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面對自身的疾病時的感受與其在行醫時面對患者有怎樣的不同?

假設一名優秀的醫生,得了自己專攻的那種疾病,譬如,心外科專家得了心臟病,腫瘤科專家得了癌症,他們對於自身疾病的看法,與他們在行醫時對於病人的診治有什麼樣的不同?


作為醫生來回答幾個自己的前輩的事情。

一個恰好是心外科大牛突發心肌梗死,一個是普外科大牛遭遇車禍,還有一個是甲狀腺外科的醫生診斷甲狀腺癌。

心外科這位老師當時是剛結束了討論,就出不過氣,大汗淋漓表情痛苦,然後直接說的就是:把我送到導管室去!放支架!從發病到做急診PCI(就是我們說的放支架)只用了20分鐘時間,就開通了血管,術後效果非常好,很快就恢復了。他說,幸好果斷,即便梗塞卻沒有壞死,心肌也就暫時缺血,總的來說毫髮未損。

另外是遭遇車禍的普外科老師,送到急診的時候他跟家人說:「讓你們簽字的時候,看都不用看,直接簽!」 雖然小腸、脾臟、胰腺都有損傷,但最後出血並不大,恢復得蠻快,一個多月後又在上班了,後來還升任了某學會某職。

甲狀腺外科的醫生這個沒什麼特別,就是體檢時B超發現甲狀腺小佔位懷疑甲狀腺癌,他根據自己的超聲經驗判斷沒必要再穿刺活檢來確認性質,也沒必要太恐慌,多半是乳頭狀癌,預後尚好,切了就沒事了,然後就讓同事安排給自己做了手術,術後果然如此。這會兒有兩三年了除了頸部有一點瘢痕外沒有任何不好,每次體檢做甲狀腺彩超都好好的。

總結起來,不同就是,面對患者是要告知各種風險利弊,讓患者選擇;而自己面對類似情況時是直接拋棄利弊權衡的過程,十分果斷,為自己爭取最多的時間。

我們時常都會看到一些患者,在該果斷的時候猶豫,在該放手一搏的時候放棄,實在是很惋惜的。慶幸自己是醫生,能果斷做出正確的選擇,一點都不磨嘰,這大概就是與一般人的區別吧。


學醫之前總覺得去了醫院就能把病看好,學醫之後覺得很多疾病醫生都是搞不定的…


我來舉三個例子

1、一個皮膚科教授發急性心梗住本院,心內科醫生告訴他趕緊辦住院手續,辦完後我們直接進導管室。他說我要和老婆商量下。然後商量了許久,心內科醫生等不及了,又去催,結果發現他老婆回家拿醫保卡去了(其實醫保卡只要24小時之內拿到醫院都有效),最後拖了多久我不知道。

2、一個婦產科醫生突然發現自己體重莫名降低就去其他醫院檢查,然後發現肺上一個小結節。他對胸外科醫生說,我不觀察了(因為按照臨床常規那種小結節不推薦首先做手術),直接切,切下來是個炎症我都認了(不首先推薦手術一定程度上因為這個原因,小結節惡性幾率小。萬一切下來是炎症或者其他良性結果手術醫生會被鬧)。態度極其堅持,然後切下來居然真的是個惡性。

3、我自己,我自己一身毛病,除了治療灰指甲服藥期間,較為規律的服藥以外,我經常忘記吃藥,用行話叫:依從性不好。

醫生面對疾病的態度千差萬別,但是一般情況下,面對一些自己了解的疾病會更加積極以及更加激進一些。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啊,可能只是個別現象。

我自己有嚴重過敏體質+哮喘,所以對哮喘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併發症了解的很清楚,各種治療指南專家共識最新進展看了n多。結果就是治病人時一套一套的,考慮得非常詳細,用藥也比較講究,總之怎麼嚴格怎麼來。換做自己身上就很不當一回事==,控制用的噴霧也懶得按時噴,看見致敏的好吃的有時拚死也要吃。有時正在進行某些精密操作(我是內科醫生,在病人身上做的操作很少,但同時也在實驗室工作,有顯微動物手術)時,哮喘有一點點發作,但為了手不抖就不用藥,等操作完畢再用==

當然這種對待自己的方法是很糟糕的。比如我都是先吃一顆抗過敏葯再吃菠蘿芒果什麼的。有一次感覺菠蘿太好吃!想到自己已經吃過葯了,就猛吃了一個半!結果半身麻,嘴唇腫,喉嚨也啞了,哮喘也發作了。現在想想也是很可怕。

總的來說就是病人不能時時刻刻在我眼前,所以我要往後推算好幾步的突髮狀況,想辦法幫他們避免,同時要對他們的健康和生命負責,所以比較慎重嚴格。自己的話知道好啦反正死不了,大不了XXXX了我就XXXX,最多不過就XXXX哈哈哈。雖然我知道no zuo no die,但人生苦短,不zuo一樣也會die嘛哈哈哈

請各位學醫的不學醫的孩子不要學我==


在醫學院讀本科的時候,打籃球把左手小指的指伸肌腱打斷了,做了肌腱移植重連手術,左手石膏固定半個月,各種不方便,各種無能為力。最大的感受是有啥別有病,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其它的需求也都退而求其次。

面對患者,可能還是儘力解決他們的痛苦、疑問和擔憂,並沒有太多的認同感。


對病人:叫你一天三次要按時服藥!你怎麼懶起不吃藥!不吃藥病就好了嗎!

