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淺顯易懂的解釋一下皮埃爾·布迪厄的《區隔》啊?

覺得對於一個純理科背景的人有點難以理解啊


以下是本人之前閱讀布爾迪厄的筆記,不僅是關於《區隔》的,內容相對比較雜亂,也不太符合本題的要求,題主將就看一下。

康德認為,趣味判斷力是一種「反思的判斷力」,它是主觀而基於情感的。康德將趣味從現實的倫理內容和智性的概念認知當中解放出來,以神秘化而非功利的方式將審美趣味闡釋成一種與對象內容和主題無關的純粹判斷領域。趣味判斷力具有哲學上的普遍意義,趣味僅僅指向其自身,代表的是一種純粹美學,而趣味判斷力則是一種天然的稟賦。

與康德不同,布爾迪厄認為,趣味判斷力的產生機制並非來源於人類先驗的綜合判斷,相反,趣味判斷力或審美判斷力是後天的、決定的,是社會區隔的標誌;而社會等級是社會歷史長期建構而成的,對趣味判斷力(審美判斷力)具有規範和等級形塑的作用。審美判斷力是社會結構/規範作用的結果,而審美判斷力則反過來起到區隔社會結構或階層的作用。

社會化個體的文化愛好、品位、鑒賞力或情趣,既是人的一種心態、情感和稟性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實踐方式、行為風格以及帶有活動性質的氣質。然而,趣味並非某種基於個人才能基礎之上的獨特內心感受和實踐,而是根源於與階級教養和教育密切相關的社會地位當中——「任何文化實踐的參與都帶著階級屬性的色彩」。

審美趣味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代表著一種社會位置或階級地位。趣味的區隔體現出人在社會空間當中的不同位置,審美趣味能夠起到維持或強化社會階層或群體邊界的作用。趣味的等級劃分和社會區隔的作用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衣著打扮、音樂選擇、繪畫藝術欣賞、經典書籍的閱讀等各方面的選擇當中。

而階級並不是以物質生產資料或資產收入的擁有量來劃分,而是以個體的生存條件、習性以及所擁有的各種形式的資本總量(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和符號資本等)來作為區隔階級的條件。而符號的形式、社會的積累與分化形式同樣參與了社會階級關係的建構過程。

與馬克思的階級理論不同,布爾迪厄的階級理論特彆強調了階級關係的符號因素,財富的擁有量是階級形成的必要條件,但不是作為階級身份認同的充分條件,而符號勞動在階級身份認同的產生過程當中起著關鍵作用。

其中,符號資本常常是一種被否定的資本,它是一種特定的權力形式。然而它通常不被看作是權力,而是對承認、服從或其它服務的合法要求。它掩蓋了潛在的物質利益關係,並自賦予合法性。符號的實踐被「誤識」(對存在於一系列實踐當中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否定)為具有「超功利」的邏輯,使我們的實踐偏離了實踐的功利性特徵,而被假定為超功利的追求,進而獲得符號權力或合法性。權力需要合法性或正當性的支持,只有經過合法化的權力才能進行有效統治,因而符號權力至關重要。符號權力有助於不平等的社會關係代際間的再生產。

而階級與身份(status)是互補的而非對立的,身份群體和身份區隔就是偽裝的階級和階級區隔,通過利用身份文化(status culture)把階級利益裝飾掩蓋在非功利的外表之下進而將階級利益合法化。

其中,布爾迪厄的資本概念與馬克思的資本有些不一樣,馬克思的資本概念是基於剩餘價值和剝削理論,而布爾迪厄的資本概念更多的是表示以它們所體現的勞動量的不同為基礎的權力關係,不同類型的資本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具有不同習性(habitus)的人對文化資本的不同認識與消費行為的選擇具有社會分級或身份區隔的作用。當社會中的眾人潛心於某種文化實踐活動並展現出他們的品位時,彼此之間不僅在相互歸類聚合,甚至也在相互對立。日常趣味的偏好傾向的運作,具有整合的作用,可以表現出階級屬性,同時也具有排斥作用。

與傳統的社會/個體的二元對立結構不同,布爾迪厄認為社會化的實體個人並非處於社會的對立面,個體是社會的存在形式之一;個體和社會是相互關聯建構的,是社會現實的一體兩面。而習性(habitus)強調的是個體的主體性與社會的客觀性相互滲透的現實。

習性指的是一種具有持續性、可轉換的傾向系統,它把過去的經驗綜合聯結起來,指向的是一種實踐、認識和再生產的行為,是具有文化無意識、習慣性、以及強調主動性和創造性的行為方式,它是特定的社會條件下的產物。習性是可建構的,與實踐密切相關,是具有促進實踐行為產生的結構功能。

