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樂製作人之於歌曲的地位在主流大眾眼中沒有導演之於電影那樣「重要」?
聽過一個比方,音樂製作人之於音樂就像導演之於電影,同樣的,演唱歌曲的歌手也就對應了演電影的演員。但為什麼在主流大眾眼中(或在主流觀念中),提到電影首先提到的是導演,其次才是編劇、男女主角等,而提到音樂,大部分人只講得出歌手的名字,再次是作詞作曲的創作人,而製作人這一角色反而沒有得到與其實際重要性相符的「大眾眼中「的重要性與知名度呢。
有以下幾點原因:
1,音樂製作人在唱片中永遠是配角,主角永遠是歌手;而在電影中,導演通常是主角。
譬如喬治·馬丁再厲害,唱片封面上始終是披頭四子,而不是他;可《match point》我會沖著伍迪·艾倫而非斯嘉麗;在看《星際穿越》之前,我只知道這是諾蘭的片子,而不知道馬修是男一號(虧我把《真探》當做是近年看過最棒的劇集呢……)
當然也不排除你因為喜歡誰誰誰而去追著看某部片子,可這種情況並不多。即使是在宣傳動作上,名導也會和明星一起站台,可你見過製作人和歌手一起站台出席發布會嗎(李宗盛除外)?
2,導演的工作更好被描述,而製作人很難。
說實話,我自己也覺得這一條理由有點牽強附會。導演下面有編劇、攝製、剪片、配樂、服裝道具等等,相信大家都曉得,但storyboard是由導演出具,還是編劇還是攝製呢?這個問題……我其實還真不知道。可大體來說,我們會認為導演是一個提綱契領的人。
但製作人卻不一樣了。儘管製作人大部分是錄音師或編曲專業出身,可製作人和詞曲作者、編曲、錄音師等有啥關聯?而Producer和AR Manager之間,有怎樣的相同與不同?相信就這點上, @李如春 博士再學二十年也搞不清楚。畢竟人家是象牙塔里的嘛,我們這些搞商業音樂,流行音樂的,渾身銅臭味,不稀罕。
這些玩意,一方面是音樂產業相對電影產業弱勢,普及不夠,可另一方面,電影畢竟是一個可視化的藝術,音樂不是。你說,有多少人覺得編曲錄音後期縮混母帶工程是一個人乾的事情?(更慘淡的是,上述的所有事情,都不是製作人親自下廚做的……)
3,國內音樂產業的不健全,幕後人才大量匱乏,處於金字塔端的優秀製作人更少。
實際上,這一點和 @夢旅十方 說的大同小異。製作人的工作重要程度和電影中的導演是相當的,但長期以來,經常會有唱片公司老闆技癢來行駛製作人的權利(產品狗們是否很熟悉這個橋段),或是本身這製作人就沒有任何marketing的思路,沒有自己成熟的三觀,對音樂這碼事也是哪樣流行做哪樣,我只能稱這樣的為執行製作人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製作人。
製作人是要創作一種聲音,引導一種潮流的。你看人家昆汀,這可是一種美學的奠定者啊。在唱片業內,對應的至少是Phil Spector吧(我覺得大菲爾其實弱了)。而在我們華語樂壇,只能呵呵了。
————分割線————
把知友 @梁德健 關於香港樂壇「製作人中心制」的描述提上來,供大家參考。為了閱讀連貫,我稍微編輯了一下語序。
香港的製作人,很多是樂隊潮玩band,後來轉做幕後的,而且風格都很明顯。上一集我是歌手就出現了梁翹柏和金培達兩位香港製作人。某種角度上說,香港是一個製作人主導的樂壇。
