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電飯鍋好在哪裡?為什麼那麼多人從日本帶?使用過後真實感受如何?


坦白說,是日本的米好


我爸爸背回來日本的大米 比電飯鍋荒唐多了


/******************************* 2017.04.18更新********************************/

過年前搞了個日版的虎牌IH電飯鍋,不是最頂級的,中端吧,國行版同樣的配置,大約要雙倍價格,所以買日版性價比比較高,唯一不好的就是售後無力。

煮了幾種米:

(1)增城絲苗米

(2)馬壩油粘米

(3)五常米

(4)孟乍隆香米

(5) 沃之稻響水米

對比了兩個電飯煲

(1)一兩百的美的電飯煲

(2)另外試了一下朋友的蘇泊爾ih電飯煲

由於時間跨度太大,就沒拍照片了,大概說一下感受:

(1)普通電飯煲的用料明顯最差,虎牌的用料更紮實,國產蘇泊爾的感覺跟虎牌差別不大,但是虎牌的稍微要厚重一點,那個內膽像個板磚那麼重。

(2)煮出來的飯,普通的電飯煲,飯粒會粘在一起的,虎牌和蘇泊爾相對來說粒粒分明。吃起來的口感明顯比普通電飯煲好。

(3)正常模式下,煮飯的時間估計要一個小時,可以選擇快速模式。

(4)如果是北方的粳米,IH電飯煲煮完之後,相對要口感好很多。但是南方的秈米(絲苗米和油粘米)、香米,煮的時間長了,香氣會稍微弱了(所以有些人說日本電飯煲是為了日本的粳米優化的,也是有一定依據的)。不過個人沒發現國產IH和虎牌,有顯著的差距。

(5)條件允許當然是推薦日系。性價比高就國產吧。主要是時間跨度太小了,也不知道國產的耐用性如何,也就不多說了

/*******************************分割線********************************/

本來,鑒於知乎上越來越嚴重的政治站隊、方向正確的風氣,我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其實是不想回答的。(畢竟目前這道題排前面的答案,都是比較反對虎牌電飯煲的)

先說觀點:

(1)我們要反對的是那種陷入到玄學的人、或者不顧自身消費能力奮身入坑的人,但是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人,理應得到我們的理解,起碼不應該受到嘲笑和鄙視。

(2)很多時候為了一點點品質的提升,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隨著品質可以提升的空間越少,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到了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人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這樣繼續追求下去是否還有價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更高需求的人,會繼續追求下去,僅此而已。

(鑒於這道題問的是電飯煲的使用體驗,我沒用過,也沒寫體驗,歡迎點沒有幫助)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本題目 @段向南的答案評論里回復的。
日本的電飯鍋好在哪裡?為什麼那麼多人從日本帶?使用過後真實感受如何? - 段向南的回答

/***************************** 1 *********************************/
(1)柴火燒飯指的是用那種大鐵鍋燒,而且一般在燒的過程中不怎麼開蓋的。如果開蓋的話,如果煙跑到鍋蓋裡面,就可能會有煙熏味。
(2)另外,一般大鐵鍋煮飯,煮出來的飯上面會有一個個小洞的,我們叫做飯眼。
(3)一般鐵鍋柴火燒飯,到了水差不多乾的的時候,就會收火,利用爐子的餘溫把米飯燜熟。
(4)以我經驗,最香的米飯一般是煮到有輕微的飯焦。沒飯焦證明火候不足,飯焦多了就會有糊味。
(5)還有個特點是,一次煮十個八個人的米飯,要比一次煮兩三個人的米飯更香更好吃。以前鄉下會有大鍋飯的傳統,也就是整個村子一起吃飯,所以一個大鐵鍋會同時煮好多個人的飯。一般大家都認同,大鍋飯會更香一點。

/***************************** 2 *********************************/
這個嚴重同意。有時候中國人的飲食自帶玄學特性。
但是往深了追究,其實就是很多細節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小時候煮飯的時候,媽媽經常會教導:
「最後一把火最重要」
多放一把稻草,火候會過,飯偏焦;
少放一把稻草,火候不夠,少了那種焦香味。

/***************************** 3 **********************************/
真不是城裡人,雖然讀大學之後就很少在農村生活。
但的確是農村長大的,以前還要插秧、割禾曬穀、種菜的。

如果大家結論不同,或許是各自的見識不同,
又或許是地域差異或者飲食文化差異吧,這些東西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結論的。

