很小。

舉個在下在烏干達發掘時的例子。從面積上來講,20個人的隊伍花了一個月但是整個遺址大概只發掘了10%不到。在進行研究性發掘時,無論是由於資金、人力、物力、時間、(保護)技術等哪一方面的限制都很少能出現把整個遺迹全部發掘完畢的狀況。

然後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在下忘記哪張圖片是出於哪裡了,但是如果題主您觀察一下考古發掘點在世界上的分布,就會發現除了幾個比較著名的地區(比如歐洲大部、埃及、中東、中國、中美洲等),大部分地區的考古資源都沒有被開發。所以說,我們要挖的、可以挖的還有很多。

與此同時,古迹其實也可以用數字化的方式保存。在考古發掘,尤其是研究性發掘中,使用Photogrammetry (攝影測量?)來完整記錄並3D重現整個古迹是很多項目的標準配置。即使古迹本身無法完整保留,依然可以通過媒體保留。

而且經常在發掘大型遺址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填』。一旦研究達到了研究目的,通常(除非作展覽或緊跟著的後續研究用)都會回填,把古迹重新掩埋。雖然依舊對原來的土層等造成了影響,但是可以最大限度保存遺址的完整性。(也不影響種莊稼不是嗎?)

最後的最後還想討論一個點,也就是前輩學者對於考古學的貢獻。不知道題主是否了解,但是在考古學界中,有許多研究是完全建立在之前的發掘報告以及文獻上的。也就是說,即使古迹和文物均無法保留,只要現在以及過去考古學家研究所得出的文獻和報告等還存在,考古學研究依然可以繼續。

說到這裡已經有些偏題了,所以就此打住。最後總結一下中心思想:

1. 考古學的存在不僅為了研究過去,也為了保護過去。(所以說……考古學是Defense of the Ancient???)

2. 可以挖的古迹還有很多、即使完全挖完後人也可以通過媒體繼續研究、即使媒體也消失了只要有文獻和報告在就可以研究。文物同理。

3. 如果不作年代限制,那麼古墓就是可再生資源,除非人類的殯葬文化消失。(往大了去就是除非人類的整體物質文明消失)

在感謝語之前,想請讀者注意一下 @linyi812 和 @手鏟 的答案。前者補充了很多本回答中沒有展開討論的問題,比如在本問題基礎上可以提出的新問題、考古學具體怎樣有效地利用現有遺存以及考古學自我更新的特性;後者對於本回答中涉及的許多定義進行展開討論,尤其是對在下沒有提及的考古研究對象的一般性這一點補充十分重要。

舉一些 @linyi812 答案中『新材料』的例子:過去考古學研究範圍大多集中在文物和遺迹,但是在上世紀末考古學中出現了很多新的分支,它們將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拓展到了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地貌(landscape archaeology)、感受(phenomenology)等大量新『材料』。

最後再次感謝題主的問題給了在下開腦洞的機會、知友們的點贊支持以及幾位前輩/同學的補充!


謝邀,就在編輯過程中,已經有很好的回答了。我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1.古代遺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現代施工破壞和盜掘,它們挖墓的動力比考古強得多。就算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產生過考古學,這些不可再生資源也會被耗盡,而且會比現實中消耗得更快。正是因為有了考古工作,才能切實掌握地下文物埋藏區的位置、範圍、價值,並為分級保護提供依據,比如建立文物保護單位制度,限制某些區域的破土活動。換句話說,不是考古把墓挖完了怎麼辦,更適合的提問方式是經濟建設把墓挖完了怎麼辦?這個問題要現實得多。

2.古代遺存全部消失的話考古學家確實要失業,考古發掘又是不可逆的,所以肯定要防患於未然。對考古學來說辦法只能是提高效率,減緩研究對象消失的速度

盡量減少對遺址的干預。能依靠地表踏查和勘探的遺址就盡量不發掘,能用無損探測的就盡量不用鏟探。不是出於救急,比如基建破壞和盜掘危險,就盡量不發掘或少發掘。田野考古工作不是只有發掘一種,考古調查本身就可以提供大量的古代信息,有時甚至是發掘不能取代的。

在不得不發掘的情況下,考古工作必須服從遺址保護規劃,盡量考慮文物保護的需要(在遺址保存現狀不理想或難以繼續保存時,科學發掘本身也是保護的手段 )。追求發掘效益,盡量以最小的發掘面積獲取更多的古代信息。儘可能多地做好各種記錄,理想狀況下即使遺址本體消失,還可以根據發掘記錄恢復遺址發掘前的完整面貌。