我認為,陳輝陽包碟的三張唱片,還是體現了製作人水準的。另梁榮駿和黃柏高,也算是不錯的製作人,雖然無創造潮流,但對市場的分析和統籌也算不俗。(黃柏高)剛出道是在EMI做製作人吧(從唱片公司倉管員到陳百強監製),監製過好多好歌,感覺他的市場觸角高人一班,為人熟知的例子有葉倩文的《祝福》、楊千嬅的《小城大事》,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聽到錢掉下來的聲音。後來越做越高,晉陞為高層,再後來索性自己出來做經理人。鄭東漢也是相似的路子,不過比Paco出道早得多。香港有很多不錯的製作人,後來更榮升要職的,如許冠傑早期的製作人馮添枝,現在已經是IFPI的總裁。也有如歐丁玉,為張學友、陳慧嫻保駕護航的,如梁榮駿,有自己的固定班底(C.Y.KONG)和製作風格的,後期更挖掘出澤日生。論概念性,雷頌德為黎明做的《Leon sound》就很超班。陳輝陽更不必說,《shall we talk》、《Becoming Sammi》、《情意結》三張全碟監製,整體性和音樂性都是頂級。伍樂城為Twins量身定做,也算製造了一波潮流。現今香港樂壇的主力軍,包括林夕、黃耀明、劉以達、黃家強、劉卓輝、陳少琪、周耀輝、陳光榮、鄧建明、梁翹柏、劉志遠、劉諾生、梁基爵、羅尚正以及一大批幕後樂手(單立文、蘇德華、唐奕聰),皆出自80年代末的樂隊潮。後來的陳輝陽、雷頌德、江志仁、郭偉亮、王雙駿等,亦是樂隊出身。 再早一代樂隊潮的,泰迪羅賓、鄭東漢、關維麟、林振強、馮添枝、陳欣健、戴樂民、鍾定一、林慕德、袁卓繁等,很多都是業界高層了。與很多其他行業一樣,回歸前的香港得益於獨特的地位,成為許多跨國企業進入亞洲以及大陸市場的前哨站,四大唱片公司早早就在香港成立了支部,更把亞太區總部設立與此,因此香港流行曲從一開始,就有了與國際接軌的運作模式,製作人的地位毋容置疑。許冠傑的蓮花樂隊1967年便已簽鑽石唱片(寶麗金前身),70年代開始唱粵語歌,當時唱英文歌已頗具名氣的許冠傑也有馮添枝作製作人。四大天王時期,各自都有緊密合作的製作人保駕護航。香港以製作人主導,而製作人則來源於樂隊潮,60年代的樂隊潮直接推動了70年代粵語流行曲的誕生以及80年代粵語歌的輝煌,80年代的樂隊潮則為90年代後的樂壇培養了大批優秀音樂人。每一波樂隊潮,都會帶來粵語流行曲的一個巔峰,可是千禧年後再無樂隊潮。
音樂製作人這個工種顯得不重要,不是這個工作的內容不重要,而是,目前大多數這個工種的從業者需要吃藥。
新浪微博@art呂布
請腦補以下四組辭彙的區別
一
看這裡:電影製作人看這裡:電影導演二
看這裡:音樂製作人看這裡:音樂導演三
看這裡:音樂mv製作人看這裡:音樂mv導演四
看這裡:餐飲製作人
看這裡:餐飲導演看這裡:廚師看這裡:廚子看這裡:做飯的說官方一點,這是在做一個普通人對同一個概念的不同文字表達的直接視覺感受的非權威調查。
說通俗點,對一個行業的不同稱呼你怎麼看?普通大眾對於行業的判斷,通常是通過符號化概念化的文字來下定義的。
舉例說,一個八線城市的從沒聽說過什麼電子商務的大叔的女兒讓被馬雲看上了,媒婆怎麼把國產電商行業的航空母艦領航者馬雲介紹給他未來的老丈人?
