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龍滅絕後再無產生這麼大型的物種?

RT 特指陸地!不覺得現在的動物什麼的都太小了嗎。另外大型物種有很多,請不要自動代入恐龍。。。

感謝科普了漸新世的巨犀,題主化學狗的確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本質應該是:大型物種的生理結構與小型物種有何不一樣,為什麼適應不了現在的環境。正如 @山高縣 所說這是生物問題,感謝 @htr 的回答,我覺得你有論據就好了,不需要寫成論文一樣,也不需要用專業名詞砸暈我


反對 @山高縣 關於「新生代的地球氣候處於打擺子狀態「的觀點。本回答與問題本身並沒什麼關係,只為澄清一些事實。

新生代環境變化頻率很高,……往往是(生物)剛走上巨型化之路就趕上氣候變化。

新生代的氣候從宏觀尺度上來講(變化很劇烈),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後,至始新世末,進化出以雷獸為代表的大型化生物。

始新世末0.5MA內發生了急劇的降溫,所有大型生物滅絕。

新近紀後,在早中新世一次劇烈升溫後,緊接著就是中中新幅度堪比始新世—漸新世的的急劇降溫。大型生物再次滅絕。隨後就是以氣候震蕩著稱的新近紀。一路震蕩下行至第三次大冰期。

首先是配圖的問題,如下圖所示——

這個配圖來說並不能說明「新生代氣候波動更劇烈」的觀點——圖面上新生代與中生代的曲線比例並不一致,中生代1.8億年的時間在圖中的高度比新生代0.7億年還要少。換成相同的時間尺度,是這樣的:

從該圖來看,整個新生代的氣候波動與中生代早期的波動並沒有速率上的很大變化,降溫速率並不比三疊-侏羅大,降溫幅度也不比石炭-二疊高。只是在細節上要豐富的多,呈現出非常多的小尺度波動。

這是因為從古氣候研究的載體角度考慮,新生界地層提供的地質記錄豐富程度要遠遠大於中生代及更古老的年代,地層記錄受構造運動的破壞少得多,深海沉積物的埋深也小,研究起來要容易的多,因此能夠得到更多的細節。

這樣一來,所有的這類古代氣候曲線都存在一個自動平滑的默認情況,年代越久遠,平滑程度越大,細節丟失越嚴重。


那麼新生代的氣候變化,是否真的比中生代更為劇烈呢?至少目前為止,並沒有確鑿和足夠的證據表明這一點。隨著大洋鑽探與大陸深鑽工程的不斷推進,現在已經積累了一批關於白堊紀古氣候的研究成果。無論是碳氧同位素指標,還是精確度越來越高的海平面波動曲線,都在揭示白堊紀同樣存在劇烈的氣候變化現象。

早白堊世的4500萬年中,經歷了至少三個氣候變冷的數百萬年階段 。這表明白堊紀時期的氣候並非一成不變,它同樣有著劇烈的變化。儘管一般意義上,人們認為白堊紀時期沒有極地冰蓋,但現在也有一些觀點開始認為在這些變冷時期里可能存在過局部冰蓋


持續3500萬年的晚白堊世時期,儘管是一個中生代最熱的時期,但同樣存在大量短暫快速的氣候指標波動線性,表示也存在若干次短暫而且快速的暖冷轉變。與此同時,通過古生物化石和沉積學恢復的海平面波動曲線,也基本在相應時期發生過海平面的下降現象


白堊紀持續時間大約8000萬年,新生代至今已有6500萬年。二者都存在若干個數百萬年級別的降溫時期,在數量級上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區別在於,在新生代我們可以識別出很多百萬年以內的超短氣候事件,這就是資料詳細程度帶來的差異。

正是由於資料豐富,我們可以在新生代識別出一些斷崖式的氣候變化,比如存在一些劇烈的升溫和降溫事件,比如PETM,比如兩級冰蓋出現的影響。誠然,這些短暫且劇烈的氣候變化對生物圈的打擊是巨大的,就像二疊末多因素綜合引起的短期氣候聚變造成了超級大滅絕一樣。