如果以我目前的見識來看的話,我覺得起碼有兩個比較大的原因:
(1)你接觸越多的東西,越會挑剔;同理,吃得越多的東西,其實細微的差異都會被感覺得出來。譬如說自己天天開的車被新手開過之後,很多人是可以感受得到車子沒那麼好開的。
農村人雖然沒啥錢,論起買手機買汽車那些可能一竅不通,但是米飯、青菜、日常的家禽魚肉這種自給自足的東西還是有能力講究的,而且通常會很講究。譬如,譬如說新菜地種的菜和老菜地種的菜,好的水種的菜和差的水種的菜,瘦水魚塘或者水庫里的魚、跟肥水塘養的魚,走地雞跟飼養雞,養殖田雞跟割禾時候抓的田雞,田鼠曬的臘肉跟買的臘豬肉,井水山泉水衝出來的茶跟自來水衝出來的茶,那種區別真的大到不知哪裡去。

(2)另外一個,可能是廣東飲食特點比較清淡吧,譬如說弄個麻婆豆腐下飯,跟用個鹽水青菜拌飯,能感受到飯香味的程度應該是有所不同的。

(3)另外,地域特徵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很明顯。譬如說以前買過東北大米、五常米回家,家裡人都說不好吃。泰國香米的評價稍微高一點。親朋好友裡面,評價最高的米是廣東的馬壩油粘米。(其實很有可能是超市買的米並不怎麼好,在馬壩鎮農民家買的三四塊錢一斤的自產米要比超市那種四五塊錢一斤的好吃不知多少倍)

/*************************** 4 *********************************/
其實小時候我也不懂這些的,以前書本上看了各種說袁隆平雜交稻什麼的,還回去跟長輩們說。結果長輩們就回了一句:
產量高有啥用,一點飯味都沒有,產量就高一點點,價錢低了其實也不怎麼划算。好吃的米飯,是不用下飯菜,光吃白飯就可以吃兩三碗的。種過一次就不種了。
真正明白這句話,應該是我二十多歲工作之後,吃過足夠多數量的米飯、吃過足夠多不同種類的米以後,才慢慢的有了體會.

哈哈,再啰嗦補一段吧,我是一個理性的程序猿,二八定律是我做項目時候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對於飲食也是這個看法吧,有時候為了百分之二十的食物味道提升,其實是要付出百分之八十的成本。買個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可能只會好吃百分之二十,甚至只有百分之十,但是很多人願意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錢去買一個好的電飯煲的。

相關的問題有好多好多,就我自身接觸到也不少:
(1)幾千塊錢的入門公路自行車和幾萬塊錢的競技級公路自行車
(2)幾百塊錢的耳機和幾千塊錢的耳機
(3)幾十塊錢的薄膜鍵盤和幾百塊上千塊的機械鍵盤
(4)幾十塊錢一袋的茶葉和幾千塊錢一斤的茶葉
(5)幾塊錢的牙刷和幾百塊錢的電動牙刷
(6)幾十塊錢的保溫杯和幾百塊錢的保溫杯

這些都是為了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的區別,而付出巨大成本的例子。
當然,有些時候有些人是會陷入到玄學,有些人甚至會藉機招搖撞騙,因此也會因此導致某些人對這些領域的一些吐槽和嘲笑。(譬如說音響的水電火電之類的梗)

但是,這種追求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是符合人的需求的。

很多時候遭到一些人的不解的原因是:
隨著品質可以提升的空間越少,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到了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人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這樣繼續追求下去是否還有價值?

也有很多人會在追求的過程中停止下來,或者是退出了。但同時也有一部分對品質依然有更高需求的人、和一部分陷入玄學和腦子不清醒的人,會繼續的追求下去。

我們要反對的是那種陷入到玄學的人、或者不顧自身消費能力奮身入坑的人,但是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人,理應得到我們的理解,起碼不應該受到嘲笑和鄙視。


日本電飯鍋就像翻蓋機 堆一堆每一個都面白そう的功能

但是翻蓋機最終被智能機擊敗

哪天出一個smart炊飯器 可以裝app控制炊飯過程什麼的。。。


電飯鍋都一樣,其實還是米好。我上次回國的時候就在旅行箱里塞了一包5kg的日本大米,在家用國產電飯煲煮出來的跟在日本用日本電飯煲煮出來的沒啥區別,確實比國產大米糯。大概能理解為何日本米能捏飯糰而國產大米不摻糯米根本難捏成飯糰。

說箇舊事,是我奶奶告訴我的。抗戰的時候我們家所在的城市是淪陷區,我奶奶家附近不遠處就是日本駐軍的司令部。我奶奶說那時候經常有日本兵上門拿大米換雞蛋,所以吃過日本米,說日本大米確實比南方的大米糯,口感好。


