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糧食單產這麼低?

一直聽說中國用7%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覺得中國的糧食單產應該很高,但看到這個表格之後(18億畝與糧食安全無關)

發現居然有這麼多國家排在中國前面,而且有尚比亞埃及科威特納米比亞模里西斯薩爾瓦多這種莫名其妙的國家。

這是爲什麼呢?


一個偶爾閑暇時光粗略回答的答案,竟然被編輯推薦實在是誠惶誠恐,因為回答的實在是粗糙,也著實可見在知乎有關農業的問題關注的人實在是太少,在商業社會對這樣一個投入大(不管是從事生產還是做研究)回報緩慢的行業從事的也實在是少之又少。

同時,又是因為這個回答又得到了許多人的邀請回答農業問題,實在是深感不安,因為對於我本身從事的是玉米育種工作,而且雖然從事了將近十年時間,但也只能說剛入行。農業問題千千萬,被邀請的很多問題超出自身所掌握的知識範圍,實在是不懂,還請見諒。

作為一個做常規育種的從業人員,深感農業行業的辛苦和持之以恆的必要性,在現在這個大家即將歡歡喜喜準備過年的時刻,有大量的玉米育種人正在海南度過,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多年春節都沒法回家過年,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記得前幾天查小麥「西農979」育種人,查到了這篇文章育種者的生命密碼——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專家王輝。這裡最讓我感慨的就是原來王輝老師是趙洪璋先生的傳承人。我想這就是農業行業(尤其是從事農業研究)的性質。往往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傳承。像我這樣做玉米育種的,即使有十年的從業經驗,也只是壯著膽子才敢說入門。而由於行業的特殊性行業的差距拉大,導致年輕人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少之又少,而精英人才更少,這的確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

........................................................................................................................................

以下是以前的答題:

謝邀,這個題目被邀請很早了,抱歉,最近大半年忙到沒有休息時間,系統的查點資料答題更不可能。偷得浮生半日閑,年底了總算有點時間,把這個欠了大半年的作業交了,雖然論文已經一推再推了/(ㄒoㄒ)/~~

作為一個還算是從事農業教學科研的工作者,要想一心一意的做好工作,實在費心費力更難出成果,之所以還能堅持,也算因為有這方面的愛好或者有些情懷吧。我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節目的嘉賓說過,凡是能夠堅守崗位的教學科研工作者總還是有些情懷的。就像我們農業行業來說,那是在一輩又一輩人的努力的基礎上才有了今天的結果,所以,既然是在前輩人的基礎上接到這個工作,總希望繼續下去,不至於在我輩人手中斷送掉。

記得前段時間知乎上還有人去質疑袁老爺子,我只能呵呵了,農業工作需要長期的工作才有結果,甚至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有結果,這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和不怕辛苦的努力!質疑的人能去地裡面干一天說就清楚了,尤其是搞育種!

啰嗦這麼多,其實想說的是,我們的糧食畝產是在幾代人努力的基礎上才得到的結果,雖然看起來似乎還是不那麼高。

......................................................................................................................

數據來源: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http://202.127.42.157/moazzys/nongqing.aspx

現在能查到的數據是2013年的,我用東部、中部和西部查詢的糧食單產,見圖

2013年全國糧食平均單產358.44公斤,在這裡比較高的無疑大都是糧食主產區或者經濟發達地區,而比較低的無疑都是像山西、雲南、貴州、陝西、甘肅、青海這些經濟地理條件較差不適宜糧食生產的地區,在農業部的統計上稱為非主產區。但我們又是一個農業「大國」,即使那些條件較差的地區仍然有大量農業用地和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所以統計起來拉低下線是必然的。

至於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我們畝產比較低,其實我們搞農業的總是愛和美國比較,但至少中國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我們和美國是沒法比的。

谷歌抓個地勢圖

我國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我們這裡真正可以稱得上農業生產的適宜區也就是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而且即使這裡也有大量的丘陵地帶。而其他地方要麼是各種丘陵,要麼是高原,不適宜進行糧食生產,尤其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農字八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都不具備。

而美國的地理條件就像高曉松曾經說過的,美國就是上帝賜予的地方,地理位置太好了(非腦殘費,但就農業來說還真說對了)。就農業生產來說,也太......好了。

繼續谷歌抓圖

雖然大家地理面積差不多,GDP專家們也預計就要趕上了(然並卵),但美國有那麼大一片可耕地(當然也有一部分沙漠)適宜從事糧食生產,美國的農業工業化又那麼多年了,生產水平較高而同時又有較好的輪作制度,差距大是必然的。

我看題主提到的那篇文章是說18億畝耕地的事,其實我認為這是農業發展水平的問題。我已經在幾個地方說過,我國的農業才剛剛脫離刀耕火種沒多久,改革開放三十年,種子行業才剛剛發展十幾年,農業行業根本沒發展。

而我國農業發展現今面臨的問題就是因為農業行業沒發展,導致農業和其他行業差距太大,以至於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如果再不改革,今後很難持續下去。農業收益由於和其他行業差距過大,沒人重視農業,老百姓種地只是為了不讓地荒著或者為了夠吃就行,我辛辛苦苦一年多掙幾百塊錢還沒我外出打工一個月掙的多,所以導致現在農村種地的大都是50/60/70人員,土地效益比下降導致從業人員不重視,什麼簡單種什麼,什麼省事種什麼,媒體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報道的大豆淪陷(不僅大豆,棉花等種植起來比較麻煩的將來一個一個淪陷是必然)之類的是典型的例子,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也是典型的例子。