也正是由於地質資料的限制,我們一方面難以在中生界地層里有效的找到短暫變化(比如岩石壓實程度較高,比如研究對象較少且埋深大,比如可用的研究手段較少,比如年代越古老能夠保存下來的異常越少),另一方面即使在白堊系及更老的地層里已經發現存在一些短暫劇烈的變化,卻也難以解釋它們是什麼。


所以,我們既不能認為新生代的氣候變化一定比中生代劇烈——到底誰劇烈現在還不好說,這也是我反對 @山高縣 的主要觀點。

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新生代存在大量超短期(幾十萬年尺度)的劇烈氣候變化是影響生物面貌的關鍵因素——中生代同樣存在大量超短期氣候指標跳動(理論推斷及實際地質記錄),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但它們似乎並未對生物面貌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一定要從兩個時代的差異性尋找影響生物面貌的線索,個人以為主要應該從被子植物的出現、氣候明顯變冷、氧氣含量下降等因素尋找原因。

文獻圖1:高遠, 王成善, 黃永建, 等. 大陸科學鑽探開展古氣候研究進展[J]. 地學前緣, 2017, 24(1): 229-241.

文獻圖2:Weissert H, Erba E. Volcanism, CO2 and palaeoclimate: a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record[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2004, 161(4): 695-702.

文獻圖3:Hu X, Wagreich M, Yilmaz I O. Marine rapid environmental/climatic change in the Cretaceous greenhouse world[J]. Cretaceous Research, 2012, 38: 1-6.

文獻圖4:Zachos J, Pagani M, Sloan L, et al. Trends, rhythms, and aberrations in global climate 65 Ma to present[J]. Science, 2001, 292(5517): 686-693.


有一個關鍵因素,大部分人只思考氧含量、溫度卻忽視了這個關鍵因素,也可以說是直接因素。

物理條件是一個基礎,但物種進化往往有一個直接推動力,那就是生存競爭。而一個物種如果要依靠巨大的體型生存,那麼首先在其進化出這麼大的體型前,中等體型並不佔優勢,特別是其他方面沒有長處的時候。

而人科人屬的各個物種的出現,突然增加了進化出巨大體型的不利因素。非鳥恐龍滅絕也就六千五百萬年前而已,相比於地質年代,這真是距今時間太緊了。

在這樣短的時間內,但凡是體型巨大化演化的物種要麼是死在了人類出現前,要麼就是死在了人類出現後。如果人類進化出更適合游泳的器官、鯨早就滅絕了。

如果人類再晚一些明白保護生態的意義,哪怕晚一百年、估計世界上就很難找到體型比人類大的生物了。

人類自身已經成了一種生態環境要素。


以上幾位的回答均是瞎扯。

我來給你富有專業知識的回答。

氧氣濃度(氧氣濃度是支撐生物供養的關鍵) 新陳代謝速度 (完全的恆溫動物需要更多能量維持自身溫度) 時間 都是制約動物往巨型化發展的因素,但卻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是食物。

從素食動物的食物 植物去思考。有一種在恐龍滅絕後出現的植物,幾乎已經徹底佔領了整個地球——草。草的營養極低,但又難以死去,而且在現在幾乎已經遍布全球。如今絕大多數素食動物都被稱作食草動物,草已成為絕大多數素食動物的主要食物。因為奇營養低 產量少 難以消化等原因,制約了食草動物往巨型化方向的發展。現在 大多數野生食草動物幾乎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去覓食,搜索食物和將食物轉化為身體的能力接近飽和。也就是說在這種食物條件下已經幾乎沒有巨型化的發展空間了。 而在現今條件下更大的素食動物 有為維持他們龐大的身體 而專業化的器官(工具)。比如大象有 長長的鼻子,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可以吃樹葉。使得他們有更高的競爭力或者不必要為(絕大多數素食動物的食物)草而競爭 。因此才能支撐它們龐大的體型。

在恐龍時代 植物是非常充沛 而且營養也要更高, 而且更大型的動物更適合採集食物。你可以看看 蘇鐵 蕨類 等中生代低矮的植物 在同等的空間 能比草類多多少食物產量。

除了草 和樹葉,還有其它高營養易消化的植物食物 但是難以採集,因此 靈活的 動物 (主要是靈長類 和部分鳥類 嚙齒類)也很繁盛。但巨型化 與靈活是相衝突的,於是也阻礙了這些動物向巨型化發展。

