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投資人還在不斷投入?
投資人是怎麼看待移動打車、租車市場的?
繼續燒錢 嘀嘀打車再獲一億美元融資嘀嘀打車獲得新一輪融資,總金額高達一億美元,其中,中信產業基金領投6000萬美元,騰訊跟投3000萬美元,其他部分機構也參與投資。此前,嘀嘀打車獲金沙江創投A輪300萬美元融資,去年5月又獲得騰訊1500萬美元投資。
20150614更新
這兩天不知道這麼了,這個問題被頻繁的點贊和評論,很多人讓我更新;
其實現在這個事情已經算有了階段性結果,再寫東西也是然並卵……
而關於這場戰役14年以及最後收購,期間發生種種,詳細看這篇文章吧:
投資人獨家透露滴滴快的合併內幕
============原始內容===========
鴨梨山大,還沒寫答案就快30個贊,40個評論了,謝謝幾位兄弟的支持……
晚上在外面吃飯和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在想這個答案該怎麼寫;
算有點眉目,我按照整個打車市場的時間線來寫;
這個回答寫得很長,並非我本意,單純希望答案能對得起之前這麼多人的關注。
=================華麗麗的分割線=======================================
回答問題前我先界定下這題目的邊界:租車不在今天問題的討論中,尤其是線下租車;我理解樓主所提及的租車應該是類似易到用車這樣的商務用車市場。
要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先簡單說說VC為什麼投資一個案子;僅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中早期的投資,簡單理解VC投資一家公司其實最重要的只有2個因素:團隊和方向;
團隊包括但不限於:背景、經驗、執行力、團隊互補性……
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市場前景、政策、競爭局勢……
所以簡單的講,每一輪這幾家打車企業的融資都可以套用以上列舉的因素;
第一輪,2010-2012年,「舶來品」的群雄並起;
這一輪打車熱潮的鼻祖是美國的Uber,09年成立,10年天使輪125萬美金,11年2月A輪1100萬美金;此時Uber僅僅覆蓋了舊金山一個城市;同年12月,Uber B輪融資3700萬美金,此時其服務涵蓋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六個城市,並一舉成為當年最火熱的美國創新公司代表。(10年興起的O2O的概念也在11年找到了其最為有力的代表……)
而在國內,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在10年9月正式上線,天使投資是徐小平老師,後又在11年8月獲得A輪融資,注意時間節點:11年8月,正好是Uber融資後大概半年;(當然我並不是說易到的融資完全是靠概念,其在初期的執行和模式創新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但也就此時關於「黑車」的討論讓很多創業者覺得繼續做這樣的模式可能直接風險太高,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名為Getaxi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10年7月成立獲得天使200萬美金,11年6月A輪800萬美金。
也就是在11年底,12年年初的那個時間點,國內的基於計程車的打車應用團隊開始非常活躍的出現,第一批的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秘(易到做的)、微打車、易達打車以及稍晚發布的嘀嘀打車等;
基本上你能聽過的名字的打車類軟體在那個時點都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無論多少;因為細分行業美國火,中國雖然有很多國情的限制(比如計程車行業封閉),但這並不能妨礙大家以一個天使期的價格參與這一市場。
就像打德州一樣,即便手裡牌很爛,但不少人依然會跟個1-2輪再決定是不是棄牌……
這個時間點幾家公司起步差不多,沒有誰在初期就表現出了能夠領先行業的態勢,所以只要團隊看上去還OK,就都能拿到錢;(很像當年的團購有沒有?)