而現在能看到的發展前景也必須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效益,這樣,從業人員才會重視起來,產量才有可能再上一個台階,不然今後能不能維持這個水平都難說。

當然,集約化經營又面臨土地政策,經營保障(農業保險之類的),農業補貼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國家在政策層面上也在探索。土地政策這個方面牽涉到農民失地的問題,這是我dang的立國之本,所以現在國家強調的只是適度規模化,但我感覺,這又太慢了,因為改革三十年,我們欠農業農民的太多!農業保險根本沒搞起來,一則風險大,責任界定難,二則經濟發展水平還太低,規模較小,農業從業人員更沒有保險意識。農業補貼也一改再改,從補貼農資企業到直補到戶,再到重點補貼種糧大戶,這個方面倒是一直在探索。

所以,如果能夠解決這些問題,18億畝耕地可能就不再強調了,不然我們的糧食產量不僅不會上漲還有下降的風險,18億畝耕地的紅線也一定會一直強調。

扯太遠,有些問題還是不要閑扯了,容易發不出來:-D。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國農業產量單產較低的原因總結起來這幾個方面:

一、土地面積雖然大,但適宜農業生產的土地較少,導致那些單產較低不適宜生產的土地拉低了農單產的水平。

二、統計問題,比如上面上海市單產面積也挺高的,但一千畝的單產和一億畝的單產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就像以前很多地方搞高產創建,你搞個幾十畝上百畝畝產2000斤,沒意義。所以,和其他國家比也一樣。

三、農業發展水平還較低,農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還遠遠達不到,而經濟的發展導致農業已經不是精耕細作的年代了,導致我們的單產水平難以再上台階甚至還有下滑的危險。


不要撿個小廣告就信

你這個數據的統計口徑是什麼?計算方法是什麼?用當年糧食產量除上國土面積?還是耕地面積?還是種植面積?

糧食的口徑是什麼?糧食產量數據來源於哪裡?面積來源於哪裡?

這些數據,找個中國的專家都很難弄清楚,你拿個外國的數據就敢把結論拿出來打臉?

先說結論吧。。

中國目前的糧食單產在900至1200斤每標準畝上下。單產已經很高了

解釋下這個結論的口徑,免得你又一知半解拿出去曬,被人再次打臉。

先說糧食的口徑,指的是水稻,小麥,不包含薯類(土豆,紅薯等這些高產到你無法想像),基本不包含玉米。各類作物畝產都不一樣,比如水稻畝產一般要比小麥高。其次,各地土壤。氣候類型不一樣,各作物產量也不一樣。比如,山地種土豆,產量就比種水稻或者小麥產量高。在西北地區種玉米肯定產量高於水稻。。

面積是按照播種面積計算的。就是種一畝算一畝,沒種的就不計算產量也沒有單產。面積的單位是標準畝,666平方米一畝。我國各地的畝,大小不一樣,見過900平方米的大畝,還有1200平方米的畝,甚至有1500平方米的。所以在談論畝產的時候,一定要先問,畝是多大的。

在說計算方法。

注意

注意

下面講的是關鍵

中國的糧食產量,不是計算出來的,所以只要不是我們自己發布的數據,任何機構發布的,通過計算得出來的數據,都是假的。。

中國的糧食產量數據是測出來的。以水稻為例大致講一下。到了水稻成熟的時候,收割前一兩天吧,專業人員帶著收割機,脫粒機,除水儀器等設備,到稻田裡,稻田面積多大不重要,稻田的選取是通過衛星遙感圖像按照一定模型抽取的。到了田裡之後,以一米直徑畫圓,收割圓里的水稻,一般一塊田,面積大的選五個圓,面積小的三個。收割之後,當場脫粒,除水除雜,測試含水率之後稱重。五個圓里收割到的水稻重量除以五個圓的面積,在乘以666,就是畝產了。

所以,畝產不是通過計算出來的。一塊田,種一季水稻,一季小麥,你怎麼計算畝產?要是冬天種了蔬菜,畝產量豈不是要減半了?

再說下糧食產量數據是怎麼來的,剛才不是測量出來了畝產吧,只要知道了種植面積,兩個一乘,哈哈,產量數據就出來了吧。

種植面積怎麼來的呢?剛才說了,衛星遙感,分辨精度現在可以達到0.6米,就是種0.6米x0.6米的農作物,就能被識別出來。通過插值,精度可以到0.3米。

一般,以縣為單位,用遙感圖像確定全縣主要糧食種植面積,注意是主要糧食。我國太大了,情況之複雜,不是你們能想像的。比如什麼是糧食作物,各地的定義都不一樣,土豆這種常見的食物,各地的稱呼都不一樣,你怎麼計算?在某些地區,如貴州,山西等,土豆,或者叫山藥蛋,是算主要糧食的,主糧,在某些地區,土豆只是蔬菜。這個很好理解,對吧,可是計算起來怎麼辦?紅薯,算主糧不?很多地方是算得。

