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首曲子的作曲/編曲水平?

僅從「好聽」評價就行了嗎?很多通俗 流行音樂,在很多人的眼裡也「很好聽」但仔細聽它們的旋律,會發現非常幼稚,生硬;而相比古典音樂中很多著名的變奏曲,雖然主題簡單,但變化非常豐富自然。還有一些恐怖片的配樂,我們可能都覺得「不好聽」,但它卻細膩地挑動了我們的神經,完美達到了電影想要的效果,這樣我們也可以說它「水平高」吧?

所以到底應該從哪些元素,哪些角度、原則上評價一個作品的水平呢?


謝邀

音樂即情緒的展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點,對不同情緒的領悟能力不同

欣賞音樂時的切入點也不同

有些人喜歡情調,有些人愛裝x,有些人喜歡音響效果,有些人理性愛分析配器,有些人重唱功,有些人好聽Solo,都無可厚非

大概的切入點也就這麼幾類,而且兩個極端的審美都存在:

感性層面:音色的選擇(衝擊侵略性/自然無公害),歌手/樂手的聲音處理(這個嚴格上來講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但技術就是服務於聽覺的)

時間層面:律動,速度,編配是否豐滿,變節奏/切拍的使用,情緒操控手段(如剎車,弱起,阻礙進行,長短句等)

頻段層面:聲部是否豐富,敏感頻段(中頻)的比重,刺激性頻段(高低頻)的使用,超高頻的運用

空間層面:聲場的運用,混響的使用(不單能操縱聲場大小,還能製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效果,如在牆縫裡鑽出來的木管,糊滿整面牆的弦樂,洗手間里敲擊的爵士鼓等),延時器的使用(類似混響,如呢喃卻久回不散的人聲)

動態層面:極強極滿,欲揚先抑,細水長流balabalabalabala

作曲技法的運用:配器功底(簡單理解,用更多/更少的樂器展現更豐滿/更清澈的音響效果),樂器選擇,對位手法,和聲寫作(通過不同的音高組合製造不同的色彩性聲音,影響情緒)

作曲技法的運用2:通過不同的對比(強和弱,快和慢,黯淡和明亮,尖銳和低沉,磁性和乾癟)來操縱情緒走向——在上面每一個層面和維度都有體現

作曲技法的運用補充:任何人聽歌,跟念古詩差不多,都是有韻腳慣性和感性期待的。如果音樂作品完美的詮釋了聽眾的期待,則很成功;完美的破壞了聽眾的期待卻帶來了另一種意料外且有滿足感的情緒,也很成功;情緒闡述不充分或讓人無法產生期待感,則很失敗。不停地給予滿足感,又不停的創造期待感,是音樂得以進行下去的關鍵

最後補一句,上面的一些名詞和理解是我個人胡亂造的,基本上這個回答只說了我個人的音樂美學觀念。很多理論都沒有出處和數據支持,求同存異

PS,討論審美觀時,往往還要考慮到受過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我天朝人民大部分還保有著傳統的/樸素的審美情操,認為嘹亮高亢又不失渾厚婉轉的聲音才是最美的。這沒有對錯之分,但局限性肯定是比較強。當音樂選秀節目變成秀高音和轉音大賽,可聽性明顯下降很多

PPS,音樂是獨立性比較差的藝術品類,往往要依附於另一種信息形態(或者說商品)才能被理解。流行音樂依附的是造星運動,原聲音樂依附的是影視作品,選秀節目依附的是賣慘和漂亮臉蛋。歸根結底,音樂帶來的是情緒,情緒要有個抓人的故事才說得通

PPPS,既然音樂帶來的是情緒,那麼當音樂被當作商品時,它是否實現了它的價值(帶給受眾正確的,合適的情緒)也可以作為音樂是否優秀的重要參考。恐怖片不夠恐怖音樂來湊,超級英雄擺pose一定要有英雄主題音樂出現不然太傻楞,夜店來點咚咚咚能讓人high的更起勁,都符合這個法則


謝我媳婦兒邀。

評價編曲?其實不確切。

評價的,應該是作者(無論這個「伴奏」是不是旋律作者所寫,還是旋律作者找到製作人去做)是否確切地貼合旋律、歌詞等表達作品主題的部分去對這個作品做出詮釋。

音樂無好壞,只有合適與否。

如果你要評價的作品,是一個只會寫旋律的作者,找到了製作人去製作伴奏,這道工序俗稱編曲,

那麼我們如果要去評價這個工序,應該怎麼看呢?