還有一點是 草的繁盛 使得地球上 出現了許多很開闊的土地。開闊的土地能讓動物們看的更遠,動物們很容易發現大型動物。這使得食肉動物捕食 更需要速度 隱蔽也變得很困難。越大的動物速度就會越慢,隱蔽也會更難更容易被發現。這就阻礙了 食肉動物向大型化發展。

題主或許知道,在漸新世 最大的陸生 動物巨犀也達到了20t以上的體重。距離恐龍滅絕僅過去了3000萬年。相對於恐龍的巨型化速度,哺乳動物的進化速度已經是相當快了。巨犀在身體形態上與蜥腳類恐龍比較相似,也正好適應了當時的環境,展現出了巨型化給物種帶來的優點。而當時草類植物剛出現不久,並沒有佔領整個地球。當草類佔領地球成為優勢物種時,這類巨型生物也跟著滅絕了。


感謝指點與啟發@雲舞空城 。但反對拿三疊—侏羅與石炭—二疊氣候變化作為反例。這兩個時代與本問題毫無關係。

三疊—侏羅,和石炭—二疊確實氣候變化幅度大,然而問題是,這兩個時代有巨型生物嗎?

然而早侏羅紀恐龍也就這麼大:

中國,祿豐組,普連斯巴奇階,1.9億年前:

來一個新生代巨頭作為參照:

巨型恐龍存在的上侏羅到白堊紀土倫階之間,有巨大幅度的宏觀氣候變化嗎?

從氣候變化角度上講你確實反對的很對,然而我用新生代對比的是巨龍時代而不是整個中生代,因為題主問的不是氣候問題是生物問題。。。

其實,土倫階(9000萬年)之後,除了北美馬斯特里赫特階最後時期出現巨型恐龍外,恐龍在白堊紀最後兩千多萬年當中體積也不是很大。

非洲馬斯特里赫特階最大兩種恐龍與單峰駝的對比:

中國馬階恐龍體型:

黑龍江:

廣東:

反對@雲舞空城 關於超短期氣候周期對於生物面貌影響不大的看法:

為什麼,因為環境與動物的關係是動物適應環境,環境塑造動物。動物本身是被環境塑造的,除熱帶雨林生物外,基本沒有動物會在短期氣候指數跳動中滅絕。氣候變化頻率本身對動物的影響,是決定生態位分化程度,氣溫穩定生態位細化,氣候不穩生態位泛化。

本文以如下生物演化史的重要節點為例,論述與宏遠氣候變化與微觀氣候變化對生物的影響。

1:宏觀氣候變化導致種群更替:森諾曼—土倫階溫室事件導致的恐龍種群更替。

2:微觀氣候變化導致適應輻射:地理分割與火山活動的頻繁氣候變化,導致恐龍在科尼亞克階—桑托階小型化與多樣化。

3:宏觀變化導致種群更迭與微觀變化導致生態位泛化同時發生:馬斯特里赫特階恐龍多樣性減少與巨型化。

4:宏觀氣候變化導致的更替:始新世降溫事件導致的大規模滅絕。

5:微觀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位泛化:新近紀的泛化生態位。

最後,我從不否認白堊紀存在劇烈乃至相對劇烈的氣候波動。但是我從生物學角度反對認為白堊紀宏觀氣候波動幅度不小於新生代的看法。

如前文所述,宏觀氣候變化導致種群更替。而白堊紀小滅絕的規模遠沒有新生代小滅絕規模大。始新世大降溫導致的是幾乎是大滅絕。

這種准大滅絕在上侏—白堊紀沒有在陸地出現過,即使是森諾曼階—土倫階滅絕事件也沒有達到始新世滅絕的程度。哺乳類與恐龍作為進化層次相當的生物,難以想像同樣規模的氣候變化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介於原答案引發爭議,那麼把時間前溯到白堊紀,從白堊紀開始,重新寫一下。

先說復原的放衛星問題。蜥腳類恐龍由於體積巨大,完整成體化石極為罕見,較為完整的正模標本一般是幼體或者亞成體。蜥腳類一顆又一顆大衛星,就是拿成體的兩塊骨頭,按幼體的比例去推算出來的。加上新聞媒體和博物館也樂於見到放衛星,攀比風氣起來後,復原精確度可想而知。

