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讀道德經?

我感覺道德經好博大精深,但是看了一下原文,興趣立馬就沒了,請問各位大牛,該如何讀道德經,或者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書目。


道無跡,而讀無法。

說點心法:你的懼意,只是源自你對道德經的陌生,因陌生而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離感和割裂感。所以初讀,你要做的完全不是懂,而是對文本和字面意思熟悉下來。不用管理解不理解,只是去熟悉文本。

開始可以連注釋都不看,只是讀,讀熟了再說。然後再看注釋,有上一步的基礎這一步就會容易得多。對著注釋多讀幾遍,一直到字面意思也都熟了為止。

這些基本都是體力活,你要是再做不下來就沒辦法了。

至於理解,這套工夫做下來,你目前的程度能理解多少基本也就是這些了,剩下的留待日後歲月慢慢品味咂摸——完全懂你就是老子的境界了,所以這事兒急不來,任誰都是。此外可以看看相關的研究著作文章之類,透過他人的理解體會,加深自己的理解體會。

至於版本,不必求多,找個靠譜的就夠了。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就可以。下一步還有興趣,再博覽諸家譯解。


沒興趣就要先培養興趣,各種生活細節都要以培養這個興趣為核心,然後慢慢就上道了。

沒興趣再說多少也是沒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開篇第一句話。這句話,可以說是老子對《道德經》全文作出的一個終極註解。如果讀不懂這句話,那麼也很難去讀懂《道德經》。

我們常說「眼見為實」,其實眼見也並非是實。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形象,那麼到底哪個形象才是真實?

有句話叫「凡所有相(象),皆是虛妄」。光線和聲音一樣,都只是一種媒介,用以傳遞真實世界的信息。但是經過它們傳遞而呈現出來的音聲形象,卻並非就是這真實世界的真實模樣。

語言和文字,也同樣只是一種媒介。所以我們用語言描述出來的「道」,並不是那個真正的「道」本身,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同樣的世界,在人的眼中和動物的眼中各不相同,那麼誰的眼中才是真實的世界?我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也不相同,那麼誰才算了解真正的「你」?

莊子在《齊物論》中論述了這一現象:當我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我」去認知萬物時,就必然同時存在一個「我」(認知方),一個「非我」(被認知方)。這兩個概念,其中一個消失,另一個也不復存在。所以「我」,不會超脫出「我」而知道「非我」的立場;「非我」,也不會超脫出「非我」而知道「我」的立場。

既然你我立場並不一樣,「我」並不是「你」,那麼我認知中的「你」,和「你自己」,是一回事嗎?我們認知中的事物,和事物本身,是一樣的嗎?我們眼中的馬,和馬自身,是一體的嗎?所以「馬非馬」,我們認知而來的「馬」,並不是那個真正的「馬」自體。

天地,就是那個被大家所共同認知的事物;萬物,就是那匹我們眼中的馬。因此,我們對天地萬物進行認知,給予它們的命名和定義,並不能與它們本身相等同。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語言的表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常說「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我相信老子在面對這無名無形無象的大道之時,他的心中也一定有這樣的感慨。但他還是留下了五千言,並且在開篇就提醒眾人:我說出來的道,並不是那個真正的道,要想得道,你就必須親自發現它。

把「道」用語言描述出來,就需要對它進行命名和定義。所以老子又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給了它一個名字叫作「道」,定義為「大」,但這個名字和定義並不能等同於道的全部內涵。因此老子才說自己是「強為之名」,只是很勉強的給了它一個名字,一個定義。

道很大,大到無以復加,但同時又很小,再細微的地方都有它;道很遠,遠至八荒六合,但同時又很近,近至我們每個人。也就是說,道非「有」非「無」,非大非小,非遠非近,而且又「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既不光明,也不昏暗。這樣的事物,我們要怎樣去用一個「名」來概括它呢?

名字和定義是人賦予的,而事物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名字和定義與事物本身是可以剝離開來的。那如何通過這些被剝離開來的「名」,來把握住它們所指向的真實呢?這就涉及了「名」和「實」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笑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人定義為「雙足的無毛動物」,於是另外一個哲學家狄奧根尼就把一隻雞的羽毛全部拔光,拎到講桌上說:「這就是柏拉圖所說的人。」柏拉圖無言以對,只好另作補充,把人的定義修改為:「人是沒有羽毛的,有扁平指甲的兩腳動物。」然而這樣的定義,能算得上是對人的完美詮釋嗎?

