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促使西方國家發生了改變人類進程的兩次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經濟的興盛?智商比較高一點?社會文化氣氛自由些?

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生?


這種問題一扯就要扯遠,今天感冒了……就不寫讓你頭大自己也頭大的長答案了……

我把思路首先放在人力資源成本上,中國到明清時,人力資源極端過剩,過剩到什麼程度?就算富庶的江南,大部分農民都不願意用牛耕地勞作,好幾家才一頭牛,固然一牛之力可以頂十人,但是除非在一些重勞力人實在做不到時才用。很簡單啊,牛固然好用,但是如果一家養一頭牛,耗費的食料太多,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起的,寧願用人。還有,在江南,明清時中國人對地肥的重視到這種程度,除了每年兩茬的糞肥外,還要一茬的豆餅,但是根據現在計算,一茬豆餅大概能讓整個地產增產25斤,和一茬豆餅的價格沒啥區別,就是為了能消耗勞動力,多生產一點糧食。

即使這樣,農村仍然有大量的勞動力消耗不完,去做工,工資極低,清朝我的資料不多,民國時,一個長工一年的工資,不夠其一個人吃飯的,還要僱工多會管一頓飯,這樣才能平衡。婦女在家要織布的,我們所謂的「男耕女織」的理想化農村生活,其實是不得已的,不然家裡糧食就不夠吃,可想而知這織布的勞動力成本多低(一天織布所產生的價值大約是耕地的50%-60%)。

這麼低的勞動力成本,怎麼去開發新技術,因為新技術就算出現,商人也不樂意用啊,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動力革命,用蒸汽機械動力代替當時英國流行的馬力,英國為何流行馬力,因為當時據統計一個英國家庭至少有2匹馬(這個忘了出處了,可能不準確),然後歐洲人又發現了新大陸,開發新大陸勞動力不足怎麼辦,都到非洲去賣黑奴了,不就是人不夠么?

蒸汽機剛發明時效率極低,價格昂貴,為啥有人贊助,就是因為有人看到了其中的潛力,這要是改進好了能代替多少人的工作啊。還有紡織機,英國要出口羊毛,傳統紡織廠生產效率不夠,怎麼辦,改進機器唄,於是就有大批人干這個,能少僱人就是降低成本,這個在中國當時是沒有的,人力成本太低了。

為什麼英國在工業革命時人力成本高,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一個是大規模的瘟疫曾經嚴重阻礙英國人口增加,使英國還沒有出現中國那樣的擁擠,另一方面就是海外市場和殖民地的發現,又需要大量人力成本去開發。

又長了……吃藥睡覺去……


原因比較多。上面的分析提到了一些,我略微加深講一下。

1 關於能源問題。上面講到了關於開發和改進蒸汽機。其實需要比較一下當時中國和英國的經濟中心的組成情況:中國經濟中心在江南,占絕大部分的是輕工業,按照李伯重的說法,是屬於「極輕」的經濟;而英國作為歐洲的經濟中心,重工業的比重佔了絕大部分比例。以此推斷,中國對煤作為能源的需求並不大,不足以推動一些發明和創造。

2 關於人性: 純屬無稽之談。宗教因素並不能說明任何經濟上或者制度上的優越之處。如果歐洲本身在制度上有優越處,應該能從各種經濟指標上反映出來,但實際上無論是熟練工人,生產效率,燃料使用效率(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都遠遠落後於中國。談宗教對工業革命的促進完全是嘴炮一記。

推薦兩本書:《大分流》《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簡單易懂,一目了然。

另@沙螢,外向,求索開闢是嘴炮話。以發現新大陸為例,當時中國的航海水平領先歐洲大概9條街,為什麼歐洲人能發現新大陸?是因為開創精神嗎?不是的。當時的航海主要動力是風向和洋流,人力划槳只能進行短途的航行。而1500年左右世界的洋流分布圖決定了歐洲到美洲的航線是存在的,中國則最遠能到非洲一帶,無法反著洋流發現美洲。

歐洲重商重利則是「歐洲中心論」裡面的另一個「印象流」言論。事實上在工業革命前,歐洲市場的公平程度比中國更差(詳見《大分流》)。或者最起碼來說,這種「重商重利」並沒有使歐洲比亞洲在經濟上更好,比如比較他們的生產效率,熟練工人數目,燃料利用率等等。


我同意前面@陳子軒 的回答。根本的因素是國際競爭。中國歷史上並不是一直都是進步緩慢、缺乏革新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商業貿易、農耕技術、手工業技術、政治理念、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充滿活力,常常出現革新。

一方面是激烈的國際競爭使得國家的統治者有很強烈的動力採納新的想法和技術。戰國後期的國君基本都嘗試過各種變法。而歐洲的國君很多時候願意鼓勵和採納創新,也往往是為了超過外國。

第二方面是在存在多個相互競爭的人才的同時,也存在多個國君,一個人有了想法可以有很多買主可以選擇,這樣在意見市場上就不至於形成買方壟斷,而賣方則擁有比較多的自主權。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再魯國被採納,還可以去周遊列國,在衛國實踐他的政治理想。同樣哥倫布作為葡萄牙人,在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前,曾尋求過葡萄牙,法國,英國三國王室的支持。

第三方面是社會制度有比較多的試驗田,多個國家不會採用完全相同的體制,而能夠對比較多的制度進行嘗試和實驗,在競爭中就可以不斷的實現優勝劣汰。

還有就是歐洲一直存在教權和世俗政權的相互競爭和制衡,使得世俗政權一直沒辦法一家獨大而壟斷整個社會,這就使得商人有機會在夾縫中崛起,商業的繁榮也就最終促使了工業革命的產生。