所以,各地計算糧食產量的口徑,大都有一定區別,只計算當地主要糧食作物。

剛才說衛星遙感確定種植面積,衛星不一定全面,準確,還有無人飛機的航測。實地調查的核實等等。。

糧食產量數據,除了計算口徑的問題,數據還是很準確的。事關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萬一出事,那就是第二次自然災害,後果誰都承擔不起的。

最後再回答下題主的問題,現在我國糧食畝產已經很高了。中稻畝產穩定在1200斤,高的可以到1600。這個數據你可能不了解有什麼意義,給你對比下就知道了。解放前,甚至到80年代,我國水稻的畝產長期維持在300斤以內。現在的朝鮮也是這個水平,不過這兩年我們派了一些技術人員過去,教他們種田,帶去了良種,畝產有些上漲,但是依然在500斤以內,而我國的情況,據說袁隆平的數據是可以到2000斤,不過這個在日常生產中還沒見到。氣候條件好的地方,可以一年三季。正是因為這幾年畝產起來了,才彌補了農民外出打工不種田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


來晚了,好話都被你們說盡了。

我來當一把高級黑吧。

你們搞的這個畝產低,是不科學的,為毛會畝產比較低呢?主要是因為每一畝耕地能夠束縛的農業勞動力太少了。如今的農業勞動力都進城當了農民工。這農民都進了城,耕地都撂荒了。

哪來的糧食產出?

你們應該把農業勞動力都鎖定到耕地上,一畝地投入五十個壯年勞動力,這糧食單產啃腚能上去。


前年去皖南農村走親戚,發現親戚家房子拆遷了。問:沒開發為什麼拆遷?答:土地集中流轉,宅基地平整,都住進新農村小區了。先不管這個新農村建設到底是不是面子工程,但是,看到以前不成片的土地,變成了成片的農田,我覺得政府還是做了一件好事的。村裡人本身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來的都是60以上的,誰來種地?後來問了一個村民小組的小組長,小組長說,現在基本上都是1000畝起種的了。政府每畝補貼280一畝,農機也有補貼,化肥都是一大車拉過來,據說也沒有花錢(具體不是很清楚,但是確實知道有免費的化肥送)。這點上,皖南某縣確實做得不錯。這地方還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


並不低,我國百姓素來喜歡超量使用化肥,產量沒理由會低。

不能只看統計數據而忽略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輪作,一年雙季甚至三季,綜合一年來看,比如黃淮海的小麥加玉米,一年總產量在1800斤左右,南方的雙季水稻,產量也很高,只是我對水稻區不太熟悉沒有太靠譜的數據。而在一年一季的東三省和西北新疆等地,玉米的產量其實是和同為一年一季的美國差不多的。美國畝產是1650左右,我印象中東北的春播玉米比這個產量似乎還高一點。

所以說單產底這個說法並不對。

第二個原因是我國的種植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很多不適合種植玉米的地區,因為這幾年國家對玉米價格的補貼,造成種植玉米的收益大於種植本地適宜作物如大豆花生的收益,導致很多農民改種玉米,而玉米在當地產量是沒有花生大豆高的。這也是國家今年取消玉米糧補的原因,使玉米的價格回歸正常,倒逼種植結構趨向合理,以應對我國不斷增加的對進口大豆花生的需求。

我國普遍的小農經濟令老百姓更愛惜自己的手中的土地,精耕細作的種植模式只會讓產量更高,不能盲目崇拜發達國家的機械化。以我接觸的眾多包地戶來說,他們對高產的熱情遠沒有一家兩三畝地的小種植戶高。


發現現在知乎有種現象,就是問一些類似「雞蛋為什麼是樹上結的」之類的問題,這類為題與其說是問題,還不如說是題主在散布自己的觀點!

什麼叫「為什麼中國的糧食單產這麼低?」?!中國的糧食單產根本就不低!中國的糧食單產根本就不低!中國的糧食單產根本就不低!重要的話要說三遍,玉米、水稻、小麥這三種主要糧食作物,中國的單產不敢說世界最高,單產也是排在世界前列的。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去過產糧食區的農村,題主的看法是哪裡來的?難道題主是外國人,對中國農村的印象還來源於西方媒體六七十年代的描述?


因為數據統計出了問題!

恰恰相反!中國糧食單產量應該是很高的。

我國大部分的糧食都是精耕細作的,你去國外看看,很多田地都沒有壟啊。

中國對作物育苗也很看重,中國花在育苗科研經費很多。

我家以前也種糧食自己家吃,糧食產量還可以。

而中國依然有龐大的農民,這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中國其實現在依然是很多糧食單產記錄的保持者,依然在創新高。

那為什麼會出現統計上單產很低的問題呢?

