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孩子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


言傳身教,知行合一

——————————————————分割線——————————————————————

家長從看著動畫片的孩子手中搶過遙控器,切換到新聞聯播、偶像劇,卻讓孩子到房間去好好看書;

家長不經挑選,便搬了一大堆書回來,自己不看,也沒有引導孩子去看,要麼原封不動布滿灰塵,要麼除了上邊幾本,其他壓根沒動過;

家長在生活中時不時地宣揚讀書無用,卻讓孩子看書;

家長自身水平低下,一問三不知,孩子遇到障礙無人解答,興趣漸無;

家長讓孩子一天到晚看書,不讓孩子出去玩;

...

以上均為大部分家長可能犯的錯誤。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何引導孩子對書產生興趣,如何協調玩和看書的時間,如何在玩中學,這才是家長們真正需要關心的事情。

家長們要做的,就是關注孩子本身,對其學習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有大致的了解,再根據孩子的興趣提供一些入門的書籍,入門後的事情,讓孩子自行完成吧,大方向對了就夠了。

PS:如果題主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如孩子年齡、學習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一些細節,我會再補充答案。

以上。


想讓孩子愛上讀書勝過看電視,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堅持每天給他讀書。如果你大人都不讀書,還想讓孩子喜歡讀書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朗讀手冊》中講述的幾個女孩的朗讀經歷——來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親子閱讀幫她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並且閱讀還給她們的人生帶來了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卡索拉的父母在她4個月大時開始給她朗讀。卡索拉9個月大時,已經對特定的一些故事有反應,並向父母示意哪些是她最喜愛的故事。5歲時,卡索拉已經能夠自己朗讀故事。

卡索拉的經歷特別之處在於,由於染色體受到破壞,卡索拉出生時脾臟、腎臟和口腔都有缺陷,肌肉有痙攣現象,這使她晚上的睡眠從來沒有超出過兩小時。而且直到3歲,她才能用手握住東西。另外,她還弱視,無法看清比自己手指尖更遠的物體。卡索拉3歲時,醫生們都診斷她是「心智及身體生長遲緩」,並建議把她送到特殊的收容機構去。

然後她的父母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讀14本書給她聽。在她5歲大時,心理學家發現她的智能發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而且社交適應能力良好。

另一個女孩珍妮弗,因先天心臟缺陷,必須住院7周做矯正手術,在這段時間內,她必須接受特別護理。她的父母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給她朗讀的。他們無法在醫院陪伴她時,會將故事錄音帶留下來,請護士幫忙給她播放。

之後,珍妮弗的父母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讀故事給她聽。當珍妮弗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成為班上閱讀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她的閱讀測驗總是得滿分,而且她懂的詞語相當多。下課時,經常可以在學校的閱覽室看到她的身影,在家裡,她也喜歡和父母坐在一起看書。

珍妮弗的故事與眾不同的是,珍妮弗出生時,被診斷患有唐氏綜合症,她兩個月大時,醫生告知她很有可能全盲、耳聾,而且嚴重智障。然而當她4歲接受智商測驗時,她的智商卻高達111。

珍妮弗後來從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高中畢業,並通過了馬薩諸塞州綜合評估系統的考試,成為「美國國家高中榮譽生會」的一員。珍妮弗在藝術方面非常有天賦,她參加了2003年的特別藝術家比賽,參賽選手的身體或智力有缺陷,年齡在16~25歲之間。此次比賽共有15幅作品被選中並進行全國巡展。珍妮弗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她註冊學習了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萊斯利大學的入門課程,並於2008年畢業。

如果卡索拉和珍妮弗的父母都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障礙,並成功地教育他們,試想一下,正常家庭如果能夠儘早並且認真地讀書給孩子聽,將會有多麼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有一個幸運的女孩,從她出生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她上大學前夕,她的父母堅持每天都朗讀繪本給她聽。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幸運女孩艾琳的故事吧。

艾琳出生時,她的媽媽擔任小學老師已長達22年,她非常熱衷於讀故事給學生聽。她將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方法以及給學生家長的建議,都運用在艾琳身上。

艾琳出生第一天所接觸的第一本書,是羅伯特·馬修所著的《永遠愛你》,艾琳的爸爸用錄像機將艾琳媽媽讀這本書的情景拍了下來。他本來對這本書的內容並不熟悉,但來回聽了好幾次之後,他深受感動併流下了眼淚。這段錄像曾分享給他們的親戚和朋友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把艾琳帶到他們的生活中。

艾琳出生後的4個月內,都是看一些軟軟厚厚的幼兒書、紙板書或者堅固的翻翻書,這些書除了看之外,還可以當玩具玩。

艾琳4個月之後開始喜歡在嬰兒健身器里,跟著詩歌、童謠和立體書蹦蹦跳跳,每天2至3次,而且每次長達45分鐘。艾琳和父母一遍一遍讀傑克·普瑞拉特斯基的《小小孩朗讀詩》,還跟著《歐美經典兒歌》一起唱。

