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端耳機少有平頭塞?
一般高端耳機都為入耳或者頭戴式,平頭除了隔音不如這兩個,別的有什麼缺點嗎?反正一般要好好聽音樂也會在安靜的地方的呀
平頭耳機相較於入耳耳機他的成本更高,但利潤卻低,為什麼這樣說?要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1,入耳耳機先天的隔音優勢讓他可以把阻抗做高一些,從而提升了動態表現。而平頭耳機因為隔音性能差,阻抗不能做太高,做高了移動設備不容易推的動,這時不說動態,光是聲音就上不去,聽清楚都是問題。
2,正因為漏音問題,導致低音量感不足,耳機低音很大部分取決於腔體,一個良好密閉的腔體更有助於低音的發揮。你可以用平頭耳機試試壓緊或者戴上海綿套,有明顯的低音量感提升。這裡說的腔體並不是單一制耳機腔體,也包括耳機和耳朵之間形成的腔體。而入耳密閉更好,這種漏音的影響會小很多。從而低音更加澎湃聽音樂時候也顯得歌曲豐滿有力。
3,為什麼說成本高?因為平頭耳機單元更大,平頭耳機不是沒有出過高端,2000年左右有很多平頭高端耳機,各種振膜,生物的、陶瓷箔膜的屢見不鮮,但是單元越大薄膜製造工藝越難。在同等厚度下,造一個20mm的薄膜要比造一個10mm的薄膜要難的多尤其是特殊材料的薄膜。而且薄膜直徑大了在震動的時候邊緣和中央的振幅不同會對聲音產生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又要投入人力財力解決,而入耳單元小,這種問題對聲音帶來的影響小很多。
4,外觀上入耳耳機也可以造出很多外形討喜的產品,產品的豐富會讓消費群增多,這是利益最大化驅使,也是無可厚非的。而平頭耳機做的再好,也做不到可愛。
5,如果定價高、有安靜的地方,我為什麼不買個大耳呢。
綜合來看不是沒有好的平頭,而是需求催使平頭耳機被邊緣化,慢慢被淘汰。現在想買一個好一點兒的平頭耳機,確實比較難,很懷念大法的三條8,很幸運,我還有一條。基本上歸結於幾個方面 1,入耳能提供更好的封閉空間,以便於耳朵的拾音。而平頭塞一定程度上會有漏音的狀況,導致一部分低音的流失。雖然上海綿罩可以起到一定緩解作用,不過對於高玩來說,這並不算解決方案。 2,入耳的腔體設計更加開闊,可以容納更多的單元和分頻原件。無論是動鐵還是動圈還是圈鐵都可以找到比較好的容納方案。而平頭按道理來說,塞一個動圈都嫌多。 3,成本上來說,高端平頭造價更高,主要還是集中在調音啊,振膜材料等方面。具體也無法舉例,但是玩過diy的同學應該會了解一些。4,由於平頭本身腔體限制了它只能做動圈,而動圈這種東西在同等條件下,越大細節越豐富。並且因為波的衍生所以不能像動鐵一樣塞很多單元,而研究的新型振膜材料也不能像動鐵那樣塞幾個單元換個調音就能出個年貨圈錢。so,廠家當然不願意咯!5,大幾千是買個大耳還是平頭?顯而易見,平頭的競爭力就這麼沒咯!
