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人對當時金融危機的發生原因判斷的很清楚,而當時的各種大牛卻發現不了?發現了為何避免不了?
就像現在上金融經濟學,期貨學等課程,課上給各種金融案例的分析,老師和同學往往都能對當時企業的形勢發展判斷得很清楚,並說如果不那麼做企業就不會損失那麼多。甚至老師調侃說應該邀請他去做決策。那麼當時企業里就沒人比我們牛而分析出來嗎?或是其實現實跟事後分析根本不是一回事?
上帝視角案例信息和條件是經過濾和加工的,複雜性遠低於現實,且課堂決策不必考慮承擔後果建議你們可以籌款做一家公司試試
其實摩根斯坦利,高盛看的很清楚,早就開始做空次級貸款了。甚至在金融危機發生時高盛還有精力去做空雷曼和貝爾斯登。然而金融危機是系統性風險的一次集中爆發,沒有公司可以在這種危機中獨善其身,這就是市場。危機起源於次級貸款,投行雖然分散了風險,其實只是把風險轉嫁給了其他投資者。
對於整個市場來說,風險是不可能被消滅的,只能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人承擔次級貸款違約的風險,而誰來承擔呢?貸款者債務違約過多,只能通過一次金融危機進行重新洗牌,在這種情況下,系統風險才能得到全面釋放。實際上,危機爆發地越早可能越有利,風險最終被整個市場所承受了,甚至轉嫁給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在那種情況之下,一個公司的力量是弱小的,根本無法對抗這種趨勢。除非在一開始不開展次級貸款業務。然而投行之間的競爭那麼激烈,如果你不加入其中,那更是一種愚蠢的行為。至於你的老師,如果當時能看的清楚,估計也不會在學校教書了,介入那一波行情就夠下輩子花了吧?~~~~~~~~~~~~~~~~~~~~~~~~~~~~~~~~~其實,金融危機的根源信用的高速擴張與消費跟生產力增長速度不匹配有關。08年一樣,今後還會不斷發生危機,幾乎可以預見。具體就不展開說了。其實你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對經濟學及其衍生科學的問題。而且有很多的人也開始思考這一問題了。
我們的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從最開始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到現在,已經從一大堆的理論「進化」成了有理論,還有一大堆「確定公式」的科學。這一過程是通過複製物理學發展的那種形式來完成的,但是,現在的一種觀點是:經濟學和物理學那種科學不同,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他們的主題是物質,一般來說,他們的變化不會很大,甚至基本不變(物理學僅停留在高中水平,有錯誤多請指正),而經濟學及其衍生科學,是社會科學,他是分析人在社會生活中選擇的科學,我們的選擇很多時候不符合「經濟人」這個假設前提,該假設主要是說我們的人在經濟生活中,都是利己的,理性的,但是,現在的很多事實表明這一假設太過理想,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尋求經濟學和心理學結合,從而誕生了行為經濟學這一新的發展分支(最近比較出名的《怪誕行為學》就是這一分支的書),我們可以看到,物理學通過他的假設(比如絕對光滑)來解釋力學等,是成功的,但是,我們的經濟學通過的「經濟人」假設,卻感覺是建立在5厘米地基上的帝國大廈,因為我們人很多數時候其實是非理性的,甚至,什麼是理性我們都不一定有明確標準(比如哈佛大學公開課《公正》中電車理論案例和他的衍生案例,我們的看似理性的選擇會有巨大的不可預測性和非理性)。
