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規模的城市規劃方案中往往出現的所謂「一軸兩翼」之類的概括,這是具有普遍的意義,還是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

為什麼在很多城市規劃的方案中,不分地塊大小,總是一軸兩翼?一個小區也是,一個片區也是差不多一軸兩翼三中心什麼的,這個真的有意義嗎?還是已經麻木了的模式?


「一軸兩翼」之類的概括,是具有普遍的意義的,同時也是「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

首先,一軸兩翼這類的概括源於現行規劃方案的物質性空間規劃的思考方式。

這種方式從我國確立城市規劃制度以來就有了(五十多年)。它的作用在於將複雜的空間規劃方案總結為為單純的幾個關鍵字。事實上,對於規劃方案的而言,運用這一方法能抽象空間方案的重點,對解釋一個複雜的空間方案有「奇效」。例如在某一城市的總體規劃空間規劃的方案選擇上,通過運用「東擴」,「西進」,「南優」,「北憂」,一心兩軸,等等關鍵字羅列式的方法,能夠提高規劃決策的效率。從這個角度上看,說它具有普遍意義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這種方式被濫用了,以至於使聽者覺得麻木。

題主所謂,一個小區,一個片區也動則一軸兩軸,兩翼的確實讓人哭笑不得。這一方面固然源於規劃師素養的缺失,粗製濫造以及抄襲,但是從本質上,更是源於物質空間規劃這套方法的局限性,以至於禁錮了設計手法;從而表現為規劃師的某種程度上的「失語」。

城市規劃專業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科學,從規劃理論到規劃的設計方法的創新還在進行,但是,如何將理論創新轉化為規劃實踐卻仍有漫長的路去走,但可以預見的是,對物質空間規劃的揚棄,革新,類似「一軸兩翼」這樣盡顯陳舊與歷史感的辭彙,會逐步消亡的,規劃方案用於解釋規劃方案的關鍵詞現在已經轉變為,公眾參與,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低碳,樂活這類型的東西了,未來是什麼,就可以大膽去嘗試了。因此,題主的發問還可以繼續,「這些詞究竟具有普遍意義還是一種麻木(或者空洞,不切實際)的設計模式呢?」

另外,與Rainvoo的討論。

法定規劃包含,全國及省域、市鎮城鎮體系規劃,城鎮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修詳與控詳);僅僅將非法定規劃的編製視為政治產物,是很片面的。

不顧現實語境,抽象的理解規劃的本質與目的,是沒有益處的,城市規劃的「試錯」僅僅只是規劃調整策略的一種方式,將其上升到本質的高度是有待商榷的,從而推出「規劃某種程度上就是浪費的」結論並不準確。「一任書記一個方案」也與「試錯」沒有直接關聯,它反映的僅僅是規劃體系的制度的欠缺,權力大於法制的某種亂象。城市規劃自身,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而只能去推動變革。

同時,城市規劃本身是不能提供公共產品的;城市規劃是否能夠協調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也值得思考。

其他,如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城市規劃的本質與規劃實務的聯繫與區別,鑒於牽扯的領域太多,不再贅述。

主要的參考資料

《城鄉規劃法》: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

一、

「一軸兩翼」並不是唯一的概括詞,類似的辭彙還有很多:

  • 「兩圈一帶」(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

  • 「一軸兩帶三區」(《天津市總體規劃2005——2020》市域空間布局)

  • 「兩軸兩環六楔入城」(《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武漢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

  • ......

這些辭彙的共同特點是數字+空間類型,常用於區域性(省域、市域)的城鎮體系規劃、某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往往用來描述一個區域在空間地域上的未來發展概況,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確定了未來建設的重點次序。

這些辭彙,並不是真正的規劃方案,而是一種模糊的、簡略的表達方式,特別是向外界講述一個城市規劃方案的內容時,相對於動輒數萬字甚至數十萬字的文本和說明書,這種提綱挈領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讓非規劃編製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該規劃的重點內容。