第一,大量閑置的農地被計算進去了?因為中國的土地是不能買賣的,所以你出去打工了,你的田地也不一定會租給別人,而且也不一定有人會租——被別人偷盜是很有可能的,而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很差。

第二,有人把非糧食用地上報成糧食用地,對,因為你種糧食的補貼很高啊,而你種經歷作物——棉花,西瓜,蔬菜,草藥,是沒有補貼的。

第三,大量的糧食沒有統計進去,很多糧食我們自己就吃了,不會進入市場,雖然自己也稱重,但是你這個數據不一定計算了。

第四,走私扣漏稅,這也是很有可能的。因為中國大量的糧食是在農村,在商場的糧食就是會有稅收會有各種成本,還不如鄉里鄉親便宜點。城市對糧食的消耗恐怕還沒有農村多。

如果你統計蔬菜,水果,肉魚等等,而現在農村養殖的也少了,城市消耗的多,數據會比較符合實際。


答主是廣東某落後小山村的農民孩子,而且家裡是干大米加工的小作坊的,所以對農村和糧食問題有點觀察、感謝,嘗試回答一下(可能離題較大)

根據我爸媽說近幾年大米生意越來越艱難了,農業糧食產量確實減產了,答主覺得有一下原因:勞動力缺失和老年化、沒有種糧的積極性、不能走向機械化科技化。

1、農村裡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因為在村裡耕田的收入確實不高,城鎮里在工地當搬運工水泥工,只要肯吃苦5、6K沒問題,更別說大城市裡面了;另一方面年輕人對當農民對耕田有種鄙視的心理,連初中畢業的農村孩子打從心裡不想回村生活,覺得回來太丟臉,而上了大學的孩子更不能期待他們回去,不是嗎?所以,村裡剩下的只有5、6十歲以上的老人,最多還有沒什麼文化在家裡照顧孩子老人的婦女們(其實也不多,女性也很多外出打工)。我舅舅,本來兒女還在讀初中那時候,家庭種了好幾塊田的,加上兒女幫忙種地,他夫妻在農閑的時候還干建築工地的活,生活還OK的。但現在,兒女都出去打工了,兩夫妻都過65了,在村裡照顧孫子以外,就種一點糧,一些地直接用來種菜不種糧了,還有一些地直接荒著了。對於老人家,他們確實已經沒力氣去種糧耕田了,剛剛說我舅舅還種一點糧,但他的想法也只是留著自己吃的,實在有多就賣了掙點多餘的錢而已。這種老人家自給自足的想法也很普遍。所以,年輕人走了,剩下老人孩子,導致糧食產量降低了(至於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問題就不談了)

2、沒有種糧積極性,前面也談了一點,這裡談另一個方面的。有一次,我爸推薦我舅種一種新的稻米品種(答主也不懂這個),說了產量更高一些,而且市場好,賣的價錢不錯,起碼會有更好一點的收入。但是我舅不願意,還是那種自給自足的思維,就是不願意改變現有的生活。答主其實覺得不能理解,你種產量高點價格高點的A稻,實在喜歡吃原來那個便宜點B米,賣了A稻掙了錢再買B米不是來個划算嗎,畢竟這能掙錢啊。所以農村的人,特別是老一輩人,觀念上的封閉,不願意接受新的改變,例如品種、科技等,也是一個制約因素。

3、不能機械化集約化。雖然地理上原因,答主老家多山多丘陵,村裡的田很大都是梯田的形態的(請自行百度),一級級的梯田當然制約了機械化。但還有另外的原因。其實在地勢就好的地方,耕地還是可以連片的,但是,每家每戶分田導致耕地是一塊塊的井田,這很常見。關鍵是農村的人是非較多,每家每戶總會有各自矛盾紛爭,『集約』不起來,田與田的界限成了是非界限。不過,我舅舅現在也不用水牛洗田的,用手扶式拖拉機了,也算得上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吧。但像上面說的,老人家即使開拖拉機也耕不了很多田的了。另一個,只能用手扶式的農機,不能用稍微大一點的農機車一次性耕好幾戶人的田,原因就是剛剛說的是非問題吧。(2、3都說了農村人的一些缺點,但請不要怪責答主,仔細觀察一下農村,這個確實是客觀的問題)

再說點別的,答主老家雖然是個落後的小山村,但是小鎮在廣東內,在糧食產業還是有一點點名氣的了(而且鎮也主打大米作為特產招牌),算得上種糧的一個重要產地吧。但是,就連我老家這樣的糧食產地,近幾年,本地市場慢慢多其了越南大米之類的,而且越南米更便宜呢。再加上答主看的文章,和社會對農業的不重視,答主覺得農業再不重視,糧食產量以後不能實現國內最底線的自足,恐怕GDP再高也不是一件好事吧!

所以就像某答主說的,在知乎上看見這個問題,會讓人感動,起碼起碼我們有人關心這個問題啊

說說答主的解決想法。農業現在的狀態就是:農村人不想再耕田了!解決辦法,我覺得,要麼讓人回來,要麼讓資本與市場進去。但是,如果只是簡單的鼓勵年輕人回去耕田,結果還不是以前那種落後的農業,最多就是農機可以普遍一點咯。但如果讓資本進去,理想一點,能實現集約產業,生產機械化、品種研究與生產工藝研究科技化等等,文科地理學的不是這樣倡導的嗎(請不要說這是純理論,起碼這是提供發展方向啊)