而我們現在的經濟學及他的衍生學科將這樣的不可預測的大量的非理性量化,甚至開始大量的運用數學,這導致我們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我們以為我們精確的理解了我們的經濟,但是,我們的精確理解是建立在不完全精確的公式上!我們都知道,在學經濟學的時候,我們明白我們無法掌握市場中的全部數據,所以我們是通過假設把問題簡單化之後再來處理問題的,但是,問題就在這裡,我們的簡單化的模型,大多數時候不能用於推廣後的整個市場的模型。這就導致了我們往往以事後往前看的結論來推斷我們的未來,以金融危機為例,比如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在他發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各個部門都開始進行數據統計,以發現我們當時的社會的「所有」數據,然後,我們有了數據,我們開始尋找為什麼會出現問題,通過我們的「經濟人」假設,加上以前的一些公式,如果有解釋不完全的,我們甚至會創造出一些新公式或者修改一些舊公式,然後,我們有了對金融危機發生原因的合理的清楚的解釋,甚至可以說,我們完善了我們的經濟學,如果這是物理學的化,或許如此,但是,作為社會科學的經濟學不是這樣,從這一歸納總結我們學習到的不是規律,是事實。我們不能以08年的金融危機的結論解釋下一次的未發生的危機,因為人不同了,假設變了,條件變了,一切都變了,而我們的總結還停留在上次。 這就導致我們在總結了過去後,以為我們知道了一切,由此而推及明天,我們事實上把明天當成了另一個昨天,但是,結果顯然不是。不僅如此,我們的社會科學的總結往往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事後的總結看起來總是很準確的,甚至比當時發生的情況還準確,我們今天對於過去的歷史總結是那麼的有條理,有邏輯,然而,歷史在他當時發生的時候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總結的那樣,今天,我們知道的希特勒是那樣的,但是,我們總結的這個希特勒可能連他的妻子,部下,敵人,都不認識,我們現在知道希特勒和斯大林是敵人,但是,在德國進攻前蘇聯之前,他們還在稱兄道弟。我們現在知道互聯網是近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是,當時,在他剛開始設計出來的時候不是那樣,至少不是我們現在認為或總結的那樣。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以為」我們清楚了過去,但是實際上不是,理論和實踐在理論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實踐中不是。所以,就以題主老師的調侃來說,他或許可以現在去給當時的企業在當時做決策,但是他不一定能給現在的企業一個好的現在的決策。最後是對這個題目的回答,現在的人或許(僅僅是我們以為)我們對過去的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很清楚,但是當時的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現的(否則就不會有金融危機),因為他們不可能掌握我們現在所掌握的對於過去的信息以及一個可以模型化的社會(改變的變數很少,現實的社會中變數太多)。
如果以上的討論有人感興趣的話,你或許會對納西母 尼古拉斯 塔勒布博士的《黑天鵝》一書感興趣,希望有用,謝謝。不能很好地預測兩次金融危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wall st上公司們用的model 終究還是人設計的。data是根據歷史表現,調整後輸入model進行預測。當然,model有局限,有很多variables是無法很好的考量計算進去。所以,一般結果僅適用於預測大部分狀況。像Lehman brother and Enron這種公司一般被認為too big to fail或者 RMBS/CMBS bubble通常都很難作為因子輸入模型運算出接近現實的結果。再加上歷史數據永遠也無法完美準確的反應出哪怕一秒之後的市場情況,那麼也就更難反應出未來長期的市場趨勢。
所以,這些缺陷造成了無法通過準確預測到危機而提前相處對策作出相應準備的原因之一。簡單的說,就是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看到了,也大聲疾呼過。只是他們看到的東西比較超前,沒有人信。而這些人或許無能為力。而有能力的人,都藉助自己的發現發了大財。當然,每天每個人的發現那麼多,在一個盛世的時候,一個人告訴你今年年底各大銀行全都完蛋,有若干家倒閉,全美陷入蕭條,世界經濟陷入停滯,你會信?發現真理的人,只需要利用好真理即可,因為大多數凡人聽不懂。如果無能為力,只能怪自己慫
謝邀!
