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山海經里的怪物普及率不如百鬼?
01-06
如題,為何山海經里的怪物普及率不如日本的百鬼,我指相比青龍玄武朱雀白虎這樣的,什麼骨女河童座敷童子等似乎更為人知?
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大部分妖怪是從中國東渡過去的……
如果追溯日本妖怪的原型,很多都來自中國。例如日本的姑獲鳥、魑魅、魍魎、河童、絡新婦等等。。。
日本江戶時代有本《雨月物語》的志怪小說,我會告訴你其實裡面大部分篇章都是改編中國的古典志怪小說么……只是換了人物和地域而已。妖怪還是那隻妖怪。你所知道的各種日本妖怪,其實很多原型都源於中國。只是中國經歷過一個特別的時期,而且信奉唯物主義,棒殺一切怪力亂神。造成現在有多少人還會去讀這些東西?
志怪小說《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搜神記》《子不語》其實都是很好玩的書,可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去看了。
也許的文言文的關係。但是其實都很容易讀懂的。我覺得可能的一個原因是現代人對這志怪小說的誤解。例如,現在說到鬼故事,現代人想到的一定是陰森恐怖血腥暴力的東西。沒辦法,國內的這類電影小說都是這麼搞的。。。這也是我們缺乏想像力的一個明證。你看《閱微草堂筆記》或《子不語》會發現,古代的文人是很瀟洒的,而且想像力特別豐富,即使在思想束縛那麼嚴重的時代。他們不畏懼鬼神妖怪,甚至可以跟他們吟詩作對,還有的書生敢捉妖捉鬼,與其鬥智斗勇。他們相信一聲浩然正氣,不需懼怕任何妖邪。這才是古代文人的風骨。而不是現在被電視電影妖魔化的各種軟弱無能百無一用的書生。
貌似離題了……好吧我扯回來。
中國的妖怪不是不普及,是被遺忘了,或者被異化了。中國古代的志怪小說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魏晉南北朝,唐朝的時候也特別流行,關於各種妖怪鬼神甚至在各種古書裡面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身影。到了清朝,堂堂大學士紀昀(即紀曉嵐)都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可見中國的妖怪文化一直都很受歡迎,普及率也非常高。
直到了近代,直到某黨當政,直到某某大搞唯物主義還有XX主義,直到某個10年浩劫,直到我們都忘了前人都流行些什麼,然後然後各種異化,各種四不像,各種沒印象。你看現在拍個聊齋電影都拍出什麼東西出來了,原著的精華都拍沒了,把原著的糟蹋給拍出來了。。現在要普及,難上加難。。。。1、太多人看不懂也不願去看文言文。2、文化產業推廣不力。太多傳統插畫里的神鬼完全沒有親和力。3、四十年前的摧殘,無神論的對傳統民間傳統的血洗。
上古傳下來的山海經講的主要是圖騰動物,只是描述的不清不楚,江戶時代才成型的百鬼講的是怪物
為什麼我覺得前面那幾個普及率比後面百鬼裡面的高多了?何況山海經里還有鳳凰呢,你敢說它不普及?當然了,山海經本身又不是專門的鬼怪志,關注山海經的相當一部分人是關注的裡面的地理,物產等部分,這本身就分散了對於其中神獸怪物的注意力,再加上中國的誌異小說那麼多,山海經這種沒故事性的很容易就被淹沒了啊
日本的怪談文化本就盛行於各個時代,這些百鬼夜行中的人物妖怪形象更是成為動漫、現代小說創作、古風歌曲的素材,通過這些流行的文化載體傳播甚廣。而中國的山海經原型多停留在古文古詩的傳播當中,需要我們主動去接觸、了解。不過不管怎麼樣,其中一些形象已經透過古詩和我們已經學習過的古詩文、傳說等滲透到我們的語言文化裡面去,而更少作為一個「怪物」的原型出現罷了。
推薦閱讀:
※記得山海經里有一種吃人情感的怪獸,它叫什麼?
※龍與蛟的區別是什麼?
※有沒有反映人類對鏡子的恐懼的神話生物?
※說山海經中的「海外」「大荒」其實已經是美洲了有道理嗎?還是純粹臆斷?
※黑白無常是哪個朝代起源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