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肽是否有用?


首先看你如何定義這個「有用」。在我看來,這種產品除了生物學意義的「有用」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奢侈品屬性。

方舟子等人長篇累牘的證明膠原蛋白毫無作用,可是我想說,至少從補充氨基酸來看,它還是有用的。而且亦有文獻證明多肽可能進入血液系統,但是——以上都不是重點。

關鍵是,從奢侈品角度來說,無論是膠原蛋白,還是幾千元一瓶的精華液,幾萬元一個的包包,都承擔著「讓女人把錢花出去並且覺得很快樂」的意義。從這一點來看,方舟子不懂消費者。

幾萬元一個的包,用來裝手機紙巾,效果和6元一個的地攤貨有什麼區別?那麼女人為什麼要買貴重的包?如果想明白了這一點,老方就不會大放厥詞。

誠然,一粒膠原蛋白膠囊,對於補充膠原蛋白的效果可能抵不上一個紅燒肘子。但是一個身著合體套裙,手拿LV包,肩披巴寶莉圍巾的時尚女士,優雅地在辦公室坐下,端一杯發泡咖啡的時候,下一個鏡頭,應該是她從一個精緻的小藥瓶中捏出一粒膠囊呢,還是從包里拿出一個鋁飯盒,打開,露出一個紅燒肘子呢?

請自己想。

方舟子的想法錯在以產品的使用價值來評估奢侈品。就像你不能拿萬國表去和電子錶比準確,不能拿vertu手機去和山寨機比像素。相信膠原蛋白產品是會繼續存在,老方這次又輸了。


對於膠原蛋白的各種言論層出不窮,但是大家是否真的很客觀的來判斷呢,還是一味的主觀片面,畢竟口服膠原蛋白的效果在國際上還沒有證據證明其沒有效果,但是卻有實驗證明其有效果,在國際上還沒有公布膠原蛋白的產品沒有效果的證據之前,我們不要妄下斷言哦中科院教授呼籲:理性對待膠原蛋白


肽具有極強的活性和多樣性特質,是生物學界、醫學界、藥學界爭相研發的熱點,並在世界各地興起肽健康的熱潮。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對肽的研究不斷深入,現代生物科學與生命科學明確了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都與肽有關,一切活性物質都是以小分子肽的形式存在,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和生命的活化物,也是生命的橋樑。它涉及到我們體內的神經、激素、內分泌、生殖等領域。可以說,肽是決定生命質量與長短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的統帥。


全都變成氨基酸是錯誤的說法

有功效的膠原蛋白會分解成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肽

當然一些隨便製作的膠原蛋白就只能變成氨基酸了

一句話,有功效跟沒功效的膠原蛋白的作用是兩回事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膠原蛋白被吸收的方式只是:被分解為氨基酸後,才能被吸收

至到近年有研究發現,其實並非如此,並不是完全分解為遊離的氨基酸,在腸道中還有被分解為二肽、三肽的寡肽形式。

而被分解的氨基酸和2、3寡肽存在不同的人體轉運吸收機制。

而被酶水解的膠原蛋白,即小分子膠原蛋白肽,也可按肽相應的轉運吸收機制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另外關於膠原蛋白補充劑的一個趨勢,非數據類,只是一個搜索趨勢(2004年到2017年,主要是歐美官方為英語的國家),間接對膠原蛋白市場窺探一二,自行分析

相關研究:

1、牛β-酪蛋白的17殘基肽通過Caco-2單層轉運。

The (193-209) 17-residues peptide of bovine β-casein is transported through Caco-2 monolayer.

2、志願者在禁食12小時後從豬皮,雞腳和軟骨攝入明膠水解物(9.4-23g)。 在攝入之前,在血液中觀察到可忽略量的羥脯氨酸(Hyp)的肽形式。 口服攝取後,Hyp的肽形式顯著增加,並且在1-2h後達到最高水平(20-60nmol / mL血漿),然後在攝取後4小時降至最大水平的一半。

Identification of food-derived collagen peptides in human blood after oral ingestion of gelatin hydrolysates.


原來是這樣的啊。。


首先,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的確是不能通過皮膚表面緻密的細胞而到達皮膚內部,被吸收掉。因此市面上那些類似於說「為皮膚補充膠原蛋白」就是個噱頭。

但是,不被吸收並不能說就沒有用,這些膠原蛋白附在皮膚表面,可以形成膠原蛋白層,防止皮膚水分過快散失,緩解乾燥。本身護膚品就不是靈丹妙藥,但是護膚品能改善皮膚環境、調節平衡是母庸置疑的。


以前用過一些小品牌,效果不是很好。朋友用過花靑宜膠原蛋白,是粉劑,燕窩加深海鱈魚,高純無添加任何激素,效果挺不錯。她屬於敏感肌膚,用了3個多月之後皮膚敏感度降低,眼角的小細紋一慢慢消失不見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鹼變藍?而且遇到酸(鹼)就是紅(藍)的,不管pH值有多低(高)?
長期吸入三氯乙烯會有什麼後果?
把玩過很久的文玩核桃,文玩葫蘆上的包漿是種什麼物質?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怎麼判斷玫瑰花茶有沒有被硫磺熏過?

TAG:化學 | 膠原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