花3k多買了一個象印的電飯鍋,怎麼說呢……第一個感覺是煮飯時間好長啊……第二個感覺是,沒發現稀奇……就這樣了……

然後忍受一個小時的煮飯……可能是我們家米不好吧~


第一次在知乎上寫評論,希望不會被噴得太慘。我剛查了一下X寶,價格最高的前三頁只有一個海爾電飯煲,美的價格最高的電飯煲為1000元人民幣左右,虎牌等日韓產品價格好高,只用過三四百元電飯煲的窮屌絲不敢直視。。。我不清楚各樓說日本電飯煲比國內品牌好的時候用的是什麼價位的國產品牌電飯煲?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在比較的同時應該做到平等對比吧?我直觀地認為內膽加厚的同時也會使得功耗更大吧?(經提醒查證,相同規格的電飯煲功率基本一致。ps.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

央視財經有一篇各大高校食品學院的實驗報道解決了我的疑惑。有興趣的去他們微信公眾號瞅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5MTkyMA==mid=2656852780idx=3sn=7aca3ed2a6a65b5ae9e140d9dff4bdfcchksm=bd71de938a065785d3ba712713391a9f3c4b2b7b2a03fa7b5c334522c5d2b6aec757eda525dascene=4#wechat_redirect


都是個人臆測,沒有實據支持,也不排除是日本當地的米好。有人從日本帶了電飯煲回國煮中國米做實驗的話,才知道煮出來的飯好吃到底是米的關係還是電飯煲的關係。當然你要是單純說電飯煲做工好、設計好也可以,但是這不等於煮出來的飯必然也好吃。


五月份去日本人肉背回來一個虎牌的電飯煲,說一點自己的體會。

先說好在哪裡。日本的電飯煲主要比較的兩個方面是多段壓力加熱和內膽材質。多段加熱是指蒸一鍋飯的過程中國內壓力是反覆變化的,據說這樣能提升口感。內膽材質以土鍋為主,幾個大牌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以上兩點是我買鍋前做功課反覆被提到的)。

至於為什麼好,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在日本飲食中米飯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我在秋葉原的店裡看到電飯煲的宣傳短篇,就是漁民蒸好米飯用海苔卷一下然後表情很幸福的開始吃。想像一下這麼單調的吃法要是米還不可口那真是難以下咽了吧。有這樣的需要就有這樣的市場,日本人也願意在電飯煲上花錢。逐漸研究下來日本的電飯煲技術比如成為世界高端。

另外想說明一點的是——日本所有的電飯煲品牌都承認電飯煲做出的米飯始終不如柴火燒出來的米飯好吃(在做功課是被反覆提到,我是想找到日本原文的出處,但介於日語一點都不懂只能作罷)。這個是我很在意的一個態度,也是我辛苦背電飯煲回來的一個原因。(聯想到國內某品牌電飯煲「想吃柴火飯」的廣告)。

最後說一下使用過後的感受。實話是味道好一些,但也不至於很驚艷。(我之前用的高壓鍋煮米飯也不會糊鍋底啥的)。這個感受就比較主觀了,我本人毫無美食家潛質,雖然愛好烹飪,但對食物的要求和鑒賞能力都超低(老婆說就因為這一點我的烹飪水平也提高不了多少)。對於大多數人都說很好吃我還是十分相信的。


你們試過用好點的米煮飯嗎?


看到答案後覺得我在日本買的那個虎牌的電飯煲應該是假的。。。


看了目前所有的評論,很多都是拿之前在用的國產便宜電飯煲和日本幾大k的貴价貨比,當然效果顯著了。田忌賽馬,別人用上等馬和你的下等馬比,還不是妥妥的團滅?好歹要同等國貨來比才合理吧?

日本的米是不錯,但個人感覺國內同等價位米的口感也差不了太多


其實1000多元的國產鍋和5、6000元的日本鍋並沒有很大的區別,萬元以上的才有明顯的區別。另外,喜歡長粒米的就不要買日本鍋。


要做出一鍋好飯,無非就是三個條件: 鍋, 米, 水 。

再好的鍋,帶回去沒有好米好水也無濟於事


這個就應該搬出經典答案啊

情懷


回國前老媽要求帶日本電飯鍋回來,只好跋山涉水背個電飯鍋回家。

日本電飯鍋種類實在太多了…每個廠商特色的功能簡直比 Dota 英雄技能都難記,最後買的三菱電飯鍋,因為感覺比較好看,高大上的腐乳塊!