3.假設我們已經將全部「古代」(限定一個時間段)遺址調查清楚,其總量是死的,不會再增加。不管發掘的速度有多慢,古代遺址資源總會有枯竭的一天。到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其實參考其他學科的話,出路是可以想見的。考古學立足於實踐和材料,但並不是說離開新材料就無法做出創新研究。

比如文化/社會人類學或者叫民族學就是典型的隨西方殖民擴張而壯大的學科,在世界各地收集了極其豐富的民族志材料,但作為被研究對象的活的社會也都隨著全球化和工業化而基本喪失所謂「原始」的特徵,也就是說,現在的材料相比一個世紀前減少太多了,尤其是想研究狩獵採集社會的話。人類學可以說因此受限,然而主流其實是通過轉型獲得了新生。又比如歷史學,雖然還有新的史料不斷被開發出來(比如出土文獻),可具體到某些領域的話,其研究對象的基本盤就那麼大,之所以還能有發展,是因為理論和方法的進展、不同時代的人對同樣的史料會做出不同解讀。

考古學把研究對象時間下限往下延伸,把範圍擴大到所有物質文化,其實一直有人在做,古代資源枯竭的話,近現代的研究就會相對更多更重要。就算沒有新材料,已有的考古材料其實也可以視作「文本」,進行不同角度的闡釋。當學科發展跨過一定的階段之後,不管出於主動還是被動,理論的重要性遲早會被正視。


我覺得擔心這個問題的,絕大部分都是盜墓的。


我不知道答案,我只是想統計一下世界人口的歷史。根據wikipedia的數據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4%B8%96%E7%95%8C%E4%BA%BA%E5%8F%A3 ,世界人口的增長是這樣的

縱坐標是人口,單位萬人。橫坐標是年份,注意橫坐標並非均勻變化。所以怕啥,以後有的是墓。

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可能都不用挖開就能得到需要的信息。需要挖的反而會減少。

不過我真的想知道這下面有什麼,是不是真的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讓我想起吳晗 郭沫若吵著要挖長陵然後挖了定陵最後因為技術 保存工藝的落後,政治局面的動蕩導致大量明代珍貴字畫 紡織品 工藝品包括萬曆皇帝遺骸後人再也不得見。

而後鄭振擇 夏鼐上報國務院,同意不再主動發掘皇陵,只對其在必要時搶救性發掘

隨著發展加快,修地鐵,修樓盤搞不好就挖到陵墓了,肯定要來發掘啊。但是 主動發掘現在既不會批准也估計沒人想。還有就是 現在古物保存技術還是沒有那麼先進,很多書籍 絲織品一出土就變成灰了,其他也會多多少少遭到破壞,你可知道兵馬俑是彩色的?

最後,還希望大家去博物館的時候給文物照相時

不要開閃光燈!!

不要開閃光燈!!

不要開閃光燈!!


已經有人給了好的回答了,仍然試著補充一下。主要從定義,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來說。

考古是通過研究物質文化來研究人類過去行為的學科。

所以對象不僅僅是古墓。而是與人類有關的至今為止所有的遺存。

而上篇作者說的XX時代為止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呢,說的通俗了,是考古學家考慮到社會倫理,社會的需求(比如已經有足夠的文獻資料)等各方面,對於考古發掘做的一個時間限制。

然而現在國外已經有很多近現代考古遺迹的整理和保存了,比如廢棄的荒島,廢棄的工廠礦山等產業遺迹,軍事遺迹。

到這裡題主應該就能明白了,考古這個學科研究的對象不限於古墓,也不限於時間。甚至不限空間,人類開拓到哪裡,哪裡就會有考古學的研究資料。我從前開玩笑,說以後學考古還得會修電腦。這個太難了(攤手),所以考古學現在有很多的多學科融合。

研究對象說完了,我們來說研究方法。考古學不是單純的發掘過去遺存,而是研究過去的遺存。重點在於研究上。

發掘和保護,都是為了研究服務的。考古學研究的是什麼呢。定義里說的人類過去行為。

文獻史中記載的人特別是地方史不發達的時期,那幾乎都是青史留名的人,這些拿到終身成就獎的人,無意外的話是社會精英。可是社會並不是只有精英活著,支撐起社會的是普通到沒有記錄價值的大眾。而不能否認的是,這些大眾才是社會的常態,才是社會的一般性。

考古學研究的就是這個一般性。

比如當時流行什麼瓦,什麼磚,什麼房子,什麼碗。穿什麼衣服,用什麼首飾,死了葬在什麼地方,河南和山西有什麼不一樣。一般庶民什麼樣,士大夫什麼樣,城市什麼樣,鄉村怎樣。