  1. 你需要提取出來旋律和歌詞,完全拋開甚至忘記編曲;
  2. 分析旋律線、節奏型、曲式、調性、泛音列等等;
  3. 自己列出可能的風格並做出評級,自己認為什麼風格最合適這個旋律;
  4. 對自己選定的風格受眾程度作出評價;
  5. 回到完整的作品,試聽並分析編曲風格,結合2,給整個作品做出評價。

看起來專業嘛?然而不需要任何真正的專業知識,只要你聽的夠多,對於你想要評價的編曲足夠客觀,你就可以做上述工作來評價一首歌。

然而,一首歌曲得以發表,一定有它的意義。去評價編曲不如去評價它的影響力以及歌曲意義。

單純的從音色、音質、和聲、配器、演唱功底、演奏功底等細分類別去評價,並不合適。

大音希聲


這是一個十分好的問題,如果想回答,必須確定什麼是「好」,如果想確定「什麼是好」,那勢必有第一個問題——

當你聽音樂的時候,你在聽什麼?

神經有個獨特的機制,叫做「反射」,學過高中生物的同學應該不會陌生這個概念。

而人腦作為一個「高級而複雜的神經網路」,除了簡單地「反射」之外,還有「對反射的處理能力」。

我稱之為「期望」。

「期望」比「反射」來說,最大的區別是,期望是複合的、複雜的。如果說「反射」,例如膝跳反射,更接近於「單輸入單輸出」的一個狀態——輸入是敲擊特定位置,輸出是膝條。「期望」是「反射和神經處理的複合」,「期望」可能受到「心情」「天氣」等影響,而實際的「輸入」也是複合的,例如一首音樂,例如一段感情等。

第二個區別是,期望是可塑的。如果一個人由於接受到某些教育,可能就會改變(對於嬰兒來說是塑造)一些看法,例如「素食主義」(對吃飯的期望是素食)。

你聽的是「對期望的滿足」。

音樂中的期望與滿足

期望是多層次的,有「對整體的期望」,「對樂段的期望」,「對和弦的期望」等,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

從稍微細的地方來說,如果你不懂音樂術語可以不用懂具體術語:

聽到「1級和弦」,大部普通人的期望,是6級,接下來是4級5級——這就是1645,這是和弦級別的期望。這也是為什麼1645,4536大行其道的原因。

從曲式上來說,聽了「前奏」,期望「主歌」,聽了「主歌」,期望「橋接段」 「副歌」等——這是曲式級別的「期望」。這就是常見的那種「前奏+主歌+副歌+間奏+主歌+副歌*2+尾奏」的流行歌曲。

我們可以推斷1645的流行,是因為「1和6有兩個共同音,進行的邏輯非常簡單」。同時三和弦的進行邏輯也是很簡單的。

我們也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周杰倫的歌詞,「小學籬笆旁的蒲公英」,這建立起了你的期望——這是啥?那麼「是記憶里有味道的風景」。為什麼周杰倫的歌曲好?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歌詞勾起了「豐滿的期望」,並很好的滿足了這些期望。第一句建立的期望有「視覺的、回憶的」等複合元素,第二句巧妙的以「嗅覺的」等方面滿足了「期望」——當然,後面還有味覺——這就是這首歌成功的原因之一。

隨著鑒賞能力提高,也會能更多的了解到這些內涵。

音樂中最原始的期望,是樸素的、單純的。

音樂的評價方式

按照上面的說法,那麼音樂的評價,就是:

「建立期望」和「滿足期望」的手法是否高級,是否豐富

毫無疑問像《命運》交響曲這種巨著是恢宏的,手法是複雜而精緻的,豐富多彩的。

但是同時有個很糾結的問題——作曲家建立的「期望」和「滿足期望」的過程,是難以被「缺乏相關期望」的人所了解的——這直接導致現代派音樂變成了一種小眾的愛好。

音樂的大致發展,是這樣的路徑:

1 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之間的解決——這是教會聖詠時代,某些音程是被禁止的

2 然後幾乎所有的音程都可以用了,那麼這個就是將其擴展到各種樂器上,同時有了更複雜的曲式——巴洛克時代和浪漫時代

3 然後就是印象派的時代——把音量大小對和弦色彩的影響也都計算在內,用了更奇怪的音階,開始反調性

4 當所有的樂音都被用光以後,就是現代派——所有的「聲音素材」都成為音樂本身。

以上概括並不嚴謹,僅供參考。但是音樂的發展是在解放聲音素材。

當「沒有聲音」也成為素材以後,就有了《4分33秒》。古典時代你聽得是作曲家對「動機」的運用,印象派時代就是對「色彩」的運用,現代派就是擴大到了「任何聲音」。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用復調的聽法,去聽汽車跑過的聲音的那種「疊加」,其實就很容易理解一些現代派作品,實質上接近於「拿兩輛車開過去的聲音」進行「對位處理」。

當然,閱讀本答案的你,肯定是沒有這個興趣去這樣聽大街上的雜訊。

其中有一件事是沒有變化的:對材料的構造運用,形成「期望-滿足」過程——以此為標準,比用「好聽」來說更能反應作品的價值。

這也是題主的疑惑——很多流行歌很「好聽」,但是經不起分析。

原因很簡單,有些流行歌滿足了你的「期望」,但是構造上來說並不精良。

對於一個正在進步的人來說,這種「期望」的進步,是落後於他的分析能力的進步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你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構建更加高級的期望」。當你的期望更高之後,會覺得很多流行歌寫的「很粗糙」。

拿歌詞來舉例,「傷不起」也是滿足了期望——以很直接的方式,但是並沒有什麼細緻在裡面。而「小學籬笆」就是很細緻的構建起了「許多小的期望」並「很好的滿足」——這就是差距。古典音樂寫作的細緻程度是遠超流行歌的——交響曲的話,天才一生都只能寫個位數。

起初聽說周杰倫兩周寫了一百首,覺得很了不起,不過現在的話,覺得這難度和「拖了一百遍地」一樣不那麼難——因為構造方式不複雜,幾乎任何一個學了幾年作曲的人都能這麼做——當然可能寫不出那麼「符合一般人期望」的曲子。

市場對音樂的評價方式,大體上是:受眾能領會到的「期望」*「滿足效果」

這就有個偏差,很多音樂本身的期望由於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原因,群眾缺少「這種期望」。而有些「構造並不精良」但是「受眾多」且「對於該受眾來說滿足效果好」的曲子大行其道。《傷不起》的作者曾在知乎上表示對這種現象「傷不起」。而《夜的鋼琴曲》無疑是後者的典範。

專業領域的評價方式,是看其「構造了多少期望」,「滿足的如何」。一部在這個範疇下做的比較好的曲子,就是高分的曲子。當然,即使專業人士,也很少長時間聽《廣挽》這種曲子。

歡迎各位大濕斧正。

Eidosper的音樂相關回答 - 收藏夾


只要你閱讀量多了,自然就能分得出水平了。除了這樣我想不出業餘選手評論的途徑了。

所以還是要求一個想對某樣東西做出「評價」的人,去先學以下這個東西,了解深入了,才能科學的去評價它。

========================================

如果我一個業餘選手硬要評價一首歌,那麼評價?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雷同性。如果你聽某首歌,覺得他某句旋律老是似曾相識,甚至你都能猜出他下一句旋律或者伴奏怎麼走,那這距旋律百分之百跟已有的歌撞車了。說的好聽是雷同,說不好聽是抄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作者也是跟你一樣聽流行歌走過來的,被各種神曲深深影響,於是寫出來的就會有經典神曲的影子。這樣的話一般可以認為這首歌的原創性不足,並且作者自己並沒有意識到撞車。水平自然高不起來了。