「人」只是一個名詞,用以指代像我們一樣的生物。我們都知道人,所以一說「人」這個名詞,馬上就能調用自己意識里對人的認知,自行把「人」這個概念補充完整。但是,如果他是在描述一種我們誰也不知道的生物呢?此時名字就不再具有指代性,而只能通過語言描述來建立對這種生物的認知。

不過很顯然,我們並不能憑藉柏拉圖的描述來建立對人這種生物的正確認知。「沒有羽毛的,有扁平指甲的兩腳動物」,一百個人用這個定義能想像出一百種各不相同的生物。

同樣,老子寫了五千文來描述道,我們能否通過他的描述來建立對道的正確認知呢?很難。通過他的描述所認知的「道」與實際存在的「道」可能天差地遠,就像那隻無毛雞和人一樣。因為語言,並不能構建事物本身,並不能製造真實本身。故而「知者不言」、「善者不辯」、「大辯若訥」。


終於有個我能回答的問題了。

給你推薦一本書《漫畫老子》蔡志忠

高四的時候,有段時間成績出現瓶頸,不管怎樣複習都提高不了,還出現了穩定的下滑,看看周圍的同學,以前不如我的都慢慢的趕上來了,又因為是二戰的緣故,壓力很大,痛苦不堪。

一次偶然機會,看到鄰座有本《漫畫老子》,那是還是黑白版的。翻開一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看到這時,被震撼到了,尤其是"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這句,想到現實的苦惱不正是不能戰勝自己還想戰勝別人么?!!突然意識到這是本非常智慧的書。

在這之前一直沒接觸過課外文言文的書,也可能是漫畫和解釋都很生動,兩節沒聽課就把他看完了。看完後真的如夢方醒,醍醐灌頂,有種得道頓悟的感覺。從中明白了一句話"心中無敵,方能無敵於天下",從那以後,就再也沒關心過同學的成績,只關心自己到底哪裡不會,沒學好,一點點攻克,最後還真的考的還行,雖然沒有一次如願進入我航。

從那以後,對古典哲學大愛,看了論語,孟子,老莊。。。。最愛孫子。現在除了易經,內經,看著會頭疼,其他見到隨便翻翻,看到能有所悟還是極享受的。

強烈推薦蔡志忠漫畫系列

如有幫助,新手答題 ,求贊 。


理論聯繫實踐,運用道德經去解釋生活現象,不是為了學而學


背下來,再細嚼。像牛吃草


最近終於把讀了不知道幾個月的道德經完整地讀完了第一遍,然後又花一個多星期讀了第二遍,現在試著強答一波吧。

第一點相信已經有高人講過了,就是盡量不要在讀之前受其他人的解讀影響,不要被別的觀點主導,包括譯文。就可能你會因為對道德經感興趣而看別人的解讀,但即使如此,看到這些解讀,接觸原著時也不要和這些解讀互相印證。別人的解讀不一定不符合道家的思想,但是始終或多或少包含了解讀人自己的想法在裡頭,你如果受到這些解讀影響再去讀道德經,那你就會很難得出自己的理解。正是因為對道德經的各種解讀都可以或多或少符合道家的思想,到你讀的時候你只能愈加認同其他人解讀出來的思想,但卻不能真正掌握到道德經想說的東西。

當然,直接讀原文有一個問題就是自身的古文基礎會對你理解道德經造成障礙,其實這一點並沒有太大影響,高中古文的水平基本上可以看懂了,不行就簡單看一下單字單詞的註解,但即使只是註解,也要注意上一段所說到的情況,看完註解你要自己思考通不通順,能不能納入自己的思維體系。

還有,讀道德經的人本身要對這個世界對生活要有一定的認識,這個說起來可能會有點虛無。因為道德經本身老子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如果你本身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認識,處於混沌的狀態,老子的話也難以引起你的共鳴(或是質疑),這樣的話你也很難理解道德經。這就像你看書學編程卻沒有碰過電腦一樣。這些認識可以來自很多方面,並不只是你自己的經歷,還有其他人的經歷、思想,你所觀察到的周圍發生的所有事,你能感受,得知的所有,這些都可以構成你對世界的認識。但還是要注意第一個問題,到你真正去讀道德經時,不能被你自身的觀點所主導。

至於說到道德經很無聊,可能是會有的。畢竟你一開始對自己完全沒有概念的事物進行思考時,你也會覺得無聊。好比高中生做高中題,他可能不喜歡,但是學懂的東西不會他不會連思考都無從入手,但是要一個剛只是能看懂多數常用漢字的小學生,直接看量子物理,那他只會覺得教材里的漢字是經過魔法處理的,他能看懂每一個字,卻無法作進一步的思考。這隻能通過你多思考,多看幾遍來彌補。因為我一開始也會這樣,其實在我完整讀完第一遍之前我試讀了好幾遍,都是讀到某一章時因為「太無聊」讀不下去,然後放下一段時間後連讀到哪都忘了,只有從頭來過。這也是你讀道德經之前本身要對生活有一定認識的原因,如果你本身沒有一定的認識,你連道德經講什麼都不知道。

