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有哪些重大發現是由於意外或者失誤?


導電聚合物的發現,源於實驗錯誤,多加了一千倍的催化劑。

1967年東京工業大學白川英樹實驗室的一個韓國學生偶然合成出了銀白色帶金屬光澤的聚乙炔薄膜。而這種聚合物之前都是白色粉末狀。白川英樹分析了實驗過程後,發現是實驗者將實驗方案中的毫摩爾理解成了摩爾,導致使用了通常用量一千倍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得到了聚乙炔樣品高度結晶,且形成纖維狀結構。而且摻雜少量溴之後,聚乙炔的導電性變成了之前的一億倍,這已經接近了銀的導電性。隨後他們和物理學家Alan Jay Heeger合作,對摻雜機理進行了研究。

2000年,白川英樹和他的兩位合作者Alan Jay Heeger和Alan MacDiarmi因為「發現和發展了導電聚合物」 ("for thei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s")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p.s. 我聽過一次白川英樹教授的講座,他把這種意外發現好東西的本事稱之為一種能力,用英文說叫serendipity。我的理解是祖師爺賞飯吃。


提起諾貝爾獎,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像愛因斯坦、薛定諤等智商出眾的大神或者是科研實驗室里一絲不苟的大學教授和科學家。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合影-匯聚了17名諾獎獲得者:

然而,卻有這麼一個奇男子他從小低調、羞澀、不善言辭只有本科學位,大學的時候還掛科被留級40多歲也只是公司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

但偏偏就是這麼個不受待見的loser,卻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獲得諾獎的時候,學術界的科學家和教授都不認識他學者庫也找不到他的資料,大家還是在網上搜索獲得了他少量的信息。

這個男子叫做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

1959年,田中出生在日本富山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親是一個工匠,一直努力著養家糊口從小田中就過著清貧的生活。

小時候,田中的奶奶每次看到他把廢紙揉成一團扔掉時,總會對他說:耕一,你這樣太浪費了,這還可以留著擦鼻涕用嘛...

工匠家的小孩通常動手能力都比較強,田中也不例外小學的時候,田中班主任是一位化學專業畢業的老師時常帶著他們做一些實驗,鼓勵田中自由發揮想像力,即使他們不能獲得課本上的標準答案。

獲得諾獎後的田中也回憶了這些童年小事,獲得諾獎後的他還打電話感謝了這位小學時候的老師。

但田中並沒有像一些科學家一樣天賦異稟經過他的努力,終於考進日本東北大學(曾經在日本排名第三)而他學習的是電氣工程學專業,與化學、生化領域並沒有太大關係。

日本東北大學

田中喜歡動手做實驗,對於其他科目並不擅長大二的時候還因為德語掛科而留級。

好不容易熬到了畢業,他卻被告知他是被收養的...田中的母親在生下他一個月後便病逝了,田中是由自己的叔父養大這件事情讓他很震驚,也讓他決定去從事醫療方面的工作。

年輕時的田中耕一

取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田中激情澎湃,感覺自己從未離夢想這麼近。索尼公司的醫療產品也是行業頂尖的,他那時渴望進入高大上的索尼公司,畢業後,田中滿懷期待地參加了第一志願索尼公司的就職考試結果才在第一輪錄用考試中,他就被殘酷地淘汰。

無奈的他去了第二志願,一家儀器製造公司——島津製作所。他也只能從電氣工程轉到化學,默默地做著一個底層的研究員。

當時他還覺得:既然搞專業不成,就搞一個邊緣專業,搞失敗了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由於其貌不揚、不善交際,他的職場也並不順利。幾年下來他仍然只是公司一個小小的主任,做著一線的研發工作。

日本企業的主任這與中國的主任頭銜完全不同。日本企業內的職務分管理職、或事務職兩大系列。具有大學畢業學歷的人一般歸於管理職系列。進公司首先做1-2年的職員,然後升任主任。往後還有系長、課長代理、課長、次長、部長等等。主任基本處於企業最底層。

出於興趣,田中想要留在一線從事研究工作。為此他乾脆拒絕了公司好幾次的升職考試,也因此被公司的同事稱為「怪人」。

島津製作所

而在田中26歲的一次意外,徹底改變了這個怪人的一生。

田中那時才工作兩年,公司為了開發新儀器,派遣田中作為實驗人員參與研發工作。他所在的小組負責研發測定生物大分子質量的技術。

在一次檢測維生素B12實驗中,田中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他原本想用丙酮來懸浮UFMP,結果居然錯用了甘油。稍具中學化學知識的人都知道,甘油在溫室下是黏度很大的液體,生物學家通常用他來保藏菌種。因此,甘油根本就不是常用溶劑,與有刺激氣味的丙酮有著天差地別。

田中「不幸」將甘油倒入UFMP和維生素B12混合物的瞬間,他立刻意識到了這個「重大失誤」。因為這麼黏稠的液體不可能是丙酮。

這時從小培養的勤儉節約好習慣發揮了作用田中轉念一想,就這麼扔了怪可惜的不如再拿它做一做實驗,反正這些甘油最後也會揮發掉。

金屬鈷粉

但田中心急啊,於是他便用激光照射來試圖加快甘油的揮發,同時也盯著顯示屏上的質譜,希望看到那些甘油分子消失。

讓他怎麼都想不到的是,這時第一次,他檢測到了維生素B12的分子量。

而過段時間,等到甘油變干後再去測量,卻又無法測定了。田中當然意識到了什麼,他馬上按照這個方式又做了測試,最後他發現這種基質確實可以提高測定的分子量。

田中的方法也並沒有馬上被認可,他和小組成員又繼續改良了他們的儀器,最終也獲得了更大分子量的測定,並申請了專利。這一方法後來被稱為「軟激光脫著法」,對生物化學領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質譜分析法是化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不過,最初科學家只能將它用於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於生物大分子比水這樣的小分子大成千上萬倍,因而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生物大分子難度很大。而田中發明的方法讓使用質譜分析法來分析生物大分子成為了可能。

對於這一切,田中也沒有覺得是改變世界的大發現。也是到了2年後的1987年,28歲的他才在一次分子質量測定的會議上口頭陳述了他的發現。

最後在次年,在一位教授的積極勸說下,他才在歐洲一家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但正是這篇關鍵性的論文,使這個意外變成了諾獎的種子。

