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某個演員/導演的所有電影是種怎樣的體驗?
原問題為:哪部電影讓你下定決心要看完這個演員/導演的所有電影?
因為我想看到詳細的分析啊啊啊啊……
初二時偶然在學校圖書館的電影雜誌里看到《新上海灘》介紹(配有劇照),因為一個眼神,我記住了張國榮。高一暑假有一天無聊就想著看出上海灘看看,作為90後我是沒有看過周潤發版的。看了張國榮版,真的覺得好好看啊,就決心找他其他電影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看了他的所有電影,電視劇,訪談,演唱會,買了他的寫真集,資料書,電影海報。在我眼中,他是整個香港時代的縮影,社會學的重要課題。他是驚世駭俗的,也是具有悲劇性和顛覆性的。他的另類是看不到的。我愛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61部電影,數十部電視劇,8場演唱會,我不敢相信一個人竟能有如此的蛻變。我深深知道他將是我畢生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現在累的時候還是會翻出他的電影,儘管早已爛熟於心。去健身房時會聽他的歌。他於我是精神導師。
這就是我當時看到的劇照
科恩兄弟 (Joel Coen and Ethan Coen)
我的第一部科恩是2001年的黑白作品《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全片冷靜克制,處處彰顯著科恩標誌性的黑色幽默,比利·鮑勃·桑頓在車裡吸煙的鏡頭帥氣得令人窒息。《缺席的人》以他的工整、沉默以及可玩味的幽默吸引了我,而真正讓我淪為科恩腦殘粉的是接下來兩部電影:《嚴肅的男人》(A Serious Man) 和《閱後即焚》(Burn After Reading)。
先說後者。
單從觀感上來講,《閱後即焚》是我認為科恩電影中最好的一部,雖不及《缺席的人》克制,不如《老無所依》深刻,亦沒有《巴頓·芬克》和《醉鄉民謠》中濃郁的文藝氣息。它擁有著可能是科恩所有作品中最豪華的卡司(喬治·克魯尼,布拉德·皮特,約翰·馬爾科維奇,兩女主也並非吃素的),卻講了一個在大多數人看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的故事。這類故事,換到別的導演手裡,可能會變成緊張刺激的碟戰片,或者乾脆演化為冗長深刻的倫理劇。然而科恩兄弟劍走偏鋒,使得《閱後即焚》看起來張弛有度,既不流於庸俗,又不過分嚴肅,而是在穩健乾淨的鏡頭中發酵著那獨屬於科恩的幽默感。當看到影片末尾 Frances McDormand 所飾演的 Linda 如願以償地做上了拉皮手術,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會心一笑,那麼恭喜你,你離成為科恩兄弟的腦殘粉只有一步之遙了。很多人批評《閱後即焚》在科恩眾多佳作中只是一部平庸的爛片,用一個直白無味的故事浪費了擁有三個骨灰級的影帝 + Frances McDormand + Tilda Swinton 的豪華陣容。坦率地講,讓皮特去演一個二百五,給克魯尼安排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亂搞男的角色,把馬爾科維奇設定成一個被老婆戴綠帽的老酒鬼,看起來實在不是什麼高明的選擇。另一方面,人們看到海報,便自動把《閱後即焚》和『2008年度最新動作大片』這類標籤划上等號,在忍受了熒幕上三個傻逼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了一個半小時之後,不買賬似乎是情理之中。隨手翻翻豆瓣討論區,便可發現這部電影在影迷之中呈現出極其明顯的兩級分化,爭議之大,在科恩的作品中當屬異類。