大家雄心萬丈,瘋狂的跑馬圈地,但……
第二輪,2013年上半年,洗牌開始;
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除了瘋狂的補貼和砸錢之外,單純想依靠產品體驗獲取用戶和司機已經不可能;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在行業之外,大家開始討論打車軟體怎麼掙錢?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管制的問題,在13年上半年,整個打車軟體的從業者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衝擊」……
而在衝擊中自然有人留下,有人被沖走,所以群雄紛爭的態勢開始出現寡頭;
在北京,嘀嘀開始顯現出強於其他團隊的執行能力,具體體現在PR、廣告投放、瘋狂的補貼策略,而所有這些我們看到的除了團隊自己的決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嘀嘀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決定的。投資嘀嘀A輪的正是當年投資拉手的金沙江朱嘯虎;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拉手在瘋狂擴張時的景象,那麼你就不會吃驚於13年Q1-Q2嘀嘀的表現,結果是北京市場被嘀嘀幾乎全數吃下。
在江浙滬,另外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快的悄悄的撬動著打車市場,因為在杭州以及阿里的關係,快的很早就獲得了阿里的投資;杭州起步的快的在吃透杭州市場後迅速進入上海市場;由於我在上海,對上海市場比較了解,這個市場也是整個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域;
上海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全國最規範的,電調系統也非常深入民心,但這個系統還是有個問題:收費;所以快的在進入上海之後,通過優秀的用戶體驗和一定的運營手段就在上海獲得了單日過萬的訂單數量…
而就在快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候,嘀嘀在北京戰役勝利後進入上海市場,依然延續了在北京的策略:瘋狂砸線下廣告、大力補貼司機用戶;而他們敢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在13年4月,北京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獲得了騰訊戰略投資的青睞,1500萬美金到手……短短2個月後,嘀嘀在上海也宣布單日訂單破萬。
我最近半年總會和身邊的朋友講這個案例,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在打車軟體這個細分領域裡幾乎完美的提現了我所有學過的經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案例。比如在已經有了一個行業先行者的細分領域,如何撬動市場?嘀嘀在上海的策略就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低價」(更高的補貼力度)……
而關於《打車軟體-血站上海灘篇》的故事還沒完,在已經有了2個行業領先者的市場,後發者又該如何撬動呢?大黃蜂這時候給了我們答案: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
大黃蜂是13年成立的公司,創始團隊是前土豆COO,天使期從晨興那裡融了300萬美金,上線後瘋狂補貼,補貼不僅僅局限在乘客也在用戶。我印象中大黃蜂最激進的時候是在夏天6-7月,其做了連續8周活動,只要用大黃蜂打車,成交後司機給10塊話費,乘客給10塊話費……
這場戰鬥之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問題;在8月,快的、嘀嘀、大黃蜂都宣布自己是上海第一;在上海這個局域市場中,寡頭壟斷行成,然後進入典型的「囚徒困境」。
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誰補貼力度小了,司機和用戶就會跑向另外2家……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的完成了其又一輪融資;
第三輪,2013年下半年,大佬進場,寡頭之勢形成
到了下半年,能夠吃得消這樣燒錢速度的打車類應用已經沒有幾家了;嘀嘀依然鞏固了其在北京霸主地位,而快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迅速拓展了30個二線城市市場,兩家行業領頭羊開始出現。再後面一點的搖搖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黃蜂經歷了瘋狂的夏季之戰後發力廣州深圳,效果甚微……
而也就在這個時點,領頭羊2家企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下一輪融資迫在眉睫;BAT三家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大佬在一個時點為這一輪的融資推波助瀾。這期間還穿插了快的收購大黃蜂這樣的事例……
這裡可能會有人問,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資了嘀嘀,我們都好理解,可關百度什麼事兒呢?
因為百度對移動互聯網的焦慮,因為百度看到百度地圖的用戶量不錯,因為百度地圖想拓展O2O業務,所以:
百度地圖推出用百度地圖打車(後面接的打車軟體),百度給用戶補貼話費的活動……
(你們不是給不起乘客補貼了么?我大百度有的是錢,我給!
金主!給跪!必須跪了!)
那麼這一輪融資的時候,嘀嘀講的又是什麼呢?行業影響力、即將撥雲見日的形式、過去2-3年的執行效果,以及騰訊的背書。所以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就是題主所說的,今天正式有消息放出,嘀嘀新一輪融資1億美金,中信領投6000萬,騰訊跟投3000萬;
雖然我不知道嘀嘀現在的股份結構,但騰訊的跟投應該是超出其股份比例的,我相信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騰訊一定給嘀嘀非常多的加分;(也有新聞關於微信接入打車的,大家也看到了)而至於為什麼是中信這家在國內TMT領域不是那麼活躍的基金來Lead,或許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事情,這裡不展開了。
至於快的,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在嘀嘀疲於融資的時點進入北京市場,相信北京的朋友們最近都應該知道用支付寶可以打車了,其背後合作方就是快的,短短時間也在北京市場獲得了不錯的份額,所以如果你是投資人,快的你投還是不投?或者這麼問,所有人都不會投么?
第四輪,2014?