到艾琳8個月時,她漸漸對嬰兒健身器失去興趣,開始到處爬來爬去,尋找吸引她的新玩意兒。這期間,她很喜歡撕紙,所以她的父母給了她一大堆雜誌去玩,而這時給她看的書必須是很結實的,給她讀的書也一直是這一類的。

到她10個月大時,艾琳的媽媽開始很渴望讀真正的故事書給她聽,所以她決定將艾琳放在兒童用餐的高腳椅上聽她讀故事書,這麼做效果好得令人驚訝。

從一開始,艾琳和媽媽之間就沒有出現過吃飯大戰,因為媽媽忙著讀書給艾琳聽,而不會太在意她吃了多少食物。媽媽讀故事時,艾琳通常手抓食物吃,媽媽也會喂她一些嬰兒食品,她的用餐時間通常都是趣味盎然而且有意義的。往往最後她還會用手指著書架,要求媽媽讀另一本書。像這樣用餐時聽故事的情形持續了許多年,她的媽媽一直都利用早餐及午餐時間讀故事書。當有朋友來訪時,她們也在點心時間讀故事書。

艾琳的媽媽在1990年2月4日的日記里寫道:「早餐後9本書;午餐後10本書、4首詩;晚餐後7本書。」而這樣的閱讀量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10天之後,1990年2月14日,艾琳媽媽在日記上寫道:「早餐後艾琳要求讀一本書。這個月底我們即將搬家,所以我決定選擇法蘭克·艾許的《房子,再見》。每當我讀完一本,她馬上又要求聽另一本,最後我總共花了75分鐘讀了25本書。14個月的她一直保持著對故事的強烈興趣,她總是認真地聽,指著書上的畫,說出幾個字或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

通常艾琳不會立即喜歡上一本新書。艾琳媽媽會先用幾天時間慢慢將書介紹給艾琳,第一天只是看看封面,再談談這本書,第二天才讀一兩頁,接下來的每一天再多進行幾頁,直到第五天或第六天,艾琳媽媽覺得她對書足夠熟悉了,才把整本書讀給她聽。

艾琳一家搬到賓夕法尼亞州不久,艾琳媽媽用之前6個月以來使用的方法給艾琳讀艾瑞·卡爾的《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的第二個句子是:「星期天的早晨,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啪!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里爬了出來。」艾琳媽媽剛要念出「啪」這個字,艾琳就先說出來了,而且是用極生動的語調說出來的。那時,她才17個月。從那之後,她會在聽熟悉的故事時,主動說出其中的一些字,這使得原本已經很愉快的讀故事時間變得更有趣了。

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到了24個月時,她已經知道上千個詞。這樣的成就並沒有藉助任何識字卡片和訓練技巧來完成。艾琳的父親也參與了讀故事,他們有一些藏書被艾琳貼上了「爸爸的書」的標籤,表示那些是爸爸讀的書。

因為有了聽故事的經驗,艾琳很容易就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她對書的興趣也一直在增長。到4歲時,除了繪本,她也可以聽長達100頁的長篇故事。

當艾琳到上小學的年齡時,她的媽媽決定利用自己多年來的專業教學經驗,自己在家教艾琳,而不是把她送進學校。他們覺得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給獨生女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由具有22年教學經驗的媽媽親自教育她。

在艾琳進入俄克拉荷馬城市大學之前,她的父母決定一起給她朗讀最後一本書——《湯姆·索亞歷險記》。從艾琳4歲起,他們就給她讀章節故事書,迄今為止,這已經是第694本。

這些書完全沒有妨礙艾琳在高中時獲得「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並在SAT考試中獲得辭彙部分800分的滿分。大學時代,她的學術能力也並沒有降低——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GPA排名全班第一。

艾琳絕不是個書獃子,她還喜歡游泳、壘球和音樂。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的作者)採訪她時,她表現得既熱情,又泰然自若,充滿天賦,而且口才極佳,是他見過的最出眾的年輕女士之一。

雖然,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有時間像卡索拉、珍妮弗和艾琳的父母那樣做,但如果能用他們所花時間的一半去讀故事給孩子聽,他們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

如果前面講的這些還不能讓你認識到給孩子朗讀繪本的重要性,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外的一些研究,給孩子朗讀繪本到底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

3200萬詞的差異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貝蒂·哈特與托德·雷斯利博士做的一項名為「美國兒童日常經驗的有意義的差異」的研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研究人員將42個正常家庭按社會與經濟水平的不同分為3組:福利家庭、工薪家庭、專業人員家庭。從孩子7個月開始,研究人員一個月拜訪家庭一次,每次1小時,持續了兩年半。在每次的拜訪中,研究人員把在孩子面前發生的所有對話都用錄音機錄下來,並對孩子的行為做了書面記錄。