但是啊,答主也知道農業這樣改革的有很大難題的。一方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性質和土地承包責任制度、宅基地制度這些歷史遺留的土地大制度,需要慢慢改革。另一方面,農村人肯定不夠投資人精明的,貿然讓兩者進行市場交易,再多的公權力調節也難以保護農村百姓的利益的。舉某次聽講的其他村的例子:一個農民本來出去打工,但是因為工傷致慘了,拿了卑微的賠償後回到村裡耕一點地,就這樣艱難地生活著。(中間拿賠償的事也很辛酸,不過這是另一個社會問題了)如果貿然變成市場化,他本來就知識水平低,沒有談判的資本,如果投資人開價10萬,在我們那個小山村,大多數農民就答應的吧(不答應就再加點也肯定答應了吧)。然後呢,現在的農村社保等等不好,他再工作也很困難,也許拿了那10萬也未必有個好生活呢。更何況,答主憑著對農村的觀察,他更有可能拿著10萬過上一段頹廢生活(賭博XX等等,在農村真的很常見)然後過著更艱難的生活,又或者直接被不法分子欺詐,搞到家破人亡。哈哈,以上都是答主的假設設想而已,不過,真的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畢竟我在那生活了那麼久),不是主觀臆測。

最後說說,農業我們需要去改革,讓它活起來,不再死氣一片。但農民的利益不應該在改革中被較大的犧牲(即使要犧牲一點,也不能只讓他們受傷啊),即使我也理解農民裡面素質較低的『刁民』會更多一些,但是最底層最樸實的真的還是農民群體,他們不應該成為犧牲者的!改革,要干,但得權衡好啊,答主太年輕,無法再評論以後改革應該怎麼走了。終

(PS,知乎第一次回答,因為看見這個問題太激動了,畢竟感悟了那麼多年的想法終於寫了一些出來,喜歡的話,點個贊鼓勵鼓勵我吧)


我不知道你從哪搞來的數據,科威特單產1400kg是在糊弄鬼啊,放衛星嗎。我找不到真實數據,只能說中國單產肯定不是最上等的,水熱條件整體比中國好的地方很多,但通過耕地面積佔世界比例,單產必然不差。

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AG.YLD.CREL.KG

這是世界銀行資料庫的鏈接,雖然仍然有奇葩的數據像真主保佑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畝產四五噸,但是大致看上去至少比題主的數據靠譜。

這是幾個所舉例國家數據,和我挑的幾個國家的數據。10至13年,單產單位是kg每公頃。

模里西斯 6,833 3,902 3,390 3,224

納米比亞 435 389 551 351

薩爾瓦多 2,726 2,492 2,782 2,777

尚比亞 2,536 2,735 2,692 2,538

科威特 8,572 8,648 8,804 8,500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6,504 7,247 7,269 7,200

中國 5,527 5,701 5,824 5,934

印度 2,676 2,862 3,021 2,975

日本 5,854 6,012 6,134 6,105

法國 6,722 6,621 7,524 7,074

美國 6,988 6,818 5,925 7,340

國家名稱 2010 2011 2012 2013

不丹 2,469 2,802 2,944 2,621

東帝汶 2,451 2,586 2,126 1,880

中國 5,527 5,701 5,824 5,934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中非共和國 1,447 1,522 1,684 1,716

丹麥 5,876 5,887 6,310 6,308

烏克蘭 2,727 3,754 3,174 4,076

烏茲別克 4,529 4,761 4,496 4,523

烏干達 1,978 2,078 2,029 2,143

烏拉圭 4,267 4,306 3,622 3,925

查德 843 772 1,111 1,008

葉門共和國 1,092 1,023 1,064 1,008

亞美尼亞 2,068 2,742 2,649 3,108

以色列 3,024 3,354 3,863 3,798

伊拉克 1,697 1,799 1,743 1,705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2,358 2,269 2,296 2,325

貝里斯 2,799 3,156 3,451 3,616

維德角 220 178 188 191

俄羅斯聯邦 1,844 2,261 1,859 2,150

保加利亞 4,020 4,252 3,678 4,431

克羅埃西亞 5,467 5,228 4,579 5,452

關島 2,333 2,421 2,500 2,500

甘比亞 1,127 869 910 899

冰島

幾內亞 1,459 1,532 1,522 1,523

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1,618 1,367 1,481 1,330

列支敦斯登

剛果(布) 780 814 848 889

剛果(金) 772 744 759 763

利比亞 662 756 804 833

賴比瑞亞 1,179 1,183 1,164 1,035

加拿大 3,480 3,527 3,625 4,170

迦納 1,814 1,594 1,768 1,709

加彭 1,687 1,698 1,685 1,691

匈牙利 4,719 5,105 3,665 4,813

北馬里亞納群島

南蘇丹

南非 4,143 4,024 3,689 3,682

波札那 374 420 331 300

卡達 7,593 6,050 6,076 5,931

盧安達 1,930 2,106 2,170 2,172

盧森堡 5,593 5,193 5,523 5,967

印度 2,676 2,862 3,021 2,975

印度尼西亞 4,878 4,886 5,082 5,085

瓜地馬拉 1,996 1,991 2,029 2,018

厄瓜多 3,108 2,605 3,258 3,547

厄利垂亞 536 578 608 602

古巴 1,937 2,619 2,812 2,922

吉爾吉斯斯坦 2,610 2,603 2,367 2,904

吉布地 1,444 2,000 2,000 2,000

哈薩克 804 1,689 762 1,169

哥倫比亞 3,448 3,634 3,659 3,606

哥斯大黎加 3,770 3,330 2,735 3,639

喀麥隆 1,669 1,681 1,597 1,652

吐瓦魯

土庫曼 2,575 2,025 1,778 1,789

土耳其 2,709 2,958 2,956 3,249

聖露西亞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333 835 705 575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18,774 27,640 25,879 24,857

