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比如義大利大部分人開兩廂車而不是三廂車呢?


久居巴黎,談談我的感受。鄙以為,歐洲尤其是西歐國家,大家愛開兩廂車是使用環境和使用習慣決定的。

先說環境。

路:

歐洲老城市保存相對完整,就算是戰爭中被炸毀的建築,民眾或者政府都嘗試按原樣復建。跟國內大廈馬路比起來,相對較矮的樓和不算太寬的街道,構成了多數歐洲老城的基本格局。如果沒有奧斯曼的改建,巴黎大概也跟以前老北京四九城差不多,錯綜複雜的衚衕蔓延了老城的各個角落。所以巴黎老城交通負擔很大。聽說羅馬更甚,是為了限制車流,緩解交通狀況,外地車牌根本就不讓進。還聽說菲亞特500C出來以前,羅馬老城裡最多的是Smart,義大利人看不下去了,才復刻了500,靠著這個萌貨救活了菲亞特。

停車位:

地下停車場這玩意兒在巴黎不是哪都能找到著。老房子標配地窖,藏酒放雜物行,加個停車場?對不起,沒地兒。所以,你能看到街道兩邊有很多收費停車位,白天按15分鐘計費,晚上不要錢。這些車位還夾雜著不少送貨車的專用位置(給門面房預留的),給殘疾人的專用位置(殘疾只要不影響駕駛,辦了證就能享受這些車位)。普通車輛不能停,停就有被拖走的風險,代價是180歐起(少量超速都不罰這麼多錢)。你嘗試過家門口轉一小時找不到車位,停車場全滿的崩潰嗎?巴黎找車位的難度,媲美找工作和找老婆。

這樣的使用環境,我更願意開個短一點兒好停的兩廂車。我不反對開更長一點,拐外都得小心翼翼的三廂車,但是那都是特殊情況。只要有的選,我還是會先選方便。

再說習慣。

資源:

歐洲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從廢墟里刨出來的城市也不足為奇。想想那些二戰電影,一次轟炸以後,房子都變磚頭堆了,居民們從裡面刨親人,刨吃食,刨錢財,刨傢具。戰後重建,資源緊張,誰會大手大腳?所以車造小一點兒,夠一家三四口人使用,就好的不得了了。

家庭影響:

歐洲家庭擁有車的歷史,恨不得是從民國那會兒開始的,你爺爺的爺爺家就有車,等到你這代,你還會覺得車是個稀罕物?而且,你爺爺的爺爺的車,它就是兩廂的樣子。你也必然覺得那才是個車的樣子。你買車,也是為了擴大生活範圍,平時可能就你一個人開。你不用考慮除了你小家庭之外的其他人,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家庭,他們的車。

社會因素:

其他歐洲人我不知道,但法國人還有個習慣,愛掏舊貨,只要車能開,他們就不換。一個四大合伙人,開個雷諾20年前款Twingo(夏利水平的車)。上車,你沒有一臉嫌棄,他就說了,謝謝你沒有批評我的車,你比我手下幾個新來的經理禮貌多了。其實我可能只是著急說項目,沒來及批評呢。可是你想想,車除了是車?還是什麼呢?國內汽車文化相對薄弱,一個看臉的時代,一輛好車能給工作或者生意帶來的便利,我表示可以理解。

————————————————————————

總結:

兩廂三廂說到底,德系法系日系美系說到底,所有選車問題說到底,可能都只是一個文化的問題。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有幸見識了中國高速的發展,可也得接受沒準兒一輩子在北上廣憑我自己買不了一套房的現實。這麼想想,我覺得兩廂三廂都很好,給我什麼我都拿著。我一80後,也到了成為祖國棟樑的年紀,不知不覺就成了社會中堅力量了。更不巧的是,我還是行業內的,可我到現在都沒買車。為什麼呢?老城不好停,地鐵比開車快,開車不能看書,有公事公司有車隨時能開,放假跑出去玩我會在當地租車。我還能舉出1萬個理由。

最後抖個機靈吧,聽說開TT去夜店,截獲美女的幾率高,你說TT算兩廂還是三廂。其實我還聽說,義大利人截獲美女靠車,截獲女神靠它。


之前這個答案後半部分有詳細寫過歐洲路由多窄:Fazioli:為什麼中國人個子小但歐洲車引入國內都要加長呢?