通過1300小時的拜訪,研究人員總共累積了2300萬位元組的信息資料庫。然後,研究人員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發現了42個家庭間「有意義的差異」。

如果將三組孩子每天聽到的詞累積4年,那麼,到4歲的時候,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詞,工薪家庭的孩子會聽到2600萬詞,福利家庭的孩子只聽到1300萬詞。這時,他們之間辭彙量的差距已高達3200萬詞。3200萬詞,需要每秒鐘講10個詞,連續講900個小時,才能全部說完。

圖表來源:《朗讀手冊》

這42個孩子表現各異,是因為他們的辭彙量構造了不同的大腦。當這些孩子長到3歲時,專業人員家庭孩子的辭彙量已經達到1100個,而福利家庭孩子辭彙量只有525個。研究結束時,他們的智商分別是117和79。

這些差異與父母愛孩子的程度無關。每個父母都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一切,只是一些父母有更好的教育觀念。他們知道應該將單詞放在有意義的句子和問題中,反覆說給孩子聽。他們還知道把一個兩歲的孩子丟在電視機前3小時是有害無益的。

社會學家喬治·法卡斯和庫爾特·貝隆研究了6800名3~12歲的學生,發現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入學時辭彙量往往較低,而且隨著他們長大,也很少有人能夠彌補自己的辭彙量不足。

這類研究的結果毫無歧義: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並不是房間里的玩具,而是他們頭腦中的辭彙量。

繪本朗讀,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

思維的縝密性取決於至少兩個非常重要的後天習得的能力:辭彙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增加辭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他們朗讀。

孩子是通過聽來學習說的,如果這個詞你沒聽過那你一定不會說。

如果你從沒講過一個詞,那麼在印刷讀物上看到這個詞時,你就幾乎不可能懂它的意思。

如果你從來沒有說過或讀過這個詞,你又如何知道怎麼書寫它呢?

所有的語言藝術都來源於聽力辭彙,因此需要有人來填滿孩子的聽力辭彙庫,就這麼簡單。

當你給孩子朗讀時,你會把文字以及文字的發音灌輸到孩子的耳朵里。另外,通過繪本朗讀,你為孩子補充了必需的背景知識,幫助他理解身邊並不常見的事物,例如鯨魚或者火車頭。

上學前,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掌握入學前必需的辭彙,因為它是決定孩子未來成績優劣的重要因素。孩子進入學校後會學習新的辭彙,但是他已經掌握的辭彙決定了老師說的話他能夠理解多少。因為上幼兒園的三年和上小學的第一年裡,大部分指令都是口頭的,所以辭彙量最大的孩子就能理解得最多,而辭彙量最少的孩子理解的也就最少。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也變得更複雜,一旦開始閱讀,辭彙量就會幫助會阻礙理解。

豐富的辭彙在哪裡呢?在交談中還是在閱讀中?

無論是成人之間還是成人對孩子,一般的語言交流大多平淡簡單,只使用5000個基本詞語。事實上,與孩子的正常交談的詞,有83%來自於最常用的1000個詞。另外還有較少使用的其他5000個詞,這一萬個詞被我們稱為常用詞。在這一萬個常用詞之外,就是在閱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僻詞。我們的語文程度並非由那一萬個常用詞決定,而是取決於了解多少生僻詞。

如果我們不常在交談中使用這些生僻詞,那麼在哪兒找到這些詞呢?下面的圖表顯示,印刷文本中包含了最多的生僻詞。大人對三歲的孩子說話時,每千字只用9個生僻詞,但童書中的生僻詞是其3倍之多,報紙的生僻詞高達7倍以上。

圖表來源:《朗讀手冊》。日常的家庭對話可以包含基本辭彙,但是當你給孩子朗讀時,就開始涉及生僻詞。這對孩子入校並開始正式學習大有裨益。與此同時,你用了一種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方式,讓他們熟悉了印刷讀物。

從圖表可以看出,在積累辭彙方面,口語交流明顯不如印刷讀物。貧困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辭彙量較少,在家接觸書本的機會不多,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孩子面臨著巨大的辭彙短缺問題,影響了他們在學校中的閱讀發展。

最後多說幾句,一定會有很多父母聲稱要忙於工作學習,以及被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拖累,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沒時間給孩子朗讀繪本。

那麼,沒關係。但是,請你明白,即使是最忙的人也會為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擠出時間。

如果看了上面的文字,讓你意識到了朗讀繪本的重要性,而且你是真的在乎孩子和他們的未來,那麼不要猶豫,請你擠出時間,即使每天只有十分鐘,也請開始為你的孩子開始大聲地朗讀吧。

**************************************

參考文獻

1.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新星出版社,2016-07-01

2. 粲然,騎鯨之旅,譯林出版社,2014-03-01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 分享有趣有料、有理有據的育兒知識。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當我發現看電視就要挨打,挨罵的時候,就無可救藥的愛上看書了。