我之所以愛這部電影,一大部分原因歸於科恩賦予影片的獨特趣味,《閱後即焚》在我看來,既不是什麼年度動作大片,也不是單純的喜劇片,它有那麼一點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和《偷搶拐騙》的意思,但比前二者更加意猶未盡,更加省力,而其中閃爍的睿智卻力透紙背。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說蓋里奇的兩部電影像是足球場上的C羅,那麼《閱後即焚》就有點像齊達內和厄齊爾(本人 272 腦殘粉),前者華麗花俏,後者輕盈寫意。更深度的分析難免會牽扯劇情,為了避免劇透,關於《閱後即焚》就此打住。總之這部電影可能不是科恩發揮最好的作品,但它是科恩所有電影中,最能夠過濾路人、擊中腦殘粉的存在。
《嚴肅的男人》和《閱後即焚》一樣,不算科恩兄弟最好的作品,它甚至有些沉悶,有點乏味,但它讓我決定看完科恩所有的電影。簡單的說,科恩的小趣味在這部作品裡有了極其透徹集中的體現,他們將鏡頭聚焦在一個猶太裔的美國大學教授身上,不像索爾貝婁和菲利普羅斯這類美國猶太裔作家筆下的人物,這個叫 Larry 的男人身上沒有一星半點值得記述的故事,他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隨著影片的推進,你甚至會發現,他幾乎就是個 Loser。但就是這麼個人物,這個粗看起來乏善可陳的中產猶太家庭,卻成了科恩透視這個世界不可知性的一扇窗戶,我每一次重看這部影片時,都會被科恩獨特的視角和精緻的攝影所震懾。雖然在文化上難免重重隔閡,但我幾乎從科恩手下流動的影像中看到了我所熟知的日常,這些不起眼的細節每天都在發生,我卻未曾像科恩那樣,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它們。影片的末尾,Larry 的兒子一邊聽著耳機里的電台,一邊看著天邊肆虐而來的龍捲風,陷入一種迷茫的情緒中,畫面隨即淡出。它和《閱後即焚》的結尾一起,成為了我心目中為數不多的絕妙收尾。另外,TBBT 的 Howard 出演了此片的一個配角,他和 Larry 的對手戲不發亮點和趣味,喜歡 Howard 的同學可以去圍觀。
如今我看完了到《醉鄉民謠》為止科恩所有的作品,除去上面提到的三部,《謀殺綠腳趾》十分有趣,算是科恩發揮滿分的作品,但夾帶了很多私貨,初看可能有些難消化。《冰血暴》是觀摩科恩不可繞過的一部電影,喜歡科恩的暴力風格的人會直呼過癮,但依然夾帶了不少典故和科恩善於玩弄的趣味。這部電影啟發了如今扛鼎 FX 的同名迷你神劇,2015年10月開始播出的第二季收到了各大媒體幾乎全滿分的好評。據說科恩有份參與制片。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克魯尼主演的《真情假愛》,科恩沒有失手之作。誠然,科恩兄弟雖然也是好萊塢體系內的導演,但他們利用常年攢下的資源和經驗保留了影片極大的風格化,使得他們的電影看上去總是有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味道(最近的兩部電影《大地驚雷》和《醉鄉民謠》似乎開始漸漸往主流好萊塢路數靠攏,不知道這倆人是不是要被金主收編了)。為了讓沒有接觸過科恩的同學更省力,我推薦下面的觀影順序:
如果沒接觸過科恩,可以先看《巴頓·芬克》和《缺席的人》,接著《閱後即焚》和《嚴肅的男人》,然後是《冰血暴》《血迷宮》《謀殺綠腳趾》《米勒的十字路口》,最後看《老無所依》。其他的就隨意了。如果不是S級腦殘粉,完全可以跳過《影子大亨》和《真情假愛》。順便提一句,《老婦殺手》也是科恩作品中被大大低估了的一部。
楊德昌