上網考察了一下都說買日本本國版的比國際版的要好,買完到家才想起來還需要變壓器,可是這玩意1400瓦…

於是

某寶上買了一個2000瓦變壓器,重量和體積堪比小型 TNT 炸藥包…而且一個破變壓器的價錢都可以買個便宜國產電飯鍋了…

一切準備好了以後沐浴更衣,開始品嘗第一碗大自然的饋贈

細嚼慢咽

.

.

.

.

.

.

.

.

.

.

.

.

.

.

.

好吃!但是說不出具體好吃在哪裡。

大概和跟 CF 玩家解釋 COD 畫面更好的感覺差不多吧。


拿 3000元的電飯煲比國產300元的,還能找出優越感? 真是可笑。

就如同開特斯拉的人說開吉利的,你這車不行,只透出一股子low味,

國內上千的電飯煲,不會比日本的差。


貼一篇我們公眾號在日本的作者寫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窩們的公眾號萌碼象(微信ID:tastenewtech)。轉載請標註:作者希理,轉載自公眾號萌碼象(微信ID:tastenewtech)。

——————————正文噠分割線——————————————————————

日本電飯鍋是不是玄學?

無論你有沒有動過買日本電飯煲的念頭,看著大批從日本一次性買回好幾個電飯煲的中國遊客,你也一定會有過好奇。

直男癌男朋友或許會告訴你,日本電飯煲就是玄學而已。

那麼……就直接分手吧。

沒錯,日產電飯煲總是國人們搶購的目標之一。在成田機場,電子設備區域一定會有電飯煲,你也一定能遇見幾個買好電飯煲想帶回去的同胞們。日本電飯煲或許真有其魅力所在,但亂買一氣也是不行的,今天我們要為你帶來的,就是一篇能堵上你男朋友嘴的日本電飯煲選購指南。

很多電器產品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但這個道理在電飯煲上偏偏不太適用。同樣 5.5 合(約 900 毫升,1 合約等於 175 毫升)的電飯煲,價錢便宜的可能才 300 多人民幣,貴的可能上至 6500 元。

太便宜的產品總是不太招待見,但電視、空調、空氣凈化機什麼的標價都不會相差的這麼離譜。價錢能相差 20 倍的家電還真就只有電飯煲了。

按照常理判斷,6000 元的電飯煲燒出來肯定比 300 人民幣的好吃吧?

答案是否定的。

其他家電產品可能價錢越貴質量就肯定越好,但電飯煲不是這麼回事兒。

從做飯效果上看,有些人可能根本吃不出燒出來米飯的區別,甚至可能還會有人覺得貴的還不如便宜的燒出來好吃。便宜的電飯煲不一定差到哪兒去,貴的也許只是精益求精。但若要從技術含量談,那電飯煲的價錢可真是一點都不忽悠。在買買買之前,日本的電飯煲有哪些種類和特徵你真的知道嗎?以下寶寶就根據價錢給大家進行科普!

1. 電飯煲的加熱方式

請根據預算自行跳轉查看以下內容:

(1)200—500 人民幣:轉 A

(2)500 人民幣以上:轉 B

(3)1000 人民幣以上:轉 C

(4)2600 人民幣以上且對米飯有著忠貞不渝的信念:看完 B 和 C 後轉向第二部分「豪華版電飯煲」

A.傳統底盤加熱式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一例:象印 NL-BA05

底盤加熱型日文中叫マイコン(讀作 mai kon),即用電加熱電飯煲內膽底部。在所有的電飯煲種類中,底盤加熱式電飯煲構造最簡單、保養最省心,故障少耗電低價格還便宜,因此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飯煲種類。

(如果我是靈魂畫手你們還會愛我嗎/感覺自己畫功棒棒噠)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後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出現之前,電飯煲的煮飯機制非常原始:在內膽達到一定溫度以後,自行關閉電子加熱器。但用這種方法煮飯很難把握好溫度,飯煮的不均勻也在所難免。底盤加熱型電飯煲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從第一台松下出產至今已有 30 年有餘。

底盤加熱型電飯煲主要勝在便宜。如果是 3 合(540 毫升)以下,那麼底盤加熱式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口感以 2 合為最佳。但若是想買 5 合以上的,那麼建議還是轉向 IH 式電飯煲,因為傳統的底盤加熱式電飯煲飯量一大就極易出現米飯受熱不均勻的情況。