但說實話,這樣的表達方式並不精確,業內人也不會僅僅通過這樣的概括詞來評價某一個規劃。一方面,城市規劃並不只是純粹空間層面資源的配置(當然很多做不怎麼合格的規劃人員只會機械地畫空間方案圖),純粹的空間發展狀況的概括,並不足以說明全部問題;另一方面,「一軸兩帶三區」這樣的描述,往往是綠地系統規劃、建設用地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混雜的表達,邏輯上不夠嚴謹也不夠精確。

二、

城市規划行業確實存在大量的抄襲現象、做規劃千城一面的現象(實際上各個行業都如此)。但這一問題是由複雜的綜合因素所造成的:

  1. 我國高速城市化的現狀與稀缺的城市規劃人才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導致規劃方案趕工,大量流水線作業出現;同時很多不具有開設規劃專業資質的院校大肆開設相關專業,在缺老師、缺課程設置的情況下,培養了一大批的「規劃民工」(沒錯,這裡是貶義詞,特指那些沒有職業道德、沒有相應技術能力不會思考的所謂規劃從業者)。二十年前,國內開設規劃專業的學校估計只有十幾所不到二十所的樣子,到今年已經激增到了154所,大家難以想像這個數字吧。
  2. 許多城市規劃方案本身缺乏法律效應,加上城市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和矛盾性,造成許多城市規劃方案「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現象。這裡跟大家普及一下,我們國家唯一具有法律效應的兩種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具有法律效應的規劃名義上是要強制執行的,修改起來特別麻煩)。而現在很多領導很喜歡的概念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設計方案,都是沒有法律效應的,也就是說,這樣的規劃,某種意義上更像一種政治需要的產物。
  3. 城市規劃的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其實某種意義上,城市規劃本身就應該是一種「浪費」,因為城市規劃方案,是對未來的描述,而未來是千變萬化不可捉摸的。在我的理解中,城市規劃更應是一種試錯,所以應該允許一個城市做很多個規劃,這樣的城市規劃方案的代價,本身是城市建設成本的一部分。然而現實是,大量城市規劃的重複編製,更多的是為了服務當地政府的發展,滿足領導對政績的需要。「一任書記一任規劃」,類似的話,恐怕許多規划行業外的人員也早已聽過。舉個例子,城市總體規劃一般五年到十年做一次,湖北大冶市某鎮2011年剛由我們學校替他們編製了城市總體規劃,但由於新上任一任書記和上面的城鄉一體化政策,現在又要求我們為他們做一版的城鄉總體規劃,這就是典型的浪費。在這樣的情況下,空間布局又怎麼能不重複不類似呢?

所以,題主所稱的「一軸兩翼」在多數情況下確實是一種低端的複製現象的結果,但還不至於被稱為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也並不是城市規划行業的主要問題所在,更不能代表城市千城一面問題的現象。但好在,這些問題在正統的城市規劃院校和正規的設計規劃單位中相對較小,大家更多的還是秉承城市規劃者的職業道德,努力的在研究城市問題、分析城市問題,盡量在方案中解決城市問題。

三、

糾正一下某個匿名答案中的無知和偏見——「國外的城市規劃做的好的都是建築的。」

城市規劃不等於建築設計,這一點無論是國內國外都是共識。儘管我們國家的城市規劃專業需要學習大量的建築設計的知識,但事實上,在國外,城市規劃都是碩士及博士專業,並且有許多本科是經濟學、地理學、統計學的學生修城市規劃的碩士。

至於城市規劃是什麼,這個問題比較大、也比較複雜,在不同的視角上也會有不同的內容。概況的說,城市規劃是為了解決城市問題,創造好的人居環境。在城市規劃的內容上,目前大家存在的共識是城市規劃=公共政策+空間資源配置

大家更關心的,當然是城市空間建設的問題,但事實上,這只是城市規劃工作的一部分,同時,在政府的要求下,城市規劃承擔了太多戰略分析和經濟產業規劃的成分,城市規劃也做了太多為政府和企業服務的工作,反而沒有更多的將目光放在更需要的人的身上——那些在城市拆建過程的真正弱勢方。所以,我看來,城市規劃更應該做的,是糾正市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協調好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具體操作展開起來太麻煩,這裡就不細述了。