後來長大了,看電視沒人罵了,有天終於想起來把電視打開,靠,電視原來這麼難看。


哦,家裡沒有電視機,或者你要求孩子不看電視的時候你自己也不看,也捧著書看。

言傳身教。

弄一個書櫃,給孩子200塊錢,去書店喜歡什麼買什麼書,讓他慢慢掉進書坑。


父母最好也要做到。。。

說說我,90後,21歲,國內某985學校保研工科男。。。我爸50歲了,工人,但是他當過兵,喜歡古典書籍,收集瓷器古董,各種琴棋書畫樣樣都學,現在跟著電腦學呢。小木匠,平時沒事給朋友做個擀麵杖,椅子,桌子。小時候,我基本天天聽他放的古典音樂,他喜歡隔幾天就把他的書搬出來整理,保護好,估計有幾千本吧,想當年我媽跟他吵架每次都說他把錢花到這裡面。嘿~,他現在也偷著用私房錢在淘寶上買書,話說他都不會用支付寶。

電視呢,我可以跟你說我從沒看過金庸電視劇和什麼快樂大本營,我小時候天天跟著我爸看《神奇的地球》(現在叫《寰宇地理》),最後的結果是我現在還在看,有十多年了。。。四大名著電視劇,我估計我看了不下五六遍。在家,早中晚飯,紀錄片。

我爸就是一個國內某部轉公司里某局某段中的基層普通小工人,當兵退伍分配的,所以不管父母什麼工作背景,但一定在孩子面前有一個良好

的習慣和愛好。。

我爸愛整潔,喜歡小動物、種花,書法、美術協會資深會員,

(高中語文沒及格過~~,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心裡有點小緊張。)


為什麼要讓他愛書愛過電視呢?既然是孩子就不能這樣肆意扼殺天性。作為從沒給認真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的孩子,對此有憤怒。當大家在一起討論《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說著《武林外傳》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回憶小時候的奧特曼和皮卡丘,而我,卻一句話都插不上嘴,很痛苦有木有!看電視也是一種變相的思考。家長應當成為孩子思想的引導者,而不是確立人。

他愛看電視,就讓他看唄,得讓他看出名堂。提出問題,複述故事,寫影評,或者遇到不清楚的知識點當即查閱,形成討論話題,也可組織家庭交流會,由一變成多。一條樹枝延伸出無數條藤蔓,久而久之,頭腦的決斷力出現變化,輕重緩急,取留棄捨,自有分寸,何苦擔心不愛讀書?


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吧。


為什麼要讓孩子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呢?看來題主心理預設看書對孩子的成長比看電視更重要,可是,是這樣嗎?

看書能學得知識,看電視未嘗不可。現在電視節目多不勝數,各種教育資源俯拾皆是,紀錄片,公開課,考試指導,學科指南,給孩子看這些學不到知識嗎?好吧,你說孩子不愛看這些,嫌煩,愛看動畫片,難道從動畫片中就什麼都學不到了嗎?團結,友愛,正義必勝,這些道理無論哪部動畫片都在講,只是孩子可能看不出這些,你看過了告訴他們不行嗎?好吧,你說你忙哪有功夫看動畫片。看,這就是你的問題不是孩子的了。

可見看電視也是能學到東西的,但教孩子從電視節目中學習比讓他看書學習,你要花費的心思更多。你要找節目,陪他一起看,並且從冗雜的信息中找到隱藏的知識,然後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講述給他。我一說你就煩了吧,這樣的教育方式的確要比給孩子買幾本書,讓他自己看,或者花錢請家教累得多。

所以,不要說看電視影響孩子成長,關鍵是你懶得教育。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跟種地一樣,人勤地不懶。

—————————————————

正面回答,要讓孩子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你要做到的無非是讓他感受到看書的好處,和看電視的壞處,至於怎麼做,還是要多花花心思想想。


言傳身教,家庭環境很重要。因為我近三年來基本不開電視,所以女兒也不愛看電視,偶爾開,也是看紀錄片和美食節目。需要從小培養,在她一歲時,正碰到新華書店處理庫存,我一次性買了幾百塊錢的儲備上,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她讀書讀到三年級,所以她還算愛看書之列。 但讓她多看書的初衷是:一定不要再經歷我上學寫作文時那種黔驢技窮的痛苦。初次回答。


讓孩子真正愛上閱讀,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自覺自主積極閱讀的習慣。下面是我們培養孩子愛上閱讀的兩點心得,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 家長一定要親身參與,並給孩子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

孩子還很小時我們就給她準備了固定的書桌放她喜歡的書籍雜誌。隨著她的長大,她的書也越來越多了。我們就給她購買了專用的書架,放在她的書桌旁邊,那裡有充足的光線,舒適的座椅。孩子做完作業想讀書了一伸手就能很方便地取閱。