一句話可以概括:大叔,看上您家姑娘的是一個全中國最有錢大老闆!簡單直觀,一針見膿,比什麼電子商務行業的航母航公明了多了。
當然,馬雲也不可能真的找一個嘴唇邊點著痣的小腳老太太做媒婆去給他牽線攢局兒,但,不論是這個媒人是當地的某長還是某商界精英還是某野雞ktv的總經理,歸納為媒婆兩個字,讓觀者雅俗同賞老少皆宜地接地氣理解了,是不費唇舌皆大歡喜的理想共產主義表達方式。
話說導演這個詞兒,現在雖然都爛大街了,但是在勞苦大眾的眼裡,仍然是很高大上的,比如一個電影電視節目組裡,對外可以人人都自稱為導演,為什麼呢?因為去談事兒扎錢忽悠的時候,有個導演的名頭好成功率翻倍呀,那總導演會不會不高興?當然不會,因為人家是總導演嘛,對內對外分的清,工作責任分得清,這導演那導演的忽悠來資金,總導演才能運籌帷幄各種銀子決勝各種咪咪或者傻X。
而製作人這個詞兒,騙子的名片上都懶得印,更別提音樂製作人了,為什麼?一個需要跟人解釋半天才能理解其工作內容的詞兒,忽悠不到錢呀!不信,你自己在大腦里ps一個張藝謀的名片:一個是:電影導演,一個是電影製作人,哪個屌?
以上,雖前言不搭後語,但有心人隱約能看出來,導演,和製作人這兩個詞兒,在漢語言的系統里,根本上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不是一個量級的,不是一個階級的!
那,要想在字面上提高音樂製作人的地位,在每一個應該出音樂製作人名頭的地方,改一個名字會不會好?
最簡單的,改成「音樂導演」,似乎聽上去高大上了一些,但是,音樂導演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個導演是拍mv的,繼而讓人聯想到泳裝大美女,或者婚紗影樓婚慶公司的錄像人員,更何況,音樂製作這玩意兒,確實需要導,但確實不屬於演的範疇,製作音樂的過程,「演」這個詞兒使不上勁兒呀,論使勁兒,導上兩根「煙」還湊合。
導演的『「導」泛指引導指導著對方進行表演,這個概念如果你不知道你卻還在堅持看這些字的話我必須表演一下熱淚盈眶,你看,現在我的大腦是我淚腺的導演,導得很虛假,但是演得你很受用,這就是導演的功能。
音樂製作人的工作其實也是在導,只是不導「演」,而是導「唱」,引導或者指導唱歌,導「彈」,不是導彈,大哥,是導彈琴的彈,還有導「編」,導著編曲嘛,編曲者這個概念是80 90年代叫「配器」,所以也可以說是導「配」,還有導「錄」,導著錄音,還有導「混」,導著混音,還有導著和音,所以也可以叫導「合」。
好吧,請在以下詞兒里選出您認為適合替代音樂製作人的:
音樂導演
音樂導唱
音樂導彈音樂導編音樂導配音樂導錄音樂導混音樂導合是不是聽上去還是音樂製作人更恰當一些?
那麼,像藝術家,鋼琴家,音樂家一樣,叫音樂製作家怎麼樣?好像,很蒼白.....想想,還有什麼更合適的詞兒?
音樂製作王?音樂製作....大師?!音樂製作....大家?!音樂製作.....元老?!音樂製作.....鼻祖?!音樂製作.....教父!!!!好吧,教父聽上去還能用,但是每個製作人都叫教父的話,是不是不利於普及生男生女都一樣?那就...音樂製作....上帝!所以,音帝?你,確定你要跟某人搶這個名頭?你,確定你搶得過?搶這個名頭,是你的夢想嗎?
以上,是純字面的撥亂反正嘗試,貌似都不怎麼合適。
那麼,音樂製作人這個職業,這個工種,這個技術活兒,到底有沒有導演的作用那麼大呢?在國內的音樂製作行業現狀來看,應該是沒有!
因為,國內的音樂製作,目前還有到達一個「行業」的概念!音樂製作人是幹什麼的?