並且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歐洲要小車,關鍵還要兩廂車。

最近搬家感觸深刻感受到兩廂車的便利性,如果是裝行李箱或者中等大小的紙箱,當然是同型號的三廂車更能裝,但是大件物品比如冰箱洗衣機,傢具,三廂車就無能為力了,即便有後排座椅放倒功能,開口往往也不夠大。

而兩廂車後排放倒之後很容易裝載大件物品:

為什麼需要這個功能,因為歐洲人工費很高,30公斤以下的東西走快遞,滿多少歐包郵,但是大件商品走另外一套系統,只有幾個公司的下屬部門有這個服務,有些公司乾脆自己成立一個送貨系統,比如宜家網站送貨的話義大利是這個價錢:

德國更離譜,是按照物品價錢算,買一個很貴,不大,但是又超過30公斤的東西還是要付好幾十甚至上百歐的運費:

德國最大的賣電子產品的連鎖,大件物品送貨39.9歐:

並且德國人喜歡買二手東西,我們一個十幾萬人的小城,Facebook上面有四個賣二手物品的群,還有一個專門賣二手物品的網站,eBay也有專門發帖賣二手物品的網站(和普通eBay不一樣),然後一般大學的校內論壇也有賣二手物品的發帖區,買二手物品當然就是自取了。

綜上所述,在歐洲搬運大件物品基本是剛需,所以旅行車和兩廂車盛行。


這不是偏愛不偏愛的問題,這是認知問題。

你讓歐洲小孩去畫汽車,畫出來的多半是兩廂車,讓中國和美國的小孩去畫,多半是轎車。


問過身邊的歐洲當地人不過不是義大利人,其實原因沒有這麼複雜,就像有答主說的給支筆讓歐洲小孩畫車,畫出來很可能就是兩廂車,在他們眼裡車就是這個樣子的,既然平常過日子要買車,那麼最大眾化的基礎款就是兩廂車。

說到底還是習慣不同,有一次在那裡做一個汽車有關的項目,討論動力系統的時候人家自然而然就選了柴油機,不用尋找深奧的理由,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柴油機就是他們的日常選擇,這和首選兩廂車一樣的道理。

就我個人來講,我原來對兩廂掀背車是沒什麼大的感覺的,對於鋼炮來說我還是偏向於同價位的大車,寧願買330也不選擇140,但是現在在歐洲呆得久了,個人喜好也有了些改變,越來越喜歡鋼炮了,現在要我選330和140我會毫不猶豫140,這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

這對於現在的歐洲人來說已經是習慣了,追問理由的話其實大多是拿著結果硬找理由的,比如說相對短點啊,感覺三廂壓抑啊(這個我同意,三廂車看後視鏡就是感覺壓抑),喜歡兩廂造型啊之類的。當然習慣的養成肯定也有內在的外在的因素,在歐洲開車有時候覺得有些路真的很「雜技」很「刁鑽」估計的確是兩廂車佔優吧,看很多歐洲的老車都是三廂的但是很小,同尺寸兩廂應該比三廂寬敞些,這也是理由之一吧。


歐洲市區的停車位經常就在街邊,位置隨意地,前後不劃線,因為空間比較緊張,大家停得都首尾靠很緊,一輛停著的小車開出去以後,你的大車就很難停進來這個空位。

空位經常很短,比如說才4.8長,你開個4.6米以上的車停車就很難了,大家買車都有買小車的衝動。

同時因為歐洲人口不算多,人均車的數量相對較高,一輛車經常的乘客只有司機一個人,或兩個人坐前排,後排不怎麼坐人,需要時用來折倒放東西,後備箱門又是大掀背,這樣後排折倒後放東西空間很大也很方便,而且車身非常短小。兩廂最適合了。

歐洲城市開車,大家都想開尺寸小又能裝東西的車,兩廂車或小麵包車小MPV最優,三箱車較次,後排加長型的三廂最次,所以BBA中級車都不加長!


在義大利生活過一陣,義大利人偏愛兩廂車有不少原因。

義大利的街道往往都很古老,古時候街道可不是給車開的,路面比較窄,兩廂車相對來說更加靈活。

還有就是兩廂車和三廂車相比看起來更有活力,不如三廂車有些死板的感覺,富有激情的義大利人當然更偏愛兩廂車。


原因挺簡單,因為街道窄,停車麻煩。

有一年在西班牙開了個標誌308sw, 跑高速倒是蠻舒服,進到城區就萬分痛苦。要是兩廂小車就自在多了


因為歐洲汽車文化悠久,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民眾對物質看得比較低(但不是完全不在乎),不需要靠汽車來裝b,當然有的也確實裝不起。所以買車么當然就是實用為主了。兩廂車家用確實方便,去趟ikea能裝好多傢具了。SUV在歐洲不太受歡迎,因為貴,不環保,所以不常見。

