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和廈門人有什麼區別?


廈門批了特區副省級計劃單列自貿區福州人:。。。(老百姓很少關注)。福州批了國家新區自貿區綜合實驗區閩南人:福州那麼爛幹嘛要發展,我們閩南balabala省略3萬字天下第一居然不給我們政策。詳見新浪微博,網易,騰訊等


看到大家都爭論得很激動,我來緩解一下氣氛吧,我從文化角度說幾句吧。

地理這玩意兒的影響力在福建就可見一斑,小小的福建省里居然可以分出好幾個不同的的文化族群來...閩東、閩北、閩南和客家...

福州和廈門分屬閩東(以福州為代表)和閩南(以泉州為代表)兩個不同的文化區,福州受江浙地區影響,廈門受閩南潮汕地區影響。

福州是典型的江南小城,城市氣質和江浙地區很接近,連建築風格都屬於徽派。

而廈門的傳統文化則沿襲自泉州,屬於閩南潮汕風格。

雖然同屬福建省,可是由於歷史發展的因素,作為省城的福州和閩南地區(泉州)廈門的文化面貌的差異越拉越大:

在有著大男子主義傳統的閩粵地區,福州市區顯得與眾不同,由於教育理念的關係,福州市區歷來才女輩出,女性的地位相對較高...

近代知名的文人就有謝婉瑩(冰心)和林徽因。

這也是為啥有句話說:好男不娶福州女

其次,作為政治中心的福州長期和中央政府打交道,官員、文人雅士來福建必來福州,因此福州地方文化融合了更多的中原文化,甚至演變出了福州特色官話。

近代以來,福州和廈門同屬五口通商的港口,舶來文化也影響了兩地。舉個例子吧:

福州,倉山區,愛國路2號 原美國領事館

在福建,大家都喜歡說「一紮啤酒」,「扎」這個數量單位就是晚清時期,由福州地區的買辦和大班們根據英文「jar」翻譯的。

隨後這個詞就在福建流行起來了。

跟我一起學學福州話,「蜀扎啤酒」(tsuoi tsa bi tsiew)。

由此可見,雖然福州和廈門有著諸多的不同,可是福州和閩南(泉州)廈門一樣,商業都很發達,很早就對外開放,而且都有對外移民的傳統。

注意??:

閩東語和閩南語雖然無法直接交流,可是兩者同屬於閩語,辭彙、發音基本同源。

剛剛一看評論,我看到有朋友@記得鶴嶼嗎質疑福州的建築屬不屬於徽派風格,對於這一點,我個人的解釋是 徽派建築屬於建築的形式和理念,好比巴洛克和夏可可建築,是一種融合了時代、地理環境和文化觀念因素在內的建築形式。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個人認為,福州的建築屬於徽派建築的範疇,徽州和蘇州固然是徽派建築的源頭,可是他們也只是代表了徽派建築的一種形式而已。

因此福州的建築=融合了徽派風格+地方特色的馬鞍牆,屬於徽派建築的一個流派,當然這是我的個人之見。

還有朋友@黃果提到福州受江浙地區影響體現在哪裡。自古以來福州就大造園林和書院,因此江浙文人來福建必來福州。由於地理相近,很多江南籍人士到福州就職,福州世家大族就深受他們的影響。

君不見,福州老城的面貌和杭州老城如出一轍?西晉時期,福州世家大族甚至以杭州西湖為模版打造了福州西湖,福州的三坊七巷和杭州的河坊街、宋城無論是街區布局還是建築面貌都很相似。

福州南后街和上下杭都屬於典型的江南景觀,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青瓦、高冷肅穆這就是福州城受江浙影響的氣質。

此外,根據一位朋友Justin的補充,福州還是在江浙地區以外唯一一個擁有越劇劇院的城市,可見福州和江浙地區在文化上的聯繫還是很緊密的。

還有小夥伴@大豆張問我:

為何說泉州是閩南地區的代表,我個人絕無偏袒之意,漳州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不過泉州作為福州、建州之後,閩南三邑之首的地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可以說在閩南地區泉州的歷史、文化最悠久,人口眾多,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如今閩南和台灣人口的大部分祖籍地都在泉州,連廈門自己都屬於泉州系。

因此在選擇代表時我認為泉州比較合適。


我有一個外教,在廈大念了幾年中文,然後選擇到福州生活


作為一個在廈門大學畢業後這兒工作的非廈門的胡建人,從大學時期開始就能隱隱約約感覺得到廈門本地人對待我們是有一種比較異樣的眼神來看待,那種高傲的視角,在不同的廈門人身上有著不一樣的表現。

比如說,廈門本地家境並不是特別優越的廈門島外人,對待大家是比較平和的,因為他們本身也會多多少少被島內人低視,因此他們能體會到外來學子的感受,所以不會(也較少有資本)去低視外來人。而島內一些略有錢的,卻在廈門讀大學的,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主場」的思想,對於外地的、島外的同齡人不由自主地表現出「高人一等」的言行。

但是,隨著大家畢業工作,幾年之後這些本地人的高傲、不屑,漸漸被外來學子的打拚成果所擊潰。他們開始會說一些此前我從未聽過的讚美的話語。不光是學子,我的朋友以及一些早年在廈門打拚的長輩,也有同樣的感受。他們早期被本島人輕視,甚至做一些低視的行為,但是隨著大家的努力程度不同,本廈門人不得不對我們這些「外地人」產生一些「尊重」,哪怕只是檯面上的。或者說,強者為王,到哪都是一個理吧。

呵呵,大家是否覺得和如今的HK人有那麼一絲相似呢。

以上都只是過去的小插曲了,隨著越來越多外來人的進入,廈門早已是包容的城市,儘管本地的、外來的都有素質不高或是思想僵化的人,但是這些都會被歷史浪潮所淘汰。

如今廈門土生土長的人,占廈門市人口的比例已經非常少了,現在做廈門人之間的區別都要長篇大論,更別說和虎糾人的不同了。


利益相關:出生長大在福州的廈門人。(全家族長輩廈門人,父母1988年結婚時都在廈門,1991年調來福州工作,我1993年出生。)

以下純屬本人個人觀點,有謬誤勿噴。

語言方面:廈門講閩南話,福州講福州話(屬於閩東語)。所以,並不是每個福建人都會講閩南話。

男人性格:廈門男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大男子主義,畢竟擺脫不了閩南人的干係。福州男人性格比較溫和,有的人就會覺得不是很有男子氣概,但是福州男人心疼老婆是出了名的。

女人性格:廈門女人中的大多數依然秉承閩南女人勤勞、顧家的傳統,性格比較溫順。福州女人的話,做事比較霸氣,脾氣也就不那麼好,沒事別招惹福州女人。

民眾愛好:廈門人喜歡泡茶化仙,家中來客人的時候泡茶是重要的禮數。福州人喜歡打牌和打麻將,甚至有93歲高齡的老人在打麻將。

飲食習慣:廈門人飲食習慣比較清淡,與福州人相比廈門人大多能吃微辣(沙茶味)。福州人飲食習慣偏甜,如福州傳統名菜荔枝肉。福州特有調味品:蝦油和魚露。兩地共同的飲食習慣是:無湯不食飯。

語言習慣:廈門人說普通話時語速比較慢,語氣軟,句尾多語氣詞「啦」「哈」「ho」等。大多數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有「地瓜腔」。福州人說普通話時語速比較快,語氣硬,句尾語氣詞以「嚕」「咯」為主,而且福州人說話有一股「蝦油味」。

民眾心態:由於廈門人屬於閩南人範疇,宗族意識遠遠強過福州人,在我祖籍的村裡還有宗族祠堂,而福州人的包容性比廈門人強得多。

但,不管有再大的區別,福州人和廈門人,都是福建人。我愛福州,也愛廈門。一個是哺育我成長的地方,一個是無法割斷血脈的家鄉,我怎能不愛?