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塊推導一塊。

骨牌的第一塊,大部分要歸功于海外殖民地的建立。 @王建雄的回答有一定道理, @胡小周的回答隔帽子遠,牛頭不對馬嘴。


隨堂作業湊湊熱鬧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探討歷史的大分流,就是為了尋找近代中華民族受盡屈辱苦難的根源,更是為了探尋中華民族的真正崛起歷史基因。

19世紀的大英帝國,20世紀的美國,21世紀能否屬於中國?或許言之過早,但。大國興衰也非一夕之功,國與國的較量更是數代的積澱,講求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人類的漫長的進步是建立在不斷得試錯之上,文明的動力是政治與財富的結合[1]。生命具有神奇的啟示力,中國文化的起源地絕非一處,東西方遠隔萬里,文明的碩果也總是「意外」的相似。可為什麼我們從雄踞東方的帝國成為了「被分流」的一方?論調之間互相聯繫,勉勵歸納一二。

戰爭論。以十世紀宋朝的國強民富,財稅政軍,科技文化等等豈止是萌芽?中西方文明「轉彎」這三百年間,一度的領跑者為什麼沒有轉過來?正是因為游牧民族的入侵。相反英格蘭在1100-1900年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對外戰爭[2],摧毀別國家園的同時戰爭又推動了科技、槍炮、艦船、航海、物理、化學一起的突飛猛進,同時即使內戰也沒有發生類太平天國的大摧毀式叛亂。還有中國在長周期中被歸類為戰爭與革命的國家,德國、日本作為後發資本主義國家也要通過戰爭爭取自己的利益。每一次戰爭都會是歷史國運轉折的鮮明註腳。

自然環境論。例如中國黃土高原的特殊耕種條件,催發政權和文明的誕生;中國四面都有天然屏障,天生具有地緣政治的安全感,整個中原地區由於東西流向的河水,適宜的陽光使得各類農作物都適宜生長,四季分明,眼界開闊。而整個歐洲的氣候條件是雨季和高溫不同期,只有草長得好;另一說是西歐和日本遠離游牧民族侵擾,是優越的第一世界,更容易轉型成現代商業社會等[3];另外長子繼承製度的發生背景、大量畜牧和研發風力水利、之後的黑奴販賣,也可能是10世紀到17世紀間英法頻繁的大饑荒所致[4],特別是1315年的大饑荒[5]和1346年的黑死病導致人口的銳減;國家部族間的擴張兼并,人民之間的交流是前提,人民之間的交流了解的前提是地理環境的便利。無論是和平和暴力,沒有地理障礙是基本前提。

文明論。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間不同的特性導致。農耕文明有豐富的物質資料,堅忍卻不思進取。而游牧文明除了羊肉就只有羊毛。天生需要把命運綁架在戰爭和掠奪之上,崇尚蠻力和貿易;還有例如科學與宗教之爭,歸根結底還是財富和力量的爭奪。並沒有哪條規則規定你必須信仰科學而不是宗教,但中國若想重新建立現代工業體系,若想富強,就必須在經濟領域貫徹科學精神;課上對江南文化的探討也是一種。

科技論。例如第n次技術革命、產業革命,課上所說的農具革命;鴉片戰爭失敗,我們認為是科技落後,於是師夷長技;糧食產量的提高除了包產到戶的制度作用,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更不能忽視。對國家來說,錢財是身外之物,技術才是立命的根本。西班牙在發展過程中有豐富的資源,並且在每個時代都使資源配置最優化,改善了人民生活,一度愜意。但從長的時間來看,卻貧窮落後了。[6]在工業社會,人的良心良知和積極性在鋼鐵面前是藐小的,核心技術在別人那裡,怎麼改進組織模式發揮積極性都沒用。工業化科技前沿在哪裡是清楚的,可能產業化的方向也是清楚的。發展到極限的必須找到出路。

制度論。作為歷史大分流基因的長子繼承製;甲午戰爭之後中國人從對於科技落後的反思到對政治制度體制的反思,直接結束了專制王朝。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在歷史變革特別是改朝換代的動蕩歲月中,舊土地制度的終結和新土地制度的誕生都影響著歷史的進程。每每一個舊政權的垮台就是在於土地政策的落後或者崩潰,變法中吏治只是治標,真正觸及核心的就是土地關係的重新洗牌和梳理。每每一個政權的上台也是由於土地制度的變革,千百年來土地上兼并與反兼并永遠是永恆的主題,歷史環境在不斷變遷,土地制度也不可能一勞永逸。[7]

財經論。例如長周期中貿易發展主導類的國家;英國在道光5年進入周期性的危機生產過剩時期,從三角貿易到鴉片貿易,中國每次都是被擄掠得對象;廉價勞動力會減少科技革新的動力,減緩機器代替人力的過程;財稅體制上,我們歷來是以直接稅「人頭稅、農業稅、鹽稅」為主,特點是積累緩慢,依賴土地人口。西方則以間接稅為主「關稅」「商業稅」「消費稅」,財稅改革的方向也決定了國家是想往哪個方向走。大英帝國曾統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8],靠的就是兵甲財貨的強大,但此種強大隻強一時不強一世。

市場論。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每每系統性金融危機一來,就有人鼓吹國企私有化,遍舉俄、韓、英、美各種成功案例,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偷換成去國家化的自由主義,攸關社會民生也市場化。賺錢的管的好的都歸市場化,不賺錢的做不好的都要怪國家,最後自己拿著錢去北極旅遊世界各地爬山。現在又有把市場和政府對立起來的趨勢,該放的放,不該放的就該管的更緊。特別是科研和宣傳部門,之前滿世界儘是財富崇拜,弘揚社會正氣的少。就應該多問問家風門風,多宣感測動中國,守住共產黨領導的紅線,走科技興國的道路。不知道怎麼發揮市場作用的,看來看去還是體制內的企業拿得出手,怕放出去市場也托不住,最後還是國企得益。監管市場完善法制,部門之力做不到的,簡政放權,如果又不知道怎麼放,於是巧立名目,以「托市場一把」為名,申請各種項目,而項目的效果就各有千秋了。

[1] 張光直 (1990). "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文物》 2004年第1: 73-82

[2] Sorokin, Sociological,324.