當時,這個專利相關的產品已經為公司獲得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利潤。但公司因為這項專利只給予了田中1萬1千日元的獎勵,按當時的匯率摺合約為700多元人民幣。

田中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熱愛的科研工作,而是日復一日,繼續在公司做著底層的研發工作,拿著低廉的工資,過著清貧的生活。

2002年,已經43歲的田中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正準備下班突然接到一個電話「15分鐘後,你有一個重要的國際長途電話,請不要離開公司」沒多久,他接到了那個電話。

英語不太好的他完全沒聽清電話那頭在說什麼,只隱隱約約聽到了「Nobel」和「congratulation」兩個詞,他沒太明白電話里的內容,說了聲謝謝便急匆匆掛掉了電話。

他當時心裡捉摸著估計是誰在惡作劇,或者是其他同名的小獎項。正在納悶的他突然被公司里的所有電話轟炸了,都是在問「聽說貴司的職員田中耕一獲得了諾貝爾獎...」

呵呵,怎麼可能是我...

一時田中耕一獲獎的消息也把媒體給忙壞了,不管是學術界還是新聞界,紛紛表示沒聽說過這個人...媒體費了很大勁,最後還是通過外網才了解到了田中耕一所在的公司。

田中的養母在電視看到播出字幕,還以為只是和自己兒子「名字一樣」的人獲獎了。妻子在計程車聽到收音機新聞報道後,也頓時感到「腦袋昏昏沉沉的」。

一大批記者蜂擁至他的公司,把公司圍得水泄不通,窗外一大批人,拿著攝像機和話筒等待採訪他。

田中這才回過神來,他是真的得到了諾貝爾獎!

然後,全日本的觀眾就看到一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男人,對著鏡頭緊張靦腆地笑著。

出差在外的島津製作所老闆,聽聞公司小職員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後立馬乘坐飛機趕回來,當場贈送田中耕一數百萬日元的獎勵金,並宣布要將田中從主任職位提升至董事級,公司的股票在幾周內連漲35%。

得知田中獲獎的消息後,他的母校日本東北大學立馬修改校章,把原本只授予外國人的榮譽博士學位破例無條件授予了田中耕一。

站在日本東北大學講台上,田中依舊保持著憨厚的姿態,淡淡地說:「我討厭學德語,所以沒有攻讀博士學位。現在我有博士學位了,以後我乘坐飛機就可以免費換到商務艙了。」座下師生一片嘩然。

田中獲得諾獎後的幾年,島津製作所知名度大大提升公司股票上漲150%,田中也享受著董事級別的待遇。

獲獎後的田中曾表示「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次失敗卻創造了讓世界震驚的發明,真有些難以啟齒。」

他還曾公開對媒體說自己並非諾獎的最佳人選,但諾獎委員會表示,諾獎就是用於獎勵那些率先提出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原創性成果的。授予田中耕一諾貝爾化學獎是多次商討後公正公平的決定。

田中耕一接受諾貝爾獎

一次偶然的科學發現,徹底改變了田中耕一的人生軌跡。

轉載,侵刪。

以下為全文鏈接: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1011280


科學史中意外造成的重大發現,多得簡直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果看生命科學和現代醫學的各種發展,只有一小撮是真正的求仁得仁,99.99%的研究發現都源於意外和失誤。相比其他自然科學可能還要多得多。特別的,有的百年一遇的大發現甚至必須要到最後關頭,把產物丟到廢液缸了之後,才能做得到哦~ 233333 @白贇昊

靈魂畫手、系統生物學的先驅Uri Alon就這樣描述生命科學研究:

你以為從A出發會發現B,而現實是,你會繞來繞去永遠也實現不了B,而是最終得到C

只不過有的發現故事異彩紛呈廣為流傳,結果也非常重大,而有的發現故事則不為人知了。

1. 廢液缸里出奇蹟——水母素和綠色熒光蛋白(GFP)的發現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掃了一眼居然沒有人說GFP這麼經典的故事。其實很多科普文章都說過這個歷史過程,我這裡就簡單講一講下村修的故事。

1956年的日本,年輕的下村修(上圖)終於解析了小甲蟲們熒光的來源——熒光素的結構。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導師忘了告訴這個課題很多人嘗試過都失敗而歸。熒光素的成功,激發了下村修的鬥志,去研究另一種發光的神奇生物——水晶水母(如下圖)

下村修是個生物化學家。任何生物到了生物化學家手裡一般沒什麼好下場,都是死無全屍被碾成渣渣,然後生化學家會從中提取出各種各樣的分子,測試他們的性質。

下村修也是這麼做的,因此正如絕大多數生化學家的日常生活一樣,報應不爽,沒有一個實驗是成功的。

直到有一天,當實驗又都失敗了,下村修把所有的試劑倒進水池的時候,水池亮了!

下村修想了想,今天中午切水母水槽里可能還積了不少海水。順著這個思路,他終於發現是海水中的鈣離子,激發了水母發光,並成功的分離出了關鍵的蛋白質水母素!

不過這個起源故事裡還有第二個意外:水母素髮藍光,而水母是發綠光的。

下村修敏銳的意識到,藍和綠,那還是很不同的嘛。這說明一定還有什麼物質能夠把藍光變成綠光。於是他就在拿著個手提燈照所有的樣本,找啊找,終於分離出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可以說,正是GFP的發現,照亮了近20多年遺傳、細胞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快速發展。有了熒游標記,我們就可以肆意的在細胞還活著的時候觀察各種各樣的基因表達、蛋白定位、相互作用等等等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實驗不順利,就把樣本扔到地上或桌上或是海水裡,然後再做實驗一定成功,不論什麼實驗。」——馬丁 查爾菲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2. 實驗手套沒帶好的代價——LSD迷幻效應的發現

如果我說D-麥角酸二乙胺,你肯定不知道是什麼。但是LSD這個名字那是相當的大名鼎鼎啊,最強的精神藥品之一,別的毒品試劑有效劑量都是毫克,而LSD只需要微克,小1000倍,「一粒沙子十分之一」的劑量就能送人上天了,比雲南同胞吃菌湯看小人的效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而且依賴性低,成癮性無,價格昂貴。這麼厲害的迷幻劑,當然在很多國家都是非法藥物,而且被視作潛在的化學武器。