作為一個畢業好幾年的福州人說幾句吧。

大學期間在泉州,所以同學很多都是廈門人。我經常跑廈門去玩。

廈門人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地域意識很濃,有著一種這是我的地盤的地主優越性。你去商店買東西,首先說的是閩南話,如果你答不上來,他才會轉而使用不是那麼標準的普通話。然後表面上笑笑的,心底可能就有點歧視了。

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在大學裡面,很多廈門的同學經常會說什麼除了廈門,其他地方都不是很好。有一次我跟一個玩得還算挺好的廈門島內的同學吃完飯之後出去散步,他跟我說,上次他去店裡面買東西,店主用閩南話跟他說話,想要刁難他,以為他聽不懂。結果沒想到他會說閩南話,這位同學在跟我說這個的時候,看得出來他心裡的優越感。我到現在都還不懂這有什麼好優越的。

大學社團有微信群,我是裡面的負責人,由於在閩南地區,會員自然很多廈門的,有一次在裡面聊天,我聊到說鼓浪嶼的一些奶茶店就是坑外地遊客的。因為我媽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音樂學校教書,說最好不要喝。不知道為什麼,一說到鼓浪嶼的奶茶不好,一群廈門島內的人全部高潮了。開始無腦抨擊難道你福州的奶茶就好了嗎?(這裡的邏輯好奇怪,我有說福州的奶茶好嗎)然後開始數落福州多麼不好blabla...

當時我宿舍倒是沒有廈門的,有一個泉州本地的,還有一個漳州的。他們對廈門的印象也不是很好,總覺得他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據我另外一個宿舍的同學說,他們宿舍那個住在島內的同學經常吐槽島外的不是真的廈門人。我還聽說島內的身份證跟島外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點,我還真覺得福州比較好,至少福州夠包容。我爸是教師,我從小就是說普通話,至今都不會說福州話。但我周圍的朋友都不會在意這個,從來沒有人說你必須會福州話什麼的。畢竟語言只是一種工具而已。抱著一種所謂的主人意識活著,真的很累啊。

福州人的話有一點不好,就是很愛貪小便宜。前幾年CCTV在江濱公園辦了個什麼晚會,政府擺了好多花用以布置現場,結果晚會一結束,第二天那些花都被依姆依拔(大爺大媽)們搬回家了...

公交車上、麻將桌上經常會聽到市民們談論國家大事,這真的是叫做夸夸其談,完全沒有什麼見解,只是作為一種裝逼的談資而已。沒什麼含量,其實這也可見福州人對於政治的不關心。

福州的公交電視上放的基本都是哪邊的美食好吃,而廈門的感覺都是財經類的嚴肅新聞。上次跟廈門朋友聊天,問他你一般在家做什麼。他回答我,炒炒股,看看財經新聞,喝喝茶,我的天...你這個提前步入中老年生活了吧...不過不得不佩服他們賺錢意識很強烈。像我自己,在福州的一個市政類的國企上班,完全就沒什麼鬥志...


在廈大上學,工作在福州的福建人。樓主問的是人,又不是城建。先說人吧,廈門島內的看不起島外的,更別說福建其他地方,覺得自己是一線城市,也經常黑福州。福州還是比較隨和,而且普通話普及率高,對外地人也比較尊重,相反,對廈門讚美居多。再說城建,相對來說,廈門會好點,不過也就島內,島外實在有點low。商業的話,感覺福州商場多。


