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壞人被問及為何作惡時,給出「既然有人去做好人,那麼總要有人去做壞人」這樣的理由,應該怎樣理解?

這是否只是一種逃避正面回答的強盜邏輯?


作惡可以有一萬種理由

但是評價這個理由對錯與否又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讓他承擔作惡的後果。


這句話是對的。

因為這句話屬於事實判斷。這個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壞人」,有些人「做好人」,有些人「做壞人」,無可厚非。

但壞人說這句話隱含的結論叫做:既然有人做好人,總要有人做壞人,所以我就選擇去做壞人。

這個邏輯就有問題了。一般人的邏輯是:既然有人做好人,總要有人做壞人,但做壞人的不一定是我。

所以這句話的問題在於,不管有人做好人還是有人做壞人都不應該影響「我」的價值取向。有人去做好人,總要有人去做壞人,這句話不能決定「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這個所謂的邏輯毫無邏輯性可言。

但壞人還是要為自己找一些借口的,這麼想想,他這麼說也無妨。沒有這個說法,還會有另一個的。


也許,這個「壞人」說這話只是扯淡,也許,這個「壞人」還挺有思維的。who knows?僅憑一句話,無情境,無了解,不能對此「壞人」作出判斷。

如果只針對這句話說點看法,那我可以說這句話其實挺有涵義的。矛盾的對立統一啊!這個世上有真就有假,有對就有錯,有生就有死,有樂就有憂,有富就有窮,有善就有惡,有好人就有壞人,有人做好人,就要有人做壞人。這才是社會。不是嗎?

以前討論過「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問題,性善性惡兩派,爭執不下。突然有個人對我說,為什麼一定不是善就是惡呢?照我說,人之初,本無善惡,只是社會需要善惡而分之。

我不惡,何以襯托你的善?

也可以結合標籤論來解釋,忘了誰在《局外人》里道:"在社會群體中,偏差的產生是為了替那些犯法的、構成偏差的人制定規則,並且還將這些規則應用到那些特別的個人身上,並將它標示為外來者。偏差並不是個人行為的本質,而是由於別人利用規則制裁犯罪者、才產生的結果。"

好壞善惡就一定是現在這樣的嗎?

在這樣一個規則的框架內,是的,是這樣的。


謝邀。

  1. 我沒聽到過這種說法,也看不出其中有什麼邏輯性,不明白為什麼「有好人就一定需要有壞人」。

  2. 我平常聽到的,以及中國老話說的,應該是:既然大家都做「好人」,那「惡人」就由我來做吧。這裡的「好人」實際是指不願意得罪人的人、要保持德行口碑的人;「惡人」要做的也是得罪人或者背負罵名、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3.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複雜的只是好與壞的相對性和模糊性。要辨析出一件事的好壞往往都不容易,更不用說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了。但如果已經是弄明白好壞了,那「好人」確實不需要依賴「壞人」而存在,因為壞人是做壞事的人,壞事是指起損害作用的事,沒有人去做起損害作用的事情,是完全可以的。


這涉及到好壞是相對概念還是絕對概念,比如說下圖。

借了張正太分布(霧)圖,不要把數據當真,領會精神就行了(大霧)。

如果切掉一半的人(比如說,上帝突然說「壞人都要死。」),這樣:

那本來不是壞人的人是不是變成壞人了呢?

或者這樣:

本來不是好人的人是不是就變成好人了呢?

如果把好壞當成一個相對概念,那麼明顯有壞人就有好人是成立的,因為默認了「好壞是比出來的」。

而如果好壞有個絕對的概念,那麼這句話就不對了,無論有沒有好人,壞人還是壞人,反之亦然。

其實這個倒是值得討論一番的。不過這一切其實和壞人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

因為這裡的關鍵並不是好壞的概念,這個特定的人,為什麼選擇如此做,而不是在說「好人是不是一定要有壞人襯托。」


這個邏輯有錯誤,因為這個邏輯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對人的區別只有「好人」和「壞人」

而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還有一般人,法律其實是用來區分壞人和一般人的。而不能界定好人和壞人。

對這個觀點最好的回應我覺得應該是,「你不需要做好人只需要做一般人」。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


同意題主的說法,這的確是一種強盜邏輯。換個說法就是,既然世界上有人排出屎,那麼一定得有人吸收屎。


簡單的定義好和壞就是一種唯我的想法。任何辭彙都沒有自己嚴格的界限,但語言之所以直觀上這麼膚淺是因為人們在處理複雜的信息的時候不得不用簡單的符號來表示某一種極端的狀態。比如此處的「好人」「壞人」。


所以,當有人回答你如題所說的話的時候,其內涵是」我拒絕用可以交流的方式對待你」。所以正確的應對方法包括冷暴力,板磚和一顆紅星,而不是將自己陷入全人類都在面對的語言的局限性問題。


他只是想說,既然有好人,自然也就有壞人,他就是天生的壞人……

把自己的選擇推給天命!