[3] 梅卓忠夫將歐亞大陸劃分為三個文明生態圈。興安嶺到東南歐草原被視作暴力之源,中俄印度地中海伊斯蘭不幸成為暴力直接洗劫的對象。

[4] 963–964 愛爾蘭發生饑荒1005 英格蘭發生饑荒,在中世紀不列顛發生了95起饑荒;1016 饑荒侵襲了整個歐洲;1030–1032 法國發生饑荒;1066 英國發生饑荒;1097 法國爆發饑荒與瘟疫,十萬人死亡;1235 英國發生饑荒,光是倫敦就死了兩萬人;1294 英國發生饑荒;1555 英國發生饑荒(維基百科:饑荒列表)

[5] The Great Famine (1315-1317) ?and the Black Death (1346-1351) http://www.vlib.us/medieval/lectures/black_death.html

[6] 通過圈地運動和羊吃人,西班牙率先實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當時羊毛與其自己紡織,還不如出口賣的錢多。羊毛主要用來出口,使紡織業及相關技術發展緩慢,產業革命沒有在西班牙產生。後來,在南美髮現金山,與其養羊紡織,還不如去淘金,金山把勤勉精神消滅了。《刷盤子,還是讀書?》——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財富

[7] 夏商周的井田制到秦商鞅變法的名田制約莫是1000的時間。名田制的演化發展到漢承秦制的延續,再到王莽篡政提出王田制的思想是300時間(王田制雖然只是設想但是已經能體現出舊土地制度的不合理性)這也能從中說明所謂革命、變法無非是利益得再分割,而土地利益則是最核心的利益。曹魏的屯田製作為戰時亂世的過度形式截止到西晉司馬炎平吳訂立占田法僅僅一個世紀。占田法到北魏時期孝文帝公元485年實施的均田制統共是220年。北魏到隋唐時期的均田制、兩稅法並行是總計422年(五代十國戰亂時期不計)。宋元時期的方田均稅法由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所創,延續了300年左右。明清事情採取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將徵收種類由繁入簡,由實物向貨幣轉變,一直到清末民初近600年時間。從以上數字來看,政權的更迭是快於土地制度的變革,基本土地制度往往會延續數百年不發生變化。水不腐戶樞不蠹,可是一旦走到末路之時,是一個積重難返的過程,政權很難有雷霆之勢去短時間處理明裡暗裡的土地兼并流轉。歷史變革的基因里,土地制度的角色無庸質疑,頒布土地新發代表著的是最大的除舊布新,是重新建構新的社會關係的手段。

[8] 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


以瓦特對蒸汽機的改進為例:

瓦特有什麼:技術、支持他的朋友、一個機遇:改進煤礦用來抽水的蒸汽機。

他所在的國家有什麼東西支持他:健全的海洋法系法律制度、對專利權的保護、足夠多的人口(這意味著他的發明容易獲得市場和勞動力)

至於背後的驅動因素,很難說有什麼東西來推動瓦特,或者英國,去發明,去改變世界。個人感覺是這樣事件的發生可以認為是歷史的偶然性,沒有瓦特,也會有下一個有這種機遇的人。英雄只是時勢的產物。

但是偶然性之後的必然性值得我們去關註:為什麼蒸汽機、珍妮紡紗機、火車都首先誕生在英國?為什麼是剛剛統一的德國高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旗?法國為什麼默默無聞?思考法國的制度環境和啟蒙之路與中國的相似之處,相信題主的收穫會更大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錢穆的看法比較深刻:地理決定了中國是農耕文明,外國是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前者重守成,後者重開拓,所以前者喜歡因循守舊不易接受新事物……先寫這麼多,有精力再回來補充。


我覺得和中歐經濟以及政治形態不同有很大關係。中國長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追逐利潤的商人階層力量極弱,完全不可能主導一場社會革命,而掌握國家力量的士大夫階層對於利潤和革新生產方式更是毫無興趣,至於農民和地主應該是不具備這樣的知識,財力和能力的。反觀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前資本的力量遍已十分強大,銀行家成為皇室的債權人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商人和資本家階層是一股可以至少很大程度上影響社會走向和風氣的力量。同時,歐洲小國林立,封建主權利較小,人口和資本流動性較強,技術創新的交流速度和這種風氣的擴散速度相當快。在這種情況下,商人階層追逐最大化利潤的性格和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使得大量的資本流入技術創新中,至少是極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產生。