覺得廈門坑遊客哈哈,福州沒廈門包裝的好,也沒這麼小清新而已


福州人說福州話,廈門人說閩南話。


不抖機靈 認真答一次

作為一個福州人 有一個廈門女朋友 大學同學裡面也有很多廈門的

所以

先打一發地圖炮

說實話 其實很明顯 廈門人 尤其島內的 對於廈門有一種無比的熱愛,以至於這份熱情會轉化成對於那些 沒有廈門發展的好的城市 或者島外 的不滿 或者是不認同。

而福州人大部分都是同意確實廈門發展的比較好,但是我們覺得福州也正在穩步發展並沒有什麼相比之下的欠發達的羞愧。對於外地人(xu chuen yang) 感覺並沒有上一代人的排斥。

我說這些並沒有想說明什麼是否排外的問題 只是單純從我眼中看到的而已。

我承認廈門天時地利確實比福州有優勢太多,福州還沒有brt 沒有滿大街的咖啡館麵包房,到處都在修地鐵,包括以前最繁華的東街口。

但是該來的總會來的對吧,急什麼呢。

關於廈門女和福州女。。

廈門女 替人著想和體貼方面 確實是一大大大讚點 。就是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把我養的什麼都不會做。。雖然我覺得實在太不可能了。。有一個生活技能為零的女朋友真是萌萌噠

至於福州女人哈哈哈 年齡太小 還沒辦法真的看出趨勢。只是覺得從上一輩到這一輩 脾氣有在好轉吧哈哈哈?

PS.你們這群人,再怎麼嫌棄福州 開學還不得乖乖滾來福州上課!

PPS.雖然可能沒什麼人看,但是有不同的觀點別噴好吧 靜靜的說出來就好啦


答主北方人

此刻在北方某高鐵站的KFC里,怒答一發

大學交過一個廈門的女朋友,現在女朋友福州人,所以也略有耳聞福州和廈門之間的「小脾氣」。

我交往過的那位廈門妹聲音很好聽,是比較端正的瓜子臉,溫柔也比較任性,蠻細膩。因為沒有一起生活過所以並不清楚她是否會把我照顧得「什麼都不會」 ,不過她家是開飯館的那就姑且認為她做得一手好飯吧。而且廈門妹一直堅持早上電話叫我起床,由此看來廈門妹子比較體貼一說是可信的。

廈門妹和我說過廈門人確實是比較排斥外來人,而且廈門的房價真的巨高,現在好像近十萬?廈門妹會唱閩南歌,很好聽。

遺憾的是我到現在都沒去過廈門,只是從照片里看過一些,而且大多數都是生活照,以後一定要去一下看看小清新的廈門。

女友是萌萌的小○臉,性子直來直往,也很溫柔善解人意。女友家教很嚴,雖然是獨生,但從小在家裡做家務做飯,過年居然能包攬家裡所有的年夜飯,這點我是極為震驚的。所以所謂福州女被照顧得什麼也不會具體還是要看個人。

女友說福州人對外來人是比較友好的,福州的外地人也蠻多,以至於她和父母一起去的飯局有時候會除了她家全是北方人。

女友家在東街口,所以基本上只在附近活動。三坊七巷的小吃是真的好吃,花生湯土筍凍肉燕魚丸還有福州的滷味,一塊錢就可以買六塊巨好吃的鹵豆腐。福州生活的節奏很慢,吃吃小吃逛逛西湖泡泡溫泉,感覺在養老。除了沿海城市一貫不友好的房價……

女朋友普通話是真的很標準,並沒有任何口音,當然廈門妹普通話也是極好(可能是在學校當廣播員的原因),以至於我一度覺得胡建人普通話都特別好 。年前去福州順便拜訪了女友的父母,在一起聊天他們的普通話裡帶一些蝦味,對嘛這才是胡建人嘛( ?????????????)。