類比一下:拿姚明的腿骨按照郭敬明的身體比例去復原人類的話,人類恐怕能跟霸王龍過兩招。。

說完了復原問題後,解決氧氣問題,一般認為中生代氧氣含量較低,巨龍時代比新生代略低。

地質史氧氣含量變化圖:

然後進入正題:

真正意義上巨型動物時代在恐龍滅絕前就已經結束了。準確的說,在9000萬年前就已經結束了。之後9000萬年中,就沒幾種平均體重超過20噸的陸地生物(擠掉衛星的水)。

白堊紀氣候變化圖:

鳴謝 @雲舞空城

如圖,淺棕色的橫杠,是發生在森諾曼階晚期的白堊紀第二次大洋缺氧事件與中白堊紀溫室事件。不僅造成了魚龍的滅絕,伴隨著大規模的海侵侵佔了陸地恐龍棲息地,還造成了相當大的一次陸地生物滅絕事件。棘龍,鯊齒龍,泰坦龍的巨型種類在森諾曼階滅絕。棘龍與鯊齒龍整體在土倫階滅絕,泰坦龍自此嚴重衰落並呈小型化發展趨勢。

下圖為泰坦龍譜系圖:

可見除了三條中國龍和薩爾瓦龍外,泰坦龍在土倫階全滅,僅薩爾瓦龍一系延續到馬斯特里赫特階。順便提一句,腕龍也在桑托階滅絕,沒有延續到坎帕階。

梁龍至此全滅:

在森諾曼階—土倫階滅絕事件之後,在坎帕階海退之前,是沒有條件產生巨型恐龍的。以巨型恐龍為食的異特龍超科,在森諾曼—土倫階遭受重大打擊後,在科尼亞克階沒有復興,而是走向徹底的滅絕:

異特龍超科譜系:

而坎帕階是一個火山活動頻繁的時期,大氣候和小氣候變化比較無常,海退和海侵交替發生,很明顯也不是一個屬於巨型生物的時代(擠掉衛星的水)。

馬斯特里赫特階一開始,在各個孤島上憋了上千萬年的龍在海退後重新廝殺,輔以更加猛烈的火山活動和變幻的氣候,開門就來了一場小滅絕,並將持續整個馬階。

角龍家族在坎帕—馬階滅絕中的損失:

就整個馬階而言,恐龍多樣性是下降的,大量恐龍在離小行星撞擊一兩百萬年時滅絕。傷齒龍,霸王龍,三角龍等少數幾種恐龍繁殖到驚人的數量。最令人詫異的是,馬階最後時期才出現了巨型的霸王龍,阿拉莫龍,三角龍等恐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馬階末期的一批巨龍,白堊紀中期滅絕事件就可以視為巨龍時代的終結了。巨型化緊跟著K/T事件,恐龍兩千多萬年後再次巨型化就這樣噶然而止。

新生代的氣候從宏觀尺度上來講,大體上是從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後,至始新世末,進化出以雷獸為代表的大型化生物。始新世末,0.5MA內發生了急劇的降溫,所有大型生物滅絕。

漸新世初期生物群落小至以嚙齒目和兔形目為主,隨後,各種哺乳動物逐漸大型化,進化出以巨犀為代表的巨型生物。

然而進入新近紀後,在早中新世一次劇烈升溫後,緊接著就是中中新幅度堪比始新世—漸新世的的急劇降溫。大型生物再次滅絕。隨後就是以氣候震蕩的新近紀。一路震蕩下行至第三次大冰期。而低溫水平線上的震蕩直接影響有效積溫,對植被的影響遠比高溫水平線上的震蕩要大的多。

換句話說,由於氣溫水平低,新近紀氣候波動直接影響植被,而不像白堊紀時以海侵海退的形式影響陸地生物。

新生代環境變化頻率很高,導致生態位分的很粗略,很不利於特化物種的形成和延續。而巨型化這種典型的特化,在新生代是很不吃香的進化策略,往往是剛走上巨型化之路就趕上氣候變化。

如圖(示意,不精確),地球在新生代對生物很不友好,可見古近紀的大幅度變化,和新近紀在低積溫下的波動:

此圖鳴謝 @雲舞空城

正因為新生代對特化物種不友好,人類這種機會主義泛化適應的物種才得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如果生在中生代這種氣候穩定的時代,會有一大堆佔據細分生態位的物種從各個方面把人類祖先擠壓到滅絕。

人類很特殊,是特化也是泛化。是特化的最高境界,既形態特化,適應泛化。但是如果沒有新生代打擺子式環境變化,那些佔據細分生態位的物種是不會給人類形態特化的時間的。


你這麼說讓藍鯨情何以堪!