我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尤其喜歡給孩子買書,挑選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我們在給孩子挑選圖書時一定要搞清楚幾個問題:孩子的年齡應該能接受什麼內容的圖書?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如何?孩子現在感興趣的方面是什麼?作為家長我們認為孩子最近應該在哪一方面有所提高而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閱讀?清楚了這幾個問題,我們買書才不會盲目,才會買來孩子喜歡閱讀的書。

現在的兒童書出版社很多,同類型同書目的版本也很多,良莠不齊。我一般只選擇大的兒童書出版社,裝禎質量要好,紙張不要太硬、不反光,字體要大而且清晰,插圖最好是手繪的。如果是外國文學,一定要是名家翻譯,語言要簡潔流暢。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一定要幫孩子過濾書的內容,讓孩子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保持心靈的健康發展。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循序漸進地給她買書。很早時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閱讀,尤其是固定的睡前閱讀時間一直保留到現在,已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四歲左右我們就經常帶孩子去圖書大廈或書店,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讓她自己在書的海洋中體會翻找的樂趣。要回家時我總讓她選擇一本她最喜歡的書買下,看她拿起這本、放下那本時猶豫不決的模樣真讓人忍俊不禁。這時我會給她一些建議,但不會幫她做決定。給她自由選擇的機會,尊重她的決定,會使她有別樣的滿足。商量好買什麼書後,把錢交給她,讓她完成模仿父母買書的過程。當她自己從店員手裡親自接過書,她會更加珍視手中的書籍。那時候她主要讀了許多小熊維尼故事書和各種公主故事書、《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彩圖故事單行本、《櫻桃小丸子》、《小鯉魚歷險記》等連環畫,遊戲類的《找不同》系列等等。

孩子五六歲後,識字量大增,看書速度很快。如何慢慢過渡到閱讀文字多圖畫少,最後到全文字的書,我也想了一些辦法。例如我會買來一些有趣的童話文字書來讀,孩子有時會好奇地過來翻翻,我會說:不是給你買的,是媽媽的書。看到有趣的地方我會給家裡人講並和他們討論。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孩子跑來與我爭搶著看,而我也總是搶不過她只能等著聽她給我講後面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事。幾次後我們之間竟然產生了良性競爭,我只要拿回書來她總是要先看,閱讀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

二、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創設溫馨寬鬆的心理環境。

我們做家長的千萬不要讓功利心作怪,對孩子讀書寄予過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通過讀一本書就能迅速提高思想覺悟、提高學習成績、提高修養等,這是極不現實的。讀書首先應該是一種娛樂。對孩子的閱讀不要有具體的要求,不要強迫孩子閱讀和守著孩子閱讀,絕對不能用閱讀作為懲罰的手段。這樣的行為決不會產生任何積極有益的效果,而只會產生副作用。不必硬要孩子思考書中故事的意義,應讓孩子從容自在地吸收、沉澱、積累,在不經意間寓教於樂,最終達到厚積薄發。

我們常鼓勵孩子有不認識的字或有不理解的詞時就要來問我們,如果她來問了就一定給她解釋明白,並再舉一兩個句子教會她這個詞該在什麼地方用。今年十一國慶時,我帶她去爨底下村遊玩,她隨身帶了一個小本子說要寫遊記。只要一閑下來她就馬上開始寫,有不會寫的字她就讓我寫下來她再照著抄。很讓我驚訝的是她不但流水帳似地寫了很多,而且還用上了以前讀過的一兩個成語,用的還很是恰如其分。我馬上很高興地表揚了她,誇讚她那些書真是讀的有收穫。同行的媽媽們看了也誇獎了她。她那次很興奮,這以後也會積極地去理解字詞的意思,並嘗試著在日常去使用書里看到的詞語,每當這時候我們都會適時地表揚她、鼓勵她,讓她感到很有成就感。

每次她讀完的書我只要有時間都會去看的,我希望在有時她說起這本書時我可以和她討論交流。我們並不刻意詢問孩子讀書後的感想,不給她負擔和壓力,如想了解孩子的感受,也應是很自然地隨故事延續下來的討論。這樣我就可以了解到她真實的所思所想,要知道我一直在努力成為她的一個好的伴讀。我希望我們都能保有一顆童心,這樣才能與我們的孩子一同閱讀、一同成長,一同分享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


不知道題主家的小朋友多大了?學齡前和小學初中、高中的階段需求不一樣啊。。

我挺支持小朋友看動畫片的,我自己也喜歡看~只要求小朋友適當節制以免傷害眼睛,比如看半小時就休息一兩個小時。

我家小朋友依賴性很強,即使看電視也希望我陪伴討論劇情,大部分動畫都是看過好幾遍的(完全不能理解,我小時候是什麼沒看過看什麼),找我一起看的目的貌似更多的是為了讓我看一個搞笑的片段好求認同?反正我忙的時候都打發小朋友看電視的。。至少比玩遊戲好。玩遊戲更傷眼睛。