女友和廈門妹都很喜歡聽我說的普通話,可能覺得北方人說的會更接近普通話在她們心中的樣子吧。不過其實中國古人說話是和閩語一樣的,軟軟的~~~

她們在看到雪時都會萌炸

福州的空氣真的好,順便吐槽一下北方遍布的霧霾

最近在聽趙雷的《南方姑娘》,覺得唱出了南方妹子的美好

感覺中國這麼大是真的好,有這麼多不一樣的人,這麼多不一樣的城市


就像我們在外省讀書的孩子,大部分人都知道廈門,甚至不知道福建的省會是福州。其實就我來看,福州的硬體設施真的比廈門好。且不說廈門島內島外差距,廈門島內就是一個彈丸之地,交通那麼擠,brt也全是高架在飛。(地方小沒辦法)。。再說經濟,特別明顯,這兩座城市都是高物價低工資的代表。相對而言廈門工資高點物價貴點。廈門gdp不足泉州的三分之一貌似,在副省級城市簡直low爆了,福州5000多個億在省會並不算出眾。最後是未來發展,個人認為廈門如果不轉型就死定了,福州藉助海西可以發展很好。某些廈門人那種自以為是的驕傲感以前有就算了,現在,還真沒資格。


福州呆過三年,現在定居廈門。現在感覺兩個城市沒太大差別,人個人的差別就是相差一兩百萬級別的房奴區別而已,現在不是房奴的,將來也會是。

現在貌似背負的債務越多,好像還越光榮,這個奇葩的世界。

廈門的好環境是給遊客的,人為操縱出來的中國最高的房價收入比的廈門,為了買房換更好的房子,廈門人都活的像狗一樣,從上到下,壓力奇大,個把月,名校中學生跳樓,軟體園年輕人的跳樓,媒體都不報道的。

實話實說,不愛聽拉倒,城市本來就是慾望的牢籠,福州廈門又有毛區別,關不住的是龍,不是人中之龍,那就乖乖做牛做馬吧。


大概是……冬至吃元宵和吃湯圓的區別???

在福州生活了五年多,在廈門生活三年左右。我覺得福州是一個更厚重質感的城市,廈門相對輕一點。兩個城市生活節奏都非常慢,非常宜居,又略有不同。這也可能與我所接觸的人群有關係。

我在福州那幾年做一個本土雜誌《Homeland家園》,也因為做雜誌的關係,接觸了從老到小各種各樣的人,騎車逛過福州內河沿線,跟著閩劇團下鄉演出,北峰鼓嶺各種滾過,城市街道也都熟悉。福州給我的印象是日常生活非常安穩緩慢,很容易找到自己過小日子的方式。(相對而言房價消費也更輕鬆。)這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但是相對更內斂。

那時候的印象是,很多本地年輕人留在這裡,大多最終會選擇老老實實上班、結婚循規蹈矩的生活。並不是說老老實實上班不好,而且也不是年輕人不一樣,而是整個城市的開放性有所不同,較難有生態去供養一堆還在飄著不知道自己最終能做成什麼事情的年輕人。不過我離開福州這兩年,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hip-pop團體出現了,有意思的新品牌出現的,獨立樂隊出現了。

廈門的慢是另外一種慢,一種可以不催促別人不給太多壓力的慢,可以講是一種無性格的開放式的慢。因為有外來遊客和經濟的刺激,這裡長輩心態相對開放,加之閩南人自古敢闖。我身邊的很多可稱是無業青年,並且還能夠過著尚可的生活。年輕人留在廈門的很大原因並不因為想要安穩,而是覺得在這裡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情,裡面有很多機緣巧合,也有對北京上海這類城市社交場的逃避。

身邊朋友如上官喆、王在實、萬一方、劉旻這些設計師且不說,也有漫畫家、獨立導演、攝影師、音樂人、產品設計公司、創意機構等等。又或者有骨灰級媒體人朋友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做自己的獨立電台、經營著茶館。雖然與北京上海一線城市資源與規模不可比較,但這裡的年輕人卻有意思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個小生態。就算大家所做的事情的最終受眾並不在這個城市裡,但是在這個城市可以慢慢地琢磨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最幸運的是這個城市也能夠包容住很多種生活狀態,不會讓人隨便感覺到某種同儕壓力。