我並沒有看完楊德昌所有的電影,原因是找不到清晰的版本(《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看過的影片中,也只有《一一》是藍光畫質,《恐怖分子》接近藍光但修復得很慘,《麻將》和《獨立時代》是剛接觸楊德昌時看的 VCD 版本。第一次看完《一一》之後,我決定在藍光修複發行之前,不碰剩下三部沒看的楊德昌作品(尤其是《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早在幾年前,就傳出 Criterion Collection 有意修復《枯嶺街》,但由於各種原因,到現在都未能完成。據推測是因為楊德昌作品棘手的版權問題。現在看起來,短時間內,也只有在回顧性的影展和電影節上,才能一睹楊德昌留存的著幾部作品的原畫版本。(目前市面上流傳的《枯嶺街》畫質差到令人髮指。)
《一一》是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完全看懂的電影,它以喜宴開篇,以葬禮收尾,包含了中國人一生最重要的人情世故。故事的背景被完完整整地安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台灣,不像李安早期作品那樣去探討中西的碰撞,楊德昌著力於看似平淡卻暗流洶湧的日常生活,不把主題擴大到私人生活的場合之外,令國人看到了一幅異常精緻的生活圖景。其中的起承轉合,衝突與困惑,幸福與悲傷,隱忍與暴力,既熟悉,又疏離。楊德昌不是小津,雖鏡頭沉穩,但帶著強烈的態度,他在每一幀畫面里,都傾注了百分之百的力量。他鏡頭下的人物也極度的符號化,性格鮮明,絕不像科恩有些電影里的主角那樣缺乏解析度。看過《一一》之後,相信不少人都對「美國」這個人物印象深刻,他熱情,率真,不虛偽,講義氣,但浮誇,懶惰,儘管戲份有限,他的每一次出場都令我有一種我認識這個傢伙的錯覺。楊德昌精心雕琢的這種錯位感,也是《一一》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一一》是一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它包含一個大家庭生活的數條直線,他們平行展開,又最終匯合到一起。這些展開和匯合,並沒讓觀眾察覺出太多刻意,一方面是因為全片幾乎採用了一個八歲孩童的視角,另一方面是由於楊德昌刻意放緩的敘事節奏。在全片的多處關鍵點,陽陽的好奇心成了推動劇情發展的因素,這樣童心盎然的處理,在楊德昌早期的電影里,是不曾存在的。但如若你回過頭去看《麻將》《獨立時代》,抑或是《恐怖分子》,你會發現楊德昌老早就想講這麼一個從容的故事,只是那時的楊德昌,執迷於激烈、外露的表達,生怕觀眾漏看了他膠片中充滿血性的態度。《一一》里彙集了一群並不完美的人,就連吳念真所飾演的老好人 NJ,也在東京背著妻子重溫了一把青年時代,導演刻意把那一段影像與 NJ 的女兒婷婷和男友漫步台北的鏡頭交錯混剪,增強了影片的戲劇效果,導演強烈的意圖也躍然紙上。《一一》講述的是不完美的生活,事實上楊德昌所有的電影都在講述不完美的生活。看完《一一》之後,我又回過頭去重看《獨立時代》《麻將》和《恐怖分子》,深深地感到楊的作品就像一個迴環,雖然數量必然是有限的,但觀者會認為它在窮盡我們的整個人生。
每一次刷一遍《一一》,我都會有種自己不再需要看其他華語電影的感覺,但很快這種感覺就會被對生活深深的無奈打破。
伍迪·艾倫(Woody Allen)
讓我決定看完伍迪·艾倫所有電影的影片是老頭1989年的電影《罪與錯》。誠實地說,我並沒有那麼喜歡得了奧斯卡獎的《安妮·霍爾》,雖然我承認它是伍迪·艾倫導演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但這部電影給我的觸動,不及《午夜巴黎》,遠遜於《子彈橫飛百老匯》和《罪與錯》。
(最近有些忙,有空再補上伍迪·艾倫)看完一部霸王別姬,就把張國榮所有的電影都看了,還把網上有的所有關於他的老綜藝視頻,廣告片,紀錄片都看了。。。看完這一切,心裡就已經認定他是我的偶像了。我喜歡很多明星,陳奕迅,周杰倫,舒淇,劉亦菲。。。但只有張國榮是我的偶像。這種感覺蠻好的。
對了,我是今年暑假高考完看的,花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
謝謝邀請~來晚了,最近app線上推廣增加,所以有點小忙,不好意思。