吃完LSD世界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個合成LSD的Albert Hofmann顯然當初也不是奔著合成迷幻劑去的,人家只是老老實實地做一個看起來很正常的項目——合成並研究麥角鹼以及衍生物的性質。

麥角,本身就有著傳奇的歷史,粗糙的講是被真菌感染之後的變黑的小麥(真菌的子實體),人誤食了之後會中毒,有驚厥、壞疽等癥狀,相當兇殘,被西方稱為「聖安東尼之火」。但後來逐漸的,人們開始學會利用麥角裡面的各種物質進行醫療,西方記載(1582)最早的實踐是用來催產,但是同時還是有流產和中毒的風險。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當然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吃麥角啦,而是使用純度極高的麥角鹼以及各類衍生物治病。比如如今催產,就可以來一發麥角新鹼,又便宜有好用,起效快更持久非常安全。

Albert Hofmann的老闆Arthur Stoll教授最早開始研究麥角鹼,並純化了麥角胺(現在用來治偏頭痛)。然而同時Stoll也告誡年輕的Albert,這個工作很難做,因為這類物質非常不穩定極易降解。

既有困難,又有這麼大的科學和醫療意義,剛剛來到山德士(如今已經是諾華啦)的Hofmann當然迎難而上了,也是這個期間,他第一次合成了LSD-25,也就是後來被廣為人知的LSD。

但是,當時什麼也沒有發生。

Hofmann博士擱置了LSD轉去研究同批其他有意思的化學物質,這其中就包括ergocryptine,溴隱亭的前體,可以治療帕金森綜合征、二型糖尿病等等重大疾病,還包括另一種葯,賣的很好的ergoloid,曾經用來治老年痴呆和中風。

(此處有字幕)——五年後——

一股神秘的力量驅動著Hofmann博士,對LSD-25又提起了興趣。

「要不再試試動物實驗?也許能發現點別的功能呢。」

萬萬沒想到,這次的實驗動物變成了Hofmann自己。

那是1943年的春天,Hofmann又重新合成了一點LSD-25,這次他不知怎麼地,也許是通過手指間吸進去了一點LSD。於是他hold不住了,不得不終止實驗提前回家,很快睡著了,並在眼前看到了奇異的景象和絢麗的顏色。

Hofmann意識到——好有趣啊!於是決定開始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一回生二回熟,他把LSD的攝入量提到了250mg(嚴重超標了),很快就起了反應,說都不會話了,眼前湧現各種幻覺,天使惡魔齊飛,宛如一腳天堂一腳地獄。突然靈魂離開了身體,如旁觀者一樣看著這個世界——哎不對,這是要死了嗎?因為帶給這個世界LSD,我卻要被LSD帶走了,真是諷刺!

在混亂又詭異奇絕的世界裡度過了一段時光之後,Hoffman終於又回到了現實世界,雙腳站到了平地上。醫生給他做了檢查,並沒有什麼副作用!

於是Hoffmann的同事們,秉持科學嚴謹的精神,做了重複試驗——品嘗了80mg左右的LSD。

實驗效果很成功!重複性極高。於是沒多久LSD就作為一種精神藥物傳開了,先是心理學家用來研究心理治療,後來變成了很多人party時用的致幻劑。但是由於危險性——效率太高了很容易被拿來做壞事甚至變成化學武器,LSD逐漸的被許多國家禁止使用了,連帶著LSD的相似物前體也受到了管制,比如說前面提到的催產劑麥角新鹼。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閱讀 Albert Hoffmann自己寫的關於LSD書,非常詳實有趣:

LSD - My Problem Child

LSD——我的問題兒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做實驗不帶手套有驚喜。

另:老爺子活到102歲也是待機超長啊

有空再更點別的,這種故事真的太多了,近一點的還有比如約翰·基夫把實驗用的電極放錯了,結果得了2014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科學研究光有意外和失誤是不夠的,還得有發現意外的眼睛。正如巴斯德和很多人所說過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In the realm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luck

is granted only to those who are prepared.

—Louis Pasteur

最後也用Uri Alon的下一張圖做結尾。

絕大多數的意外C都沒什麼價值,不停地探索才能找到真正有意義的結果


"Doesn"t the east coast of South America fit exactly against the west coast of Africa, as if they had once been joined?"

「南美洲東海岸難道不是正好與非洲西海岸的輪廓剛好吻合嗎,就好像它們曾經連在一起似的?」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1910年的12月,德國馬爾堡大學的一位年輕講師,阿爾弗雷德·魏格納博士在寫給他的意中人,日後成為他妻子的艾爾絲·柯本的一封信里,寫下了如上的句子。

那一年,魏格納30歲,風華正茂,而立之年。而艾爾絲17歲,未成年蘿莉,是著名氣候學家、魏格納的精神導師弗拉迪米爾·柯本 (Wladimir K?ppen)的女兒……

一句在情書里拿來撩妹的句子,後來顛覆了19世紀以來的地質學。

給蘿莉控瘋狂打call,66666.

(1913年,33歲的魏格納與他20歲的未婚妻。他們於1914年結婚。)

而根據多方傳說(國內的教材、國外的一些科學史文章、一些國外紀錄片都有提及),在用這個迷人的想法撩妹之前,他首先是在某個頭疼腦熱的日子裡,於病床上盯著牆上的世界地圖產生了這一瘋狂念頭

但是,在生這場病之前的幾年裡,他已經在一些論文里看到有關南美與非洲在古生物化石和地質特徵方面存在相似性。在當時,已經有人提出在南美與非洲之間可能曾經存在溝通二者的陸殼。

所以,如果有民科們看到這裡,大可不必激動——如果你們能像魏格納一樣有理、有據、且站在前人肩膀上說話,科學界也會溫柔對待你們。

(想一想你上次生病的時候,躺在床上幹嘛呢?是不是拿著手機刷知乎?看到差距了么!)