習性是個體早期社會化經驗的內化,通常來源於家庭和同階層群體的、具有階級特性的社會化經驗、擁有物和資本,它是一種具有深層結構性質的文化母體。習性具有強烈的集體基礎,具有相似的生活機會內化的個體往往共享著相同的習性。相同的階層成員的實踐往往會表現出超越個體差異性的同一性、整體性與和諧性。

習性是傾向於完善而抵制變化的,相比於後來的社會化經驗,原初的社會化更具有型構內在傾向的力量,習性在新環境下的改變是一個相對漫長而不斷持續的適應過程。

習性通常作用於缺乏規範性法則作用的隱密情境之中,在此類場景下,習性深刻影響著個體實踐行為模式;而在面對高度法規化、規範化或涉及到至關重要的現實利益的危機情境時,個體的行為則極少依賴於習性,而主要被有意識的算計、專業儀式規範或理性原則所支配。

而社會各個群體或階層之間會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習性,可大致分為精英文化、中等文化和大眾文化,這三種文化分別具有區隔、奢望和匱乏的特點。

高雅的文化趣味主要以都市文化為基礎,與組織資本主義晚期的後現代城市文化息息相關。高雅文化的價值並非來源於這種文化本身或者文化實踐的固有特性,而在於其邊際價值,即高雅文化的價值因其數量多寡而異,同時會隨著它們數量的增多或普及而減少。文化資本越豐富的群體,越有可能獲得對稀缺物品的佔有,越可能擁有與大眾水平相決裂的審美能力,即表現出區分的特點。

因此,處於社會上層的資產階級通過在物質和象徵符號秩序上長期壟斷稀缺性文化產品的方式來獲取參與現代藝術的能力,其審美目光重視形式多於功能,視風格技巧高於主題和內容。換句話說,「區隔的實踐根植於獨特性標誌,語言、文化或其他資源的稀缺,以及這種標誌隨時間而進化的實踐意義中」。

與之相對應,沒有接受過美育教育的社會大眾缺乏對藝術作品的解碼能力,他們無力解讀藝術作品的流派、時期與作者風格,無法從日常經驗所理解意義的初級層面,進入到更為複雜的「意義的第二層面」,即「被意味之物的意義層面」。他們不具有審美能力,因為純粹的審美眼光和感知圖式具有社會建構的特性,其主要來自家庭背景或者學校教育,而這本身是社會大眾所缺乏的,如同其經濟物質生活一樣,他們的文化趣味表現出匱乏的特性。

而處於社會經濟結構中間位置的小資產階級的文化審美趣味則位於兩者之間:他們要麼利用合法文化的資源,將通俗的藝術賦予合法形式,亦即把邊緣藝術神聖化,「精緻化」和「合法化」;要麼把嚴肅藝術通俗化。

通俗化趣味具有易得的特性,然而它們不甘心被看作在本質上是平庸的、普通的,不甘心於無法炫耀自身的權力、更沒有歧視他者的權力時,通俗化趣味因其本身易得性所產生的自我厭倦感會轉化成對稀缺感的渴望——就向著更為「高雅」的品位或者是更為突出的語言「風格特徵」無意識轉移,從而產生奢望。

由於中產小資自身缺乏高雅文化背景,因而只能為低級文化藝術注入高雅形式,將之抬高。與此同時,通俗文化也可能是從或多或少古老的精緻文化當中(比如醫學知識),根據小資階級習性的基本原則挑選出某些片段殘篇,並將這些不完整的知識加以重新詮釋與整合進入主流的世界觀里,同時也就是中產小資階級自身的習性對高雅文化的通俗化實踐和再現,即將高雅文化拉低至自己所在的階級當中。

因此,區隔的意義並不在於審美趣味的內在性,而是體現了某種特定文化趣味在同類實踐中的位置和差異,這種差異是生物性的、心理的,同時也維持了群體的邊界。因此,不同群體/階級表現出的審美趣味往往是通過相互對立和排斥來進行界定的。

在布爾迪厄的理論中,「區隔」(distinction)具有「差異性」和「優越性」的雙重特性。

在社會實踐當中,社會象徵符號通過施加於不同群體的個體之上而產生不同的象徵性強迫結果,進而產生三種不同的規則與人的關係:

上層階層的人很早就深刻掌握了實踐行為和話語的規則,他們掌握著制定審美秩序的話語權,他們是規則的代言人,本身的行為就自然符合規則和實踐的「優秀傑出」定義,他們對規則十分了解,其實踐行為表現得輕鬆自如,以至於敢於玩弄規則;