李約瑟難題

其實不光是中國,整個世界除了歐洲,像阿拉伯,印度,伊朗,這樣的歷史上無比輝煌的民族同樣陷入這個難題。不是中國陷入了停滯,而是歐洲發生了飛躍。

文明的進步,都是經常發生飛躍的,就像赫梯的鐵農具,巴比倫的輪子,英國的蒸汽機。。。而這個必有條件。

大約10000年前開始,農業,馬匹,車輪,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術革命,把人類從蒙昧時代解放出來,對世界的改造遠超之前的原始社會。關鍵技術進步體現在農業上,人類首次能夠主動的固定太陽能。並有了農業,就是可以有牲畜,人類進入定居時代。這個的條件就是要有合適的植物動物來馴化,而有的地方因為沒有好的植物,或許便於馴化的動物,始終沒有進入農業時代。比如非洲很多地方,因為大型動物都是河馬,獅子這樣的兇猛動物,毫無馴化可能,所以就沒有耕牛,更沒有牛車,文明程度基本和從樹上才下來差不多。

不是非洲的黑叔叔不聰明,而是沒有那個自然條件去發展出高級文明。而沒有高級文明就會繼續茹毛飲血,體能好的人就更能活下來,智商高體力差的自然淘汰。於是文明陷入死圈,幾萬年都出不來,如果沒有外來人的文明傳播,基本永遠這樣。

而兩河流域處於交通要道,和各地的交流比較多,這裡發現的大麥,那裡馴化的馬和牛,那裡的輪子,互相交流多了,文明的進步就多了,有了馴化植物和動物,就進入文明,有了輪子就可以對外交換,閑人一多,各種制度文明文化就開始出現。兩河流域進入文明時代比我們早一千年。文明一個地方突破之後,就開始對外傳播,慢慢的印度,伊朗,埃及,希臘,中國,都進入文明時代。

發現沒有?進入文明時代必須要有資足夠的資源,而這個資源很難說在一地湊齊,需要各地的交流來獲得。如果沒有資源或者說資源不足,或者說對外交流不便,文明就會卡死在這個短板上。比如非洲沒有溫順的動物,美洲沒有大型動物,美洲的羊駝根本駝不動馬車,所以文明程度就會很差。

那種陷入文明停滯時期的時期,就像一個小島上,沒有動物,只能捕魚,沒有鐵只有石器,永遠不能進入鐵器文明,也就無法進入文明。這樣的島在大航海之前不少。對於中國來說,或者對於地球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更大的島。。。

就像大馬士革刀,精美無比,但是必須用印度的伍茲鋼才能鑄造,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鐵礦,那永遠也造不出那麼好的刀。人不是上帝,人只能利用自然的資源,大地的恩賜來發展自己的文明,這些資源發展的上限就是人類文明的上限。(隨便說句,現在我認為文明的突破也要靠大自然的恩賜,而不是人力去拚命。就像我認為現在的疑難雜症,比如癌症,艾滋病之類,很可能自然演化出這些病得同時也演化了治病之物,等著我們去發現。)

中國在古代的文明發展程度,或許就是在中國古代的活動空間里的各種生存資源,獲得的某種最高的發展水平,無法再提高了。而要再提高,必須要突破活動空間,獲得新的資源。這個,中國古代一直在做,比如張騫帶回了西域的植物,才有了葡萄石榴,帶回了精鋼份,漢朝的武器和弓箭才得以進步。後來引進的占城稻,美洲的土豆紅薯都是一個道理。沒有土豆,中國糧食產量就那麼多,撐死了也不能發展到4億人口。如果沒有這些的話,中國的文明就會陷死在那個圈子裡,你固有的黍米不管怎麼種,糧食產量是上不去的。(這有點像現在的論文,很多論文科研發現都發爛了,不管怎麼發都沒啥新意,所以論文灌水,因為科技某個方向能發的就那麼多。)

同樣,阿拉伯和印度的對外交流,比中國要更方便。阿拉伯的大航海,規模極大,到了那個時代的極限,從伏爾加河,到撒哈拉沙漠,從印度,到西班牙,各種地方的資源都得以調動。所以阿拉伯人發現了咖啡,知道了製作糖的工藝,還有很多很多的先進的東西。就是因為各種資源集中而帶來的文明進步,有了大量的新東西,有了市場財富,閑人就多,一多了就會有巴格達智慧之家這樣的學術機構,自然會發生進步。而同樣,阿拉伯的航海發現,也到了一個極限,他的資源也就是能搞出那麼多文明成果,再也無法有新的文明突破了。

歐洲人發現美洲之後,開始了大發現,大量的新東西發現了。比如土豆紅薯等等,有了土豆,德國英國這樣的地方本來氣候不好,不適合農業,變成了能養活大量人口的地區,人口多了就開始了各種發展。而大量的海外市場,需要大量的工人勞力,對工作效率有了需求。對紡織機的不斷研究,發明了鏜床,可以鑽出圓形的缸體,同時,新大陸發現了橡膠,解決了漏氣的問題,各種條件齊備之後,就發明了蒸汽機。換言之,蒸汽機本質就是新大陸發現的各種資源,而帶來的文明成果。正好英國的煤和鐵非常集中,於是工業革命滾滾向前。

殖民者的大尺度活動,把世界資源變成一體,贏得巨大紅利。比如巴西的橡膠到了南洋,大量種植,於是輪胎得以鋪開有了汽車,非洲的咖啡到了牙買加,成了全世界最好的。邁索爾的火箭,被英國研究後,進步成了康格里夫火箭。達爾文週遊世界,發現了物種的差別,寫出了進化論。英國殖民者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調動全球資源掌握的紅利,這個資源不光是植物動物,自然資源,更是市場,人口,文化積累等等。英國的工業革命突破,和兩河流域的農業突破很像。