我個人感覺小朋友也是無聊才去看電視的。。因為家裡就這麼一個小朋友,沒人陪玩兒。。

只要我答應陪玩兒,小朋友關電視那叫一個痛快。

看書這件事情因為小朋友認字不多,我不想教,所以難度較大。我是個書迷,走路坐車都要看書,在家八成以上時間也是看書,所以小朋友有段時間也會裝模作樣拿本書看看,自己給自己講三隻小豬的故事,看的我好歡樂。

我個人覺得好的學習習慣比看什麼更重要。即看的過程中思考、討論、細化、深入,延展知識面等等,那麼即使看電視也很有教育意義。

我只在一開始的時候和小朋友磨合了下規則,後面就沒去管了。

規則是控制時間,還有看完和我講講,隨便講什麼,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特別好玩兒,還有模仿秀可以看。

剛開始用問題引導,比如看了什麼片,講什麼的,哪個畫面搞笑,哪個角色喜歡,哪個場景漂亮..小朋友在回答的過程中就順便鍛煉了總結、歸納,要點提示、語言表達和情景再現能力。

後遺症是小朋友有次看了個被遺棄的小朋友的電視劇片斷,從此每天追問我關於婚姻、如果發生問題小朋友歸誰、是否有自主選擇能力等相關問題長達一個月!我在解釋的過程中甚至去翻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告訴小朋友十歲以後有自主選擇權,這傢伙才安心。

我自己看的書多半是言情小說,從小學看到現在,破五千本以後就沒計數了。

我私人時間基本七成看書,兩成手機,一成電視電腦。

因為我看書的時候自帶幻想,能夠像看電影一樣演繹書中的情節,比電視劇精簡,比電影場景壯闊,所以看書好玩兒。會看的哈哈大笑憤怒傷心痛哭。

小說里很多關於人心的部分在商業談判中一樣好用。萬變不離其宗。

杜拉拉沒看我一樣升遷。

甚至專業方面的書,我工作以後都看的相當少。(這是不對的,多看些專業書估計走得更順)

而看小說鍛鍊出來的速讀能力和信息檢索加工能力,對我幫助甚大。比如同樣一篇熱點行業新聞,同事看個熱鬧,我能分類到是呵呵,還是要再延展,政策是否有變等等。類似於看新聞聯播,不同的人感知是差異很大的。附傳送門:堅持看新聞聯播真的能致富?

所以看什麼不重要,書或者電視都是信息來源的一個途徑。怎麼用好,很重要。

看的過程中動腦,看完小結,複述,故事再演繹~從陪小朋友一起看和討論開始~


首先,作為一個從小纏著爸媽買書的人來說,小時候對書跟電視的喜愛不分上下。我很小的時候我爸媽就會給我講睡前故事,我媽是照本宣科,我爸是胡編亂造。我記得我大概5歲時候的生日禮物是一本 媽媽講故事 。也就是說,父母先得有這份心去刻意培養。在我學完拼音之後,我媽會引導我去給她講故事。不知道樓主說的「書」包不包括「雜七雜八」的書,還是單純是名著之類的「好書」。我要說的是我爸媽並沒有限制我看什麼書,什麼走迷宮的,格林童話全集,十萬個為什麼,探險的破案的解密的,甚至言情,當然這是後來買的-_-///雖然我爸怪我媽給我亂買書買言情然後導致我早戀-_-///後話不提。總結起來就是先培養讀的興趣,名著之類的會隨著年齡的增大有興趣的。

可是我並不覺得看電視有什麼不好。我爸媽也不限制我看什麼電視,小時候動畫片任我看,也會跟他們一塊兒看電視劇。有很好的一點是,我爸愛看新聞,所以我也跟著愛看新聞。到現在我大概打開電視就是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但是怎麼說呢,父母得在生活中灌輸什麼東西都要有度的概念。我爸從小就跟我講,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玩的時候好好玩。看電視你可以看,你覺得你今天到看電視的額度了那就不能再看了。看書也是,雖然好像看的越久感覺越好一樣,但我爸媽會不讓我看,拖著我出去或者直接跟我說你去玩電腦吧。

我覺著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覺得是他自己在主導看書還是看電視,讓他有權利來決定,讓他覺得自己是有判斷力的。當然,孩子並不會一直自覺,我媽小時候也敲過我頭也罵過我。但是是對事不對人,給我的感覺是,這件事我不能做的原因並不是我還是小孩子,而是確實有不好的地方。

另外前面幾個回答有提到父母應該言傳身教,不該自己去看偶像劇而規定孩子去看書。我覺得這是前期,我小時候就是我在一邊練琴或者做作業,我媽就會在一邊打毛衣監督我。但是到後來,我媽就隨我了,因為給了我一個我上面講的自主觀念,所以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寫著寫著就好像有點寫偏了……