聖馬丁(荷屬)

聖馬丁(法屬)

聖馬利諾

蓋亞那 4,167 4,334 4,456 4,927

坦尚尼亞 1,648 1,381 1,314 1,270

衣索比亞 1,833 1,962 2,047 2,217

吉里巴斯

塔吉克 3,117 2,519 2,891 3,142

塞內加爾 1,196 966 1,310 1,180

塞爾維亞 4,959 4,751 3,116 4,784

獅子山 1,771 1,677 1,727 1,806

塞普勒斯 1,931 1,955 1,538 1,710

塞席爾

墨西哥 3,501 3,240 3,453 3,386

多哥 1,187 1,226 1,234 1,258

多米尼克 1,417 1,400 1,667 1,667

多明尼加 4,246 4,606 4,731 4,534

大韓民國 6,539 6,748 6,720 6,489

奧地利 6,429 7,279 6,205 6,073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2,968 3,011 3,054 3,796

孟加拉國 4,288 4,348 4,394 4,384

安哥拉 629 662 552 839

安地卡及巴布達 2,075 2,000 2,000 2,000

安道爾共和國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616 1,624 1,658 1,658

尼加拉瓜 2,086 2,157 2,093 2,103

奈及利亞 1,528 1,333 1,510 1,555

尼日 490 378 519 424

尼泊爾 2,295 2,477 2,714 2,570

巴哈馬 7,533 7,309 7,340 7,368

巴基斯坦 2,611 2,946 2,971 2,930

巴貝多 3,189 3,444 3,200 2,833

巴布亞紐幾內亞 4,320 4,935 4,486 4,892

巴拉圭 3,457 3,482 3,036 3,683

巴拿馬 1,980 2,278 2,151 2,180

巴林

巴西 4,041 4,038 4,585 4,772

布吉納法索 1,063 995 1,203 1,209

蒲隆地 1,299 1,309 1,102 1,176

希臘 4,632 4,845 4,329 4,481

帛琉

庫拉索

開曼群島

德國 6,718 6,461 6,900 7,318


題主你對這個圖的理解是不是有問題,仔細看一下,這個表格一共有三欄,每欄是一種不同的作物,左邊是大米,中間是小麥,最右是玉米,這些作物基礎的單產就是不同的(玉米遠遠要高,大米其次,小麥最差),跟氣候條件也有密切關係(熱帶遠遠要高,寒帶自然就低,具體作物不同),中國三欄都榜上有名,已經不錯了。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是大米,可以看到單產跟日本接近,真的不能算低,如果你非要覺得全部都排第一才叫高,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你了……


因為單產包括了所有耕地的產量,很多國家農業不發達,導致只有最優質的耕地被開墾,並作為商品糧出口。比如澳大利亞的水稻田,單產全球最高,就是因為澳大利亞人不吃大米,只有最適合水稻成產的優勢耕地被開墾,作為出口產品。中國單產低的原因就是存在大量中低產田。優質耕地和世界水平差距不大。


中國18億畝耕地,年產糧約6億噸,平均每畝0.33噸,這個數字確實不高。但本人農村長大,老家水稻基本一季畝產千斤,一年兩季合計一年兩千斤,也就是1噸,兩者出又入太大。如果這18億畝耕都是我老家水稻那樣的畝產,那中國糧食產量就是18億噸了,然而實際上這18億畝耕地肯定不可能全是水田(良畝),還有一部份是旱地,如我家是約3畝水田,1畝旱地,這一畝旱地我家也不種小麥玉米這種糧食而是種了蔬菜與水果,但這些又沒有計入糧食產量,於是我家4畝耕地產3噸糧食就成了平均畝產糧食0.75噸。

再從我家的例子推測看全國,18億畝耕地裡面真正良畝即水田佔比可能比例很小,我家在廣西北部一般水稻是兩季與湖南湖北等華中地區一至,廣西南邊可以三季,而中國華北地區卻只能一季。這些一季地區自然就拉底了平均單產,於是就被平均了。玉米單畝單季比水稻還要高,但是一般只是一季,總體應也是要略低於兩季的水稻田。而主糧中小麥單產不如水稻且只能一季,好的地方可能有八百斤,貧瘠的地方畝產只有五六百斤,這又拉低了畝產。

但是真正能把單產拉到畝產0.33噸這麼低的數值,我覺得應該是沒有用來種糧食的耕地太多了,必竟我們還要吃蔬菜和水果,對不對,且不說中國還是人均食用蔬菜最多的國家。

而且,還有一部份耕地輪耕休耕也一起平均進去了,如現在我家,父母年齡大了,我們年青人又不在家,他倆老在家現在把原來的一半的水田用來當地種蔬菜,而原來的旱地因為天旱時經常要人工挑水去澆,以現在的眼光看太不值當,被嫌棄得直接「退耕還林」了(國家統計中還沒退),這在我們那邊已經是普遍的現象,而非我家單獨如此,然而那些輪耕休耕的平均的時候還算在分母裡面,於是單產就拉低了,我覺得這大概就是中國單產低的真象吧。

