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中,數學模型 PT 函數對於效用值是怎麼計算的?

在維基百科裡沒有看懂,來知乎請教一下。以下為維基百科內容:

「假設一個人打算買保險,設投保所保障項目,有 1% 的機會遇險;若果遇險,投保人的損失為 $1,000 ;而保費為 $15。我們引用展望理論前,先要設一個「參考點」,而它可能是 (1) 現有的財富狀況,或者 (2) 最壞的情況,即損失 $1,000。

若我們用「現有的財富狀況」作參考點,投保人可以付保費 $15,則「PT 效用值 (PT utility) 」為 ,而他的可能所得 $0 (可能性 99%),或者 -$1,000 (可能性 1%)。整體 PT 效用值將為:我們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效用值的數值。若套用一般的函數,由於 在損失時員有凸面性 (convexity) ,所以公式的第一項的絕對值會比較大,令整體 PT 效用值得遠小於 ,而令買保險的回報看起來,較不買小得多。這表示該位投保人不會買保險。

相反情況,若果我們用「損失 $1,000」作為參考點,由於 在獲利時具有凹面性 (concavity) ,會令 PT 效用值增加,結果大於 ,致令買保險看起來,比不買更吸引。」

特別是兩個效用值的比較,不能理解。


首先申明請勿轉載或者傳播(誰會傳播這個你肯定是在亂擔心 =_=),這裡面牽涉到我的畢業論文和學年論文問題,如果到處亂傳我要畢不了業了怎麼辦(╯‵□′)╯︵┻━┻

正好在寫的論文是這個,所以我來怒答了!

首先我假設題主你已經懂得了傳統期望效用理論的計算方法(我覺得如果這個都沒搞懂的話下面的你可能完全就不懂了……)

Prospect Theory對於傳統期望效用理論的拓展主要是就是改寫了原來的函數形式。對於Allais
Paradox實驗的改變之後,Kahneman和Tversky在實驗中確證了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隔離效應(Isolation Effect)和反射效應(Reflection Effect)。

改寫的Function主要有三個方面,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參考點(Reference Point)和決策權重函數(Weighting Function)。

1. Value Function

這張圖描述了人們對於損失和收益的基本態度。體現在價值函數和參考點上的效用函數的特點主要有:第一是在參考點之上的收益區域價值函數是凹函數,體現風險迴避,而在參考點之下損失區域則是凸函數,體現風險尋求,簡單來說就是人們通常偏好穩定的收益,而當面臨損失時往往想要冒險彌補損失。

2. Reference Point

就是上圖的零點一般而言,初始的財富狀況就是參考點,是價值函數中的拐點。它體現的是價值函數在損失和收益兩個區域斜率的不連續性,體現決策者對於收益和風險兩者感受完全不同。

3. Weighting Function

這兩張圖是Kahneman和Tversky在不同時期對於決策權重函數的不同詮釋,第一張是1979年,第二張是1992年。具體含義就是人們對於概率的感受不是客觀概率p,而是與客觀概率相聯繫的主觀概率W(p)。

==================我是函數形式的分界線================

接下來需要確證函數形式,通俗地理解就是模擬上述的圖像。(知乎你真的不考慮優化一下么……插入公式太困難了……)

Value Function

V(x)= x^alpha ,xgeq 0

V(x)=-lambda left( -x^eta  
ight)  ,xleq 0

Weighting Function

W(p)=frac{p^gamma}{ left( p^gamma +(1-p)^gamma  
ight)^{frac{1}{gamma } } }

根據Kahneman和Tversky之後的模擬實驗,可測出各個參數的結果。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翻Paper,reference我會給到下面的。

PT Utility=V(x)W(p)

==================我是計算和證明Wiki錯了的分界線================

首先是reference point=0情況,此時

insurance: (-15,1) outcome: PT Utility=-24.39

uninsurance: (-1000, 0.01) with (0, 0.99) outcome: PT Utility=-38.96

然後是reference point=-1000情況,此時其實就是每一種可能加上1000.

insurance: (985,1) outcome:PT Utility=430.75

uninsurance:(0, 0.01) with (1000, 0.99) outcome: PT Utility=397.92

所以結論是Wiki百科的例子兩種情況都應該選擇保險。

@陳不行所說的方法確實就是原理,簡單來說就是講reference point變動之後,例子中的計算是按照第一象限來的,如果reference point為0的時候那麼計算是按照第三象限來的。不過他說「沒有抓到點」這個話說錯了,這就是Prospect Theory的Key Point.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總結原理就是這句了。

變換參考點之後代表的是你心理從「損失Losses」變成了「收益Gains」,雖然客觀上沒什麼不同,但是Prospect Theory下兩者的心理效用是不一樣的。

PS:其實這個例子的想法是對的,但是數沒取好,不信題主你可以變換參數試一試。就可以得到Wiki說的那種結果了。

References:

1. 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79: 263-291.

2. Tversky A, Kahneman D.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2.

以上。


推薦閱讀:

既然主觀期望效用理論能更好地描述人的決策過程,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論文在用 VNM?
相比較網店,實體店會更容易被信任嗎?
目前,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拖延症」有哪些成果?
請問經濟學中的decision theory這塊有沒有什麼入門教材?
怎麼理解 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

TAG:行為經濟學 | 數學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