  • 同樣的證據,不同的人形成了不一樣的想法;
  • 一場科學革命,源自一次意外生病;
  • 在用這個念頭撩妹的過程里,他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 與妹子老爹的交流宏,他進一步明晰了自己的觀點;
  • 為了用證據讓笑話他的世界閉嘴,他死在了格陵蘭;
  • 在他死後的半個世紀,人們終於證明他是對的。

魏格納傳奇的一生,也告訴後人這樣一些道理:

1.作為博士,科研興趣要廣泛;

2.作為男博士,撩妹要趁早;

3.作為單身男博士,要敢於、善於撩蘿莉,未成年的更好,導師的女兒最好;

4.作為已婚男博士,要敢於上戰場(大誤);

5.作為被世界群嘲的博士,要有為捍衛自己的理論付出生命的信念。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之歌,歡迎去發彈幕:【地質向魔曲】大陸漂移: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之歌,by The Amoeba People)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計算里程時,錯誤的把阿拉伯的英里和義大利的英里搞混了,以為自己只用航行3700公里就能到達東方。實際上,這個數字應該是19600公里。如果他當時計算正確,可能就沒人肯為他的航行埋單了。而假如美洲不存在,那他估計也早已葬身大海了。


黃鳴龍反應,整本有機化學人名反應中提到的唯一一個中國人名字的反應,黃鳴龍大佬是做甾體化合物的,有一次大佬要去哈佛研究甾體,碰巧做了這個wolff反應,他按照wolff的方法搭好了反應裝置,然後讓隔壁的中東小哥幫忙看著,自己去紐約忙別的去了。結果他回來一看,反應中途有個燒瓶的軟木塞脫落了,燒瓶里的水和肼催化劑早就跑沒了,什麼都不懂的中東小哥一臉蒙逼,表示自己不是很懂大佬做的實驗,不願意背這個鍋,然而大佬卻發現產率竟然比正常做實驗高的多,他仔細的想了想,認為反應後半部分軟木塞脫落後,催化劑慢慢流失,壓力下降,反而促進了反應的正向進行。於是他改進了方法,在後半程減壓蒸出催化劑和多餘水分,把反應效率提高到了90%,時間從20小時縮短到4小時,大幅降低了反應的條件。 為了紀念他,這個反應中加入了他的名字。他也成為了整本有機化學書中唯一的中國名字。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那個中東小哥!


黃鳴龍改進法,將醛酮的羰基還原得到甲基或次甲基。

這個反應本來是用無水乙醇和鈉在封管中進行的;改進之後用的是含水肼和氫氧化鈉/鉀加熱迴流,並且產率還提高了。

發現過程是豬隊友答應幫他看著反應,但是沒注意到蓋子鬆了;黃回來後發現雖然反應出了問題,但是產率竟提高了。

雖然不是什麼奠基性的發現,但是這是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命名的反應,也是有不小的紀念價值了。


現代腫瘤免疫學之父—威廉·布拉德利·科利(William·Bradley·Coley)

威廉·科利是19世紀美國紐約紀念醫院一名外科醫生,一天,他收治了一位手部擠壓傷的患者,他對該名患者手部進行了簡單的外科處理,在其腫脹的小指根部與手背相連處做了一個小切口,減少組織腫脹緩解疼痛,藉此使一些膿液排出。接下來的幾周,科利對其定期檢查,同時,他對患者的創口處選取了一部分組織,進行病理活檢,科利發現這名患者罹患骨肉瘤,為了防止腫瘤擴散轉移,他迅速對其進行肘部以下截肢術。但是,腫瘤沒有好轉,很快,患者的頸部和腹部出現了大塊的癌症腫塊。1891年1月,該名患者去世。

科利在整理病例時,有兩名患者的意外經歷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名相同骨肉瘤患者。在多次手術後,所有人都認為他毫無希望。由於數次手術,發生了鏈球菌感染,當時沒有抗生素,患者只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與細菌作戰。隨著機體免疫系統的反應,頸部的腫瘤逐漸消失,最終,出院時,既沒有感染,癌症也消失了。第二個病例,胃癌晚期患者,在間日瘧的折磨下,間隔的發作和持續高熱,經過了艱難的抗瘧治療後,瘧疾得到治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胃部的癌發灶竟然消失了,回家後更是胃口大開,科利當即認定某些未知原因在癌症的治療治癒中起著關鍵作用。

經過病史資料的歸納,科利總結出這兩個病例相似處,外部感染,發熱,機體自身免疫系統反應,於是,他首先利用培養基培養細菌,提取細菌液,將其滅活,同時將病人分成6組,每組2名相同癌症病人,分別將菌液(科利毒素)注入腫瘤患者體內,希望能複製那兩名患者的治癒個例,隨著這些病人開始發熱,科利觀察到有10人的腫瘤組織變小,後期有7人癥狀完全消失(治癒),3人緩解,堪稱那個時代的奇蹟,即使有現代分子靶向藥物的今天也少有這樣的療效。

但是,惋惜的是,當時醫學界對人體免疫系統的淺顯認識,尤其對自身天然擁有的抗腫瘤免疫一無所知,阻礙了科利毒素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不久以後,洛克菲勒贊助的放射治療更是主導了腫瘤主流治療。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利的免疫治療被美國官方打入偽科學的範疇。

儘管如此,仍有人堅持不被看好的腫瘤免疫學。

20世紀80年代,發現了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TLA-4),正是它阻礙了人體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戮,在免疫細胞即將對腫瘤組織狂轟濫炸的那一瞬,關上了生命的大門。而當外部感染時,CTLA-4卻不再表達,使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某種程度上說,重新恢復了機體的抗腫瘤免疫機制。

關於CTLA-4:

1995年10月,在實驗鼠體內得到確認

2001年11月第一次進行臨床試驗,並得到成功(晚期黑色素瘤,完全治癒,至今存活)

2004年7月,百時美施貴寶公司與美達萊公司決定共同研髮針對該點位的CTLA-4封閉劑。

截止2010年,發現4種該類型的免疫開關,其中包括現在流行的PD-1/PD-L1

1999年至2002年,華裔腫瘤學家陳列平教授發表系列文章,陸續闡明了具有抑制腫瘤免疫反應功能的PD-1/PD-L1通路,又包含免疫抑制4-1BB、ICOS/B7-H2、B7-H3、B7-H4、PD-1H、LIGHT/HVEM、TROY、B7-H2/CD28/CTLA-4、SALM5/HVEM

而陳列平所發現的PD-1/PD-L1與最早的CTLA-4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14年,陳列平被授予威廉科利獎,腫瘤免疫學的最高榮譽