一個原因是這樣的:
主流高端耳塞大體上分三類
【動圈】【動鐵】【圈鐵】其中含有動鐵單元的後兩個,是沒有平頭塞的設計的-------別問我為什麼,我真不知道_(:з」∠)_,懶癌不願意查資料。這下,高端塞也就沒剩幾個了。主要原因是平頭塞漏音【知友的答案已經很明確了,我就補充點細節吧】,「漏音」與「聲小」是兩個概念。有人把封閉式頭戴稍微掀起來一點,你會發現聽感變化非常明顯,即使是把聲音調大,也不會恢復,這個叫「漏音」。當然這個實驗在封閉式耳機里比較明顯,開放式也有能辨析出的不同,而且有些耳機是可以調整腔體角度的,跑題了不細講了。
平頭塞漏音其實還是人與人耳廓不一樣引起的,除了漏音,還有聲音的損耗,都會引起細節丟失。雖然人與人耳道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大體上都差不多。我也猜想,在兩種耳機聽感和素質相同的條件下,擁有低損失的入耳式,可以採用更精緻小巧的單元,對電流要求較低的條件下就能發揮水平【說白了就是好推】。隨著素質的提升,單元體積原來越大,平頭塞已經無法佩戴了【動圈單元體積不是素質的決定性因素,但大體積確實是高端塞的特徵】當然,這只是個猜想啦~( ̄▽ ̄~)~謝邀……前面的答案已經說得很好,我補充一點,就是入耳的舒適性要好於平頭,這也讓各大廠商也在往著入耳的方向發展。
瀉藥。
個人認為是漏音(其實跟隔音原理差不多),平頭塞一般都是固定形狀的,因此不能隨耳道而產生形變,畢竟每個人的耳道構造都不一樣。於是就很容易出現漏音的問題,漏音就意味著很多時候你一個頻段的信息都會錯過不少,比如塞不緊的話,低音就會漏的比較多,這樣錯失了不少信息,肯定談不上HIFI了。一個原因是因為測試。
對打算開始燒耳機的人,有哪些好的推薦? - 魚頭魚尾的回答
我查了現在常見的基準測試工具是這個:about Golden Ears對於耳罩,可以用這個神器。對於入耳式耳機來說,耳道視為封閉。可以用這個來測試自創一套測試工具不是不行。但任何測試標準,首先是要大家認可。要頂級發燒友,能驗證。你自家開發的工具,有公信力么?
對於高端耳機來說,頂級發燒友和頂級評測網站是很重要的。要是沒有數據背書,全靠玄學,全靠網友說的溫暖、冷酷。。
對不起。現在不是二十年前了。我感這是因為高端耳機單元多了以後,平頭根本戴不牢,要麼用掛耳,問題是掛耳比較難看,很難設計好還有就是買高端耳機的人都追求音質,入耳當然隔音效果好於平頭了。
一般來說,市面上能買到的最貴的耳塞是定製耳塞。一般是動鐵單元居多。如果你有留意各個明星在舞台上耳朵里塞的那一坨色彩斑斕的東西,就知道了。
這類耳塞需要根據個人耳朵定製耳印(耳道模型),然後在廠家根據你提供的耳印做一副定製的耳塞。這類耳塞國產的,便宜的也要1000多吧,進口的高端型號要上萬。根據內部單元數量決定。因為用的是動鐵單元,動鐵單元可以做到非常小,但動鐵單元的缺點就是頻響比較窄,因此,用多個單元負責不同的頻段。就像很多落地音響,有高音喇叭、中音喇叭、低音喇叭。各自分工。
說道動鐵單元,最大的廠子就是婁氏(其實動鐵單元最主要是用於助聽器這些設備)。全世界大多數的動鐵耳塞都是婁氏單元。可見其壟斷地位和核心技術方面的成就。因此動鐵單元的成本是比較高的。相比動圈單元來說(所有平頭耳塞都是動圈單元),雖然兩種單元在音質上各有所長,但成本卻完全不同。動圈單元結構相對簡單,國內很多廠子可以自行生產。所以,所謂「高端」耳塞,無非是用了一些成本較高的製作方式。國內做一個定製耳塞,單單只是做一個殼子(不包含內部的單元以及線材),一般需要花費600以上。
以上是除了那些「鑲鑽」把價格拔上去的耳塞之外,最貴的耳塞應該就是定製了。定製耳塞中,也有動圈的,甚至有動圈和動鐵單元結合的。但通通都是入耳式。