一個問號可能是我唯一想說的,沒人知道……因為嘀嘀融到錢了,快的也不會坐以待斃,這場戰爭不會那麼早結束,14年戰爭肯定會升級……
而至於其他答案提及的諸如:收費、大數據營銷、合作推廣等所謂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可能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操心也操不過來,所以也就別操那份心了……
=====================================================================
寫在最後,打車類應用這個細分類目應該算我入行以來所經歷的最刺激的一個行業,真正的競爭其實只有1年,而這1年里發生了那麼多波瀾起伏,這些波瀾不會因為行業外的人的一句諸如:「打車軟體不靠譜」這樣的結論所輕易掩蓋,我上面所寫的內容不及真實競爭環境的萬分之一,其中之事可能都夠寫一本MBA案例集了……
這個細分類目比團購更驚心動魄,因為直到今天行業領先的2家公司依然沒有任何收入,A輪融資Close的第二天啟動B輪融資是多少年不遇的情境,很多人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啊,我部分同意,這場豪賭可能依然會延續下去……
(我其實想如果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找參與這場大戰的幾家VC的具體負責這幾個案子執行的XDJM一起聊聊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然後整理成冊,哪怕不發表就小圈子看看也是值得的。
我總會和朋友們說做投資的每個個體都不傻,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絕頂聰明,但到基金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是群體決策,這裡就有個體理性和群體非理性之間的關係,所以有可能結果會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最後有2種結局:
1、案子敗了,然後投資人被罵SB;2、案子成了,投資人開始吹NB;)=========================更新一些內容==================================我似乎忘記了易到所在商務用車,這個細分領域其實算是一個打車的擴展,易到最近也拿到了攜程的戰略投資,你現在在攜程定機票,在訂單生成付款的前一步會有選項是否需要接機,這個服務就是易到所提供的;快的收購大黃蜂之後也在上海推出了商務用車服務,效果還不錯;大家的鼻祖Uber也進入國內運營,不少知乎上的小夥伴已經體驗過Uber在國內的服務了。其實關於車這件事情,整個行業非常大,汽車之家的上市表現也很好;我們刨除新車交易、二手車交易、線下租車、維護保養,光服務類的領域我們就還能想到諸如:拼車、代駕、考駕照相關等諸多領域,不展開了……從個人角度看,我更願意把打車類應用劃分到所謂的泛的交易平台概念,今天打車軟體所面臨的問題是這個交易所發生的費用不在平台上流轉,但這可能是暫時的,或者未來有其他嘗試收入的可能。而把概念放大到整個所謂的O2O領域,其實絕大多數創業項目做的事情只有一個:促成交易。比如找餐館的項目、找保姆的項目、找駕校的項目,甚至是找借款人貸款人的項目(P2P)、找教育機構和課程的項目。打車這個交易相對於其他交易,從重複購買率和產品標準化程度考量,其交易達成可能性都高出其他交易N個量級……當然它也有問題,比如單價低、存在一定可替代性等,但這世上哪有完美的生意?==================再更新一些內容,關於融資規模=============================我可能很多文字都在描述樓主的「一輪又一輪」上了,而對於估值或者說融資規模這件事情提及的較少;我曾經在36氪的一次活動上聊到對於早期的互聯網公司,尤其是沒有財務數據的公司該如何估值的問題,當時我是這麼說的:原文:經緯創投庄明浩:關於和投資人見面的那些小事——36氪+創業知識匯上海站總結(1)PPT:融資,沒那麼簡單.pptx雖然嘀嘀可能已經算不上早期公司,但它依然沒有財務數據,所以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所以直白點講,未來1年嘀嘀和快的這場戰役肯定要繼續升級,需要的資金量很大;「我就需要這麼多錢,你不給我找別人去了;」……關於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要素是投資人決定是否要賭的根基,信就干,不信就Bye bye。而類似的故事當年也發生在團購領域,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美團就在前幾天宣布盈利了,單日銷售額破億,美團正在一點點的改變著中國的線下經濟,當初投資美團的時候有人會想到這一天么?而至於為什麼是美團,不是拉手、窩窩團,那就是選擇的功力,投資的能力也體現與此。(誰還記得拉手距離成功就那麼一小步……哎~)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Google Venture 著名投資人 Joe Kraus提到的一個觀點叫: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土話就是「怕落下」;他說:做早期的投資人沒有財務、收入的數據可以參考,所以他們會關注——今天團隊處於什麼階段;未來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團隊要做的事情(比如運營哪幾個渠道,放幾個市場),達到怎樣的里程碑(希望 14 個月後公司做到怎樣的階段);為了達到這樣的里程碑,我要招多少人、花多少錢——以此算出目前的資金缺口是多少、需要融資多少,為此出讓的股份又是多少(而對早期團隊來說,算出來的錢除以股份就是估值)。
在我看來,FOMO(Fear Of Missing Out) 驅動了很多人類行為,當然也就包括很多投資人的行為。總是會有很多投資人爭相追逐「當月熱門」,而這些投資人之所以會跟進這類項目,老實說,一部分是因為其他投資人都在這麼做。他們害怕自己會錯過一個能夠做大的生意,而這種恐懼就進一步驅動了他們拿下這筆生意的慾望。
原文:從投資看人性:一些不合常規的投資規則
所以結論是嘀嘀能拿到這麼多錢是多方面的原因,市場、商業模式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很可能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PS:利益相關,本人工作所在的機構是快的的投資人之一。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以上內容如果需要轉載,請先和我聯繫,謝謝!