還有道德經裡面會有一些關於政治的看法,讀的時候也不用太過在意,覺得道德經只是一本講什麼帝王之術的書。你只要讀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關於如何讀道德經的內容大概就是這些了,這些也可以看作我二讀道德經後的看法吧~


誠心建言:

第一,初學老子,千萬不要輕信後人的解讀。

如果被誤導了,後果是要自負的。(大多數的解讀都是不靠譜的。說這句話不是出於狂妄,到時候都會明白的。)

——本來有草雞肉可吃,為何反倒先吃那些不知加了多少添加劑的肉製品?

第二,直接讀原文。

要靜心和耐心。別指望輕而易舉就能讀懂老子。莊子、鬼谷子、孫子、范蠡、張良、陳平、劉伯溫、范文程的「師傅」的著作,那麼容易被讀懂么?一讀就懂的,兒童連環畫吧?

——都認為草雞肉難煮熟、難煮爛、難嚼碎,但為了懶省事就去吃飼料雞,對得起自己的身體和大腦?

第三,以帛書版《道德經》為核心。

——要吃草雞肉,最好吃正宗的。哪個正宗?認真嘗一嘗就知道了。嘗不出來?算了。

第四,看不懂的文字,翻翻古漢語詞典。

——吃草雞肉,還是自己用嘴嚼的有味道。難道要別人嚼碎了再塞到自己嘴裡吃?

第五,以經解經。不管是自以為看得懂的地方,還是自以為看不懂的地方,都要多聯繫上下文,互相對照,仔細揣摩,才可能更接近老子的本意。

——難不成要以飼料雞的味道為標準,來判斷草雞肉味道的優劣?

第六,以其他道家經典為借鑒。《莊子》《鬼谷子》《孫子兵法》《淮南子》等道家經典,都可作理解老子的輔助資料。

——以下就不用雞肉打比方了,因為那樣可能顯得對老子不敬。如果前面的比方也有不敬的嫌疑,煩請指出,我刪掉,謝謝。

第七,以史為鑒。參考相關歷史記載。

第八,以徒為鑒。參考歷史上道家人物的言行舉止。

第九,可以結合生活常識去理解老子,但不要以我們自以為對的生活常識來理解老子。

第十,可以行吟。

第十一,保持學習者的誠敬心,不要隨便懷疑老子說錯了哪句話,因為可能是"錯簡"引起的。質疑精神雖可貴,但。。。。。。如果非要懷疑的話,請便吧。

第十二,要用腦思考,更要用心體悟。

第十三,無論什麼人的《道德經》解讀,只要邏輯不通,皆可棄之如敝屣!

以上建議,感恩先生的觀點和啟發。

———————————————

很多人解讀《道德經》,把「道可道非恆道」的第二個「道」字解釋成言說的意思,或者類似的意思,不知這些朋友是否讀過南先生的《老子他說》:

有人解釋《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個「道」字,便是一般所謂「常言道」的意思,也就是說話的意思。其實,這是不大合理的。因為把說話或話說用「道」字來代表,那是唐宋之間的口頭語。如客家話、粵語中便保留著。至於唐宋間的著作,在語錄中經常出現有:「道來!道來!」「速道!速道!」等句子。明人小說上,更多「某某道」或「某人說道」等用語。如果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時隔幾千年,口語完全與後世不同。那個時候表示說話的用字,都用「曰」字。如「子曰」、「孟子曰」等等,如此,《老子》原文「道可道」的第二個「道」字是否可作「說」字解釋,諸位應可觸類旁通,不待細說了。

——南懷瑾《老子他說》


每個初讀道德經的人都有你這樣的感覺。等入了門,找到方法,就樂在其中了。

說下我讀道德經的過程和體會給樓主參考。最開始我找到的是台灣空海法師講的視頻,講的比較淺顯易懂,同時拿南懷瑾的《老子他說》作為參考。這都比較容易理解和提升興趣。

等對道德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我的建議是讀中華書局王弼的註解,不要再讀現代語言翻譯的,因為道德經內涵豐富,不是某一個人能解的透的。我現在讀經的習慣是,清朝以後人的書不讀。清朝前留下來的書,才是經過歷史考驗的精華。