像你所說的情況,我有很多喜歡的人,請允許我將他們先排列出來,內容會涉及一點兒劇透,抱歉,最後再回答你的問題可好?由於喜歡的人眾多,因此我打算分導演篇和演員篇來寫,圖文會有點多,請不要嫌棄太長。【目錄】
導演篇·華人1.華人驕傲——李安2.印象派畫家——王家衛3.以柔克剛——許鞍華4.童心不死——姜文5.燙傷你的夢——婁燁導演篇·海外
1.將焦慮傳達給觀眾——希區柯克2.話嘮老頑童——伍迪·艾倫3.陰鬱傷痕——大衛·芬奇4.意識流——諾蘭5.老頑童——宮崎駿演員篇·華人
1.我頭像——梁朝偉2.我男神——張國榮3.我男神——周星馳4.我男神——黃渤
5.我男神——黃秋生6.我男神——陳道明7.我女神——湯唯演員篇·海外
1.我男神——狗爹加里·奧德曼2.我男神——阿爾·帕斯諾3.我男神——希斯·萊傑4.我男神——愛德華·諾頓5.我男神——科林·費斯6.一直拿不到小金人的男神——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7.我女神——蘇菲瑪索8.我女神——奧黛麗·赫本9.我女神——瑪麗蓮·夢露10.我女神——奧利維亞·赫西下面就開始說了。
導演篇·華人
1.華人驕傲——李安2.印象派畫家——王家衛
那時王家衛還沒有太大名氣,我是沖著Andy去看《旺角卡門》。看完電影我發現我有點沒弄明白導演想說什麼,於是隔天再看了一次後我就指著Andy去宵夜檔打架的場景對朋友說,「喂,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的喔」。墨鏡王對鏡頭控制自有一套風格,他的故事並不屬於娓娓道來的類型,而像是蜻蜓點水再點水,看完《旺角卡門》後我感覺這導演很有意思,於是就看了《重慶森林》,這是最有王家衛風格的電影,分離的故事,看似沒有交集,卻在不經意間因為一點小偶然而產生聯繫,這很像生活在都市裡的人,擦肩而過時,誰也想不到未來是否還會相見,是否會有故事發生。王家衛將生活中渺茫的幾率放大,以此來講故事,講情感,講生活,也在講自己。
之所以說他是印象派畫家,而是因為他完全是憑著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來描述故事,他構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這世界的帶給你的每一種感覺你都覺得說到你心裡去了,但又沒有完全說完,隔靴撓痒痒不止。然而王家衛只拍過一部電影。3.以柔克剛——許鞍華
第一次看許鞍華的作品是《客途秋恨》,片名和粵劇名曲《客途秋恨》同名,電影算得上是許鞍華的自傳,許鞍華出生於遼寧,兒時跟著家庭漂泊到香港,曾以為能回到內地,想不到異鄉最後卻成了歸途,就算回去了又怎樣,物是人非,隔岸遙望,徒剩秋恨。許鞍華以自身經歷作縮影,為電影蒙上一層感傷色彩,那句「曉恩,不要對中國失望啊」感人至深,我雖不是從那個時代來的人,但我身邊人是啊,那個時代,無論是誰,都想為了國富而出一份力。然而如今國富了,人卻變得不知怎麼樣了。後來斷斷續續看完《半生緣》,覺得許鞍華將張愛玲的心說了出來。許鞍華的風格是,靜靜地講故事,靜靜地講到你心窩裡,讓你靜靜地為故事而哀傷發愁。「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4.童心不死——姜文
我忘了第一次看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鬼子來了》。姜文在《陽光》里將文革時期的青少年成長的爛漫與黯淡通過馬小軍訴說出來,不學無術、不羈、對愛情的渴望,笑著,哭著,悲傷著,不屬於我的時代的青春故事,依舊是那麼酸澀。姜文的作品多糅合印象派主義和現實主義,不看多幾次很難看得懂,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姜文的原因,他將自己想說的話隱喻在很後面,例如《讓子彈飛》里的開頭和片尾的火車,車上的歌一樣,人卻不同,不知你會不會想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口號?又例如《一步之遙》里的花域總統大選,完顏英表面上是普選的總統,然而卻是馬走日的暗箱操作。姜文是個思考家,他能夠將各種因各種因素不能說的東西,化成真實的人,通過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不能說的道道說給你聽,激發你的思考,所以看姜文的作品需要重複看,重複想。對了還沒解釋為什麼要給姜文貼個「童心不死」的標籤,因為保持童心才能更加純粹地去看見更多東西呀。5.燙傷你的夢——婁燁