你這個病雖然不大,但是萬一產生併發症了,萬一惡化了怎麼辦,早治早好!

對自己:不就發個燒嘛,吃什麼葯嘛......要給國家節約資源。

這個腮腺混合瘤雖然有一個硬幣大了,但是典型的良性腫瘤,惡化幾率低得很,還是懶得去做手術了。。。


經歷昨晚的事後我想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前提:1.我不是醫生,是曾經的醫學生

2.不是我自身的疾病,是發生在我寶寶身上的(其實已經做媽媽的朋友都應該能體會那種感覺不亞於自己生病)

3.寶寶昨晚發生的只算是突髮狀況吧,並不算是疾病(但我覺得可能真到我寶寶生病的時候或許我也會是這樣)

事情經過:昨晚和老公一起去打羽毛球,回來洗漱好想安撫寶寶睡覺,但寶寶一直在吃手手,因為寶寶晚上的食物不是我喂的所以不確定寶寶是飢餓還是犯困,加上婆婆說寶寶可能餓了,於是就泡了半碗糊糊給他吃。起初他不肯吃,我也沒強求,避免浪費我就自己吃了起來。我吃的時候寶寶又爬過來,我以為是他也想吃於是就餵了一口給他,誰知道喂完後他還沒來得及吞下去就開始哭(我後來才明白他吃手手是因為困困~),哭不到一秒鐘就開始嘔吐,大口大口的嘔吐,先前的牛奶粥糊糊全部都吐出來。我立刻抱起寶寶,協助他張嘴,並輕聲安撫他:嗯,好的,沒事啊,吐出來就好了,是不是舒服很多呢~(我寶寶才十個月,雖然他不懂什麼意思,但聽到媽媽輕柔的聲音他很受用的)大概吐了10秒,吐完就沒事了。整個過程寶寶沒吭一聲,包括吐完也沒哭,反倒不聽在玩喔手臂上他自己軟軟的粘粘的臭臭的嘔吐物o(╯□╰)o~

我慢慢地抱他下床,在卧室門口輕輕的叫老公和婆婆進來,他們一進門看到床上以及我和寶寶身上的大量的嘔吐物嚇了一跳,婆婆立馬緊張起來,開始大聲抱怨。我告訴他們沒事,因為怕大聲會嚇到寶寶,所以讓他們都別慌,並分工交代老公負責收拾床鋪,把弄髒的床單被套枕巾什麼的都拆下來來去洗,婆婆打水進來給寶寶清潔身體,我自己去沖洗換衣服。慌亂就此停止,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寶寶狀態不錯,洗漱完換衣服喝了點水就自己甜甜的睡過去了,看樣子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一點驚嚇。

寶寶睡著後,老公問:你怎麼那麼鎮定?我看了寶寶吐了那麼多都慌了。我想了想告訴他:因為我在醫院呆過。我永遠感激那一年,醫院的整個氛圍和師父們,他們用行動教會了我凡事要鎮定,如果醫生慌了,那前來求助的病人及家屬就更痛苦了。一個病人推進來,不管你看到的狀況有多慘烈,你都要鎮定地立即作出應變,吩咐護士用藥、開醫囑等~

我和老公說,雖然現在沒有從事醫務工作,但我永遠感謝那段經歷(包括大學幾年),它讓我養成的理智的科學的有效的思維模式;在看過很多生死後,對生命更加敬畏;讓我明白身體潛在的能量,因而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會濫用藥物更不會諱疾忌醫;讓我的生命變得更加圓滿。

呃,說了這麼久似乎離題了~

好吧,答題:因為我現在還沒得過癌症啊什麼不治之症,那在我有限的人生範圍及醫學知識內,我每次生病的時候都堅信一點:

我總會痊癒的,任何疾病都會有個過程,病因-起病-嚴重-治癒,最終回歸健康~

放在生活中,這變成了我的信仰:一切都會過去,艱難困苦都只是一個過程,寧靜祥和才是結果。

哇,個人知乎最長的一個答案,算是自我傾訴吧~


不同在於,對自己用藥或者治療更大膽,不會像對病人一樣小心翼翼處處擔心~~~


給病人看病,看的是病+人,病就病人自己的,身體和錢也是他自己的。醫生只能給他專業的建議,讓他來選擇,治還是不治,治到哪一步。

醫生自己得了自己擅長治的病,那就是簡單的治病。

至於治療,指南在那裡,不會差別太多。


03電視劇版白色巨塔里的財前


推薦閱讀:

學醫真的很苦嗎?為了成為醫生讀八年本碩博連讀值得嗎?
和醫生談戀愛的感覺怎麼樣?
如何看待「醫生在手術台上毆打患者」這個視頻?
如何和女醫學生談戀愛?
有哪些疾病雖然不傷及重要臟器但卻給患者造成巨大精神壓力?

TAG:健康 | 醫生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