王弼註解的道德經我精讀了3遍,同時參考其他的註解書,如河上公註解,道德會元等其他參考書,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參考幾本書,看看哪個觀點自己比較認可。

另外一個體會是,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讀的多了,思考的多了,疑問存於心,就是念念不忘,有天你自然能體會到這個疑問的答案。我經常在早上起床,心情清凈的時候自然解悟了某句話的疑點。

還有一點,基本上是99%的人會忽視的。道德經要靜讀靜悟,靜能生慧,這是需要極大悟性的一本書,靠直譯和速讀,瀏覽這樣的方法是走不通的,必須要悟,體會書里所說的道,能把它套入現實或歷史去體會,就知道這本書的偉大之處了。

我覺得沒有人能把道德經讀到考試100分,每個人有自己的體悟,這是一本值得讀一輩子的書,甚至是幾輩子。或者永遠。


()請先背誦。

個人認為,道德經有兩個角度。

本身是一本深奧的哲學巨著。不是朝夕或者看註解就能體會的。背誦全文,在生活中就會因為一些事,見聞,就有機會,對其中的語句有頓悟。

如果只是望文生義,那就當做文學作品,讀讀就好了,沒必要深入了解。

舉例說明

道可道,非常道,開篇第一句

百度百科意思:對事物的認同與否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處事原則,對人物的認同與否也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行為標準。

如果興趣不濃到此結束。

但是我的心得體會卻多得多

先淺顯一點,

假設我們都是修仙的,我告訴你怎麼修仙能大成渡劫,但是不一定能成功,而是對於我自己100%適合。我的經驗是一種非常道,

而常道,卻應該是理解普遍意義真理,極端點就是遵循了一定會成功,但是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只能通過我的經驗去找尋適合你的方式。是不是有些繞?

道可道,可以說出來的方法,是針對個體方法的說明,非常道,則是說這並不代表普遍性,特定方法適應於特定人

開篇第一句就是讓人辯證得看道德經,信,但要摸索自己適合的方法方式

更深一層就是說,誰告訴你怎樣是真理,那其實是特定某個群體適應,未必是適用於廣泛大眾,而個體能要做到見微知著,學習交流就可以了,印證自己的非常道在哪裡。

真正的道理,是需要自己感悟

說出來的,就夾雜了個體化的領悟

實際使用中,無論什麼事,比如治病,個體即便患同樣的病,但並不能說每個人狀態完全一樣,這裡個體病痛就是非常道,而這一類病就可以比喻成常道,非常道是常道的具體表現。作為醫生,掌握了儘可能多非常道,而去探尋常道,就是悟,發現。生活中所有的非常道都遵循常道,辯證而統一


當A強求別人干某件事,他死活不幹,而你改換方式,從干這件事對他的利益說起,可能他就歡天喜地的去做了,這時候你可能對其中的一句無為之為有了興趣。

B撿到了5000元,興高采烈,以為是福,晚上去酒吧瀟洒一下吧,結果與人發生糾紛,被打縫針。可能就會想起禍兮福之所倚。

大概如此。


我自己的方法是,一天背一章,第二天背一,二章第三天就是123章,如此重複。八十一章能15分鐘背完就可以開始自己校注,自己理解的前三次可以丟棄掉,從第四遍開始入門


陰陽第一:拿出一枚硬幣,問自己為什麼硬幣有正面和反面。這是源於周易的二元哲學思想,非黑即白的認知在哲學啟蒙中至關重要。

若水第二:柔能克剛,虛懷若谷,厚積薄發,上善若水。以退為進,藏鋒不露,扮豬吃虎各為安身之道。心性的歷練從沉默開始,到沉默結束,一開始不知道說什麼,後來什麼都想說,最後什麼都不說,練心若水,承載天下。

無為第三:冷眼相看,不動於心。讀道德經,先從原文讀起,不懂之處有白話注釋,區區五千字,大多有醍醐灌頂之智慧。每隔一個階段反覆再讀,經歷越多,心得越多,越能了解道法自然。

何必一次讀完?中國人讀了兩千多年了還在讀,一生多讀幾次,花不了多少時間,卻可尋得無限樂趣。


讀書就是讀,不必要把書看的太高,把自己放的太低,也不要把書放的太低,平常心去讀和看書讀報一樣的心態去讀就好。

老子主要的概念有:

1.對立辯證的轉變

對立的概念與互相轉換,有來才有去,有得才有失。得失等概念是根據自己觀念的改變而改變的,比方說你很看重這把椅子,你失去了它,那你就感覺失去的很多。你對椅子不甚在意,那麼你失去了也就是失去了一把椅子。你本來就覺得椅子無用,甚至幾乎當他不存在,那失去了這把椅子,你的態度可能就是,哦,沒了啊,沒了就沒了,就成了幾乎沒有失去。