認識福州的人比較少,認識廈門的人多了去。

都說到了優越感。

個人之見,廈門的優越感放眼望去唯有呆灣可以與之來個高下。


大概就是這樣

關完評論說陪你撕逼。

智商下線 然後一通罵。

哈哈哈 這樣的是高級黑。

以下原文。

--------------------------------------------------

說實話福州人並不是很在廈門會不會比福州好這件事。

我們就是省會啊 戰略調整後建設海西發展很穩定啊。(剛有個說台海影響廈門比福州大的,真沒搞懂怎麼回事)

沒聽過幾個福州人說廈門幹嘛幹嘛的 倒是聽不少廈門人說些有的沒得的。

底蘊這回事 真不愛辯。

沒事瞎囔囔的 也大概知道什麼心理。

你們開心就好啦 反正我大福州越來越好了 啦啦啦。


2016年3月的第1天,第一次修改我的答案。說在前面的是,我真的不是地圖狗,雖然我很熱愛我的家鄉,雖然她有拒載我的司機(就在前幾天)。雖然她在很多人心中,略顯寒磣,是一個發展不咋地的省會。但是,這些我並沒有選擇無視。正是不足才有改進的空間。謝謝@明文軒童鞋在下面的一些辯解。謝謝@江xxxx的關於星巴克位置指正。還有,我只是拿星巴克舉個栗子是因為大家對他的企業認知度高,不用拿出喝著也算文藝的態度吧?謝謝大家的指教(雖然有的話我也不愛聽(  ̄?  ̄ ) ,但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就不一一回復了。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原答案??????????????就我所認識的廈門人來說,普遍看不起福州,一股高人一等的感覺。

覺得省會就該廈門當。對福州人有敵意。

舉個栗子。同學在廈門讀書,剛開始不是用iPhone,廈門人就說福州人都很窮。去逛街和同學說福州就沒這樣的商場和高樓吧。明明廈門島外就比城鄉結合部還渣。

再舉個栗子。自己大學同學有廈門的,天天在我面前炫高貴,覺得吃人均過100的就是大餐。福州就沒這麼貴的食物。我也是醉醉噠,人均100福州現在隨便吃個火鍋都不夠。

福州主體上並不歧視外地人,歷史文化底蘊比廈門強,不過綠化還沒廈門好。在日常生活上,福州比較方便,畢竟是省會,辦事什麼的都好辦的多。物價較廈門便宜,好的醫院也多在福州。公交方便的不得了,現在在做地鐵,雖然龜速了點。整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均衡,不似廈門的島內島外是2個天地。

作為一名福州人,我只想說「I don』t care」。不管廈門人,怎麼黑福州。福州依舊在按自己的步伐發展。我們不亂宰外地遊客,我們有中國最美的十家星巴克之一,不比廈門情調差。


某些層面上,可參照廣州和深圳:一座是有底蘊的老牌名城,另一座是近幾十年(由區位利好、政策和資本等因素影響)崛起的年輕都市。各有所長,不必撕逼。


再怎麼樣福州也是省會 廈門和福州因為台灣問題註定只能發展一個 廈門人再怎麼樣一半也都是外地移民吧 呵呵


本人泉州人,因為工作的緣故去過好幾次廈門和福州,也接觸了不少廈門人和福州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福州人好客,我和他們相處得非常舒服。而廈門人心眼小,說不上歧視,就是那種你沒法和他交心,感受不到他是在真心真意對你的。還有不知道是不是我太過主觀,工作上福州人一直都在熱心幫我,而廈門人都是在坑我的,可能是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吧。廈門人看到了請息怒,我說了只是我個人結合經歷後的感受。


推薦閱讀:

題主準備去福州→平潭→泉州→廈門→漳州→東山,對行程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讓你決定留在福州的原因是什麼?
有哪些建議給初到福州生活的知友?
如何評價福州這個城市?

TAG:廈門 | 福建 | 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