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在一個文過飾非的文獻史下面,是怎樣一個社會現實了。

所以發掘和保護,都是為了研究當時社會現實,社會價值觀而保護材料。

因此如另一個答主所說的媒介的概念和使用。


太長不看版:1)古墓不輕易挖得完

2)古墓挖完了可以挖其它的呀

3)幾千年後的人想了解過去,可以上網(認真臉)

首先,古墓並不是考古發掘和研究的唯一對象。從長里說,墓葬的出現是人類認知能力到達一個階段的結果, 只有認識到死亡這件事的存在和意義,才會對死去的同類進行埋葬。 而認識到死亡這件事,根據2002年之前的證據,智人(Homo sapiens)和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做到了,但同屬於Homo的直立人(Homo erectus)沒做到 (陳淳等 2002;35),但關於直立人以及之前的各種人的考古研究還是屬於考古研究的,但研究的對象中就可能沒有墓葬了(這裡的墓葬是狹義的墓葬,但如果把有遺骨出現的地方都稱作墓葬的話,就可能還是有墓葬的)。從寬里說,在考古研究涉及的多個階段和分支中,墓葬考古只是其中的一支。從遺址類型來看還有居住遺址呀城牆遺址呀沉船疑址呀以及我個人覺得最開掛的窖藏疑址等等,雖然不排除它們可能和墓葬共存,但總有不共存的呀。從研究分支(學校開的課)來看,還有什麼科技考古,金屬考古,陶瓷考古以及考古理論等等,墓葬並不是不可或缺的。總而言之,古墓挖完了可以挖其它的呀(合法合理的條件下,印象中國家文物法對考古發掘規定得挺嚴的,而且考古發掘總要帶點目的吧,不然地層就這麼一層一層地干清好浪費)。而且,考古不是挖墓,考古不是挖墓,考古不是挖墓 (知識點啊)考古都不僅僅是只有挖。發掘只是考古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在當下,不僅立法限制了墓葬發掘的進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針對大型墓葬發掘的申請是很難通過的,除非這個墓被盜了被破壞了需要搶救性發掘。

其次,古墓是資源,但古墓是不是可再生資源,就需要從個體和整體的角度來分析了。從墓葬的單個個體來講,每個墓葬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挖完了再一模一樣的用同樣的方法和材料又重新建了一座,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原來的那座。不過這個涉及到那個忒修斯之船以及文化遺產原真性的討論,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一樣(比如那些決定把古迹古街推倒重建的人,而且他們重建很可能用的現代的方法和材料),但我看來還是不一樣的,因為矯情一點講就是新的東西「沒有經過時間的洗禮和積澱」。所以在挖掘墓葬的時候還是要非常慎重的。但從整體的角度講,墓葬是可再生的,墓葬的數量可能會一直增加,增加的速度可能還會快過墓葬減少的速度。就算是漢代的墓葬,有時候覺得挖光了,但宋代的窯址下面可能就疊壓著一座,學校的操場下面可能又疊壓著一座。而當資源的數量遠遠大於需要的數量時(並不需要挖那麼多墓葬),討論資源可不可以再生其實是沒必要的。

再次,大部分文物埋在地下(不一定是在古墓中)而得以保存,但還有挺多文物是傳世文物的,特別是那些可以被拍賣的貴重文物(因為根據文物法,地下的就是國家的,說不清來源不可以買賣)。雖然傳世文物的學術價值有限,但還是可以研究出一些東西的,比如美學啊工藝啊社會潮流之內的。為什麼說傳世文物的學術價值有限呢,因為單體的文物學術價值都有限。所以我這回答的又一知識點是,文物不是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是文物及其存在的語境(context)的這個綜合體才是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所以當盜墓者破壞了墓葬內的環境只拿走文物的時候,是恨不得把他們千刀萬剮的(私刑是錯誤的同志們再生氣也還是應該報警的)。如果文物脫離了它的語境,你說這個碗除了說它好看說它是釉下青花釉上彩是快輪制龍窯燒的還有啥用,它是哪個年代的?是裝飾物還是日用器?放在墓主人頭上胸上還是腳下了?像它這樣的還有幾個?這些說不清楚怎麼通過研究它來研究過去的人類行為?總而言之,雖然我不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人,但說古墓沒了考古學就衰落的是幾個意思?是的,如果古墓都被盜墓的挖沒了考古學是可能有點衰落的,被殘酷的現實打擊的。

至於 @我不叫施立青 在回答中引申出的那個問題:

假設在未來某一時刻任何關於那時刻(或者寬泛一些,那個時代)以前任何的物證(即古迹、文物等等)都消失了,那考古學家們應該研究什麼(即『怎麼辦?』)

我覺得很有意思,他的回答除了有點散亂之外也是很有道理的。不過我想稍微開一下腦洞,希望看在我們可能共存於IoA外腳手架下的份上不要嫌棄我。

之前學博物館學的時候老師提到博物館的一個作用是「為未來保存現在」,引申到考古學上這個邏輯馬馬虎虎也是可以成立的。當關於以前的物證都消失的時候,考古學家可以:1)研究現在;2)等幾年研究變成了過去的現在。關於研究現在,雖然這樣的研究對象和社會學人類學有些交錯,但考古學有獨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起來應該會蠻有意思的,但研究意義的話我暫時還想不到。至於等幾年再研究成了過去的現在,就是傳統的考古學啦,而在等的這幾年,可以做做實驗考古學和民族志類比的研究,為將來的研究積累素材。不過鑒於計算機網路數字化的發展,研究對象可能會從實物變成數據。那麼這些數字化的數據算不算物證呢,我覺得還是算的。舉當時上課時老師舉的例子好了,將來丁哞哞成了大學問家,然後她去世了,好死不死地只留下一堆word文檔而沒有實物化的手稿,那也得研究啊,博物館也得展出啊。鑒於將來很多東西會數字化,考古學也會慢慢變得數字化,不僅方法數字化了,研究的對象也會變得數字化了。綜上所述,將來想要了解過去,可以上網啊(認真臉)。

Reference

陳淳,沈辰,陳萬勇,湯英俊. 小長梁石工業研究[J]. 人類學學報,2002,(01):23-40.

(只有一篇參考文獻感覺好虛,以及關於文物法的部分我依據的是我殘存的上文物學導論的記憶,錯了請指正)


慢點挖,你的墓就是將來的古墓


我在想一個科幻的場景, 未來的 考古學家 能

會到處蒐集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電子儲存裝置吧

那時候考古的意義可能是, 透過特殊技術讀取電子儲存裝置類的資訊, 並藉此研究過去的社會第一手資料


司馬遷和傅斯年的棺材板動了動


第一次被邀好緊張,不過這個問題早在我高二的時候就問過一位北大考古的老師了(滑稽)。我已經不記得當時老師咋回答的了,但是以目前的條件來看,在主動發掘與被動破壞相結合的消耗速度下,想把地球上的所有古墓葬資源挖完還是比較費力的:首先主動發掘是很慢的,而且現在已經發掘而沒有研究完的材料還有很多,據路邊社消息,某研究夏商周考古的老師所在工地積累的陶片,夠現在技術條件下的一位考古工作者日夜不停地整理2000年,這樣的工地還有老多呢;被動破壞的話,因為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擺在那兒,加上現在很多重大工程項目在進行基建之前都要先進行考古勘探,一旦發現有墓葬都要先等發掘完了才能進行下一步,速度並不快。更何況,墓葬其實是一直在產生啊,可能幾百年之後就有人做21世紀考古、22世紀考古了(滑稽)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想過,現在地底下的墓不僅僅是老祖宗的,也是老祖宗挖剩下的。

要知道,摸金校尉可不是白叫的。


還有外星人的啊


當然是可再生的了,每時每刻都在生成,只要時間不停就一直有。


墓不是還在不斷產生嗎?古墓也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的墓啊


不是還有人不斷死去嗎。


等挖完了,你也成了古人


與其關心考慮古墓會不會挖完。不如擔心一下石油用完會怎麼樣,天然氣用完會怎麼樣。

最後一句,我們在發掘歷史,我們在創造歷史。當我們把古墓挖完,我們自己已經成為歷史。


埋在地下的文化等於沒有文化 最廣泛的傳播就是最好的保存 初中政治教材就教過了


現在不挖出來等以後要用到那塊地的時候直接用打樁機搗毀嗎。

照你這個邏輯為了給後人看所以不挖出來,那這後人指的是什麼時間段的人呢,人類毀滅前一秒鐘的人嗎,那這些東西跟不存在又有什麼區別,你還不如現在挖出來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文革時被毀的文物很多,但還有很多像河姆渡、兵馬俑、馬王堆等等重要古迹都是在這個時間發掘的?
如果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遺址正下方發現了更重要的遺址怎麼辦?
怎麼看待國外博物館裡面以前屬於中國的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館裡面圓明園的東西?
越王勾踐劍這樣的文物,博物館一般怎麼保存?

TAG:考古 | 墓葬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