作為一個不入流音樂人,呂布同學怯怯地認為,音樂製作人是要做到對音樂,對歌手或者音樂人,對即將要開工製作的專輯的音樂風格,文案,歌手聲音,未來的mv製作,歌手的形象氣質造型,專輯傳達出的情緒氣質,以及整個專輯的市場定位,此類藝人及音樂在行業里的橫向縱向對比競爭對手有清晰認知的人。
有關製作的細節就更不用多說了,就像你是一個在市場上賣豬肉的,你兒子告訴你他要在市場上開一個攤位專賣棒子骨,你大腦中馬上就會一幕幕地過出這市場上所有的競爭對手的攤位位置風水人品做事方法進貨渠道每天大概的流水跟你兒子競爭的會是誰,哪個部隊單位的食堂採購可以拉過來哪個市場管理員的紅包要先備好,哪個小偷混子的手腳不幹凈可以防得住哪個攤兒老闆的姑娘不能讓兒子碰因為丫小時候得過肝炎住過院雖然治好了但後來又複發了雖然是到外地治的但別以為老子不知道別看長得胸大屁股圓兒子你也千萬把腰帶繃緊了否則萬一倆人結婚了可能會生不出孫子來。
更不要說新棒子骨攤位的位置選擇裝修布局和你兒子的扮相,案板的刀和鏘子用哪一種更耐久,當然,你兒子從你的肉攤兒咪西了多少銀子做開棒子骨攤兒的啟動資金你也定然要瞭若指掌,其他林林總總的芝麻綠豆事兒再多也不能阻擋你對整個肉製品行業的火眼金睛,國家政策和飼料股票漲跌都逃不過你的眼睛,蛋和油的產能以及天氣因素對農產品的影響也都盡數通過你的腦電波.....
試問,華語屈指可數的音樂製作人里,除了老店主李宗盛之外,還有誰能敢說自己懂得和一直愛著並儘可能地保護著這個得了腦殘癌傻X癌神曲癌審丑癌電視選秀癌以及飈高音癌自暴自棄癌放任自流癌的市場?
音樂製作人的門檻之高,是需要在這個職業里摸爬滾打n年閱遍行業成功失敗案例對音樂市場的宏觀參數和微觀的音色都有清晰準確的認知和判斷,同時又對各種音樂風格都極其包容的人,最重要的,是這個人要對音樂,要有一顆不會受到到轉基因垃圾地溝油音樂侵蝕的敏感細膩會被感動的粉紅色的心。
就算一段時間裡,錢把這顆心染上了銅銹色,但慢慢地,心的粉色遭遇了感動還是會讓錢的顏色剝落下去。
反觀音樂這個所謂的行業,媚俗歌手唱一首歌紅了吃半輩子,寫歌的人餓到改行,音樂行業人才流失到地產行業電商行業賺錢行業,把生命里的那些能激蕩起靈魂的天賦化成狗血文字混合上水泥石灰與紅磚賣錢換成幾尺水泥石灰鋼筋屋子,投機的人無視生態變本加厲從孱弱的流行音樂裡面抽原油,殘存的不會幹別的事的音樂人白痴一樣地心甘情願貼錢做歌免費給所有人聽還被誤以為是有錢燒包到沒事幹閑得蛋疼,無奈之下只有輸出罐頭音樂配合地產項目給萎靡的無腦驅殼們洗腦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聽到的就是天籟就是良藥就是心靈狗皮膏。
音樂製作人?這種生物既不唱歌,也不寫歌,也不出錢,還牛逼哄哄,餓死一個少一個,難道不是廣大人民群眾和音樂吸血從業者的心聲嗎?