而世界那些糧食單產相對高產的國家,其單產高的原因也不是因為什麼農業科技高明,而是良田良地的比例更高吧。畢竟中國兩季合起來畝產1噸的水稻在國際上已經是非常的高了。


數據來源不可信


好吧,瀉藥,我雖然簡介上是種地的,但是呢,我是學花卉的,╮(╯▽╰)╭讀博的時候呢,會是種菜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呢,也不太會呢。

要說糧食的單位產量為什麼不高呢,有多方面的,首先是內部因素,其次是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就是植物本身啦,我母校有研究一種轉基因水稻,一直以來都不讓推廣種植,連帶院長大大還被好多人黑,理論上說是可以提高產量的,還可以抗蟲抗病提高營養神馬的,可是就是不讓推廣種啊,畢竟現在國內反轉基因反的太厲害了。外部因素就很多啦,什麼土壤啊,水啊,光照啊,肥料啊,種植技術啊,這些因素好好掌控,產量就高了唄。


看了題主的提問,跟另一個問題很像!中國和美國農業糧食畝產對比? - 者也的回答

那麼中國的糧食單產到底是低還是高呢?

首先明確一點,拋開糧食作物的種類比較糧食畝產是耍流氓。因為玉米、水稻、小麥都是糧食作物,它們的畝產量卻差很多。

其次必須看全國平均水平,拿個別區域個別試驗田比較,不具說服力,同樣單產在相同種植規模下比較才有意義。

從糧食產量來說,中國糧食產量排名世界第一,沒辦法誰讓中國人口也世界第一呢,自古民以食為天嘛!

中國糧食單產與世界比是什麼水平,那我們就用具體數據與世界老大美國比比看看!

我們先從宏觀來看,從2014年中美的糧食產量來比較分析,順帶也再帶上阿三哥、日本和小韓一起玩,小夥伴多一點才熱鬧嘛。這裡的糧食產量是玉米、小麥和水稻等穀物產量之和,主要也是玉米、水稻、小麥三類了。這裡的糧食產量不包括紅薯、馬鈴薯等薯類。

看了數據,第一感受,美國逆天!人均糧食產量是中國3倍多,民以食為天啊,民以食為天!真的是天佑美國,美國人民天生不愁吃飯問題,果然是米國。米國糧食這麼多,多到什麼程度呢?這傢伙用糧食做乙醇,做生物汽油開汽車!中國有一段時間跟著學,後來國家叫停了!必須叫停啊!都不夠吃,還拿糧食做個毛的汽油啊!中國叫停糧食乙醇燃料生產!這裡不得不說,美國,有糧任性!

再看日本,人均糧食慘不慘不忍睹啊!還好日本是發達國家,可以大量進口糧食!韓國基本跟日本一樣了!

再想想中國人民,基本解決溫飽問題不久,正在朝著全面小康奮進啊!在此為以前浪費的糧食說聲對不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順便鼓勵一下阿三哥,在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上還要努力啊!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美國糧食畝產最高509.20公斤/畝,中國390.88公斤/畝。美國糧食畝產大大高於中國,具體高了30%,很符合題主給出的數據,中國糧食單產低。

但是注意一下,中國的畝產水平與日本和韓國是非常接近的。

看到這個數據,分水嶺在這裡出現了,兩部分人開始出現了,一部分人簡單的就說,看人家發達國家美國,糧食畝產比中國高,科技是如何如何先進,中國是如何如何落後,總之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總之對中國是無比的嫌棄。

第二部分就是敢為天下先,不怕我們落後,主動去研究差距的原因,打破砂鍋問到底,美國畝產高到底是為什麼,中國能做到那麼高的畝產嗎?知道有差距,然後再知道具體差距在哪裡,奮起直追就有目標了。

好了,看了中美糧食畝產差距!那麼中美糧食結構是什麼呢?

美國糧食產量中玉米佔了80%,小麥約10%,剩下是其他。中國的玉米占糧食產量的40%,水稻和小麥各約30%。因此,我們主要比較中美玉米畝產量和小麥畝產量。

那麼中國玉米、水稻、小麥的平均畝產量是多少呢?我們網上查查看看,有如下新聞:

伊寧縣玉米高產競賽最高畝產1265公斤

玉米品種陝單609連續3年畝產超過1400公斤

慶陽環縣玉米喜獲豐收 畝產532公斤(圖)__中國甘肅網

江蘇創水稻畝產1067.5kg全國紀錄 -新聞頻道

「十二五」 期間貴州水稻平均畝產達706.17公斤

2700畝小麥,畝均產量 1100多斤

臨沭縣青雲鎮3.8萬畝小麥開鐮收割 畝產400公斤

看到這些新聞,先不管數據準不準確,至少趨勢是這樣的,玉米畝產量&>水稻畝產量&>小麥畝產量。

新聞中的畝產確實是高產,糧食豐收,這只是是個別區域,個別地塊!也怪不得大家說生活在新聞中是幸福的呢!

那麼在全國範圍內,玉米、水稻和小麥真實平均畝產水平是多少呢?跟美國比是什麼水平呢?