-


您提到的「一軸兩翼」,我們通常稱之為規劃結構。我認為這是對規劃方案的一個相對簡單直觀的描述,或者說是一個宣傳辭彙,類似這樣的辭彙有很多。在我學生時代的時候我會覺得這類辭彙很可笑,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現在看來觀點有所轉變,至少它能準確反映出規劃的結構是否清晰、合理。

在實際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首先會對項目自身的優劣勢作出分析判斷,然後進行適合其自身特點和發展要求的規劃設計,最終規劃方案成形。為了更簡潔、更概括的表達規劃方案的整體結構,也為了給甲方提供宣傳語言,通常會出現類似「一軸兩翼」的文字。也就是說,在實際操作中是先有規劃方案、再有規劃語言,規劃語言向規劃方案靠攏。在不脫離項目客觀實際的前提下,規劃設計後期偶爾也會出現規劃語言和規劃方案相互靠攏的情況。所以我覺得說它「是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有些嚴重了,因為它本身對設計方案的影響並不大。當然也不排除為了有一個霸氣響亮的描述結構的文字,在設計過程中人為的,顛覆客觀因素、脫離實際的去成全這樣一個辭彙,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總而言之,我認為只把它當作是一種規劃語言去看,把它作為我們了解規劃本身的工具還是可取的。

以上文字皆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意義還是有的,至少能表明該地塊和區域的大致結構,外人和使用者也能比較清楚和直觀地了解。不僅國內,國外在做區域規劃的時候也會先確定城市結構,比划出個什麼軸什麼點的,比如「以XX商業建築群為中心,一千米五百半徑內形成綜合開發,是為區域商業中心;東側沿河規劃公共綠地,設置開放公園作為市民休閑活動中心,西北與西南側改造原有工業建築為公共圖書館、展覽廳和寫字樓等,同時改善城市主幹道交通環境,形成濱江商業中心帶動公共活動副中心,輻射內陸方向發展的格局」。人家把意思說明白就可以了,咱們喜歡再加幾個高屋建瓴的綱領性辭彙顯得大氣。而且不是所有的結構都是一軸兩翼那麼簡單,像未來二十年城市總體發展格局用區區「一軸兩翼」四個字來概括實在是有夠敷衍的,一般也就在小地塊設計里用用。


你說的就是所謂的豐字型布局。

我沒有學過城市規劃,倒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

我很喜歡玩模擬城市這個遊戲。

發現一個城市的規劃發展到後來總是有各種問題,主要是交通問題,也有區域發展不起來的問題,嘗試了各種的設計方法,最後發現最好用也是最主流的設計模式,一種是中型城市的豐字型,類似深圳這樣。一種是超大型城市的回字形的,類似北京上海這樣的(其實也可以看做好幾個豐字形),可以說是實踐得出的結論吧,這樣發展比較符合城市發展規律也比較容易健康發展。具體為什麼,估計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大概有幾點猜想,

1.首先,道路結構,豐字型比較容易達到最優的負載均衡,有時候不是路通的越多越好(果殼有篇文章路修多了也堵車說這個問題,有點類似囚徒困境,某些情況下各自找到最優解最後卻不是全體的最優解),實際遊戲中也發現拆了幾條路會比較通暢。

2.其次,干-支結構符合城市的生長規律,城市比作會成長的植物的話,這種結構就像植物的莖,做成這樣必然說明這種城市和植物符合一些生長的共性:

  • 一般村鎮城市發展都是有一條主幹道從外界連過來
  • 然後慢慢的沿著這條路兩邊城市開始生長
  • 然後越來越發達側越來越厚,也自然就變成一軸兩翼了
  • 兩側變厚導致會有豐字形的橫向道路需求
  • 再以後,中間的負載不夠了,拓寬軸,修地鐵
  • 等等擴容之後會更加強化這種結構。

這種自然的,根據需求逐步生長的模式,往往資源配置效率都還不錯。

這裡有幾點,1.道路修多了一個浪費,二個佔地方。2.城市的集群效應(在一堆房子旁邊修一個房子帶來的價值遠比鄉下孤零零的一座房子要值錢。)這樣想來,如果有一條路通過,然後兩面人口聚集發展,豐字形似乎是一個自然衍變的最佳選擇。而且這是一種分型結構,大的干-支結構下有小的干-支結構。