相反,旋律、樂器以及音效情緒都變幻莫測,令聽眾無法輕易猜出其接下來的走法,甚至你都從來沒見過音樂還能這麼玩的,那自然水平就相對比較高了。

2、感情。你雖然從沒碰過小提琴,甚至一無所知連見都沒見過,但你一定能分的出富含感情的演奏與胡拉亂搞的演奏之間的區別。你需要做的就是單獨聽每一個樂器,看看能否感受到了演奏者投入其中的感情。這裡的感情不是他對樂器有多少愛,而是你能不能聽出他演奏得很溫柔、強烈、幽默、憤怒等等。恐怖片的配樂除了作曲編曲本身自身的樂理支持,演奏的感情也會起到影響最終效果的作用。

3、想到了再來更新=w=


瀉藥

和聲、配器、想法

我覺得主要是這方面來評價吧

不好聽的作曲可以依靠好的編曲來顛覆

好聽的作曲可以依靠好的編曲來提升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下。

好聽

我個人認為好聽始終是首要的。平時專業人士點評音樂提到的那些專業詞彙,最終都會落到「這樣效果不錯」上,這說白了是一種感覺。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我認為在於,作曲家/音樂人會對一個東西是否好聽更加挑剔。因為本身會創作,內心聽覺可以構建想像中的音樂,所以自身可以對比多種手法效果如何,自然會又更加挑剔的口味。但請別忘了本質上和普通人沒有區別。

有時候可能只是改變一兩個音,一兩個和弦,都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

理念

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理念,從而有不同的審美標準。比如影視音樂,評價它的首要標準應該是是否和畫面貼合,其次才是音樂本身是否好聽。如果好聽但不契合畫面,那麼依然不是一首好的作品。除此之外也比如流行歌曲專輯的定位,電子音樂中是否用到了新的音色等等。

設計

很多音樂人都會喜歡一些看上去比較複雜的音樂,這其中可能有兩個因素。一是相對比較複雜的音樂(前提是依舊好聽)能夠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該作曲者的掌控能力和他特別的設計思路,有一定理性上的趣味;二是由於聽和分析過太多曲子,相比於一些套路性較強或者比較簡單的曲子,更加新鮮和複雜的音樂能夠激發更強的聽覺快感。但是這方面和可聽性的平衡是個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險的東西,有不少從事專業的人會過分重視甚至沈迷這一點而忽略了一些音樂本身的美感(即一些表面上似乎不複雜但好聽的曲子),這也是不少專業音樂人和普通人產生分歧的原因。

特別的設計,比如古典音樂中常見的變化發展主題的各種方式,比如各種節奏上特別的設計,比如一些新鮮的和聲手法。

聲場音色

錄音和後期縮混環節同樣是評價音樂水平的重要因素。比如同一個曲子讓不同的人錄音,在不同的設備上播放可能有千差萬別。一些早期的錄音音樂本身還不錯,但是錄音的質量不行,後來會有重新錄音甚至編曲的情況;有的作品可能音樂上一般,但是錄得很好。

這其中包括不同樂器音色的搭配是否得當,比如樂器在聲場中的擺位是否合適等等。

相互關聯個人意見

事實上我上面說的幾個方面都是相互關聯的,比如不同的音樂在錄音上就會有不同的審美觀點,具體到同樣是電吉他但不同音色的調製和不同的擺位。其次音樂家之間也經常會有不同的甚至反差特別大的觀點,這也和普通人無異。


外行人的技巧:聽伴奏。編曲優秀的歌,伴奏多半能直接拿來當純音樂聽。


無非是節奏、對位、和聲、配器這些,鄙俗的音樂往往這些方面都很糟糕,節奏缺乏變化,根本不考慮對位,和聲簡單粗暴,配器敷衍單調。這些東西往往是一體的,其中一個很差,其他一般好不到哪裡去。

對於流行樂搖滾樂,我個人有個更不全面但頗有代表性的判斷標準:音色的使用。在既定的時代,對自身有要求有追求的樂隊和歌手都會在這上面做點文章,這個是一耳朵的事,其他的還要聽聽才知道。


你的提問中已經有了你的標準,好不好聽是非常主觀的,普通百姓和作曲家的角度又會截然不同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Jazzy Hip-Hop 風格的藝人?
如何評價馬世芳和聽說?
如何評價洛天依的唱功?
超級五音不全的人怎麼欣賞音樂?聽歌完全看歌詞是好的欣賞方法嗎?
為何說 周杰倫是一個時代 ?

TAG:音樂 | 作曲 | 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