/*******************不抖機靈的分割線*************************/

答主不是生科的,只能根據有限的知識大致說說了。若是說錯了生科的莫拍磚太狠啊&>.&<

原因就是自然環境無法維持更大的陸地生物存在,以及新出現的生物使大型陸生生物更難生存了吧~

說到恐龍生存的環境,大約就是中生代。那時期和現在最大的不同,就是氧氣含量低(只有現在的2/3)和溫度高(約是高了10度)。比起現在,這樣的環境較適宜大型爬行動物的生存。

畢竟,動物的體積增大以後,運動和用作維持體溫所消耗的熱量會更多。這樣一來,較溫暖的時代會更適宜巨大的生物生存。特別對於冷血的爬行動物來說。若是環境溫度不高,那麼很多時候都只能停下來曬太陽以維持體溫。可是這樣一來就沒有足夠的時間進食了。

所以如今相對於過去那麼冷的氣候,本身就不適合進化巨大的爬行動物了。

而對於哺乳動物這樣的溫血動物來說,為了保持體溫就需要吃更多的東西。若是有類似恐龍那麼大的巨大哺乳類,每天吃掉的實物得有恐龍的3到10倍--不用想,這樣的巨型吃貨,大約也只有海里能養活得了它了。

另一個問題是,這樣巨大的生物一定是很脆弱的呀。不要說他巨大的個頭。也許他個子能長得非常大根本沒天敵,但是總是要繁殖的啊。總是要下小小的後代啊。而這些幼崽,往往就會脆弱。在如今,哪怕是獅子老虎虎鯨這樣巨大的掠食者,也未必能照顧得好它們的幼崽,往往被其他生物所捕獵。

而且,巨大的生物消耗的能量巨大,所以繁殖率也不會高。這樣一來,就更難抵抗幼崽數量下降的影響了。偏偏,中生代的時候似乎沒有今日的嚙齒類(老鼠啊什麼的)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這些小的哺乳動物雖然對巨大的成熟個體沒有威脅,但是偷個蛋啊,圍捕個幼崽啊大約是富富有餘的。所以你的巨大生物長得再大,也禁不住被那些磨人的小妖精們折騰啊~


人類的影響,越大的動物動作就越慢,就越好抓。大象皮糙肉厚力大無窮,就算跑的慢點,獅子也拿它沒辦法,但是對持武器的人類來說,就是活靶子。為啥大象沒吃絕種,因為不好吃啊。

美洲曾經很多大個野牛,忘了叫啥名,基本被人類吃光了,專門吃野牛的巨熊也跟著消失了。

不管食草動物消化的效率高低,植物長青的地區肯定是生活的最佳選擇,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食物,但是看看溫帶熱帶植物長青的地區還有什麼大動物。

現存的個體巨大的動物大都生活在條件非常惡劣的地區或是海里,而且就算這樣離滅絕也不遠了。


巨犀屬(Paraceratherium),主要生活於漸新世,巨犀科共包括12屬,其中準噶爾巨犀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全長5—12米(鼻至尾)體長最大者約為 8. 23 米, 其肩高最高可達 5. 28 米 [1],脖頸垂直地面時,高度可達3—9米,肩高1.9—5米!重達約3—20噸。巨犀科在早中新世滅絕。巨犀是已知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巨犀是犀牛的近親,在大約3400萬年到2300萬年以前分布在中亞的森林裡。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頸很長,所以它們以樹冠上的樹葉為食。科學家認為,從森林遷徙到草原最終導致了巨犀的滅絕。