得到和失去,長與短,美與丑,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某個情況下相對的,也是可以轉變的。

有無也是如此,沒有有的概念就沒有無的概念,沒有無的概念也就沒有有的概念。

假使,天下萬物你都有,那你就不知道什麼叫無,假如你什麼都沒,那你也就沒了有的概念。

有無不是絕對的,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從無到有,從有到無。

2.道與德

老子所謂的道與德,道可以說是萬物本身,也是萬物運行的規律,萬物發展與起源的規律,德,是順道而行。德篇開頭,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不作為也沒有去作為的目的。下德是無為而無以為,無為是為了順應道的規律有目的的去無為,也正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倡導,文景之治,可以說是為了發展國家,所以順應民性,的有目的有以為的一種無為,這種無為,可以叫他,為無為。

3.處理事情

老子貴不得已,因為自己重視的執著的東西越來越少所以主動做的也就少了,但我們大家畢竟不是無欲無求無所在意的聖人,那麼我們做事情只為了自己在意的做,做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應該怎麼做呢?老子說過,下是上的根基,高樓不能離開地基,遠行離不開輜重,有了根基才能燕處超然。老子又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才可以有動力源泉,才可以得到眾人的支持,儉就可以平時少消耗多積累,多積累上面說的根基、厚積薄發,同時做事留有餘地讓事物有轉變的空間,不敢為天下先,不得已而為可以避免多餘的浪費從而做到儉的厚積薄發、可以避免鋒芒畢露也可以多積攢厚積薄發。這些是老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平常人也很可能用到也比較有用的道理。比方說,一個國家與另外一個國家打仗吧,慈,師出有名,有打的動力和道理,也有自己因為關心而會努力戰鬥的東西。儉,平時多積攢武器,多訓練部隊,多積攢國力,少損耗兵力、財力,有一個渾厚的憑藉。不先,沒必要性價比不高不是不得已的戰爭就不打,只打自己不得不打有必要打的,不要沒事窮兵黷武,一來可以避免國之重器暴露於人,二來可以多積攢實力,三來可以留有迴旋餘地。這樣子打仗勝利的幾率也大,利用的效率也高。哲學是可以利用在方方面面的指導思想,打仗如此,其他事情可可以相似類比。

老子也說要柔要如水,所以我覺得,做事情先考慮坤順之道,柔和的疏導和解決,但在我們變成聖人前,也就是無欲無求前也要保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要用上文說的那些小道理了,外柔內剛,貴不得已。不去做多餘的事情,遇到在意的事情先想柔的辦法,沒辦法用柔解決,還是最好要有其他的方式和能力解決。

4.欲與求

追求無為是一種追求,執著於自己不要去執著是一種執著,做一種不做也是一種做。

順其自然吧,想無為,卻做不到無為,就不必強迫自己去假無為。

隨性和坦然是我覺得很好的態度。

你可以淡然的接受自己欲不欲,為不為,執不執,可以無所謂這些概念,自然而然的去接近它,接近了也不喜不怒,水到渠成,不好不壞,那也就差不多到了那種地步了吧。

其實看道德經前,我把老子看的很高,覺得是無欲無求,精妙無暇,看了第二十章後,很失望,因為老子也會抱怨,在意,說反話。後面又覺得很正常,沒什麼,沒必要強行要求每時每刻為了聖人而聖人,偶爾有抱怨的心理,那就抱怨出來,自然隨性,這也很好。畢竟老子也說,知道容易做到難,我也深以為然。


微思考

我們該秉持怎樣的心態閱讀像《老子》、《易經》這樣的古代經典名著?

《老子》、《易經》的作者們真地參悟到了天地之大「道」嗎?

《老子》為什麼讀起來如此的玄妙,甚至有時難以理解?

作為道家經典,《老子》有哪些今天仍然值得借鑒之處?又有哪些應該被批判的地方?