而中產小資群體則嚴格按照話語規則進行實踐,表現出緊張、矯飾而具有抱負的特點,彷彿規則就是為他們制訂出來執行的,然而由於本身階級的局限,他們無法完全遵循規則的種種規定;

廣大的社會下層則普遍被擋在規則之外,他們的種種行為舉止都是不符合規則的,而與之相悖離的,他們傾向於徹底放棄遵守規則進行自主實踐。

以攝影這一文化實踐形式為例,擁有不同的階級地位和習性的人則會有不同的態度差異:資產階級出於區隔意識,不從事攝影活動,而將攝影定義為次級藝術;小資產階級出於文化善意十分熱衷攝影活動,凡事嚴格按照規則來做;無產階級僅僅出於功能需要進行選擇,看重攝影的交際功能或者因其無用性而將之拋棄。

因此,存在規則的社會空間中必然會持續存在著不同的態度/實踐差異,其差異往往與階級地位相對應。這其中涉及到十分重要的場域(field)概念。

場域是布爾迪厄的社會學當中一個關鍵的空間隱喻,它指的是不同的位置之間的客觀關係的網路或圖式,即商品、服務、知識或社會地位以及競爭性位置的生產、流通和挪用的領域。它是圍繞特定的資本類型或資本組合、由統治地位和被統治地位共同組成的結構化空間,場域的鬥爭圍繞著特定形式的資本爭奪,場域是爭奪合法性的鬥爭領域,把特定的鬥爭形式加諸行動者。場域是通過自己的內在發展機制自主建構的,它往往是獨立於外在環境的。

場域當中的不同的位置之間是密切相關、高度配對,每個位置的變化都會導致其他位置的邊界的改變。

根據行動者的地位不同,在場域當中具有三種不同的鬥爭策略:保守、繼承和顛覆,佔據統治支配地位的往往傾向於選擇保守策略。

我們可以根據資本類型、數量和空間結構特性的不同把場域概念細分為知識場域、權力場域、文化生產場域、教育場域等類型。場域之間以鬥爭衝突為主,而不同的場域之間往往具有結構性的聯繫。在所有的場域當中,以經濟資本(財富、收入和資產)和文化資本(文化、知識和教育文憑)為主要組織構成的權力場域最為重要,它發揮著類似於元場域的功能。

與布爾迪厄的資本概念一樣,場域概念由於沒有明確的邊界而出現逐漸被濫用的傾向,近乎無限繁殖而貶值,甚至還出現了亞場域概念。

場域是爭奪合法性的鬥爭領域,即爭奪實施「符號暴力」的壟斷權力的領域。

其中,習性、資本和場域三者共同聯合作用產生了實踐,而實踐不能被還原成習性或場域;習性創造了不同場域之間的實踐同構性,而行動者在場域的鬥爭策略往往取決於其擁有的習性和資本。

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個體帶著特定的階級習性傾向進入各種各樣的場域,這種習性傾向使得他們傾向於選擇符合自身階級習性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階級關係的符號方面的實際表達。

文化實踐是潛在的階級差異的標誌,而個體和群體為了維持或強化自己在不平等建構的社會空間的相對地位(階級地位)而鬥爭。在存在差異的社會空間中,階級是以潛在的和虛線的狀態而存在著,它不是作為既定不變的存在,而是作為某種持續進行當中的事物而存在。

生存於社會空間當中的個體是與他人不同而具有差異的,社會空間也因此成為物理空間與生物/心理空間相互糾纏的場所,社會空間是個體的空間,同時個體的空間也是社會的空間。

個體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空間或場所,不同社會階層的文化實踐同樣作用於個體身體之上,身體因此而成為趣味和區隔的一個基本特徵。任何文化實踐的參與都具備階級屬性的色彩,階級屬性構成了特殊的習性,並將身體改造為區隔標記和階級差異的象徵再現。

而身體不僅僅是區隔的標記,通過變革身體感知與審美範疇,通過文化符號與文化實踐對社會區隔的強化,我們可以進而變革社會世界本身的個體或群體的分類鬥爭,在符號領域進行的分類鬥爭是所有社會生活的基本維度,同時也是階級鬥爭不應該被忘卻的維度。身體習性(bodily hexis)作為社會取向感的基本維度之一,是經驗和表達個人對社會的獨特社會價值感的實踐方式。


你看,階級這個概念是客觀存在的,只是馬克思把他提出來了,自古以來中國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沒有人總結成科學的政治學理論。

所以我們既然知道階級這個意思是存在的,但很顯然「無產階級」「資產階級」這種詞,實際上在現代社會早就不通用了,平時大家在知乎上說這些不過是「打哈哈」,而像布迪厄這樣的當代學術大師,是不可能滿足於這種「已經不準確的定義」的,所以「區隔」也不是什麼新鮮東西。

資本在馬克思體系里,主要還是指的物質上的,那麼「知識資本」怎麼辦呢?

