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青花瓷是中國獨有,那為什麼藍色釉料要從外國進口?
外國不燒瓷器怎麼會知道那東西能在瓷器上顯出藍色呢?
青花瓷的藍色,是用鈷料繪製的。這一點其實中國很早的就發現了,戰國時期藍色陶胎琉璃珠就是用鈷料上色燒制的,到了唐代鞏縣窯,當時的工匠已經掌握了用鈷料來燒制藍彩瓷的方法。但是可能是由於審美的原因,宋人對鈷藍彩並不感興趣,有宋一代的鈷藍彩瓷比較少見,直到元代青花瓷橫空出世。
而從國外的陶器製造業情況來看,外國人是知道鈷藍彩的。11—14世紀,現在的兩伊地區都在生產鈷藍彩陶,當地人掌握了鈷料發色的原理,只不過他們不掌握制瓷技術,燒出來的彩陶質量和美感都不如中國瓷器。所以,元青花的崛起,其實是「全球化」的產物。元代中國海外交通較為發達,從元青花在世界的分布看出口需求很旺盛,中國社會在當時有能力選擇海外的優質鈷料。而也只有優質鈷料和中國的制瓷業相結合,才能誕生出「蘇麻離青」風格的青花瓷。題主說的應該不是現在,而是青花瓷的歷史。
中國有很多藝術品本來就是國際交流的結果。青花瓷的歷史很悠久,據說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是並不像後來那麼登峰造極。從元末開始,一種染料漸漸從西域傳到中國,叫「蘇麻離青」。相傳這種染料產自波斯(也有別的說法),因為含鐵量高,色彩極其絢麗而有層次,會形成一種近於黑色的結晶斑。工匠們嘗試用蘇麻離青製作青花瓷之後,發現這東西好,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青花瓷達到了藝術的巔峰。
看看蘇麻離青的效果:
在那個年代,中國產的青花瓷,是超級受歡迎的珍品,除了中國工藝自身的精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於國外審美的兼顧。現在很多國家存有的中國青花瓷,都是當年的外銷瓷,出口創匯用的。看這個圖片,你說他是中國美學還是西方美學?青花瓷這個東西,本來就是靠外國染料蘇麻離青和外國美學畫龍點睛的結果。類似的例子還有琺琅彩瓷器,也是在西方技術的刺激下產生的頂級藝術精品。所以說,閉門造車,是不行滴。因為國產鈷料低鐵高錳雜質較多,繪製瓷器發色不如進口低錳高鐵的「蘇麻離青」濃翠鮮亮,所以上等青料必須進口,直到明代聰明的漢族工匠發明了段燒(煅燒)工藝,對國產料進行降錳提純,解決了釉料發色問題,燒制青花發色青翠淡雅又少「鐵鏽斑」,進口料便逐漸成為配角。
青花的染料是蘇麻離青,因其金屬元素含量異於國內染料,在燒制過程中的變化更富於層次,所以多從國外進口。
中國也有本地的染料,瓷器中上等的「翠毛藍」,是瓷器中可遇不可求的一類器物。染料產自雲南宜良,稱為「珠明料」。國外自從陶器之後就沒有進步過,不過你讓他們燒,肯定能燒出來。但比起瓷器和茶葉之國的中國,差距太遠。樓主,除了你說的青花料,琺琅彩工藝也是在明代弘治年間國外傳過來的。
這個圖上用的原料
青花瓷外國也有,青花料中國也有。
首先糾正樓主一個觀點,並不是所有的鈷料都是進口的,只是比較少的一部分青花瓷是由進口鈷料充當成色劑燒紙而成。所以說這個原問題就有問題。 至於為什麼會知道鈷料會呈藍色,這些都是從一些無意識的事情上面發現然後再慢慢地變成有意識的去製造或者生產的。 青花瓷是釉下彩,釉下彩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青瓷上面釉下點彩,後面有唐代的長沙窯、鞏義窯(唐青花也是鞏義窯燒造)還有宋代的磁州窯系的產品。所以說元青花在景德鎮開始成規模燒造以後我們只能說它是一種新的量產品,而並不是一種全新的燒造工藝。
歷史上有三個時期大量的使用進口鈷料燒造青花瓷:第一個時期是元代。元代使用進口鈷料燒造的青花瓷主要作為外貿商品銷往土耳其等喜歡這種幽靜的藍色的伊斯蘭國家。當時也有國產料的青花瓷同時燒造,這一部分國產料的青花瓷成色不如進口料燒造的瓷器純正,深沉和湛藍,所以主要作為日用品和銷往東南亞國家。上圖為進口料燒造的元青花大盤。 第二個時期是明早期的永宣時期(永樂到宣德) ,這一時期的進口青料叫做蘇麻離清(音譯過來有點像索馬利亞?)相傳這是鄭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未果帶回來的青料。這一時期也是進口料與國產料都有燒造,進口料主要作為皇家御用的官窯燒造原料,而國產料則已作為日用器在民間廣為使用。上圖為明代宣德時期的官窯龍紋青花大罐。
第三個時期是明晚期的嘉萬時期(嘉靖到萬曆),這個時期的進口料叫做回青,也叫佛頭青,是一種從西域進口的青料。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進口料並不是單獨使用,而是配合國產的石子青(也叫無名子)加以混合再去燒制這一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器。但是這一時期的官窯制度已經沒有明早中企那麼嚴格,所以說也有進口的回青在民窯器物上出現。
上圖為使用進口回青料的明代嘉靖青花龍紋大缸。 大概就是這樣了。中國鋼鐵產業那麼厲害,為什麼要進口鐵礦石?
一一解答樓主問題:
1. 青花瓷是中國獨有的。2. 之所以從外國進口藍色釉料是因為中亞產高品質的鈷料。3. 外國人雖然不會制瓷,但會制陶,一樣會用到釉料,鈷藍本身就是他們愛用的顏色。
青花瓷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瓷器,最初就是外貿品,是為了滿足中亞、西亞的客戶需求而創造出來的,製作經營的思路也很簡單——用中亞的鈷料在瓷器上畫出中亞人喜愛的圖案,然後燒製成符合他們審美的藍白色調的瓷器,再賣給他們。初期的青花瓷在現在看來大多非常粗糙,後來才逐漸精良,並在中國本土也流行開來。
放兩張早期的外銷青花瓷:
可能大概或許保不齊中國沒有
推薦閱讀:
※為何元青花很珍貴?
※如果一個大墓中的顯貴的後人還在,可以考古嗎?
※怎樣看待中國文物保護「修舊如舊」的理念?
※如果發現了祖傳的文物,是否要上交國家?
※中國現存的唐代建築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