而這一切,離科利在癌症自愈病例中無意發現那些陰差陽錯逃離癌症魔爪的幸運兒,並且在那個時代條件下,製成命運多舛的科利毒素,已過去了100多年。


科學研究中的意外太多了……但問題是你有沒有無視這個意外並且順手把產物丟進廢液缸

富勒烯、青黴素、准晶體,我還是說個知乎上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的吧。(對富勒烯感興趣的話吉姆·巴戈特的《完美的對稱》這本科普書寫的非常不錯,不妨一讀)

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les John Pedersen(1904-1989),23歲碩士畢業後直接加入杜邦,作為工業化學家工作到退休,未曾讀過博士。

圖1. C J Pedersen(1904-1989)

1967年發表經典論文Pedersen, Charles J. "Cyclic polyethers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metal sa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89.26 (1967): 7017-7036. 此文至今引用次數達5700+。該文章第一次描述了可以選擇性結合某種金屬離子的冠醚(crown ether)的結構,奠定了主客體化學,以及後來的超分子化學的基礎。不客氣的說,87年諾獎的另兩位得主J-M Lehn(穴醚,cryptand)和D J Cram(球醚)的代表性工作都是對於Pedersen 67年那篇工作的擴展(當然這兩位對該領域的基礎概念和研究方法貢獻良多)。

圖2. 從冠醚到穴醚再到球醚[1]

1967年這篇橫空出世的文章講了件什麼事情呢?當時Pedersen使用簡單的威廉森成醚法鹼催化從雙(2-氯乙基)醚和一個酚羥基被保護的鄰苯二酚來合成bis[2-(o-hydroxyphenoxy)ethyl]ether(如下圖)。因為鄰苯二酚的酚羥基保護反應不完全所以其中含有極少量的鄰苯二酚,從而產物中含有「a very small amount of white, fibrous, crystalline by-product」[2]。這個「very small」,據我本科導師的說法是僅僅0.4%,但是他沒有放過這0.4%的「雜質」。

圖3. Pedersen當時意圖合成的分子(I)和極其微量的副產物(II)

該分子在鹼金屬離子存在的情況下,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會大大提升。因為這個有趣的現象,他設計了多種不同結構的冠醚分子,在這篇只有他一個作者的文章里,一次性報道了33種不同大小和結構的冠醚,這些冠醚的命名、合成、表徵、與大量金屬離子的特異結合能力、複合體結構,這一篇文章說了個清楚明白。模板合成法、相轉移催化劑、選擇性結合……這一篇文章的留下的遺產至今仍在無數超分子相關領域中被應用著。

順便打個廣告,J-M Lehn最近應該計劃訪問清華大學。目前預定的兩場報告中一場會在音樂廳舉行——對的這位老爺子彈鋼琴超厲害的,他估計要現場即興演奏(還有一個梗,J-M Lehn本科畢業的時候先拿了哲學學士,兩個月後又拿到了自然科學學士學位)。

圖4. 四年前我照的J-M Lehn,於清華學堂

參考文獻

  1. "Press Release: The 1987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4. Web. 13 Oct 2017. &
  2. Pedersen, Charles J. "Cyclic polyethers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metal sa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89.26 (1967): 7017-7036.

以上


以劉安為PI的科研小組意外發現膠體聚沉現象,全球首次制出豆腐。

劉安是劉邦之孫、西漢皇族宗親、知名的哲學家與博物學者,愛好非常廣泛,曾資助大量的科研及哲學領域的工作,也曾親自進行科學研究。164BC,劉安被封淮南王后,在八公山建立了一個生物化學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藥物對人體壽命的影響,在當時屬於前沿熱門學科。該實驗室科研經費充足、待遇優厚、方向熱門,很快吸引了大量的化學家就職。

一天,該實驗室某實驗員用黃豆配製植物蛋白溶液,準備用來培育丹苗(藥物半成品),不料在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將硫酸鈣溶液打翻進植物蛋白溶液,本次實驗即告失敗。然而神奇的是,硫酸鈣使植物蛋白溶液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某種白白嫩嫩滑滑的東西。那個時代,還沒有質譜儀、光譜儀等現代分析設備,為了了解所生成物體的成分和特性,有人大著膽子嘗了一些,發現意外的好吃,於是上報給劉安。劉安組織力量反覆試驗,經小試、中試一系列過程,最終確定了該產品的標準生產工藝,將之命名為——菽乳(後來改稱豆腐)。

這一反應被後世命名為「膠體聚沉」,於是,劉安成為了我們已知的以科學手段研究膠體聚沉現象的第一人。

劉安的實驗成果公布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被眾多學者大量引用:

1、「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碗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漫皚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葉或酸漿、醋淀就釜收之。又有人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斂爾。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人饌甚佳也。味甘、咸、寒,有小毒。」——李時珍(1518—1593):《本草綱目二十五卷》

2、「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朱熹:《素食詩》

3、「豆腐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方士之術也。」——葉子奇:《草木子·雜制篇》

4、「豆以為腐,傳自淮南王」——方以智:《物性志》

5、「豆腐,淮南王劉安造。」——高士奇:《天祿識余》

……

什麼?豆腐不是重大科學發現?

「皮蛋豆腐、鯽魚豆腐湯、魚頭豆腐湯、麻辣豆腐、肉末豆腐、小蔥拌豆腐、豆腐湯、魚香豆腐 、脆皮豆腐、鐵板豆腐、白菜豆腐鍋、豆腐丸子、煎豆腐、文思豆腐……」你知道由於有了豆腐,食品工業隨後產生了多少重大科研成果嗎?

對了,劉安還是熱氣球的發明者(使用雞蛋殼做實驗並成功),百科全書《淮南子》的主編。真是一位全才式的人物呵!