所以,導演和音樂製作人的對比,在大眾眼裡,基本上已經接近女神與野雞,蛇果與爛鴨梨了。
至於大量的二半吊子音樂製作人們本身,就跟藝術評論工作者,音樂評論工作者,體育評論工作者一樣,大中華區無底限文化保姆們一樣,不是愛吃嗎?喂到你們撐!他們不往好里趕,一心只想忽悠錢,騙了歌手騙樂手,自己的音樂品味都堪憂的情況下,趾高氣昂大言不慚地去給另一些堪憂吐的八竿子歌手製作唱片,最終一窩一窩地爛在地里鍋里網路里的那些歌手們,會把他們深深地埋在那些掘土十八層也掩蓋不住臭氣的所謂音樂裡面的。
音樂製作人這個工種顯得不重要,不是這個工作的內容不重要,而是,目前大多數這個工種的從業者需要吃藥。很多音樂業內人士拿導演類比製作人,其實並不恰當。對於大部分流行音樂,賣的就不是單純音樂本身,而製作人只是對音樂部分負責而已。對於有自己想法的流行搖滾等等,製作人的作用沒有導演那麼大。好萊塢導演往往沒那麼大許可權,而歐洲作者電影的導演又許可權過大,而音樂製作人的作用也恰好是兩類為主:負責自己專長的錄音室成品把控,和負責整個音樂作品。我比較熟悉搖滾,搖滾本身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拿來講也差不離。搖滾樂隊大體上分為三類:
- 一類是只能做好噱頭連音樂都玩不好的,比如早期KISS,比如英倫入侵年代影響力僅次於披頭士的赫爾曼隱士,比如多數中國流行樂歌手。
製作人要管的事情多了去了,可以認為他們的製作人幾乎就是相當於導演,要調教歌手/樂手,幫助他們一起創作,幫助他們修正演奏、演唱的基礎問題,把握風格取向等等一大堆事情。大部分流行音樂的歌手也是類似情況,製作人還要和編曲作者一起確定方向、創作審核編曲。
製作人除了要為風格負責,還要為很多基礎音樂素質負責,因為他們自己連基礎的音樂素質都保證不了。比如鄧老師總是批評的許嵩,自己當製作人結果音樂的基本素質都有問題。對於這類藝人,製作人比導演還要累,除了導演乾的對音樂整體產出風格、質量負責以外,還要當藝人的導師和教練,而音樂的整體表現最終是通過他的想法和手段最終呈現的,甚至可以說,對於這種藝人,音樂本質是製作人的作品,藝人只是他們手上的演員而已。還有就是很多搖滾樂隊,成名後,團員關係就是純粹合作關係,各自錄製各自的演奏條目,實際音樂成品就是製作人把控的。比如The Beatles解散前,比如The Who在70年代成名後。都是各自弄完各自部分就扔給製作人不管了的,本質上也可以看作就是製作人在負責音樂產品。具體的例子比如The Beatles解散前專輯Let it be。麥卡特尼在專輯發行前才拿到最終成品,一聽就怒了,根本和他一開始寫的思路不是一回事(這回他們沒找一直合作的傳奇製作人George Martin),但是依舊無力回天。這也是側面因為,唱片公司要的是製作人提供的產品,而樂隊樂手只是製作人手裡的演員而已。- 一類是現場技術高超(至少夠用)、編曲創作自己能搞定的不錯且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熟悉錄音室技術的,比如大多數史上著名的搖滾樂隊的前幾張專輯,和一些公認有才華的流行藝人。
這點很常見,大部分搖滾樂隊都是玩現場出身的,錄音室里分軌錄製都是非常不適應,也搞不出現場那樣高潮的配合出來。這時候製作人的最重要作用,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怎樣通過錄音室體現出對方的風格來。