反對ls大多數答案。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書,我記得是小學三年級,我自己獨立讀的第一本書,以後就一直自己讀各種書。看電視的話說實話我並不看太多。我的讀書習慣跟我家長分不開。可以說,孩子不愛讀書,基本都是大人沒引導好。我小時候,我媽就辦了一個圖書館的借書證,每次都帶我一起去,然後和我挑選幾本故事書。每天睡覺前,都會給我讀書。我非常喜歡聽,這個過程中,就潛移默化的培養了求知慾和想像力。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在家拿起了我姐姐的一本書,我記得很清楚,是一本叫《小公子》的書。非常非常好。我一動不動看了一下午。一口氣把它看完了。從此以後就開始自己讀書了。孩子不喜歡讀書,家長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在孩子小時候,不識字的時候,有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去買各種兒童讀物並且引導孩子,帶著孩子去看。家長很多都懶得去做這些細緻的工作,把孩子的課餘時間,睡前時間都交給電視和電腦去消磨,還希望孩子自覺的愛上讀書,其實是不可能的。現在的孩子收到的誘惑越來越多,各種娛樂手段讓孩子靜不下心去閱讀,其實別說孩子,就是我們成年人現在很多人也難以靜下心去讀一本書。這就需要家長更加費心去言傳身教。自己玩電腦看電視,孩子自然也跟著學。把電腦手機回歸他們工作用具的本質,需要家長的引導。家長如果天天看電視劇打遊戲,孩子也會把電腦當玩具。家長自己多讀書,孩子肯定也看在眼裡。


當你自己先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的時候


不過是言傳身教,首先讓自己愛書勝過看電視,潛移默化罷了!


恕我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問,為什麼看書比看電視好?


首先要考慮一下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是否影響到孩子,造成孩子過分沉溺於看電視,玩手機的情況。分析如下:

1.寶寶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愛看電視,比如寶寶生活的空間總有電視,容易受到電視的干擾;寶寶身邊的人總愛看電視,把電視當背景等。

2.沒有時間陪孩子,為孩子安排的日常活動也很單一,就把讓孩子看電視當作帶孩子的便捷之道,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沉溺於看電視。

3.由老人帶養的孩子。如果老人愛看電視,寶寶也會受影響,而且老人體力有限,戶外活動時間缺少。

4.有些家庭內部電視作為背景一直開著,孩子就很容易被電視的畫面所吸引。

5、父母愛玩手機,寶寶會受影響,也喜歡玩手機,玩遊戲。

6、家裡的電腦用來玩遊戲,寶寶也耳濡目染也喜歡玩遊戲。

建議:

1.房間不要一直開著電視,要固定時間

有的家庭客廳或客廳中的電視常開著,容易養成孩子盯著電視看的習慣。建議家人商量好盡量少開電視。

2、有的家庭中沒有為孩子規劃特定的生活空間,孩子缺乏固定的玩耍空間,總是與成人共用客廳、餐廳;這樣大人一旦開電視,孩子自然受到影響。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建議儘可能在孩子玩耍時開電視。

3、年幼的孩子對於時間缺乏具體的概念,外觀有趣、價格便宜的定時器可以給孩子具體的感受。家長可以定時30分鐘,讓孩子看合適的電視節目,待定時器響起的時候提醒孩子「還有5分鐘」。孩子看滿35分鐘之後,就告訴孩子該休息一段時間了,並徹底關掉電視機。當然首先是要徵得孩子同意。

4、製作「電視卡」,全家「刷卡看電視」。用卡紙製作一些「電視卡」,和孩子一起商量確定,每天發放15分鐘或30分鐘的電視卡2~3張,由孩子自行安排看電視的時間,「電視卡」用完後就不能再看。這項遊戲最好大人和孩子一視同仁,全家可以「刷卡看電視」,大家每天得到的卡也差不多。這樣不僅能夠公平遊戲,還能鍛煉孩子的「規則意識」。

5、安排豐富多變的日常生活,減少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力。

可以去公園、和小夥伴玩耍遊戲、聽媽媽講故事……孩子是不會「惦記」看電視的。電視是孩子沒人陪、沒有好玩的事情做的時候的選擇。家長不妨每天給孩子安排一些不同的活動,如:外出散步、給孩子講故事、畫畫、搭積木等。孩子有了更想參與的活動,就不會整天看電視玩遊戲了。

6、如果確定要看電視,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節目,這樣還能和孩子一起探討感興趣的話題,一起分享電視帶來的快樂。這樣能增強孩子的理解水平和提高鑒賞力,加深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總之,讓孩子不要沉迷於電視和遊戲,關健還是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當孩子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了,自然而然就會減少對電視 和遊戲的關注了。


其實我挺理解的,之前莫妮卡也是不喜歡閱讀,我也花不少時間去做。

因為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閱讀,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人就是父母!