最後的最後希望以上的內容能給等了一晚上內容的幾個兄弟交待……
其實一兩句話能說完的事。
滴滴當年背後最大股東是騰訊,燒錢只為推廣微信支付,這是戰略,滴滴賺不賺錢無所謂。
快的也是,背後的股東阿里戰略上想推廣支付寶移動支付,說白了也是花錢積累客戶量。
合併的原因,是雙方戰略上基本上完成了,市場份額也瓜分了。
這幾輪的風投,是因為看到,合併後打車市場壟斷了,也許在這個市場里能有盈利空間。但量比起騰訊阿里那是差了去了。說白了就是普通VC而已。從頭掃了一遍,發現有一些背書的回答竟然得到了好多贊,說了Uber融資歷程,但是沒有比較其業務本質。首先Uber是Black town car, 帶人帶司機,無非Uber給了個iphone, 配了個Wifi,送了瓶水,但是這個都是可以收回來的,而且錢也是先付給Uber,人家的熱點地圖也是真心牛逼,Data driven, 剛剛進入上海就能做到15分鐘從下定到pick up, 也是帶人帶司機,那Uber融資是為了啥,擴大territory啦,開疆擴土,Globalization,比一比他的小兄弟Airbnb。滴滴,快的首先是在計程車市場,最開始有一陣行業還有點政策的搖擺,是否會管制? 萬一交通部不允許打車軟體腫么辦,後來這些打車軟體的蓬勃已經表明在中國這麼多人的出行問題上,在計程車這個細分領域總存在供求不平衡,總存在需求,希望能夠打到車 - 電話叫車已經落後,回到融資的問題,首先根本不是低價的問題,恰好相反,是「高價」,是利益,用戶願意確保能夠打到車,因此可以支付個溢價,不過期初讓這些用戶用起來,這點錢是打車軟體公司出的,讓你們先沾點便宜,對於司機來說,一直是受益者,正常的事情做做也就是3000-5000一月,弄兩個打車軟體,弄不好每天都有機場單,每個月都能拿到1000多的補貼,所以要燒錢,貼錢給司機和用戶,就是用戶獲取成本,未來用戶會交錢的....那麼交給誰呢,通過什麼方式交給誰? 這個時候,阿里和騰訊出現了,確切的說是支付寶和微信出現了,當然僅僅代表我個人,支付寶和微信都需要佔領移動端,都需要先綁卡,雖然一個個都有了億萬用戶,但是不代表說這場戰鬥就停止,支付需要找到一個場景,先讓用戶綁卡,再讓用戶至少消費一次,跑通整個環節,然後以後成為至少這種場景下的粉絲 - 打車,這麼天天跟普羅大眾息息相關的事情,而且一定會付費的服務,你說說,如果微信和阿里扔點錢,如果能夠確保這些人未來通過自己來支付打車費,是否會用自己來買其他的單?上面有回答提到了這一點,我認為這才是他們燒錢的真正用意,雖然放在excel上肯定是能夠算過來這筆賬的,那麼頻繁的消費,那麼大的用戶基數,最開始的砸錢都算是marketing,或者說是用戶獲取成本,有一天,在打車這個支付的場景下,讓我們數數有多少人還會用現金,有多少人用交通卡,還有多少人用微信和支付寶,相信後面兩個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只是從自己個人使用的感受上來說打車平台的發展前景吧!