比如迷幻搖滾的舊金山之聲王牌樂隊Grateful Dead感恩之死,錄音室就一直體現不出他們現場的感覺,幾張錄音室專輯都被評論根本反映不出他們現場的巨大魅力。後來他們自己研究錄音室技術,自己做製作人,乾脆在錄音室里玩的方式就和現場不一樣,不求還原現場的感覺,而是通過錄音室專輯達到他們追求的最終目的:迷幻感。是為其68年名作Anthem of the Sun。比如不列顛重金屬新浪潮的先驅猶大聖徒,首專Rockcola公司給安排的很矬矬的製作人,聲音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聲音,在後面專輯Sad Wings of Destiny果斷自己找的製作人,能表現出他們真實魅力的製作人,專輯質量一下子大幅提高。比如前衛搖滾巨槃Genesis,一開始公司安排的製作人喜歡Bee Gees,他們自己又是搞前衛搖滾的,結果出來的四不像,這張專輯只賣了649張。之後換了公司換了製作人,才好起來。對於這類藝人,製作人的其他作用還有一個就是是藝人的良師益友,是他們風格確立的輔助者。比如早期的The Beatles,你聽聽Anthology 1中收錄的早年小樣和現場,包括首單發行前幾個月在Decca面試時候的錄音,和首單Love Me Do,時間就差幾個月,音樂上可以說不可能披頭士就出現那麼大的進步和變化,其音樂上的巨大變化從何而來?答案毫無疑問:製作人George Martin。聽聽這個變化就大概明白製作人的作用了,本來披頭士的作品還有點粗糙鬆散,經過George Martin的調教後,他們的作品就變得緊實流暢了。所以針對這類藝人,製作人和導演毫無可類比性。製作人是樂隊的輔助者,是幫助他們極大提高上限和下限的導師。- 全能型樂隊/藝人,連錄音室技術都非常熟悉的,但是又不是自己做製作人還是找的製作人的。
這種其實往往製作人可以看作樂隊的第五人了,其實已經全面參與創作了,雖然他沒實際演奏樂器。比如後期the Beatles,George Martin這時候的角色就是第五人,雖然列儂和麥卡特尼自己都已經玩錄音室技術玩的飛起了,自己都家裡有設備做初步混音了。另外,因為本質上,製作人是對唱片公司負責,不對樂隊負責。所以這種類似的,自己能當但是不當製作人還找的話,就是非常信任對方,對方已經非常熟悉自己的風格和想要的東西的了。
因此總體而言,對於流行樂來說,或者總的來說製作人非常重要,類似導演。但是人家賣點又不是單純的音樂。但是對於有想法的樂隊和藝人,製作人更多的是個輔助者的角色,根本和導演不類似了。因為在中國能稱得上是「唱片製作人」的人,基本上應該保持在個位數,很多唱片的製作人是由作曲人或者錄音師兼任,更多情況下,就壓根沒有「製作人」這麼個人在參與唱片的製作過程,導演的作用是調動各種資源平衡戲劇的商業性與藝術性,把各方面因素具現化,唱片製作人也應該起到這個作用,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老外的製作人引發各種音樂潮流,捧紅各種歌手,比如美國的Quincy Jones、日本的小室哲哉,他們是真真的唱片製作人,不但把握歌曲質量,還能把握潮流方向,至於中國為什麼幾乎沒有唱片製作人?因為中國人的價值觀太奇葩,根本不是為了聽音樂,而是為了看耍猴,像龐麥郎這樣的都能火,要唱片製作人幹屁?