自欺欺人罷了……

謝邀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想達成的目標。有些目標可以在不違背社會規範、法律法規的背景下完成。有些目標卻與這些相衝突。惡人知曉並願意承擔做惡事帶來的懲罰。看來是「總有人做惡人」,像只是一個選擇問題。但我認為,在涉及別人利益的時候,不能簡單的以「我的選擇」來行事。這樣太過自私。


我覺得,世上有好人就必定有壞人雖然是正確,但卻並沒有限定誰要一定成為好人或者壞人,作為人性本善論的堅信者,我相信他也知道這個道理,而他之所以這樣回答,不過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罪惡,不願再一次揭開以前導致自己走向罪惡之路的痛苦的傷疤罷了。


還理解啥?啥都別說了,動手吧。

我說動手不是叫你打人,而是該幹啥幹啥去。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壞人,不缺你這一個


這麼說是在裝傻充愣,像這個英國笑話里的女人:

有天我提早回家,走進卧室卻看見老婆一絲不掛坐在床上。 「怎麼沒穿衣服?」「啊!那個…正好一件能穿的衣服都沒有啦。」「呵,你是胡說!」我說著用力甩開衣櫃的門,用手指著說,「你看,裡面明明有的是衣服!這是條紅裙子,這是條藍裙子,這是隔壁的Fred,這是條花裙子……」


當一個有權有勢的人,欺窮怕惡,仗著自己有錢或者有靠山,無法無天,周圍的百姓都怕他,什麼都得繞著他,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性,政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

總得要有人出來阻止他。其他人不敢,忍著來過日子,做一輩子好人,那就讓我來做了他。

所以,這時才會有這句話,既然有人去做好人,那麼總要有人去做壞人。


我說下我的看法吧,好人是以壞來做參考。壞人不舒服讓人討厭,好人讓人舒服,讓人喜歡。

如果沒有好人呢。等下所有人都是野人。都在燒殺掠搶,都在吃人肉。都在殺生。找老婆砸暈一個打包回家。他們想到的只有生存。根本不會想到有好人。也沒有這種意識。所有人都一樣。

如果沒有壞人呢。所有人都玩得很開心。所有人對所有人特別好。所有人都在付出,不求回報。所有人都在幫助別人。所有人都在呼吸空氣。(免費的)因為沒有差異。人的意識,不會關注到他。比如現在城市空氣不好,霧霾嚴重,旅遊區的空氣就好。(在冷兵器時代,有誰會關注到這個,會想到這個空氣,)

我覺得好壞事,要有一個,參考。有一個人的思想做了飯思考的突破。突然跟其他人形成了很大的差異。

好,人和壞人不也是這個樣子嗎?


在我的身邊有過這樣的人,發生過這樣的事。說一句個人的觀點,他們要麼是對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充滿無知,要麼就是深深的無奈了……


首先,善惡標準的製定本身就是有相對性的。道德標準,衡量尺度,都是人類社會思想的產物。我們現在看中世紀的製裁方式和一些衡量標準,覺得很不正確,可那個時代的人們會認為是正確的。


其次,善惡的對比,使約束衡量規則得以出現。而另一方麵,因為有了規則,才有了打破規則和禁忌的渴望,便出現了與善對立的惡。


不過,以當下成型的個人價值觀和衡量標準來看,這樣的思維儼然是作惡者對自己行為的狡辯和渴望逃脫,儘管善惡具有相對性,社會秩序依舊需要維護,以滿足社會人的安全感需求。


他們的意思是,世界是好人壞人並存的是事實。有人做好人,有人做壞人。他只不過被命運選中了來做壞人而已。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錯,而是受害者,並且很可憐,承擔了壞人要承擔的痛苦,不然那個被選中的壞人可能就是你們這些好人中的其中一個。說著說著,他可能在自己心中又高大大了一公分,有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悲壯。


來個比喻,既然有人喜歡吃美食,就有人喜歡吃屎。這是個選擇的問題,就有人幹些噁心人的事。


推薦閱讀:

誰能說說那個18年吃了30人的面相?

TAG:人性 | 心理 | 邏輯 | 社會 | 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