1、每天下班,廣州市的主幹道,打得到車嗎,說實話很幸苦。但用軟體查詢就知道附近1km內空載的車輛還是有好多的。如果使用打車軟體可以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2、還是上面那個場景,有車,掛著免載牌,有時候能夠攔下來,難免要溝通一番,實際情況大多是司機要趕到某一地方交班,如果剛好同方向,那麼打車成功,如果方向不同,只能繼續等候。如果擁有打車軟體,直接發出線路邀約,司機提前就知道你和他交班的方向相同,直接過來接載。3、市區高峰期,車流較大,也許你已經伸手攔車了,但是剛好被巨大的公交車遮擋住,司機沒有看到。或者計程車司機看到你了,但是已經沒有辦法變道過來了(開車的應該都能理解),城市交通設計也不可能讓司機再回頭來載你。如果使用打車軟體,司機知道了你打車的需求以及上車具體的位置,提前變道接載。4、到陌生的城市,可以先使用地圖查詢路徑,然後地圖內置了打車應用。直接呼叫計程車。以上都是打車軟體應用的環境。其實對於司機來說還有另一個應用場景。就是日間低峰期不用車輛持續空載著在路上不停的轉悠,可以選擇相對便利的地方停車休息等候呼叫,既節約了能源開銷又緩解了緊張的神經。
其實很多人關注的是這一應用的盈利模式。現階段類似的平台都還是在搶奪市場份額的階段,免費為計程車安裝終端,大力推廣APP,聯合地圖供應商做深度植入等等這都是燒錢的項目。其實類似的項目要盈利困難嗎,也很簡單,當他們強大到足夠影響人們的打車模式時他們就可以盈利了。也許是來自於車費的提點,也許來自於額外的廣告業務。
當大多數計程車試用過程中發現空載率降低,月收入增高了,即使要求他們給予一定的車費點數才能繼續使用,他們還是會繼續使用的。畢竟計程車行業最昂貴的成本就是時間的成本。
當然類似的應用未來還能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比如現在法規還不太允許的競價!當需求大於供給時為了優先打車的權力提出支出額外的費用等等,其實這也是他們類似的平台在開發時就已經考慮了的。打車軟體是一個很重要的入口,是線上線下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對打的的用戶來說,線上手機下單,預約下班或明天的的士,再預約線下的美食或其他商家,線下活動就基本可以通過預約,一步到位;對司機來說,線上通過答單,線下去等客戶,能有效規劃自己的時間,基本不用盲目的等客戶了;打車軟體是線下活動的基礎。預約美食,預約娛樂,這些尚不能完全做到線上預約。有一個很重要的制約因素,出行。連出行工具都無法確定,連到達時間都無法確定,其他線下的預約時間如何保證?!若出行能通過線上預約搞定,美食、娛樂這些線下活動才能真正做到完全線上預約。打的軟體是連接家或辦公場所到線下商家的通道。這個通道通暢了,這個基礎做紮實了,線下的其他活動才能完整。打的軟體是充滿想像力生活的開始。線上活動很多,但是虛擬的。我們要的還是切切實實的線下活動,可線下活動才起步。打的軟體是線上線下活動的中轉站,是很多線下活動的基礎。美食啊,娛樂啊,生活啊。網上購物,只是我們生活極小的一部分。有誰會成天去買衣服呢?一年有誰去買幾次電器呢?可就這麼小的一部分。電商卻火的一塌糊塗。如果通過打車軟體,將我們所有的線下活動串聯起來,這是不是有我們無法想像的錢景?!我們去理髮,去吃館子,去電玩城,去泡妞,這些基本都是每周的活動。能看到線下活動這塊蛋糕的巨大么? 若是通過打的軟體預約,再水到渠成得預約理髮、美食、娛樂、、、,是不是錢景無限?!PS:打車軟體註定是高富帥才能玩得起的。巨大的錢景前是高大的門檻。首先牽涉到信用體系:如何讓打車的和司機,能相信這種預約。願意在某地某時去等候。你如何約束雙方的爽約行為。你如何讓乘客和司機去承擔線下的時間、安全等風險?這裡面有太多的工作要做,需要各種營銷策略。還牽涉到支付,牽涉到電商,牽涉到地圖。這些都不是一些小公司,小團隊能玩得起的,需要財團,需要持續燒錢。高門檻,註定了打的軟體也就互聯網大佬或本地政府能玩的起來。嘀嘀背後有騰訊,快的打車背後有阿里巴巴。政府尚未介入。這是一場註定是高富帥的戰爭,序幕也早已拉開。