而實際上,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孩子是否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與父母的努力和重視程度息息相關。

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喜歡看電視、喜歡玩遊戲、喜歡玩手機、就是不喜歡閱讀。」

其實我覺得這是父母在推卸責任,千萬不要怪孩子不閱讀,先要反省自己。

今天我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你們,也希望寶媽們能看完。

打造到處都是書的生活環境

其實閱讀最好要有個氛圍,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自己的父母每天回到家就是看電視、玩手機,家裡也沒有書,也沒有愛看書的人,那麼孩子將很難愛上閱讀。

而如果父母喜歡買書、喜歡看書,也喜歡每天固定30分鐘跟孩子一起閱讀,那這個父母的榜樣力量會很大。

可能寶媽會說「我不知道買什麼書,沒有目標,怎麼破?」。

其實買什麼書,可以根據孩子需求買,看什麼書不一定要看童書,看看雜誌、小說、散文、詩歌或者美容雜誌都可以。

重要是孩子跟父母一起看,有那個氛圍才是最重要的。

最好在家裡放個書櫃,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孩子隨時都能注意到,也隨時能拿到,這就是第一步我們要做的。

從孩子感興趣的書開始

不少寶媽都跟我提到一點「我每次買的書,孩子都不喜歡,最多看一眼就丟開了。」

這些我教大家一個方法,你抽個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放任她自己挑、自己選。

我以前也經歷過阿,買了幾本莫妮卡都不喜歡,後來帶她去圖書館,放任給她自己挑,結果她選了小豬佩奇。

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晚上都要求我跟她一起閱讀,她對那本書也是最愛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剛開始你有點盲目,不知道怎麼挑,讓她自己選自己挑是最好的方法。

千萬千萬不要因為幾本孩子不愛看的書,而給她貼上「不愛看書」的標籤。

讀書日常生活化

我還記得小時候我讀書的時光,每天不管去哪都帶著一本書,趁著空餘時間就拿出來讀一讀,讓人家覺得我很愛書。

現在我還是這樣做,不管外出竄門、還是帶娃旅遊,身邊的包里總會備著幾本她愛的書。

時不時就拿出來給她看,而她也會很喜歡「媽媽,你看,我最喜歡的小豬佩奇。」

現在她長大了,外出玩或走親戚,她自己會帶書不用我操心,而且無論在哪過夜,她晚上一定要讀書才睡。

而莫妮卡的生日禮物,我也會以童書為主,玩具和童書的佔比,童書為多。

讀書會

如果孩子看書的慾望沒有那麼大,那我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邀請愛閱讀的小朋友來座客,一起閱讀。

我家莫妮卡每個月都會參加2次讀書會,小區的、網上的媽媽群都有。

就是大家一起來家裡座客,讓孩子自己玩,自己看書,讓孩子有個伴。

等同於讓一個氛圍是感染孩子,讓他們共讀一本書,一起探討書中人物,然後他們會去進行角色的扮演。

這樣的讀書會對於孩子們的成長非常有益,而幾個孩子在一起讀起來的勁兒特大。


就拿本人親生經歷來說吧。

一開始我對看書是無感的,因為小時候看書的最大障礙就是認字。而並非對內容沒有興趣。後來有一次不記得生什麼病了住院打吊針,也沒有電視機看。我媽就買了本兒童小說讀給我聽,內容都是些小學生日常類的東西(當時我也就二年級的樣子吧),最有趣的是我媽一邊讀給我聽一邊吐槽或者跟我討論書里的某個角色的行為或想法是否正確,頭腦是否聰明,或者性格是否可愛。很神奇的是我聽著聽著就入戲了,第一次感受到了書本與現實之間構成的一種聯繫,就讓我媽接著念。後來總是聽不夠她也累了我就乾脆拼了自己開始讀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教大人,這一下就讀了這麼多年收不了手了。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那句說爛了的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而在教育小朋友方面當然是在他們不知道自己興趣所在的時候合適的引導他們認識到某件事是有趣的能讓他感到快樂的。

像我本人的例子我媽也是知道我喜歡校園生活才買了那本小學生日常類小說打開我的閱讀之門的吧(現在想起來那個書好像叫《芝麻開門》來著)。因為好奇心(情節走向)和共鳴感(都是小學生都要面對值日面對班主任和作業)真是太吸引人入戲了啊!!這點對於成年人來說都一樣。

至於電視的問題麽,總能遇見一個沒有電視的地方吧,比如火車上?或者家裡電視被故意斷了信號。。。

總之讓小朋友讀過一本適合他的好書之後他就會明白,電視什麼的真的弱爆了(對我來說那本書就是《哈利·波特》)。


先看故事書。從小就講睡前故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招生組之間的糾紛?
孩子是左利手,喜歡用左手拿筆寫字,需要糾正嗎?如果需要,如何糾正?
如何評價教育部的雙一流計劃擬訂取消 985、211 類大學?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刊文:《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主張違背未成年人成長規律》?
三十五(左右)歲,博士(在讀或已畢業均可)畢業的你,現在工作環境、薪資待遇以及感覺怎麼樣?

TAG:閱讀 | 教育 | 育兒 | 早教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