雖說原本底盤加熱型電飯煲非常省電(比其他任何形式都要省電),但由於最近 IH 電飯煲有減價傾向,底盤加熱型電飯煲為了提高競爭力、解決受熱不均勻問題,也開始提高產品火力。雖說火力增大後煮出來的米飯確實比原來的要好吃,但耗電量也高出不少,有些甚至還比 IH 高。因此,如果你想為了省電而選擇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的話,建議回家三思在做決定——說不定還不如 IH 實惠呢。

近些年來由於 IH 電飯煲逐漸成為主流,市場上底盤加熱式電飯煲逐漸減少,目前主要客戶群就是獨居人士和預算較少的人。

B.IH 式

IH 電飯煲一例:東芝 Toshiba RC-10VRJ

IH 為 Induction Heating(感應加熱)的縮寫。這種電飯煲就是在電飯煲底部安裝 IH 圈,用 IH 圈發出的電磁波來給整個內膽加熱,加熱和溫度控制的機制則和底盤加熱式電飯煲一樣。其實 IH 電飯煲的原理和電磁爐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把炒菜用的平底鍋換成了電飯煲內膽。

(您的好友靈魂畫手已上線)

↑↑↑IH 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後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IH 電飯煲特點就是火力大,傳熱效率比底盤加熱式要好;底盤加熱式頂多只能煮 3 合,但若是 IH 式,5 合也沒問題。稍微高級一些的機型會除了電飯煲底部之外,在電飯煲內壁也裝上 IH 電磁圈,好從側邊加熱。因此 IH 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比起底盤加熱型要均勻。

而且由於 IH 電飯煲可以進行非常細膩的溫度調節,保溫能力絕對是杠杠的。除此之外,和壓力 IH 式一樣,IH 電飯煲是不挑食材的。無論你是想煮五穀雜糧還是混了糙米的白米,IH 電飯煲都沒問題,絕對不會發生一種煮熟了另一種卻煮化了等情況。

不過因為 IH 式和底盤加熱式一樣,水沸騰的時候蒸汽會從蒸汽口向外逃出,因此電飯鍋內部的壓力始終和大氣壓一樣。這也就是壓力 IH 比 IH 要高級的地方。至於壓力 IH 電飯鍋哪裡高級,下文會詳細解釋。

IH 式的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相對飯粒硬、嚼勁大。所以如果要是你喜歡口感相對偏硬的米飯的話,IH 式可能會比較適合你,畢竟 IH 式雖說比壓力 IH 要差了一個檔次,但兩者相差的也只是口感而已。

需注意的是,IH 式用電會比傳統式底盤加熱型要高不少,3 合米量煮一次飯大概需要 650 至 750 瓦。不過最近 IH 電飯煲也在逐漸進化,改良後的新型機種耗電反倒比舊版的要少。尤其如果你用 IH 電飯煲煮 5 合飯的話,那和底盤加熱式煮同樣的飯量所耗的電量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底盤加熱式的電飯煲花樣太多用電量變大,不過總之如果你家人多(3 人以上)、飯量大的話,底盤加熱式真心不實惠。

IH 電飯煲還有一個無可避免的缺點:受熱不均勻。沒錯,IH 式的確比底盤加熱式要先進,但受熱不均勻這個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想一想 IH 式的工作原理:在電飯煲內壁安裝電磁圈;有電磁圈的地方火力當然大,但電磁圈之間的中間一代受熱就沒這麼多了。廠家在電飯煲里安裝電磁圈通常為 2 個,最多的會達到 6 個;但即便是 6 個,實際用的也只不過是最底部的 2 個,頂多在進入蒸米飯階段的時候 6 個電磁圈一起散發微熱,不然的話耗電量絕對能讓你哭出聲。

雖然 IH 的熱效率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就憑家用電器能用的這點兒電量,還是不能達到真正的「大火力」。雖說加熱時間長了總熱量自然高,但想要把米飯煮的香、煮的好吃,最關鍵的秘訣還是在於在短時間內加大火力,讓米飯劇烈沸騰、攪拌,如此才能煮出一鍋受熱均勻的好米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普通電飯鍋煮出來的米飯,再好吃都及不上燃氣電飯鍋的米飯。

不過總體來說,IH 式電飯煲還是相當靠譜的。在壓力 IH 電飯煲推出之前,IH 式曾經是電飯煲界的「東方不敗」,人稱「終極電飯煲」,各家公司為了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也都在技術開發方面嘔心瀝血。因此這個市場相對而言技術成熟而有保障,安心買回家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

總而言之,如果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無法滿足你,那麼好點的選擇就是 IH 電飯煲。