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就是一種對於結構描述的「範式」或者「體例」。本身不是謬誤。誤區在於,這最初可能僅僅是一種表達的結果,但最後卻演變成了我們思考的過程和方式,這才是悲劇或者謬誤的根源。


看了大家的回答,發現都是從規劃這個學科本身出發的。但這些都是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領導喜歡」

這並不是簡單因為部分領導喜歡講「空話」,還因為:

1. 溝通效率的問題:在人與人溝通的時候,需要精鍊的表述和清晰的傳達。因為人的大腦在短時間內能夠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越是精鍊的辭彙,越能讓對方了解你想要表述的重點。

2. 領導工作的需要: 一個城市的市長,每天至少需要開1-2次會議、2飯局、n次會談,包含城市的經濟、產業、市政、教育、醫療、環保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他一天有這麼大的信息量,你覺得他能理解多少?他能有時間聽你長篇大論?他聽完你的方案如何給下屬布置任務?這些詞就是一個概念的界定,由於概念界定清晰,溝通和交流才不會出大問題。


你自己也說了,這就是概況,讓人理解你的方案的第一步,不然,你規劃內容一大堆,怎麼串起來講呢


一軸兩翼之類的是一種抽象的概括,其他還有三橫四縱,二心三軸,一心三片,五心六區。

其實在城市規划行業中,這個只是對一種結構的描述,例如凱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總結為五要素——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地標。 通道性的總結為軸,區域總結為區,節點總結為心。這種總結是有道理的,但不代表成系統,只是一種認知上的表述。

城市為何不是多心多點,多軸多片,這個和中國現代城市的建設思路有關係,主次幹道的劃分,就已經決定了一個成為層次的骨架,從雅典憲章到中國的用地分類指標,決定了用地分區的存在,從城市功能的集聚與擴散,決定了「心」的存在。整個城市的建設思路如此,大規模建設、有規律的建設,加上前面講的建設思路,決定了這種系統化的表述。

一體兩翼不是一種系統化的表述,而是一種現象的總結。中世紀的城市也是有秩序的,但是難以總結出這樣的內容,因為當時建設是小規模的,漸進的,緩慢的,形成了特有的秩序。

所謂「普遍意義」是存在的,即對一種形態的描述手段。更重要的是這種形態背後的建設思想。我們難以評價他的優劣,就像是評判周對毛的忠誠,那個時代決定了他的作為。什麼時代的建設思想,其背後就能物化成一定的物質形態,形成共性。並非麻木,規劃界也在逐漸摒棄這種方法,這主要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時代又會逐漸不一樣了。

歡迎大家進入國匠城討論進一步的內容。有些困,亂寫了一同。打擾了


首先,題主所說的「所謂的概括」是「普遍的意義」還是「麻木的設計模式」。本身這個問題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確實你可以在很多規劃的報告——尤其是一些以ppt為模式的報告中看到此類辭彙,但是並非所有設計都會用同樣的字眼來形容。

更多的設計方案中你會看到如下公式:

A軸+B帶+C中心+D片區??(A、B、C、D一般都用數字概括)

規劃圖紙最重要的信息並非是一個準確的信息,而是應該給出城市的基本格局。城市的基本格局和哪些問題有關係?

1、新舊城區的關係,比如北京,現在的做法是以老城區為中心的單中心格局。這種做法帶來的弊端現在也非常顯然,環線交通越來越堵,效率低下。

2、自然與發展的關係,以上海為例,上海現在跨黃浦江發展為浦東浦西兩片區,城市格局受到水網的影響很大。

3、經濟與發展的關係,基本耕地如何保障?第二產業的選址又是如何配置?

??