我覺得有些答案里說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的說法不正確的,的確有很多對金融危機的研究是事後進行的,而且事後研究的還算是比較透徹。因為整個過程都有事實依據和定論。但是有一些經濟危機的現象和原因是直到現在也還沒有定論的,比如說美國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究竟是哪個因素是導致大蕭條的最根本原因,羅斯福新政是不是真的像看起來那麼有效,現在也沒有一個絕大多數都認可的答案。
但是有些經濟危機情況是比較好預測,而且很多人都提前預測到了,但是它還是發生了。比如說次貸危機,比如說溫州樓市和鄂爾多斯樓市的危機。尤其是鄂爾多斯這類城市樓市危機的情況,只要在當時危機出現之前,把鄂爾多斯的GDP,人均收入,樓市走勢,人口流動等數據交給隨便一個經濟系本科生,他都能算出來,這個供求關係是無以為繼的,雖然算不準時間點,但是照這個發展下去,一定是會出問題的。
而且,很多案例也展示了確實有很多人是在危機之前能夠做出預判,甚至是獲利的。比如說索羅斯對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狙擊戰,做空美國次貸危機的保爾森,做空中概股的渾水公司,巴菲特在次貸危機中對高盛的50億大抄底,還有很多經濟學家早早就對次貸危機做出判斷,並且一再呼籲。這些案例足以說明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預測絕對不只是馬後炮。那麼為什麼有專業人士發現並預言了危機但是危機依然發生了膩?
我覺得有兩大原因是最關鍵的,一個直接原因,我們可以稱之為「灰姑娘現象」,(來源於巴菲特的一個比喻)就是說在危機來臨前,很多人都有預感,比如說溫州的那些炒房團。他們隱隱約約的知道危機可能會來,那個對於他們參與的市場來說是12點鐘的時刻一到,禮服會變破布,馬車就會變成南瓜,賬面上的財富將煙消雲散。但是人性的貪婪讓他們打算再多呆一秒,再多掙一點再走。大家都想趕在11點59分59秒離開皇宮。但是11點59分59秒的時候,大家都搶著離場,門和通道就這麼大一點,大家在門口擠成一團,最多少量的參與者勝利大逃亡,大多數眼看自己被打回原型。
這種情況的根源來自人性,所以幾個先知怎麼呼籲都白費。人性的貪婪在經濟危機中不是提醒和呼籲就可逆的。一個是間接原因,可以稱之為「積重難返」,這個原因典型的案例就諾基亞,從IPHONE一代橫空出世,諾基亞第一時間就感到了危機。但是技術和理念的差異和歷史運作與資金投入已經產生慣性,沒辦法在第一時間逆轉。我們都知道諾基亞內部關於「燃燒的平台」的比喻。公司上下都建立了共識,但是時間有限,留給諾基亞的時間只有2-3年,但是諾基亞的危機不是一天造就的,改變之前慣性和建立新體系可能需要5年,時間不夠了,即使發現並補救也為時已晚。有人說當時諾基亞不投奔WP陣營,而是馬上用安卓可能還有救,但是看看今天的HTC和三星這兩家因為安卓平台速度躥升的公司現狀,可能諾基亞當年用安卓的話也僅僅是比今天好的有限。在大家都知道危機已經到來的時刻,突圍路線和策略的選擇對不對也是極為關鍵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案例中,借危機做空發財這種,趁你病要你命的成功案例極多。但是像喬布斯之於蘋果挽狂瀾於既倒的案例卻很少。關鍵在於積重難返的情況下,即使覺醒,拯救行動也是極其艱難和曲折的。次貸危機也比較典型,即使有很多學者和金融從業人員在呼籲,但是大量貸款已經被發放,兩房和很多銀行和投行都被房地產市場綁架了,等發行危機臨近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掉頭了。所以對於你老師說的話,我可以信一半,就是有些危機他可能正確預判,但是說到請他做諮詢和決策就能拯救,就是玩笑話。如果他不是開玩笑而是認真的話,那麼只能說這是書生意氣的說法而已。
總的來說,預判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可能的,但是拯救和逆轉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在目前全世界的市場結構和人性基礎之上來看,是極其極其困難的。事後諸葛亮 馬後炮見的還少嗎?
經濟學家成功預測出了6次經濟危機中的11次!