我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頤和園》,我也是因為這電影知道了導演是誰。小評一下《頤和園》吧,「那個時代」的學生,狂熱,滿懷理想,面對大時代下的環境,卻顯得彷徨,想燃燒青春,到底還是輸給了現實,全片帶來淡淡的憂傷,最像頤和園那般寧靜的時候,莫過於是余紅在寫日記,日記里對未來的憧憬,對愛的渴求,對現實的掙扎,交錯紛呈。婁燁在《頤和園》里只是拋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戰勝現實?他並沒有給出具體答案,隨著李緹的死亡、周偉和余紅的永別、動蕩社會的安定,電影漸漸結束。就像做了一個夢,我帶著灼傷醒來,每次摸到傷疤時都會感到隱隱作痛,這是婁燁給我的感覺,因為他拍的是現實主義。後來翻了他的《蘇州河》、《周末情人》、《春風沉醉的夜晚》、《紫蝴蝶》等作品來看,最近的作品就是上一年的《推拿》了,婁燁講故事的方式有點陰暗,整體會給人帶來一點壓抑,在保持壓抑的狀態下再看他搖來晃去的鏡頭,不得不說他是個獨特的導演。和王家衛比起來,一個浪漫地憂傷,一個沉痛地做夢。導演篇·海外
1.將焦慮傳達給觀眾——希區柯克希胖的電影不需要多介紹太多,第一次接近希胖是因為《蝴蝶夢》,陰沉沉的建築,古典主義的服裝,神出鬼沒的女管家,還有那揮之不去的「瑞貝卡」,典型的希胖風格。希胖擅長製造懸念感,事前將真相告訴觀眾,再通過鏡頭、線索道具來把焦慮傳遞給觀眾。看希胖的電影會深吸好多口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幕會出現些什麼,這也是希胖最擅長的地方——剪輯,在《驚魂記》里的浴室血案,短短的幾十秒拍了七天,再將拍好的幾十個鏡頭剪輯成花灑——打開門的刀——背影——尖叫——刀的動作——血水,有條不紊的剪輯令這一小段使人更急促不安。不過希胖的電影我還沒全部看完,不算是「一口氣」,加入名單純粹是因為喜歡。2.話嘮鬼——伍迪·艾倫
伍迪艾倫一直都神叨叨,他的作品帶點戲劇化的輕鬆感,看他的電影不會太悲傷,這跟伍迪艾倫自身作為喜劇演員有關,我是在上一年才開始看伍迪艾倫,第一部看的是《安妮霍爾》,第二部看的是《魔力月光》,第三部是《Everything you want to konw about sex》,後面就忘了。伍迪艾倫作品多描述愛情、性、不道德的事,看多了的話,你會覺得他後期的作品並不怎樣。3.陰鬱傷痕——大衛·芬奇
《七宗罪》、《異性3》、《搏擊俱樂部》、《社交網路》、《龍紋身的女孩》、《本傑明·巴頓奇事》、《消失的愛人》……我以為《七宗罪》能有個和平的結局,但導演卻給了我另外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現在想起來,也許這結局才更好,一切都是設好的局,七天犯七罪。大衛芬奇這人不喜歡順著觀眾的想法走下去,也正因此他打造了陰鬱哀傷的作品風格。4.意識流——克里斯托弗·諾蘭
看了兩遍才看懂《記憶碎片》說的是什麼,這種將故事打散再倒過來拼接的手法令我吃驚很久,前有《低俗小說》作榜,相比起來,《碎片》更令人感到驚艷。後來看的《追隨》,作為諾蘭的處女作,《追隨》的導演個人色彩更明顯:非線性敘事,倒敘,採用了一點希胖式懸念製造,鏡頭運用帶著不成熟的青澀,奇思妙想很多。諾蘭的電影邏輯性很強,看起來很費神,所以看完會很累,累並快樂著。5.老頑童——宮崎駿