無產階級真的全是工人嗎?工人真的全是無產階級嗎?

一個博士畢業之後去從事工業生產的技術工人怎麼算呢?

傳統馬克思語境里是給不出"現代無產階級博士"的定義的,他既不是無產階級,也不是資產階級。

但如果用布迪厄的「文化資本」來解釋區隔就可以說得通了。


對品味的排序(文化霸權的確立)其實是社會地位競爭。(社會結構的自我複製)

布迪厄:《區隔: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引言 (第2頁)

Pierre Bourdieu(1930-2002),1979. La distinction.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a Distinction 概述:

The powers that be of a society define aesthetic concepts such as taste; and by means of that definition, it is social class that tends to determine a person』s interests, likes, and dislikes, and how such social distinctions, based upon social class, are reinforced in daily life.

Moreover, that even when the subordinate social classes might seem to have their own ideas about what is and what is not good taste, 「the working-class 『aesthetic』 is a dominated aesthetic, which is constantly obliged to define itself in terms of the dominant aesthetics」 of the ruling class. ------ Bourdieu, 1984. Routledge p. 41.

云何分別?謂想蘊。(《瑜伽師地論》)即「心」「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説,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自他平等,直見聖道,超越生死(涅槃))。

「存在於社會生活之中的東西就是關係----這不是介於能動者之間的互動,也不是個體之間的關係,而是客觀的關係,它的存在『獨立於個體的意識與意願之外』」 差別 (什麼不會殺死你 影評)


就簡單的說吧,布爾迪厄其實是想試著提出一種區別於馬克思的或者說補充馬克思的階級理論的一套社會階層的劃分方法。比如以前馬克思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都是按生產方式劃分的。而布爾迪厄這套用慣習(habitus)做出的區隔,是把社會按照消費方式,文化再生產方式等劃分開來。比如說閱讀習慣,聽某種類型的音樂,吃地攤小吃還是高檔飯店,按照這個再吧社會分成更多細化的部分。


此書稍稍翻過一部分,但至少就閱讀體驗來看,布爾迪厄所言應該不差,因為他在書里描述和記錄的那麼多文化產品以及鑒賞方式,大多我都聞所未聞。而這一切,首先源於出身差異,源於Herkunft的差異。說白了,這就叫"有錢人真會玩"。

說白了,布爾迪厄講的是,不同階層的人會通過審美對象和審美方式等等來標識自身,或者說達到了一種認同;在達成這種認同的同時,也就順理成章地完成了與其他階層的區分。

法國人玩那麼一套,音樂,繪畫,紅酒,牡蠣等等,都不過源自他們對生活的一種想像或憧憬:我們高貴的法國人才會玩,才有"品味"。然後你再看看現在中國,不也各種紅酒俱樂部遍地開花么?我想,這並不是紅酒多麼好喝,而是因為通過參加這種活動,人們完成了對自身身份的一種確認。於是奢侈品為何存在?因為需要某種商品來把具有頂層消費能力的人區分、辨認出來,於是,商品的定位也必然是分層的。

回到布爾迪厄,他告訴我的無非就是,藝術的美也並如想得那麼純粹,它也天然帶有階級的因素。


主要是探討Field,Habitatus和Capital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

1. 品味和社會地位有關

2. 一個人的審美觀是從小受他/她的class fraction所影響,由其社會、經濟和文化資本所決定

3. 每個階層都有其審美標準


雖然課本以及其他著作里對布迪厄的介紹已經很完整了,但是原著還沒看完,自然不敢妄言對能夠諳其要領了。。。樓上那位做筆記的總結的其實差不了多少了。

由於區分這本書的信息量確實有點大,已經不僅僅是《再生產》+《繼承人》+《藝術的法則》了。可以先看看斯沃茨的《文化與權力》預熱一下,如果僅僅是想了解作者表達個啥


推薦閱讀:

為何師生戀會受到社會的譴責?
為什麼不能欺負弱者?
人類早期文明為什麼一般都採用君主制度?
日本年輕人在社交網路也使用敬語,為什麼這種「民族性社會規範」會在線上延續?
貧富懸殊是社會的必然現象嗎?

TAG:社會學 | 社會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