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了移動平台,還要把返回上一級的按鈕放到左上角?

個人認為操作很不方便,我喜歡一手操作手機,比如右手,操作返回時很不方便。這樣一個常用鍵應該放到觸手可及的位置。左上角的方式應該屬於PC時代的產物,那是習慣問題?大家不輕易改動?

完全可以嘗試一下嗎!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引導新的行為習慣。我現在在我們的產品中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嘗試和努力,不知道大家怎麼想這個問題?


後退按鈕放在左上角的位置應該是蘋果最早確立iOS系統UI標準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的,放在這個位置是與一整套UI系統相匹配的。

左上角的方式是對一個早已固化的使用習慣的延續,即向左為後退,向右為前進。像UC在很早就左右滑動來前進和後退。

做體驗的,不應該為了求新而求新,我見過很多APP採用一些新穎的導航方式,但實際體驗不如傳統的標準的方式做得好。

---------------------幾個月以後的補充--------------------

看了rico@張明輝的回答,我想補充一下為什麼我趨向標準的架構方式。

為什麼大部分的pc軟體的架構都差不多,菜單欄、工具欄、工作區、最大化、最小化、關閉按鈕。因為一套標準的架構可以通用,做平面的ps,做3D的3Dmax,做文字的word,共用同一套架構。用戶用過一個軟體就可以很自然的把之前的使用經驗遷移到另外一個軟體,這就是標準架構的威力,也是ios從一開始就在傳達的一個理念。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不遵循ios最初定下的移動app的架構標準,原因在於學習成本的降低。移動app的受眾相比於桌面app更大眾化,所以移動app都要求小而精,不能複雜。因此架構也就更加簡明,更多的創新被允許。

在我看來,好的創新應該順著用戶的習慣走。我自己有一個用戶習慣的優先順序:

本能&>經驗&>邏輯&>標準

從設計和體驗的角度,我把標準放在最後。但個人認為,標準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標準是水準的底線。


謝邀,答過類似的問題,供參考:http://ask.fmate.com/problem!findProblem?problem.proid=1087

===================以下搬磚===================

這個設計如果開發過ios應用,就會發現是個很好的設計,類似的還有後退鍵放在了左上方。

在桌面網站,確認按鈕通常放在下部或輸入框
的右側,但是對於手機而言,放在下部會被呼出的輸入法面板擋住,放在右側會擠占本來就不大的橫向面積。而確認鍵屬於我們平時用不到,需要用到時又必須儘快
找到的按鍵,而屏幕上下邊緣恰好是這中理想的位置:通常我們的視覺焦點在屏幕中央,需要時可以很快在邊緣處找到。因此放在右上是個很巧妙的變通:方便、美
觀、醒目。

對於後退鍵是類似的道理,後退也是一個通常用不到,用到了就要立刻找到的按鈕,所以放在屏幕上邊緣的左側。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
在桌面上,應用本身是不需要後退按鈕的,通常使用瀏覽器的後退按鈕,而大部分瀏覽器的後退按鈕在左上方。為了方便用戶單手持握設備並操作,iphone一
直堅持屏幕保持在3.5英寸(直到iphone5),就是因為經過測量,大部分人單手持握的時候,大拇指可以覆蓋整個屏幕。

最後吐槽一下下方的導航菜單:儘管ios標準的導航菜單在屏幕底端,但是有些應用過於拘泥於這個標準,而沒有考慮到本應用的特點,比如微博的官方客戶端。

由於微博的使用特性,操作時為了看到更多的微博,通常人們會從屏幕的底端往上滑動,這樣就增加了誤觸底端導航的概率,降低了使用體驗。因此微博的導航應該挪到頂端,或者側面抽屜里。


我覺得把「返回」按鈕放到右上角不是一個好主意,既違反了交互規範,又違反了用戶使用習慣,同時對產品本身的設計也有影響。

  • 違反規範

iPhone 和 Android 的界面設計指南里在導航里都要求「返回」操作是在左上角的。

  • 違反習慣

PC 時代常用「左」代表後退,「右」代表前進,最常見的就是瀏覽器的後退、前進和網頁的終端頁的返回導航,所以移動端把返回放到左上角也是繼承了PC端的設計和用戶的認知習慣。

而且很多APP,例如微信、網易新聞、知乎進入下一集的切換動畫都是從右向左移動的,同時很多APP的引導也搜是從右向左滑動的,這種設計暗示的是新的內容在右邊,舊的內容在左邊,如果想返回的話就是回到左側,所以放在左上角也更好理解。也符合「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的生活經驗。

  • 產品本身的設計

除了違反規範和使用習慣,如果把返回放到右上角對產品本身也有影響。因為導航欄除了放返回按鈕,右上角還可以放常用的操作按鈕(關注、拍照等),從產品本身的角度講,你會希望這些操作更容易被觸發、被經常使用,要是返回放在右上角,雖然更容易被點擊了,但是讓他返回100次也帶不來對產品的價值,因為他沒有操作,而剛才說的那些操作要更有價值。

所以不建議進行這樣的嘗試。


因為大部分國家的閱讀方向都是從左到右的,可以留意一下ios的頁面切換動畫,頁面的前進方向也是從左到右的。

返回操作不便其實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現在很多app的解決方法都是用右劃手勢來解決,知乎客戶端就是很好的例子。


看到這個問題就把我的一篇譯文給放了出來: (原創譯文)返回鍵的改良設計,原文:Solving The Back Button

---------------------------------

個人看法:

如果手機永遠是3.5寸,可能確實不用改變。

可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屏手機,返回鍵對不少右手持機的人已經是一種困擾,如果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然可以改變。

當年喬布斯為了更好的體驗,不是連鍵盤都不要了嗎。

下面是我試著對「信息流→單個信息→信息流」這中間返回鍵的改良設計,算是給譯文補充一種思路:用適當的詞語和icon。

原設計(左上角):

改良設計(左下角):

(信息流和單個信息之間的過渡方式不變,依然是右側滑入)解釋一下如何使用適當的詞語和icon來讓這個位置的「返回鍵」不那麼彆扭。

1:用「收起」和「返回」進行區分。如果單純把返回鍵放在下面,難免讓人覺得怪,可改個名稱,可以把這種感覺減弱一些(可能會有人說學習成本,相比於返回鍵的0學習成本,「收起」的學習成本會稍微大一點,但從絕對值來說,學習成本還是很低的)。

2:想用這個icon(是說這個位置的icon,現在這個太像退出)比較形象地表示「收起」「放回」的意思。返回,給人感覺是單純的兩個頁面的切換;收起,像是從信息流中向右滑出了一小段信息,看完後再收回去,「單個信息包含於信息流」的感覺更明顯。


多人走就變路了,沒什麼習慣不習慣!產品設計原則是為眾設計!前面的前輩違法了,但人照樣用,改了他們反而不適應~如win8的開始菜單取消。

那就說不用改進?肯定不是的,慢慢來吧,ie份額也終於降下來了,沒啥事情不可能的


我也覺得這是個問題,不是左上還是右上的問題,常用的按鈕就不應該在上方。大拇指按著總夠不著。我認為,屏幕上50%多用於展示,屏幕下50%多用於交互。這樣比較好。


iphone出來這麼設計的,後來就形成習慣而已。就像OK按鈕為啥是確定,而不是確認。


推薦閱讀:

雙擊(double tap)在移動端觸摸屏上是好的交互方式嗎?
ui設計師如何面試?
為什麼交互設計師的面試總是被拒?
sketch做的原型圖,如何更好地展示交互邏輯關係?
交互設計師的面試過程和面試內容是怎樣的?

TAG:交互設計 | 移動平台 |