第一次回答,剛好今天看到關於打車的分析,雖然不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能力有限),但我覺得尚有道理。希望幫助到樓主 當前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正呈現焦灼狀態。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為搶奪用戶在瘋狂投入。
如為提高司機師傅的響應機率,嘀嘀打車採取一套複雜模式會對司機師傅進行補貼,一單可能是10元話費。遇到一些活司機師傅兩次不願接單,嘀嘀打車最高補貼可達到100元。
快點打車也對北京進行計程車"掃街"。快點打車甚至宣稱打算投入1億補貼計程車司機。持續燒錢背後打車軟體幾乎沒收入。為何打車軟體瘋狂燒錢,投資人依然願意持續湧入?一位投資人對騰訊科技表示,這一切有美國打車服務Uber做參照。
根據Valleywag最近曝光截圖,Uber年營收有望超2億美元。相比之下,市值250億美元的Twitter去年營收3.17億美元,Uber上一輪融資估值(35億美元)並不高。外界預期Uber可能效仿亞馬遜發展成交通和物流服務平台,未來變得比Facebook更具價值,即Uber可能價值千億美元。而國內打車軟體估值僅Uber十分之一,值得投資人一搏。
打車軟體瘋狂競爭背後,也是互聯網巨頭對O2O市場的搶奪。打車軟體讓移動支付有了最好的試驗田。如嘀嘀打車將入駐微信,用戶將無需下載客戶端即可用微信支付打車款。嘀嘀打車自己的客戶端也將接入微信支付。快點打車則早已接入支付寶錢包。
一位行業人士指出,移動支付是千億美元市場,巨頭們都是生意場上的人,不會賠錢做生意。補貼司機的背後是巨頭在搶奪移動支付市場,培養用戶移動支付習慣。
打車模式還可建立一個O2O應用服務入口。這個入口價值是基於龐大用戶規模,向其他服務拓展尋求盈利模式;圍繞打車用戶做精準營銷,向用戶推送打車目的地的生活服務信息,如餐飲、娛樂、交通、生活等,發掘用戶潛在消費需求。囚徒困境。如果現在停止燒錢,那麼市場份額立刻就都會被繼續燒錢的競爭對手搶去,那麼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所以只能一直燒錢下去再慢慢想辦法。
其實我之前一直以為,滴滴和快滴打仗的背後,只是騰訊和阿里在支付領域的博弈。但最近我用這些軟體用得比較多以後,已經改觀了。
@庄明浩(rosicky311) 說他們沒有收入,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利用之前燒錢聚集的用戶量往專車租車服務上轉,這是個可能能成的盈利模式,也是uber已經證明的一個模式。雖然他們目前還在虧。跟我聊天的司機師傅都對分成比例一清二楚,投資人不可能看不懂這個點。
請注意,如果你是自己養一大堆車,做一個公司來干這個事情,在中國確實合法,但是成本也高,你沒法真的變成uber。但是滴滴和快滴如果幹這個,把中國的這些「黑車」都和乘客連接起來,就有可能實現uber的商業模式,這個誘惑不要太大。
乘客的出行行為是有關聯性的,打出租也是打,養成習慣以後不管打什麼車都可以在這裡打,滴滴和快滴在利用這一點進行產業滲透,易到用車同樣面臨挑戰。一旦用戶習慣養成,租車服務、搬家服務、旅遊相關的價值開發,能設想的空間很大。
騰訊在支付上的利好已經獲得,不需要在佔據大股東席位,見好就收,引大玩家入局,繼續砸錢搶市場第一。如果要繼續補貼專車服務,1億美金也不夠燒就是了。更新下數據,廈門現在滴滴加uber全職有兩萬
下面的數據翻了一倍多—————————————————————廈門大概有1500輛專車,平均日流水是500,一個月後提現,日流水有75w,月流水是2250w8000輛的士,平均每輛車白班加晚班平均日流水400,單日日流水有320w,月流水是9600w即廈門在賬面上停一個月的流水1億1850萬
覆蓋100個城市,即賬面上的流水是118.5億
假定模式被接受,賬面上即至少恆定118.5億按照銀行存款利率,活期一年是0.35%,全年收益約為4千萬
按照一般理財產品,年華收益率是6%,,全年收益約為6.8億
後續綁定各種支付後,賬面上資金的流通量至少降低百分五十甚至更多,也就是可以拿出60億甚至更多現金去做其他事情,也就是說,最後他成了銀行
補貼到現在,給了一百億了么?