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今天的微思考——打開《老子》(又名《道德經》)的三個正確姿勢以及對三大核心智慧的批判

原文解讀

在解讀《老子》的《道可道》一書中,作者熊逸有句話說得頗有意思,「有些人喜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更多的人喜歡跪在巨人的腳下」。畢竟,人類是群居型動物,既有超越歷史的理想,又有尋找偶像的心理需求,甚至經常的情況是,人總是要找一個可以崇拜的精神偶像,如果不是領導者,則可能是歌星、影星等。而對於古代經典,我們也經常抱持著類似的態度:一方面,我們很願意相信,幾千年前的老祖宗早就已經參透了人間世事和宇宙大道;另一方面,很多後人想通過充實或者標註古代經典來闡述後來越來越豐富的哲學觀點。於是兩種態度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也就有了我們今天所能讀到的很多讓我們頂禮膜拜的「傳世名著」,《老子》就是如此,《易經》的情況也類似。不信的話,你可以翻閱郭店楚簡本的《老子》,一定會發現其實作者原本的觀點非常樸實,遠沒有通行本以及不斷加註版本那麼的深刻和玄妙。作為理性思考者,我們有必要在閱讀經典避免過分崇拜的態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相對客觀地理解經典中的智慧,而這正是打開《老子》的第一個正確姿勢。

當然,貶低的態度也不可取,就好像經常有人會問,《老子》和《易經》科學嗎?其實,科學只不過是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對於地球和宇宙環境現有狀態的一種判斷,既談不上精確,也遠非終極真理,頂多稱得上是一種權宜之計。因此,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是閱打開這類經典的第二個正確姿勢。

那麼我們究竟該遵照原意,還是後世的發揮或者自己的理解來解讀《老子》呢?這要看我們閱讀的出發點是什麼。如果我們是考古學家或者歷史學家,希望達到儘可能還原古人思想的目的,那麼「求真」就至關重要;而如果我們只是希望從書中得到某些智慧、學以致用的話,那麼其實沒必要較真到非要挖掘出作者原意的地步,也沒必要為了某句話真正的含義而爭論不休。無論是誰的解讀,只要言之成理、對我們有所助益就可以被接納和吸收。而這就是閱讀《老子》的第三個正確姿勢。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以上「三個正確姿勢」探討一下《老子》中的三個核心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麼《老子》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篇幅來論道?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關於道是否可道的討論,《莊子·天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木材製作車輪。過了一會兒,輪扁放下椎鑿的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說:「請問,公所讀的是什麼書呀?」

桓公說:「是記載聖人之言的書。」

輪扁又問:「聖人還在嗎?」

桓公說:「已經死去了。」

輪扁說:「那麼您所讀的書不過是聖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桓公說:「我讀書,做輪子的匠人怎麼能議論?說出道理就可以放過你,沒有道理可說就要處死。」

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情看出來的。砍削木材製作輪子,輪孔寬舒則滑脫不堅固;輪孔緊縮則輪輻滯澀難入。只有不寬舒不緊縮,才能手心相應,製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這裡面有規律,但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不能明白地告訴我的兒子,我兒子也不能從我這裡得到做輪子的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歲了,還在獨自做車輪。古代人和他們所不能言傳的東西都一起死去了,那麼您讀的書不過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輪扁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盡然。今天的標準化生產不就是試圖把輪扁所說的「不可道之道」固化下來么?如果這些「道」都不可道,那又怎麼實現的標準化生產呢?而在這個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我們認為是「道」的東西都正在被演算法化和數據化。比如,我們曾認為圍棋的基本原理雖然可以學會,但是再往深入之「道」卻是不可言傳的。可是當AlphaGo戰勝李世石,而它的升級版Master橫掃國際棋壇、創造60場不敗的神話之時,這個「道」似乎已被人工智慧所學會,那麼學會的前提也就必然是有人成功地將其講出來了,只不過我們無法確定人工智慧專家所道之「道」與人類圍棋高手心中之「道」是否一致。未來,我們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類似的情形,繪畫、書法、寫作、料理之「道」在都可能被人工智慧以演算法的形式學去甚至超越人類本身,不知道那時候我們是否還會像過去一樣仍然對玄而又玄、引以為傲之「道」充滿信心?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的得出這樣的結論,即誰贏了誰就得「道」了,畢竟人生不是比賽、量化總有偏頗,而且至少有些「道」是不容易道出的。《孫子兵法》就講「因利而制權」,也就是根據有利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但是真正上了戰場,幾乎很難遇到兩次一模一樣的戰爭態勢,那麼究竟怎麼「因利而制權」呢?「背水而戰」一般是要吃大虧的,但是韓信卻用之而取得大勝,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些厚積薄發的經驗和思考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的確算得上是不可道之「道」,至少是不容易道之「道」。

說了這麼多,我們對「道可道,非常道」的態度究竟是什麼?那就是,我們承認這種「道」的存在,畢竟除了類似「因利而制權」的問題以外,還有很多我們可能無法解釋或者說很難解釋的東西,像是審美、意境等。無論未來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還是願意相信「道可道,非常道」是會有其保留地的。但是,我們應該對越來越多的被道出之「道」保持接納和開放的態度,而不是固步自封。而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嘗試以某種方式,讓其他人理解我們心中之「道」,因為不管它正確與否,碰撞一下總歸是多利而少害的。

