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Swiss」翻譯成「瑞士」,而不是「斯威斯」等其他音譯?

好像很多以swi開頭的外文,中文都是翻譯成「瑞」,如sweden,翻譯成瑞典;Braunschweig翻譯成布倫「瑞」克。這是什麼原因?

我提問的swiss與瑞士,不完全是音譯,雖然-ss與「士」可以從讀音上對應上,但是swi與「瑞」對不上,不管是漢語普通話,還是廣東方言(外文的最初的翻譯大都是從南方沿海地區開始的,因為亂七八糟的屈辱的條約,導致沿海地區開放,通商,所以很多翻譯大體上都是以粵語的發音為翻譯標準的,比如約翰,John;telephone,德律風;taxi,的士等),還是吳語,客家話,好像沒有把「瑞」字讀成sui這樣讀音的吧?

求解答!


西方地名裡面那個音節, 有以「瑞」字來對應, 也是音譯。

而且該是以與外洋,與西方接觸較早的南方沿海地區人士所使用的漢語所音譯。

聲調不論(西歐主要語言皆非聲調語),

其中, , 在閩南的漳/泉/廈語, 「瑞」字音為 /sui/ (在粵東但同為閩南語系語言的潮州/汕頭話亦然);

在客家話, 「瑞」字音為/sui/; 於粵語, 「瑞」字音為/s?y/; 聲母皆為噝音/s/, 韻母也接近。

蘇浙一帶的語言「瑞」字的發音, 抱歉我一下子找不到資料。

以下為上述語言的有聲辭典, 以「瑞」字各在其中查找, 便可得字音標注以及真人發音:

粵語 →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客家話 → 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閩南語 →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以及

潮州話 → http://www.mogher.com/wap/search?char=%E7%91%9E

漢語, 不是只有以北京一地方的語言音韻為底所制定的普通話。

「瑞」字, 在漢語系語言裡面, 當然不是只能唸成普通話裡, 聲母為 捲舌 r- 的ruì(ruèi)音。

另, 在朱明皇朝跟愛新覺羅清皇朝 閉關鎖國或大部分鎖國的時代, 不論是因山多田少為謀生須干犯皇朝禁令而[販海通夷」或至海外尋找跟開拓新天地, 或做為皇朝恩准開放的窗口, 閩粵兩地先民(還有浙蘇先民, 但商業為主)就已經頗恆常跟外面廣大的世界有所接觸。而不是題主所謂"亂七八糟的屈辱的條約導致", 愛新覺羅皇朝被迫 開放 才開始。


「瑞」字在中古讀音為zjyeh(polyhedron式拼音),在普通話里讀rui4是不規則演變,按規律應該讀shui4。漢語的很多方言,以及日語、朝鮮語、越南語中的讀音,都是規則的,與普通話的shui4相對應。

至於普通話是從什麼時候、為什麼把「瑞」字的聲母換了,還請方家指教。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譯名真正的來源,

但是!

「瑞」在粵語里確實是讀Sui的好不好!

如果從粵語的角度看,「瑞士」完全符合swiss的讀音……

另:很多方言里都把「瑞」讀「Sui」的。比如江淮官話南京話(只是聽說,沒有確切證據),晉語府谷話(其他晉語地區不清楚,但府谷縣是一定讀sui的)


瑞本來該念睡的


上海話里瑞就讀szui


武漢話的"瑞士"就是suei si,幾乎跟Suisse一模一樣。


如果換做上海話和廣東話讀,就完全沒有問題了。我個人猜想是不是第一個翻譯過來的人是南方人。


粵語讀Seoi。很接近這個讀音。


因為德語中瑞士叫Schweiz,發音和中文的瑞士很相近


這些國家的名字應該是在清朝甚至更早的時候就翻譯成中文,並約定俗成下來。那時候會外文的中國人顯然不多,對譯名的需求也不大,能翻譯的人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他們在翻譯的時候是很注重「信達雅」中的「雅」,因此會有很多優美的譯名。舉例而言,國名有比如「美利堅」「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城市名有很經典的「翡冷翠」(佛羅倫薩),人名如「約翰」(比「囧」優美多了吧)。

而近來對名稱的翻譯主要是音譯,而且是比較嚴格的音譯,遵循其本國的語言發音。比如足球運動員比利亞(Villa)就是按照西班牙語發音而來,而不是按照英文拼成維拉,還有米歇爾·巴拉克(Michael·Ballack)按照德語發音,而不是當做英文翻譯為邁克爾巴拉克。國名地名因為早已約定俗成所以一直沿用,而人名除了歷史人物,基本上是有比較標準的翻譯了。比如亞當斯密(Adam·Smith)這按現在來就是亞當史密斯,李嘉圖(Ricardo)就是里卡多,本來牛逼哄哄的好像一下變成了名字里的「大眾臉」。所以對於這些老妖就也約定俗成罷。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外文名絕對的按照發音音譯。

以前翻譯為了「雅」可以犧牲一些「信」,確實多了些韻味,體現著咱們漢字的魅力和優雅。現在的翻譯重「信」,也就是準確,有標準化的翻譯,優點是歧義小,我覺得更利於應用。兩者孰優孰劣見仁見智,或者說各有優劣。

走遠了。。。
所以「瑞士」在當時作為翻譯無疑是高大上的(」瑞「有祥瑞之意,」士「的話在古時候,相比」庶「正好也是高雅的,雖不盡然。。。)。雖然不是發音上絕對忠實。我個人挺喜歡這些老譯名的。

最後順帶說一下,「布倫瑞克」按德語發音應該比較接近「布勞恩施魏克」,是乏味了許多吧。。。


推薦閱讀:

值得背誦的英語材料有哪些推薦?
我是英語專業學生,想跨專業考國際新聞傳播之類的研,請問難度大嘛?哪個學校比較好呢?
有什麼經典的英語演講?
網上有哪些勵志演講或英語學習的講座?
如何查找最新的綜述類科研文章?

TAG:英語翻譯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