歡迎關注三九先生

東亞人群的特徵、及其在人類演化中所處位置的討論

淺談中國人的信仰


一覺醒來竟然破百贊了,知乎小透明的首個百贊。回答一下評論區的問題。

1.我和說的那個回答不是同一個人,這個我是以前看《新發現》了解的,有一篇講甜味劑的。教授名我不記得了,應該是Irish。

2.我重慶人。。。。。那個糖料純屬意外。。。話說我好像確實不分鼻音和邊音。

經常被同學笑:-D →_→

三氯蔗糖。這個意外讓人明白了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泰萊公司和英國伊麗莎白王后學院的一位學者合作,本來研究目的是把蔗糖經過分子修飾之後作為殺蟲劑來用。當時某個實驗是用三個氯原子取代了蔗糖的三個氫氧基團。這個學者鼓搗出來後,讓他的一個學生去test一下這個產物,然後這個來自印度的學生二話不說就聽老師的話taste了一下。

。。。。。。。。。。。。。。。。。。。。

(敲黑板!!實驗室任何東西都禁止入嘴,連合成的氯化鈉也不行。)

。。。。。。。。。。。。。。。。。。。

一嘗不得了了!這東西巨甜(不知道有沒有齁到那哥兒們)

這個東西就是三氯蔗糖,也有人叫「蔗糖素」,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左右。並且其味道也更接近與蔗糖(畢竟是蔗糖合成的)最後經過毒理檢測,這玩意兒在胃腸內的吸收率只有大約11-27%,吸收的部分中又有70-80%經過腎臟從尿液中排出,只有少部分被代謝。

現在三氯蔗糖作為調味劑已隨處可見,它不僅沒有熱量,糖料病人也可以食用而不會導致血糖出問題。

我在想如果當初合成的東西有劇毒怎麼辦,那印度小哥也是真聽導師話,都不多問一句。罰抄實驗室安全守則!!!

反正今天上午沒課。再說一個。

大名鼎鼎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啊

發現者想必大家都知道,彭齊亞斯和威爾遜。這倆貝兒實驗室的工程師。和宇宙學基本不沾邊的倆人因為這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很機緣巧合的事了吧。

1959年,當時NASA委託貝爾實驗室建造一個射電望遠鏡來追蹤明年即將發射的「回聲一號」。就是下面這個鬼東西

然後搞成後調試天線的時候聽到了一種頻率很高的噪音(多少赫茲不記得了)反正比他們預計的高很多。並且不論是那個方向,那個時間這個噪音一直都有。

二臉懵逼的倆人搞了很久還是沒搞清楚雜音的來源。

直到他們去請教了當時普林斯頓的一個天文學家羅伯特·迪克

他得知事情原委後一想,這TM不就是我研究很久的微波背景輻射嗎。馬上把自己還沒有發表的論文寄給懵逼哥倆看。(不是想著暗自操作,然後獨立作出成果,而是和彭齊亞斯和威爾遜一起探討,共享資源。也是挺令人敬佩的,果然大多理工科的都是老實人= ̄ω ̄=)

最後在1965年的《天文物理通訊》上發表了這兩篇論文。

Dicke,R.H.; P. J. E. Peebles, P. J. Roll and D. T. Wilkinson (July 1965)."Cosmic Black-Body Radiation".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42: 414–419;

Penzias,A.A.; R. W. Wilson (July 1965). "A Measurement Of Excess Antenna Temperature At 4080 Mc/s".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42: 419–421

最後。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為背景輻射的偉大發現獲得炸藥獎。而迪克呢?好像百度百科都搜不到他。。。。。@( ̄- ̄)@科學史上的機緣巧合多了去了,但我覺得大多不僅不是巧合,是必然。科學在不斷發展,前進的道路上總有各種各樣的未知。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總會接觸到這些未知,巧合便隨之來臨。未來又有那些巧合等著我們呢?


有一款叫做Sildenafil的藥物,這種東西長什麼樣呢?

就這樣:

但是你平常見到它的樣子是什麼樣呢?

這樣:

嗯.... 這種藍色小藥片、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幾款享譽全球的藥物之一,婦孺皆知、可謂耳熟能詳( : 笑

1998年3月27日,這種藥物在美國上市後的第一星期內,全美醫生就開出10.5萬張偉哥處方(不完全統計),第二周上升到每天2.5萬張,第三周每天3.5萬張,至第七周,達到每天27萬張,創下了全球藥物史上的最新紀錄。輝瑞製藥公司的股票隨之暴漲。當時的美國《時代周刊》稱:"世界等待此葯已經4000年!"

然而、這款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發現其實完全是個意外。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最初研發Sildenafil時,是將其作為一個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5-磷酸二酯酶抑製藥而進入臨床研究的。那個時候,科研人員希望Sildenafil能夠通過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其實就是一氧化氮)舒張心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從而達到緩解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然而當這種心臟病新葯投入首次進行臨床試驗時,研究人員發現:對於遭受心絞痛折磨的試用患者來說,這種新葯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療效,然而這款新葯卻能使受試的男性成員生殖器官迅速勃起......

作為一家商業製藥公司,輝瑞製藥迅速察覺到了這款「心臟病」從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壯陽的效果,所以迅速決定,由Vigor(精力)與Niagara(尼亞加拉大瀑布)兩者的詞根合併,賦予了這款藥物一個新的名字:Viagra,象徵著"男性精力超群,如同奔瀉的瀑布般直下九重"。

這就是「偉哥」的由來,可以說是非常意外了。


趙忠賢團隊在銅氧化物高溫超導熱潮中發現釔-鋇-銅-氧YBCO的經歷。

1986年底,歐洲科學家柏德諾茲和繆勒首先發現了鑭-鋇-銅-氧體系中存在35K的超導,趙忠賢團隊在做這個體系時發現了70K的超導跡象,但是始終沒法重複,並因此受到海外學者質疑。後來他們懷疑這個70K超導相是由原材料中的雜質引起的。

他們的原材料來自於公私合營工廠,裡面含有釔元素(懷疑是氧化鑭中有氧化釔的雜質),而正是釔的存在導致燒結過程中產生了70K超導相。他們就有意識的用釔去取代鑭,最終在1987年2月19日深夜,他們團隊在鋇-釔-銅-氧中發現了臨界溫度93K的液氮溫區超導體,1987年2月24日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這一發現並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組成。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趙老師也因此當上了院士。

詳細故事可見:

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趙忠賢與他的高溫超導-新聞-科學網

當然,趙忠賢團隊發現YBCO的故事還有另外的版本,可以參見科大老校長管惟炎的語錄。


偉大的青黴素髮現。

青黴素,被列入改變人類歷史發現top3的經典發現,就是一次意外。

青黴素是人類首次明確對抗疾病,尤其是微生物(病毒/細菌等)引發的疾病的一次巨大努力。從此以後,我們找到了殺傷細菌的強效藥物,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時代;從此出現了尋找抗菌素新葯的高潮,人類進入了合成新葯的新時代。