「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怎麼可能無不為?」這是現代人經常會有的一種疑惑。作為理性的思考者,我們千萬不要想不通就往神秘主義或玄學的方向走,而是要考慮是不是其中有些我們沒讀懂的表達方式。提到「無為」,其實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另一個極為相似的西方概念,「看不見的手」。

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可謂是西方經濟學的經典概念,《國富論》原文中是這樣寫的:

「每個人都試圖用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進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個人的利益,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達到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個人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效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

讀起來,這句話倒是和《老子》中的一句話頗為相似,「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難道說,《老子》竟有這麼高的經濟學修養?無疑,這種猜測是荒謬的。不過從中國古人喜歡「以天道比人事」的角度來看,《老子》從自然中窺到了一些端倪並非不可能。而從後來很多加註過此書的其他人的角度來看,《老子》所說的「無為」並不見得是「無所作為」而很可能是「順勢而為」。本來春秋戰國時期,支持「順勢而為」的思想家就不在少數。比如,我們經常聽說中國古人強調「天時」其實就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思想。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漢初的「黃老之治」,雖然我們不確定是不是參看了《老子》的內容,但是至少是把《老子》的名號掛出來了。那麼什麼是「黃老之治」呢?假如我們親身站在漢初那個轉折點上或許很容易理解。《史記·平準書》記載:西漢初年,經歷了秦末戰爭,經濟破壞嚴重,物質極端匱乏。皇帝都湊不齊四匹顏色一樣的馬來拉車,大臣有的坐牛車,老百姓家裡連值得藏著掖著的東西都沒有。所以,極度需要休養生息。因此,漢初,從漢高祖開始,就開始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每年僅僅從華山以東的地區給中央政府官員調撥俸米,不過幾十石。 呂后(包括漢惠帝)時期,延續了原來的政策。曹參在蕭何之後繼任丞相,每天只管喝酒,惠帝很擔心這樣會耽誤國事。曹參說:「您不如高祖,我不如蕭何,還想制定出比他們更高明的政策嗎?」所以政策沒有改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蕭規曹隨」。 之後的漢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心寡欲、從善如流的好皇帝,在位期間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舉動,讓經濟得到充分的自我發展。

西漢初政府之所以這麼做也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老子》里確實有句話可能是「無為無不為」的方法論,那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烹小鮮不能翻來翻去,治大國也不能總折騰。在《老子》看來,少去干預、多去順應規律,這就是所謂的「無為」,即「順勢而為」。之後,很多事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辦成,這就是「無不為」。要說《老子》裡面哪點對我個人啟發最大,可能就是「無為無不為」,這點所反映的思想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倡導的「摸著石頭過河」、「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簡直如出一轍。

面對組織的變革,無論之前的制度和管理方法我們多麼看不上眼,首先還是要沿襲以前的辦法,而不是上來就把之前的方法徹底推翻,然後依據主觀的「長遠規劃」進行重建。在沿襲了一段時間、摸清了趨勢之後再根據情況去做微調。好的方法往往都是在漸進中一點點形成的,而非來自某個開天闢地的「偉大構想」。就算很多「偉大構想」剛開始看來確實創造了「奇蹟」,但久了會發現,事物又逐漸退回到原來的規律和軌跡上面。所以《老子》認為,「無為才能無不為」,「聖人要行無為之事,處不言之教」。當然,我們必須得說,「無為」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僅僅是滿足特定條件下可採用的方法之一。不顧具體情況的「無為」只會傷及自身,某些情況下,「有為」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大道廢,有仁義」

《老子》在矛盾論這塊確實著墨不少,而且經典語句層出不窮。比如下面的三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幾句的啟示作用集中在兩點上面:1. 越標榜什麼就說明越缺少什麼;那怎麼辦呢?按照《老子》的想法就是下面的一點,2. 人要消除分別心。

我們必須承認,《老子》的這部分對於人生啟發極大,尤其是對於想要提升一個精神層次來說更是如此。而那句,「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簡直振聾發聵。舉例來說,我們能說出唐太宗時期有哪些忠臣嗎?我們看到過和諧的家庭天天強調孝順嗎?似乎沒有,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會得到標榜的。標榜以德治國的時候,恰恰說明了現實最大的問題是缺德;標榜清官忠臣的時候,恰恰說明這些人才是社會的另類。以上的這部分內容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老子》的想法並不高明,至少是有欠穩妥的。「不尚賢」大體說得過去,因為賢與不賢與其讓政府和組織來定義,倒不如讓市場和社會來決定,從這個角度講,這其實應該說是「無為無不為」的具體體現。但「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呢?是否就能真的消弭人的慾望和惡行呢?我看不見得。因為一方面,分別心很多是與生俱來的,刻意消除難免會有「違背人性」和「愚民」之嫌;另一方面,沒有分別心的社會是缺乏動力的,這樣的社會真的就理想了嗎?