C. 壓力 IH 電飯煲

壓力 IH 電飯煲一例: Tiger JPB-G101WA

壓力 IH 式電飯煲的鼻祖是三洋電器。當年三洋在電飯煲市場晚了一步,開發出來的電飯煲始終沒有受到青睞。三洋的電飯煲部門在低迷了好幾年以後,孤注一擲,歷盡千辛,終於開發出了日後大賣的壓力 IH 電飯煲。(最後三洋還是掛了不過這是後話。)

壓力 IH 電飯煲的加熱方式和 IH 電飯煲一樣,但其特點就在於這種電飯煲會保留蒸汽,持續加壓。工作原理和高壓鍋差不多,不過壓力 IH 式最高只會加壓到大氣壓的 1.4 倍,所以沒有高壓鍋那麼粗暴。

↑↑↑壓力 IH 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後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壓力增大了,沸點自然也會增高。如此就能高溫烹飪並縮短煮飯時間,促進米飯「糊化」,煮出來的米粒更粘、更軟糯、更甜。而且如果你家住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的話,那麼壓力 IH 電飯煲真的很值得一試。

大米的糊化指的就是大米中最主要的澱粉成分,通過加水加熱,由晶體構造膨脹變化為糊狀。如此糊化了的大米會成為軟軟糯糯的米飯,更容易被消化。

由於我們唾液中的酵素會把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所以壓力 IH 鍋煮出來的米飯自然就更為香甜。所以壓力 IH 電飯煲有個大招,就是讓便宜的米飯變得好吃。原本廉價的白米口感鬆散而不好吃,但如果用壓力 IH 電飯煲、稍微多加水,便宜的米飯也會變得柔軟。所以如果不怕被你家人打的話,你可以買個貴的電飯煲,然後買便宜的米(噓)。不過當然壓力 IH 式也不是魔法,你也不能期待你的廉價米因為一個電飯煲進化成了終極奢華大米。畢竟如果你對米飯有執念而且嘴略叼的話,最關鍵的還是要買好大米啊。【語重心長】

不過壓力 IH 電飯煲買回家以後真的很麻煩。首先,煮飯時一定要注意水量,水量不同煮出來口感可能會大相庭徑,比如手一抖水加多了米飯可能就會糊化過度變成粥狀。其次,壓力 IH 電飯鍋對於食材十分挑剔。因為鍋內會加壓,所以如果你把其他穀物和白米一起煮的化,白米往往會化掉。再者,因為工作機制複雜,護理起來也很麻煩。鍋蓋內置線圈、密封墊圈等東西,所以清洗時必須要一一拆下來清理;壓力閥如果不經常保養的話,可能會壓力過大造成故障;最最最肯定的是,密封墊圈的壽命肯定會大大縮短。壓力 IH 電飯鍋的密封墊圈壽命通常只有兩年左右,一旦密封墊圈惡化,壓力 IH 就會墮落凡間成為普通的 IH 電飯鍋,這樣口感肯定會下降不少。不過也有不少家裡就這麼繼續用也從沒發現哪裡不對,所以說……人的味覺其實有時候沒那麼靈敏……

所以,如果你是個細心的人(或者你家裡有個細心的人),水量控制精準、打理電飯煲不嫌煩,同時又對好吃的米飯有執念,或者說住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的話,壓力 IH 電飯煲太適合你了。

2. 奢華版電飯煲A. 高級內膽

要是你轉到這一段,那說明:

  • 1. 你對米飯有著過人的執念,足以成為米飯邪教組織的忠貞信徒;

  • 2. 你的預算非常充裕。

因為從這一步開始出現的電飯煲其實就是之前介紹的三種電飯煲的升級版。高級電飯煲的加熱方式無外乎就是 IH 和壓力 IH 兩種,決定它們價格的關鍵在於其內膽;有時候電飯煲的價錢里其實有一半都付給了內膽。不過花這麼大價錢到底值不值這就因人而異了,畢竟價錢這麼高,與其說科技不如說是邪教大坑。

電飯煲的內膽又是一門大學問。碳素、土鍋、南部鐵,還有聽起來非常高級的「鍛造鐵釜」。這種級別的電飯煲的內膽往往都非常高級、性質也極端,有些甚至會打破把 IH 或壓力 IH 電飯煲本身的平衡或方向性。有些內膽過分「高級」的電飯煲甚至會重達 8 公斤。然而廠家始終堅持如此高級的內膽煮出來的米飯當然比普通的電飯煲要好吃。所以高級電飯煲最牛逼的地方在於:

讓客戶堅信「既然內膽這麼貴,煮出來的米飯肯定好吃!」。

高級電飯煲一例:東芝 Toshiba 本羽釜 RC-10ZWH,價格摺合人民幣約為 8000 元。

就如我們前文所說,電飯煲的致命傷在於火力不足。想要用火力不足的電飯煲燒出夢幻中的米飯,這難度差不多等同於用只能開小火的煤氣灶炒出中華小當家的終極炒飯。

所以說如果你看到商家在大力推銷高級內膽的話,建議先吃口土冷靜一下,因為就算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麼神奇,你也不一定能吃得出來——當然土豪請隨意。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所有電飯煲里性價比最低的就是奢華內膽了。

B. 可變壓力技術:三洋獨家

(三洋)壓力可變電飯煲一例:三洋 ECJ-XP1000A

可變壓力技術指的是讓電飯煲內部從加壓狀態瞬間減壓,讓米飯隨著水的劇烈沸騰大力攪拌,以此來解決受熱不均的問題。

舉個栗子:加壓狀態下水的沸點肯定超過 100 度。假設是 1.2 倍氣壓,那麼沸點就會高達 105 度。如果我讓電飯煲內部的壓力瞬間從 1.2 倍大氣壓下降到正常大氣壓,那麼電飯鍋內的水會比 100 度時更加劇烈沸騰,大米也會愈發劇烈地攪拌,如此一來受熱不均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不過這種電飯煲就一點不好:因為要讓壓力急劇下降,所以安裝了兩個壓力閥,因此壓力閥發出的噪音也會變成兩倍。總之,非,常,吵。

剁手之前記得先預想一下你通常煮飯的時間喲。萬一你喜歡預定好煮飯時間自己去睡覺讓電飯鍋到點自動開始煮飯,說不定你當晚就得失眠了。

C. 可變壓力技術:象印獨家

(象印)壓力可變電飯煲一例:象印 NP-YT10

其實用可變壓力技術的有兩家,除了三洋還有象印。象印的技術雖然不會像三洋那樣讓米飯自行攪拌,但它可以通過你設定的菜單,改變最大壓力。

由於壓力要根據情況切換,象印採用的壓力閥是電動的,通過感應器強行調節壓力閥。

喜歡可變壓力技術的同學們記得要看清楚是哪一家喲~

D. 其他加分技能

在這些「基礎」技能之外,最近電飯煲還加入了很多先進科技,比如中國就有小米的智能聯網電飯煲。這方面就留給大家自行探索和考慮吧。

額外小知識:

1. 關於受熱不均勻問題

前面說了那麼多,或許有些讀者會以為「只有電飯煲才會出現受熱不均勻的情況」。但事實就是就算我用最原始的方法,自己生柴火拿個大鐵鍋煮,受熱不均勻的問題依然存在。加大火力可以讓水劇烈沸騰、攪拌米粒減輕這個問題,但並不意味著這個問題會完全不存在。

我家裡有個習慣,就是米飯出鍋以後在盛出來之前先大致攪拌一下。其實這就是為了保證入口時米飯不會出現明顯的口感不均勻的情況,讓好吃的米飯和不那麼好吃的米飯儘可能地混合在一起。

2. 關於糊化

長時間以來,為了防止米飯產生的粘液溢出,各大廠家在控制火力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在知道糊化會讓米飯更好吃以後,最近大家都在往電飯煲上裝密封墊圈,試圖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米的糊化性質煮出更好吃的米飯。

雖然各個商家起的名字不同,但工作機制基本就是把沸騰時產生的粘液先儲藏在另一個容器里,在電飯煲進入蒸米飯的階段時再把粘液以液體形態或是混在蒸汽中重新還到米飯里。這個原理各個廠家都一樣。

不過經過最新實驗研究發現,這麼費盡心思讓米飯糊化也只能讓米飯的甜度上升一點點。簡單地說,我們大多數人是吃不出來的。

吃不出來,是你的舌頭問題,和電飯煲有什麼關係

不過像電飯煲這樣花這麼大力氣改良只為精益求精的大坑,商家說的話你就信一半好了。

總體來說,日本的電飯煲是非常好用的。日本商家在電飯煲的技術開發研究方面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精益求精,電飯煲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因此其技術和產品相對穩定、優質且價格親民。