1.金融不創造任何東西,既然有企業虧錢就會有人賺錢。2.不是簡單的沒有發現,企業大部分決策面對的都是兩難的境地的。而不是一個優劣明顯,方向明確的處境。3.不是說決策當時就能夠把所謂未知情況弄清楚的,基本上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沒有誰能了解到所有的情況,沒有誰能控制所有的變化,也沒有誰能預料各種力量的角逐結果。4.至於題主老師的那種調侃就別當真了,想聽馬後炮的故事去看看中國證券市場的分析博客吧。個個都是諸葛亮。
請百度黑天鵝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他到處奔走,告訴世人他的成果,結果呢。。。
其實大牛們早發現了,有幾種可能性。1、他們已經知道了某個領域或整個經濟體存在泡沫,但不知何時崩塌
2、他們利用模型已經計算出經濟正在走向泡沫的邊緣,但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3、他們利用模型已經知道了或許後天將會是經濟危機爆發日,但是他們將陷入兩難的抉擇,如果他們大量拋售大量做空的話,會引起整個市場的警覺甚至崩塌會提前出現,事後將面臨人們的譴責與罵名,如果他們不進行任何動作,那就跟等死一樣,到時候大家一起死,就看死的體面不體面了。格林斯潘《動蕩的世界》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鵝》還有《隨機漫步的傻瓜》在這些書裡面就詳細的說到,這些是不可預測的。這裡面涉及到的是每個人的人性,貪婪。在慾望衝上腦袋頂的時候其實就不會牽扯到那麼多因為和所以了。而在《動蕩的世界》裡面大篇幅的說到人性的問題。有些不是簡單的弄個物理數學模型就能算清楚的事情。雖然大家在做投資的時候,是根據模型來做投資的,但是在遇見實際的問題的時候
特別是不可預知的時候,大家的沒有見過黑天鵝的時候,一旦遇見就徹底沒轍了。人類在不停的犯錯誤,如果說錯誤能預測,那麼人類就不需要再前進了。每個人的確定下次還會出現金融危機,不過沒有人知道是哪個點爆發。而我讀到《爆發》的時候,又提到世界上95%是可預測的。不過這個預測的點不一樣。不過我相信在未來的不久,在大數據的運用下,很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人在頭腦發熱的時候做出的判斷和決定和在理性的情況下是完全不同的。打個比方,就像雙十一淘寶各種打折的時候你購物車裡必然會有一堆東西一樣。
而學術研究上,理性往往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事前和事後分析相差太大。事後分析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由果推因。自動排除掉了很多雜訊。事前分析時,有太多太多的因素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對於事件發展的走向決定,有些是主要的有些是次要的。A可能導致好的結果,B可能導致壞的結果,C可能導致好壞各半的結果,D可能導致好壞四六分的結果,E可能導致……更別說各種因素夾雜在一起了……沒人能精確知道哪個會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再牛逼的分析師,也只能預測大概。事後分析就容易多了,我們知道了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時間自動幫我們篩選出最本質的東西,去除了在當時看來有可能會起決定性作用的雜訊因素。你回頭看歷史事件,是不是也覺得都很清晰明了呢?就應該這樣發展的啊,我D還是嬰兒時期,太祖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是多麼的英明神武偉大正確,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這個巨人直接拉下水是多麼的作死。可是你往前看,一個月之後的大形勢,你看得清嗎?試著分析一下,是不是立刻有無數個問題無數個噪音撲面而來?
建議你去看下紀錄片《監守自盜》 也許你就明白了。08米國危機前 一小撮人士已經上書了好幾次,但是被各種無視了。事後呢,這些人士也沒有得到神馬。《監守自盜》這部紀錄片詳細揭露了米國和華爾街發生的很多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在中國正在重演 和 已經重演希望大家擦亮eye,不要被老虎黨騙了。
另一部非常NB的紀錄片叫《結構企業》
2部紀錄片都可以通過類似電驢的網站下載,恩。如果你當真找不到下載地址,請聯繫我推薦閱讀:
※金融是怎麼支撐實體經濟的?
※如何看待那篇《一旦戰爭爆發,中國大陸必須力保的12座城市》?
※土地財政為什麼玩不下去了?
※26歲了,想轉行去讀金融學博士,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