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這是講述中國近代史最好的一本書嗎?

讀過未刪減版。但是由於本人不愛閱讀,讀書不多,不知道這本書是否足夠中立客觀。

想到這個問題緣由:

曾經看到有說美國人那它當教材,然後給一朋友講到這事的時候,朋友表示,大概它比較符合美國人的價值觀吧。


這本書作為大學的進階教材,是非常好的。 該書初稿成於1970年,一直被列為美國大學教材。作者徐中約先生師從著名學者費正清,功底深厚。《中國近代史》在30年間不斷增補,也由對近代史的敘述總結寫到了中國的奮鬥與崛起。

全書行文流暢,可讀性很強。覆蓋面很廣,把1600年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很有趣的觀點。在討論爭議問題的時候,能引述多種史觀進行比較,盡量做到不偏不倚,這是難能可貴的。

總體來說,全書似乎重史學的訓誡功能,飽含作者對民族復興的希冀。在討論歷史重大事件時,對前因後果著大量筆墨,總結了大量的教訓,對事件發生的具體過程卻往往一筆帶過,實在讓人難以盡興。

個人看來,上冊是極好的,但是下冊上有對一些尚存爭議的問題如「高饒事件」,林彪叛逃和89的「大風波」通過一些不可信的材料草率地下了結論。這倒也不是不可理解,該書後面的部分是作者晚年多病時修訂而成。彼時大量檔案尚未開放,作者只能霧裡看花,我們用今天的學術成果來批評原作是不公平的。

不管怎樣,這本書作為歷史愛好者研習中國近代史的基礎讀物是絕對夠格的。至於說要與國內教材的比高下,恐怕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至於所謂「美國的價值觀」,我以為,史學觀點只有不同的學派,從來不應該以國籍加以區分。在我個人看來,加州學派倒是常常對近代中國有一些浪漫化的設想。徐先生在這本書里,倒是沒有他老師的偏見。


這是我看過的最後一本中國近現代史教材,我看的是港版,看完之後一度決心不再看中國近現代史的通史著作。這本書對於打開我個人的視野有一定的幫助,有一些論斷既新穎也深刻。但總體而言,不能算是一本客觀的著作,作者的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過於明顯,對於中國近現代史的脈絡把握的不是很准。

作者缺乏一種戰略眼光,對老一輩的玩戰略的政治家們,看的不是很透徹。對政治結構、社會形態等方面也關注的不夠。當然了,很多問題不是一部通史著作能解決的,摘出來都是一場場的大論戰,也不好求全責備。

很多地區拿這本書當教材,私以為不比我們大學裡的近代史綱要好多少。中國近現代史資料極多,無法竭澤而漁,有很多學者從不同的專題和角度,寫出了大量優秀的論文和專著。就目前而言,撰寫中國近現代史的通史著作的條件,還不是太充分。

以上純屬個人閱讀的經驗和感受。


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是一本教材,所以需要面面俱到,淺嘗輒止。如果你對一段歷史有所了解的話,經常感覺到它說不到點子上,就在外圍轉。

還有,我對此書的客觀性也有懷疑。很簡單的例子,對於我黨的抨擊真的是不遺餘力,書中描寫中國的陰暗面之深,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個有著寬廣視野的歷史大家所為,更可能的是因為要迎合西方讀者的口味。另外,民國的歷史真是一筆糊塗賬,前期的混戰完全不清楚,抗日戰爭一筆帶過,解放戰爭啥的也飛快寫完了,對於我這種還算知道一點民國史的可用味同嚼蠟形容。建國後的歷史真是一路黑到底,關於中蘇同盟不探討前因後果,關於89年的事情引用了許多靠不住的資料,現在看來,可以說激憤蒙蔽了客觀真實。我常常有這種感覺,作者寫的歷史人物不是真實的人物,是基於評論重新結構的一系列形象。全書的優點我看倒是清朝的前因後果寫得非常好,提供一種另類的視角。下半部是給我們被蒙蔽的小民提供了一個窺視的窗口,寫出的歷史事實經得起推敲,然而非常多的說法和觀點都值得仔細商討。