可以參考這個回答,感覺比我專業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70003/answer/16121458不明白為啥要回答那麼多,其實就仨原因:市場夠大,剛性需求,使用頻繁。完全符合一個有潛力的行業形象。
//截完這一堆圖才發現這個問題是很久之前的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上的……這些圖不一定切題,只是想說,大概投資人的腦迴路和我等普通人真的是不一樣的吧
我還是粗俗點講吧、首先諸如滴滴、快滴等打車軟體的生存是基於它相對良好的用戶體驗、這個東西確實好用而且方便,無論是對於乘客還是計程車司機雙方都認可它的用戶體驗(雖然其中會有些小問題)。這種APP還沒有做到一定成熟度,當它擁有足夠量的忠實用戶之後廣告首先會成為一小部分收入來源。每一個成熟的APP都是如此。打車軟體會逐步帶動消費者習慣於線上支付(有沒有跟淘寶很像?)那麼這個APP就會變成一個像支付寶一樣的東西。打車軟體不會向用戶收費,消費者跟計程車方都不會。(有沒有跟淘寶的買家跟賣家很像?)當打車軟體擁有足夠多的用戶量並且大眾都已經習慣於線上支付時這個APP里每天都會有錢在裡邊流,(腦補一下就像一個蓄水池有個進水管有個出水管但總能保證池子里有一定量的水)那這個現金流就是商家們最終想要的東西了。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或是投資者意味著什麼這個應該不用說了吧(如果樓主不明白可以專門去問一下....手機碼字太累我就不多說了),作為一個企業他們最終還是想上市的。上市意味著什麼樓主你懂伐?
短答案:因為會有人花更高的價錢把它再買走,就像郵票、字畫、寶石本身不能產生現金流,不還是有人投資么。
看到個前滴滴打車員工的帖子,說他們覺得投資人是傻叉。其實投資人不是傻叉,因為上市後還有二級市場的傻叉再把他們的股權買走,二級市場還會再有一輪接一輪的傻叉,這個遊戲就玩下去了。Twitter市值360億美元,卻還在虧損。中國人想,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所有的投資行為,本質上就是個bet.另外,風險股權投資,本來就是個J-curve,前期投入,後期收錢。願意承擔什麼風險,就有什麼收益。如果滴滴打車現在就凈利幾個億,也輪不到你這個價投資不是。樓上各位專家說了長篇大論各種專業術語實在看不下去啊。。。
隨便說兩句我們老百姓懂的吧。暫且不說打車軟體的母公司實力,親 你們不知道么?移動打車軟體是已經有贏利模式的啊!!!
滴滴 一號專車等都對司機收進行扣點結算啊,從百分之二十多到百分之三十多不等,而且收入是進到結算平台,不是馬上到司機賬戶,是周結或者月結啊親,你們知道這個現金流有多大么?
和打車軟體投資人無關,但是和母公司有關的是,滴滴可以用微信零錢付,電子錢包啊親, 除了發紅包,現在微信零錢最多就是用來付車費了吧。 養成用戶付費習慣,可以和支付寶分杯羹的電子支付平台啊親,燒錢都值得吧。
看看那些北上廣咖啡店裡談的,除了廣告沒有沒任何盈利模式,資本全靠不知猴年馬月包裝上市的退出機制,各種扯淡的app創業項目。
再看看打車軟體,一個短時間積累了如此大的用戶基數,並已經有雙方認可的成熟贏利模式的項目。並且,隨著用戶繼續增長和穩定,還有很多後續有盈利模式的功能可以開發,比如,用戶基數上去了穩定了,別說可以開發所有私人c to c服務項目,大了還可以有旅遊餐飲什麼的,以後用滴滴打飛機都有可能啊!
現階段資本唯一的風險是政策風險,不過也沒大事,一個對既得利益影響如此之大的東西,國家目前還沒出任何禁令,只不過發動群眾斗群眾呢,為什麼,國家也在觀察呢。
中國這地方有史以來,有機會,就趁著不知道容不容許,搶著先做,快做,做大了,很多事就好辦了。
所以才會這樣拚命燒錢,這麼短時間內多次融資。
這樣的項目不值得投么???搶著投才對吧!!!看了最高票的幾個答案。。。。感覺沒說到點上吧,說的都是 滴滴快的啊他們是怎麼融資的,融資過程和發展過程? 都是以滴滴快遞這些團隊做答案主體……
我感覺答主的問題,簡單來說不應該是:
1-為什麼投資人要給他們錢?2-從使用上來看,滴滴快的現在盈利嗎?投資人想!!或者能!!從他們那得到什麼?
3-還有最重要的, 投資人最後是否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呢?