富裕階層大多數還是買(用)全尺寸三廂berline或者旅行車break。歐洲這邊很多福利包括company car,公司名義長租一部車給中高層管理者免費用。一般經理級別以上的都會選全尺寸的三廂車。

私人購買的話,在德國,奧迪A4,帕薩特,寶馬三系,賓士C級銷量非常可觀。德國可能是三廂車最多的地方,我甚至經常看到馬自達6… 法國窮一點,義大利更窮一些(意北方其實挺富裕),所以實用,便宜的兩廂緊湊型或者超緊湊型車一直是銷量冠軍,比如Peugeot 207,Renault Clio,VW Polo, 高爾夫等。


歐洲的路不像咱們這兒,水泥路、柏油路,起碼兩車道起步。就拿巴黎來說吧,很多路面都是小石塊鋪的,盧浮宮那附近,甚至有從建築中穿過的路,就跟我們國家的建築的大門似的那種通道。沒有個兩廂車,真的開起來太費神了。

而且,可能是我見的少吧,歐洲有些地方過車的所謂路,在我們國家壓根兒不會讓車進的。在瑞士玩的時候,邊境那兒中轉,是義大利一個小鎮,小火車站門口是個小廣場。當我看到一輛輛小車在人群中穿梭,真是意外,沒想到這小廣場還能過車?

所以,歐洲人選擇兩廂車跟實際情況有關係。


歐洲家庭車主打兩箱 手動 織布座椅 無天窗 扭力梁。

原因是國內鍵盤車手無法理解的。

原因對應如下:停車位短適合兩箱 小排量手動效率高 真皮冬涼夏熱 天窗一年開不了兩次還會漏水 扭力梁節省後排空間還因帶輕微隨動特徵適合兩箱山路劈彎


在我眼裡,所有三廂A級車都奇醜無比!所有!


說白點,是因為窮,有錢人誰用兩廂車?經濟不景氣,稅負也較高,大部分人到手的收入也就保持個一般般的生活品質,買車了也要考慮停車難和貴的問題,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據我觀察,結合歐洲人自己的說法,選兩廂車主要目的有兩個:

一是歐洲的路窄,車位小,而且車位緊缺,看見一個空車位但是自己的車太長或者技術不夠過硬,停不進去,再找下一個空車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二是兩廂車相對便宜一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個更貴的車沒有必要。


至今也搞不懂三廂的車蹺著的屁股有什麼用,裝東西不多不說,也不好看啊


不用拖家帶口,一家多輛車


好停車。

而且歐洲的路不像中國那麼寬敞

沒那麼多大十字路口 往往你要拐彎需要從旁邊的小路走 然後小路裡面兩旁都是車....

另外 絕大多數老外的工資沒大家想的那麼高 兩廂也便宜不少 手動就更省錢

此圖是目前我生活城市的奢侈品街附近 google地圖的某處截圖 可以參考一下 歐洲大部分老街都是這樣


我沒出過國,觀念取自網路。

你可能對三廂車或者兩廂車有什麼誤解,就像美國偏愛皮卡一樣,歐洲(還是那幾個國家?)偏愛旅行車,也是兩廂的,但軸距車長不輸三箱,甚至後備箱空間遠大於三廂,更不要說大進口對空間利用率的提高了。而且我猜可能同樣受困於搞人工,很多事情歐洲人要自己來,但是沿海國家居多的歐洲氣候多變,皮卡不能完全適應,所以旅行車成了最愛,甚至於發展成信仰。

以上內容為猜測。


路窄


五年前第一次去義大利也發現了這個現象,直接問了一個義大利朋友,答案很簡單:環保、方便停車。


都是百年老房子,很多路都是一條線單行道,車位少,停車麻煩。我開SUV的,每次進市區辦事停車都是頭疼事,有時候索性停在地鐵站換乘地鐵。


推薦閱讀:

超級托斯卡納是一種怎樣的葡萄酒?
羅馬崛起前,希臘文明已經非常發達,甚至佔領了義大利;可為什麼笑到最後的卻是羅馬,希臘卻失敗了?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歐洲的中國」?
義大利脫歐,會對歐洲和中國以及世界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通過圖蘭朵計劃留學義大利的各項問題?

TAG:生活 | 汽車 | 義大利 | 歐洲 | 歐洲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