不知道這個在題主眼中算不算大,20t的體重就算是恐龍也算得上是中等大小了


地球兩次氧氣大爆發就是3億和1億年前,前一次有巨大的昆蟲,後一次就是巨大的恐龍。氧氣高含量可以進化出巨大體型的動物。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就是氧氣含量大幅度下降,因為大型動物滅絕,但是小型動物並沒有滅絕,唯一能解釋的就是氧氣量大幅下降到今天的21%左右。具體可能是小行星撞擊,陸地植物燃燒,消耗大量氧氣,在10年左右的時間氧氣含量大降低。恐龍滅絕。同樣氧氣無法再回到過去的那麼高,所以沒有巨大動物產生。


我就不說什麼含氧濃度不同之類的常識了。從另外角度來看,題主你仔細想一下,恐龍,從一開始的三疊紀的雛形開始一直到白堊紀的巔峰時代,經歷了多少億年?那麼恐龍滅絕到哺乳動物繁榮(即現在)又才用了多少時間?時間都不對等你現在談什麼都白費。如果沒有出現人類的變數你憑什麼不認為再過去千萬年也會出現龐然大物?當然了現在因為有人類的出現,我覺得真的出現了也是因為人類人工養殖需要吃肉的結果。

另外說一句,從物竟天擇的角度來說。體型大除了在寒代有保溫的優勢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明顯優勢反而白白地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並且犧牲了靈活性。而且恆溫動物比如哺乳動物的出現,更加對這種保溫的需求降低。因此,體型大並不是什麼特別迫切的進化需求,就算進化不出來也是理所應當。


再產生就喘不過來氣了


氧氣濃度啊喂!


有的,直到智人出現。大型生物就迅速滅絕。人類才是終極殺手,有句話怎麼說開著,好虎架不住群狼。狼群都知道把獵物趕進天然陷阱。

人類集群出動繁殖能力強,會設置陷阱,手裡有火這種可以毀掉整個叢林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有弓弩這類非接觸性武器(人類發明弓弩的歷史很早)成群結隊的驅趕驚慌的獸群進去陷阱,或者火燒連營。

再往後人類訓化了狼(狗)來幫助其追捕獵物,騎上馬來獲得更快的速度。

什麼大型動物也活不過啊。


既然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也要考慮到物種的個體奮鬥,


陸地上生物太大是不是對其他生物威脅太大……


因為地球的溫度在逐漸降低,兩極徹底冰封,植被的生存高度也在降低,恐龍之後的陸生動物,逐漸從依靠體型巨大獲得生存機會,開始向跑得快、靈活這個方向發展。

還有就是人類是壓死各洲大型動物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年人類走出非洲後,到哪哪裡大型動物基本死絕…

而且如今非洲僅存的大型動物也基本都進入了生存危機,目前在非洲的大象基本都在走向滅亡,犀牛基本上也是沒戲了…


有估計也被人類給做掉了。。。


大。。。。大象?


還好看了一樣題主的特指陸地,要不然我真要把藍鯨爸爸搬出來了。

陸地上沒有巨型生物了,這個原因我覺得要追根溯源。為什麼會有巨型生物,因為食物多,巨型生物吃什麼?吃葉子 不存在巨型的食肉陸地生物(暴龍那個體量的已經到極限了)那原因就很明顯了,有巨型食草恐龍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地球樹很多,應該是樹的體積和數量都超越現在幾個量級,當然這和人的環境破壞沒關係,應該是氣候變化的結果。

引申一下 為什麼現在沒有暴龍那麼大的食肉動物了呢?因為現在也沒有泰坦龍那麼大的食草動物了啊 沒了胖胖的吃草龍 吃肉龍吃什麼?又不是天天有哥斯拉裡面那麼好心的人類 給哥斯拉送幾車魚吃


鯨和巨犀不服。


看過一個理論,無法驗證其是否正確。

跟生活空間面積呈相關性,如大陸面積,海洋面積。在恐龍繁盛的時代,那時候大陸還是一整片連在一起(叫泛大陸?)。現在大陸板塊四分五裂,於是動物體型就被限制了。

反觀海洋,還是能夠出現像鯨一類的龐然大物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人類狗吃什麼?它們會自己找東西吃嗎?
如何區別帕薩特和輝騰?
自動包子機做出的包子,味道不如手工,真正原因在哪?
燈泡放進嘴巴里不容易拿出來的原理是什麼?
為什麼吃面不能捲起來吃?

TAG:生物進化 | 冷知識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