因為《千與千尋》的純真、勇敢、善良、精緻而喜歡宮崎駿,然後到喜歡他們的吉卜力工作室,他們每一部動畫電影我都有看,他們給了成年後的我做夢的機會,我可以在夢中尋找丟失過的自己,遺忘過的愛情,迷失過的方向,喜歡過的田園,憎恨過的戰爭。一次性看完他們的電影,只覺得心裡好舒服,被單純的愛情感動,被可愛的人逗樂,這是大人的童話故事,不做作地講故事。原來,我還對著美好懷著期待,原來,我還沒有對現實認輸,原來,有好多東西都沒有變,只是我沒有去尋找。(不好意思寫累了,演員篇等我下次有空了再補上)最近開始幹這種事,也就是所謂的閱片,為了保持激情,從期待最高的希區柯克開始。即使沒有刻意安排順序,但潛意識裡還是只看了豆瓣分數在八分上的,而且傾向於先看彩色,沒有失望,只是到《愛德華醫生》即使有褒曼和派克也審美疲勞了。。。而下一個是比利·懷爾德,從最高分(也是我喜歡的犯罪類型)《控方證人》開始,第二個《日落大道》就完全凝不了神了。。。
閱片建議:
1、分數高中低穿插著來。。。保持激情的基礎上,做前後對比2、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穿插著來。。。3、主角長相高低(希區柯克的主要看女)的穿插著來。。。一次性看完一個導演的作品是很有用的,尤其電影發展到現在,類型片的概念已經不那麼強,時代和片廠的印記也不那麼明顯,電影中隱含更多地是導演的風格和看法,而分開看除非記性比較好能串起來思考,否則只是看個新奇而難以總結出導演真正要表達什麼,看他的下部影片需要期待什麼以免錯過什麼而看完一個演員的所有作品。。。是個保持短暫心情愉悅的方法,不過還不如去搜他的生平和照片,畢竟除了少數演員,演員基本上都是牽線木偶,完成導演和影片想要表達的,就是出色完成任務站台,讓我看完了賈樟柯。喜宴,讓我看完了李安。太陽照常升起,讓我看完了姜文。尋槍,讓我看完了陸川。一一,讓我看完了楊德昌。維多利亞一號,讓我看完了彭浩翔。無人區,讓我看完了寧浩。低俗小說,讓我看完了昆汀塔倫蒂諾。華爾街之狼,讓我看完了馬丁斯科塞斯。天堂電影院,讓我看完了托納多雷。八部半,讓我看完了費里尼。七武士,讓我看完了黑澤明。太空漫遊2001,讓我看完了斯坦利庫布里克(最膜拜)。穆赫蘭道,讓我看完了大衛林奇。都靈之馬,讓我看完了貝拉塔爾。。。
只有王家衛。第一部是《春光乍泄》,之後就把他《重慶森林》《2046》《花樣年華》等等所有的作品在幾天里看完。那是一種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慾望,想通過他的作品描述,來窺探他內心深處的慾望。以及心甘情願讓他影響你的價值觀的慾望。
初中,叛逆期,除了打遊戲,找不到任何愛好,可是也不會沉溺於其中。讀書一般,長相一般,什麼都很一般,感覺人生還沒真正開始卻已經沒了期待和方向。我在音像店中無意間買到了殭屍新娘的動畫電影,裡面還是有整個花絮和幕後製作背景,第一次感嘆於別人做電影都會那麼精緻。畫面豐富,人物造型詭異,主角都很孤獨,喜歡看承認童話的人,內心都拒絕長大然後一口氣把蒂姆伯頓的電影動畫片都看了,《大魚》《蝙蝠俠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剪刀手愛德華》《愛麗絲夢遊仙境》……每天回家的樂趣是在林肯公園的現場演唱會和蒂姆的電影度過的,喜歡那種哥特式陰鬱,故事常規常規,卻還算圓滿。有人說,要麼你就好好活著,要麼就去死。是啊,如果我不想去死,那我就好好活著,能透過他的音樂他的插畫他的故事能感受到一個從生到死和你都沒啥交集的人,和他產生一種心理共鳴,感覺是挺爽的
看了大話西遊十遍之後 下定決心看完了所有周星馳
阿根廷導演 馬可伯格 的電影 夏威夷 以及 法國導演 歐容的電影 新女友 都給了我這樣的感覺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下?
※如何評價電影《末日哲學家》?
※如何評價電影《劍雨》?
※有哪些好看的治癒系電影?
※有哪些被低估的電影?請推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