因為定製耳塞最重要的目的是舞台監聽,隔音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平頭耳塞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局限性會越來越明顯。耳塞是方便隨身攜帶聽歌的設備。然而街上到處都是嘈雜的聲音。例如地鐵上,轟轟隆隆,平頭耳塞一般很難和耳道形成密閉空間,聲音往往會從旁邊的縫隙跑掉。所以,除非你開很大音量去蓋過地鐵,否則你是沒辦法很好的欣賞音樂的。然而用大音量去蓋過噪音的方式對聽力的損害會非常大。入耳式耳塞能在吵鬧的環境里提供一個相對隔音的環境,因此你不必將音量開的很大和噪音去較勁。所以說,如果音量控制的合適,入耳式耳塞對聽力的損傷比普通耳塞更小。這裡只是相對而言,如果用入耳式不注意音量,損害會比普通耳塞更高。另外,入耳式耳塞由於密閉耳道,容易在耳道內滋生細菌,所以也不適合聽太長時間。
...說的有些偏題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在耳塞的發展過程中,最早實際上是平頭耳塞的天下,甚至可以說是SONY、愛華等一系列日本品牌的天下。後來入耳耳塞的出現,(最早出現在國內民用市場上入耳耳塞的是SONY MDR-EX70,國內當時售價大概在400左右),慢慢的打破了這個格局。實際上在EX70出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都還是以普通耳塞為主,當時能買到最貴的耳塞就是BO A8,很經典的一款耳塞,音質也非常舒服,當時市場價格好像在800左右,一度打破了SONY E888(售價300+,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能買到的最貴的耳塞,平頭的)統治的時代。直到後來動鐵單元的出現,我最早了解到的是音特美ER4,採用的動鐵單元。其貌不揚,然而音質非常出眾。網路也有一些文章描述,但很難買到,而且價格好像是在2000元上下(後來隨著銷量的上升,成本的下降以及同行的競爭,價格下降到1600左右)。這大概是在2004年左右出現的,如果我的記憶力還好的話。後來國內耳塞才開始走高端路線,這些平時只能在網路文章中看到的神器,才能在高級一些的耳機專賣店買到。
動鐵單元憑藉極高的密度感、極好的瞬態響應(相比動圈),使得音質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動圈單元的優勢在於頻響寬,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旦把動圈耳塞做成入耳方式,其過量的低頻往往會影響聲音的整體結構(部分低音狂會比較HI)。包括一些高端型號,也會有低頻過量的現象(相對低端入耳會好很多)。所以,動鐵基本成為高端入耳耳塞的主力軍。又因為動鐵單元成本高昂,而且還因為頻響問題需要用多個單元的情況,所以價格就貴了。而普通耳塞,國內很多廠家都可以生產。技術成本相對較低。同時還有很多廠家用的是工模(可以簡單理解為耳塞的造型),有成熟的技術。技術的成熟帶來的好處就是便宜!
其實說白了,就是技術成本
平頭耳塞一定是動圈單元的,而入耳耳塞,可以是動鐵單元的。兩者的成本差距是非常大的。在安靜的地方聽音樂還不擾民,還是建議購買HIFI耳機設備。耳塞對於音樂的表達能力相較於耳機還是弱了許多,耳塞上街用更合適。這個問題很好答,你戴著平頭塞然後對比一下用手按緊和鬆開時的區別自己就明白了。
因為這種耳機我特么帶不上 別笑,確實有這樣的人,對耳屏罩不住外耳門,放平頭會掉..當年年少無知買nano5的時候也是被這個問題煩倒了於是入了坑_(:з」∠)_
首先平頭不隔音,聲音再好也被環境干擾
所以,平頭高音質基本無意義
推薦閱讀:
※求一款適合學生帶的頭戴式耳機?
※人頭錄音為何不能廣泛採用?
※喜歡邊聽dj音樂邊玩遊戲,應該買雷蛇,西伯利亞這種遊戲耳機還是森海塞爾,akg這種音樂耳機?
※小米為何做耳機?
※耳機品質的好壞對於一首音樂的音質到底有多大影響,真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