技術開發人員們十年如一日,只為了讓米飯更好吃一些。日本的電飯煲當然不是神話,但是確實能從中看出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筆家裡用的電飯煲就是象印的再普通不過的 IH 電飯煲,價格大約 600 人民幣左右。煮出來的米飯確實好吃,香香甜甜,米粒粘性好,口感也是我喜歡的偏硬型。最厲害的技能是儲存:燒好的米飯當天如果沒吃完,只需切斷電源蓋上蓋子,放個兩天再吃依然新鮮可口。這一段絕非安利!!只是給大家做個參考。

創見不久前曾出過小米電飯煲的測評文,可見中國的電飯煲市場也逐漸在壯大起來。

該選怎樣的電飯煲,電飯煲基本都有什麼種類,希望這篇文章確實幫到了你。不過也有人說一碗好米飯七分靠米,三分靠電飯煲。高級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再好吃,或許主要還是因為用的大米好;但大米再好,若是電飯煲不好,想來也只是糟蹋。至於日本電飯煲究竟是不是玄學,這就由大家自己來決定吧。

反正我覺得不是。


我家也買過虎牌的電飯煲,我不覺得做出來的飯有什麼神奇之處,而我吃了幾十年米飯自認為還有點發言權

那些說日本飯煲好的,無非還是延續那些刻板的80年代老思想:日本產品設計科學、工藝精湛、日本人做事認真;同理還有什麼德國人搞機械就是牛什麼的。日本人、德國人還有代理商當然願意吹捧這些觀點啦,就讓它們永遠留在中國人心中吧

依靠某個國家或者品牌美譽度來進行選擇判斷,是一種有合理因素的快捷決策方式。但是如果過分迷信這套,就走上了反智的道路,那就離愚蠢不遠了


自己在宿舍用的是夏普300元左右的電飯煲

有時候在店裡吃的是象印3000元電飯煲煲出的飯

從口感來講。300左右的電飯煲把一個喜歡吃蓋澆飯的女紙改造成了一個先把菜解決掉,再專心致志的吃白米飯的菇娘。

這樣看來,可能跟日本的米好吃有關。

但是.....

3000左右的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的感覺呢

就是直接不需要菜,真心覺得有飯就足夠了。每吃一口還會發出幸福到心底的讚歎。

亞帕和電飯煲自身有關。

那麼電飯煲自身好在哪裡呢。以前我在另外一個相似問題下回答過。搬過來~~

為什麼日本電飯煲那麼傳奇?

源於加熱方式和內膽的差異。

一:加熱方式

日本主要分為四種:傳統的底盤加熱、IH電磁加熱、IH電磁壓力加熱、瓦斯加熱四種。

國內大多是第一種傳統底盤加熱。IH電磁加熱的市場熱度也在逐漸升溫。

這兩種加熱方式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說傳統底盤加熱的原理是通過加熱盤將熱量傳導至內膽底部,然後由內膽再將熱量傳遞給食材,這種加熱方式生產成本低,控制難度小,但加熱不均勻,不能進行精確溫控也是這種加熱方式很明顯的弊端。

IH電磁加熱技術發明後,解決了加熱盤的這一弊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變電流,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越過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升溫迅速。而且很多高端IH電飯煲引入多級線圈,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環繞加熱,實現了絕對的均勻加熱。IH加熱還能對米飯燜制過程實現精準程序控制,根據米飯各個加熱階段的需要設定不同的加熱方案,使得口感和營養成分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段源於百度)

從價格上來說:

傳統底盤加熱:3千日元ー8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180元—480元)

IH電磁加熱 :8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480—)

壓力IH:1萬5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900—)

高端電飯煲:4萬日元—

(約合人民幣2400—)

什麼是高端電飯煲呢?首先它的加熱方式屬於IH或壓力IH加熱、區別就在於它的內膽。

二:內膽

國內內膽材質大概分為三種:

①一般合金鋁材內膽

②不鏽鋼材質內膽

③陶瓷內膽

而顯然、最為電飯煲鼻祖的日本在這方面明顯超出了中國,不僅如此,不同廠家主攻的材質也各不相同。

比如舊三洋以純銅製內膽為主、三菱著力炭制內膽、tiger專攻土質內膽,日立為鐵質…

插幾張圖感受一下

最後這個賣到了13萬日元(約合8000元)。因為它用的是溶金技術。。。。


推薦閱讀:

有哪些特別好用的大家電?
有哪些改變生活品質的小家電?
求推薦性價比好得家電品牌?
有哪些帶烘乾功能的洗衣機或烘乾機值得推薦?
小年輕新家庭,蒸箱和烤箱哪個更實用,性價比較高?

TAG:日本 | 家用電器 | 電飯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