青黴素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人類的死亡率,過去,一點外傷就有可能引發感染,最後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是死亡。

青黴素的出現,極大改變了這一局面。

而青黴素的發現,就是一個十分意外的事情。

大體故事是這樣子。

1928年夏天,做實驗疲憊的弗萊明決定出去度個假。

而他在度假的時候,還粗心的忘記了自己在實驗室還有培養皿養細菌這事情。

可見,大科學家依然也會粗心嘛。

然而,這次假期加粗心,卻催化了神奇的結果。

他在外面浪了三周,嗨完後,回到實驗室才發現自己當時粗心忘了收拾培養皿。

然而當他拿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的時候,卻發現了不一樣的現象。這個培養皿中間長了一團青綠色黴菌。

熟悉發霉食物的人一定對此不陌生,我們的饅頭或者米飯放久了都會有綠色黴菌長出來。

為什麼金黃色葡萄球菌里會長出青綠色黴菌,而且還能存活?要知道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個有名的致病菌,它可是人類感染病菌里的榜眼(第一是大腸桿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症、膿毒症等全身感染。!

出於謹慎,弗萊明把培養皿丟到顯微鏡下看了下。

這一看,發現了不一樣的事實:

綠色黴菌周圍的葡萄球菌已經被溶解,換句話說,這個綠色黴菌在對抗葡萄球菌,而且起到了作用。

這可是個神奇的發現,在一群有害菌中存活下來,然後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地盤,這個綠色黴菌可以說是吊炸天啊。

進一步的鑒定,發現,這綠色黴菌,就是常見的青黴菌,而這種青黴菌可以分泌一種物質,來對抗葡萄球菌,於是他將其命名為青黴素。

這就是青黴素的發現過程。

1943年弗萊明成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44年被賜於爵士。1945年獲得諾貝爾獎。1955年3月11日與世長逝,安葬在聖保羅大教堂。

對於弗萊明,如何讚譽都不為過,這位偉大的先驅,照亮了人類對抗疾病的路,今天,抗生素基本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的標配,弗萊明,功不可沒。

當然,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

1,別瞎忙了,給自己放個假吧。

2,粗心也沒關係,說不定有精彩發現呢。

————假期的神奇功效————

無獨有偶,另外一個諾獎成果,也是假期的意外產物。

那就是幽門螺桿菌。

當Marshall發現幽門螺桿菌可能是一個胃病的因素的時候,他決定在實驗室培養幽門螺旋桿菌。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他培養了好幾天,都沒有培養出來,那麼就無法用這個菌去進一步做實驗啊。

好糾結。

1982年聖誕節,他把菌培養起來,然後無比失望的去回家過節了,反正也沒戲。

然而奇蹟在這一刻發生了。

休息到第五天,他的助手打來電話(我估計要是沒有電話,他估計會休息一個禮拜),告訴他實驗室培養出來細菌了!

真是峰迴路轉啊。

既然培養出了細菌,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用更多的實驗來證明效果了。

當然了,這個故事後來還有很多波折,甚至馬歇爾不得不用自己來做人體實驗來證實這個效果。

想看故事的可以移步,我整理了幽門螺桿菌的發現過程

李雷:有哪些學術界都搞錯了,忽然間有人發現問題所在的事情?

可見:假期效果真是好啊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發現。

這一發現源於貝克勒爾設計的一個實驗的意外失敗——他原本打算用陽光照射放在用黑紙包裹的膠片上的鈾鹽(今天我們知道這東西本身是有放射性的)和鉀鹽的混合物,看陽光的照射能否激發出倫琴發現的那種射線(也就是X射線),使沒有直接被陽光照射的膠片感光。但是由於剛準備好材料就遇到連續的陰雨天,他就把混合鹽和膠片都鎖在了柜子里。

結果幾天以後天晴了,他打開柜子準備實驗時發現膠片已經感光了——這說明在沒有陽光參與的情況下,那些混合鹽仍然在自己發出一種不可見的光。天然放射性核素就這樣被發現了。

可惜當時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貝克勒爾本人由於長期在無防護的情況下進行涉電離輻射實驗,55歲就去世了。國際單位制中的放射性活度單位Bq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RNA干擾(RNAi), 也算是一種意外或失誤吧,而且可以算是兩次失誤。

在九十年代初期,分子生物學界發現對細胞引入mRNA的反義鏈單鏈RNA(anti-sense ssRNA)會抑制該mRNA的表達,並普遍認為這與內源性雙鏈RNA酶(endogenous dsRNase)的作用相關。這是背景。

在九十年代中期,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在研究mex-5和par-1基因對線蟲早期胚胎髮育的作用時,打算用到反義鏈單鏈RNA技術以抑制mRNA的表達,但是某個不長心的技術員/研究生/博士後在製備時錯誤的做了正義鏈(sense strand),可是Andy和Craig發現這sense-strand的ssRNA對目標基因表達也會產生抑制,而且效果有時還更好。這完全無法用之前普遍認同的dsRNase來解釋,於是兩人開始對其中的原理進行研究,但結果重複性很差且無法找到合理的解釋。直到有一天,他們幾乎同時發現在他們製備ssRNA的過程中有非常少量的雙鏈RNA(dsRNA)沒有被清除乾淨。兩人出於好奇直接對線蟲注射了dsRNA,結果mex-5和par-1的表達被徹底抑制了。當然如今大家都明白這是因為dsRNA被體內的DICER處理後load進了ARGONAUTE形成了RISC從而激發了RNAi。Andy和Craig因此獲得了06年的諾貝爾獎,但這確實是由兩個錯誤(sense-strand

vs antisense strand, ssRNA vs dsRNA)引出的科學發現。我們能從中學到的(敲黑板!)是,(1)要勇於承認錯誤;(2)從錯誤中吸取的可能不僅是教訓,也可能是新的發現;(3)有了發現,無論是否從錯誤中獲得,拿獎的永遠是你的老闆。

以上。

Ref:

1. Izant, J. Weintraub, H. Inhibition of thymidine kinase gene expression by antisense RNA: a molecular approach to genetic analysis. Cell 36, 1007-1015 (1984).