換言之,中國文明很難在沒有西方的影響下,大規模進入現代社會的可能。因為資源不夠,文明稟賦不夠。

而沒有進入現代社會就一定會陷入馬爾薩斯的循環,中國就一定會周而復始的王朝更替。頂多,有時候是內生的流民造反,有時候是外部的入侵。中國真正擺脫馬爾薩斯,是引進的西方的化肥生產線,從此工業能力超越了土地產量的極限。

那麼,這個地球的資源底線,發現的極限是在哪裡?難道大家沒有發現最近的幾十年,技術已經停滯了很久了么?以前是汽油發動機,現在還是。。以前是飛機,現在還是。

我很懷疑,我們的地球供應的資源可能讓人類的文明只能到一個程度,很難飛出地球。就像以前的小島人無法走出小島一樣,等著更高層次的文明來帶領我們進入更高層次。

所以,中國文明的停止也沒啥奇怪的,是人類歷史的通例,文明突破才是罕見的。要真正的擺脫這個,就是要大發現。向外星大發現,向海底大發現,向地底大發現,向北極南極大發現。甚至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也是一個大發現的時代,多交流,向全世界尋求各種資源,比如動物植物,文化經濟資源。獲得真正的一種突破資源,就像以前的馴化牛,橡膠,咖啡那樣改變人類的文明成果,陷死在現有的圈子裡,是毫無任何可能突破文明的。如果能發現一種新的元素,像鋼鐵一樣硬,而又像木頭那麼輕,我們的文明又可以進步一個台階。。。


現有的答案中提到了很多的觀點,也有知友從制度的角度來解釋,但覺得闡之未盡。個人認為,西方發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其制度,但這個制度,正是被現代社會逐漸弱化的「重視血緣」的傳統貴族制度。

西方自古以來牢固不破的貴族傳統,使西方社會上千年來始終有固定的一批不愁吃穿的閑人來探索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而在中國,兩千年多前陳勝吳廣就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貴族制還沒有根除。而後隋朝廢除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在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實行科舉制度以後,中國的貴族傳統幾乎被根除。

在隨後的唐宋期間,科舉制度被不斷完善。從促進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來講,科舉制幾乎是整個人類歷史上到工業革命為止最先進,最完美的制度。任何人都能通過接受教育而進入統治階級,任何統治階級的後代(皇室除外)都必須通過科舉考試才能重新進入統治階級,幾乎完全打破了貴族世襲制。甚至關於皇帝,也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俗語。科舉制由於其先進性受到了處於資產革命時期的西方眾多先哲極力推崇。

但另一方面,英國的休謨就曾經指出,科舉的優勢是其「平等競爭、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邏輯內核,但是科舉的內容使中國人的知識結構不佳,中國的科學水平因而落後。

那麼我們來看西方的制度是怎樣的?可以說一個最簡單的事實,英國作為首先出現工業革命的國家,最早實現君主立憲的國家,它在2009年10月1日才正式成立具有最高上訴司法權的「英國最高法院」,而它的司法權力主要繼承自英國的上議院。而上議院即貴族院,它的成員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沒錯,上議院的議席幾百年來一直是世襲罔替的,一直到《1999年上議院法案》(House of Lords Act 1999)才撤銷了世襲罔替的議席,僅保留若干席位給國務公署的署員們,以及另外92席由選舉產生的貴族代表。

你能想像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最終審判權掌握在從不到一千名世襲貴族選舉出來的機構手中嗎?反正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說這些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西方千年來始終存在一批世代不愁吃穿,沒有什麼生存壓力的家族,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來玩他們想玩的東西。西方社會上的貴族傳統比絕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的都要根深蒂固,即使在現在已經沒有王室和爵位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貴族傳統仍然以另一些方式存在著(例如德國去年辭職的國防部長,你可以研究一下他的姓,叫von und zu Guttenberg)。不可否認在某種意義上,這些人里的很多基本上是類似「社會蛀蟲」一樣的存在。但正是他們所玩的東西,促成了改變整個世界的工業革命。而這些東西在中國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叫「奇技淫巧」,對科舉考試沒有幫助,官宦家庭里敗家子才玩的。好不容易搞了一個鄭和下西洋,明成祖一掛,船立馬被就燒了。(其實直到現在,許多國人這樣的心理依然存在,君不見每次神舟上天網上都有許多人罵,為啥不把這些錢拿去給貧困兒童?)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誕生。但蒸汽機這東西,最開始也就是一個玩具,論生產效率,畜力秒殺它十條長安街,還動不動就壞,可靠性相當成問題。幾乎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都會對這個東西能代替畜力產生懷疑。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給大家推薦一本穿越小說,《竊明》,寫的非常好,裡面有一個片段很詳細的講了一個穿越到明末的人想要進行「工業革命」所遇到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後來出現了關鍵人物瓦特,他讓蒸汽機實用起來,可以用來進行實際的生產了。瓦特是什麼人呢?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瓦特的母親Agnes Muirhead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並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都屬於基督教長老會並且是堅定的誓約派。瓦特小時候因為身體較弱去學校的時間不多,主要的教育都是由母親在家裡進行。瓦特從小就表現出了精巧的動手能力以及數學上的天分,並且接受了很多蘇格蘭民間傳說與故事。

毫無疑問,在瓦特研發蒸汽機的過程中,他的那幫朋友也大多數是貴族。

你還可以查一下近代以來西方那些大科學家、大哲學家都是什麼身份。沒錯,都是貴族,幾乎沒有例外。有的知友說是資本主義制度帶來了工業革命,我認為恰恰相反,是工業革命帶來了產業工人,帶來了資產階級革命,從而逐漸產生了現代資本主義制度。