投資人肯定不是錢多任性吧……因為評論會被掩蓋在茫茫字海。。。。所以以答案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一、關於消費需求乘坐計程車通常情況下可以是一種標準化服務,在GPRS定位誤差極小的情況下,從起點到終點的定位、全程的車費都可以較為準確的計算出來,而可以標準化的服務利用自動化程序是必然的發展趨向。計程車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是一種個性化服務,在類似雨天出行,在短時間內需要達到一個目的地的人或者其他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雖然是同樣距離路程的計程車服務,但是對於不同人或者不同特殊情況下他們願意出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乘客需要這樣一種能讓他們發出溢價需求的平台,移動打車APP能高效率滿足這種特殊需求。但這方面受到的政府政策管制可能會比較嚴重,正如美國的Uber在紐約推廣時,也曾經因為應用允許私家車通過只需通過購買一份商業車險就可以加入Uber隊列中,而被政府管制過一段時間。另外這種公開信息平台對於計程車司機和乘客都是很重要的——雙方對於這份服務的大致定價可以在沒見面之前就得到確認,很有效的促進交易的達成和減少糾紛。其二、關於成熟市場份額分布
這種移動打車APP以後的市場發展很可能形成自然壟斷或者寡頭壟斷市場,例子如QQ、微信這類即時通訊工具,當你的交際圈子都在某一種即時通訊工具上或者這種工具的黏性太強已經成為一種日常使用習慣時,後來者進入這個市場的結構性障礙就會很強大。在市場尚未成熟,消費者習慣尚未養成之前,甚至用補貼司機的方式來促使乘客作出選擇,是競爭市場的激烈,也是看到了這個市場以後成型的輪廓。成為自然壟斷或者寡頭壟斷市場時,不是龍頭第一的話就只能苟延殘喘了。其三、關於服務定價
作為中間平台,乘客會比計程車司機或者計程車公司對於價格更加敏感,向上向計程車司機或者計程車公司收費要比向乘客收取服務費要容易得多。同樣作為市場競爭手段,補貼計程車司機或者計程車公司,我覺得還不如補貼乘客帶來的效果更好,當然這方面還是需要更多考慮成本和補貼模式。其四、說點題外話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可能實現普及的自動駕駛汽車普及,計程車行業會是受到這項科技影響最大的,如果還用現在打的的攔車或者電話CALL車會是效率非常低下的。因為在有移動打車APP的條件下,每輛計程車可能都在奔往目的地或者接乘客的路上,招手攔車幾乎是很難的;而CALL還要經過總部人工調配指令,完全可以用自動化實現這一步。另外,在大數據方面的應用,這種可能記錄個人經常乘車去的目的地信息,可以給各種商家提供非常好的廣告定投範圍。怎麼說呢,首先看看uber年入10億美元,不是打車不賺錢而是在國內不好賺錢,尤其是在當前雙雄爭霸階段,而且將來賺錢也不是在打車上賺。另一方面,為啥投資人要投錢?打車應用是剛需,且是用戶使用頻繁的極易推廣和影響面極大的垂直領域,在嘀嘀和快的背後的騰訊和阿里都在全力打造的全方位生活服務平台的戰略布局下,用戶「吃串住用行」中「行」當然是及其重要的一環,其戰略意義與投入相比,投入還是微乎其微的,更何況,阿里和騰訊是在核心戰場全面開戰了,所有領域戰火不可避免當然需要輸送彈藥
滴滴打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他其實是一種大數據,了解人們在哪裡需要打車,出行一半都去哪裡,喜歡去哪裡吃東西,哪裡的路況比較好,把這些數據彙集在一起,為其他用途,像是哪裡建造樓房更好,等等
這是一個培養用戶習慣的過程,打車市場巨大,接地氣。而且出行數據和購物數據,搜索數據一樣又是一個大金礦。量上去了,可操作性很多,賺錢回來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別扯那些個沒用的,投資行為沒有那麼多決策成分,就是賭博而已。一輪又一輪的投入恰恰是因為前期投入要失敗了,如果追加可能能回本,不追加就全賠。另外就是一幫人相信,總會掙錢的。投資人從來都不是理性的,分析這種東西無異於腦子開洞。優秀的投資人無非兩種:走狗屎運的。太有錢盤子夠大風險攤開了的。第二種裡面不少是第一種進化而來的。投資人和你的區別就是有錢而已,投資人沒有牛逼的,只有傻逼的和命好的兩種。
推薦閱讀:
※Uber 在中國舉辦過哪些有創意的營銷活動?
※打車類應用對廣播電台行業的衝擊程度如何?
TAG:出行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