國內稱得上是唱片製作人的,跟王菲合作時候的張亞東能算一個,但由於王菲太特別,導致張亞東並沒有培養出一系列能駕馭這種風格的歌手出來;魔岩唱片的顏仲坤、賈敏恕也算,他們給90年代的中國搖滾樂提供了大量硬體上和思路上的幫助,只可惜樂隊不爭氣的太多;浮克也算一個,他在90年代後期給陳明製作的兩張專輯本來很有可能開創中國第一批「異域流行風」,但是他和其他製作人遇到的一個相同難題就是——他們的作品對歌手要求極高,所以導致同樣的作品讓別的歌手來演繹就完全不是那個感覺,如果這個歌手選擇隱退,對製作人的打擊是相當大的,合作的時間越長,製作人的路線就越傾向給這個歌手「量身定做」,因此他們的作品無法保持量產,也無法定期推出新人,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如今的歌手水平是有多麼的差了~~
中國流行音樂圈,真的沒有像日韓那麼專業完整的培訓機制,說多了都是淚。。。其實我覺得主要是利益分配權的問題,製作人在音樂產業鏈條上的利益分配權非常小,所以才導致了萎縮和地位不重要。
在盜版起來前,是有段好日子的,後來盜版來了,再後來免費時代來了,音樂產業的最大收入來源迅速轉向現場表演和廣告代言以及一切以明星效應為核心的商業模式上,也就是音樂產業的後期(演出團隊,廣告策劃團隊,經紀公司團隊)主導了音樂收入,而音樂產業的前期(創作團隊,製作團隊)被割裂在了主要經濟收入之外。
不管在哪個階段,歌手(表演者)是都處在利益分配中心的,在唱片業大行其道的當年,創作團隊和製作團隊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但現在因為產業改變,所以整個收入來源往後端遷移,在急功近利的大陸就很容易全都跑到後端去了,還在前端耗著的都是已經功成名就的人了(為什麼歐美沒有這樣,看後面)。
解決方法,一方面還是需要綜合性的完整音樂產業的成熟公司,公司能否內部平衡前端後端利益,把後端利益向前端輸送,從而帶來創作製作的良性發展,也能打造真正有地位有實力的製作人。另外一方面是製作人要逐步學會包裝自己,佔到聚光燈下來,不管是上舞台(像梁翹伯)還是開博客或者混知乎或者去弄個x說xx奇談,學會作秀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
有感於高票幾位沒說到問題的點上,心癢來補充。1. 因為音頻上沒辦法打credit.
2. 歌曲是快速消費品,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填補了他們零碎的時間。而電影是需要專門抽出一整塊 時間欣賞的東西,人們投入的關注度更高。 sad...
這個比方也不太恰當。
世界上著名的樂隊歌手音樂人,他們都唱自己創作的歌。電影演員,大部分是演別人的作品。所以導演和唱片製作人的功能還是有差異的。這個只是在中國罷了,至少在美國決定一首歌的好壞的很大程度取決製作人了,格萊美有年度製作獎,卻沒有年度作詞年度作曲.
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誰願意去做音樂製作人。今天你做了,過兩天別人就可以剽竊,你還沒有任何辦法。就算能製作的很好又怎麼樣,別人只會掏錢買電影票,不會有人掏錢買唱片的。
一個好導演,是需要有能力調動成百上千人的。至少包括:
2-4位牛X得不得了的領銜男主女主
4-8位一般牛X的一般男主女主二十多位配角演員上百位群眾演員燈光,造型,攝影,分鏡等等工作人員無數而一個音樂製作人呢?作詞作曲,編曲歌手,貝斯吉他,鍵盤和聲……一共才幾個人我覺得是知名度問題,比如周星馳電影的導演都是誰?比如「宮崎駿作品」有哪些才是他自己導演的?
舉比較代表性的李宗盛來看吧,他自己在採訪中是這麼說的:「我始終覺得這個行業的意義不在於創造了多少產值,而在於啟發了多少心靈和感動。現在每個人都在講文創產業,你說一顆眼淚值多少錢?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值多少錢?」這是他逐漸開始離開製作人時說的,現在看還是有道理。
大環境變了,改變是歌手開始不喜歡製作人的大包大攬希望加入自己的創作元素,代表是很多創作型歌手如周杰倫、陶喆等的崛起,這樣來看,確實製作人的觀念也有些跟不上年輕人了,你沒看李宗盛羅大佑幾個08年玩縱貫線的時候被張震岳帶著一起玩說唱還感嘆跟不上後輩的想法了。第一 這個比方不恰當 第二。中國的知識版權不完善!第三 普通老百姓也不會去主動知道 張亞東到底是誰
推薦閱讀:
※專業編曲老師選擇音源音色時是怎樣的過程?
※如何與遊戲音樂製作人溝通?
※磁帶時期,專輯的曲目排序有沒有講究?
※電子音樂中Remix、Flip、Bootleg、Edit分別代表什麼?
※如何評價陳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