中國有貴族的時期呢?除了文明早期的夏商西周外,從春秋戰國,一直到南北朝,這一千多年的時間中國的貴族時期。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就不必說了,漢朝作為一個延綿四百年的大一統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三國以後,隋朝統一之前,大家的印象是什麼?是「魏晉風骨,六朝清淡」。顯然,社會上養著一幫閑人的直接後果就是思想異常活躍。

工業革命產生,機器生產所帶來的財富,以及對殖民地的剝削所帶來的財富,使歐洲人在經過三百年以上的積累以後有了今天的生活。從社會影響講,工業革命也帶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變革,但是,西方重視血緣的貴族傳統仍然延續至今,階層之間的流動依然十分僵化。各位知友如果有興趣,可以稍微研究一下這方面的內容,這裡就不多講了。

說一些題外話:或許有知友會認為我這個答案「政治不正確」。畢竟這麼「明目張胆」的宣揚貴族制的好處,居心不可謂不叵測。但我們看問題要懂唯物主義,既要辯證唯物主義,又要有歷史唯物主義。我認為在過去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社會財富的絕大部分都被人類自己吃掉了,這種情況下,貴族制對科學的產生是有正面意義的。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鑽研科學技術就是玩,並不比你天天玩dota,微信打飛機更高尚。關於這個問題推薦一篇短篇小說,何夕寫的《傷心者》。而在工業革命發生後,社會財富極大的充足,至少可以讓任何一個工業國內的任何一個人不至於餓死(不要拿那種餓死在家鄰居過N天才發現的例子來反駁)。這種情況下,《人權宣言》中關於人人生而平等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只有沒有了生存的壓力,人才能追求更高的東西,那麼貴族制就是一個越來越落後的制度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的古代先哲總結的非常精闢,只用了七個字:倉廩實而知禮節


我覺得內卷化推斷比較像事後追因。其實當時歐洲地理大發現,包括後來大量移民美洲澳洲,動力之一也是人口過剩。

我覺得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還是商業化大生產下的專業化,分工。包括古希臘時代沿地中海的商品生產,以及近代的沿大西洋商品生產,造成了大規模的商品化生產,這才可能有各種技術革新和管理革新的基本動力源。

像中國印度埃及這種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沒有足夠強大的外力影響,要以商品化大生產作為生產的基本動力,很難。所以那些生產創新革命來得慢。


根本的問題還是來自於人性本身;不知樓主與沙發是否有注意到,西方工業革命文藝復興啟蒙是在義大利法國,而真正最快的卻是英國德國,宗教是個很關鍵的因素;脫離了天主教的政治制約,擁有更好的資本主義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英國很早施行了宗教改革新教,以及緊跟其後的德國路德教;再看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愛爾蘭的天主教以及東歐的東正教;這些宗教教派制度與當時的社會發展已經相違背;再看看東方的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更是一塌糊塗;其中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儒教與日本的武士道是有很大的差異;雖然四書五經都是屬於中國儒家與日本武士的入門必讀,但是從根本思想,與社會地位而言其階層決定了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儒家可以入仕升官發財,武士永遠是武士,宗教信仰是很值得研究的歷史問題


經濟史標準答案,不用謝~不要照抄,turnitin絕對會查出來!祝我考試一切順利 後面排版就沒再管了。。。。

1. The Genesi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

Britain industrialised first because of a confluence of factors that included factor endowments, growth-friendly institutions,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product of induced innovation that responded to factor price conditions in Britain.

1. Factor Endowments

a. Britain had unique factor endowments, a high-wage economy combined with cheap energy, that incentivised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labour-saving technologies – the ke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According to Robert Allen, 「Britain』s unique wage and price structure wa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abourers』 wages in Britain were amongst the Additionally, rich deposits of coal in Britain were a natural endowment 。 Wages in Britain were also high relative to the price of energy, spurring 。These were the principles that inspired the creation of the steam engine,

Hence, Britain』s unique factor endowments, high wages and cheap energy, the pivot around whic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wung.」highest in the world during, partially because restrained fertility kept the supply of British labour low that provided Britain with an 「inexhaustible」 supply of cheap energy. the incentive to substitute the former with the latter. mechanized cotton spinning, and coke smelting – all technologies that characteris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reated powerful incentives to create and use labour-saving technologies, making it the first country to industrialize.

b. Su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ere founded first in Britain because it was the only place where it was cost-effective.

? The steam engine was one such innovation that substituted the expensive

? In contrast, wage rate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ere lower in key

? In addition, such new British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spinning jenny,

? Capital was cheaper in Britain than most of Eurasia because it had more

? This created a further incentive to substitute the expensive cost of labour

? Thus, only in Britain did it make economic sense to employ the earliest organic energy of British labour by harnessing the cheap inorganic energy of coal via steam.European cities such as Amsterdam, Florence, and Vienna, and much lower still in China and India. required costl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refine and adopt. developed fiscal institutions that lowered the cost of borrowing for investments. with relatively cheaper capital investments. forms of such technology because its wage structure and natural endowments made it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other parts of Eurasia.

? Growth-friendly institutions, in the form of secure property rights and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re another reason why Britain industrialised first.

? According to Douglass North and Barry Weingas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result of legal changes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 in England, which limited monarchical powers, consolidated parliamentary powers, and, most importantly, secured property rights.

? In turn, such institutions created an economic environment that was favourable for investments and businesses, enabl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In contrast, rulers in Spain and Portugal were powerful enough to intervene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as noted by Acemoglu, Johnson, and Robinson.