1、水稻

中國水稻科研水平應該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國是世界最早種植水稻的,雜交水稻也是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選育的。從新聞,全國水稻平均畝產七年僅增4公斤 僅試驗田在不斷突破看,袁隆平的超級稻產量很高,但是水稻實際平均畝產水平為470公斤。因為試驗田的產量不代表真實水平,優良水稻品種產業化推廣需要謹慎,生產中不容出現大問題,否則後果嚴重,比如隆平高科一稻種存缺陷被叫停 曾致安徽稻田絕收。

好了水稻真實平均畝產水平,直接用國家統計局的產量除以種植面積,畝產446.50公斤。

美國水稻畝產在科研水平肯定不如中國,實際水平卻比中國高,Rice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12年畝產552公斤,高於中國。需要明確的是美國水稻產量600多萬噸,只佔世界1.3%(美國米即將登陸難撼我國進口格局),在美國水稻產量也不足糧食產量的5%。

中國水稻產量2億多噸,雙方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這樣情況下比單產沒有多大意義。要知道美國水稻為農場主規模化種植,而中國是千千萬萬的農戶種植。單就全國畝產來說美國確實高於中國,但是要知道中國連這些地方都種植著水稻啊!沒錯這就是美麗的雲南梯田!(ps:順便問一下這水是怎麼一個個弄到梯田上去的!)

看著是不是景色怡人!但是這樣的農業種植條件卻是艱苦異常!全是靠人肩挑背扛啊!不得不說中國人民的偉大!

2、玉米

玉米真實平均畝產水平,直接用國家統計局的產量除以種植面積,畝產391.45公斤。沒錯,這就是中國玉米的真實畝產水平,上面新聞上的玉米畝產數據是說的玉米棒子的濕重嗎?

美國玉米畝產是多少呢?根據Corn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中的數據,以及http://seedfreedom.in/verage-us-corn-production-per-hectare-is-the-same-in-2012-as-it-was-in-1987/不同年份畝產不同,畝產532-666公斤。

是不是感覺差距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差距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有力證明來了。美國玉米86%種的是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在美國:種植面積大 應用廣監管嚴格)。這裡就不談轉基因的爭議了。

3、小麥

還是統計局數據,中國小麥畝產470.86公斤!

美國畝產188.91公斤,沒有看錯吧!怎麼這麼低!源數據在這,大家自己算算。USDA ERS - Wheat Data。

看到小麥畝產量,是不是不再妄自菲薄了,是不是有有自信一點了,咱們也揚眉吐氣一吧!中國小麥畝產是美國的2.5倍,就小麥單產來說,中國並不低。再來一個佐證材料,國內外小麥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05年中國小麥畝產才285公斤,美國當時就188.2公斤了。10年過去了,中國現在是美國的2.5倍!

中國小麥畝產的提高是無數科學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看看新聞吧!

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獲中國最高科技獎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奠基人——李振聲

好了,最後小結一下: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人云亦云!

1、總體來說,美國糧食畝產量確實比中國高,原因是美國主要種植的是玉米,種植面積佔比80%,玉米畝產量遠高於中國玉米畝產!

2、中國的小麥畝產量遠高於美國,是美國的2.5倍!所以拋開作物種類說畝產就是耍流氓!

3、中國的水稻畝產提高潛力還很大,如果以後能夠將水稻平均畝產提高到600公斤,那不得了!

4、玉米畝產也有進一步不斷提升的空間!


這些國家怎麼會是莫名其妙的國家呢,他們的熱帶,亞熱帶氣候條件,中國只有嶺南有,但這不是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是這個產量是單季產量啊!

答案就在下面這個圖表裡了,注意複種指數。此題終結。


都是農民 那會種地呀!現在都測土壤種地了 中國還是靠天吃飯 單產能高嗎?另外雖然中國地很多 但優質地不多呀!況且整個華北平原缺水嚴重 北大倉單產再高 一平攤到全國 肯定就顯低了 整個南方氣候土壤 都不錯 但經濟建設和城市化把良田也都擠佔了 純屬無聊瞎逼咧咧 嘿嘿 俺是農民 沒啥見解


雖說國內有很多種糧大戶,但是在中部很多地區地塊還是分布不均,因為好多地塊很小,很多農民認為科學種植很不合算,表面的利益來的很少,所以很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而把土地留給有很傳統思想老人種,只是在收割時來收割,所以就導致了產量不高。


感謝信任。只能給一個非專業回答了。

也許一個原因是,像我們這種本來是學習出來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大多數在機關事業單位混日子,少部分從事了非專業的其他工作,僅有的認真從事本職工作的人卻處處掣肘。


瀉藥,只是剛註冊的沒想到會被邀請_&>其實我是學生我會說?

沒什麼高技術含量的回答,只講一下自己的情況。

我祖父祖母那一代是耕地的,到我父親和姑姑那一輩以後就大家都去城裡工作了,而我當然也就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了。農業科技確實在我的腦海里有淺顯的一點內容,但並不代表祖母祖父知道,老年人的戰鬥力也是遠遠低於年輕人,就這兩個理由也已經對產量有很大影響了。


推薦閱讀:

中國有五個自治區,既然允許個別的省份自治為什麼不允許所有的省份自治呢?
你經歷過或見過哪些讓人傷心的事情,這些事情讓人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巴基斯坦發生多起中國公民遭搶案 ,你怎麼看?中巴真那麼鐵嗎?
中國古代神話體系里為什麼出現這麼多蛇的形象?
請問關於「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大陸方面的看法?

TAG:農業 | 中國 | 糧食 | 糧食安全 | 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