其實寫現代史確實不容易,許多檔案都沒有公開,作者又身在美國,遠離事件的發生地中國,行文失之於偏頗也屬情有可原。


確實這裡面把美國曆來對中國政治事件的原因寫的就像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謀福利才發生的。

不過對於我等接受了9年義務制教育的歷史文盲來說,這書算是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門。


個人認為,最好的是陳恭祿 《中國近代史》。其他的不管是蔣廷黻還是徐中約還是李侃的都看到文字背後的政治傾向。


畢竟只是教材,不能詳細的說明近代史的方方面面,如果基礎已經很紮實,不妨讀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書。如果想打基礎,當然要看教材,不過這本書在教材里有不算很基礎的那種,建議看李侃、李時岳的《中國近代史》,或者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較厚),另外民國學人的建議看蔣廷黻版的,也叫《中國近代史》,如果要看專題的話,建議朱英的《中國近代史十五講》,深入淺出的學者如陳旭麓的書也建議讀一下。


目前在讀,好是好,不過個人覺得過譽,作為老美教材級史書,內容偏向西方,舉個例子,介紹清末鴉片戰爭前,中西衝突事件雙方時,能把西方人物祖上八代來龍去脈講一遍,清朝方面只是大概介紹一下性格,更多從國家層面講對待衝突事件態度,有點臉譜化


目前來看是最好的書。上面有答主說了它的種種不足,但是諷刺的是沒人舉出比它更好的書---只看局部和片面的話也很容易達成片面的結果。書中很多內容會給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當頭棒擊,注重因果關係的描寫也是當前教科書所不及的。作為教科書的補充描寫,個人覺得是極好的。不局限在意識形態,描繪出同其他民族一樣的努力上進的狀態,並且能夠為中西兩方接受,大概是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


徐先生的這本書,讀過全本。個人不是很喜歡,不詳實,很多「據稱」,就像在讀道聽途說的八卦,也有很多重要事件一筆帶過,作為史書不嚴謹。沒有統一的觀點,同一個章節,同一個事件居然會有兩種對立的觀點,給人複製粘貼拼湊的感覺。總體建議,粗讀做參考。


開啟了後九年義務教育歷史教育的一扇大門,給我當頭棒喝,吸引我繼續找了其他的近代史的書繼續看。對我來說是一本好書,當然我讀的是電子版的也讀的相當粗略,感覺作者站在旁觀者角度娓娓道來,沒有了中國本土歷史學家的戚戚慘慘的感覺,總之耳目一新。


最好的未必是,書中的一些觀點、引證、結論並不是非常準確。但是,就我所知,這本書應該是對建國後我黨歷史記敘的最詳細的了,所以看一看也是很有價值的。


在不甚了解近代史的情況下讀了未刪節版,感覺作為入門教材還是挺不錯的。畢竟你不可能只讀這一本歷史書。


1.一本一旦開始閱讀就無法停下的書;

2.共42章,有無刪減版的簡中PDF版;

3.無論你是站在大陸港台還是其它方的立場上看,這是一本上述幾方都可以找到往臉上貼的東東的文本;

建議閱讀,無任何利益相關,推薦網上下載。


推薦閱讀:

政府資助科學研究這一模式是怎樣形成的?在此之前的科研資金來源有哪些?
萬里長城是如何定位的?
推薦一些非專業人士看的好看的歷史書籍吧?
在朝鮮戰爭時,蘇聯在擁有安理會一票否決權情況下,為什麼不投否決?而是離席放棄參加組建聯合國軍隊的投票?
希特勒的私德怎麼樣? 比中國的王莽、秦檜、汪精衛、袁世凱如何?(沒有比較不夠直接是吧?)

TAG:歷史 | 書籍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書籍 | 中國近代史:1840-1919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