? This created an environment that was not conducive for industrialization despite the Iberian Peninsula』s previous economic successes.

? However, 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s do not explain why China and France, where property rights were also secure, failed to industrialize first and need to be used alongside other factors.

? Thus, growth-friendly institutions are a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why Britain industrialized first.

3. Human Capital Technical Advancement

? Greater human capital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 gave British innovators an edge over other countries in the discover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that were vital for industrialization.

? According to Robert Allen, key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 such as the steam engine, railroads, and coke smelting – were mostly invented in Britain because of its great endowment of human capital.

? The expansion of commerce and education in Britain meant that rates of literacy, numeracy, and scientific training were high – creating a large potential supply of inventors that could provide Britain with new technologies.

? Although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had large human capital endowments, the incentive to create labour-saving technologies was higher in Britain than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 This explains Britain』s greater 「inventiveness」 and suppl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 Hence, greater human capital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 were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Britain industrialized first.

? Nonetheless, it is unlikely that this interpretation will remain unchanged by future research and better data for regions in Asia.

? One conceivably fruitful venture lies in synthesising Ha-Joon Chang』s proposal that 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ism was vital for the success of Britain』s nascent industrial economy, especially from cheap Indian textiles.

? Perhaps a stronger argument can be made for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vis-à-vis the close relations of the Britain』s political and corporate spheres.

Industrialising After Britain

The US』 factor endowments opened doors to industrial opportunities that were not open to other countries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This involved the unique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the US, which allowed for early leads in productivity.

Towards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arly investments in a science-based education system and industries allowed the US to rise to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In 1870, the American real GDP per capita was 75.3% of the British level.

By 1929, the American real GDP per capita increased to 31.4% of the British level.

1. Factor Endowments

a. The US had crucial factor endowments, such as abundant land, cheap resources, and sparse labour, which allowed it to embark on a technological change biased towards capital.

? Nicholas Crafts pointed to the 「crucial role played by natural resources in

? Such cheap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ed coal, iron ore, lumber, and crude oil

? In the US, cheap natural resources and expensive labour created powerful

? Using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ies increased capital productivity,

? However, Britain retained labour-intensive craft technologies because it

? Additionally, Britain had relatively lower wage rates that biased any

America』s overtaking of Britain」.

– all of which were important for the US』 industrialization.

incentives to expand its productive scope using highly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ies.which drove up capital-labour ratio and further increased the use of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ies – creating a virtuous cycle of increased productivity. was better endowed with skilled labour than the US.further technological changes towards labour, as noted by John Habbakuk.

? As such, Britain was unable to reap the further substantial productivity gains that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ies brought to the US, despite industrializing first.

? Hence, the US』 factor endowments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use of capital-

intensive technologies and propelled it into industrial predominance.

b. The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ies that the US possessed were non-transferable then, meaning that other countries could not emulate the US growth model.

? The capital-intensive nature of US technologies was not yet compatible

? This meant that it was not economically viable for other countries to adopt

? Additionally, US technology was difficult to adopt because it was

? Hence, the US traversed a technological path enabled by its factor other economies, which were more labour-intensive. the US』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y.technically complex and required large economies of scale, as noted by Richard Nelson and Gavin Wright.endowments, which was unavailable to others then.

2. Productivity Boost

? The US experienced a huge productivity boost because it developed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early.

? The US had a large domestic market, where there was greater demand for

industrial goods than in Britain or Europe, meaning that there was greater

potential for market expansion in the US.

? Hence,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were pioneered to cater to the US』

large domestic market, which gave the US a huge productivity lead in

manufacturing.

? Additionally, the US market was relatively egalitarian and receptive to

standardized products.

? In contrast, aristocratic tastes and income inequality meant that Britain and

Europe were less receptive to standardized products, delaying the adoption of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 Therefore,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gave the US

a huge productivity boost.

3. Early Investment in Science-Based Education

a. The US geared its education system towards applied science earl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science-based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 As industrialization became more reliant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 As Richard Nelson and Gavin Wright argue, the US government

? Hence, this created a large pool of skilled graduates that were essential for

? As Nicholas Crafts noted, this made the US』 human capital better educated

skilled human capital, the US greatly expanded its education sector and

emphasised the primac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centivized the founding of university programmes in applied sciences,

such as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the expansion of science-based industries in the US.

and more focused on industries related 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In contrast, European economies generally treated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 more as an end in itself, and less as a means of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as argued by Moses Abramovitz and Paul David.

? For this reason, the early emphasis on science-based education allowed

the US to rise to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predominance by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 Corpor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veral US firms in the private

sector, such as DuPont and Colgate, developed 「research laboratories」 to

increase their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 According to Richard Nelson and Gavin Wright, this evolved into a

「science-based research tradition」 widely practiced by firms throughout

the US over the next 50 years.

? This private-sector initiative towards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reated the infra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for US technological prominence.


看了的票最高的幾個答案,不禁要問:資本主義等同於工業革命?

要如何定義」資本主義「?一種資本主導社會制度?或者是單純的將其定義為市場主導的經濟模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水平不過相當於中國北宋時期的技術水平。(具體來源不記得,歡迎補充)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聯繫如下:工業化、僱傭關係、資本積累、資本主導社會和政治。

中國是在哪個階段出了問題?

且不說資本是否能夠積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能容忍」皇帝「以外的人來主導社會?