城市規劃最重要的目的是合理配置資源,發揮土地的最大效用。如果要做好的規劃,必須要有解決以上問題的態度,但如果你真的開始著手做,你會發覺問題太多太複雜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分系統解決。所以就無法避免會出現上述的公式,這是最好的歸納概括的方法,也是最直接讓別人可以看到你方案的核心價值的途徑。

我不覺得這是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對待城市這樣一個複雜的綜合體,類型學的方法有助於理性思考,理清自己的思路。

同意上面某位說的,自己去看美國城市的格局——方格網路網+高層建築+開敞空間,內部的邏輯是一樣的。

我還是相信很多從業人是有良心的,是通過思考後得出的空間形態方案,也算是我作為一名學生對將來的工作崗位的美好期待吧。


這種表達方式的來源是我國公文寫作的文風,不解釋。


凡哥。。。你對「一軸兩翼」究竟有什麼怨念。。。去我的話題下討論啦~~~

也不都是「一軸兩翼blablablabla」啦

我覺得「一什麼二什麼」中的「一」就是最主要元素,一個項目,不論規模大小,總有一個核心要素的,所以,都可以總結成「一什麼」。如果這個核心要素是一點狀的,比如,一個村子裡的一口井;一個小區里的菜市場;一個城市中的CBD......那就叫它一中心好了。如果是線狀的,比如村邊的一條河;小區里的條狀綠化帶、商業街;城市裡因一條運輸幹道而興起的工業帶......那就叫它軸好了。

總體來說,我覺得,「一什麼二什麼三什麼」只是總結性片語,可大可小。


是否是麻木的設計模式,關鍵在於怎麼理解軸線與節點。

有一天用PS做動圖時看到時間軸的概念,於是跳出了設計的範圍再來審視軸線,便豁然開朗。可以說生活處處有軸線的概念,地球自轉中心叫地軸,攝影描述光線構圖方向叫光軸,等等。

因此軸線其實是一種基於人認知與表達形式的描述方式,是認識與描述的輔助線。

於是再回到設計的層面,當你縱向排布兩列房屋,中間的一條線性空間該怎麼描述?如果是把房屋排成一個圈,中間的點性空間該怎麼描述?

於是語言上便出現了軸線空間與中心空間(也可說節點空間),隨著社會發展,城市規劃的對象,從以前排列房屋擠出外部空間,轉變為規劃外部空間組織房屋時,這些描述概念被人們廣為接受,甚至連空間二字都省略,軸線與節點便成為形式上的表象,空間反而不容易被人們理解了。

而空間又與功能息息相關。回到上述的縱向排布兩列房屋,當你這麼排時,為什麼?說明縱向兩端需要交通,需要聯繫!那把房屋圍成一圈呢?說明人們需要聚集,需要廣場!

於是軸線空間與節點空間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城市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啊!至於更高的精神需求不在此過多闡述。

只有麻木的設計師,沒有麻木的設計手法。

ps:關於中間描述發展的論述純粹是個人概念性思考,沒有相關資料與理論查證,僅提供個人思路以供參考。


這種說法只是城市設計初期用來解釋宏觀的大關係的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這種說法本身並沒什麼問題,更沒提升到設計模式的程度。就像講長篇大論之前先概述一下,本文是一個中心,幾個基本點什麼的。


最近SOM的東西看的比較多,越看越有一個感覺,「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系統論尤其如此。事實上,連兩片樹葉都一樣,何談兩個「系統」。如果「系統」每一個都不一樣,這個詞本身還有意義嗎。這也就是為什麼哲學上維科這批人最早開始反系統論的原因。

回到SOM,它的設計還是很有「系統性」的,但絕不是每一個都是「一體兩翼」。即使如此,仔細看每一個方案,發現它的軸線、節點等關鍵「系統」因素還是雷同,因此所有的方案儘管好看、理性,但基本上都是方格網加超高層建築加開敞空間。都說中國千城一面,美國就更是如此了。

至於你說的「一體兩翼」,我的感覺是更千篇一律的抄襲。國外的城市規劃做的好的都是建築的,國內的城市規劃的人員層次又普遍比其他高考強科(計算機、光電子等等)低,所以這個結果我覺得很正常。

應該說,這是好事,要都是規劃師有思想,那我們更不好混了吧。哈哈哈。


推薦閱讀:

蘭州是幾線城市?
100 個中國人中有一個盲人,為什麼平時很少看到他們?
城鄉規劃學科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或者沒有答案呢?
文科生學習城市規劃困難大嗎?
要搬家去嘉興了,有什麼需要知道的嗎?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