也許站在很高的角度,人世間無所謂好與壞、善與惡。假設我們是宇宙大神,我們當然會覺得人世間的諸多災難不過像是動物界司空見慣的相互殘殺而已。但回到人間,我們卻無法漠視現實世界的這些幸運與不幸。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於「正義」之討論了。

如果是站在更高的哲學層面,其實矛盾本身都是一個自古就頗具爭議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就說,「對立是不存在的。冷和熱看似相對而生,其實冷不過是熱的缺失罷了。」我們千萬別小瞧這樣的觀點,它可是深深地影響了基督教神學。因為信徒們很難接受上帝同時創造了善和惡這個事實,又沒法對於世上之惡視而不見。但巴門尼德的邏輯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解釋,「惡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謂之惡,只是善的缺失。」

當然,除了上面的三點,《老子》還講以柔克剛,但在這一點上,《老子》犯了今天看來頗為明顯了邏輯錯誤。比如,為什麼「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其根本原因並非老子所說的「水弱」,而是「水多」。滴水穿石也是同樣道理,如果只是一滴水是不可能穿石的。換句話說,《老子》看到水善「攻堅強」並沒有錯,錯在把原因歸為水之弱,其實恰恰相反,那是因為水積累得足夠多而變強造成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老子》是站不住腳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先囫圇吞棗,再細嚼慢咽。

不要去看任何人的注釋,沒有任何益處,耐著性子反覆品讀,帶入生活中,感悟領會,自然會理解!

說來說去,書里講的都是做人的智慧,世間百態,都脫離不了此書!


背個屁。

上學時那麼多課文還沒背夠?

我自己看老子莊子周易,買的是五塊還是八塊的小藍本,只有原文和解析。忘了是哪個出版社了,好像叫什麼燕山還是什麼的。後來我周易沒了又去買,被告知不印了。

小藍本,封皮跟市面上買的那些武林秘籍筆記本差不多,大概也就三十二開的小書頁,解析超帥,讀到開心情不自禁地用粉筆亂抄,然後再擦掉。

當時高中各種學科要求背誦,這些課外的小書簡直一股清流,尤其莊子痛快淋漓。


讀《道德經》,關鍵是要弄懂他的邏輯結構。《道德經,直擊管理核心》(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張泰瑋著)認為,《道德經》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有著嚴謹的邏輯結構。把握這個邏輯結構,就能解開《道德經》深奧的哲理。其中,《道經》論述修鍊者體悟宇宙大道的四重境界及相應的德行修鍊,是對宇宙和人生最深切的洞察;《德經》論述運用宇宙大道做事的規則和程序,是最高深的管理哲理。

某學者對本書書稿評價:「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也包括《道德經》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誠為嘆服。古往今來,《道德經》曾被無數人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解讀了千萬次,簡直是浩如煙海。鑒於我的孤陋寡聞,未曾大量閱讀這些解讀類著作,故而不敢妄作評比。但也必須承認,您的解讀自成一家,自成體系。

本書目錄(一級目錄)如下:

致讀者

序言:跟隨夢想,探索管理的核心

引子:《道德經》與任正非的管理哲學

《道德經》:揭示宇宙邏輯及其應用規則

道經——對宇宙大道的感知境界及德行修鍊

第一篇 概論

第二篇 對宇宙大道的初級感知及德行修鍊

第三篇 對宇宙大道的中級感知及德行修鍊

第四篇 對宇宙大道的高級感知及德行修鍊

第五篇 對宇宙大道的玄級感知及德行修鍊

德經——效法宇宙大道做事的程序和規則

第六篇 總綱

第七篇 道生——修鍊境界與心智模式

第八篇 德蓄——構建和諧交融的人類文明

第九篇 勢成——順勢而為、不戰而勝

第十篇 天治——用天道維護公平和秩序

第十一篇 總結

第十二篇 後記


視頻封面道德經上卷 HD視頻視頻封面道德經下卷 HD視頻


一個字一個字讀。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怎麼理解道德經中的: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亦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十亦有三?
怎麼解釋《道德經》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不偏不倚不循私心。怎樣才能評判一個選擇是對是錯是不是遵循天道仁心。?
得道會怎麼樣?

TAG: | 道德經書籍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 國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