很多原因,我感覺最重要的是因為思維方式不同,中國長期以來受儒家思想的禁錮,而歐洲呢?雖然東歐中世紀以前一直以來收到蒙古人、維京人、日耳曼人、土耳其人的進攻與掠奪,但是有了東歐這樣的緩衝區,西歐就有了很多發展機會與土壤。


歸根結底是生產水平的提升。。有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才會促使人們去追求更高效的生產方式。

人們才會自上而下的去打破對於對生產的桎梏,譬如宗教,皇權,國家分裂等不利因素。

科學和工業文明的發展也是個水到渠成的事,科技的發展還是在社會發展之後的。


強烈推薦中信出版社的《西方現代社會的經濟變遷》,書的內容可以客觀可靠地回答你的問題。主題就是能夠不斷創新與鼓勵創新的社會機制,詳見此書!!!


賺錢,追逐自身利益


前面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再補充一下。我個人認為,關鍵是在各個文明人口增長的過程中,有一個窗口期。換句話說就是在當時生產力允許下的人口上限,一但超過這個數量。社會的大量資源會消耗在人與人的競爭之中,宏觀上就是表現為國與國之間的兼并戰爭。社會迫切需要一個秩序性的統治階級基本保證每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力,。而且,一旦糧食供應不足。便會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很明顯,中國的這個窗口期在春秋時期,而之後的戰國時期就表現為大規模兼并戰爭了!而歐洲由於黑死病和本身農業的不發達導致了這個窗口期的時間被大大延長。同時,商業文明本身的特性是導致了其本身會較早的積累了一批富可敵國的大富翁。在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社會地位需求後。這些人便會廣泛地求知,探索,研究,發展各種興趣愛好。這些基本要素再結合文藝復興帶來的古希臘,古羅馬知識,帶來了知識的大爆發。拜占庭帝國獨享西洋古典思想文化資源近千年,他們怎麼就沒能搗鼓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呢? - 赤戟的回答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 - 赤戟的回答為什麼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還是爭霸戰爭為主,到了戰國就轉向更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 - 張英鋒的回答


根本的因素在於對於自我的懷疑,才真正促使了工業革命的發生。

而未來人類若是再次遇到了瓶頸,突破的點可能仍然是根本性的懷疑自我。


感覺還是時勢造英雄,因為即使偶然,也不會偶然都中世紀歐洲,我印象裡面,當時歐洲什麼發現新大陸、開闢航線,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國家宗教主權等事情的相繼發生,給當時社會一個外向的、求索開闢的精神氛圍,就像《魯濱遜漂流記》裡面所謳歌的那種精神;再者,歐洲一直重商重利,當時海外市場、土地開闢什麼的,導致商品需求和勞動力需求,就又有了技術革新的動力和資助者了

補充一下,@何悅之 ,我查了一下,嘴炮原來是台灣吵架的意思--汗,我不覺得是在吵架。看得出朋友是比較有底子的,希望系統的梳理下,我也好受教。但我還是堅持「文化先行」的觀點,事件、事物的發生都有當時社會理念、文化的基礎,然後才能在實踐上出現,雖然有很多偶然和客觀的因素,諸如剛才朋友所說的洋流因素,但宏觀的看歷史進程,哲學與社會文化總是扮演者異常重要的角色。重商重利可能在用詞上不恰當,但西方文明是某種程度上希臘文明的延續,因地理因素,和中國所構成的小農經濟內向文化不同,相信朋友也是知道的,所以這一點,我也堅持。抱歉學識淺薄,不能列出出來很多翔實的東西,推薦看一下《全球通史》、梯利《西方哲學史》


說到底就是兩個字「競爭」,而競爭的產生分為三點---環境,制度加運氣。以下就簡單談談吧:

西方的那些東西很多在比他更早的中國朝代就有了,然而當權者為了政權鞏固內政,維護國家安全考慮限制這些技術的發展。理由很簡單,自古以來中國在周邊國家幾乎內都是無力最強的國家,與外來名族的戰爭不多,而國土面積大,人民百姓的價值觀等的差異,所以往往會發生內戰,一打就是大戰。因此,在當權者看來科學技術的發達只會引起內亂。與之相比的是,歐洲這塊地方不是很大的土地上分布了幾十個國家,你可以想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割據分裂,每個國家的實力都是差不多了,因此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發展科技和經濟才能消滅別的國家,在這種對外的競爭壓力下,無論經濟,科技還是軍事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由於環境因素產生的制度對國家的戰略規劃和人民的生產作業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的。在一個競爭環境下一定會產生一個應付競爭的制度,那就是資本主義,用錢來說話,想獲得話語權必須要賺更多的錢,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特權就必須要得到更多的錢,所以很多人開始瘋狂地投入到經濟貿易領域,大家開始辦廠辦作坊,zf也鼓勵辦廠,因為這能獲得更多稅收。辦廠的人多了,又出現競爭了。為了把對手比下去,就要有更高的生產率,而廠主有了錢願意花錢給那些科學家或是工程師買下提高生產率的設備,僱傭有先進管理思想的人參與工廠流水線的改造。科學家和工程師有了錢這個鼓勵,就更加無怨無悔地投入科學技術的創造....這種良性循環為工業革命的產生帶來了資金基礎和技術基礎。與之同時,我們的國人活得很安逸....

至於運氣呢。。。為什麼鄭和沒有發現新大陸呢?


推薦閱讀: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事件是什麼?
古代皇帝如何掌握自己的權力,如何保證軍隊不會叛變?
清朝對於我國的歷史有什麼貢獻嗎?
為什麼解放戰爭中,民心和人民的支持可以取得勝利,而抗日戰爭中卻沒什麼卵用?
為什麼會有朝代粉這種無聊的人?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化 | 歐洲歷史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