2. Nellen, W. Lichtenstein, C. What makes an mRNA anti-sense-itive? Trends Biochem. Sci. 18, 419-423 (1993)

3. Fire, A., Albertson, D., Harrison, S. Moerman, D. Production of antisense RNA leads to effective and specific inhibi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C. elegans muscle

4. Fire, A., Xu, S., Montgomery, M.K., Kostas, S.A., Driver, S.E., and Mello, C.C. 1998. 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e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391: 806–811.

部分內容由Craig Mello口述。


其實x射線就意外發現的。是倫琴研究「陰極射線」的時候意外發現的。

當時科學家發現了「陰極射線」。就是真空管中兩塊電極板之間有射線通過,該射線能使熒光屏發光。這個話題當時成為了熱門,很多牛人都試圖研究。後來約瑟夫湯姆森發現其實陰極射線就是電子束。這是後話

倫琴當時也想研究陰極射線,他想研究陰極射線與傾斜金屬片作用後的偏折。結果他發現即使有東西擋著,在陰極射線管附近不該有陰極射線的方向也出現了熒光。後來他非常謹慎的做了一堆實驗,甚至住在實驗室。終於他證實了陰極射線與金屬斜面作用時會產生一種新的未知射線,他稱之為x射線。我記得當時他為了嚴謹的學術態度,找他學徒來做第三方觀測。為了避免主觀偏差,根本不告訴學生應該觀測什麼。

意外經常發生,但是只有做好準備並且嚴謹求證的人才能得到獎賞。


硫化橡膠:無意中誕生的發明

  一級方程式大獎賽(F1)是世界上最驚心動魄的比賽之一,為了刷新紀錄,作為整個賽車唯一接觸賽道部分的輪胎成為非常關鍵的要素。那麼,如此重要的輪胎是如何大量生產的呢?一切要從美國人查爾斯·古德伊爾發明硫化橡膠說起。

  自從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天然橡膠便走進了現代人的生活。雖然天然橡膠耐磨損、加工方便、對環境污染少,但是產量有限,對使用溫度要求比較高。

  1834年9月,一位名叫查爾斯·古德伊爾(Charles Goodyear)的五金商人從費城到紐約出差。在曼哈頓的一家小店,他發現了很多的生橡膠製品,救生衣、雨衣、雨鞋……這些神秘的物質將古德伊爾深深地迷住了。

  此時他已經破產,還欠下了幾千美元的債務,但是古德伊爾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怎樣提高橡膠的性能中。

  經過兩年對原始橡膠的研究,古德伊爾仍然毫無成果,迫於生活壓力,他只好領著一家老小搬到一個廢棄的工廠居住。這個工廠古德伊爾採用酸性物質消除橡膠的粗糙表面,使其變得堅實耐用,研究終於有了眉目。當政府向他征訂150個由這種橡膠製作的郵袋後,由於袋子存在不同程度缺陷,這些袋子都沒有賣出去。於是,古德伊爾又陷入到孤立無援的絕境。

  1839年的某一天,古德伊爾不小心將有些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撒落在火熱的爐子上,在清理烤焦的橡膠殘骸後,他驚奇地發現,這種混合物雖然仍很熱,卻很乾燥。突然古德伊爾意識到也許這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製造耐用、不受氣候影響的橡膠的方法。於是,他又將一些橡膠和硫磺的混合物加熱並冷卻,發現它既不會因加熱而變粘,也不會遇冷而變硬,始終柔軟而富有彈性。這個無意中的失誤使古德伊爾魔術般地製作出了硫化橡膠。

  隨著人工合成橡膠對人類生活越來越重要,古德伊爾被尊稱為「硫化橡膠之父」

硫化橡膠:無意中誕生的發明


不知道各位聽說過田中耕一沒有。這個只有本科學歷的工程師,在2002得到了諾貝爾化學獎,而讓他得獎發明——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源(MALDI,質譜中的其中一種電離源),源於一次「錯誤」。

在化學領域,常常使用質譜(MS)來確定一個化合物的分子量。但是質譜研發之初,有很多局限性,其中一個就是質譜採用電子轟擊作為電離源,只能測定分子量1000以下的化合物。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合成出許多蛋白(分子量往往在10000以上),無法通過原有的質譜技術測量其分子量,抑制了生物化學、細胞工程等領域的發展。

1985年,當時的田中耕一還是日本島津公司的一個普通工程師。他在一次實驗中,在要測量維生素B12(分子量1355)時,田中耕一不小心把甘油酯當做丙酮醇與金屬超細粉末混在了一起。因為金屬超細粉末很貴重,田中耕一覺得扔了太可惜,就決定試一下。為了早一點看到結果,他還沒有等到甘油酯變干就去測定。結果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維生素B12的分子量檢測到了。而等到甘油酯變干再去測量,卻又無法測定了。

田中耕一在1985年2月測定出維生素B12的分子量,在同年4月,將測定分子量的上限提高到4000;在1986年2月,又成功測定出分子量為48000的胰蛋白酶(當然,島津公司對質譜中的飛行時間檢測器的改良也功不可沒)。

2002年田中耕一和美國的約翰·芬恩一起因為質譜分析法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時田中耕一還只是島津製造所的一名普通工程師。當時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他。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只是一名本科學歷擁有者,大學學的也不是化學專業,也沒有發表過幾篇論文。但他從大學畢業以來他一直從事著「質譜分析」工作,正是這長期埋頭苦幹使他遇到了一個取得重大發現的機會。

你覺得這個故事勵志嗎?點個贊吧~~


學習化學史過程中會發現,這種由於意外或失誤帶來的重大發現太多了,例如波義耳對石蕊試紙的發明。

波義耳女友去世後,他一直把女友最愛的紫羅蘭花帶在身邊。在一次緊張的實驗中,放在實驗室內的紫羅蘭,被濺上了濃鹽酸,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用水沖洗了一下,然後插在花瓶中。過了一會波義耳發現深紫色的紫羅蘭變成了紅色的。這一奇怪的現象促使他進行了許多花木與酸鹼相互作用的實驗。由此他發現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作用都能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用石蕊浸液把紙浸透,然後烤乾,這就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


推薦閱讀:

大學教師到底應以科研為主,還是以教學為主?
成為一名有機化學或物理教授有多難?
本科生怎樣正規地進行CS前沿科研內容的學習?
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一篇學術論文?
過柱子過不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自然科學 | 科研 | 物理學 | 化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